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類型 > 51環繞音效電影哪個比較好

51環繞音效電影哪個比較好

發布時間:2022-07-16 10:41:10

A. bestv51影院,如何實現環繞聲

環繞聲是如何實現的?




什麼是環繞聲

製作和呈現錄音的方法有很多。最簡單的方法,也是最早的有聲電影中使用的方法,叫做單聲道。單聲道意味著所有的聲音都被記錄到一個音軌或聲道上(例如,一個唱片上的一個螺旋槽,或磁帶上的一個磁軌),通常在一個揚聲器上播放。

雙聲道錄音通常被稱為立體聲,其中聲音在聽者兩側的揚聲器上播放。但這並不完全准確,因為立體聲實際上指的是更廣泛的多聲道錄音。雙聲道聲音是家庭立體聲接收器、電視和調頻收音機廣播的標准格式。最簡單的兩聲道錄音,稱為雙耳錄音,是在現場活動(例如音樂會)上設置兩個麥克風來代替人的雙耳。當你在兩個不同的揚聲器上收聽這兩個頻道時,它會重現出親臨現場的體驗。

環繞錄音將這一理念更進一步,添加更多的音頻通道,使聲音來自三個或更多的方向。雖然「環繞聲」一詞在技術上指的是杜比實驗室設計的特定多通道系統,但它更常用作劇院和家庭影院多通道音響系統的通用術語。在本文中,我們將以這種通用的方式使用它。

有一些特殊的麥克風可以錄制環繞聲(通過從三個或更多的方向拾取聲音),但這並不是製作環繞聲原聲帶的標准方法。幾乎所有的電影環繞音效都是在混音工作室里製作的。聲音編輯和調音師會收集許多不同的音頻記錄,在電影片場錄制的對話、在配音工作室錄制的聲音效果或在電腦上製作的聲音效果、樂譜,然後決定播放哪個或多個音頻頻道。

早期的環繞聲

多年來,環繞聲有許多不同的製作方法。迪斯尼的《幻想曲》(1941年)是最早的環繞聲電影之一,它讓觀眾沉浸在古典音樂中。迪斯尼音響工程師威廉·加里蒂將每個管弦樂隊的錄音分開,並將它們混合,製作出四個不同的音軌,這些音軌作為光學音軌記錄在一個單獨的膠卷上。

四個音軌驅動著劇院周圍不同的揚聲器。在一個裝備齊全的劇院里,音樂似乎在禮堂里來回移動,這種效果是通過聲音平移來實現的。平移包括從一個音頻頻道淡出聲音(例如小提琴旋律),同時在另一個頻道上構建聲音。

為了用環繞立體聲播放《幻想曲》,影院需要一台額外的投影機來播放原聲,還需要一台昂貴的接收器和揚聲器。

這種環繞立體聲系統沒有流行起來(必要的設備非常昂貴),但到了20世紀50年代末,許多好萊塢電影都採用了更簡單的多頻道格式。在這個時代出現了幾種不同的劇院設置,包括著名的電影放映廳和電影放映機,但大多數都使用相同的基本音響技術。作為一個整體,這些系統被稱為立體聲,或簡單的劇院立體聲。

立體聲

立體聲使用四個或更多的模擬磁音頻軌道周圍的電影邊緣。磁軌不能像傳統的光學聲軌那樣發出清晰的聲音,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們會逐漸消失,但它們在膠片上佔用的空間要小得多。標准膠片格式沒有足夠的空間容納兩個以上的光軌,但可以在膠片框架周圍擠壓多達六個磁軌。

在立體聲系統中,三到五個頻道在電影屏幕後面驅動揚聲器。流行的四通道系統包括一個通道驅動左側揚聲器,一個通道驅動右側揚聲器,一個通道驅動中央揚聲器,以及一個通道驅動沿劇院兩側和後部的環繞揚聲器。有些系統在屏幕後面有五個獨立的頻道和一個環繞頻道。

在這些電影中,大部分聲音都被錄制在前面的頻道上,這樣文字就好像是從屏幕上傳出來的。當一個演員在屏幕左側講話時,對話聲來自左側的揚聲器。當一個演員在右邊說話時,聲音來自右邊的演講者。大多數的對話也被引導到中央揚聲器,它用來錨定或聚焦屏幕上的聲音。後音軌(或音軌)通常用於「效果聲音」,如環境背景噪音或屏幕外發出的聲音。

在20世紀70年代,杜比實驗室基於相同的配置引入了一種新的聲音格式。

動態杜比

與立體聲一樣,最初的Dolby Stereo有三個前聲道和一個環繞聲聲道。但是,它沒有使用磁軌,而是恢復到卓越的光學磁軌技術,以允許更清晰的聲音播放。杜比立體聲還採用了先進的降噪工藝,進一步提高了音質。

杜比立體音響的高音質使電影製作者更廣泛地利用環繞聲道。喬治·盧卡斯的《星球大戰》(StarWars)是杜比立體音公司(Dolby Stereo)編碼的首批電影之一,它使用環繞聲來增強其史詩般的太空戰斗場景。聲音工程師逐漸將戰斗機的聲音從前頻道移到後頻道,使之看起來像是從屏幕上飛過的聲音。

後來的電影採用了「星球大戰」模式,使用環繞音軌創造出奇妙的效果,並填充背景噪音來建立場景的設置。在較新版本的環繞聲音響系統中,影院主人可以掛上一個低音炮來處理極低頻的聲音(一個分頻器可以將這些聲音從兩個音軌中分離出來)。許多電影製作者使用低音炮在劇院里製造出強烈的轟鳴聲,當屏幕上發生爆炸或地震時,會震動觀眾。模擬和數字環繞聲音響系統中的超低音聲道有時被稱為低頻效應(LFE)聲道。

