❶ 少年的你電影觀後感
在觀看完一部作品以後,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需要寫一篇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在寫觀後感之前,可以先參考範文,以下是我幫大家整理的少年的你電影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少年的你》是根據玖月晞小說改編的電影,陳念(周冬雨飾)性格內向,是學校里的優等生,努力復習、考上好大學是高三的她唯一的念頭。同班同學的意外墜樓牽扯出一連串不為人知的故事,陳念也被一點點捲入其中…在她最孤獨的時刻,一個叫小北(易烊千璽飾)的少年闖入了她的世界…
電影宣傳初期我是被林俊傑唱的主題曲《我們很好》吸引,開頭的旋律非常的沉重,到後來曲曲折折的上映。其實校園暴力這個話題一直都是圍繞在我們身邊,真正走進電影院看的時候,是蠻沉重的。陳念的同班同學因為受不了一直被校園暴力加上高三壓力大自殺了,陳念變成了大家欺負的對象。陳念救了小混混小北,從此小北答應保護陳念,每天上下學默默的跟在陳念的後面,形成了扭曲的正常生活。
看電影的時候我一直在想為什麼初中高中是校園暴力的高發期,而到了大學這種現象卻沒有了。我的朋友說這時候的孩子在叛逆在搭建自己的世界觀,對世界的認知有限不能體會被人的痛苦,只是覺得好玩。電影里欺負陳念的魏萊,最後的認知是自己玩過頭了,求陳念不要報警,一直說著讓陳念很奔潰的話,陳念才一把推了魏萊,而魏萊掉下了樓梯死了。悲劇的造成父母是有責任的,陳念的媽媽一直在跑路躲避還債。小北的爸爸媽媽離婚了,小北媽媽為了可以嫁人不要小北了。魏萊的爸爸因為魏萊沒有考上要復讀1年沒有和魏萊說話。所有的孩子都沒有一個幸福健康的生長環境,孩子的健康成長都需要家人的愛和灌輸健康的世界觀,才能活潑積極向上。
《少年的你》的題材敏感體現在幾次「撤檔」上。今年柏林電影節,它本來入圍了新生代單元,後宣布撤出;6月24日,離原定6月27日中國上映日期只有3天時突然宣布撤檔;10月22日突然宣布定檔10月25日,此時距離上映只有3天,既沒有任何宣傳,也沒有提前看片預熱。直到上映首日,北京才有了一場首映禮,以及昨天在上海,易烊千璽和導演、監制等舉行了媒體見面會。
這些引發了很多觀眾的好奇心。《少年的你》講述了一對背景截然不同的少年如何彼此守護、相伴成長的故事。片中,周冬雨飾演的陳念是一名成績優異的高考復讀生,正在全力備考,而易烊千璽飾演的小北是社會上的小混混,原本毫無交集的兩人因為一起校園霸凌引發的意外事件而聯系起來,從此彼此的生命都發生了改變。《少年的你》在題材上另闢蹊徑,不是以過來人的眼光回味青春的美好,而是直面青春的痛苦和無奈,比如壓力大到令人窒息的高考,比如校園霸凌。關於校園霸凌,近年來相關新聞屢見報端,引發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少年的你》直面問題,真實又大膽,觸目驚心的校園暴力和校園霸凌場景令人揪心,觀眾看完都久久不能平靜。從類型來看,《少年的你》中可以看到韓日犯罪片的影子,加上對現實問題的直面關注,在國產片中十分少見。
從陳念為了救小北,輕輕的親小北的時候,我想,這個從小就孤單的男孩就記住在眼前害怕還要親他的女孩了吧!陳念是善良的,堅強的,也是這份善良,讓她開始了和小北的故事。 少年的愛情是炙熱的,當陳念要小北保護她的時候,小北就這樣默默地每天跟在她的身後。「你往前走,我一定在你身後」,每天的上下學,陳念的抬首、回頭就有了安心之處。高考雨中小北堅定盼望的眼神,是他們兩個的希
望啊。 少年的愛情是溫暖的,怕給陳念帶來不好的影響,小北從不靠近陳念,你在這邊,我在那邊。你看風景,我看你,就好。出了事,你安心高考,我沒法送你,有那一路的小雛菊陪你。 少年的愛情竟然也是堅持的,白天的課堂,小北的日常,鏡頭穿梭,小北從沒
錯過上下學路上的陪伴。從警察局出來打電話的時候,小北的手是抖的,一晚,足以發生很多事。 少年的愛情還有犧牲,「只有你贏了,我才不算輸」,兩個人咬了牙,拚死不承認,熬過了囚徒困境,卻敗給了「小北,死刑」這么一句謊話。審訊室的兩人堅定的`眼神,到會面室的釋然,笑著笑著就哭了,哭著哭著就笑了。 原來,想要的愛情不僅僅是,我為了你做什麼,你為我去犧牲什麼,不是你在天堂,我為你下地獄。而是,你在哪裡,我去哪裡,你在天堂,我陪你天堂;你若在地獄,我陪你在地獄。 說什麼「想和你牽手在白天里
行走」,哪怕是黑夜,有你,我也要牽手和你一起行走。小北付出的有溫暖,陳念也給了小北不曾有過的溫柔,「你是第一個問我疼不疼的人」,陳念是小北黑夜的太陽,也是照亮小北心裡的那個人。 幾年後,陳念走在前面,小北走在後面,相視的那一笑,真美。
今天和朋友約了一起去看上映不久的少年的你,已經過了少年期的我,看完這個電影後,有很大的感觸。記得老警官問,你曾經也有受過欺負吧?我回想,我的中學生活是否有受到過欺凌?我身邊的朋友呢?我思考後的答案是沒有吧?或許我和陳念一樣認為在學校里是不需要交朋友的,所以他的任何舉動對我來說都沒有任何影響吧。或許我把一些惡作劇認為是他們的交朋友方式?
