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彭於晏賭牌別人叼煙是什麼電影
《黃飛鴻之英雄有夢》由周顯揚執導,杜致朗為編劇,彭於晏、洪金寶、王珞丹、井柏然、王祖藍、張晉為主演的首部黃飛鴻的題材3D電影。該片講述的是清末廣州珠江碼頭邊,黑虎幫進行著卑鄙的販賣人口勾當,黃飛鴻看在眼裡,內心焦急萬分。他和他的朋友們聰明設下陷阱,救下了窮苦的人們,用雙手創造了新天地,至此開啟黃飛鴻傳奇人生。
② 《湄公河行動》這部電影給你最直觀的感受是什麼
影片是真正日常生活的拓寬,何況它是真實故事改寫而成。林超賢電影導演在根據真實故事的基本上,充足展示出了自身善於的物品,那便是倆個人一台戲 火爆。劇情很緊湊型,搏鬥很猛烈。這兒又有些人提出異議,這和我平時見到的十分炫酷的姿勢不一樣啊,如何幾下人就倒了?如何情感沒有斟酌一下一言不合就殺?應對這種疑惑,我只想說,親!一定要保持清醒啊!正確實近身格鬥,就大家平常訓煉的學科,數最多的便是反關節技和擒拿術。基本上都規定是最短期內的一招制敵。這些無緣無故在你眼前一套free style的那就是尬舞並不是混合格鬥
震撼人心這部影片要我忽然一瞬間淚崩和全身上下綳緊的,有三個一瞬間。第一是方新武基本上沒有一切猶豫的就開槍擊了占鵬。隨後突然奔潰抱頭大哭的一瞬間。第二個是郭帆被娃娃兵打中後的痛楚高喊。第三便是嘯天在將要抵達小山坡後邊或是沒有堅持不懈到最終的場景。為何要淚崩,由於因為我經歷過相近的情況…在烏魯木齊市,同伴一臉滿口是血跪到在我身邊,圍攻大家的,則是大家一直要維護的………
這一點,是《湄公河行動》對於傳統式國內動作片電影的提升,角色更為立體式,性情也更為多種多樣。比較之下,張涵予飾演的高剛更合乎中國人傳統式中的英雄人物。面對困境不畏艱難,運用目前標准努力完成每日任務。這一點,像極了《智取威虎山》中的楊子榮。有趣的是,這兩個角色全是張涵予飾演的,並且都是有卧底「敵方勢力」的歷經。在對「匪氣」的主要表現上,張涵予的充分發揮都非常及時,不僅有粗莽的地區,又隨處反映著明智。多一些那樣的英雄人物,主旋律電影何愁沒有人看?
③ 2014版黃飛鴻小阿飛,為什麼根本查不到有關資料求大神
小阿飛,小阿飛,為什麼你是黃飛鴻
其實我可愛看古裝電影了,只要不是清宮片(服飾確實看膩了),其餘的無論是奇幻還是武俠,又或者是不倫不類的古裝推理或莫名其妙的愛恨情仇,我都能看得津津有味,以前的重點是舔風華絕代的古裝美女,現在的男色也十分有看頭。
所以當我發現這部《黃飛鴻之英雄有夢》的演員表裡有彭於晏和張晉,就義無反顧地去看了。
看了三分鍾我就後悔了。
開場就是莫名其妙地血拚,而且打架方式非常市井,都拿著半個手臂那麼長的刀不要命地削來砍去,彭於晏白著個小臉,身上到處是傷,在人群里拼勇鬥狠,當時我就忍不住把眉毛揚了起來,隨後就是他顯然有努力練過,卻仍然無法掩蓋的台灣口音做起了旁白,這更讓人心裡一抖,因為他莫名其妙地自我介紹說,我不能死,這是我對兄弟的承諾,我叫打不死!(這句台詞實在沒什麼意義,因為後面小正太再說一次之後就再沒出現過)
這位少俠,你叫黃飛鴻?
緊跟著就鏡頭一晃,飄忽進回憶殺里的少年時光,正太小阿飛跟著爹爹梁家輝救死扶傷,正太小阿飛看起來跟李宇春十分神似,導致我一看他的臉我就出戲,而且正太小阿飛演技之拙劣簡直無法形容,開頭梁家輝背了快死的小孩子過來,小阿飛憤怒地把布一摔,說,救人有什麼用!下一個瞬間,他就深情款款(但面無表情)地握著快死的另一位小少年的手說,我不要你死,你不能死!
