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仁慈是上帝的事 跟我沒關系這句台詞 是哪部電影的
《怒火救援》里的台詞
「仁慈是上帝的事,我只負責讓他們見面!」
中文名: 怒火救援
外文名: Man on Fire
其它譯名: 怒火中燒,怒火拯救,憤怒復仇
製片地區: 美國 英國 墨西哥
導演: 托尼·斯科特
編劇: 布萊恩·海爾格蘭德
類型: 動作,驚悚,劇情,犯罪
主演: 丹澤爾·華盛頓,達科塔·范寧
片長: 146分鍾
上映時間: 2004年8月23日
2. 尋找一部電影 快!!!!!
正確回答:
非常好的一部片子,我早就下了,分享給您!
《冒牌天神》
導演:湯姆·沙迪克Tom Shadyac
主演:金·凱瑞Jim Carrey 飾 布魯斯·諾蘭
詹妮弗·安妮斯頓Jennifer Aniston 飾 格雷斯
摩根·弗里曼Morgan Freeman 飾 上帝
類型:喜劇
片長:105分鍾
級別:PG-13級(粗口、性及粗俗的幽默)
出品:環球影片公司Universal Pictures
首映:2003年5月23日
[劇情簡介]
布魯斯·諾蘭是紐約州布法羅電視台《人類奇聞》節目的金牌記者,身邊還有個漂亮的女友格雷斯。可是名譽和愛情都無法讓布魯斯對生活充滿感激,他總是對各種各樣的小事情抱怨不斷。
在一個糟糕透頂的日子裡,布魯斯怒不可遏地抱怨、罵街,進而開始詛咒上帝。沒想到這一詛咒倒把上帝他老人家請下了凡塵。化成人形的上帝來到布魯斯身邊,把自己的神聖力量全部給了他,「你來管管天下試試,老子到要看看你有多大能耐?」
這樣一來,可想而知:本事不大脾氣不小的布魯斯會鬧出多少笑話,給上帝添多少麻煩……
電騾子下載地址(我認為最好的):
http://lib.verycd.com/2004/08/10/0000016346.html
迅雷下載地址:
http://movieso.xunlei.com/search?search=%E5%86%92%E7%89%8C%E5%A4%A9%E7%A5%9E&restype=4&id=10001
BT下載地址:
http://bt.92wy.com/btdownload.aspx?id=235056
這三個地址是肯定能讓您下載下來的!供您選擇。
順便額外給你一個地址,請一定在看完影片以後看看這個!呵呵。
http://www.mov8.com/movie/trailer_show.asp?title=Evan+Almighty
3. 劉德華演的《風暴》電影中 呂明哲死之前說的話是什麼 ,好像是上帝會什麼什麼的
主耶穌,我們感謝贊美你,你為了愛我們,為了拯救我們脫離罪惡和審判,道成肉身,被釘在十字架上,捨命流血,親身擔當我們的罪,替我們接受刑罰,又用你的寶血洗凈我們的罪,你死後第三天從死里復活,證明你是神的獨生子,神所差遣來的唯一的救世主。我們真心相信你為我們捨命,流血,受死,復活,我們承認自己所犯的一切罪,求你在十字架上擔當我們一切罪,求你的寶血洗凈我們,使我們歸入你的死,與你一同埋葬,與你一同復活。使我們在你裡面成為一個新造的人,被神稱義,與神和好,脫離罪惡和滅亡,成為神的兒女,得到神所賜的聖靈和永生。 求你使我們與你合而為一,使我們甘心獻上自己,樂意服侍你,做你的合用的器皿,成就你的旨意,直到你榮耀地再來。求你賜福和引領普天下你的眾兒女眾教會,使我們一同結成你唯一的身體,在世上傳揚你的福音,引領萬民歸主。奉你的名所求,阿門。
4. 有個關於上帝的電影
金凱利的冒牌天神 《冒牌天神》(《Bruce Almighty》)是金-凱利2003年的力作,票房收入相當了得,比起影片中因為抱怨到極致而得到上帝的「垂青」的布魯斯,現實中的金-凱利可是上帝的寵兒,只有數著錢得意的份兒。看看這部集合了多種影片特點的喜劇片,處處都對准了你的笑神經!金-凱利又風光了! 《冒牌天神》之喜劇片。有金-凱利出現的電影,如果不是喜劇,那麼肯定是「金笑俠 」慘遭滑鐵盧的影片。金-凱利上一部影片《尊貴光環》(《The Majestic》)——倒是嚴肅了一把,而且處處都是沖著奧斯卡大叔去的(他對手握小金人的渴望其實在《面具》中已經充分流露過),結果卻是既不叫好,也不叫座,搞得自己和觀眾都很郁悶。這次,金-凱利重整旗鼓,再戰喜劇天地,果然是輕車熟路,出手不凡。依舊是漫畫似誇張的語言與表情,金笑俠用我們只有在動畫片中才能聽到的聲音和看到的動作,著著實實把我們折騰笑了。 除了金-凱利,片中最具搞笑特質的就是他家的狗了,一開始只能在沙發旁邊解決「拉撒問題」,布魯斯(金-凱利片中的角色)成為冒牌天神時,此狗不僅上廁所還懂得便後沖水、用手紙、甚至會在廁所蹲著看報紙,到最後布魯斯神力消失,這只笨狗經過布魯斯把沙發抬出來、用沙發靠墊循循善誘才懂得「講衛生」。