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電影八佰抱手榴彈這個場景,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嗎
2020年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不論是國內還是國外各行各業都受到了或多或少的影響。其中,電影行業以及餐飲業等受到的影響更大一點。對於電影行業來說,線下的電影院等基本都被迫停業,不允許開業,在近期新冠疫情有所緩解的情況下才允許一定程度的開業,《八佰》就作為電影院開業的首批上線電影這樣的存在。《八佰》是一部戰爭題材片,其中抱手榴彈與敵人同歸於盡的場景讓人淚流滿面,值得讓人深思的是,該場景是根據真實的歷史史實來進行改編的。
一、影片是根據史實改編的
《八佰》這部影片是管虎導演根據淞滬會戰期間的“八百壯士”守家衛國的場景。影片開頭就講述了兩種截然不同的場景,蘇州河這邊是殘酷的戰爭,蘇州河對岸歌舞昇平,講述了戰爭的殘酷。同時,影片中的大部分情節都是根據歷史事實來進行改編的,懷抱著手榴彈為了不讓敵人突破防線而選擇與敵人同歸於盡,不得不說太過催淚了。
Ⅱ 一部抗日喜劇電影,女人把手榴彈當柴燒,雞都炸飛了,叫啥名字記不得了
《絕境逢生》。
《絕境逢生》,又名《老少爺們打鬼子》,由上海電影製片廠攝制,張建亞執導,潘長江、魏宗萬、葉芳、孫海虹、李天濟、石靈、葉小鏗等主演的喜劇電影。
影片於1994年上映,榮膺第一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故事片獎、最佳導演獎。
劇情:
該片講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軍一艘潛艇在護送日軍情報人員回美軍太平洋基地途中遭到了日軍軍艦的追逐。
以托馬斯為首的美軍突擊隊和情報人員在中國沿海大陸登陸後,在漁家姑娘蓮妹子和漁村敢死隊員的營救下,他們死裡逃生,登上了回國的路途。
美國及時掌握了日軍的最新密碼機密,在太平洋戰爭中給了日軍以沉重的打擊。
Ⅲ 電影八佰里為何要抱著手榴彈跳下去,導演對此有作回應嗎
這部電影讓人感動的並不止是這一個場面,只是這種壯舉,帶給我們的心靈沖擊實在太大,要知道,這部電影是根據真實的戰爭改編的,也就是說,真實的戰爭,遠比我們現在在電影里看到的還要更加的殘酷,而這些為了堅守陣地的士兵,做出的犧牲肯定也遠遠不止這些。
我們現在的國泰民安,就是這些先烈們用自己的生命換來的,謹記歷史,不忘初心,向英雄們致敬。
Ⅳ 一部國外戰爭電影,小男孩扔手榴彈被狙擊槍擊斃,然後一名父母撿起手榴彈繼續扔
這部電影是《美國狙擊手》。
《美國狙擊手》是由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執導,布萊德利·庫珀、西耶娜·米勒、凱爾·加爾納、薩米·謝赫、盧克·葛萊姆斯等主演的美國動作片。
影片是根據美國著名狙擊手克里斯·凱爾自傳《美國狙擊手》改編,講述這位海豹突擊隊神槍手的傳奇故事。影片於2014年12月25日在美國小范圍點映,2015年1月16日在美國公映。
(4)電影故事片手榴彈擴展閱讀:
幕後製作
布萊德利·庫珀買下了故事的版權,一開始只打算當製片人,而由克里斯·帕拉特主演。但後來,他改變了主意。
庫珀為角色增肥40磅,每天進食8000卡路里,堅持數月每天跑步四小時。他也觀摩了大量Chris Kyle生前的影像資料。
Chris Kyle在現實中與「孤獨倖存者」Marcus Luttrell有交集,兩人在海豹突擊隊訓練期間成為密友,並且之後一直保持聯系。Marcus Luttrell的生平之前也被搬上銀幕,電影名字就叫《孤獨倖存者》。
Chris Kyle的父親曾經警告過伊斯特伍德同庫珀,如果他們的電影傷害了他兒子的名譽,他絕不會善罷甘休。但他同時也表示他信得過這兩人。
Ⅳ 電影《八佰》里有個感人的鏡頭,戰士們為什麼要抱著手榴彈跳下去
電影《八佰》里有個橋段,陳樹生身上梱滿手榴彈從四行侖庫牆壁破口跳下去與敵同歸於盡。
我們從電影里看到,是日軍派出了一小隊人馬手摯護盾潛到了四行侖庫牆角下,企圖挖洞安放炸葯,如果得逞,四行侖庫將萬分危險,而侖庫中官兵也已知敵之企圖,用盡一切辦法都無法消滅護盾下的敵人,手榴彈扔在上面也無用,陳樹生依然赴死,在身上梱滿手榴彈從6樓縱身跳下以巨大的沖擊力砸開護盾與十幾名敵人同歸於盡!