這位正太,你跟卧病少年的友情是怎麼一瞬間就培養出來的啊……
當然我理解,沒那麼多時間交代這些有的沒的,但是小正太背台詞的感覺太重了,這很難不讓人注意到這些違和點。
隨後鏡頭又是一抖,回到彭於晏沉靜如水地與牙擦蘇(這也是個很莫名的角色,除了用來提醒你這個電影實際上是黃飛鴻的故事外毫無用處)等人一起去見洪金寶,一路上順道介紹了洪金寶的貪權好財愛色三位義子如何牛氣哄哄,然後繼續彭於晏的台灣腔調旁白說,我的目的就是成為雷公的第四位義子。
講一下雷公還很變態地做了一系列比如倒滾燙地水在眾人手上,讓對方一瞬間喝下開水之類十分不人道的測試,姑且認為是給片子烘托氣氛。
鏡頭又一轉就是回到開頭彭於晏的殺人,殺了對面幫派的老大,綁了對方的頭,被對方的兒子追殺(張晉啊),被牙擦蘇救回來,於是洪金寶好開心地宣布,我又有一個兒子啦。
一直到這里,結合時不時閃回的兒時故事,整個故事就清晰起來,我等下寫一個全方位的劇透真的不想看的自己迴避一下。
故事就是井柏然是彭於晏的爸爸救回來的孤兒於是井柏然彭於晏還有AB和王珞丹(這個存疑,我記得電影里是有兩個小少女的,但是好像也沒說另一個就是王珞丹…)小時候關系都非常好,有一天AB被一個叫李爺的人給賣掉了,彭於晏大喊爹殺了李爺,梁家輝表示不行你永遠要記住,救人比殺人更重要,然後有一天深夜,李爺就放火燒了梁家輝的房子,梁家輝把所有小孩救出來,自己死在大火里。
井柏然和彭於晏就決定去殺了李爺報仇,結果一進門發現李爺全家都死絕了,這時候一個曾經跟梁家輝喝茶的大和尚就把兩個小孩抓上山,天天打他們讓他們學武功,然後天天問他們,報仇是什麼?
經歷了各種各樣的回答都不對之後,長大成人的彭於晏和井柏然終於悟了,報仇就是救人。
我的表情全程都處於一種想笑沒法笑的感覺。
然後下山的井柏然和彭於晏決定,我們報仇的方式就是打倒壞人,但是壞人好難打倒,那麼我們需要一個人先去做壞人打入敵人內部,於是彭於晏就去做洪金寶手下的小頭目,殺了張晉的爸爸變成洪金寶的兒子,一步步和井柏然里應外合挑撥離間幹掉洪金寶的三個義子,燒了煙館放了銀倉諸如此類。然後突然井柏然就被抓了,拷問之後死都不說自己的內應是誰,大喊一聲記住我們的夢!死了。然後彭於晏就繼續跟雷公對決,徹底消滅了黑虎幫,烏拉,廣州碼頭太平了。
哦對王珞丹跟AB的角色的意義就是四人多角戀,井柏然喜歡王珞丹,王珞丹喜歡彭於晏,彭於晏知道井柏然喜歡王珞丹,於是雖然自己也喜歡王珞丹還是決定撮合井柏然和王珞丹,中間曾經想過要對井柏然攤牌自己也喜歡王珞丹,但是井柏然死了!然後AB是彭於晏曾經喜歡的人但是多年後重逢彭於晏也認不出她,於是她犧牲了自己幫彭於晏殺了一個人,然後彭於晏這才知道哎呦這位姑娘居然是我的初戀。
然後王珞丹決定一輩子當自己是井柏然的媳婦,彭於晏在AB的排位上把她算成了自己的媳婦。
狗血哇。
啊對了還有張晉,張晉就是,一直想著,你們殺我爹,我要殺你們,但是這段劇情有什麼意義?我也不知道,總之在中間的時候張晉就被幹掉了。
於是說一下為什麼這電影讓我非常不適,不適到看了一個小時就開始不斷地看錶希望早點走人。
最直接的原因是,這部到處撒狗血的打黑片,跟黃飛鴻有一毛錢關系?
從一開頭就充滿了戾氣,打鬥時候的音效處理得非常血腥,弄得我整個人都不舒服起來,小阿飛遇到事情就大喊爹殺了他!遇到事情就大喊我要報仇!遇到事情就大喊我們來世再做兄弟!完全的市井小流氓形象,這讓人怎麼理解到最後十分鍾的時候他突然一身白衣形象高大起來?難道說他在大和尚的山洞裡被打了十年反而理解了和平最重要?這是人們印象中的黃飛鴻?是的我知道這片子的意圖本來就不是拍一部人們印象中的黃飛鴻,但是你直接搞一段讓人更加無法理解的黃飛鴻,那何必借黃飛鴻的名字?