人家的寵物都是乖巧可人,他家的狗卻冥頑不化,怪不得事事不順心的布魯斯要天天對上帝抱怨呢! 《冒牌天神》之愛情片。有了詹妮弗-安妮斯頓,不演愛情戲實在是浪費。雖然因喜劇連續劇《六人行》而名聲大噪的詹妮弗演起這類電影也應該是得心應手,但要和金-凱利比拼幽默細胞的數量肯定會略遜一籌的——就象是周星馳身邊的女主角,再怎麼漂亮或是演技驚人,也只能是紅花旁邊的綠葉,只有「配」的份兒。所以,只能把她當作愛情喜劇片的女主角了,比如為了男朋友的快樂每天向上帝祈禱,還哭得楚楚可憐。 當然,愛情片的浪漫還少不了金-凱利的創造。比如,有了上帝的神力後,布魯斯在戀愛中也充分利用。在女朋友高興時,把月亮拉到窗前系在陽台的欄桿上;隨意在天上點綴星星,全然不顧「月明星稀」的自然規律;順便再劃一道流星,讓它長時間不停息……女朋友生氣時,在她跑步沿途的樹上寫滿了「FOREVER AND EVER」;在她吃東西時,看到的電視內容是請求原諒的獨白;就連抬頭看到的雲彩都是呈心心相印的形狀……(這種神力應該挺讓戀愛中的人們羨慕的)結局當然是好萊塢似的大團圓。 《冒牌天神》之宗教神話片。如果上帝是摩根-弗里曼那樣智慧、正義、善良的面孔,無論他的膚色如何都很可信。為了幫助怨天尤人、牢騷滿腹的布魯斯,上帝竟然把神力都借給了他,這種不遺餘力地幫助人的精神很偉大。片中不乏人為關懷和感化精神,讓布魯斯能夠知過知悔!——但更有可能是,上帝是真想度假了,因為當布魯斯接手時,發現上帝的郵箱(上帝用的也是現代化的辦公設備,E-MAIL的時代真是到了)里那個禱告不是一般的多——上帝也會看不下去的! 至於神話,片中到處充斥著! 那個每天舉著很有預見性的牌子的乞丐原來就是上帝呀,他老人家原來就在我們中間!上帝真的無處不在!——說它是宗教片真不為過。 《冒牌天神》之災難片。普通的人對於上帝如此恩賜肯定是感恩戴德,而神力到布魯斯手裡就成了小人得志,因此演化成災難片。用神力來泡妞、訓練自己家的狗入廁、甚至是為了滿足虛榮心把自己的車變得超豪華、超誇張……都沒問題,可是在大街上掀人家的裙子、讓水管子四濺、出於報復讓同事在新聞直播中出醜、讓一小混混的屁股里鑽出一隻猴子,到後來更是為了自己成名製造自然災害、讓人們全部中獎等等,當一個人對世界充滿怨氣而又擁有神力真是太可怕了! 還好,上帝的智慧和偉大讓布魯斯迷途知返、回歸平和,懂得了能給別人帶來快樂就是自己的幸福,一切趨於風平浪靜。 總之,《冒牌天神》是一部可看的片
5. 求台詞出處:上帝才有憐憫之心,我沒有,那個電影裡面的只知道是外國片
電影《彎刀》
6. 問個電影的名字劉青雲\張國榮演的
《大三元》
導演:徐克
主演:張國榮 劉青雲
洪中是一個神父,由於少時的一場大病,他將自己獻給了上帝,於是,長大後的他就在教堂為別人主持婚禮。「你願意娶她嗎?你願意嫁給他嗎?」這時他問的最多的兩句話,只是,沒有一次是為自己而問的!一次,他在告解時遇到一個遇到困難的妓女白雪花,她被愛過的男人拋棄,被高利貸追逼,人生好像來到了盡頭。為了拯救她,洪中走下神壇,步入紅塵,挽救別人,也考驗自己。
又是徐克的電影,只是換了一個身份。這次的張國榮是上帝的子民,人間情愛已與他無關,他遠遠地看著人間悲歡,想像著紅塵輪回。他籠罩在神的光輝下,他只是偶爾落入人間的精靈。
徐克的電影還是那樣的耐看,即使我看過多次,也不會厭倦,也幸好有張國榮的存在,讓電影變得如此多姿多彩。徐克在這部電影里探討了一個與宗教有關的問題,人應該是選擇信仰,還是情感?張國榮演的洪中神父也會面對這樣的問題,因為神父也是人。看到他最後為白雪花主持婚禮的時候,雪花問穿著神袍的他:「你願不願意我嫁給這個男人」?他沉吟片刻,「我不願意。」說完他突然變得輕鬆了起來,神父也不是沒有俗世的情感的,誰都會有入世的一天。
39歲的張國榮在這里的神父扮相依舊是那樣的英俊瀟灑,看到開頭他為別人支持婚禮時,因為太帥了,新娘們時常為他而中止婚禮。雖然是喜劇橋段,但也可見他的風采。
這部電影里,張國榮是上帝的使者,是來拯救我們的;現實中,他縱身一躍,又投入了上帝的懷抱,也許,他是屬於那個世界的。
7. 求一部電影的名字
《上帝也瘋狂2》
上帝也瘋狂2是非常好的一部反映非洲風情的老片子。全片把四個互不相乾的人物故事幽默自然得融合到一起,最終以喜劇的方式結局,讓觀眾既從中領略到非洲土著居民的智慧和友善又委婉含蓄的向世人展現了那片古老原始的大地上充盈著一種簡單而樂觀的人生哲學。
中文名: 上帝也瘋狂2
外文名: Gods Must Be Crazy II, The,Gods Must Be Crazy 2, The (1989) (UK) (alternative spelling)
導演: 珍妮絲。尤易斯,Jamie Uys
編劇: 珍妮絲。尤易斯,Jamie Uys
