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找一部香港古裝武打電影,90年代看的,劇情記不得,只記得結尾是一個老太婆坐在椅子上,一個假人給她捶背
試試《奇門遁甲》
導演 袁和平
編劇 袁祥仁 / 袁和平 / 趙中興 / 袁信義 / 袁振洋
主演 袁日初 / 梁家仁 / 袁祥仁 / 袁振洋 / 高雄 / 袁信義
又名 六鬼靈童(台) / Miracle Fighters
上映 1982-07-23
類型 喜劇 / 動作 / 恐怖 / 奇幻
片長 China: 101 分鍾
地區 香港
語言 粵語
❷ 古裝武打電影一個人上九層樓通九關,有一關是地上鋪滿黃豆
太極宗師
《太極宗師》是一部以清末著名的內家拳宗師「楊露禪」為原型的古裝動作電視劇,由張鑫炎和袁和平執導,吳京、樊亦敏、於海、王群、周比利、惠英紅、楊潔玫等聯袂主演。
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1960302/
❸ 袁和平的演藝經歷
1962年10月參演電影《白蛇傳》以演員身份進入演藝圈。1970年首次擔任動作片《瘋狂殺手》的動作指導 。
1972年1月在岳華、陳寶珠、羅烈主演的動作片《壁虎》中擔任動作指導;12月在吳思遠執導的動作片《餓虎狂龍》中擔任動作指導;此外,他還分別擔任了動作片《盪寇灘》和武俠片《盜兵符》的動作指導 。
1973年在張曾澤執導的動作片《江湖行》中擔任動作指導;同年擔任動作片《除霸》的動作指導;此外,他還在宗華、李麗麗主演的動作片《小雜種》中擔任動作指導。
1977年擔任武俠片《鷹爪鐵布衫》的動作指導 ;2月在於榮、凌雲主演的劇情片《老爺車縱火謀殺案》中擔任動作指導;7月在華山執導的動作片《絕不低頭》中擔任動作指導;同年先後擔任動作片《神腿鐵扇功》和《南拳北腿斗金狐》的動作指導 ;此外,他還在嘉禾公司出品的功夫片《破戒》中擔任動作指導。
1978年在吳思遠的提攜下升任導演,執導了個人首部電影《蛇形刁手》 ;同年在郭南宏執導的動作片《太極氣功》中擔任動作指導;此外,他還拍攝了由成龍、袁小田主演的動作片《醉拳》,該片獲得了第16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劇情片提名 。
1979年擔任動作片《冷刀染紅英雄血》的動作指導 ;6月執導的功夫喜劇片《南北醉拳》上映 ;12月拍攝由洪金寶、關德興主演的動作喜劇片《林世榮》 。
1981年3月執導由關德興、梁家仁主演的劇情片《勇者無懼》 ;同年擔任動作片《死亡塔》的動作指導 。
1982年2月12日拍攝的動作片《霍元甲》上映 ;4月在梁家仁、袁祥仁主演的動作片《奇門遁甲》中兼任導演與動作指導,並憑借該片獲得第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動作指導提名 。
1984年5月執導的動作片《笑太極》上映 ;同年在麥嘉、陳百強、徐小鳳主演的劇情片《聖誕快樂》中擔任動作指導。
1992年4月在李連傑、關之琳主演的動作片《黃飛鴻之二男兒當自強》中擔任動作指導,並憑借該片先後獲得第29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武術指導獎提名以及第1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動作指導 ;此外,他還擔任了動作喜劇片《雙龍會》的動作指導。
1993年4月與王晶聯合執導了動作片《黃飛鴻之鐵雞斗蜈蚣》 ;11月執導由李連傑、楊紫瓊主演的動作片《太極張三豐》,憑借該片獲得第30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動作指導獎提名 ;12月拍攝的動作片《蘇乞兒》上映。
1994年3月執導的功夫片《詠春》上映 ;5月拍攝由林青霞、莫少聰主演的動作片《火雲傳奇》;同年憑借執導的動作片《少年黃飛鴻之鐵馬騮》獲得了第13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動作指導提名 。
1995年拍攝由吳京、鍾麗緹主演的武俠喜劇《功夫小子闖情關》 ;5月執導了動作片《虎猛威龍》;同年憑借動作片《精武英雄》獲得第1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動作指導提名 。
1996年在李仁港執導的動作片《黑俠》中擔任動作指導,並憑借該片獲得第1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動作指導提名 ;此外,他還擔任了動作片《街頭殺手》的動作指導。
1998年在基努·李維斯、凱瑞·安·莫斯主演的科幻片《黑客帝國》中擔任動作指導 。
1999年8月執導的古裝武俠劇《小李飛刀》播出。2000年在周潤發、楊紫瓊主演的武俠片《卧虎藏龍》中擔任動作執導,憑借該片獲得第2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動作指導以及第37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動作設計 。