另一個原因則是,導演鏡頭表達出來的東西,與它似乎試圖努力表達的東西完全背道而馳。
強制性地灌輸給觀眾一個荒謬的「報仇就是救人」的概念,然後全場井柏然也好王珞丹也好彭於晏也好,甚至AB也好,做的事情就是殺人。殺了惡人就是救人么?這跟梁家輝一開頭的行為截然相反吧,好姑且認為彭於晏認定的正義建立在打垮這個幫派上,那麼他顯然又迴避了第二個問題,清剿了黑虎幫,惡勢力就死光死絕了?不會再來一人重新整合幫派資源?你開什麼玩笑。一方面把武俠電影中的輕盈清透全盤拋棄,另一方面又在炫耀這是一個現實而殘酷的故事中殘酷的延伸切割干凈,那這片子是想講什麼?你信那個提著一個頭顱血拚巷道一身殺氣的年輕人,在經歷四十分鍾有過之而無不及的殺戮後突然變成妙手仁心,叮囑一句切記勸工人回家?這都什麼智商降檔的劇情哦。
至此我也算理解為什麼全程都稱呼彭於晏為小阿飛,因為如果不用這個聽起來就很市井的名字,光黃飛鴻這個名字與這電影本身劇情的違和感,就足以讓人心生厭惡了。
最後,還是為了彭於晏(曾經)的臉打個兩星吧。
④ 《寒戰》到底誰是內奸
一、《寒戰》內奸是——李家俊(彭於晏飾演)。
彭於晏在片中飾演的是李文彬的獨子李家俊,是一名巡警,開場就被匪徒劫持,連同車內四位警員及武器裝備成為賊人談判的籌碼。在片中與同事一同緝拿劫匪、智斗內鬼。
二、劇情簡介:
該片講述了在新時代背景下,一輛價值不菲的警察沖鋒車被劫持,隨之整個香港都陷入到安全危機,警匪之間展開高智商較量。
午夜的警隊,報案中心接到匿名電話,一輛前線沖鋒車被挾持。車內五位警員及武器裝備成為賊人談判籌碼。事件驚動警隊,不知是巧合還是意外,沖鋒車內其中被劫持的警員,竟為現任行動副處長李文彬獨子(彭於晏 飾)。
適逢警隊一哥外訪未返,下任處長選舉的兩大熱門人選:鷹派人物李文彬﹝梁家輝 飾﹞與年輕的警長劉傑輝﹝郭富城 飾﹞都開始大施拳腳。李立即指揮營救,並將此次行動代號為「寒戰」。可賊人竟對警隊內部一切了如指掌、洞悉先機,警隊精英盡出,行動依然無功而返,處處受制,眾同胞均開始懷疑他的決策,推舉劉傑輝接手整個行動,危急時刻,二虎相爭,劉傑輝毫不示弱,不同與李的激進手法,他選擇主動與賊人溝通,並答應交予賊人贖金。
整個交收贖金過程中,劉設法令贖金留下線索,以便追查賊人位置。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劉非但找不著賊人蹤跡,還將巨額贖金失卻,跟劉出生入死的同胞徐永基﹝錢嘉樂 飾﹞更在交收贖金過程中殉職,劉內疚不已,香港警隊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急與威脅。
整場行動令庫房失卻八千萬現金,兩位警員殉職。事件不但驚動了政府內部,也驚動了廉政公署,因為廉署收到匿名人士舉報,懷疑兩位副處長,其中一人在此危急關頭以權謀私。香港的安全瞬時淪陷,警隊及香港的管治漏洞被抖出,威脅直逼警隊內部,矛頭直指警隊高層。
原來,香港被稱為「最安全的城市」的原因,只是未遇上真正的敵人!
