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類型 > 四個故事國內電影雞湯面

四個故事國內電影雞湯面

發布時間:2022-06-22 02:49:38

㈠ 怎麼評價電影《無問西東》

電影《無問西東》不僅作為清華大學的宣傳片存在,更是對當下每個迷惘不知所措青年的教育片,作為一部劇情片顯然導演野心很大,並不甘於劇情的單薄淺意。四個不同時代出自清華大學的學生在導演執筆下,卻被巧妙串聯在一起,人生在世,只有八九不如意,盡可能做到不在乎外界種種刺激,「只問深情,不問東西」主題貫穿全片,不忘初心,堅持本心方是實現自我人生意義價值的精神情懷。

電影《無問西東》是一部你甘願去好幾刷的影視佳作,觀影過後心裡像是打翻了的五味瓶一般,很難表達出自己最全面的感情,而這也恰好是影片的魅力所在。

生而為人,命運雖由上天註定,但在更多時候要掌控自我人生,要把握住每一次成就自我理想信念的機會,尤其是在前進道路中,做到堅持本心,不問西東,人生不留遺憾的走過去。

㈡ 好看的5部勵志題材電影是哪些

《肖申克的救贖》、《阿甘正傳》、《三傻大鬧寶萊塢》、《海上鋼琴師》、《摔跤吧!爸爸》等。

《肖申克的救贖》是由弗蘭克·德拉邦特編劇並執導的美國劇情片,由蒂姆·羅賓斯、摩根·弗里曼領銜主演。

該片根據斯蒂芬·埃德溫·金1982年的中篇小說《肖申克的救贖》改編,主要講述了男主角銀行家安迪因槍殺妻子及其情人的罪名入獄後,與能為獄友走私各種違禁商品的埃利斯成為了朋友,安迪不動聲色、步步為營地謀劃自我拯救並最終成功越獄,重獲自由的故事。

影片評價

《肖申克的救贖》是20世紀90年代最振奮人心,也是在道德上最令人滿意的電影之一。這並非只是因為它包含了宗教因素,上帝從來不會眷顧肖申克,而是因為它是一部在兩個人之間不可動搖的友誼中尋找希望的故事。關鍵的是,作為一部根據斯蒂芬·金的一個非恐怖短篇小說改編的年代片,該片從未衰老。

㈢ 解憂雜貨店主要講了個什麼故事簡介

電影《解憂雜貨店》講述一家名為「解憂雜貨店」的小店,人們只要在晚上把他們的煩惱寫在信上然後丟進鐵卷門的投遞口,隔天就可以在店後的牛奶箱里拿到答案的故事。這部電影很大程度地還原了小說框架,只是對劇中音樂人的父親的職業有了改變,小說里音樂人的父親是開魚店,電影里的音樂人的父親是職員。

電影《解憂雜貨店》是圍繞三個年輕人開始展開,通過一個神奇牛奶箱開始展開,人們將煩惱投遞進牛奶箱,隔天就會得到解決的方法。圍繞著這個牛奶箱展開的各種故事呈現出整個事件的邏輯性,看點十足。除了劇情的邏輯性,這些都是小說中很出彩的構想,不得不說電影在此方面的完成度是非常高的。

電影《解憂雜貨店》劇情依然充滿著濃濃的日式風情,單調中卻又透露出行雲流水的舒適,適時的懸疑戲碼,也能很好地調動氛圍,讓觀眾更好地融入劇情。在電影最後,三個年輕人收到了雜貨店老爺爺的一封空白信,情理之中,意料之外,是啊!如同白紙的他們、迷茫時刻的我們其實都潛力無窮,未來有無限可能!

㈣ 有一個雞湯泡麵是什麼電影女主叫小可

故事販賣機《雞湯泡麵》

㈤ 你是否能記住暢銷書中的雞湯故事

雞湯這個詞能夠成為某些激勵人的故事的代名詞,還是都要感謝《心靈雞湯》這本書。是《心靈雞湯》讓這類故事能夠成為一個大的類別,以至於以後的這類故事都稱為「雞湯」。

還有一個是這樣的:「一個醉漢癱倒在門口,警察看他是附近的一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富豪,就提議送他回家。。結果他指著遠處的別墅,他的家說:那是我的房子,不是我的家」。這個故事給我的啟示還是挺大的,我莪很喜歡這個故事。富豪因為生活中的一些事情不願意回家,那沒辦法,雖然他很有錢,但是他無法處理他生活中的矛盾。反觀現在很多拜金女嫁給年齡相差很大的富豪的新聞,這個故事還是有很大的參考意義的。

嗯,我是為了反雞湯才記住的故事,很諷刺吧。

㈥ 有哪些推薦的大陸電影

1、《我不是葯神》

根據真實事件改編,中年男子程勇經營一家王子神油的保健品店,生活拮據妻子與他離婚,並且想把兒子從他身邊帶走,由於他去印度進貨,白血病患者呂受益找上了他,想托他買印度仿製葯格列寧,程勇看中的商機獲取了暴利,但因擔心被捉將渠道賣給了假葯販子張長林,後來,看著曾經追隨自己的患者兄弟一個個死去,他有開始倒賣葯品,並且不賺差價,但最後還是被抓。

㈦ 電影《後會無期》表達了什麼寓意

首先,我要說,我不是什麼專業人士,但這部電影給我很多啟示感悟,以及引發了共鳴。要說它表達了什麼,我個人覺得要結合每個觀眾的生活經歷來感受,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漢姆雷特。每個人看到它所表達的東西都有差別。===================================================================

