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黃渤領銜主演《我和我的祖國》,電影到底講了個什麼樣的故事
《我和我的祖國》這部劇主要由七個故事情節組成。主要講了中國成立七十周年間,大大小小與祖國相聯系的故事。
第一個故事是主人公林致遠,為確保在開國大典上國旗順利升起。在人民群眾的幫助下爬上升旗桿裝上了阻斷球。當群眾拿著火把來幫忙時是令人感動。
最後也向我們的祖國母親致敬,祝願祖國繁榮昌盛!
⑵ 《我和我的祖國》主要內容是什麼
《我和我的祖國》主要內容包括七個單元。
1、《前夜》主要內容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為保障開國大典國旗順利升起,電動旗桿設計安裝者林治遠(黃渤飾)爭分奪秒排除萬難,用一個驚心動魄的未眠之夜確保立國大事「萬無一失」。
而護旗手老方(耿樂飾)等千千萬萬參與開國大典的工作人員和人民群眾齊心協力,攻克了一個又一個難題,終於保障五星紅旗順利飄揚在天安門廣場上空。
當一架架戰斗機滑行起飛,劍指長空臨近檢閱,作為「備飛」的呂瀟然在見證這一榮耀時刻的同時,也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⑶ 《我和我的祖國》這部電影,講述了怎麼樣的愛國之情
所有的故事走的都是以小見大的路子,大事件中的小人物,或小人物遇見大事件。通過這七個故事來講述愛國之情。
開國大典第一個《前夜》講開國大典前夜的故事,劇情氛圍較為緊張,以大事件背後為之默默奉獻的小人物為視角,展現了新中國成立之時全民的熱情和興奮,可以說很不錯了。只不過這種爭分奪秒完成緊急任務,在最後時刻大功告成的劇情太老套。
《護航》,這個故事相對平淡,從事件發生的先後時間來說,這最後兩個故事應該掉個位置。故事講述的是紀念抗戰勝利七十周年閱兵的幕後故事,故事的氛圍營造不算多好,顯得有些平淡。飾演主角少年時代的張子楓的幾個鏡頭挺驚艷的。
⑷ 《我和我的祖國》講了哪些故事
在我個人看來,這個電影編排了七個故事。
第三個故事《奪冠》講的是1984年女排奧運會奪冠並首獲世界三連冠的故事,故事視角在上海當初物質缺乏,只有十歲男孩東東家有一台黑白電視機,為了看奧運女排比賽,大家一起把電視搬到胡同里,大桌子上放小桌子,小桌子上放小凳子,然後上面放電視機,那時電視需要天線旋轉才能收到信號,為了能收到信號,東東爬到房頂上轉動天線轉到信號後不能動,一動就沒有信號了,所以大家都喊著東東別動別動,所以東東就一直彎著腰,扶著天線,這天,本來鄰居女孩小美馬上要出國,為了給大家扶天線,錯過了和女孩告別,表現當初無論大人還是孩子都是在把國家放在第一位的。
怎麼樣?如果你喜歡我的回答歡迎給我留言點贊哦~
⑸ 《我和我的祖國》這部電影主要講的是什麼
影片講述了新中國成立70周年經典歷史瞬間下,普通百姓與共和國息息相關密不可分的動人故事。這部電影不僅要表現國家70年來的成就,更重要的是表現偉大的中國人民。
七位導演,七部短片,獨立成章,共同禮贊祖國,70年,光輝歲月彈指一揮間,70年,中華大地滄桑巨變。2019年,我們偉大的祖國迎來了她的70歲生日。這條盤踞在古老東方的一條巨龍,經過70年的風雨洗禮,煥然一新,早已成為一個富強、民主,文明的新中國。
改革開放以來的這幾十年來,我們偉大的祖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我們的生活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建國70年,中國經濟發展實現了歷史性的大跨越,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影片通過不同的事跡展現了建國以來祖國在經濟、文化、外交、科技、軍事等領域的不斷發展,而祖國所取得的每一項巨大成就人民也由衷地感到驕傲;他是中華民族團結、富強、文明、繁榮的真實寫照,體現了中國人民對祖國的愛護、對黨和國家的擁護之情。
(5)我和我的祖國電影故事擴展閱讀