2001年獲得第2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專業精神獎 ;同年擔任動作片《蜀山傳》的動作指導,憑借該片獲得第21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動作指導提名以及第38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動作設計提名 。
2003年5月擔任科幻片《黑客帝國2》的動作指導 ;10月在烏瑪·瑟曼主演的動作片《殺死比爾》中擔任動作指導;11月在沃卓斯基兄弟執導的科幻片《黑客帝國3》中擔任動作指導 。
2004年在周星馳主演的動作喜劇片《功夫》中擔任動作指導,並憑借該片先後獲得第2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動作設計和第42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動作設計提名 。
2005年在馮德倫執導的動作片《精武家庭》中擔任動作指導,憑借該片獲得第25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動作指導提名 ;2月在李連傑主演的動作片《狼犬丹尼》中擔任動作指導 ;此外,他還擔任了古裝武俠片《無影劍》的動作指導。
2006年1月擔任動作片《霍元甲》的動作指導,並憑借該片獲得第2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動作設計 ;此外,他還在馮小剛執導的宮廷片《夜宴》中擔任動作指導 。
2008年4月在李連傑、成龍、劉亦菲主演的動作片《功夫之王》中擔任動作指導 。
2013年1月在王家衛執導的功夫片《一代宗師》中擔任動作指導,憑借該片獲得第50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動作設計提名和第33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動作設計 ;此外,他還擔任了動作片《太極俠》的動作執導 。
2014年1月在伍允龍、安志傑主演的動作片《惡戰》中擔任動作指導,並憑借該片獲得第3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動作指導提名 ;此外,他還執導了古裝動作片《卧虎藏龍2》 。
2015年12月擔任動作片《葉問3》的動作指導 。
❹ 袁和平的介紹
袁和平,出生於廣州,動作指導、導演。1962年10月參演電影《白蛇傳》以演員身份進入演藝圈。1970年首次擔任動作片《瘋狂殺手》的動作指導1。1978年執導的動作片《醉拳》獲得第16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劇情片提名23。1982年憑借動作片《奇門遁甲》獲得第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動作指導提名4。1992年憑借動作片《黃飛鴻之二男兒當自強》獲得第1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動作指導56。1996年憑借動作片《黑俠》獲得第1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動作指導提名7。1999年因擔任科幻片《黑客帝國》的動作指導而獲得關注8。2000年憑借武俠片《卧虎藏龍》獲得第2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動作指導以及第37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動作設計910。2004年憑借動作喜劇片《功夫》獲得第2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動作設計11。2008年擔任動作片《功夫之王》的動作指導12。2013年憑借功夫片《一代宗師》獲得第33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動作設計13。2014年拍攝古裝動作片《卧虎藏龍2》14。2015年擔任動作片《葉問3》的動作指導15。
❺ 求一部古裝武俠電影,背景是清朝末期
《功夫小子闖情關》1996
導演: 袁和平 / 張鑫炎
編劇: 施揚平 / 袁和平
主演: 鍾麗緹 / 胡慧中 / 吳京 / 鄭浩南 / 周比利
類型: 喜劇 / 愛情 / 武俠 / 古裝
製片國家/地區: 香港
語言: 粵語 / 英語
上映日期: 1996-03-14
片長: 96分鍾
又名: 太極拳 / Tai Chi Boxer
❻ 袁和平73歲還在拍電影,甄子丹60歲拍葉問4,哪位更深入人心
他導演的一部武俠片《少年黃飛鴻之鐵馬騮》,如今依然好評連連,現在他已經73歲了,但是他依然在拍電影,影片名字叫《老傢伙們》,很有一種懷舊的味道,當年的主演甄子丹可是一直火到現在,如今快60歲的甄子丹也是依然在拍電影,2個月前發博宣布電影《葉問4》正式開機,目前情況就不多說了,今天得心就帶大家走進當年經典武俠片-《少年黃飛鴻之鐵馬騮》!