附上我之前看到很不錯的一篇轉自韓寒貼吧的觀影分析,作者小雪山。
一、故事背景
本影片以胡生採用第一人稱進行敘事。要了解故事背景,必須得把開頭胡生的旁白看一遍:
「我住在中國幾乎最東邊的島嶼上。你別看這里現在這么繁華,幾年前,它不這樣。在那個時候,所有人都搬走了,我和我的兩個兄弟,是最後離開的。大家都說,我的腦子有問題,只有他們兩個,說我是正常的。所以,我很崇拜他們。浩漢哥,是個在外面闖盪過的男人,他的父親,出海時發生了意外,死於一九九四年的十七號台風。那年,浩漢哥十歲。他很堅強,我很欣賞。江河老師,是島上唯一的老師,他人很怪,吃麵包要塗辣椒醬,他被分配到幾千公里外的西邊去教學。浩漢哥送他去。我們三個一起開車上路,計劃穿過整個國家。這一路,我會看見小時候的鄰居,周沫姐姐。還有浩漢哥通信了很多年傳說中的,連他自己都沒見過的劉鶯鶯姐姐。我好高興啊。可是第一天,他們兩個就不見了,我好難過啊。我已經在這里等了他們三年了,直到有一天,我遇見一位遊客,看到了他手裡的書我才知道,故事在那個時候,是那個樣子的。」
根據這段旁白我們可以得出故事背景的以下信息:
1、東極島現在很繁華(畫面上在放煙花)。
2、東極島幾年前所有人都搬走了,胡生和江河、浩漢是最後離開東極島的人。
3、胡生腦子有問題。
4、浩漢是十歲的時候爹死了,並且浩漢出去闖盪過。
5、江河老師是個怪人。
6、三個人計劃橫穿整個國家,江河分配到最西邊去教學。
7、途中會去見周沫、劉鶯鶯。
8、出發的第一天,胡生就丟了。
9、故事發生在三年前。
10、接下來講的,全部是胡生看到遊客手裡的《旅行者》書的內容。
二、故事的日程計劃
這里還得引用一下胡生唱的歌:第一天我們去見周沫姐,第二天浩漢哥約會劉鶯鶯,第三天第四天,他們倆要睡兩晚,第五天我們倆要送江老師去西天。
根據上述計劃可以得知:
1、本次計劃共經歷5個工作日。
2、第一天和第二天全部是順路見鄰居和筆友。
3、第四天和第五天浩漢擬打算和劉鶯鶯睡兩天。有人或者問,為什麼不是江河和浩漢打算休息兩天呢?如果是休息,就應該是「我們仨要睡兩晚」,而不是「他們倆要睡兩晚」,並且唱到此句時,由於胡生「腦子有問題」,暴露了浩漢此行並非純送江河老師,有睡女人的計劃,浩漢喊了「閉嘴」,故這里的「他們倆」是指浩漢與劉鶯鶯,無誤。
4、去除計劃的睡女人的兩天,實際行程只需要三天便可送江河老師入職。
三、人物分析
1、【江河】
江河的性格:
「我的工作都是分配的,我覺得安靜的地方挺好。我也不太喜歡往上爬。」
「你一個男人,這么不思進取啊,不進則退,你不往上爬,就會往下掉。」
「在我小的時候,經常被同學排擠,那時候我覺得,只要把門關緊,風雨都是進不來的。」
「總是被支配來支配去,從來不知道替自己爭取一下。」
「他呀,投身於小學生教育事業十年,讀萬卷書,行三里路。」
從以上台詞可以得知,江河性格如下:
⑴比較安於現狀,自己並不想改變自己的現狀、不思進取。
⑵喜靜,不喜熱鬧。
⑶從小就是個怪人,同學們比較排斥他。
⑷小時候遇到挫折,就會把自己封閉起來,自認為這樣會免收傷害。換句話說小時候有自閉症的傾向。
⑸讀書多,知識面廣,但不出門。
總結:向命運低頭的孤單的書獃子。
江河和浩漢一樣,在這次旅途中,兩人的三觀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江河的變化如下:
⑴江河遇到了蘇米,並且愛上了蘇米,並且明白了三個道理:
①你眼見的或許並不是你想像的那樣(蘇米是雞嗎?不是);
②就算是你以為的人,也有他(她)本身的苦衷(蘇米是騙子,但她被男人傷害過,騙錢是為了去國外產子)。
③即使是你覺得很差的人,也有他(她)的可取之處(蘇米本質不壞,是個可愛、誠懇、美麗的女人)。
⑵江河遇到了阿呂,明白了兩個道理:
①人真的不應該只蜷縮在一個角落,應該出去走走。
②天無絕人之路,即使遇到困境,也會自然過去。
可見,江河性格的三觀是從消極轉往積極。他在平凡的生活中,內心點燃了不凡的渴望,有了真正意義上走出去瞧瞧的沖動。他有了不安於現狀、不畏懼困難的想法。
2、【浩漢】
浩漢的性格:
「那年,浩漢哥十歲。他很堅強,我很欣賞。」
「我兩年前回來,想振興家鄉的旅遊業。」
「不管走到哪裡拉屎,總有人給我送紙。」
「到了最後,我徹底把她征服了,每封信都對我噓寒問暖。」
「就像我,你看我想做什麼就做什麼,絕不猶豫。不受任何人指使,不被任何人牽制。我爹也是這種性格。」
「記不記得十九年前九四一號台風,你父親貿然出海,再也沒回來。這都是你告訴我的,你還說這是冒險精神,你視他為偶像,他死得其所,其實沒有。」
總結:自認為人緣好、對女人有一手、崇拜父親想干一番事業的堅強的男人。
浩漢的這次旅程,三觀的變化如下:
⑴浩漢遇到蘇米明白了一個道理:
小孩才分對錯,大人只看利弊。並且教導江河「小孩才分對錯,成年只看愛恨。」
⑵浩漢遇到劉鶯鶯知道了兩個真相:
①自己崇拜的父親並沒有死,而是回到了他的前妻身邊「償還」「欠了這么多年的債」。並且他父親只是死於酗酒後床上抽煙引起的火災。
②打算睡兩晚的女友居然是同父異母的姐姐。
浩漢遇到阿呂得到了一個結果明白了兩個道理:
結果是剛剛信任的朋友欺騙了自己。
道理是所謂的樂觀只是你一事無成還在那傻樂;「天無絕人之路」純屬扯蛋,要不然不會有那麼多走投無路的人。
可以說,浩漢從旅程開始(東極島人全部搬離)到旅程結束,他的三觀是從積極漸漸轉往消極的,自己親手蓋上鍋蓋的那一剎那,三觀盡毀。所謂的親情、愛情、友情、事業「一事無成」,如果用四個字來形容他最後的心態,一定是「了無生趣」。
3、【周沫】
周沫的性格:
「日子過得就這樣啊,溫水煮青蛙。其實大城市和這個片場差不多,沒什麼大意思」
「在小地方想要往上爬,得靠人際關系、家庭勢力,在大城市起碼公平點嘛。」
