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真假美猴王內容梗概
真假美猴王內容梗概:
一天中午,悟空化齋還未回來,八戒肚子餓了拿馬出氣。突然出現了強盜,悟空趕回說這是強盜不是妖怪,他就變了一堆錢財引強盜過來,一棒子打死了他們。
唐僧看到悟空又打死了人,就生氣的念起緊箍咒,悟空疼得受不了,唐僧又一次趕悟空走。悟空怎麼求唐僧,唐僧就是不肯原諒他,於是悟空就去南海找觀音菩薩幫忙。觀音菩薩讓他在南海待幾天再回去,到時候唐僧的氣就會消了。
第二天,唐僧叫豬八戒和沙僧去找食物。悟空就來給唐僧送水,唐僧仍然叫他走,他說唐僧不識抬舉,打了他搶了包袱走了。唐僧等八戒和沙僧回來後才醒,八戒說要去找悟空算賬,唐僧就說讓沙僧去要回包袱就行了。
沙僧找到了悟空,看見那裡有師傅,還有自己,心裡很生氣說竟然敢冒充他,於是他就去觀音菩薩那裡告狀。
後兩個悟空打鬥到了天空,來到玉帝那裡,玉帝要李天王用照妖鏡試試,可還說分辨不出來,他們就到唐僧那裡去了。他們打鬥到了唐僧那裡,唐僧念緊箍咒分辨不出來,就讓他們到閻羅王那裡去。
閻羅王讓判官查生死簿,陰間沒有他們的資料,就讓他們去地藏王那裡用諦聽分辨,諦聽說他聽出來了,說那妖精本領高大不好說穿,諦聽讓他們去找如來佛祖。
佛祖的徒弟說佛祖正在講經說法,不讓他們進去,他們硬是闖進去的。兩個悟空來到佛祖面前讓佛祖分真假,佛祖一眼就開出假悟空,並說假悟空是六耳獼猴,他趁唐僧師徒不和從中作怪。
假悟空見被佛祖認了出來,就變成蜜蜂逃了出去,如來佛放出了金缽盂去追蜜蜂,妖精現原形了。如來佛叮囑悟空今後他們師徒要齊心協力才能取得真經。
主要角色簡介:
1、孫悟空由開天闢地以來的仙石孕育而生,因帶領群猴進入水簾洞而成為眾猴之王,尊為 「美猴王」。後經千山萬水拜須菩提祖師為師學藝,得名孫悟空,學會地煞數七十二變、筋斗雲、長生不老等高超的法術。
神通初成的孫悟空先大鬧龍宮取得如意金箍棒,又大鬧地府勾去生死簿,後被天界招安,封為弼馬溫。得知職位低卑後生氣返回花果山,並戰勝托塔天王和三太子的討伐,迫使玉皇大帝封其為齊天大聖,並在天庭建齊天大聖府,奉旨管理蟠桃園。
因醉酒攪亂王母的蟠桃盛會,偷吃太上老君的金丹,煉成了金剛不壞之軀,陰差陽錯間在太上老君的煉丹爐中煉就火眼金睛。
之後大鬧天宮,十萬天兵天將、四大天王、二十八星宿對其圍剿亦不能將其打敗,後來在與如來的打賭鬥法中失利,被壓在如來捨去一手化作的五行山(唐時更名兩界山)下五百餘年悔過自新。
後經觀音點化,被唐僧救出,法號行者,保護唐僧西天取經,一路降妖除魔,不畏艱難困苦,歷經九九八十一難,最後取得真經修成正果,被封為斗戰勝佛。
2、六耳獼猴,假悟空,無姓名,神通與孫大聖一般無二,變化成孫悟空、觀音、照妖鏡等皆不能識,傳說的四大靈猴之一。後被如來佛祖說破原身,被悟空一棍打死。
如來佛合掌道:「觀音尊者,你看那兩個行者,誰是真假?」菩薩道:「前日在弟子荒境,委不能辨。他又至天宮、地府,亦俱難認。特來拜告如來,千萬與他辨明辨明。」