主演: N!xau,N!xau
類型: 喜劇
片長: 98分鍾
語言: 南非荷蘭語,英語,Ungwatsi
目錄
影片檔案
主 演
劇情簡介
精彩看點
輕喜劇
賞析笑味十足
引人反思
多重風格
影片與現實
影響
影片檔案
主 演
劇情簡介
精彩看點
輕喜劇
賞析 笑味十足
引人反思
多重風格
影片與現實
影響
展開 編輯本段影片檔案
中文名稱:《上帝也瘋狂2》 英文名稱:《The Gods Must Be Crazy 2》 導 演: 珍妮絲·尤易斯 上 映: 1989年10月13日 地 區: 美國 南非 波札那 ( 拍攝地 ) 對 白: 英語 南非荷蘭語 評 分: 5.9/10 (1089 票) 顏 色: 彩色 聲 音: MP3 時 長: 98 分鍾 類 型: 喜劇 分 級: 阿根廷:Atp 英國:PG 美國:PG 瑞典:11 挪威:10 字 幕: 外掛繁/英
編輯本段主 演
馬瑞斯·威爾斯 莎拉·賓斯露
編輯本段劇情簡介
上帝為了要全人類都開心,所以要製造第二次大瘋狂土氣十足……笑氣直襲…… 第一集中,故事講述在非洲一個未經開發的地方叫卡拉哈里,雖然距離都市只有六千哩,但居民對於現代化事物一無所知。如天空偶爾出現的飛機當作是上帝的使者。有一次從飛機掉下一個空的可樂瓶子,以為是上帝送他們的禮物,引發居民相互爭奪。一名叫基的土人便帶著空瓶到處去尋找上帝。欲詢問上帝為何給他們這邪惡的瓶子,並退還上帝,途中經歷妙趣無窮……。 上帝也瘋狂2
第二集中,土著人奇哥的兩個孩子不小心上錯車,開始了他們為期不常的奇妙旅行。一路上他們和一堆象牙作伴,摘食樹上的果實,也不小心掉入水箱,見到了他們這一輩子都沒有見到的水。發覺兩個孩子丟失了,土著人奇哥又一次踏上了征途。他上一次的旅途,是為了丟掉給家族帶來無盡麻煩的可樂瓶子,而這一次,是為了尋回親人。 植物學家和女博士駕駛著飛機不幸誤入沙漠,於是也開始了他們艱險也尷尬的冒險。來自於大城市的女博士,一旦遇到危險就形如超人狡捷過猴猿;臨危不懼的植物學家也開始了與蜜獾和蠍子的死磕…… 同樣還有永遠會出現的壞人——免費帶兩個孩子觀光旅遊的偷獵者先生,帶著滿車的象牙,去與傳說中的老大接頭;此外,在片中客串的,還有兩個水火不容的軍人,一路上忙忙碌碌追追趕趕打打殺殺…… 於是,這來自於不同地方的三類人偶然碰頭,尋親的終於一家團圓,逃難的總算性命無憂,作惡的不免作繭自縛,讓我們難忘的是其中令人開懷的故事、簡單的諷刺、可愛的非洲小動物,還有兩個孩子重逢的擁抱……
編輯本段精彩看點
片中飾演非洲土著人基的歷蘇在拍攝完本片後,廣受觀眾的歡迎。之後他又拍了第三集。香港導演錢升瑋邀請他拍攝了以香港為題的影片《香港也瘋狂》,歷蘇即時成為了香港的人氣偶像。稍後又拍攝了非洲版的僵屍片《非洲和尚》,與林正英、陳山河等人大演對手戲,該片更由周星馳和吳孟達擔任配音。歷蘇為不少人帶來了歡樂,但他卻不渴望一直做演員,最大的願望是回家鄉過他熱愛的生活。歷蘇一生為不少人帶來歡樂,因為不習慣演藝圈五光十色的生活,最後還是回到南部非洲過他愛過的生活。 上帝也瘋狂2
編輯本段輕喜劇
土著居民的兩個孩子無意中爬上偷獵野生動物的西方人的卡車,來非洲作演講的女博士和美國軍人乘小飛機中途遇狂風而陷落費中大草原中心,女博士先後巧遇尋找孩子的土著爸爸和兩名糾纏不清的游擊隊員。在一連串的喜劇故事後,女博士俘虜了兩名本打算用自己作人質的游擊隊員,土著爸爸在尋找孩子的途中搭救了昏倒在沙漠里的美國軍人。偷獵者的卡車因為羅盤針損壞折回原路,這樣土著居民和前來游歷的美國人,偷獵奸商和當地兩派敵對士兵,喜劇化地集中到一處。最終,女博士和飛行員得以飛回演講會,敵對士兵化敵為友一個回古巴一個留在基地,偷獵奸商也得到應有的懲罰,土著爸爸欣喜萬分地找回了失散的姐弟。 影片里有很多細節凸現了非洲大草原的生生不息和大自然和諧純朴的原生態之美。例如飛行員不小心踩到一隻小獾,為了報復觸犯自己的這支靴子,小獾死命的跟著飛行員,一身疲憊也非捉住靴子不可的憨態,累到在沙堆里發出孩子般委屈任性的叫聲,實在讓我忍俊不禁。小哈奇頭頂樹枝以增加自己高度的辦法對付土狼,也絲毫沒有讓觀眾感到原始生態弱肉強食的殘忍,反而,孩子們的從容,機智,樂觀,讓我感到那種彌漫在整個非洲大草原上的和諧與生命力,那是一種單純的美,樂觀的美。即便是大草原上的大小動物之間,也彷彿有一雙和諧的涌動著活力與友善的手在維持天地萬物之間的秩序。土著居民的勤勞、勇敢、智慧和友善,還有他們特有的赤裸裸的純朴反襯出西方人甚至外界所有人的膽怯、笨拙和齷齪,各種小動物發出地奇怪的叫聲也想對他們的無情的或者善意的嘲諷。 上帝也瘋狂2
電影的名字暗示了主題:在那片廣袤而充滿無限生機與活力的大草原上,即使是上帝也可能情不自禁的會被這土地上特有的節奏而吸引而盡情玩耍吧?