「反正呢,背井離鄉就要出人頭地。」
「不過無所謂啊,人各有志,各取所需,你看我就很想得開。」
總結:如同你我一樣的平凡人,過著煎熬的日子,卻想去大城市爭取公平發展的機會,能夠獲得出人頭地的機會,但是很想得開。
周沫是喜歡浩漢的,只是浩漢並不自知。從以下細節可以看得出周沫喜歡浩漢:
⑴「你這么掛念劉鶯鶯,為什麼不早點見面?」
打聽浩漢的感情事。
⑵「幸虧我十歲的時候就及時不喜歡你了。」
聽浩漢說自己混得一般,不想見劉鶯鶯,摸了浩漢的頭,說著言不由衷的反話。這句話的意思其實是「我十歲的時候就開始喜歡你了。」
⑶「我記得你很喜歡一個明星,幾年前我拍戲遇到他,所以幫你要了一張簽名照。送給你。」
這么多年,依然記得浩漢喜歡的明星,並且幫他要了簽名照,藏到現在只到遇見浩漢想親手給他,讓他驚喜一下,結果浩漢表示早已不喜歡那個明星,聽到這話時,周沫的表情從開心慢慢變成失望。這里要給陳喬恩的演技點贊。
⑷「要是你們以後還混得不好,可以來找我。」
這里的「你們」只是客氣的說法,其實是針對浩漢說的。聯繫上面浩漢說的「混得一般,留個念想」,所以沒有早點見劉鶯鶯,可以看出周沫的言外之意:如果以後你還是不想見劉鶯鶯,就來找我吧。
混得一般→不見劉鶯鶯。
混得不好→找我周沫。
至於沒有要鮮花和水果籃,並不代表拒絕浩漢,只是因為,那是胡生拿在手上准備獻給周沫的。換成天下任何一個女子,會在自己心儀的男人面前接旁邊男人的花?有人會說,那是浩漢叫送的,我想說對女人來說思維是這樣的:要送就自己親手送。否則,我不認為代表你的心。
4、【蘇米】
對於蘇米,我不想做過多的剖析。簡單說一下,她只是天下不少女孩的一個縮影:憧憬美好的愛情,卻遇到一個王八蛋。對江河有了愛情,卻自卑的選擇了逃避。
我們可以從對話中獲得「王八蛋」的一點消息:
浩漢:我姓馬。蘇米:我很不喜歡你這個姓。
可得知,那個「王八蛋」正是姓「馬」。
我們也可以從對話中獲得她將去哪裡產子的大概信息:
江河:可是每年都會有冬天。蘇米:我要去的那個地方沒有。
可得知:蘇米去的國家定是在北緯23.5°和南緯23.5°之間的地區(南北回歸線之間的區域)。出去生小孩無非是想獲得很好的福利,福利好的國家有新加坡、澳大利亞、美國等。在這南北回歸線區域的城市,只有美國夏威夷的「檀香山」和新加坡。像蘇米這樣的單身媽媽,又是中國國籍,想生小孩享受新加坡的福利很難,美國相對容易些。所以,蘇米去美國檀香山的可能性很大。而且檀香山華人頗多。
5、【阿呂】
阿呂這個人,在他們旅行中真的存在嗎?
阿呂的故事如下:
阿呂是東莞人,同學聚會,覺得修摩托車這個職業相比衣錦還鄉的同學過於寒酸,自己組裝了台摩托車自駕游,由於北京堵車,回去的那天耽誤了時間。沒有人關心他的存在,沒有人在乎他的自駕中國游,但是他小學苦追七年的女同學嫁給了她,和他一起自駕游。由於某天下雨趕路,發生車禍,老婆死了。於是阿呂把老婆的照片印在頭盔上,陪她一起旅行。他們都喜歡衛星,他這次旅行的目的就是去邊境觀看nt3m5p衛星的發射。他自己覺得自己就是nt3m5p,火箭把他發射出去追尋旅行者一號,自認為自己是旅行者二號。在途中上了浩漢和江河的車,最終因和江河發生爭執,一個要求入職,一個要求看衛星,第二天偷了汽車(去觀看衛星)。
從這個故事中得到大概以下的信息:
1、阿呂是個真正意義上的旅行者,不同於江河和浩漢。
2、阿呂的老婆死了,死於雨天趕路。通過浩漢說他掉下懸崖沒死命硬,他後來又說自己老婆命沒那麼硬可以推測,兩人是雨天趕路摔下了懸崖。
3、阿呂的生活來源為拍拍照、寫寫游記獲得稿費。
4、阿呂和江河有過一次爭執。一個是服從命運安排入職,一個是追尋自由,觀看衛星發射。
然而,阿呂身上卻與浩漢存在太多的共同點:
1、他們的車都被偷了。阿呂被偷摩托車;浩漢被偷汽車。
2、他們都讓拉斯加斯吠過(拉斯加斯整部電影里出聲就這兩次)。阿呂不小心坐到拉斯加斯身上;浩漢一巴掌扇過拉斯加斯。
3、他們都在生活中積累了不少東西。浩漢「積累了很多資源」,阿呂「積累了十四萬公里路」。
4、他們都嚮往自由。阿呂說「我為的是自由,而你確是為了生活」,但浩漢骨子裡存在著自由,浩漢說過「你看我想做什麼就做什麼,絕不猶豫。不受任何人指使,不被任何人牽制。」
5、他們都在電影里失去了親人。浩漢死了爹,他死了老婆。
6、他們都曾撒尿淋濕了手,擦到了別人身上。阿呂擦到浩漢身上,浩漢擦在江河身上。
7、浩漢打算「明天等我把朋友送到目的地,我們就騎摩托車回去。」和他一起做騎士。
8、江河曾經叫去見劉鶯鶯的浩漢「洗把臉,把鬍子剃了就好了」,而准備見發射衛星的阿呂特地洗了臉,颳了鬍子。
僅僅如此嗎?
阿呂和江河有沒有存在共同點呢?
1、阿呂出去旅行前,和江河一樣蜷縮在一個角落默默開著摩托車修理鋪。
2、阿呂回同學聚會耽誤了行程,江河入職耽誤了行程。
3、江河說寫一部小說叫《旅行者》,阿呂稱自己為《旅行者2號》。
4、江河能說出nt3m5p這個代碼意義。
阿呂帶給浩漢的影響是徹底的絕望,彷彿就是鍋上的那個蓋子。
阿呂帶給江河的影響是自由的希望,讓江河有了不再蜷縮的沖動。
阿呂這個人,我認為自始至終更本沒有存在過。只是江河小說的虛擬人物,代表的是江河的夢想。只是隨著送衛星的火箭爆炸,江河的夢醒來,回歸平凡,所謂的《旅行者》只不過是自己的一個美好的願望,或者說是江河內心對自由的渴望。那種擺脫現實、無拘無束的旅行,江河知道並不能實現。套用網路上的話:那些說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的人,你們考慮過錢嗎?
江河在塑造阿呂這個人物的時候,情不自禁將自己和浩漢的影子加了進去。還記得阿呂的生活來源是拍拍照、寫寫游記獲得稿費嗎?其實拍照的是浩漢和江河,寫游記《旅行者》的是江河。