如來笑道:「汝等法力廣大,只能普閱周天之事,不能遍識周天之物,亦不能廣會周天之種類也。」菩薩又請示周天種類。
如來才道:「周天之內有五仙:乃天、地、神、人、鬼。有五蟲:乃蠃、鱗、毛、羽、昆。這廝非天、非地、非神、非人、非鬼;亦非蠃、非鱗、非毛、非羽、非昆。又有四猴混世,不入十類之種。」
菩薩道:「敢問是那四猴?」如來道:「第一是靈明石猴,通變化,識天時,知地利,移星換斗;第二是赤尻馬猴,曉陰陽,會人事,善出入,避死延生;第三是通臂猿猴,拿日月,縮千山,辨休咎,乾坤摩弄;第四是六耳獼猴,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後,萬物皆明。「
」此四猴者,不入十類之種,不達兩間之名。我觀『假悟空』乃六耳獼猴也。此猴若立一處,能知千里外之事;凡人說話,亦能知之;故此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後,萬物皆明。與真悟空同象同音者,六耳獼猴也。」
『貳』 地藏菩薩為什麼會度盡所有眾生,包括地獄眾生
阿彌陀佛 地獄眾生不是做拉很多傷天害理之事才墮地獄六道眾生都是人心的一種表現,嗔恨墮地獄,愚痴變畜生,貪愛變餓鬼。佛菩薩大慈大悲要平等對待一切眾生,地藏菩薩慈悲地獄眾生因為地獄是六道裡面最苦的地方,佛菩薩救度他們是要出六道,了生死。地藏的本願是什麼呢?昔婆羅門女於覺華定自在王佛前,立弘誓願:「願我盡未來劫,應有罪苦眾生,廣設方便,令得解脫。」光目女於清凈蓮華目佛前,發誓願言:「若我母永離三毒及斯下賤乃至女人之身,永劫不受者。願我自今日後,對清凈蓮華目如來像前,卻後百千萬億劫中,應有世界所有地獄、及三惡道諸罪苦眾生,誓願救拔。令離地獄惡趣、畜生、餓鬼等。如是罪報等人,盡成佛竟,我然後方成正覺。」地藏菩薩的大願,可以概括為「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未空,誓不成佛。」地藏菩薩由於大願具足,度眾生速度(精進)是驚人的。如《大方廣十輪經》說:地藏菩薩以不可思議功德成就眾生。於過去無量恆河沙諸佛所,久發大悲堅固誓願,皆悉成就一切眾生,庄嚴勢力,猶如雷震。於一食頃而能成就無量億等,那由他人,具足善根。《地藏十輪經》亦說:「此善男子,具足成就無量無數不可思議殊勝功德,常勤精進,利益安樂一切有情。曾於過去無量無數殑伽沙等佛世尊所,為欲成就利益安樂諸有情故,發起大悲堅固勇猛精進無盡誓願。由於大悲堅固勇猛精進無盡誓願,增上勢力。於一日夜,或一食頃,能使無量百千俱胝那由他數諸有情類,皆得解脫種種憂苦。及令一切為法所求意願滿足」。
地藏菩薩的大願,令一切眾生皆成佛道,然後自己才成佛,然眾生無盡,地獄也難以度盡,這樣就成為不成佛道的大悲菩薩。地藏菩薩發大願,廣設方便,寧可自己不成佛道,而專心普度眾生,盡令解脫的偉大精神,可以說是真正作到先人後己,是值得我們崇敬和學習的!
「安忍不動如大地,靜慮深密似秘藏」
南無地藏王菩薩!