編輯本段賞析
笑味十足
《上帝也瘋狂2》的確是個笑味十足的影片,讓第二次看的我還是笑得前仰後合。我認為片子不是無厘頭的搞笑,而是原於那種交流不通的誤解特別可笑。主要還是把現代社會、非洲原始社會風俗文化做了個比較吧。其實並非原始社會的人性就真的和現代社會不同,不過是表現不同而已——在資源短缺的時候,大家表現一樣;在遇到問題的時候,大家同樣把問題歸結於一個瓶子;同時,大家心裏面都有上帝……
引人反思
在《上帝也瘋狂2》里,依然可見導演延續著第一部的反思:如果人類當初是從非洲走出來的,當他們重新回歸非洲時,表現出更多的卻是驚恐,笨拙與手足無措;在那裡,所有的行程安排都得聽命於上帝的規劃;文明人讀取電腦里的信息,土著居民閱讀沙上的新聞? 上帝也瘋狂2
在物質時代,這樣的影片自然引起我們的思索。人與人,人與自然如何和諧相處。 如果上帝真的存在,不知他是否會在天堂里靜靜俯瞰著自己創造的眾生萬物?包括那些叫作「人類」的子民。不知他是否會為他們的愚蠢、自私、貪婪與無知而頻頻皺眉、搖頭嘆息,又是否會為他們的善良、真摯、悔悟與思考而連連點頭、暗自發笑? 其實,文明究竟該不該發展?由不由我們控制?它將走向何方?所有這些問題都是人類自身無法也無力解答的,那就調侃著推給上帝好了,讓他和我們一起瘋狂吧。
多重風格
這部影片成功而難得地兼具了多種風格:既有嚴肅深入的思索又有輕松質朴的趣味,既有出自藝術手法的虛構與誇張又有基於人文視角的寫實與細膩,既幽默逗樂又感人淚下,真是回味無窮。 在這部影片中,我發現其中有好多搞笑的鏡頭和人物對話,做事的方式與現代人或不符合實際,或截然相反。有的使人捧腹大笑,有的令看後深深思索。
影片與現實
其一,在現實生活中,男人都扮演著強者的角色,特別是在爭斗過程中,一般都是男人控制女人。而在此影片中卻恰恰相反,影中女主角用槍劫持兩大漢並做人質。 其二,現代人對槍的恐懼不言而喻,而當尼蘇看到陌生人拿著槍對著他的胸膛的時候,卻當作什麼事都沒有似的,順手把槍從對方手中「拿」了過來。不但使影中人大遲一驚,更令觀著笑的前仰後合。真是笑料十足。 其三,人們對像尼蘇那樣的人,一般認為IQ不會太高。生活在那樣的社會,靠肢體語言去表達信息的人怎麼可以與現代人的智商相比呢?大多數人應該都是這樣認為的吧?而在片中我們了解到,當這些現代人在面對大火襲來卻只知道以跑的方式來逃亡時,是尼蘇想到了利用「對流」的原理,使這些現代人中的精英——兩個博士脫離危險。笑過之後,難道不值得我們陷入深深的思考中嗎? 上帝也瘋狂2
其四,動物在人們的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與人類相比永遠是配角——應該可以這樣比喻吧。但從這部影片中的很多鏡頭中,我們不難發現,在人類的活動中,不是人類操縱動物,而是動物在看人類的「笑話」。例如:在兩個士兵在決斗中,動物在一邊若無其事的賣呆,看熱鬧。 這只是我的一點點發現而已,也許有理解得不對的地方。 另外,我覺得這部影片最讓我感動的還有血濃與水的親情!知道孩子不見了,父親為了找回隨車帶走的孩子,追隨車印日夜奔跑,那份焦急,心切,擔憂…… 看後,覺得作為孩子,有種無法用言語來表達的幸福和感動。還有,當哥哥意外掉下車去,兄弟倆失散的那份恐懼;及哥哥為了找回弟弟,也同父親一樣隨著車印追隨;在車停後,弟弟立刻下車往回跑。最絕的是,當車返回後繼續往前開,而這時哥哥卻不知道弟弟到底還在不在車上,是繼續往前跑?還是返回去繼續跟著車?那種迷惘,怕找不回弟弟的焦急,讓人回味無窮。後來的弟弟與哥哥重逢,又與父親的重逢,更是把這份親情升華到最高境界。看過這部超級搞笑片,我想:巨笑過後,那份親情,會使每個做為孩子的都陷入深深的沉思中…… 再有,在影片將要結束時兩個小孩子側臉相抱的鏡頭,我認為那顯然是為了服務於畫面構圖而不符合常人的擁抱習慣。當然,誰也不會計較這點小小的「作秀」心理,因為父子三人為團聚而歡笑流淚的畫面足以感動每一位觀眾。
影響
8. 誰能告訴我這部電影的名字
亂世佳人
目錄·【電影亂世佳人I】
·基本信息
·劇情簡介
·經典片段
·影片評價
·經典台詞
·【小說譯序】
·【電影亂世佳人II】
·基本信息
·演職員表
·劇情簡介
·【電影亂世佳人III】
·基本資料
·演職員表
·相關評論
·【電視連續劇亂世佳人】
·基本信息
·故事大綱
【電影亂世佳人I】
基本信息
亂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1939)
原著:《飄》(瑪格麗特·米切爾著)
電影:《亂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
