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羅生門講的是什麼
《羅生門》由黑澤明執導,三船敏郎、京町子、森雅之、志村喬等領銜主演。講述了一起由武士被殺而引起的一宗案件以及案件發生後人們之間互相指控對方是兇手的的種種事情以及經過。於1950年08月25日在日本上映。
劇情概述:羅生門,日本京都的正南門。雲游和尚、砍柴人和乞丐在城門底下避雨,三人閑聊,話題開始,故事的序幕拉開:一個武士和他妻子路過荒山,遭遇了不測。妻子被侮辱,而武士慘遭殺害。慘案如何釀成?兇手、妻子、借武士亡魂來做證的女巫,都各有說法。真相只得一個,但是各人提供證詞的目的卻各有不同。為了美化自己的道德,減輕自己的罪惡,掩飾自己的過失,人人都開始敘述一個美化自己的故事版本。荒山上的慘案,成了一團撥不開看不清的迷霧。談論完畢,雨過天晴。砍柴人在羅生門旁發現一個哭泣的棄嬰。他決定收養下來,抱著嬰孩往夕陽深處走去。
該片上映後,在歐洲引起轟動,又在美國掀起「黑澤明熱」,黑澤明也因而被譽為「世界的黑澤明」。本片獲1951年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獲第23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並入選日本名片200部。
㈡ 關於電影《羅生門》與原著。
《羅生門》本是芥川龍之介的一篇小說,而黑澤明編導的同名電影,則取材於芥川的另一篇小說《竹叢中》,兩篇小說本來是毫無關聯的。影片借「羅生門」為場景,讓三個在這里避雨的人談論「竹叢中」的殺人案;而小說的結構,則是臚列案件的幾個證人和當事人在巡捕官署的陳述記錄,除此之外,不著一字。影片結構上這樣重新安排,使案子當事者陳述的不同的案情版本,通過與案子無關的對話者逐個講述出來,更有效地喚起觀者的強烈懸念:事實的真相究竟如何?抑或,事實的真相是否根本不可知?又通過對話者的議論「演繹」出這樣的意思:人對事實的陳述不可信,是由於人心的根本缺陷,而這缺陷幾乎不可克服;這意思在小說里是引而不發的。文字的藝術不妨「隱」,視聽的藝術則必須一定程度地「顯」。
㈢ 黑澤明電影《羅生門》是根據日本哪位著名短篇小說家的同名小說改編的
芥川龍之介
㈣ 黑澤明的電影《羅生門》是結合了哪兩部小說
該片是根據日本名作家芥川龍之介的短篇小說《筱竹叢中》改編而成,編劇也是芥川龍之介,而《羅生門》(小說)其實也是芥川龍之介的短篇小說,但故事的內容並不是電影的內容。小說全文
某日傍晚,有一家將,在羅生門下避雨。
寬廣的門下,除他以外,沒有別人,只在朱漆斑駁的大圓柱上,蹲著一隻蟋蟀。羅生門正當朱雀大路,本該有不少戴女笠和烏軟帽的男女行人,到這兒來避雨,可是現在卻只有他一個。
這是為什麼呢,因為這數年來,接連遭了地震、台風、大火、飢謹等幾次災難,京城已格外荒涼了。照那時留下來的記載,還有把佛像、供具打碎,將帶有朱漆和飛金的木頭堆在路邊當柴賣的。京城裡的情況如此,像修理羅生門那樣的事,當然也無人來管了。在這種荒涼景象中,便有狐狸和強盜來乘機作窩。甚至最後變成了一種習慣,把無主的屍體,扔到門里來了。所以一到夕陽西下,氣象陰森,誰也不上這里來了。
倒是不知從哪裡,飛來了許多烏鴉。白晝,這些烏鴉成群地在高高的門樓頂空飛翔啼叫,特別到夕陽通紅時,黑魆魆的好似在天空撒了黑芝麻,看得分外清楚。當然,它們是到門樓上來啄死人肉的——今天因為時間已晚,一隻也見不到,但在倒塌了磚石縫里長著長草的台階上,還可以看到點點白色的鳥糞。這家將穿著洗舊了的寶藍襖,一屁股坐在共有七級的最高一層的台階上,手護著右頰上一個大腫瘡,茫然地等雨停下來。