『叄』 有沒有一部電影 或者電視劇 關於地藏菩薩。
《地藏王菩薩》 十二集
『肆』 佛教影視都有哪些哪些最好看呢
真正有教益的也只有電影版《達摩祖師》了,從凡人的角度來演化聖人,而且裡面將正法表現的非常透徹,發人深省。其他的《了凡四訓》,《六祖慧能》,都很表象化,從外在形式來表現佛法。還有一部電視連續劇也演得很好:《地藏王》講的是金喬覺從朝鮮遠道九華山,建立道場得道成佛的故事,也就是後來的地藏王菩薩,也很感人。
『伍』 一雙綉花鞋講的是什麼故事啊
寒夜,一個老更夫在解放不久的山城幽巷夜巡時,突然發現一幢被查封的小洋樓--"靜廬"閣樓上閃起光亮,當他悄悄進門摸上閣樓查看時,似乎聞著脂粉味,並在一個灰塵滿布的玻璃鏡框上,猛然發現一雙紫色的綉花鞋輕輕動了一動,隨即,一件鐵器狠狠砸向更夫頭上。
山城公安局偵察科長沈蘭帶著助手朱玉雯等,為破此案對"靜廬"作了周密勘察,在老泥水工幫助下,從門外水泥坊中搜出一個敵特隱藏的鉛皮箱子,裡面裝了一幅優美動人的油畫--"古塔春色",它引起了沈蘭深沉悲痛的回憶。
(5)地藏王菩薩的故事電影擴展閱讀:
《一雙綉花鞋》是由徐慶東執導,孫儷、連奕名、錢勇夫、張潮、謝娜、韓童生、趙雪蓮等主演的反特題材電視劇。該劇故事內容取材於「文革」時期廣為流傳的同名手抄本小說,並加以提煉和豐富,表現了新中國成立初期艱險復雜的反特斗爭中,我公安戰士的大智大勇。該劇於2003年在中國內地播出。
1992年錢勇夫曾在電影版《一雙綉花鞋》——《霧都茫茫》中出演反派,而此次則在電視劇中主演堅貞的共產黨員林南軒,兩次與《一雙綉花鞋》結緣,錢勇夫對它有著一種不同於普通人的復雜情感。
『陸』 地藏菩薩的電影電視
1、《地藏王》。講述了正逢天魔外道大肆猖獗,此時惟賴地藏菩薩降服群魔開辟正道。地藏菩薩降跡於新羅國皇家,姓金名喬覺,自幼穎悟然,潛修佛經,臂力驚人,深受父皇寵愛,一日目睹殺戮囚犯於殘酷,急進諫謂:嚴刑峻法不足治理民心,惟獨佛法博大,始可教化眾生。
2.《地藏菩薩本願經》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忉(dāo)利天,為母說法。爾時十方無量世界,不可說不可說一切諸佛,及大菩薩摩訶薩,皆來集會。贊嘆釋迦牟尼佛。能於五濁惡世,現不可思議大智慧神通之力,調伏剛強眾生,知苦樂(yào)法。各遣侍者,問訊世尊。
3.《五逆重罪與無間地獄》。在這個浮華的世界,很多人因為貪婪、無知、嗔恨而迷失本心,造下種種罪惡。造罪者死後,將在地獄里承受無邊的痛苦。
4.《地藏菩薩心咒》地藏王菩薩跟娑婆世界眾生緣份很深,故念誦地藏王菩薩咒語,功德廣大不可思議 。念誦地藏王菩薩咒語,貴在堅持專一, 心誠則靈;若受持則能出苦海、證涅盤,得諸佛龍天擁護,事事吉祥如意。
5.《地藏菩薩的故事》由海濤法師擔任製片人,根據佛家經典《地藏菩薩本願經》改編,分為6集
(6)地藏王菩薩的故事電影擴展閱讀:
名號功德
地是大地, 也是「地大」(「四大」之一)。地能擔當一切,一切崇山峻嶺,萬事萬物都在地上。比喻菩薩的功德,能為眾生而荷擔一切難行苦行;地也有依止義,一切生命皆依地而成,依地而生。喻世間一切自利利他的功德善法,依此菩薩而存在和引生。
藏是含藏、伏藏義。地藏菩薩像大地一樣,能含藏種種功德,能引生一切功德,難行苦行,救度眾生,故名地藏。世俗也有稱為地藏王,但經中只名地藏,印順法師認為,可能是因為被認為是地藏菩薩化身的九華山地藏比丘出身新羅王族,所以加「王」字以尊稱。《地藏十輪經》謂其「安忍不動,猶如大地,靜慮深密,猶如秘藏。」
地藏菩薩另有功德,也從地藏名義而來。《地藏十輪經》說,地藏菩薩能滿眾生所求,增長一切草木和農作物等,一切從地上生長的都得到豐碩收成。這是農民所希望的。此經譯出後少人弘揚,所以地藏菩薩這方面功德少人注意。又《須彌藏經》說,地藏菩薩具有令眾生增長精氣,增進健康,祛除疾病的功德,是「大妙葯」。