原創聲明:本文由得心電影編輯得心原創,感謝分享,文章未經允許嚴禁轉載抄襲,發現必究!在合適的時間,看一部合適的電影,你會收獲很多;人生太短,等不及茶涼,若是常駐,得心願奉上一篇最真實精彩的影評陪你走完這一場!
6、行雲流水瀟灑至極,最後黃麒英和鐵馬騮兩人配合的雙打也超級帥!如果說這部片貢獻了港片最為精彩的動作場面,確實毫不過分。香港八九十年代的古裝武俠片,人物只有正邪之分,可我就是喜歡那時的純正。世上少點貪官,就不會有鐵猴子了。有種武打片,看了能讓人想去學武,那就是好的武打片。如果看了讓人想做超人,那就是爛武打片。你認可嗎?
❼ 烏金軟甲是出自哪個電影
烏金軟甲是出自於電影《蘇乞兒》。
古裝武俠電影《蘇乞兒》由袁和平導演,趙文卓、周迅、郭曉冬、安志傑、周傑倫、楊紫瓊、等多位明星主演。影片首次用3D立體技術進行了對武打表現的全新嘗試。影片於2010年2月9日在全國影院正式公映。影片講述的是一個非凡英雄的非凡故事,一個武術泰斗的動人心路旅程。
劇情簡介
窮一生精力尋找武術最高境界的蘇燦,心裡只有兩件事情:
第一是要創出一套傳誦後世的獨有武術,第二是要與他心愛的妻子長相廝守。蘇燦本來有個幸福的家庭,妻兒給他無窮的快樂。可是,因為他義兄袁烈對上一代的仇恨和命運的撥弄,令他跌入無盡的深淵。
在其他人的眼裡,蘇燦已經變成了一個流浪漢,整天看起來瘋瘋癲癲,喝得酩酊大醉,日夜在街上乞討。其實,漂泊的生活並沒有擊中蘇燦的武術。
一直以來,他都在不斷創造新的武術和不懈的努力,鑽研飄忽不定的「醉拳」。在另一邊,他遇到了武僧這個武功出眾、道家高人一等的假想敵人,多次讓他頓悟。
此時正值清代末期,列強入侵中國,蘇燦所在的黑龍江省飽受俄羅斯人的欺壓。在一次事件中,蘇燦的兒子被俄人欺凌,瀕臨死亡的邊緣。看著自己唯一的親人身處危急之中,蘇燦內心的火焰終於再次燃點,他體內一直壓抑著的能量終於激放出來,千鈞一發,他打出了最高境界的拳術。
這就是傳誦至今的「醉拳」的由來。
(7)袁和平電影古裝武打擴展閱讀
角色介紹:
1、袁烈(安志傑飾演)
安志傑飾演的袁烈為袁英親兄,亦為蘇燦義兄。性格深沉,內心充滿仇恨。視親人如命,卻被強烈的權力欲與佔有欲所蒙蔽,從此踏上不歸的復仇之路。
2、武神(周傑倫飾演)
周傑倫飾演的武神冷酷、不苟言笑、擁有飄逸出塵的外形和絕頂的武功。武神與蘇燦連番較勁,激發蘇燦對武術的追求與鬥志。
3、蘇燦(趙文卓飾演)
蘇燦具有智勇俱全的軍隊統領,能刀善箭,深得主帥與部下敬愛,惟淡薄功名,心中只想著要創造出能傳誦後世的獨有武術,可惜為此卻犧牲至親,付上一生沉重的代價。
❽ 全部經典古裝武俠電影
逍遙自在,雲淡風清。正氣稟然,豪氣干雲。仗劍俠酒,笑傲江湖。頑強剛毅,一身忠義。(功夫片不算,功夫片著眼於打鬥本身,武俠片更注重「俠義精神」和情懷。
1.倩女幽魂 (1987)