於是,沒有聽江河的話刮鬍子的浩漢,最終在小說里颳了鬍子。
記不記得阿呂說浩漢是個教師?好多人看到這里笑了,其實並不好笑。浩漢確實是江河的老師,豁達的樂觀、 「不受任何人指使,不被任何人牽制」骨子裡的自由精神,都深深影響著江河,所以才有阿呂豐滿的形象。只不過,在見過劉鶯鶯後的浩漢,已經不再是以前的浩漢。
四、主角人物命運
1、【浩漢之死】
為什麼我說浩漢死了呢?許多網友都提到過狗。對的,就是狗。
我們先來看電影里出現了幾次狗。
⑴第一次是在雨中,停車有狗走過,這時候浩漢打電話問酒店查問胡生的消息,然後報給電台尋人啟事,接著雨中撿錢。
⑵第二次,汽車駛離汽修廠時,旁邊有黑狗被栓著,朝汽車吠。
⑶第三次,汽車開到劉鶯鶯的檯球室門口,車右前方一條黃狗。
⑷第四次,遇到拉斯加斯。
我為什麼說是遇到拉斯加斯,而不是撞上拉斯加斯,是因為江河親口說沒撞到它。
第一次出現狗,是離開周沫後;最後一次出現狗是遇到阿呂前。這中間段浩漢去見誰?劉鶯鶯。也就是去見劉鶯鶯的路程始與終。
這一次見面是註定的杯具。因為這次見面他得知了兩個真相,前文有述。
他失去了什麼,他失去了心中的偶像,他崇拜的父親,他的父親不是勇敢的死在海上,死在台風里,而是死在喝酒後抽煙的火災。這是一個巨大的嘲諷,他這么多年來一直模仿著他的父親,以至於胡生那個「腦子有問題」的人都覺得他很堅強,結果他崇拜的只是個懦夫,只是個有婚外情的混蛋,雪上加霜的是,他喜歡了十八年的劉鶯鶯,是自己同父異母的姐姐,在乎他的想知道他消息的原來不是劉鶯鶯,只是他那個混球父親。
當《女兒情》響起時,那個樂觀的笑眯眯的浩漢,精神已經死亡。
為什麼是男生版的《女兒情》?
「悄悄問聖僧,女兒美不美。」只不過是浩漢的自問罷了。就好像浩漢自己問自己:關上心門的浩漢啊,劉鶯鶯美嗎?
「說什麼王權富貴, 怕什麼戒律清規。只願天長地久, 與我意中人兒緊相隨。」是浩漢問劉鶯鶯:你敢拋棄世俗拋棄婚姻法和我長相廝守嗎?
答案自知,不用劉鶯鶯回答。韓寒選擇這首《女兒情》在《快樂大本營》里說得很清楚,就是因為「說什麼王權富貴, 怕什麼戒律清規」這兩句話叛逆。
最直接暗示浩漢死亡的,是那則廣播,一直養著四隻貓的人,選擇了養狗,然後站上了天台,跨出了他人生的最後一步。
何謂選擇狗?
⑴是上文敘述的出現的四次狗。也就是從第一次狗的出現,到出現拉斯加斯。慢慢寓意著浩漢接近死亡。
⑵狗的壽命只有十四年,那也比情義兩個字長啊。相比情義,浩漢選擇了狗。
四隻貓代表什麼?
如上條,相比情義,浩漢選擇狗,那麼貓就是代表的情義。
浩漢的情義是什麼?
我們前面分析過浩漢的性格,總結浩漢是個自認為人緣好、對女人有一手、崇拜父親想干一番事業的堅強的男人。
第一貓,人緣好,友情。
第二貓,對女人有一手,愛情。
第三貓,崇拜父親,親情。
第四貓,干一番事業,鄉情。
前三隻貓都好理解,鄉情怎麼解釋?還記得東極島之歌么?「東極島我們不會離開你,生是你的老百姓,死是你的小精靈」「東極島啊東極島,除了這里我們哪兒都不想去。」可是一旦出現「大島建小島遷」的政策後,所有人都離開了,那首膾炙人口的東極島之歌成了笑話。但是有人從沒想離去,甚至還「上了這個台不怕下不了台」的想號召別人留下,那就是浩漢。浩漢熱愛自己的家鄉,兩年前回來一直在為能將東極島開發成「海上的麗江」而努力,雖然這里「路還沒車寬」。所以說,他想成就的事業,正是他對東極島濃濃的鄉情。
這四隻貓在《旅行者》。
東極島居民搬遷→事業破滅;
父親未死丟下了他→親情破滅;
劉鶯鶯是自己姐姐→愛情破滅;
阿呂騙了他的車→友情破滅。
有人說,前面你不是說阿呂是虛擬的人嗎?而且按照你說的,他是死在拉斯加斯出現前,何談友情破滅?
這並不矛盾,因為所謂的「四貓換狗」本身也是小說虛構的部分。
還有其它暗示浩漢死的地方嗎?有。
雨天。
整部戲里下雨的鏡頭,只有兩場。
一是第一條狗出現的時候,也就是去見劉鶯鶯路程的始。
二是見完劉鶯鶯後天突降大雨,在車上江河問浩漢,你跟劉鶯鶯怎麼樣了?浩漢答:沒事,還是送你去入職要緊。
提到雨的就一次,就是阿呂說的「我真不應該下雨趕路的」,阿呂的老婆死於這次雨中趕路。
可以獲得的信息是,浩漢死於這次雨中趕路,之所以趕路是因為急著送江河入職。
而江河「命根子硬」,活了下來,浩漢「命沒那麼硬」,死了。
還有其它暗示浩漢死的地方嗎?還有。
電影結束時,將第二場雨中只是把「還是送你入職要緊」後面的話說出來了,那就是「真沒想到我們在這樣一個地方告別,但跟人告別的時候吧,還是得用力一點,因為你多說一句話,說不定就是最後一句,多看一眼,弄不好就是最後一眼。」
這場雨中趕路,是浩漢見劉鶯鶯的最後一眼,說的話也是最後一句。
這段雨中車里的對話為什麼放在電影最後?下文有述,暫按不表。
為什麼雨中會失事?
拉斯加斯的出現,便是答案。
江河說過,沒有撞上拉斯加斯。潛台詞是這場車禍是避開了拉斯加斯。根據前面分析的,這場車禍應該是拉斯加斯的亂入導致浩漢開車時急打方向盤墜入了懸崖。
自然,車便在此時毀了。這就是為什麼小說最後車被虛擬的阿呂開走了。因為最後,車和阿呂,都是不存在的。
那麼江河是怎麼去的西部教學?
2、【江河老師】
前面有說過,江河有想不再被支配的夢想,有自由的嚮往。但是最後他並沒有實現他的夢想。
可是《旅行者》這本小說火了,東極島三年後重歸熱鬧,這是不爭的事實。
為什麼?因為胡生在片頭交代得很清楚:「你別看這里現在這么繁華,幾年前,它不這樣。」,「直到有一天,我遇見一位遊客,看到了他手裡的書我才知道,故事在那個時候,是那個樣子的。」
東極島終於成了旅遊勝地,旅客甚至攜帶著江河的《旅行者》前來旅遊。
江河完成了浩漢的事業。這是整個故事唯一讓人值得欣慰的地方。
但是真如故事快結束時那樣,江河回到了東極島,坐上了旅遊船,抱得蘇米歸嗎?
NO。
這只是《旅行者》臆想的部分。