如果能見到和親近菩薩,一切身心病苦、生死煩惱都能去除而具足一切功德。古代葯物主要是生在地上的草木和礦物。地藏菩薩這種功德類似葯師佛。但不是大醫王(指佛),而是大妙葯。
『柒』 佛教電影--地藏王菩薩
地藏王菩薩(上、下集)
http://www.tudou.com/playlist/id/6006296/
地藏王菩薩 在線視頻合集
http://www.tudou.com/playlist/id/1028328/
《地藏王菩薩傳》電視劇
http://www.tudou.com/playlist/id/5826039/
地藏王菩薩的故事 動畫版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PGG9Ix24rgQ/
『捌』 地藏王菩薩的傳說玄幻一點的
沒有玄幻。
地藏王菩薩的故事是真實的,由釋迦牟尼佛講述。
出處可以查找《地藏菩薩本願經》,裡面記載了地藏王菩薩未成菩薩之前的故事。主要以大願為主,生生世世發下「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成菩提」的大願。
你可以到北京廣化寺或其他寺院直接結緣一本《地藏菩薩本願經》,裡面詳細描述了典型性的故事。
或者直接在網路視頻里搜索《地藏王菩薩的故事》,會出現台灣只做的3D動畫片,把地藏王菩薩的故事拍成了電影。
很多玄幻故事都取自於佛教經典,但在編撰時往往修改了原文的本意,沒有那麼多玄幻的色彩。
『玖』 地藏王與目蓮是同一人嗎有的資料上講是同一人,有的認為不是同一人。
不是的,地藏菩薩是幽冥教主,末法時期代佛教化眾生,目連是佛陀弟子全名目鍵連,神通第一,只不過佛教傳到中國之後,民間將其世俗化,因為都是出家相,還把他跟地藏王菩薩混淆了。
一、地藏王即地藏菩薩。地藏菩薩梵名乞叉底鵮沙(Ksitigarbha)。據《地藏十輪經》講,由於此菩薩「安忍不動如大地,靜慮深密如秘藏」,所以稱為地藏王。
中國佛教寺院中的地藏菩薩形象很有特點,一般菩薩為頭戴寶冠、身披天衣、瓔珞裝飾的天人相。而地藏菩薩則多為光頭或是頭戴毗盧冠,身披袈裟的出家僧人之相。一手持錫杖,一手持蓮花,或是手持幡幢、寶珠等。
據《地藏菩薩儀軌》、《地藏菩薩十輪經》等記,由於地藏菩薩在無佛的「五濁惡世」(即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中濟渡眾生,為了讓眾生能深信因果,皈依三寶,所以顯示出家僧人相。
二、目蓮梵名Maudgalya^yana ,巴利名Moggalla^na 。為佛陀十大弟子之一。意譯天抱。被譽為神通第一。為古代印度摩揭陀國王舍城外拘律陀村人,婆羅門種。生而容貌端正,自幼即與舍利弗交情甚篤,同為刪闍耶(梵San~jaya )外道之弟子,各領徒眾二百五十人。
嘗與舍利弗互約,先得悟解脫者必以相告,遂共競精進修行。後舍利弗因逢佛陀弟子阿說示,而悟諸法無我之理,並告目犍連,目犍連遂率弟子一同拜謁佛陀,蒙其教化,時經一月,證得阿羅漢果。目犍連尊者的根本道場位於湖北大冶目連寺。
(9)地藏王菩薩的故事電影擴展閱讀:
目連是羅漢與地藏菩薩不同。
地藏菩薩也有入地獄救母的傳說,與目連救母的故事類似,有人常會將目連尊者與地藏菩薩混淆。但其實民間傳說中,目蓮尊者輔佐地藏王菩薩,護佑冥陽兩界,故新莊地藏庵就以目連尊者配祀地藏菩薩。
目蓮救母的故事,源自佛教傳說:目蓮(目蓮為佛教人物,釋迦十大弟子之一)的母親墜入餓鬼道中,過著吃不飽的生活。
目蓮是佛陀弟子中神通第一的目犍蓮尊者,目蓮是個既孝順又很有慈悲心的人,從小就誠心向佛,後來出家當了和尚,他虔心習佛,修行日漸高深,甚至具有神通眼的能力。
因為惦念過世的母親,他用神通看到其母因在世時的貪念業報,死後墮落在的惡鬼道,過著吃不飽的生活,正在地獄里遭受餓鬼倒懸的苦刑。
目犍蓮於是千辛萬苦趕往地獄,用他的神力化成食物,以缽盛飯給母親充飢,但其母不改貪念,見到食物到來,深怕其他惡鬼搶食,貪念一起食物到她口中立即化成火炭,無法下咽。