看完電影後,我在想以前大人們都和我說,你們長大後就懂我們大人了。可是大人們有沒有曾站在少年的角度為他思考?一開始少年知道遇到問題,我們都可以去找大人,大人可以幫忙解決。可是當我們真的去找了的時候,大人們真的有站在少年的角度為少年思考解決問題嗎?其實不一定的,有時候我們大人都覺得少年的這個做法太偏激,可大人有沒有想過為什麼?其實都是受大人們的日益影響的,少年會被身邊的一些事潛移默化地感染到的。
現在校園霸凌事件,國家已通過法律法規來保護校園里的少年了。我們為祖國慢慢的變化感到歡喜,可是更重要的還是在少年身邊的教育,成為校霸的一員魏萊,當警官與其母親溝通時就發現,其母親告訴魏萊要帶有目的性地交朋友,但沒有告訴魏萊不應該去欺負任何人,認為其對一些不該交的朋友可以不尊重。說到最後我們現在還是要多關注少年的成長,要在少年的角度思考,我們不論年齡多少,都是平等的。
再來看陳念,陳念因為失手推了魏萊從石階上摔了下來。個人認為陳念一開始其實可以送魏萊去醫院的,而不是選擇去告訴近期一直保護她的小北。如果在胡小蝶的欺凌事件,警方相信陳念,對校霸做出相應處分以及教育。或許後面就不會有後面了,可是沒有如果。
10月25日是特別的一天,是多少人期待已久的一天,是一個重要時刻的一天。就在今天,沒有什麼不幸的事,全是開開開心心的樣子,這么如此特殊的一天,是因為《少年的你》已經上映半天了,這么大的影響力也只因是他!
我很清楚,大部分人應該是沖著四字弟弟易烊千璽去的吧。大部分人是因為顏值,沒想到被他的演技所折服。看完電影的朋友們,也紛紛作了影評,只能說,咱們四字弟弟太厲害了,整個豆瓣一片誇,口碑爆棚!
四字弟弟帶來的是巨大的驚喜呀,如此小小年紀的他有這么大的成績是他本該擁有的。全程演技在線,感動哭了一群人,小北的表現,讓人十分心疼,不少人都想給他一個大大的擁抱。
「他的眼神,可以往人心裡盯住的那種」某位網友如此評價到。看了預告的海報,我都覺得那眼神像是能把一切都能看穿一樣,相信在他面撒謊一眼就看穿了吧。很多人也被他的眼神所感動了,掙扎在angle里的少年仍想要仰望希望。
愛與救贖,少年的真性情與成才世界的自私有著明顯的鴻溝,在現實世界裡,很少會有人願意為一個人頂罪吧。整部電共情能力太厲害了,倆人的眼神傳遞出信念、堅強,網友感嘆,真是一部好片子,導演能力真不錯!
故事讓人難過,想要看這部電影的朋友們,要帶夠紙巾哦!少年少女對霸凌的無力和困境中的掙扎在鏡頭無限放大,電影中間陳念與小北快樂的片段大概是兩位少年生命中唯一的光吧。周冬雨與易烊千璽對視的片段人整場人都哭了,整整齊齊的,讓人刻骨銘心。願每人都能得到溫暖與愛護,願世界不再有霸凌,願每個人開心快樂的成長!
從陳念為了救小北,輕輕的親小北的時候,我想,這個從小就孤單的男孩就記住在眼前害怕還要親他的女孩了吧。
陳念是善良的,堅強的。也是這份善良,開始了和小北的故事。
少年的愛情是炙熱的,當陳念要小北保護她的時候,小北就這樣默默地每天跟在她的身後。「你往前走,我一定在你身後」,每天的上下學,陳念的抬首、回頭就有了安心之處。高考雨中小北堅定盼望的眼神,是他們兩個的希望啊。
少年的愛情是溫暖的,怕給陳念帶來不好的影響,小北從不靠近陳念,你在這邊,我在那邊。你看風景,我看你,就好。出了事,你安心高考,我沒法送你,有那一路的小雛菊陪你。
少年的愛情竟然也是堅持的,白天的課堂,小北的日常,鏡頭穿梭,小北從沒錯過上下學路上的陪伴。從警察局出來打電話的時候,小北的手是抖的,一晚,足以發生很多事。
少年的愛情還有犧牲,「只有你贏了,我才不算輸」,兩個人咬了牙,拚死不承認,熬過了囚徒困境,卻敗給了「小北,死刑」這么一句謊話。審訊室的兩人堅定的眼神,到會面室的釋然,笑著笑著就哭了,哭著哭著就笑了。
原來,想要的愛情不僅僅是,我為了你做什麼,你為我去犧牲什麼,不是你在天堂,我為你下地獄。而是,你在哪裡,我去哪裡,你在天堂,我陪你天堂;你若在地獄,我陪你在地獄。
說什麼「想和你牽手在白天里行走」,哪怕是黑夜,有你,我也要牽手和你一起行走。小北付出的有溫暖,陳念也給了小北不曾有過的溫柔,「你是第一個問我疼不疼的人」,陳念是小北黑夜的太陽,也是照亮小北心裡的那個人。