江河:「我決定把我們所有的經歷都寫下來,就叫做旅行者。千里之行,後會無期。」
浩漢:「好啊,記得結尾的地方,把我美化一下。」
江河:「不,浩漢,那個位置不是留給你的。有很多話,我們在生活里說不出口,所以在書的結尾,我要對蘇米說……」
江河最後美化了結局,那就是他回到了島上,帶著蘇米去旅遊。
江河奔跑著,走著以前三人走過的路。江河去看望了他們夷為平地的家。江河走過弄堂,那些學生們從身邊歡快的跳躍著,奔跑著。
這一段,只是江河對故鄉東極島的緬懷。他並沒有回東極島,只是自己書中的幻想。
他書中幻想著東極島變成了浩漢期待的那樣。因為那時候,島上只有他一人,更本沒有所謂的導游,也沒有可以買紀念品的地方。
還記得江河幻想的登島那一刻,在空中綻放的煙花嗎?它成真了,因為片首的時候,胡生旁白時,繁華的島上正在放著煙花。
至於蘇米,她出國生孩子了,她是個動了心卻沒有勇氣而選擇逃避的女人。江河在做什麼?江河有自由的沖動,卻告訴自己這只是個不可實現的夢,他依舊在西部教著他的書。江河丟了蘇米的聯系方式,他們不可能在一起。
汽車墜毀後,江河是怎麼入職的?摩托車。這就是阿呂為什麼環中國游的交通工具是摩托車的原因。由於自己受傷治療(堵在北京),最終騎摩托沒趕上同學會(入職)。
江河說:「所以在書的結尾,我要對蘇米說……」一張報紙蓋住了他的臉。他最後想要對蘇米說什麼?
還記得電影的結尾嗎,那就是書的結尾:「真沒想到我們在這樣一個地方告別,但跟人告別的時候吧,還是得用力一點,因為你多說一句話,說不定就是最後一句,多看一眼,弄不好就是最後一眼。」江河要對蘇米說的,就是這些。
我為什麼反復說江河最終回歸平凡之路,繼續在西部教學。難道他沒有把去西部的摩托車騎下去,像阿呂那樣嗎?
還記得阿呂說看不清那個人,那個人藏得很深嗎?江河是在說自己。他始終都無法了解自己,認識自己。江河愛分對錯,這在電影里有幾次表現,他對騙子團伙說「你們這樣做是不對的」,在和浩漢打架前說「你這樣說是不對的」。可是他自己一直沒有分清自己的對錯,蜷縮在一個角落裡,或者是拋下一切不受支配的去享受自由,哪個對,哪個錯?這就有了阿呂和江河那夜之爭,是去西部教學,還是自由自在的去看衛星?這次吵架只不過是他自己思想的掙扎。最終的衛星爆炸,告訴了我們答案——他最後還是江河老師。
五、關於電影
1、電影的表達方式和電影的主題是什麼?
韓寒說得很清楚,幽默與憂傷,告別與告白。表達方式是「幽默與憂傷」,主題是「告別與告白」。
你從「但跟人告別的時候吧,還是得用力一點,因為你多說一句話,說不定就是最後一句,多看一眼,弄不好就是最後一眼」這句話里看出什麼?有人會想到《來自星星的你》,是的,我看電影時第一反映就是星星里的那句台詞「告別要趁早,否則真到那個時候,就沒法好好告別了。」
2、不看這篇文章你注意到以下細節了么?
⑴首尾呼應的煙花。
⑵四次出現的狗狗。
⑶老公命根子不硬,打電話咨詢的女人問的是「韓大夫」,韓寒過了把大夫癮。
⑷浩漢去見劉鶯鶯,下車前對著汽車化妝鏡摸了下絡腮鬍子,進門坐在輪椅上的中年人也是一臉的絡腮鬍子。你有想過為什麼劉鶯鶯怎麼會找個殘疾人看店?
⑸電影中的數字:
1994.17——浩漢父親死於1994年的17號台風。
36.11.4——周沫作為替身下場後,主角上場是36場11鏡4次。
568.868——568包鍾,868包夜。
140000——阿呂行了14萬公里路。
4321——浩漢出海捕魚4年,計程車司機開了3年,跑運輸跑了2年。幼兒園保安幹了1年。
3980——他們的旅程總長度。
36——旅行者一號36年沖破太陽系。
18——浩漢喜歡劉鶯鶯18年。
14——狗的壽命只有14年。
10——江河執教10年,浩漢的爹出事時他是10歲。
7——阿呂小學喜歡他的老婆7年。
6——電話里的男人孤單的生活了6年、阿呂曾途徑在浩漢和江河迷路的地方6次。
4——電話里的男人養了4隻貓。
3——浩漢在大陸上攢了3年的錢才買了汽車。胡生在東極島等了浩漢和江河3年。
2——浩漢回到東極島2年。命根子不行的「丈夫」還需要2個療程。阿呂的名字叫旅行者2號。
1——商人打電話給浩漢:這里有1套底樓商鋪,租到賺到,滿地數錢。電話里的男人後來養了1隻狗,跨出了他人生的最後1步。
⑹江河的兩次口誤:
「放心吧,交在我身上。」說成「交心吧,放在我身上。」
「記住,我是交配到最西邊的島去發書的。」,可能你看到了前面的「交配」兩個字,沒注意後面是「發書」。
⑺江河拉窗簾兩次全部拉壞,浩漢拉了一次沒壞。
3、這是不喜劇片么?公路片么?文藝片么?
你可以認為都是。但在我眼裡,他只是部灰色調電影。
4、這部電影是心靈雞湯。
純屬扯蛋。電影里對「心靈雞湯」這四個字有明顯的諷刺,江河說「好渴」,浩漢說「那你去喝點偷車賊的心靈雞湯吧。」
5、狗狗最後為什麼選擇了江河而不是浩漢?
因為浩漢那時候其實已經死了。陪在拉斯加斯身邊的,一直是江河。因為在《旅行者》小說中江河還活著,所以只是對拉斯加斯最終跟著自己的隱晦處理。
6、平凡之路究竟是什麼?
溫水煮青蛙,周沫說過。我們活著,並且煎熬著,或許,真有跳出鍋的那一天。至於有沒有鍋蓋,誰人又能知?
六、我想對電影說的話
1、謝天謝地,沒讓我看到A喜歡B,C喜歡D,最後A喜歡C,B又喜歡上D的人物關系。你知道的,現在看電視電影,不群P一下都不好意思放出來。
2、這是部我認為值5星的電影。我寫的影評和分析並不多。
3、這部電影的奇妙之處在於,你看第一遍或許覺得韓寒水平不過這樣,四五年都籌備的啥東西,但是你看了各個網友的分析,會陷入思考,會有重新觀看的沖動。
4、這部電影並不是講道理的電影,但它確實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人生無常,與你的友人、親人、愛人分別時,多一份在意,多一份珍重吧。