目犍蓮雖有神通,身為人子,卻救不了其母,十分痛苦,看著自己的母親受煎熬,內心真是痛苦不堪,便立刻求佛祖指點他營救母親脫離苦海,請教佛陀如何是好。
佛陀說:「母親生前自私刻薄,不做善事,生前罪孽太深重了所以才會有這種報應。要救她,不是你獨自一人辦得到的。七月十五日是結夏安居修行的最後一日,法善充滿,你必須在七月十五日當天,為各地的出家人准備百味五果,供養他們。
這樣,集合了所有僧侶及眾神的威力,不但可以救你的母親脫離苦海,早日投胎,也可以解救別人的父母,讓他們也脫離苦難。」佛為他念《盂蘭盆經》,囑咐他七月十五作盂蘭盆以祭其母。
於是目連照著佛祖的指示去做,舉行法會,誦經施食,終於解救母親的靈魂。並普渡了別人的父母親。 佛教稱為「盂蘭盆」法會。近代獻瓜果、陳禾麻以祭先祖,固然有嘗新的含義,也是盆祭的遺風。
『拾』 佛曰愛情
經典的佛曰愛情
經典一:一切皆為虛幻。
第一句語出金剛經: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當作如是觀。美好的愛情,動人的愛情,原來都是虛幻的!梁山伯與祝英台的真摯,羅密歐和朱利葉的忠貞:原來一個是傳說,一個是小說。牛郎和織女的凄美,白雪公主與白馬王子的浪漫: 竟然一個是神話,一個是童話。《泰坦尼克》沉沒了,《魂斷藍橋》隕落了,《亂世佳人》在飄搖,《人鬼情未了》也已經離逝了!可是虛幻的愛情卻也是最美的!如墜夢中,近在眼前,卻觸摸不到;遙遠的總是最美,因為遙不可及,充滿想像,卻難以了解。真正的最美,在於人心所營造的幻境。這種美,值得我們凡人一直去追尋,即使花去畢生的時間,得到心碎的結局,卻依然在憧憬。
經典二:不可說。
很多的東西都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佛的很多境界需要你自己去悟,去修心,如果什麼都依靠別人告訴你,那麼你就達不到自己修行開悟的目的了!佛陀教化眾生要拋棄妄念執著,進入到非想非非想的狀態!所以「說」這一行為本身需要一個妄念才能實行,所以不可說!之所以佛陀有這么多經書,這么多語錄是為了教化眾生不得已而為之,故禪宗講求不執著於文字就是這個道理。看了再多的愛情電影,再經典的愛情小說也只是惘然,愛情是只有自己體會了才會明白!因為愛情也是不可說的。陷入愛情的人是痴的,周圍的人永遠都不會明白局中人的感受!因為這種感受,如人飲水,冷暖自知!雖然1000個幸福的結局都是相同的,可是其中的愛情經歷卻各不相同!只有戀人們自己知道他們的小秘密,對外人不可說!
經典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出自般若波羅密多心經!全經260字,短小精悍博大精深,唐代玄奘法師所譯,盡得禪宗精髓!全句為「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這里的「色」和大家平常想的是兩個概念,佛家講「色」是指眼睛所看到的一切,大概就是指物質的表象!擁有美麗的容顏的女人,總是會獲得眾多的青睞!可是再美麗的女人,依然會有蒼老的一天!當你老去以後,曾經的一切是否依然?原來當美麗凋謝的時候,一切才回歸本來面目!一切的風光與繁華,甜言與蜜語也只是過眼雲煙。女人,找個真正愛你的人,擁被入眠吧!
經典四:人生在世,如身處荊棘之中!心不動,人不妄動,不動則不傷。如心動,則人妄動,傷其身,痛其骨,於是體會到世間諸般痛苦。
人生在世間時時刻刻像處於荊棘叢林之中一樣,處處暗藏危險或者誘惑。只有不動妄心,不存妄想,心如止水,才能使自己的行動無偏頗,從而有效地規避風險,抵制誘惑。否則就會痛苦繞身。充滿誘惑的塵世間,愛情是否真的那麼牢固呢?愛,是一種容易凋謝的花朵!而你,是清晨風中最讓人無可奈何的那朵玫瑰。當新的誘惑出現的時候,心中的慾望開始萌動!原來,愛情也是一種原罪。可是,偷食禁果之後的懲罰呢?迷失的人兒早已經沉迷而無法自拔!也許也只有體會真愛的人,面對著五色,才可以做到旗動、風動、心不動吧!