幾年後,陳念走在前面,小北走在後面,相視的那一笑,真美。
電影《少年的你》聚集「現實青春」,將青春片中的元素與現實主義題材結合,宣傳語「你保護世界,我保護你」既溫情又熱血,電影講述了兩位少年彼此守護陪伴,篤定內心抵抗生活的黑暗,共同面對困境的故事。影片打破往常的青春題材,不以慣有的模式所演繹,而是用直抵人心的真實底色和青春力量刻畫出撼動人心的少年成長。
可能我生活時間最多的是校園的緣故,對於青春題材的片子,向來是沒有抵抗力的。跟其他類型的相比,可能它們看起來要幼稚一些,但是與此同時,飽含其中的張揚氣息還是很吸引人的,同時也能夠給人帶來滿滿的回憶。
其實,這部電影在去年的時候就已經開始拍攝了。當初定兩位主演的時候,一度引起了很大的轟動,同時喜歡主演的粉絲們對此也表示了期待。之後,多次爆出來電影拍攝的一些新聞,可以說吊足了粉絲們的胃口。易烊千璽作為主演,在影片中飾演一位痞氣十足、冷酷不羈的「小混混」,為了更好的詮釋角色形象,增強觀眾的代入感,易烊千璽也在造型上進行了大膽的突破。電影中「小北」身著簡單破舊的短袖衛衣,眼神倔強無畏,每個細節都讓人認可這個易烊千璽扮演的小北。導演曾國祥曾評價「能夠看到易烊千璽的成長和成熟,眼神里有了很多內容,有對世界的同情和痛感」,監制許月珍也認為,易烊千璽身上「有一種兼具沉穩和熱血的氣質」,這種少年感非常難得,也與該片非常相符。
❷ 校園電影觀後感5篇600字
《誰的青春不迷茫》沒有人天生就會愛別人。也有的人自己覺得是愛對方,其實愛的 方法 和方式是錯誤的,自己還沒有意識到,下面是我為大家帶來的校園電影 觀後感 ,希望你們喜歡。
校園電影觀後感1
好的電影總會給人帶來非同一般的震撼,給人非同一般啟發。讓人久久不能忘記,他會深入人心來回飄盪。這部電影最讓我感動的就是——真實。生活就是這樣子的,或者說大多數普通人的生活就是這樣子的。朴實而平淡的場景,卻讓我久久不能平靜,我竟然想起了自己的小學老師和中學老師,我找到了他們的影子。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我一直覺得,老師應該是個有情懷的職業,他離不開道義也離不開愛的傳遞。從小到大都知道一個好的老師對學生的成長會起到莫大的作用。看完這部電影後,支月英老師的身影一直未能在我腦海中散去。她不顧家人反對,遠離家鄉,來到海拔近千米且道路不通的泥洋小學,成了一名鄉村女教師。默默地教書,一代接一代,也熱愛自己的學生和事業,為此奉獻一生到底。她真的是《一生只為一事來》。她在一個看不到光明到處都是問題學生的鄉村小學支教,從一開始的她就選擇用真心真誠面對孩子,對待他們的錯誤,她選擇感化,讓他們意識到自己做錯了要為自己的錯誤承擔責任。無疑,孩子們是幸運的,碰到這樣慈母般的老師。
鞏漢林老師演的董支書為人朴實、善良、樂觀,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幫助大山裡的孩子們得到更好的 教育 。可是由於深山的條件實在太差、太苦,苦於現狀卻無力改變是他的真實寫照,但是支月英老師的出現帶給了他希望,他成為支月英老師教學理念的堅定支持者。說到這里又讓我想起一個老套的問題,關於奉獻於收獲。有的人總是奉獻多,不在乎個人收獲。我們爸媽那輩人就是這樣。即使他們沒有高樓,沒有豪華的珠寶,但他們卻過得很滿足。有的人在追求收獲,現在的很多人都這樣。這也許是一種進步吧?不好說。
電影情節感人至深,回首我們當年上學那些快樂的時光,也許我們是問題小孩,也許我們並不完美,也許我們成績很爛,功課差勁,但是,只要我們願意相信,堅持熱愛,一直等待,就會有希望出現。黑暗中的方向,希望之光,生命中的熱枕,榮耀之巷。童年的歡樂,轉瞬消逝被遺忘,一道絢爛金光,在小道盡頭閃亮。」平凡的一生,一個普通的鄉村教師,也許正是這樣一種平凡,在如今喧囂繁華、紙醉金迷的環境里,讓我們更加懂得去珍惜。在我們還年輕的時間里,學會愛,愛生活,愛身邊的人,不要在生活的最後一個畫面里留下一片空白。
我選擇一個特別的日子來看這部電影,因為今天是新中國第35個 教師節 ,祝天下老師節日快樂!身體健康!你們辛苦了!