註:帖子僅發往"後會無期「和「韓寒」貼吧。如需轉載,請著名作者——金鈴雪山或小雪山。

㈧ 雞湯王是什麼電影

十部雞湯電影,十碗雞湯,每天看一部就像打雞血
1、《阿甘正傳》:盡管生活就像不知口味的巧克力,可是我們要享受那個取得巧克力的過程。
2、《碧海藍天》:一個人對夢想的信念應該有多強大,才能讓他舍棄生命中的其他一切。
3、《遷徙的鳥》:只要目標明確,再打的苦難艱險都不算什麼。
4、《奔騰年代》:冠軍=三個落魄的人+一匹不起眼的馬。
5、《摩托車日記》:革命浪漫主義的最後偶像說,世界能改變你,你也能改變世界。
6、《天堂的孩子》:只要我們追尋自己的內心的自由和快樂,無論在哪都是天堂。
7、《心靈的捕手》:釋放自己的心靈,才能擁有更廣闊的藍天。
8、《風雨哈佛路》:不要讓自己的夢想只停留在做夢的階段。
9、《高三》:如果你曾經為高考黯然銷魂過,如果你曾經為高考手舞足蹈過,都會在這看到自己的影子。
10、《喜劇之王》如果一個人沒有夢想,那他跟咸魚有什麼區別?

㈨ 心靈雞湯 電影

簡體中文名: 木蘭花

編劇: Paul Thomas Anderson
導演: Paul Thomas Anderson
主演: Julianne Moore / Philip Baker Hall / Tom Cruise

上映年度: 1999
語言: 英語
官方網站: http://www.magnoliamovie.com/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又名: 心靈角落

imdb鏈接: tt0175880

記錄、分享你的書、音樂和電影,請先登錄或注冊

快速注冊

你的email地址:
請填寫email 用於確認你的身份, 豆瓣絕不會公開你的email。

給自己設一個密碼:
請填寫長度大於3的密碼 你需要用它登錄, 請使用英文字母、符號或數字。

給自己起一個名號:
起個名號吧 中、英文均可。

劇情簡介 · · · · · ·
吉米·蓋特主持王牌電視節目《兒童世界》已達33年之久,節目嘉賓斯坦利-斯派克還有三天就能打破一項由神童唐尼-史密斯30年前創下的一項紀錄。斯派克深知他不過是娛樂大眾的一件道具,而曾經紅極一時的唐尼的處境更令人堪憂,他現在一家電器店工作。
吉米此時也有自己的煩惱,他被診斷患有癌症,活不到兩個月。吉米剛過20歲的女兒克勞迪對鄰居男子的迷戀攪得家庭生活不再和諧,母親羅絲對女兒及丈夫不無憂慮。孤獨的警官科林因一起噪音擾民糾紛來到吉米家,當第一眼瞧見克勞迪起,科林便陷入了一場痛苦至極的單戀中。克勞迪對父親有一種發自內心的憎恨,女兒成了吉米最大的一塊心病。這一天,吉米准備將自己不久於人世的消息告訴愛女……
同樣位於南加州某山莊的另一家庭里,男主人帕特里奇爵士正躺在病床上,他也深知自己時日無多。老人的病床前站著其年輕的妻子琳達及護理醫生菲爾-柏馬,這兩人的心情各不相同。琳達的心裡不無悔意,當初她是為了老爵士的錢財嫁給他的,在老人病入膏肓之際,她發覺自己已愛上他。柏馬則肩負著把離家出走多年的愛子弗蘭克-邁基帶到老人病榻前的重任。一場父子糾紛使得邁基再也沒踏進過這個家門。求得兒子的諒解成了老人最後一個心願。
邁基已成為著名的電視主持人,他的裝扮給人一種頹廢的感覺,對繼母的成見使他開始憎恨世上所有女人...