還要指出的是,東方戰場正是對抗日本法西斯的主戰場,正因為我們付出了重大民族犧牲,才取得了戰爭的最終勝利,勝利正是憑決絕意志贏得的。
Ⅵ 請問電影八佰里為什麼要抱著手榴彈跳下去,直接扔下去不是更好
電影《八佰》正在熱映,這部電影講述了1937年淞滬會戰期間,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固守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阻擊日軍的故事,電影也讓很多人了解了那一段不為人知歷史。電影上映之後便引起了強烈的方向,很多家長也將自己的孩子帶去觀看,培養孩子的愛國情懷。雖然這部電影的製作非常精良,但是因為很多觀眾不了解那一段歷史,所以對於一些情節就會感到非常奇怪,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那麼為什麼抱著手榴彈跳下去,直接扔下去不是更好?可能很多人不了解當時中國士兵的裝備,當時德械師全面學習德國軍隊,就連手榴彈也是與德軍同種型號的,這便是大名鼎鼎的德國M24手榴彈。最為一款性能優異的手榴彈,M24的使用時間貫穿了整個二戰時期,也在抗日戰爭時期給了日軍沉痛打擊。M24手榴彈又被稱為木柄手榴彈,這是因為除了圓柱形的攻擊部,手榴彈還有一個長長的木柄,為的是便於投擲並且讓投擲距離更加遠。當時M24手榴彈大多由中國兵工廠仿製,因為中國工業的落後,所以國產M24的裝葯量要小得多,這也使得威力大打折扣。
所以如果直接將手榴彈投擲下去,一來自重過小不能擊穿日軍的鋼板陣,而且還會被日軍的鋼板彈開,其次單枚手榴彈的威力過小,就算擊中鋼板也不會產生多大的傷害,所以英雄陳樹生才義無反顧的跳了下去。
Ⅶ 請問電影八佰里,為什麼要抱著手榴彈跳下去,直接扔下去不是更好嗎
最近由華誼兄弟出品的電影《八佰》正在各大院線上映,作為一部製作精良的戰爭片,八佰從開拍初期就是到了網友們的關注。原定於去年暑期上映的八佰,因為種種原因改變檔期,經過一年時間才登上銀幕與觀眾見面,所以最經去看這部電影的觀眾也是絡繹不絕。電影《八佰》主要講述的是1937年淞滬會戰期間,史稱“八百壯士”的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固守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阻擊日軍的故事。雖然整部電影非常感人,但是有些不了解那段歷史的觀眾對於一些片段會感到費解,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關於電影《八佰》的一些小細節吧。
歷史上陳樹生確有其人,而他也和電影中一樣跳下倉庫與日軍同歸於盡,他們都是真正的英雄。
Ⅷ 電影八佰抱著手榴彈跳下去的場景為何會引發熱議
試想在正常情況下,有誰能抱著手榴彈去送死呢?如果不是被逼入絕境,怎麼會選擇這么壯烈的方式犧牲?但凡有其他能消滅敵人的方式,800名烈士也不會以自己的身軀當成消滅敵人的武器。這個場景之所以引發人們的熱議是由於引起了人們內心深處的震撼。
面對敵人的迫擊炮,當時的中國軍人並沒有可以與之抗衡的武器,只能選擇抱著手榴彈一個一個去炸毀迫擊炮。電影《八佰》里的抗戰場景,都是向當年倖存的軍人請教來的,有真實依據。這部電影最令人震撼的是由真實事件改編而來的這句話,說明這么慘烈的場景在歷史上是真實發生的,真的有人不顧自己的性命去為了戰爭的勝利犧牲而亡。
或許你並沒有經歷當年抗戰的情景,但是不應該忘記當年的恥辱和烈士們的英勇,應當銘記歷史,勿忘國恥。
Ⅸ 電影《八佰》抱著手榴彈跳下去,為什麼不直接扔
手榴彈引爆後,是有沖擊力的。
電影中,侵略者使用鐵制「盾牌」,作為掩護。
當從樓上扔下一捆手榴彈,手榴彈爆炸後,可以產生一定的沖擊力。「盾牌」下面是侵略者,就算兩只手「死死的」抓住「盾牌」,手榴彈引爆,也是能造成一定的傷害。畢竟侵略者使用的是一塊一塊的鐵制「盾牌」,組成了一個大的防禦設施。
至於當時為什麼將手榴彈綁在人體上面跳下去,主要原因是因為:人可以自由活動。
侵略者的重型機槍的狙擊手都在掃射著和瞄準著(這里就不做過多的講解了,有些血腥)。
其實,當時的跳下去,更多的是無助和無奈,真正的是「可悲」。
為什麼說是「可悲」呢。「前面是侵略者打進家門裡面,後面卻是入侵者的租借地」。大部隊都看不見「人影」,就這么「幾個大頭兵」在保家衛國。這難道不「可悲」嗎。
這一跳把「租借地」裡面的國人都「點醒」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Ⅹ 有一部電影里的一個角色,叫大傻扔手榴彈比日本人的迫擊炮打的還要遠,叫什麼名字
這部電影叫做《神勇投彈手》。
《神勇投彈手》是由高力強執導,答有為、孫榮、池源、姜寒等主演的戰爭題材電影。
該片講述了打鐵匠陳傻子,在殘酷的戰場,通過戰場的生死歷練,成長為一個活生生的抗日英雄的故事。
劇情簡介:
到華縣的竇村招兵,打鐵匠陳傻子成了竇村唯一參加八路軍的青年,被分配到三連二班。他腦子笨,不分左右,學不會打槍。
並在撤退時掉隊,只能安排陳傻子去了炊事班。在陳傻子去戰場送飯時,敵我交火正激烈,連長讓陳傻子幫助戰友打鬼子,陳傻子順手撿起手榴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