導演:維克多·弗萊明
主演:費雯麗、克拉克·蓋博、李斯利·霍華德、 奧莉薇·黛·哈佛蘭
類型:劇情 愛情 戰爭
上映:1939年01月15日
地區:美國
時長:238 分鍾
顏色:彩色
對白:英語
出品:米高梅公司
劇情簡介
《亂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是好萊塢影史上最值得驕傲的一部曠世巨片,影片放映時間長達4小時,觀者如潮。其魅力貫穿整個20世紀,因此有好萊塢「第一巨片」之稱。影片當年耗資400多萬美元,歷時三年半完成,其間數換導演,銀幕上出現了60多位主要演員和9000多名配角演員。在1939年的第12屆奧斯卡獎中一舉奪得八項金像獎,轟動美國影壇。這部耗資巨大,場景豪華,戰爭場面宏大逼真的歷史巨片,以它令人稱道的藝術成就成為美國電影史上一部經典作品,令人百看不厭。
1861年南北戰爭爆發的前夕,塔拉庄園的千金小姐斯佳麗愛上了另一庄園主的兒子阿希禮,但阿希禮卻選擇了查爾斯的表妹——溫柔善良的玫蘭妮為終身伴侶。斯佳麗出於妒恨,搶先嫁給了玫蘭妮的哥哥查爾斯。不久,美國南北戰爭爆發了。阿希禮和查爾斯作為徵兵上了前線。查爾斯很快就在戰爭中死去了。斯佳麗成了寡婦, 但她內心卻一直熱戀著阿希禮。
一天,在一次舉行義賣的舞會上,斯佳麗和風度翩翩的商人瑞特相識。瑞特開始追求斯佳麗,但遭到她的拒絕。斯佳麗一心只想著去追求阿希禮,結果也遭到拒絕。
在戰爭中,美國南方軍遭到失敗,亞特蘭大城裡擠滿了傷兵。斯佳麗和妹妹玫蘭妮自願加入護士行列照顧傷兵。目睹戰亂帶來的慘狀,任性的斯佳麗成熟了不少。這時,從前線傳來消息,北方軍快打過來了,不少人家驚惶地開始逃離家園,而斯佳麗的母親和兩個妹妹也患病了,斯佳麗十分想要回去塔拉庄園,回到敬愛的母親身邊。不巧玫蘭妮要生孩子了,斯佳麗只好留下來照顧她。
在北方軍大軍壓境之日,斯佳麗哀求瑞特幫忙護送她和剛生下孩子的玫蘭妮回塔拉庄園。瑞特告訴斯佳麗他不能目睹南方軍潰敗而不去助一臂之力,他要參加南方軍作戰,他留下一把手槍並和斯佳麗擁吻告別。斯佳麗只好獨自勇敢地駕駛馬車回到塔拉庄園,這時家裡已被北方軍士兵搶先洗動一空,母親已在她回到家的前一天病逝,而父親因為受到太大打擊而精神錯亂。
不久,戰爭結束了。生活依然困苦。北方來的統治者要庄園主繳納重稅,斯佳麗在絕望中去亞特蘭大城找瑞特借錢,但得知他已被關進監獄。歸來的途中,斯佳麗遇上了本來要迎娶她妹妹的暴發戶弗蘭克,為了要重振破產的家業,她騙取弗蘭克和自己結了婚。
斯佳麗在弗蘭克經營的木材廠非法僱用囚犯,並和北方來的商人大做生意。此時,瑞特因用錢賄賂而恢復了自由。兩人偶然碰面,再次展開愛恨交織的關系。
弗蘭克和阿希禮因加入了反政府的秘密組織,在一次集會時遭北方軍包圍,弗蘭克中彈死亡,阿希禮負傷逃亡,在瑞特的幫助下回到玫蘭妮身邊。斯佳麗再次成為寡婦。此時,瑞特前來向她求婚,她終於與一直愛她的搞私運軍火和糧食致富的瑞特結了婚。婚後,夫妻二人住在亞特蘭大的豪華大宅。一年後,女兒邦妮出生,瑞特把全部感情投注到邦妮身上。斯佳麗偶然翻閱阿希禮的照片被瑞特發現,終於導致了二人感情的破裂。其後,在阿希禮的生日會前夕,斯佳麗與阿希禮相見時熱情的擁抱引起旁人非議,但玫蘭妮不相信他們之間有曖昧關系。瑞特可不這樣想。
當斯佳麗告訴瑞特她已經再次懷孕時,瑞特懷疑地問那是誰的孩子?斯佳麗在羞怒之下欲打瑞特,卻不慎滾下樓梯引起流產。瑞特感到內疚,決心同斯佳麗言歸於好,不料就在他倆談話時,小女兒邦妮意外墜馬摔死了。與此同時不幸的事也在另一個家庭里發生,玫蘭妮終因操勞過度卧病不起。臨終前,她把自己的丈夫阿希禮和兒子託付給斯佳麗,但要求她保守這個秘密,斯佳麗不顧一切撲向艾希利的懷中,緊緊擁抱住他,站在一旁的瑞特無法再忍受下去,而轉身離去。面對傷心欲絕毫無反應的阿希禮,斯佳麗終於明白,她愛的阿希禮其實是不存在的,她真正需要的是瑞特。
當斯佳麗趕回家裡告訴瑞特,她是真正愛他的時候,瑞特已不再相信她。他決心離開斯佳麗,返回老家去尋找美好的事物,被遺棄的斯佳麗站在濃霧迷漫的院中,想起了父親曾經對她說過的一句話:「世界上唯有土地與明天同在。」她決定守在她的土地上重新創造新的生活,她期盼著美好的明天的到來。
本片在第十二屆奧斯卡金像獎中榮獲八項大獎:最佳影片獎、最佳藝術指導獎、最佳編劇獎、最佳導演獎、最佳攝影獎、最佳女主角獎、最佳女配角獎和最佳剪輯獎。
斯佳麗
一個貓一樣的女人。有著貓一樣的目光,貓一樣的微笑,貓一樣的步伐和貓一樣的敏捷。那麼,這個貓一樣的女人提供給我們是怎樣的一些對待生活、對待愛情、對待困難和挫折的態度和經驗呢?