校園電影觀後感2
電影拍的非常淳樸,自然,人物刻畫鮮明。雖然是主旋律電影,但是並沒有太多煽情的地方。女主角我只能說演的還可以,她給我的感覺就是無論是年輕還是老了,都是一個表情。對於歲月所賦予她的那種滄桑感,表達的淺了。 帥哥譚凱出演成年的董大山,不得不說他老了很多,雖然氣質還在,帥氣依舊。 老演員王姬和鞏漢林也奉獻了不俗的表演。雖然說戲份很少,但是很動人。
這部戲有一個演員是非常突出的,那就是扮演少年董大山的那位小演員。他明顯的長了一副城市少年的面孔,但卻要扮演一個鄉村少年。剛開始看,感覺很不自然。隨著電影的不斷深入,慢慢的感覺他演的越來越好。實際上,會演電影的男孩子,是非常少的,演得好的就更少了。不可否認這位小演員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他用一張城市少年的面孔,把一個鄉村少年演的活靈活現。一雙大眼睛,很會說話,能夠用豐富多變的表情來勾勒人物特點,感情真摯自然,相當動人。只是可惜,童星演的再好,也是要長大的,很多童星長大之後就失去了靈氣。希望他成年之後,仍然能夠保持這種感覺。
就這部電影的思想高度上來說,還不是很震撼人心,沒有把那種平凡而偉大的感覺充分表現出來。在教師題材的電影中,前蘇聯電影《鄉村女教師》,是一座遙不可及的高山,無論是思想性,還是演技。女主角更是在幾乎沒有化妝的情況下,將人物從十幾歲演到了60多歲,相當自然流暢,揮灑自如。當年這部電影在中國的影響力很大,國內放映之後,無數的女孩子走上了教師的崗位,成為了一名光榮的老師。
另外這部電影還有一個遺憾,就是鞏漢林扮演的角色,王姬扮演的母親還有很多人物,後面沒有交代得很清楚,前後的關聯不是那麼強。從結構上來說,枝椏稍微多了一點,需要精簡,需要前後呼應做得更好一點。
同時對於女主角的心路歷程刻畫得簡單,如果能深刻一點就更好了。 說來我也是一名業余的老師,從2012年到現在,我也教了不少的學生,給同學們上話劇表演課。有大學生,也有初中生。以前學生叫我老師的時候,我都會感覺到誠惶誠恐,努力的去跟他們解釋說我不是正牌的老師,但是到了今天當同學們再一次叫我老師的時候,我已經比較習慣了,因為我教過的學生也不少了。
對於教育,我的突出感受就是:不要問太多的得失,要全力以赴,把事情做到極致。不是因為對方錢給的多,你就去努力教學,而是因為你教學的質量高,排演出來的節目好,教學認真負責,人家才願意給你更多的錢,更多的投入,更好的條件。
校園電影觀後感3
昨日下班無事,一個人去看了《老師,好》。想去看電影很久了,總因各種事耽擱拖著沒去成,可能心裡對獨自進影院是有些畏懼的。昨天終於把思想轉化為行動,沒成想,第一次獨自觀影是和一幫未成年的孩子一起,真是萬萬沒想到。
和學生一起看《老師,好》說起來也沒什麼不好,只是年紀小難免鬧騰,而且旁邊的小女生一句「什麼叫成分高?」便把劇組辛苦營造的年代感給吹散了,入不了戲,只能以一個客觀的身份在戲外游盪。
寫影評也是臨時決定的,不是因為想寫,也不是因為文筆好,寫起 文章 信手拈來,恰恰相反,是因為太久沒有寫過文章而不知道怎麼寫了,突然意識到這點讓我心中一驚,寒窗苦讀二十載才學會的一點本領就這樣輕易的被遺忘是可惜的,所以,即便無從下筆,即便心中無物,即便絞盡腦汁,也要記錄點什麼,寫下點什麼。
如果要給這部影片打個分,我會給出85分。理由如下:
第一,影片的人物都是正面形象。於謙飾演的老師是地區優秀教師,年年獲得優秀標准表彰,騎的自行車、用的水杯都是教書育人獲得的獎勵,毫無疑問,這是一名中國優秀教師的代表。除了這些標簽化的名頭與標志性的獎品,這位老師在行動上也是一個標准化的好老師。課堂上,嚴肅教學,對於學生的外貌衣著、課堂紀律、行為作風都有著嚴格的要求,不允許學生做出格之事。在生活上,學生患腦瘤,他捐出一個月的工資;學生自甘墮落混社會,他硬是沖二愣子把失足學生從酒桌上拉回來;學生高考前花時間給其他同學補習,他為了給學生節省時間,自己不辭辛苦辦起了免費補習班,為此還被停職處分。這樣一位教師可以說是全心全意為了學生,一心撲在了事業上。而這幫學生呢,有調皮搗蛋混沌度日的,有不學無術愛耍小聰明的,有思想早熟不遵守校規校紀的,也有年輕氣盛撒潑耍橫的,但經過老師的悉心教導,沒有出現兄弟撕破臉、打架誤終生、為情愛墮胎這種萎靡消極版青春事件,體現的還是孺子可教的思想。所以,從學生到老師都是正面人物,是國產青春片里少有的正面教育片。
校園電影觀後感4
一輛永久牌自行車,一個軍綠色的書包,一個貼著「獎」字的搪瓷杯,一根根背在背上賣的老冰棍兒,一台昂貴的錄音機,一牆工整的 黑板報 ,一件花格子襯衫,一條大喇叭褲,一副蛤蟆鏡,橘子味的汽水,無花果絲,這些八十年代的背景,給我們留下了太多的回憶。
於謙主演的《老師好》這部電影,體現了三代老師的 故事 ,苗宛秋在他老師的點撥下走上了教書育人的道路,多年後他又以自己的方式不知不覺影響著調皮學生王海。年代不同,但其中師生之間的情感內核卻沒有改變。
片中苗老師一出場就展示了一個嚴師的形象。痛斥化妝、燙發的學生,與問題學生正面剛,一言不合就沒收……這怕是每個學生都似曾相識的場景。影片以這樣一個說一不二的形象為矛盾的起點,講述了一個 畢業 班的學生三年來與這位班主任間發生的往事。
影片的進行中,我很少笑,更多的卻是哭。這不是我的故事,但這卻是每一個學生都曾經歷過的故事。為困難的同學捐款、在繁重的學業之餘參加藝術節、爭分奪秒的讀書、偷偷摸摸的參加補習……每一個點都能戳出一堆淚流滿面的往事。原來,無論哪個時代的學生都有著同樣被幸福包裹著的回憶。
這個故事最厲害的地方就在於能讓所有的觀者於歲月的不同時點產生共情,於別人的故事中完整自己的過往。正如故事的最後回憶了苗老師身為學生時的場景,師生情是一代傳於一代的,時代會變、故事會變,但那份無以為報的情分卻生生世世不曾有變。
霹靂舞曲《吉米吉米阿加阿加》,《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冬天裡的一把火》,那個年代獨有的畫風,這一個個潸然淚下的場景,訴說著每個人青春的美好。那一瞬間,我突然覺得每日回盪在我們每一堂課上的「老師好」,那些稚嫩而響亮的聲音,便是人世間最美的天籟。
校園電影觀後感5
我不是一個很喜歡看電影的人,不喜歡看電視連續劇,不喜歡綜藝節目,我覺得除了看書,我什麼 愛好 都沒有。自從和我的男友交往之後,他很喜歡看電影、電視連續劇、綜藝節目、歌曲選拔節目之後,我們分手了,為了能夠和他享受兩個人的愉快時光,我總是央求著他去看電影,慢慢的自己竟然喜歡上看電影了。真是好神奇呀?