1、《奪冠》
講的是一個電工家小孩,為了滿足大家看女排比賽,放棄了跟初戀小女生最後見面的機會,整個場景非常誇張做作,特別的敷衍,而且也非常不接地氣,男生小演員演得非常宣傳片感覺,毫無演技可言。
如果說演員是小孩能理解,但整個故事也顯得矯揉造作。如果作為一部宣傳片,是很OK的,但作為一部電影,還差很遠。
2、《白晝流星》
是發生在邊疆貧窮地區的故事,一個叫李叔的當地幹部收留了兩個野孩子,然後用感人的行為來感化這兩個孩子,最後還帶他們去迎接載人飛船的回歸,整個故事非常緊湊,而且跟最後的載人航天事件結合的非常牽強,雖然重點是突出李叔這個焦裕祿式人物,但還是覺得怪怪的。
3、《護航》
講的是一個女飛行員的成長記,但卻用一些奇葩的表現方式,為了突然這個女生不一般,還回憶了她小時候爬上幾十米大煙囪跳下來的情景,以及各種欺負南山的畫面。這個故事更加像宣傳片,卻缺乏故事的真實感。
4、《前夜》和《回歸》是講重大歷史時刻的細節,都著重一個點來以小見大,把歷史和新中國的不容易表現得淋漓盡致。
⑹ 我和我的祖國七個故事梗概是什麼
我和我的祖國七個故事梗概是:
《前夜》單元由管虎執導,黃渤主演,主要講述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故事。
《相遇》單元由張一白執導,張譯、任素汐、張嘉譯、周冬雨、彭昱暢等人主演,主要講述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的故事。
《奪冠》單元由徐崢執導,吳京、馬伊琍等人主演,主要講述1984年8月8日中國女排奧運會奪冠並首獲世界大賽三連冠的故事。
《回歸》單元由薛曉路執導,杜江、朱一龍、惠英紅、高亞麟、王洛勇、任達華等人主演,主要講述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的故事。
《北京你好》單元由寧浩執導,葛優、龔蓓苾、王東等人主演,主要講述2008年8月8日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的故事。
《白晝流星》單元由陳凱歌執導,劉昊然、陳飛宇、江珊、田壯壯等人主演,主要講述2016年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艙成功著陸的故事。
《護航》單元由文牧野執導,宋佳、佟麗婭、張子楓、雷佳音、韓東君等人主演,主要講述2015年9月3日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閱兵式的故事。
詳細介紹:
電影《我和我的祖國》作為獻禮片,從定檔以來就備受廣大網友的關注。這部電影很特別分為好幾個故事,每個故事都是由不同的導演來執導,而且全部都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每個鏡頭都是精華。
⑺ 《我和我的祖國》:7個導演七個故事,你看懂了嗎
既然為祖國獻禮,這禮不能薄,一定得厚!所以這部電影註定是特別的。
它的內容是特別的,70周年,7個導演,7個故事,加上一首前奏響起就會讓每一個中國人都熱淚盈眶的歌。
它的形式是特別的,與以往的主旋律電影不同,「短片集」的形式令人耳目一新,選取了新中國成立以來7個重要的歷史時刻。
它的視角是特別的,歷史總是殘酷的,不會著墨於小人物,但小人物往往是最能共情的,而這部電影「以小人物見證大歷史」的立意一直貫穿全片。
它的觀眾是特別的,從花甲之年的老人到七八歲的孩童,各個年齡層的觀眾都有。某種程度上,似乎已經超越了一部電影的范疇,更像是一場集體懷舊與銘記。
中國人為什麼這么愛國?不就在電影里了么,任憑滄海桑田、世事變遷,有一點始終不變,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
電影落幕了,故事結束了,中國仍在前進,中國人仍在拼搏。那些高光時刻,那些英雄式的小人物,激勵我們更加努力地追尋中國夢。獻給我的祖國,此致,敬禮!