人鬼的邂逅,不與風流。多的是哭泣與淚水,多的是悵惘與嘆息。多的是心碎和疼痛。 要說這部電影在講愛,其實它更多篇幅里都在展現欲,但最終打破這所有的糾結的,只是兩人之間還來不及分辨。
2.東邪西毒 東邪西毒 (1994)
王家衛是借金庸的皮拍出了古龍的骨,沒有俠之大者,只有浪子、痴女和大漠。 「風也未動,幡也未動,是人心自己在動。」 這漂浪的人生正如大漠一望無垠,在時間的灰燼中只想和你浪跡天涯,客死他鄉。太喜歡陳勛奇的配樂《天地孤影任我行》:一去不返,一眼萬年。
3.新龍門客棧 新龍門客棧 (1992)
昨晚看完就去睡了,一覺醒來,腦子里還全是林青霞抱著缸子喝酒時的一滴淚;張曼玉不穿衣服唱歌,裹著「龍門客棧」的旗子從屋頂跳下來,亦正亦邪的眼神讓人看不透,只甘願被她電死;還有梁家輝一句「我沒有你那樣的勇氣面對沙漠」。有些電影就是這樣,一切都恰到好處。
4.卧虎藏龍 卧虎藏龍 (2000)
比起表面的刀光劍影,人心的情感和慾望才是李安要表現的江湖。再大的力量也無法化解的內心掙扎,李安卻表達得風度翩翩、意境圓融。最好的武俠片之一。 台詞:江湖裡卧虎藏龍,人心裡何嘗不是?刀劍里藏凶,人情里何嘗不是?
5.師父 (2015)
依舊是徐皓峰式儀式感鏡頭與演員調度及寫實武打設計,只不過這次終於用對了地方,觀賞性和娛樂性顯著提升,點映場笑點密集。前半段講規矩,後半段講氣節,人物和故事都好看。剪輯利落巧妙,台詞有風韻而不裝逼,各式冷兵器一口氣看到爽,動作設計精妙絕倫,鐵質音響如在耳畔,看完只想拍掌稱快。
6.笑傲江湖2:東方不敗 笑傲江湖II東方不敗 (1992)
無以倫比的經典,徐克顛覆了笑傲江湖中東方不敗的概念,獨辟蹊徑,走出了一條另類的道路,演員的完美表演也是沒挑的,林青霞、李嘉欣、關之琳、李連傑、袁潔瑩,這些人湊在一起,每個角色都那麼深入人心,尤其是林青霞的東方教主,那種感覺不是隨便誰都能表現出來的,我個人最喜歡的一個版本。
7.黃飛鴻 黃飛鴻 (1991)
現在才算是認認真真地看這部片子,才曉得了徐克作為港片黃金時代的旗手的輝煌。不只是新派武俠的創新,還有對中西碰撞的思考。洋人靠不住,朝廷靠不住,黑社會猖獗,內斗正歡,名不聊生,人民能依靠什麼?惟有「自強」。
8.刀 (1995)
影片改編自張徹經典《獨臂刀》。在這個架空了時代背景的故事裡,刀場、獵戶、馬賊、強盜、黎民,就構成了江湖,世風日下人心不古,沒有浩然於天地間的大義,充斥著的只有野蠻和血腥,燒殺搶掠、欺凌弱小、倒掛虐殺、剝皮示眾。開場的和尚慘死,便象徵著仁義盡失,規則不復。徐克刻意運用了凌厲碎片的剪輯、晃動不安的鏡頭、大量特寫的畫面,以呈現出極度風格化的視覺效果。
武俠元素的表現也是極端化的,無處不在的男性荷爾蒙和憤懣狂躁的情緒肆意噴濺,盡皆過火,盡是癲狂,武俠不再是清晰的一招一式,而是混亂與搏命的纏斗廝殺。最後的高潮段落,趙文卓幾乎只有轉陀螺一招,熊欣欣也是只有舞雙刀招架,歇斯底里,唯快不破,為了生存,沒有理智。
9.雙旗鎮刀客 (1991)