愛情甜蜜的鏡頭太多了,在這里我就不一一解釋了,我就說幾個重點,第一個就是:男豬腳邀請女豬腳去看天文展覽會,男豬腳明明去了,還待到很晚很晚。 結果男豬腳遇到女豬腳的時候,女豬腳說自己家裡有事情沒有去,是的,女豬腳媽媽強制不讓女豬腳去看的。男豬腳竟然安慰女豬腳說:其實那天我也沒有去。 真的在現實生活中,我肯定是做不到的,我會一頓的埋怨,然後說自己怎麼委屈的在那裡傻等了好半天,然後一直喋喋不休的挖苦對方。但是這里佩服男豬腳替女豬腳去捨身處地的去考慮她的感受。然後女豬腳很晚都沒有去看天文展覽會,男豬腳竟然偷偷爬進去,為心愛的女孩子拍照,想拍下來給女豬腳看,可惜天公不作美,被門衛警衛抓住了,照相機摔壞了,相片也沒有了。男豬腳最後還因為這件事情進了警察局,最後被學校開除了。女豬腳都是不知道的。男豬腳辛苦的靠著自己的記憶,在紙上畫出來,依靠著朋友兄弟們的幫助,完成了女豬腳教室的巨作,美中不足的是男豬腳把星座畫反了。
再講一講,女豬腳的父母,父母為了孩子,離婚了也不敢說,裝著還在一起,可憐天下父母心。至於為什麼會這樣?劇中也把男豬腳和女豬腳的愛情 和女豬腳父母的愛情進行了鮮明的對比。女豬腳的媽媽只要是她想要做的`事情,她就強迫別人要做,女豬腳的媽媽她不想做的事情,她就控制著也不讓別人去做,剝奪了他人的思想,認知,行為等。女豬腳的爸爸就覺得,女豬腳的媽媽不尊重人,最後女豬腳的媽媽進行了改變,首先看到的鏡頭是:詢問女豬腳,明天上台領獎可以穿這件白色的連衣裙嗎? 雖然穿什麼衣服都是由媽媽決定的,但是是徵求女兒的語氣,在態度上明顯和之前很強制的要求女兒必須要按照她的指示去做來說,女豬腳選擇了原諒了媽媽,在背後擁抱了媽媽。
校園電影觀後感5篇600字相關文章:
★ 校園女生觀後感5篇600字
★ 影視觀後感5篇600字
★ 大片觀後感5篇600字
★ 《攀登者》觀後感5篇
★ 電影觀後感大全600字最新5篇
★ 影視作品觀後感5篇600字
★ 電影《美麗人生》5篇600字六年級觀後感
★ 2019《我和我的祖國》學生電影觀後感600字範文5篇
★ 電影《少年的你》觀後感600字五篇
★ 《我和我的祖國》電影觀後感5篇
❸ 勵志電影《青春派》觀後感:沒人逼我上北大
沒有人逼我上北大,沒有人逼我上一本線,但是我想,我想在這三年裡有一點點的改變,到未來的某一天再提及高考這個字眼的時候,我能覺得。以下是我整理的勵志電影《青春派》觀後感:沒人逼我上北大,歡迎閱讀。
《青春派》觀感:沒人逼我上北大
作者:苑子豪(90後雙胞胎兄弟)
沒有人永遠十七歲,但永遠有人十七歲
青春是什麼
我眼裡,它就是有關我的那些不甘時光
和那些藏在不甘時光里的故事
今天看了最近熱映的電影《青春派》,首先支持一下好朋友雪鳴,裡面飾演的富二代賈迪真的演得特別棒,多的話不說了,期待你跟我說過的“印證”,有一天一定會實現。
再來談一談我自己的感受,高三真的是我這二十年來過得最真實殘酷的日子,我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結束,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可以解脫,彷彿就是個無邊的稠密黑網,一直尷尬地存在著。
小時候成績差被退回學前班,四年級因為期末考試排在班裡三十多名而不敢回家,初中入學考試因為不理想爸媽給掏錢才進的普通班,高中開始,就是全校一百四十名的爛成績。
然而經歷這些我並沒有放棄,就像我們的體重一樣,從160多斤瘦到現在的120多斤。
我知道結果有一天一定是好的,如果現在還不夠好,只能說明還沒到最後。
我的高三和《青春派》還不太一樣,或者說更殘酷一些。
我們所在的高中是一所郊區縣一中,當時的環境並不好,門口就是菜市場,叫賣聲連綿不斷。計程車很少見,要坐三輪車到稍遠的地方。周邊的飯店很少,因此大家在學校吃膩了就去小胡同里買一些炸雞和麻辣燙。
高一那年,我們16歲。
我們第一次到外地讀書,第一次離開家裡,第一次住宿。
八人一間的宿舍,只有一個方方正正的小電扇掛在一號床位。天氣熱得不得了,宿舍有些陰暗潮濕,水泥地。洗澡要出了宿舍樓,走到它後面的澡堂。吃飯在兩個食堂,衛生狀況一般。
那時候哥哥連著三天沒吃飯,我也是拿著一碗又一碗的泡麵,在宿舍靜靜泡著。
我從來沒想過會到這樣一所高中來讀書,那時候我告訴自己,如果在這樣的環境下混三年,我就太對不起自己了。
於是我把學習當做了唯一。
那三年裡幾乎沒看過電視,沒玩過電腦,手機僅僅是鬧鈴和跟爸媽報平安的工具。走路像是競走,吃飯的時候手裡還捧著書。所有的委屈和堅信,全都歷歷在目。