⑻ 我和我的祖國電影分幾部分
電影《我和我的祖國》主要分為七部分,分別是《前夜》、《相遇》、《奪冠》、《回歸》、《北京你好》《白晝流星》、《護航》這七個單元的故事。
電影我和我的祖國劇情介紹
由陳凱歌、張一白、管虎、薛曉路、徐崢、寧浩、文牧野聯合執導,黃渤、張譯、吳京、馬伊琍、杜江、葛優、劉昊然、陳飛宇、宋佳領銜主演,獻禮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電影《我和我的祖國》劇情主要分為七個單元,分別是《前夜》、《相遇》、《奪冠》、《回歸》、《北京你好》、《白晝流星》、《護航》這七個單元的故事。每個單元都是從與祖國大事件的小人物的角度去講述發生在中國這七十年間的大事,見證了新中國的成長。
電影中《前夜》單元講述了發生在1949年開國大典升旗儀式背後的故事,主要從電動旗桿設計安裝者林治遠的視角講述了這個單元的故事;而《相遇》主要是講述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的故事;《奪冠》這一單元由徐崢導演,講述了中國女排奧運會奪冠並首獲世界大賽三連冠等。每一個單元的故事中的主角都是普通人,看似與國家沒有太大聯系,實則將普通人與中國命運緊緊聯系在一起,喚醒全球華人共命運的愛國之心。
⑼ 《我和我的祖國》電影主要講述了什麼故事
《我和我的祖國》這部電影是由陳凱歌等七大導演聯合執導,通過7個小故事,串聯起祖國的7個大事件,講述了7組普通人與祖國大事件相關的經歷,通過小人物來見證大時代,是新中國70歲生日的獻禮大片。
影片共分《前夜》、《相遇》、《奪冠》、《回歸》、《北京你好》、《白晝流星》、《護航》七個故事。
具體故事梗概
1、《前夜》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為保障開國大典國旗順利升起,電動旗桿設計安裝者林治遠(黃渤飾)爭分奪秒排除萬難,用一個驚心動魄的未眠之夜確保立國大事「萬無一失」,而護旗手老方(耿樂飾)等千千萬萬參與開國大典的工作人員和人民群眾齊心協力,攻克了一個又一個難題,終於保障五星紅旗順利飄揚在天安門廣場上空。
2、《相遇》
1964年,由於原子彈研發工作保密度極高,同事之間也互不知姓名,在國防科技戰線的科研工作者高遠(張譯飾)三年未與家人聯系,後來因病離崗,在公交車上偶遇曾經的戀人方敏(任素汐飾)。在國家大愛和情侶小愛之間,那一代科研工作者紛紛選擇了前者,於是人生從此只有相遇,沒有相聚。
3、《奪冠》
1984年8月8日,中國女排在奧運會奪冠,首獲世界大賽三連冠。而與此同時的上海石庫門弄堂,黑白電視機擺在弄堂中間,前排馬扎、中間椅子、後面踮起腳尖,鄰居們層層疊疊聚在一起觀看那場振奮人心的比賽,房頂的天線時不時需要有人手動尋找信號,每當中國隊得分,歡呼聲彷彿能穿破天際。
4、《回歸》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祖國。為確保五星紅旗分秒不差飄揚在香港上空,升旗手朱濤(杜江飾)刻苦訓練不懈怠、女港警蓮姐(惠英紅飾)兢兢業業守平安、外交官安文彬(王洛勇飾)與英國人談判16輪分秒不讓、修表匠華哥(任達華飾)以精湛的技術確保中英方代表與女港警手錶精準確對。
他們是中方外交官、儀仗隊軍人、香港警察、鍾表師傅,身份不同,但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心願——在7月1日0點0分准時升起五星紅旗。他們在各自的崗位竭盡全力,只為保證香港回歸「一秒不差」。
5、《北京你好》
計程車司機張北京(葛優飾)意外獲得一張千金難買的北京奧運會開幕式門票。得意洋洋並開啟顯擺模式的張北京卻沒想到因為這張門票遭遇了一系列啼笑皆非的風波。在炫耀一圈後,他遇見了吃著沙琪瑪坐出租的四川男孩(王東飾)。男孩不知人情世故,悄悄用800元錢,換走了張北京的奧運會開幕式門票。
6、《白晝流星》
迷茫落魄的一對少年流浪兄弟沃德樂(劉昊然飾)與哈扎布(陳飛宇飾)在遇到退休扶貧辦主任老李(田壯壯飾)後,他們的生活悄然發生了變化。在老李善意的引導下,他們見證了神舟十一號飛船成功著陸這一重大歷史瞬間,也見到了草原寓言中的「白晝流星」,內心受到了極大沖擊和洗禮。
7、《護航》
呂瀟然(宋佳飾)作為中國空軍飛行隊中最優秀的女飛行員,在2015年9月3日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閱兵式之前卻被意外通知撤出閱兵編排留作替補。當一架架戰斗機滑行起飛,劍指長空臨近檢閱,作為「備飛」的呂瀟然在見證這一榮耀時刻的同時,也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⑽ 《我和我的祖國》內容概括是什麼
《我和我的祖國》是由七位導演分別取材新中國成立70周年以來,祖國經歷的無數個歷史性經典瞬間。講述普通人與國家之間息息相關密不可分的動人故事。聚焦大時代大事件下,普通人和國家之間,看似遙遠實則密切的關聯,喚醒全球華人共同回憶。
透過一個個普通人的鮮活視角,個體與家國的故事變得清晰可見,節目為沒有經歷過那個時代的年輕人,打開了一扇可以多維度了解中國發展歷程、切身感受祖國方方面面建設成就的新窗口。
電影打動人的地方:
《我和我的祖國》最動人的地方,不是高大全的歌功頌德,而是將細膩的視角對准每一個平凡的人,計程車司機也好,扶貧班主任也罷,或許只是一個尚未成年的孩子。那些通人生活里的點點滴滴,見證著我們國家的繁榮富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