大陸武俠片里的最頂級作品,沒有之一。何平在1991年帶來了一部毫無徵兆的電影,在它之前與之後大陸都沒有出現類似風格的武俠片,它的獨樹一幟堪稱驚艷,也必須被載入電影史冊。內容不過多評價,故事雖簡單但情節十分精彩,美術方面效果極佳,整體給人一個酷字,並且恰到好處地展現了人性,另外好妹好美。
10.俠女 俠女 (1970)
如此禪意,如此純粹。原著的精髓,加以精緻的鏡頭語言演繹,堪稱真正的武俠電影。過慢的節奏在我眼中也是詩意的象徵了,剪輯流暢又不失古典味道。古詩詞的意境,也有西方的懸疑敘事。哎呀呀,這才是武俠片嘛,胡金栓是大師。
11.新獨臂刀 新獨臂刀 (1971)
這一部依然保持了茄汁飛舞斷臂滿天的情結,但是男主一換,素質立刻大大不同。尊叔和狄龍兩個清瘦俊美的孩子,豈止有愛兩字可以衡量!「你是來陪他一起死的!」龍大俠你沒說幾句人話,但此語道破天機啊!對尊叔的認識加深,那一襲白衣啊一襲黑衣的,愛煞人啦!
12.空山靈雨 空山靈雨 (1979)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廟里眾人,芸芸眾生,各懷鬼胎。不得不說,胡金銓是最接近道法的武俠片導演,片子鏡頭運用極為出彩,配樂恰到好處,各個人物性格刻畫獨具匠心。
除了以上的12部外,其實還有不少經典的武俠片,因為時間關系,以後再介紹給你們。
以前的武俠影視都很真實,沒有磨磨唧唧那麼多廢話的,都是「刷」地一下胳膊落地,「刷」地一下血淋淋的人頭落地,叫聲凄慘。相信喜歡看老武俠片的人對那種血腥場面回憶起來都心有餘悸,就是說明拍得很成功、很真實、給觀眾印象也最深。
據說愛演愛看武俠影視的人不僅沒有血腥暴力,相反大部分人都很溫和,有自信。而且一定都很大氣,有誠信,有一副俠義心腸,乃是比較簡單的性情中人。
❾ 袁和平做武術指導的電影有哪些
生於廣州。外號「大眼」。父親袁小田是京劇世家傳人、香港藝壇著名演員兼武術教練,袁小田在50年代曾主演近百部描寫中國歷史上武林高手黃飛鴻的功夫電影。袁和平也參加演出。1970年任《瘋狂殺手》武術指導而進入導演領域。先後為《盪寇灘》1972、《壁虎》1972、《小雜種》1973等片擔任武術指導。1978年獨立執導《蛇拳》(蛇形刁手)Snake in the Eagle』s Shadow、《醉拳》Drunken Master in the Tigers Eye 1978,獲得巨大成功,成為聞名香港、東南亞地區和日本的著名功夫片導演,1992年參與製作《黃飛鴻Ⅱ男兒當自強》Once Upon A Time in China獲第十二屆香港金像獎最佳動作指導獎。1993年參與製作《少年黃飛鴻之鐵馬騮》,獲第十三屆香港金像最佳動作指導提名。 年輕時綽號「大眼」的袁和平,如今已被尊稱為「八爺」。
當年袁和平曾在模仿美國電影《金剛》的港片《猩猩王》中穿著厚熱的戲裝扮「猩猩王」,現在他則以美國影片「黑客」三部曲成為全球最炙手可熱的動作指導。今昔對比,恍如隔夢,似乎難以置信,實際卻是「大眼八爺」憑借多年的努力和超強的實力得成的正果。