為了省時間,我都是放學第一個沖出來買飯的,不用排隊,也不在人多的時侯擠不進食堂而浪費時間。我晚飯總愛買炒麵,自然不是因為好吃,而是因為它是盛好的,刷了卡直接端走。面很乾,到現在我還記得是什麼味道。我一大口一大口往嘴裡送,坐在食堂偏僻的角落裡看書,吃完,也就看完了幾頁書了。拿著書匆匆走回在外面租的房子里,一邊走路一邊看書,走過是誰也不知道,也不在乎。
高三的時候每天都處於緊張的狀態里,走路更像是跑步了。早上起來就吃飯,不管吃得下吃不下,起早了跑去街上背書,清靜。到了學校開始一天到晚上10點的學習,每到課間就跑去辦公室問昨晚熬夜到兩點攢下的問題。上課的時候我總捶腿,渾身酸痛,伸懶腰是最舒服的動作,困了就喝水,再困就站到教室最後面聽講。
班主任總問我,還堅持的下去么。
當然,她接著的問題便是,你的北大夢呢。
於是我還是老樣子,從中午放學到走回家吃完飯,就只用不到20分鍾,吃完就站著做題,然後睡覺。爺爺奶奶來陪讀,很少打擾我們,只是在吃飯的時候和我們聊聊天,其他時候,真的心疼到不想佔用跟我們說說話的時間。
我總覺得自己像是一場颶風,冬天早上,穿上衣服連鞋子都沒提好就匆匆出門,手裡拿著圍脖一邊走一邊帶,有時候走急了岔氣,竟然小聲怪罪起自己來。
春節的時候全家封閉,早早回到學校看著僅有三兩人的教室,默不作聲地學習。
我還記得那時候晚上,我們幾個學累了,竟然在教室里大聲唱起歌來,在黑板上亂寫一氣,就和《青春派》里的“去他的託付,去他的清華,去他的高考”一樣。然後各自緘默,收拾好書包回家繼續學習去了。
後來班主任說,她在外面街道上站了很久,沒敢上來,她怕她忍不住掉眼淚。
是啊,春節呢,外面放著美麗的煙花,教室里,亮著燈。
越到高考就是越是瘋狂了,我的復習書越來越多,卷子越來越厚,一張數學的成套題,熟練到幾十分鍾就做完。英語題做得讀完題干就能憑感覺選出正確答案,盡管有的根本就講不出道理。
時常覺得這樣的時光才是最真實的,它給你一種幻滅感,也同時幫你驅散所有的空虛和虛無感,你一定真真實實地感受到——你,活在高三。
我在廁所的牆壁上都貼滿了紙條,刷牙洗臉的時候就一張一張的背,背下來了一張就讓媽媽把它移到更高的位置上,換成新的紙條。甚至是小解的時候,也要看上幾眼。
日子就這么殘酷,我經歷的失敗絕對不少,當我一次又一次面臨放棄的時候,我才知道,夢想真的這么重要。我那些上操都要在別人異樣眼光里拿著古詩詞的小本默默地看、體育課都要一個人躲到操場以外偏僻的角落裡大聲背書、教室停電了卻仍接著別人電子書的一點點光亮做題或是乾脆背誦一些詩詞的時光,都不能老去。
它們永遠在我的記憶里,鮮鮮活活地存在著。
無論時空交錯成什麼樣,它們就那樣,真實而又尷尬地存在著。
沒有人逼我上北大,沒有人逼我上一本線,但是我想,我想在這三年裡有一點點的改變,到未來的某一天再提及高考這個字眼的時候,我能覺得不後悔,甚至有一點小小的驕傲,就是值得的意義所在了。
❹ 《我的青春期》觀後感
《我的青春期》這部電影,不屬於什麼經典,什麼名著,但是每次我看我都會落淚,不為別的,只為它裡面的人物塑造以及他們的關系。
這部影片的主人公從初中開始暗戀一個女孩子,但是初中三年和她說過的話屈指可數,我覺得是因為害羞還有自卑吧。女孩漂亮溫柔,而他可能覺得自己一無是處吧,不帥,沒錢,軟弱,讓人欺負不敢還手。初中快結束的時候他問了女孩是要考中專還是高中,女孩說是高中。但是當他上了高中,找了好久沒有發現女孩,然後突然在水房碰到女孩時,他留下了激動的淚水。我覺得那可能真的是一種失而復得的感覺吧。
然後高中他比以前勇敢一點了,比如說敢主動和女孩坐一起,主動碰女孩的手。之後兩個人在一起了,但因為老師的阻撓,分開了。女孩在他們經常去的地方流著淚刻下了"金榜題名,你來娶我"。畢業了,男孩問女孩那句話還算不算數,女孩說算數。男孩落榜了,女孩也被迫跟外面的混子在一起了,他曾想過尋死,不過沒有成功,為了父親母親,他去了北京發展。在他最後回家了發現,一切都不一樣了。反正最後就是一個完美的結局。
說實話,後面我也不知道該怎麼寫了,感覺寫的好菜,體諒。我是被這部影片中的男女關系發展,以及當時的時代背景,導致一開始兩人不能在一起,虐心。
❺ 校園青春電影誰的青春不迷茫觀後感
由姚婷婷執導,白敬亭、郭姝彤、李宏毅、王鶴潤、丁冠森等主演的校園青春電影《誰的青春不迷茫》正在熱映。以下是關於誰的青春不迷茫電影觀後感,歡迎閱讀。
電影劇情簡介:
人生一直處於輝煌巔峰的林天嬌(郭姝彤飾),面對人生最重要的一次高考加分考試卻重感冒了,情急之下她想通過作弊的方式順利過關。沒想到作弊也是需要技巧的,作弊失誤的林天嬌被高翔(白敬亭飾)看到,掉在地上的課本被老師誤解這是高翔所為,高翔選擇為林天嬌擋了一刀。林天嬌並不知道,她的人生的軌道從那一刻開始走向了另外一根軌道。畢竟高翔是她整個學習生涯中最反感的人。和自己討厭的人扯上關系之後,林天嬌用盡了各種方式想要擺脫高翔。倒不是誰吸引著誰,而是少年時大多數的氣急敗壞不是因為真的討厭,而是因為害怕別人的眼光,害怕自己會變得不一樣,害怕有人進入內心,害怕看不到前方而恐慌。在這個過程中,兩個人互相拆台,林天嬌發誓要拼個你死我活。