放牛班的春天
一部溫情感人的影片,音樂純美,男童聲合唱,聲如天籟。

孩子們純真的眼神,湖水般明澈。

一個世人眼中的「失敗的音樂家,失業的學監」,卻有著不為人知的「施教之樂」。

再復雜的孩子本質上都是單純的,因為他們率性,因為他們偏執,因為他們把問題想得過於簡單,更因為他們僅僅就是孩子。所以包容與理解的力量,遠勝於責罵與痛斥。「在他的眼神里,我讀到了被諒解的快樂,第一次讀到了感激。」對這句台詞感觸很深,那樣的一個時刻,對於雙方該都是終身難忘的。想起以前看過的一個片子里的一句話,尊重孩子的一個基本要求就是永遠不要把他們當作孩子。

片名:《放牛班的春天》(原名:Les Choristes)
英譯名:The Choir Boys
編導:克里斯托弗-巴哈提亞 Christophe Barratier
製片: 雅克-貝漢
主演:傑勒德-尊諾 Gerard Jugnot
雅克-佩蘭 Jacques Perrin
戴迪亞-費拉蒙 Didier Flamand
類型:劇情/音樂

「不同於一般的運用悲情拚命煽情的悲情電影,或極盡誇張搞怪的爆笑喜劇,《放牛班的春天》是一部讓人因為喜悅而淚流滿面的電影。這也創造了法國電影新概念——陽光情感電影。這部沒有美女、暴力;沒有動作、兇殺和商業元素的好電影成為了本年度法國人的心靈雞湯」。

在今年奧斯卡最佳影片的競爭中,《陽光小美女》力壓《93號航班》《追夢女郎》等熱門,以黑馬姿態闖入了最終提名,並且已經奪得了美國製片人工會和演員工會的最佳影片獎,可謂勢頭正猛。該片從里到外都與去年的奧斯卡最佳影片《撞車》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首先,它們都是低成本獨立製作,導演此前都曾默默無聞,憑藉此片一飛沖天;其次,內容都是探討美國社會的深刻問題,前者揭露種族矛盾,後者嘲諷社會價值觀;最重要的是,它們都超越了以往同類型影片的藝術表現力,令人回味和思考。

中產階級家庭危機
好萊塢反映社會問題或現實矛盾的劇情片中,家庭題材是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如果說前幾年備受好評的《美國美人》像一把利劍,撕破的是中產階級家庭的頹廢和道德的絕望,那麼《陽光小美女》則更像一碗心靈雞湯,在嘲諷現實的同時也並未放棄希望。它講述了一個簡單的道理:只要有家人的愛,成功固然很好,失敗也不是毀滅,你仍然可以繼續努力開心地生活下去。實際上是在說,我們應該如何定義成功與失敗的意義。
胡弗一家住在美國新墨西哥州。男主人理查德滿腦子理想主義,致力於將他的「九步成功計劃」出版推廣,但屢屢受挫;妻子謝瑞肩負全家經濟重擔,又要維系家庭和睦,心力交瘁;理查德的父親是個老嬉皮,崇尚享樂和虛無主義,因吸毒被趕出養老院,酷愛色情雜志,後悔年輕時沒與更多女人上床,粗話連篇;兒子德維尼自閉,已有9個月沒說話,迷戀尼采並立誓沉默,直到他進入飛行學校;謝瑞的弟弟弗蘭克,自稱美國最好的研究普魯斯特的學者,卻被競爭對手搶走了研究基金,最後因丑聞丟了工作——因為他愛上了自己的男學生然後被甩,於是割腕自殺(當然未遂);全家最無憂無慮的,當屬7歲的小女兒奧利弗,她藍眼睛上罩著一副大眼鏡,肚皮圓胖,沉迷選美比賽,與祖父秘密排練准備參加「陽光小姐」 兒童選美比賽。於是,在理查德帶動下,全家一起鑽進一輛搖搖欲墜的70年代黃色大眾汽車開往加州。三天的旅途,無數故事發生,矛盾沖突爆發,一家人的人生不曾改變,看待人生的方式卻有了微妙變化……
影片的名字里雖然有「陽光」,但故事其實並不陽光,人物之間充滿痛苦和掙扎,也包含了若干敏感話題及元素,比如老人吸毒、同性戀、色情雜志、脫衣舞等等,充滿反主流文化精神和戲謔感。結尾更是顛覆了美國傳統家庭喜劇的大團圓結局,使得影片帶有了諷刺和嘲弄現實的深刻意味。原以為最後,一家人的命運能夠峰迴路轉,可最終父親的宏偉計劃推銷失敗,差點破產;兒子發現自己是色盲,連飛行的邊都沒沾著就被拋出了夢想;奧利弗也沒有贏得選美比賽,因為她的舞蹈內容少兒不宜;爺爺因為吸毒過量死在了醫院,一家子沒有一個贏家,通通都是失敗者。
如此荒謬不堪的家庭生活景貌,在喜劇、鬧劇、悲劇和情節劇間變換展現。導演沒有美化家庭的混亂本質,這種客觀、成熟也許得自他們18年的婚姻經驗。但是無論家庭成員各自面臨怎樣的痛苦和問題,最終都以不同方式表達了對彼此的愛和支持。另一層面的危機感是如今美國中產階級家庭面對的普遍問題。他們承擔的壓力比以往更大,盡管生活看上去富裕,但各種保險、稅收、子女教育費用仍然令他們處於經濟災難邊緣。影片中時常可見普通家庭的捉襟見肘,比如理查德負擔不起全家去加州的機票而不得不開老破車前往便是一例。