說是這家將在避雨,可是雨停之後,他也想不出要上哪裡去。照說應當回主人家去,可是主人在四五天前已把他辭退了。上邊提到,當時京城市面正是一片蕭條,現在這家將被多年老主人辭退出來,也不外是這蕭條的一個小小的餘波。所以家將的避雨,說正確一點,便是「被雨淋濕的家將,正在無路可走」。而且今天的天氣也影響了這位平安朝家將的憂郁的心情。從申末下起的雨,到酉時還沒停下來。家將一邊不斷地在想明天的日子怎樣過——也就是從無辦法中求辦法,一邊耳朵里似聽非聽的聽著朱雀大路上的雨聲。
而包圍著羅生門從遠處颯颯地打過來,黃昏漸漸壓到頭頂,抬頭望望門樓頂上斜出的飛檐上正挑起一朵沉重的暗雲。
要從無辦法中找辦法,便只好不擇手段。要擇手段便只有餓死在街頭的垃圾堆里,然後像狗一樣,被人拖到這門上扔掉。倘若不擇手段哩——家將反復想了多次,最後便跑到這兒來了。可是這「倘若」,想來想去結果還是一個「倘若」。原來家將既決定不擇手段,又加上了一個「倘若」,對於以後要去乾的「走當強盜的路」,當然是提不起積極肯定的勇氣了。
家將打了一個大噴嚏,又大模大樣地站起來,夜間的京城已冷得需要烤火了,風同夜暗毫不客氣地吹進門柱間。蹲在朱漆圓柱上的蟋蟀已經不見了。
家將縮著脖子,聳起裡面襯黃小衫的寶藍襖子的肩頭,向門內四處張望,如有一個地方,既可以避風雨,又可以不給人看到能安安靜靜睡覺,就想在這兒過夜了。
這時候,他發現了通門樓的寬大的、也漆朱漆的樓梯。樓上即使有人,也不過是些死人。他便留意著腰間的刀,別讓脫出鞘來,舉起穿草鞋的腳,跨上樓梯最下面的一級。
過了一會,在羅生門門樓寬廣的樓梯中段,便有一個人,像貓兒似的縮著身體,憋著呼吸在窺探上面的光景。樓上漏下火光,隱約照見這人的右臉,短鬍子中長著一個紅腫化膿的面疤。當初,他估量這上頭只有死人,可是上了幾級樓梯,看見還有人點著火。這火光又這兒那兒地在移動,模糊的黃色的火光,在屋頂掛滿蛛網的天花板下搖晃。他心裡明白,在這兒點著火的,決不是一個尋常的人。
家將壁虎似的忍著腳聲,好不容易才爬到這險陡的樓梯上最高的一級,盡量伏倒身體,伸長脖子,小心翼翼地向樓房望去。
果然,正如傳聞所說,樓里胡亂扔著幾具屍體。火光照到的地方挺小,看不出到底有多少具。能見到的,有光腚的,也有穿著衣服的,當然,有男也有女。這些屍體全不像曾經活過的人,而像泥塑的,張著嘴,攤開胳臂,橫七豎八躺在樓板上。只有肩膀胸口略高的部分,照在朦朧的火光里;低的部分,黑漆漆地看不分明,只是啞巴似的沉默著。
一股腐爛的屍臭,家將連忙掩住鼻子,可是一剎間,他忘記掩鼻子了,有一種強烈的感情,奪去了他的嗅覺。
這時家將發現屍首堆里蹲著一個人,是穿棕色衣服、又矮又瘦像只猴子似的老婆子。這老婆子右手擎著一片點燃的松明,正在窺探一具屍體的臉,那屍體頭發秀長,量情是一個女人。
家將帶著六分恐怖四分好奇的心理,一陣激動,連呼吸也忘了。照舊記的作者的說法,就是「毛骨悚然」了。老婆子把松明插在樓板上,兩手在那屍體的腦袋上,跟母猴替小猴捉虱子一般,一根一根地拔著頭發,頭發似乎也隨手拔下來了。
看著頭發一根根拔下來,家將的恐怖也一點點消失了,同時對這老婆子的怒氣,卻一點點升上來了——不,對這老婆子,也許有語病,應該說是對一切罪惡引起的
反感,愈來愈強烈了。此時如有人向這家將重提剛才他在門下想的是餓死還是當強盜的那個問題,大概他將毫不猶豫地選擇餓死。他的惡惡之心,正如老婆子插在樓板上的松明,烘烘地冒出火來。
他當然還不明白老婆子為什麼要拔死人頭發,不能公平判斷這是好事還是壞事,不過他覺得在雨夜羅生門上拔死人頭發,單單這一點,已是不可饒恕的罪惡。當然他已忘記剛才自己還打算當強盜呢。
於是,家將兩腿一蹬,一個箭步跳上了樓板,一手抓住刀柄,大步走到老婆子跟前。不消說,老婆子大吃一驚,並像彈弓似的跳了起來。
「吠,哪裡走!」