誰的青春不迷茫觀後感700字
故事在青春開始,又在很多年後結束。好像它並沒免俗,落入了和其它青春片一樣的模式。
女主幹凈利落的短發,兩個優等生和一個小混混的三角戀,珍貴又不值一提的夢想,還有那場大雨中的戲份。這些片段都好像出現過在近幾年的青春片里。
不過,我很感謝它一點也不狗血。
林天嬌和她的名字一樣,天之驕女,成績高高在上。她是我們小時候家長口中的“別人家的孩子。”她不能想做什麼就做什麼,被家人安排好了人生,落入按部就班的生活。她的一輩子也許就這樣了。當林天嬌的父親想幫她去天文展的時候,被她拒絕了。她那時候一定在想,我的人生就這樣吧。直到她遇見了高翔,那個想飛就飛的少年。
而高翔恰好是好學生眼裡最瞧不起的那種人,成績不好,家境困難。好像渾身上下都沒有閃光點。
他們為了彼此做了一些事情,後來他們沒有在一起。青春的列車把高翔帶離了這個城市,兩條平行線回到了各自的生活中,再無交集。最好的學生和最壞的學生,這樣的結局好像沒什麼意外。
林天嬌終歸湮沒在了人潮中,結尾沒有給他們相遇,這樣的留白也許是最好的結局。
電影里說:“不要把整個世界都放在自己的肩上,去做自己喜歡的。”
有時候我想,我們的青春為什麼會迷茫。是因為,我們沒有在做自己真正熱愛的事情吧。
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人以夢為馬,後來夢想無疾而終。也有一部分幸運的人,他們成功了,比如這部電影的原著。
不要臉,拼了命,盡了興。影片里每個細節都在詮釋這九個字。
這青春模樣,真讓人羨慕。
前幾天朋友和我說,你知道嗎,這世上最難過的事情就是無能為力。
錯過的夢想,挽留不回來的人,以及回不去的時間。我們都無能為力。
十年後,我們會成為什麼樣的人。也許對於十年前的我們這個問題很重要,可是很多年後,大概會無關緊要了吧。
誰的青春不迷茫,其實我們都一樣。
誰的青春不迷茫觀後感800字
最近幾年的青春片泛濫,從最開始的致青春,到後面的同桌的你左耳匆匆那年,我好像一部不落的去電影院看完了,這些電影都在賣情懷,賣青春,也破費了我好多眼淚,男女主男女配墮胎死人車禍出國,都有彼此的夢想卻終究被現實打敗,多年以後相見,曾經愛的死去活來的主角問一句你過得還好嗎,然後和自己現有的歸宿各奔東西。可是我們的青春,哪有這么多死去活來,記得的`只有在教室里埋頭苦做5年3年模擬的場景,老師上課交著我們不會做的習題,我們學著老師並不標準的普通話,考試的時候不會做空白翻來覆去然後看看身邊的人做的怎麼樣,操場上無聊聽老師講話,就算一隻蟲子飛過去都會引起我們的注意……這樣的情景還有太多,都是小事,都很平凡,但是每個班都有一個老師喊著我這么拚命是為了誰啊,又不能多賺幾百塊錢,每個班都有一個普通話不標準的老師,然後下課我們偷笑的模仿他,每個人都會有過自己怕被別人嘲笑的夢想,其實這夢想不偉大,很平凡,每個班都有人人羨慕卻從來覺得自己考得不好的學霸,每個班也總會有喜歡拆老師台的壞小子,卻讓我們哈哈大笑,整個電影很平淡,但這些要素,影片都有。和那些年一樣,這是最像我們身邊的青春片。高翔活的自由隨性,林天驕活的壓抑需要釋放,還好高翔生活在那麼個環境卻依舊陽光的生長,還好林天驕能在青春里遇見那個叫高翔的男孩幫助她解放天性。全劇的兩個淚點田甜和歐小洋的一起剪光頭的勇氣,最後林天驕為了高翔奮不顧身唱著Hey Jude。影院里大家一起笑,大家一起哭。
如果沒有那三期的明星大偵探里那個聰明低調理性有邏輯又有綜藝感的小白,我對小白的喜愛僅因為自己是聲控的緣故,也不會像現在這樣執著的來看這個電影,第一次看預告的時候,小白居然能演這么賤兮兮的角色,電影的時候,小白的表情和眼神里也是有戲的。有人提出快本里吃西瓜的時候西瓜皮掉地上了小白看了好幾眼都沒撿起來,我也會腦殘粉的態度說,誰沒有幾個小錯誤,但是真的希望小白能更好,這個從普通大學里走出的小帥哥能更好。
宇宙這么大,地球這么小,我們一定會遇見的。
誰的青春不迷茫觀後感_1200字
我不是一個很喜歡看電影的人,不喜歡看電視連續劇,不喜歡綜藝節目,我覺得除了看書,我什麼愛好都沒有。自從和我的男友交往之後,他很喜歡看電影、電視連續劇、綜藝節目、歌曲選拔節目之後,我們分手了,為了能夠和他享受兩個人的愉快時光,我總是央求著他去看電影,慢慢的自己竟然喜歡上看電影了。真是好神奇呀?