三、人物簡介:
彭於晏,1982年3月24日出生於台灣澎湖,中國台灣影視男演員、歌手。2016年,其主演的動作警匪片《湄公河行動》突破10億票房,刷新了華語警匪片票房紀錄。
⑤ 如何評價《悟空傳》
先附上一張電影院拍的照片
或許它最大的作用,是會讓所有失望的人再度回去翻看小說《悟空傳》,那中二又熱血的青春才真正躍然紙上。
當然,如果你只想看特效看明星看言情並且不喜歡原著,這部電影還是可以一看的。
有其他要求的話,還是算了。
⑥ 《黃飛鴻之英雄有夢 》講的是一個什麼故事
黃飛鴻在表現完他眼不怕瞎手不怕燙之後通過片頭的那番打鬥完成任務。當然這只是分線任務,主線任務是搶光洪老大銀倉里的錢分給窮人,並且救出被關住准備賣往海外的「豬仔」三百人。
於是黃飛鴻為了救那三百個勞工,在幫里殺人無數。為獲取打開銀倉的任務物品金銀鑰匙,配合赤火與王珞丹害死洪老大的三兒子和二兒子。期間還成功與青樓女子Angela假下巴搭上一腿,體現愛情事業雙豐收。
可故事總不能發展得一帆風順啊,來點感情波折吧。在中國好兄弟赤火深深愛著王珞丹的同時,王珞丹卻給黃飛鴻織毛衣。雖然他們後來合謀打開了內部存銀並不多的銀倉,並且體現了老百姓排隊搶錢的高素質。赤火卻被抓住慘死。但好在Angela也在謀殺大兒子的時候犧牲,成全了黃飛鴻和王珞丹。黃飛鴻這才知道Angela就是兒時的小女友阿花。對於大兒子剛吹完「知道為什麼我活這么久嗎?因為我全身上下都是眼」就不小心被王珞丹一劍封喉印象深刻。接下來就是黃飛鴻查出三百名農民工被藏在麻風院,剛報完警又組織群眾砸了麻風院,然後伴著男兒當自強的背景音樂在山頭帶領農民工起義,伴奏配畫面毫無感覺。組織完一大票農民工殺到洪老大門口,黃飛鴻卻表示:老子胸大要單挑,你們群眾演員外面等著吧。為什麼?為了夢想!洪老大一句「幼稚」說得深入人心,隨後卻又同意單挑。黃飛鴻跟洪金寶獨處小黑屋,黃飛鴻覺得單純打架打不出3D電影的效果,於是決定把屋子燒起來烘托氣氛。洪金寶看著一箱箱貨物被燒了也不攔著。別問他為什麼,因為有錢,就是任性!接著兩人在火中打了起來,我記得小學老師教我們起火後要貼地上趴著。但任性的兩個人偏要跳到高處打。邊打還邊噓寒問暖:熱嗎?想想工資就涼了……
結局是黃飛鴻打敗舊老大成了新的扛把子,並且開了寶芝林。估計許多影友看到招牌才想起來,原來我今天看的是黃飛鴻不是房輝馮啊!
總結一下劇情就是把壞人拍得很弱,黑虎三傑死的太簡單,並且看不出除了穿黑衣服哪裡壞了,把一代宗師黃飛鴻寫的太愣頭青,體現不出心繫天下和俠肝義膽的英雄氣質。端黑幫端得卻又太過容易。充分體現了偉大領袖毛主席教導我們的「一切過高地估計敵人力量和過低地估計人民力量的觀點,都是錯誤的。」
⑦ 彭於晏燒大煙是什麼電影
您說的應該是由彭於晏主演的電影《邪不壓正》,希望對你有幫助
⑧ 我們開銀倉燒煙館什麼意思
我們開銀倉燒煙館的意思是在電影《黃飛鴻之英雄有夢》赤火馬春玉和他們領導的孤兒幫燒掉了禍害人的煙館,大開銀倉,將黑虎幫搜刮的財寶分給了窮苦百姓。
《黃飛鴻之英雄有夢》劇情簡介:
1868年的清末,朝廷腐敗讓人民生活備受煎熬。在廣州,黑虎幫和北海幫子兩大惡勢力橫行於黃埔港。他們以暴力威脅統治在港口的窮苦人民,讓他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外界在看來,黃埔港是個繁榮並充滿機會地方,但深入其中,會發現這里其實是人間煉獄。
黑虎幫的老闆雷公因一個新兵手下阿飛,以過人身手及膽識直取北海幫子首領的頭腦,而讓黑虎幫獨霸一方,不但靠鴉片賺進大筆銀兩,更進行著卑鄙的販賣人口勾當,雷公更視阿飛如己出。
其實,阿飛背後另有故事,心中更另有計劃。他和肝膽相照的朋友們設了陷阱,救出窮苦的人們,更公開與雷公進行生死決斗。黃埔港終於恢復了和平,也誕生了真正的英雄。