第一她在困難的時候敢於承擔責任,雖然也有動搖,但最後仍然承擔責任,比如她救了玫蘭妮,她重振塔拉庄園,後來長期扶助阿希禮一家等等。
第二她敢於去愛、無怨無悔,她的整個青春都在愛著阿希禮,沒有回報但她仍沒有放棄努力,直到能力的極限為止。
第三知錯能改,當她最後明白她之前所為是錯誤時,她馬上向瑞特道歉,請求原諒。
總的來說,斯佳麗堪稱巾幗不讓須眉的奇女子,人中龍鳳,難怪瑞特這樣的牛人也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每次看《亂世佳人》,每次都有不同的收獲。年輕時看,討厭虛榮愛出風頭的斯佳麗,喜歡純潔善良的玫蘭妮,不喜歡油腔滑調的瑞特巴特勒,喜歡溫文爾雅的阿希禮,喜歡南方如畫的景緻和田園牧歌式的生活,不喜歡北方的浮華和放盪。後來看了多次之後,不由得對斯佳麗敬佩起來,原本是一個弱女子,任性而年青,第一次結婚是一時的沖動報復,嫁給了不愛的男孩,讓自己成為了年輕的寡婦。第二次結婚是為了一家人的生存,搶走了妹妹的心上人,肯尼迪。肯尼迪雖然是一個半老頭子,卻不是斯佳麗的對手,面對她的冷酷和無情,他束手無策。最終為了斯佳麗差點遭受的侮辱去報復窮白人而被人擊斃,不幸枉死,卻從未享受過斯佳麗的一點愛。於是斯佳麗再次成為寡婦,而且還是個有錢的寡婦。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為了答應過阿希禮照顧玫蘭妮的一句承諾,在北軍就要攻佔亞特蘭大的時候,斯佳麗又果斷地替玫蘭妮接生,並找到瑞特沖破重重阻礙和關卡,回到了鄉下老家--塔拉庄園。在又飢又餓之時,她又遭受了母親病亡、父親痴呆、家裡被劫,一窮二白的多重打擊,她不屈不撓,帶頭種田幹活,喝令妹妹下床摘棉花,並照顧玫蘭妮和小波,支撐一家人的生計,那時她頂多也不過是個二十來歲的小姑娘,本應是個在母親懷里撒嬌的小姑娘。可是面對如此巨大的困難,她沒有選擇逃避,而是勇敢挑起家裡的重擔,以常人難以企及的毅力抗爭命運,每每看到斯佳麗舉著蘿卜向天盟誓,決不願讓家人再受苦挨餓時,我總是覺得拍片導演對光線和背景的運用是那麼巧妙和藝術, 它那麼生動地刻劃了思嘉渴望安定、渴望生存、渴望富裕的強烈而真實的內心情感。我覺得那時的她,已完成了最艱難的嬗變,由一隻醜陋的毛毛蟲破繭而出變成了美麗的蝶,自由而高貴,那時的思嘉就像一個女神---渴望富有、並為此能不擇手段的慾望女神。
剛強、堅韌
無論是面對戰爭的廢墟和硝煙、母親和父親的去世、生活的貧窮艱難還是女兒的夭折,在和她承受同樣的痛苦和艱難的人們當中,她都是最剛強、最堅韌的一個和最先從痛苦和艱難中走出來的一個。當斯佳麗面對著已是滿目傷痕泰勒庄園時,她的堅韌和剛強令她這個家中的長女擔起家長的重擔。在影片的末尾,她還堅定地告訴我們:Tomorrow is another day。
虛榮
這應該是一個貶義詞了,可是,斯佳麗的虛榮心似乎格外的可愛,在她的身上,虛榮似乎也變成了褒義詞。有位名模曾說:「女孩子總是要有一點虛榮心的,無論這虛榮心表現在什麼方面。」當斯佳麗扯下母親唯一的遺物——窗簾,無論如何也要用它做一件漂亮的衣服,還將它披在身上憧憬著新衣服的樣子時,她的虛榮心使她成了一個看起來不孝的女兒,但她的這種做法(也就是她的虛榮心)是當時拯救全家的唯一出路。由虛榮心而使全家人都有了生存下去的希望,這樣的虛榮心也不應該算是值得摒棄的。
貪婪