無意間,一個瞬間,我看到了《誰的青春不迷茫》這部電影,我感覺拍的真好。看完之後,我久久還沉浸在電影的那種浪漫的氛圍中,我看到了整個爛漫。男豬腳是全班全校倒數第一,女豬腳是全班全校第一名,這兩個人物八竿子打不著一撇的人竟然出現了愛情的火花,神奇吧?想法獨特。
愛情甜蜜的鏡頭太多了,在這里我就不一一解釋了,我就說幾個重點,第一個就是:男豬腳邀請女豬腳去看天文展覽會,男豬腳明明去了,還待到很晚很晚。 結果男豬腳遇到女豬腳的時候,女豬腳說自己家裡有事情沒有去,是的,女豬腳媽媽強制不讓女豬腳去看的。男豬腳竟然安慰女豬腳說:其實那天我也沒有去。 真的在現實生活中,我肯定是做不到的,我會一頓的埋怨,然後說自己怎麼委屈的在那裡傻等了好半天,然後一直喋喋不休的挖苦對方。但是這里佩服男豬腳替女豬腳去捨身處地的去考慮她的感受。然後女豬腳很晚都沒有去看天文展覽會,男豬腳竟然偷偷爬進去,為心愛的女孩子拍照,想拍下來給女豬腳看,可惜天公不作美,被門衛警衛抓住了,照相機摔壞了,相片也沒有了。男豬腳最後還因為這件事情進了警察局,最後被學校開除了。女豬腳都是不知道的。男豬腳辛苦的靠著自己的記憶,在紙上畫出來,依靠著朋友兄弟們的幫助,完成了女豬腳教室的巨作,美中不足的是男豬腳把星座畫反了。
再講一講,女豬腳的父母,父母為了孩子,離婚了也不敢說,裝著還在一起,可憐天下父母心。至於為什麼會這樣?劇中也把男豬腳和女豬腳的愛情 和女豬腳父母的愛情進行了鮮明的對比。女豬腳的媽媽只要是她想要做的事情,她就強迫別人要做,女豬腳的媽媽她不想做的事情,她就控制著也不讓別人去做,剝奪了他人的思想,認知,行為等。女豬腳的爸爸就覺得,女豬腳的媽媽不尊重人,最後女豬腳的媽媽進行了改變,首先看到的鏡頭是:詢問女豬腳,明天上台領獎可以穿這件白色的連衣裙嗎? 雖然穿什麼衣服都是由媽媽決定的,但是是徵求女兒的語氣,在態度上明顯和之前很強制的要求女兒必須要按照她的指示去做來說,女豬腳選擇了原諒了媽媽,在背後擁抱了媽媽。
女豬腳的媽媽是愛女豬腳的,只是愛的方式不對。愛一個人是需要尊重對方的意願,理解對方做出的選擇,而不是一味兒的去強制要求對方去做什麼。最後欣慰的是:女豬腳的媽媽意識到這個嚴重的錯誤,允許女豬腳爸爸吃她認為很臟的豬大腸,還是女豬腳的媽媽推薦的店。
《誰的青春不迷茫》沒有人天生就會愛別人。也有的人自己覺得是愛對方,其實愛的方法和方式是錯誤的,自己還沒有意識到。愛是偉大的,愛一個人最高的境界恐怕就是如同男豬腳那樣,為了心愛的女豬腳,自己的委屈又算得了什麼呢?男豬腳處處替女豬腳著想,這才是真愛呀。
致: 誰的青春不迷茫,致,我們的青春。
❻ 《四年二班》這部電影的觀後感 600字
寫作思路:根據為《四年二班》主題,以個人感受為基調來展開描寫,緊扣敘述與描寫的內容,力求做到不突兀、不生硬,不長篇大論或肆意抒情,有情真意切之感。
今天我看了《四年二班》這部電影,感受頗深。
影片講述了幾位來自不同家庭環境、不同性格的同班同學,在學習和生活上遇到困難時,互相幫助、互相鼓勵、共同成長的故事。我在電影里看到了自己在校園和家庭里生活的影子,讓我覺得很真實,也很感動,很喜歡這部電影。
這部劇特別貼近生活,我學到了許多寶貴的東西,改掉了壞脾氣和很多不好的生活習慣,激勵我在以後的學習和生活中更加嚴格要求自己。
這部電影給我的啟發就是:前進的路已經為我們鋪好,下一步,就是要我們頑強的走下去,事在人為,我們首先就是要具備中學生的美德,具備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德,沒有美德的人,不算高尚,別讓陋習沾染如花的青春,更別讓陋習陪伴你度過最美好的人生!讓我們的校園從此綻放美麗,讓我們的社會迸發出文明的火花,讓我們抱文明,和美德手拉手,結伴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