家將擋住了在屍體中跌跌撞撞地跑著、慌忙逃走的老婆子,大聲吆喝。老婆子還想把他推開,趕快逃跑,家將不讓她逃,一把拉了回來,倆人便在屍堆里扭結起來。勝敗當然早已註定,家將終於揪住老婆子的胳臂,把她按倒在地。那胳臂瘦嶙嶙地皮包骨頭,同雞腳骨一樣。
「你在幹麼,老實說,不說就宰了你!」
家將摔開老婆子,拔刀出鞘,舉起來晃了一晃。可是老婆子不做聲,兩手發著抖,氣喘吁吁地聳動著雙肩,睜圓大眼,眼珠子幾乎從眼眶裡蹦出來,像啞巴似的頑固地沉默著。家將意識到老婆子的死活已全操在自己手上,剛才火似的怒氣,便漸漸冷卻了,只想搞明白究竟是怎麼一回事,便低頭看著老婆子放緩了口氣說:
「我不是巡捕廳的差人,是經過這門下的行路人,不會拿繩子捆你的。只消告訴我,你為什麼在這個時候在門樓上,到底干什麼?」
於是,老婆子眼睛睜得更大,用眼眶紅爛的肉食鳥一般矍鑠的眼光盯住家將的臉,然後把發皺的同鼻子擠在一起的嘴,像吃食似的動著,牽動了細脖子的喉尖,從喉頭發出烏鴉似的嗓音,一邊喘氣,一邊傳到家將的耳朵里。
「拔了這頭發,拔了這頭發,是做假發的。」
一聽老婆子的回答,竟是意外的平凡,一陣失望,剛才那怒氣又同冷酷的輕蔑一起兜上了心頭。老婆子看出他的神氣,一手還捏著一把剛拔下的死人頭發,又像蛤螟似的動著嘴巴,作了這樣的說明。
「拔死人頭發,是不對,不過這兒這些死人,活著時也都是干這類營生的。這位我拔了她頭發的女人,活著時就是把蛇肉切成一段段,曬幹了當干魚到兵營去賣的。要不是害瘟病死了,這會還在賣呢。她賣的干魚味道很鮮,兵營的人買去做菜還缺少不得呢。她干那營生也不壞,要不幹就得餓死,反正是沒有法幹嘛。你當我干這壞事,我不幹就得餓死,也是沒有法子呀!我跟她一樣都沒法子,大概她也會原諒我的。」
老婆子大致講了這些話。
家將把刀插進鞘里,左手按著刀柄,冷淡地聽著,右手又去摸摸臉上的腫瘡,聽著聽著,他的勇氣就鼓起來了。這是他剛在門下所缺乏的勇氣,而且同剛上樓來逮老婆子的是另外的一種勇氣。他不但不再為著餓死還是當強盜的問題煩惱,現在他已把餓死的念頭完全逐到意識之外去了。
「確實是這樣嗎?」
老婆子的話剛說完,他譏笑地說了一聲,便下定了決心,立刻跨前一步,右手離開腫皰,抓住老婆子的大襟,狠狠地說:
「那末,我剝你的衣服,你也不要怪我,我不這樣,我也得餓死嘛。」
家將一下子把老婆子剝光,把纏住他大腿的老婆子一腳踢到屍體上,只跨了五大步便到了樓梯口,腋下夾著剝下的棕色衣服,一溜煙走下樓梯,消失在夜暗中了。
沒多一會兒,死去似的老婆子從屍堆里爬起光赤的身子,嘴裡哼哼哈哈地、借著還在燃燒的松明的光,爬到樓梯口,然後披散著短短的白發,向門下張望。外邊是一片沉沉的黑夜。
誰也不知這家將到哪裡去了。
㈤ 羅生門講的什麼故事
《羅生門》是根據日本作家芥川龍之介的短篇小說《筱竹叢中》改編而成,影片以戰亂、天災、疾病連綿不斷的日本平安朝代為背景,主要講述了一起由武士被殺而引起的一宗案件以及案件發生後人們之間互相指控對方是兇手的種種事情以及經過的故事。
《羅生門》是由日本大榮電影有限公司與美國雷電華影片公司於1950年聯合出品的懸疑影片。該影片由黑澤明執導,芥川龍之介,橋本忍聯合編劇,三船敏郎、京町子、森雅之、志村喬等領銜主演。
該影片於1951年榮獲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以及第23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並入選日本名片200部。
(5)電影羅生門是哪個小說擴展閱讀:
主要角色介紹
1、角色:多襄丸
演員:三船敏郎
簡介:在京都臭名遠揚的盜賊。好女色,被真砂的美貌和性情吸引,為貪圖武士金澤武弘妻子真砂美色,殘忍殺害了武士。在糾察使署審判時,用各種借口和謊言掩蓋自己的行為,不但沒有為自己的行為做出深刻反省,還依舊我行我素的宣揚自己的武藝高超。