這總應該是個貶義詞了。但是,斯佳麗的貪婪不僅是有情可原的,在某種程度上來講還是難能可貴的。戰後的泰勒庄園在北方軍的控制之下,母親的去世和父親的崩潰使斯佳麗——家中的長女擔起了「家長」的重擔。斯佳麗一家人過著艱辛的生活。戰爭使她貧窮,貧窮繼之以飢餓。然而最可怕的是無錢交稅險些失去生活來源的土地,為了借錢交稅,斯佳麗勾引了妹妹的情人,繼而當起了一家小店的老闆娘。在經歷這一切後,她明白了她所處的是一個什麼樣的社會以及在這個社會中錢的重要性。所以,當她擁有了當前她所需要的錢之後,她自然會想擁有更多的錢。在她追求「更多的錢」的過程中,她表現出了一個早期資本主義的資本家所必須具有的優秀品質——貪婪。
殘忍與自私
這兩個詞無論用在什麼人身上似乎都應該是表貶義的詞語,特別是以溫和、善良為美德的女性。但是,斯佳麗的殘忍與自私在某種適度上卻是值得褒揚的。首先,在社會轉型的時期,人的觀念需要從傳統的觀念轉變成為新型的、與社會發展相適應的觀念。不能在第一時間內轉變觀念的人就失去了領導時代的主動權。斯佳麗就是一個在第一時間內轉變觀念,接受了新的社會和社會制度、新的價值觀念、新的生活方式,並且成為了一個小資本家的女人,在這一點,她是非常了不起的。而且,在剛剛建立了資本主義制度時,自私和殘忍對於一個資本家來說是生存和發展的關鍵。在資本主義社會,對世界的博愛已經是阻礙資本的自身生存和發展的一個因素,此時,自私與殘忍就成了強者的優點。
美麗
斯佳麗為我們提供了一種對待愛情的態度。她美麗,但她只是適當地運用她的美麗來得到她所喜愛的東西,從來不用自己的美貌來玩弄愛情,無論是自己的還是他人的愛情。斯佳麗是美麗的,但美麗不是擁有愛情的必備條件——你可以沒有斯佳麗那樣美麗動人,但你也有權利去追求屬於自己的愛情。
綜上所述,我們得出了這樣的一個結論:
斯佳麗,貓一樣的女人,剛強的、堅韌的、虛榮的、貪婪的、殘忍的、自私的女人,女人的典範。
瑞特
我必須承認,對我來說,《亂世佳人》的吸引力之所以這么大,和克拉克蓋博主演的瑞特巴特勒絕對有關系。
當然,斯佳麗眯著那雙像貓那樣的綠眼,迷人而妖媚,同樣也讓人傾倒。她是個讓女人都能為之神魂顛倒的女人,她自私、冷酷、無情、聰明、不擇手段、堅強,卻不乏善良、美麗、脆弱;她是一個高不可攀的女神,讓許多女人都夢想著能像她那樣,集財富、美貌、能幹、堅強於一身,讓瑞特那樣的男人能夠為她而傾倒。至少我曾經就那樣想過。但我認為,瑞特給我們這些女性觀眾帶來的卻更多是對愛情和婚姻的甜美幻想,他是那麼瀟灑倜儻,那麼玩世不恭,那麼自信過人,富有並充滿了成熟男人的魅力,該是多少女性心目中的偶像啊。
在這里,簡單回閃思嘉和瑞特相遇、相識、相愛的幾個片段,就能讓人對瑞特愛我所愛,堅持自兒,富有個性的男性魅力印象深刻:
片段一:瑞特第一次見到斯佳麗是在十二像樹園的燒烤會上。斯佳麗向所有的男士賣弄風情,卻發現瑞特正注意她,斯佳麗向身邊的女伴抱怨說:「他看我的樣子,就像我沒穿衣服」可見瑞特給人的感覺不是溫文爾雅,富有紳士風度,對世事的有種別人所不具備的強大洞察力和影響力,表明了他與一般的南方男人不同點:現實、大膽而富有進攻性,當他躲在書房裡偷聽斯佳麗大膽地向阿希禮表露愛慕,但因遭到婉拒,她氣急敗壞地搧了阿希禮一個耳光,並砸碎了一個小花瓶時,他吹了一個口哨,於是他被斯佳麗指責為不是一個紳士,而他同時也反唇相譏斯佳麗不是一個真正的淑女,讓斯佳麗氣極。倆人第一次相見就是一次愛情的交鋒。
片段二:斯佳麗因查爾斯病亡到亞特蘭大散心,正在服喪的她,十分渴望能再度飛旋於舞池中,表現了她在內心裡對無拘無束、自由生活的嚮往和憧憬。是瑞特看出了她的心思,並出重金替她撬開了那個壓抑而沉悶的社會道德囚籠,使她走上了和別的南方女人最不相同的命運之路。這正是斯佳麗反叛舊的社會道德標准邁出的關鍵性一步,而這一步,如果沒有瑞特暗中巧妙的支持和安排,斯佳麗是決不會踏出的。如果沒了這關鍵一步,那麼日後那個能幹、要強、並獨當一面的亂世佳人---斯佳麗就決不會存在了!