經典五: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來。
語出《佛典》,昔時佛祖拈花,惟迦葉微笑,既而步往極樂。從一朵花中便能悟出整個世界,得升天堂,佛祖就是佛祖,誰人能有這樣的境界?!佛曰: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葉一如來,一砂一極樂,一方一凈土,一笑一塵緣,一念一清靜。這一切都是一種心境。心若無物就可以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參透這些,一花一草便是整個世界,而整個世界也便空如花草!現在很多相愛的人,會因為對方的貧窮而離開!這是真正的愛情嗎?也許會有人說愛情和麵包的理論!可是,過去的老人們都說,有情飲水飽。我也相信:真正愛一個人,雖然貧窮,但是只要和心愛的人在一起,只是喝水都覺得飽!愛就是這樣的一種心境:得到了愛,就彷彿已經得到了全世界!當面對自己心愛的人,不管身在何處,也如沐春風。記得天龍八部里,西夏選駙馬。當問到:平生之中,在什麼地方最逍遙快樂?段譽答到:枯井底,污泥處。為什麼呢?因為他在那裡得到了真愛!
經典六: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換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過。
佛說:修百世方可同舟渡,修千世方能共枕眠。前生五百次的凝眸,換今生一次的擦肩。今生的一次邂逅,定然孕育前世太多甜蜜或痛苦的回憶。萬發緣生,皆系緣分!偶然的相遇,驀然回首,註定了彼此的一生,只為了眼光交會的剎那。你說:緣是山中高士晶瑩雪,世外仙姝寂寞林。我說:緣是眾里尋她千網路,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你說:緣是縱然兩情相悅,仍難逃宿命之劫。我說:緣是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緣是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窗前點滴到天明。緣是無盡的思念。而我,傲立於沙漠中靜靜的看著它緣起緣滅。
經典七: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
還記得阿甘正傳裡面的阿甘。所有的追隨跑步者看到他突然停下來的時候,以為聖人要大講一番道理,他看了看成群的追隨者說到:I am tired。愛情不一定是轟轟烈烈的,只有平平淡淡才是真!最羨慕那些黃昏下,互相攙扶的老夫妻,他們一起回家,即使沒有說一句情話,可是只是一個微笑也已經勝過前言萬語!他們做到了「執子之手,與子諧老」的愛情境界,只是在這平靜的畫面中!
經典八:苦海無邊,回頭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這是佛家勸人改惡從善的話。比喻作惡的人一旦認識了自己的罪行,決心改過,仍可以很快變成好人。語出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卷五十三:「廣額正是個殺人不眨眼底漢,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先說個故事,一位老人養兩只鳥兒,一雄一雌。老人每天都會帶著它們一同出去散步。雄鳥和雌鳥一左一右蹲在老人的肩膀上,雄鳥有時會飛出去溜一圈,但天黑之前,它准會自己飛回巢里。雌鳥卻從未曾離開過老人的肩膀。如此日復一日,一晃許多年過去了,一切從未改變過。直到那天,一切都與往常一樣。老頭吃完飯,又帶著兩只鳥兒去散步。忽然右邊肩膀上原本安靜立著的雌鳥一振雙翅,轉眼不見了蹤跡。雄鳥仰天長嘯,不見迴音。自此,雄鳥日日在巢中哀鳴,再也不肯離巢一步。三個月後,雄鳥鬱郁絕食而死。死前仍哀鳴不止。許多年過去了,直到老人去世,雌鳥再沒有回來過。只有那個早已廢棄的鳥巢,在風中獨自見證那段歷史。看完故事,我掩卷長嘆。如此一雄一雌,與世間男女無異。現實生活中的男人,常常說自己喜新不厭舊,他們就像貪玩的孩子,總會瞅准一個空偷著出去玩玩,玩累了他們自然會回家。在外,他們可以風流快活;在家,他們也想做好丈夫好父親。