(一)初試鋒芒:諧趣功夫片
袁和平出身武術世家,父親袁小田本是京劇武丑,精擅北派武術。早在1939年,袁小田就開始擔任香港電影的武打和替身演員,在這一行當算得上德高望重。袁小田育有七個兒女,袁和平排行老二,自幼便與其他幾位手足袁祥仁、袁信義、袁日初、袁振威、袁龍駒一起隨父親習武,20歲時進入電影圈做龍虎武師及龍套演員,25歲首次為吳思遠導演的《瘋狂殺手》擔任動作設計,其時為1970年。
上世紀70年代正值香港功夫片大行其道,每年都有占港片產量半數以上的功夫片製作上映,堪稱功夫片的黃金時代!由於曾經引領潮流的「黃飛鴻」老派功夫片(關德興主演)的打鬥套路已然落伍,當時功夫片的動作設計大多跟風李小龍的現代截拳飛腳,張徹、劉家良的清末少林功夫,以及楚原、唐佳的古裝武俠打鬥這三種模式。而模仿跟風的結果自然是粗製濫造、千篇一律,觀眾看得愈發無趣。加之許冠文兄弟的生活喜劇大受歡迎,對功夫片形成沖擊,到得70年代末期,香港的功夫片創作不免陷入困境——也就在此時,袁和平開始聲名鵲起,他對功夫片進行的創新改良,取得了影響深遠的突破性成就。
1978年,在著名電影人吳思遠的提攜下,已為多部電影擔任過動作設計的袁和平終於升做導演,並在一年之內開拍了《蛇形刁手》和《醉拳》兩部功夫片。盡管這兩部電影皆是頑劣少年跟隨深藏不露的宗師高手學藝,最終艱難打敗強敵的尋常情節,卻被袁和平拍出新意。他先為《蛇形刁手》和《醉拳》定下功夫喜劇的基調,同時精心設計了活潑靈巧兼具雜耍游戲性的象形武術動作,突出了練功過程的趣味性,完全有別於之前的功夫片模式,令觀眾耳目一新。
《蛇形刁手》和《醉拳》上映後反響極佳,兩部功夫喜劇的票房皆名列當年十大賣座影片,甚至打入日本市場。袁和平也因此一鳴驚人,成為香港電影界繼劉家良、洪金寶之後第三位由動作指導升為導演的成功範例。另外,袁和平的這兩部電影還捧紅了曾是票房毒葯的成龍,片中充滿喜感活力的頑劣少年形象簡直是為成龍量身訂做,而經過十年戲校訓練的成龍,對完成袁和平在練功過程中設計的高難度雜技動作自然駕輕就熟。如此天衣無縫的合作,想不成功都難。
《醉拳》之後,袁和平與成龍分道揚鑣,這兩位香港諧趣功夫片的開創者沿著各自的喜好方向繼續將此類片種發揚光大。如果說成龍的《笑拳怪招》和《師弟出馬》已經是突破常規的自由發揮,那麼袁和平的《林世榮》與《勇者無懼》則是傳統與創新的融合,也可以說是《醉拳》的延續。《醉拳》本是傳統的「黃飛鴻」題材,只不過編導聰明的將原來嚴肅正統的中年「黃師傅」傳奇改為調皮詼諧的青年「黃飛鴻」故事。待到《林世榮》和《勇者無懼》這兩部同樣「黃飛鴻」題材的電影中,雖然換回關德興這個正宗「黃師傅」,但嚴肅之中已帶有些喜劇色彩。況且黃師傅不再以主要角色出現,反倒以黃飛鴻的青年弟子經歷作為情節主線,依舊是《醉拳》帶有闖禍青年的詼諧故事配以最後搏命對打的激烈場面的套路。具體到動作方面,兩部影片都做到了剛柔相濟,不過《林世榮》是袁和平與洪金寶共同設計;《勇者無懼》卻是袁家班的集體創作,但男主角仍是洪金寶、成龍的師弟元彪。