片段三:瑞特為了幫助斯佳麗重返故里,拚死弄了一匹身負重傷的老馬,並幫助她把玫蘭妮抱到馬車上,同時一路歷經辛苦,並在即將要到達的時候,瑞特看到許多南方兵前仆後繼,視死如歸,深感震撼,並決定上戰場,為保衛家園盡一份力。這時可以看出,為了心愛的女人,他能出生入死; 同樣,面臨家園被毀之境,他也是一個熱血之人,導演在這里才向我們描繪了一個深藏在平日玩世不恭外表下,也具有一顆為榮譽甘灑熱血之心的典型南方男性的形象。在這里我們看到,雖然瑞特平日里非常精明、現實,但他骨子裡其實還是一個南方人。
片段四:瑞特在經歷了喪女之痛和斯佳麗在精神上的背叛後,面對玫蘭妮的之死,對一切都灰心失望至極,回家收拾行李,返回自己的故鄉,查爾斯頓。當愚蠢的斯佳麗最後發現自己已深愛瑞特時,才發現已最終失去了自己最心愛的人。瑞特最後走得十分乾脆,讓斯佳麗深感懊悔。直到這里,我們才聽到那顆曾經為愛而柔軟的心破碎的聲音,同時也因為破碎而對斯佳麗變得「冷酷無情」,這里的瑞特才讓我們感覺到,這個男人敢愛敢恨,處理事情十分乾脆利落,極富男性魅力。
再說說阿希禮和美蘭妮,他們是相似的,具備南方的一切美德,有知識,有文化,有思想,有修養。
美蘭妮基本上是完美的,她善良,仁慈又不乏勇氣,斯佳麗摘棉花時,她想幫忙,斯佳麗殺人時她也幫忙,除了瑞特,她是斯佳麗的另一個支持者。我想電影編劇一定喜歡美蘭妮,他把她更神化了,連捐出結婚戒指這件事都把帶頭者從斯佳麗改成了美蘭妮。我做過小范圍的調查,先看書的基本都喜歡斯佳麗,而先看電影的則喜歡美蘭妮。我覺得美蘭妮太好了,好得不真實,而斯佳麗是有血有肉的,是真實的,有缺點也有優點。
阿希禮是真實的,他是個活在過去的人,時世變遷,他不想面對,他是缺乏勇氣的。他不愛斯佳麗,又不說不愛她。斯佳麗走投無路找他時他只給了她庄園的紅土,後來知道斯佳麗賣了自己,他說他該去搶劫,他也只是說說吧,估計不會去的,這一點,他確實不如拖這軍刀想幫斯佳麗對付逃兵的美蘭妮。
亂世佳人里的人物都是完美的,如果沒有美蘭妮的淑女風范,怎能體現出斯佳麗的桀驁不遜。沒有阿希禮的懦弱,怎能體現出瑞德的風范呢。
斯佳麗的奶媽.瑪格麗特
溫暖,可靠,安全。象母親一樣時刻保護她的孩子斯佳麗。
理智,聰明,現實而且冷靜,帶一些黑人的狡猾。她懂斯斯佳麗,支持她,愛她,雖然沒有多說什麼,但是她一直是斯佳麗的靠山,堅強有力。
忠誠,固執,可愛。對自己的寶貝,那是不顧一切的去保護;雖然只是一個家奴,但她有自己所要維護的處事原則。
黑人奶媽的形象刻畫的非常成功。 由此扮演黑媽的演員哈蒂·麥克丹尼爾(Hattie McDaniel)戰勝了奧麗維亞(美蘭妮)獲得了第十二屆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獎,據說是歷史上第一個獲得奧斯卡獎的黑人。哈蒂將其特有的幽默感注入奶媽瑪格麗特一形象中,台詞念得完美無缺,與斯佳麗的扮演者費雯麗配合默契,猶如綠葉扶紅花,結果兩人雙雙獲獎。由於奶媽一角的成功,哈蒂後來幾乎壟斷了銀幕上所有的黑人保姆角色,在許多影片里可以看到她那肥胖、溫順、饒舌的形象。
經典片段
瑞特離開斯佳麗後,斯佳麗最後坐在樓梯的台階上說——「After all, tomorrow is another day。」
斯佳麗在回到被毀的家園後,在山頭上說----「上帝為我作證,上帝為我作證,北佬休想將我整垮.等熬過了這一關,我決不再忍飢挨餓,也決不再讓我的親人忍飢挨餓了,哪怕讓我去偷,去搶,去殺人.請上帝為我作證,我無論如何都不再忍飢挨餓了!」
影片評價
有人說這部電影最經典的場面是斯佳麗在戰爭後回到被毀的家園,在園中手握紅土發誓,無論去偷去搶都不會讓家人挨餓那段,因為那時她的眼神和表情真的特別震撼人。這樣說我也不反對,因為這實在是一部太經典的片子,經典的場面太多,各人有各人的偏愛。我倒是情願選擇這個:以後,明天就是新的一天了。什麼是愛?什麼是恨?愛和恨可以象兩條永不相交的平行線,愛和恨也可能只需要一縷陽光就可以消融。珍惜擁有的人是幸福的,因為我們總是並不確切知道我們需要的到底是什麼。太多的人只有在失去的時候,才知道去珍惜。泰戈爾有一句詩我特別喜歡:如果錯過太陽時你流淚了,那麼你也將錯過星星了。歷盡滄桑,你要學會忽略過去。因為——tomorrow is another day。
「不要不辭而別,我的愛人。
我看望了一夜,現在我臉上睡意重重。
只恐我在睡中把你丟失了。
不要不辭而別,我的愛人。
我驚起伸出雙手去摸觸你,我問自己說:
「這是一個夢么?"
但願我能用我的心系住你的雙足,緊抱在胸前!
不要不辭而別,我的愛人。」
——泰戈爾《園丁集》
經典台詞
美國電影學院每年都會為一些特別的電影項目評出前100名。05年取得經典台詞榜第一的電影《亂世佳人》是克拉克·蓋博在1939年出演的的一句台詞。那是瑞特對斯佳麗說的一句話:「坦白說,親愛的,我一點也不在乎。」「蓋博的這句台詞被人們在不同的場合引用,」鮑博說。「無論男女,當他們陷入一種並沒有完全投入的戀愛關系時,想要控制局面,就會用到這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