他們腦子中的界限分得十分清楚,老婆和情人,最好是一舉兩得。他們中有些人即使曾失足變心,但在現實利弊輕重的權衡之下,在結發之妻眼淚的攻勢之下,在親朋好友群起而攻之的嚴峻形勢下,大多能改邪歸正、痛改前非,正所謂浪子回頭金不換。而女人,她們往往視愛情若生命,在她們骨子裡,愛情這兩個字神聖而不可侵犯。而大多數女人又都是懷舊的,如果沒有傷及靈魂痛徹心骨的經歷她們是絕不會輕言放棄的,而女人一旦決意放棄,那她曾視之為生命的那份愛情定已全然摧毀,她早已沒有了退路。所以,女人一旦變了心絕了情,那是永遠都不會回頭的了。就如同那隻飛離主人肩膀的鳥兒,一去不返。女人的愛,因為忠誠,所以毅然決然。
經典九: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五祖弘忍要求大家各寫一偈來確定接班人,奪冠呼聲最高的神秀寫的是「身如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朝朝勤拂拭,莫使惹塵埃」........當時慧能還是個勤雜人員,還不識字,找了個小沙彌給念了一遍,然後?**雋四歉魷衷諍苤��餒首櫻ɑ溝謎胰稅鎰判叢讜�鞅呱希��遄嬋戳酥�笄崦璧�吹乃盜艘瘓洹案猛�舊形次虻潰�亮稅傘保��前胍拱鴉勰芙欣瓷狹艘豢渦≡睿ㄓ械鬮饔渭塹囊饉跡��緩笪�吮苊夥漬���搜�瘓腿昧�娓峽齏�艘虜Я鍃耍≌饉木渲饕�駁氖且�嗣嵌�梅畔?也就是佛經中說的四大皆空,但是又不執著於空!前兩句只不過借菩提樹和明鏡來講明:不要執著與事物。後兩句講自己的境界,明明想得道,但是太執著於道,反而與道越來越遠。禪宗主要闡述了人人皆有佛性,重在修心和意,而不是外在的!還記得馮鞏相聲里說到:女人一輩子也聽不夠的是「我愛你」三個字,《過把癮》里的杜梅拿刀架在方言的脖子上就是為了聽他說這三個字!沒錯,很多女性都很愛聽這三個字,而且是百聽不厭。每個女人都希望有人愛她,但是其實這些只是形式而已!真正的愛往往都是很深沉的,是把愛放在心裡的!這種愛,是沉靜;是一種內蘊深厚,雋永深沉的愛。它沒有曇花一現的驚艷,沒有「山無棱,天地絕,乃敢與君絕」的壯烈誓言。這是一種真真切切,實實在在的愛;是攜手一起慢慢變老,共守日落日出從容的愛。這種愛,是流瀉指間清逸舒緩的琴音,滌盪浮躁的靈魂,舒展紛亂的心情,梳理出沉靜平和的人生。太熱烈奔放的愛總是易於枝頭凋落,而平和沉靜的愛卻是暗香持久,心香永恆。當火焰般燃燒的愛情化為灰燼,當愛情的潮水慢慢消去,守望在那裡的,依然是一顆寬大博愛的心,包容接受撫慰著那顆傷痕累累的心。當然,沉靜的愛絕不是沉悶的愛。那是心靈的守望,是一種心底深處深藏的真切牽掛。似清風,如明月,美麗而不媚俗,平和而不平庸,平靜卻不沉悶。透過愛的清清溪水,你會看到細石粒粒,看到游魚歡快地在溪水中游來游去。這種沉靜的愛所蘊含的美麗,是要用一輩子用心去讀的,才能在平淡真實中讀出鮮活和感動。
經典十: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當年地藏王菩薩原可以成佛,但他見地獄里有無數受苦的魂靈,不忍離去,於是留在了地府,並立下重誓:「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地獄不空,誓不成佛!」於是有一這句話的由來,屬於佛教的大乘。記得木村演的一部電影里曾經這樣詮釋「愛」,說愛一個人就是當他幸福的時候你比他更幸福,當他痛苦的時候你比他更痛苦……其實給別人幸福,被別人需要著,是一件能給自己帶來很大滿足與快樂的事情,至少我會很享受別人對自己的依戀,也同時依戀著別人,這是我與外部世界對話的方式,也願意相信這樣活著才算是完整而純粹的人生吧。看完了《宮》,很喜歡裡面的律。他從小就什麼都沒有,失去了父親,失去了皇太子之位,失去了宮。但是14年以後,雖然經過母親的一番明爭暗鬥,他原本可以獲得王位,但是為了保全自己愛的人,為了自己的良心,他毅然選擇了犧牲自我的方法。他頂替了信的莫須有的罪名,也頂替了母親暗中的罪行。這樣,皇室雖然恢復了太平,眾人皆大歡喜,然而律,還是一無所有地離開了皇宮,甚至是傷透了心地離開。彩京的不接受,恐怕是他心頭最大的傷痛。總覺得他的眼神充滿憂郁,臉上充滿了若有所思的神態。但是,也許他是感覺幸福的,因為他是為愛犧牲的,他成全了那麼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