2、角色:金澤武弘
演員:森雅之
簡介:旅行的武士,因為妻子的美貌吸引了強盜,被多襄丸巧言帶到深山裡,最後不小心遭了強盜的暗算,被強盜綁架,全身無法動彈,最後無奈自己眼睜睜看著多襄丸當著自己妻子的面殘忍殺害了自己。
3、角色:真砂
演員:京町子
簡介:金澤武弘武士的妻子,乍一看老實貞淑,但內心性情激烈。和丈夫在深山中行走,美艷姿色吸引了強盜多襄丸。在丈夫被綁架後命在旦夕時,不但見死不救依然不為所動,依舊為保自己性命對丈夫漠不關心。
4、角色:樵夫
演員:志村喬
簡介:金澤遺體的第一發現者。貪圖小便宜,為人虛偽,拿走了插在死者身上的短刀,為了掩蓋自己的行為,卻到糾察使署報告自己發現屍體的事情,只因事後從案發現場偷走了那把嵌螺鈿、頗值些錢的匕首,心中有愧,所以開始不說出真相,用謊言來掩蓋自己罪惡的行徑。
參考資料來源來源:網路-羅生門
㈥ 羅生門 是什麼
《羅生門》是根據日本作家芥川龍之介的小說《竹林中》改編的電影,使用了芥川的另一部小說《羅生門》的名字。電影由日本著名導演黑澤明執導,於1950年拍攝完成。故事敘述了一個武士和其妻子在遠行途中被強盜攔截並捆綁,其妻被強盜強奸,之後武士又不明原因地死去的故事。電影通過多人對這一事件的不同描述表達了人之不可信這一內涵。劇中強盜、武士妻子、武士分別由三船敏郎、京町子、森雅之扮演。作品獲得1951年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義大利電影評論獎,奧斯卡榮譽獎(相當於今天的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等眾多獎項。這是一部在日本電影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作品,也被許多人認為是歷史上最偉大的電影之一。
電影「羅生門」里主要的人物有武士、武士的妻子、強盜和樵夫等四個人, 強盜見到武士的妻子秀色可餐,想占為己有,於是編了一套說詞騙武士說某地有寶藏,邀武士一起去尋寶。強盜利用機會竟把武士綁了起來,然後再回到武士的妻子那邊,強暴了武士的妻子,再帶著武士的妻子來到武士的面前,質問武士的妻子是要從此跟著強盜還是跟著武士?不料武士竟然從此不要這個老婆了。強盜見武士不要他的老婆,覺得沒有競爭,他也不要那個女人了。武士的妻子覺得這樣太沒面子,就挑撥武士和強盜打起來,搏鬥間,強盜幸運的殺死武士,這整個過程,都被上山打柴的樵夫看見了,可是他趁大家都離開現場後,偷走了武士身上名貴的短劍,後來這夥人都被抓去衙門問話,每個人都有一套漂亮的說詞。
強盜的說法是他很英勇的和武士比劍,贏得美人心,武士的妻子把自己形容成貞女烈婦,武士則透過靈媒自稱壯烈的切腹,而唯一知道真相的樵夫則因為偷了武士的短劍,始終不肯吐露真相,最後才在「羅生門」這處地方全盤托出。
因為一場瓢潑大雨,乞丐到一座破舊不堪的小廟——羅生門中避雨,在這里與樵夫和雲游和尚不期而遇,樵夫的一句自言自語「不懂,真是不懂」引起了乞丐的好奇心,在乞丐的再三追問下,樵夫道出了一個駭人聽聞的故事:
三天前,樵夫進山去砍柴,在山裡看到在一把女人用的木梳旁邊有一具武士屍體。樵夫趕緊到糾察署去報官。差役抓住了殺死武士的強盜。在公堂上強盜承認因見武士妻子美貌而起了賊心,強暴了她。他說由於武士妻子堅決要他倆決斗,在決鬥了23回後,他殺死了武士。強盜以此來誇耀自己的武藝高強。武士妻子卻說,她受到強盜侮辱,撲到丈夫身上哭訴,而丈夫卻以鄙視的目光看他,毫無憐惜之意,因此她昏了過去,手中短刀誤殺了武士。這時公堂上讓女巫把武士的靈魂招來審問,武士說,他妻子唆使強盜殺他,他十分羞恥,拿起短刀自殺的。