由於《林世榮》與《勇者無懼》的票房口碑不輸《醉拳》,袁和平的功夫片導演地位當然更加穩固。
(二)幾度風雨:靈幻功夫片與時裝動作片
說到對電影特技的接觸運用,擅長拍真功夫的袁和平並非如很多人想的那樣始自《黑客帝國》。事實上,袁和平在20年前便已開始將拳腳功夫與電影特技結合起來,搞出了港片的獨特類型——「靈幻功夫片」。不過,當年八爺玩的不是電腦特技,而是包括煙霧、威亞、魔術、雜技在內的香港土法特技。
或許是受到1980年洪金寶自導自演的《鬼打鬼》的啟發,袁和平於1982年也導演了靈幻功夫片《奇門遁甲》,而且走得更遠,拍得更玄。《鬼打鬼》尚且有些現實生活的偷情捉姦情節,結尾處的重頭戲,鬼怪附體的打鬥依舊以拳腳功夫的對決表現。待到袁和平的《奇門遁甲》中則完全是超現實的情節邏輯和神乎奇技的鬥法比拼。易容殺人、地府報仇,呼風喚雨、剪紙化蝶,分明是一部魔幻傳奇。看得出,袁和平對該片注入了極大心血,他從中國傳統的民俗文化中汲取靈感,不僅設計了超乎尋常的雜技式肢體動作,而且運用了大量傳統魔術手法,使《奇門遁甲》的人物造型、道具、布景以及打鬥場面呈現出既恐怖又幽默的詭異風格,即便在當今香港電影中也稱得上獨樹一幟。
《奇門遁甲》推出後大獲成功,使得袁和平及袁家班倍受鼓舞,緊接著又拍了《天師撞邪》、《僵屍怕怕》、《陰陽奇兵》等靈幻功夫片,繼續在各種稀奇古怪的神奇動作橋段設計方面下足氣力。可惜這幾部影片只以節奏奇觀取巧,情節內容卻簡單粗糙,遠及不上洪金寶的《人嚇人》和《僵屍先生》等靈幻功夫片既有林正英、陳會毅對動作把關,又有黃炳耀、黃鷹等名編劇對故事情節精密編排,因此最終淪為形式主義之作,反響甚微,票房也愈來愈差。
眼見「靈幻功夫片」風光不再,回歸民初功夫喜劇的《笑太極》又差強人意,袁和平經過一番審時度勢,決定跟上時代潮流,改拍當年正大受歡迎的時裝動作片,首部作品是1985年的《情逢敵手》。在這部反響不錯的影片中,袁和平將流行的霹靂舞與傳統的武術、雜技融合在一起,創出全新的動作娛樂效果。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這一階段,被袁和平挖掘出的弟子甄子丹成為他時裝動作片的最佳詮釋者,從《情逢敵手》到《特警屠龍》、《皇家師姐之直擊證人》,再至《洗黑錢》,甄子丹輔助袁和平設計了許多精彩之極的新奇現代打法,與八爺以前的功夫喜劇風格迥異。
尤其是警匪動作片《洗黑錢》,故事情節固然簡單乏味,但袁和平、甄子丹、袁祥仁、郭振鋒(這四人如今都已闖入國際影壇)共同設計的打鬥場面完全打破了傳統功夫片的套路模式,融合現代格擊與分解後的武術招式,既迅速敏捷、又拳拳到肉,動作瀟灑、造型凌厲,同時甄子丹擅長的腿功亦發揮得淋漓盡致,堪稱動作片影史的典範之作!