影片評價:
正面評價:
該片在動作設計上,雖談不上令人驚喜,但也算不落俗套,動作成為影片值得關注的地方。影片製作精良,片中的夜戲打得兇悍,特效也不難看。此外,片中還重現了清末廣州黃埔碼頭的景象,美術到位,青冷的影像色調也與影片意涵相得益彰。
反面評價:
該片開頭的雨巷大戰酷似《一代宗師》的開頭,只是不如《一代宗師》用鏡講究、精緻。影片的故事結構是有想法的,但在故事表達上存在許多問題。
片中有大約四分之一是在做無意義的抒情,而兩位主角阿飛和赤火在不同階段對於「夢想」的闡述流於口號化,像是小學生作文。
此外,片中的打鬥場面雷同甚至重復,台詞也創作失敗,許多台詞不適合口語化表達,尤其是王祖藍的台詞配音,是影片的一大敗筆。
⑨ 如何評價電影《明月幾時有》
7月7日為全民族抗戰爆發80周年,此時電影院上映了一部抗日題材的電影--《明月幾時有》,這部影片主要講述了:圍繞著上個世紀四十年代的香港風貌而展開,講訴了香港傳奇女性「方姑」的非凡的一生。方蘭是一位出身於香港的仁人志士,在1940年香港淪陷之時,本是一位文弱教師的她蛻變為抗爭者,與敵人展開搏鬥。
如何評價這部抗日影片?
1
目前網上評分只有6.9,很多人說這部獻禮片不好看,結構鬆散、平鋪直敘,全片貫穿著"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氣勢,卻讓你在黑暗中等了兩個多小時後,又生生地漏了一口氣,沒有炸雷、沒有爆發、更沒有情感的洪泄。
可高潮迭起就一定好看嗎?靜水流深就一定不動人嗎?未必吧。從生活瑣碎中解讀戰爭慘烈,用人物抉擇來印刻家國情懷,這都是需要功力和勇氣的。
說來慚愧,我們一邊抨擊著手撕鬼子的抗日神劇,一邊只為傳統意義上的大英雄喝彩,於是,當真實的小人物、平凡的煙火氣擺上檯面時,我們反而不能接受了。這算什麼?葉公好龍式觀影?
葉德嫻送情報時被日軍抓住,周迅慌忙找到彭於晏,打算去憲兵大隊救她。按照一般抗戰片的套路,這該是全片的高潮情節,因為肯定會人有犧牲,或是救援者捨生取義,或是被救援者慷慨赴死。
但《明月幾時有》沒有按常理出牌,周迅從彭於晏口中得知希望渺茫,最終選擇放棄營救,之後,懷念起母親的種種一度哽咽,故作堅強卻又在黑夜中露了怯。這一幕處理得極為克制,觀眾們也因此猜到了許鞍華的故意,故意讓主角做出真實情況下戰士會做的選擇,故意不讓影片在謳歌英雄主義中得到升華。
其實說到抗戰救亡的大動作,片中也不是沒有。歷史上彭於晏扮演的劉黑仔最有影響力的一次行動,就是1942年成功營救被困香港的700多名文化界人士,著名作家茅盾稱之為"抗戰以來最偉大的搶救工作"。不過影片里把這次行動放在了最開頭,作為整個故事的引子,並沒有過多著墨。
爾虞我詐的諜戰?沒有。驚心動魄的血戰?沒有。粗看寡淡,緊接著卻是悵然若失的釋懷,隨即深思,是不是我們把咋咋呼呼的電影看太多了,忘了靜水流深也是一番境界?
或許在許鞍華看來,歷史的真實不一定非得用血淋淋、金手指的形式來呈現,也可以十分寫意:春夏想在眾目睽睽下傳遞情報,借微醺之態撫過對方胸前的口袋;周迅彭於晏從草坡滑下,狼狽之餘得見日軍的子彈如流螢劃過;霍建華的死甚至沒有直接的敘述,只是走出鏡頭後的一聲槍響……
影片最後,周迅送走了彭於晏,鏡頭從右往左緩慢掃過,巍然的太平山連上了平地而起的萬丈高樓,夜幕下,香港猶如一座天上之城。那些小人物們,也得以完美謝幕。
說白了,《明月幾時有》的格局不大、立意不深、缺點不少,但瑕不掩瑜,韻味悠長,是一部非典型的抗戰片。它想給我們看的從不是什麼驚濤駭浪,而是海邊隨便一朵浪花,悠悠地躍入了浩盪大潮、又悠悠地消失在歷史長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