後來樵夫說,其實他看到了強盜與武士兩人的決斗,開始沒有講,是因為怕惹上麻煩。他說,強盜和武士的武藝很平常,而且他們在爭斗中也是畏首畏尾,很是齷齪,強盜也不像自己所吹噓的那樣神勇無比!其實武士、武士妻子和強盜三個人都在說謊,他們都是自私的,都把錯的責任推卸給別人,把自己說成沒有錯,是別人的錯。其實他們只是自欺欺人罷了。 乞丐、樵夫和雲游和尚三人正談至尾聲時忽然聽到嬰兒哭聲,乞丐首先找到了被遺棄的嬰兒,試圖剝去那棄嬰外面的衣服,被樵夫阻止,而乞丐就道出了人們都是很自私的,包括樵夫,他私下拿走了那把短刀,最終乞丐還是拿走了衣服。樵夫想去抱孩子,雲游和尚誤以為他還想剝去孩子的貼身衣裳,引起了爭吵。最後樵夫說,我已有六個孩子,不在乎養第七個孩子,讓我領養吧,和尚這才知道是錯怪了他,就把孩子交給了樵夫。這時,雲游和尚和樵夫的誤解消除了,世界上還是有可以相信的人的,一直下的滂沱大雨終於停了,夕陽照著樵夫離去的背影……
㈦ 電影版的羅生門,和原著比起來有什麼修改
修改談不上,更多的應該是對原著的尊敬。黑澤明的電影《羅生門》是由芥川龍之介的《竹林中》和《羅生門》改編而來,也就是說電影版的《羅生門》是結合了兩部優秀的作品,電影很好的將兩個故事融合在一起,形成了異樣而新奇的樣子,給我們講述了深層次的人性問題,他似乎好像在一步一步拉扯著你,進入到這個迷幻卻真實的世界。這兩部作品,看起來似乎就是編和導的關系。其實不然。
我們常常會僥幸,會因為逃過一些懲罰而暗自欣喜,但是心靈最深處最深處的內疚會慢慢長出來,不過有些人對這些內疚熟若無睹,他們麻木,他們冷漠,他們寧願永遠背負都不願承認錯誤,就是這么可憐,可憐到低處。性本善,這是永遠都無須懷疑的定論,只要相信人心終歸是向著善的,就不要覺得《羅生門》有多麼可怕,也不要害怕直面人性。
㈧ 電影《羅生門》主要講了什麼
《羅生門》是由日本大榮電影有限公司與美國雷電華影片公司於1950年聯合出品的懸疑影片。該影片由黑澤明執導,芥川龍之介,橋本忍聯合編劇,三船敏郎、京町子、森雅之、志村喬等領銜主演。
這是第一次在著名國際電影節上獲得大獎的亞洲影片。 彩影片在藝術上有新的探索,它使人們清楚地看到,戰後日本社會道德水準的低下以及整個社會精神危機籠罩下的一片混亂。影片鮮明生動的視覺形象,簡潔 凝煉的結構,強烈的動作性,明快的節奏,大量運用特寫鏡頭和著意渲染的光影效果,博得行家們的一致好評。 術影片的故事情節似乎很簡單:羅生門下,行腳僧、樵夫等在談論武士之死及 其妻子與強盜的供詞。他們感到真相不明,最後得出結論「人都是自私的」。影 片表面上告訴人們,人是不可信賴的,可結尾行腳僧的感嘆「我還是可以相信人 的」,又肯定了人的道德信念。
㈨ 小說羅生門和電影羅生門明明是兩個故事,電影里的其實是另一部芥川的小說,難道兩者有相同的含義
兩部小說的結合造就了電影《羅生門》表象主義
看過《羅生門》電影和書的同志都很清楚一點,那就是電影怎麼和書里講的故事不同呢。包括我在內,當時看羅生門的時候都在期待龍之芥的結局——一個落魄的武士進入羅生門後扒走了一個剪死人頭發老婦人的衣服,這一段。期待了很久,最後發現怎麼越來越不一樣了,出入很大啊。
後來讀了龍之芥的另外的一部小說叫《竹林中》才反映過來,原來黑澤明把這兩部小說綜合了起來。當然一般的兩部小說是不大容易綜合的,但這兩部卻是個意外,都表達了一個主體, 善惡之間的對話。
看過一些介紹羅生門的電影書籍,上面舉了些黑澤明運用的反拍技巧,來突出故事的發展過程,覺得很不錯。
最後黑澤明把羅生門的結局改了一下,通過一個落魄,無賴的武士搶走嬰兒的衣服作為結局,不但照應了《羅生門》本來小說的內容,也使得電影前後有了連接。
一點拙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