不過,盡管袁和平對時裝動作打鬥戲一如既往的用心創新,但始終難以重現當年拍功夫喜劇的輝煌。上世紀80年代後期最受觀眾歡迎的是成龍的時裝動作片,那時他和成家班已經拿下四屆香港金像獎最佳動作指導。相比之下,袁和平的動作設計不是不好,只是參與影片的整體質量平庸,浪費了八爺的才華。其實,無論做動作指導,還是做導演,當時的袁和平都缺乏一個可以從形式到內容全方位提升影片水準的合作者……
(三)再次輝煌:90年代的武俠功夫片潮流
進入90年代,香港掀起了武俠功夫片的新一輪熱潮,袁和平正好可以籍此大展所長。但八爺之所以能迎來個人事業的第二次高峰,還得益於找到了一個極富創造力的合作夥伴,亦是新派武俠功夫片熱潮的始作俑者——徐克。
卻說1991年,素以創新求變聞名的徐克准備重拍黃飛鴻故事。首集找來了劉家榮和袁祥仁、袁信義兄弟為影片設計動作招式。舊瓶裝新酒的《黃飛鴻》上映後大獲成功,票房狂收3000萬,並令徐克獲得香港金像獎最佳導演,袁祥仁三人榮獲最佳動作指導獎項。翌年,徐克趁勢推出續集《男兒當自強》,這次則只請袁和平一人擔任動作指導。八爺果然不負重託,除了延續了第一部硬橋硬馬的武術功夫外,他又加進了許多靈活的雜耍技巧,比如李連傑(飾黃飛鴻)與熊欣欣(飾九宮真人)在南天門需要掌握平衡的對打,還有柔身幾轉卸掉白綾的舒展動作等。至於影片最精彩的部分,黃飛鴻與納蘭元述(甄子丹飾)在狹窄空間中進行的棍斗,居然被袁和平設計出大開大合的動作效果,令人嘆為觀止。因此,袁和平獲得當年香港金像獎最佳動作指導絕對是實至名歸!
1993和1994兩年是袁和平的創作旺盛期,他一口氣擔任了《黃飛鴻之鐵雞斗蜈蚣》、《少年黃飛鴻之鐵馬騮》、《太極張三豐》、《英雄豪傑蘇乞兒》、《詠春》、《精武英雄》、《火雲傳奇》七部功夫片的動作指導及導演,努力做到部部有新意。而在與李連傑、甄子丹、楊紫瓊等功夫明星合作時,八爺每次都是因人而異,按照每個人的特點量身訂做。比如甄子丹的腿功好,就要注意發揮這個長處;楊紫瓊是舞蹈演員出身,就要為她安排具有節奏感和柔韌性的動作;李連傑武術功底深厚,招式有板有眼,所以袁和平多為他設計瀟灑、英武的動作套路。再者,還要因戲而變,比如在同是由李連傑主演的《鐵雞斗蜈蚣》、《太極張三豐》和《精武英雄》中,八爺就分別為李連傑編排了醉拳、太極拳和自由搏擊三種風格迥異的功夫招數。而相對於當年成龍打的富於雜技性的詼諧醉拳,《鐵雞斗蜈蚣》中李連傑施展的則是拳拳到肉的硬醉拳。——由此而來,不難窺見袁和平對動作設計的創新求變精神。
在袁和平拍過的眾多功夫片中,他自認最滿意的作品是《少年黃飛鴻之鐵馬騮》。影片由徐克編劇、監制,又是八爺拿手的「黃飛鴻」題材,雖然講述黃飛鴻的少年故事,但濃墨譜寫的卻是黃麒英父子的舐犢親情,這在袁和平導演的作品中甚為少見。至於動作場面,袁和平則回歸傳統功夫片,在不停機的情況下拍攝更多連貫的真實動作,尤顯暴烈刺激。而在《男兒當自強》中用吊鋼絲踢出的「無影腿」,在《鐵馬騮》中也以甄子丹的快腿真實再現。還有歷史上「黃師傅」真正擅長的南派洪拳在該片中同樣成為對敵的主要應用招式,而不是像李連傑的「黃飛鴻」系列那樣亂用北派功夫。另外,即便是片尾那段用吊綱
❿ 被評為最偉大功夫片的電影,為何被埋沒了27年
上世紀90年代,是香港電影發展的黃金時期,只要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香港電影。
周星馳、周潤發、成龍是香港電影界的三座大山,然而李連傑卻能夠在三座大山之中刨食吃,自然是不簡單。
李連傑也是得到了向華強提前支付的6000萬片酬,幫利智渡過了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