折射功利價值觀
影片最出彩的情節設置恰恰因這輛破車引起。先是離合器壞掉,眾人不得不盡力推車待其發動後再依次狂奔跳進車(就是海報上的畫面);然後喇叭也像人一樣發瘋,狂響不止,引來警察追趕。本來旅途是和解家庭矛盾的絕佳途徑,但是伴隨旅途消失的是溫情脈脈的社會面紗,美國社會文化中自私、勢利的一面暴露在了陽光之下。醫生護士的冷酷;選美評委的世俗、不近人情;小女孩個個濃妝艷抹,如同一個模子里刻出來的芭比娃娃,站在台上只會假笑,都是功利現實的折射,美國通俗文化中被弱化和美化的階層意識彰顯出來。普通人以離經叛道方式反抗權威、偽善和冰冷的規范,例如祖父吸毒、酷愛色情和粗口的形象,成為對好萊塢電影中道貌岸然受人尊敬的老人的褻瀆和反叛。爺爺幫奧利弗編排的所謂秘密武器,直到影片結尾才大白真相,原來是一段從黃色錄像模仿而來的脫衣舞。全家人大鬧選美舞台,成為對象徵正統的「選美」及麻木浮華的大眾文化的反抗和蔑視。
影片在去年初的聖丹斯電影節大放異彩,首映後觀眾起立鼓掌,媒體一片好評,20世紀福克斯旗下的獨立製片公司福克斯探照燈以1050萬美元購得影片全球發行權,創造了聖丹斯電影節有史以來最高交易記錄。這是夫妻檔導演瓦萊麗·法瑞斯和喬納森·達頓的首部劇情片——盡管他們已是久負盛名的音樂和廣告導演。兩人花五年時間才籌到資金投入製作,其中艱辛不言而喻。
48歲的瓦萊麗·法瑞斯和49歲的喬納森·達頓上個世紀80年代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學習電影時相遇,合作執導無數音樂電視,包括著名流行歌星珍妮·傑克遜和綠洲樂隊的作品。他們獲過9項MTV音樂大獎和兩個格萊美獎,是當今最好的音樂電視導演。後來二人結婚,成為一個「導演實體」,彼此平衡,性別互補。
本片也是編劇邁克爾·阿爾特的處女作。《斷臂山》的製片公司——焦點公司買下此片,但想要好萊塢一線演員,並要在加拿大拍攝(為了省錢),還提出要修改故事內容,導演堅決抗爭,雙方不歡而散。沮喪中,導演之一的喬納森甚至都說過「忘了電影吧」這樣的話。2005年初,製片人馬克·特萊布從焦點公司手中買回版權,並自己投資800萬美元。影片得以於2005年夏天開拍,僅用了30天就大功告成。從去年7月在美國上映以來,票房和口碑持續走高,至今仍在美國各大院線上映。如果從投入產出看,《陽光小美女》在今年獲最佳影片提名的電影中也是最賺錢的一部,投資800萬美元,票房收入接近6000萬(截止到2007年2月5日)。如果加上電視轉播、DVD銷售和錄像帶租賃等其他收入,利潤翻了好幾番,不遜於2002年的熱門電影《我盛大的希臘婚禮》,該片是美國有史以來票房最成功的低成本獨立電影,投資500萬,票房高達2.4億美元。
本片中主要演員的精彩表演是使影片人物可信的原因之一。六位主演中有三位奧斯卡提名演員,扮演祖父的阿蘭·阿爾金,扮演理查德的格雷格·金尼爾和扮演謝瑞的托尼·考萊蒂,扮相嚴肅並滑稽的喜劇明星史蒂夫·卡瑞爾在拍攝此片後變得炙手可熱。扮演奧利弗的10歲少女阿比蓋爾·布萊斯琳還獲得了今年奧斯卡最佳女配角提名,成為該獎項年齡最小的提名者。
《陽光小美女》有嬉笑怒罵的市井氣。它對好萊塢主流商業片宣揚的價值觀的嘲諷,使得它脫離了追求電影商品性質的層次,向藝術更靠近了一步。因為它敢於接近現實,而且運用了藝術的手段來表現現實。影片給人最大的啟示是:誰若能把敏感的社會問題拍成善意嘲諷的喜劇,誰就有可能引起廣泛共鳴。

㈩ 中國最感人的電影

《一升的眼淚》(日本電視劇)由真實故事改編的,看完後覺得:我們能夠擁有健康的身體活在這個世界上已經是很大的幸運了。
《入驗師》每個人都會成為送別之人和被送別之人。這是一部描繪生死這一普遍性主題的電影,它訴說著骨肉之情、夫妻之愛、朋友之義以及對工作的自豪,給人帶來笑、帶來淚,帶來一份別具一格的感動。
《山楂樹之戀》引用當代作家王蒙的話——我們再也不願意去經歷這樣的一段歷史,但願這樣的愛情故事已經絕版。
《金剛》究竟是飛機殺了野獸,還是美女殺了野獸?個人很喜歡這一部片子,百看百哭。
《飛屋環游記》這是一部很感人的動漫電影
看完全劇後再次翻看那些平常而溫馨的照片
感覺男主人翁已是此生無憾了。
《戀戀筆記本》這是一個普通的愛情故事。每個人都會經歷戀愛,但是彼此堅定至死不渝的愛情未必誰都會有。愛情沒有那麼多借口,如果不能圓滿,只能說明愛的不夠。個人認為催淚指數比《泰坦尼克號》高。
《初戀50次》看了一遍哭了
再看又哭了
越看就是越感動
我很少看純愛情片但這一套實在意外的溫暖再加上幽默的表達方式令人笑中帶淚!

閱讀全文

與四個故事國內電影雞湯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年輕的母親2高清電影 瀏覽:63
電影頻道老電影 瀏覽:752
電影經典台詞截圖時間 瀏覽:602
張國榮最帥抽煙的是哪個電影 瀏覽:887
電影名字叫青春 瀏覽:880
香港電影睡了嗎 瀏覽:221
如何尋找網路電影資源 瀏覽:745
在電影院想上廁所走哪裡出去 瀏覽:672
電影2002演員表 瀏覽:362
草原愛情電影古裝 瀏覽:591
歌曲那些最煽情的電影情節完整版 瀏覽:428
美國喜劇片國語電影下載 瀏覽:312
在哪裡可以看女友的媽媽電影 瀏覽:344
氣球電影講什麼意思 瀏覽:378
黑社會老大去復讀高中是什麼電影 瀏覽:103
刺激戰場電影位置在哪裡 瀏覽:585
老電影拂曉的槍聲 瀏覽:442
十大經典武俠動漫電影推薦 瀏覽:119
芬蘭青春校園愛情電影 瀏覽:802
怎麼剪輯電影片段掙錢 瀏覽: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