1982年,杜比推出了杜比環繞音響,一種家庭娛樂系統杜比立體聲版本。杜比環繞立體聲在劇院里再現了杜比立體音響的效果,但效果有點不同。音頻通道被編碼為磁帶上的磁軌,或作為電視信號廣播,而不是作為光學軌道。除了最初的家庭杜比系統只有三個通道——左揚聲器、右揚聲器和後揚聲器,揚聲器的設置與劇院的基本方式相同。1987年,杜比推出了Dolby Pro Logic,它有一個額外的通道用於前置中央揚聲器。

杜比立體聲的真正創新之處在於,如此多的音頻信息被壓縮到電影的一個小空間中。當杜比的工程師們開始研究這種新的格式時,他們發現他們只能在可用的空間中安裝兩條光軌。為了允許四個獨立的音頻通道,他們開發了一個特殊的4-2-4處理系統。該系統最初用於20世紀70年代初的四聲道家庭立體聲錄音,將四個聲道的音頻信息編碼為兩個音軌。

4-2-4處理系統

4-2-4處理系統的基本思想是從兩個信息流中導出四個信息流。基本上,這四種信息流是:流A中的信息、流B中的信息、流A和流B中相同的信息、流A和流B中的信息之間的差異。

前兩個通道相當簡單。A流提供給左側揚聲器,B流提供給右側揚聲器。但是「相同的」和「不同的」頻道要復雜一些。要理解這是如何工作的,您需要了解一些關於揚聲器如何發聲的知識。

一個基本的揚聲器是圍繞著一個電磁鐵建造的,電磁鐵是一個金屬圓柱體,周圍繞著一圈電線。電磁鐵被永久的天然磁鐵所包圍。當你把電流通過電磁鐵時,它就會被磁化,就像天然磁鐵一樣,有北極和南極。電磁鐵中的線圈連接到一端的(+)揚聲器線和另一端的(-)揚聲器線。音頻放大器不斷地改變電流的方向,使磁極的方向保持開關。

改變磁極的方向會改變電磁鐵和周圍自然磁鐵之間的吸引力。這使得電磁鐵來回移動。當電磁鐵移動時,它推動並拉動揚聲器錐體,揚聲器錐體快速地將空氣推出,然後再將其拉回來。空氣粒子的運動產生我們聽到的聲音。

那麼,音頻信號就是一個波動的電流。當電流以一種方式波動時,揚聲器圓錐體向內移動;當電流以另一種方式波動時,揚聲器圓錐體向外移動。這個信號可以表示為振盪波。產生的特殊聲音取決於圓錐體移動的速度和距離,這取決於電流的波動模式。

在環繞聲設置中,中央聲道的信號同時記錄在A流和B流上。兩個流上的中心信號在振幅和頻率上是相同的,並且它們是完全同步的。

相移

支持中央信道的環繞聲解碼器將根據A流和B流的模式和振幅來挑選相同的信號。在沒有中央揚聲器的環繞聲設置中,完美平衡的中央信號將在左右揚聲器之間直接創建一個「幻影揚聲器」(揚聲器的幻影)。

環繞通道的聲音信號也記錄在流A和流B上,但每個流中的相同信號彼此不同步。它們不是同步播放,而是在兩個音頻流中隨時間移動。結果是這兩個信號相互作用:當A流中的環繞聲信號告訴左揚聲器圓錐體向外移動時,B流中的信號告訴右揚聲器圓錐體向內移動。因此,來自左前和右前揚聲器的環繞聲信號信息在很大程度上會自動取消。

環繞聲解碼器接收流A和流B,並相對移動它們,使環繞聲信號再次處於相位。有了這種偏移,右、左和中心信號都不同步,因此往往相互抵消。

除了分離不同的信號外,適當的環繞解碼器還通過不同的濾波器和降噪元件傳遞音頻信息,以平衡聲級和降低雜訊。專業的邏輯解碼器使用主動「轉向」元素來更精確地控制過程。

許多家庭音頻愛好者已經找到了一種方法,只使用一個雙聲道家庭立體聲和一組額外的揚聲器,部分解鎖環繞立體聲頻道。

得到環繞信道

訪問環繞聲聲道的最簡單方法是獲得帶有環繞聲解碼器的接收器。解碼器識別出異相信息並將其提取到第三個通道中。為了平衡聲音,接收器還將頻道提升到適當的水平,並增加一個輕微的時間延遲。然而,使用標准立體聲接收器可以訪問環繞聲,因為所有信息實際上都包含在左右聲道中。

為此,請准備一對後置揚聲器,並將它們放在聽者的左右兩側。將右聲道的(+)放大器端子連接到右後揚聲器的(+)揚聲器端子,將左聲道的(+)放大器端子連接到左後揚聲器的(+)揚聲器端子。然後連接後揚聲器上的兩個(-)端子。

前聲道同相的立體聲信號在後揚聲器中相互抵消:左右兩側的(+)電流同時到達每個揚聲器的(+)和(-)端子,因此電流根本不會改變電磁鐵磁極。

但是立體聲通道中的異相信號將形成交流電,這些信號的電流將從左聲道的(+)放大器端子流出,而電流的(+)揚聲器端子流入右聲道的(+)放大器端子。其效果是這些異相信號移動後揚聲器的電磁鐵,從而控制後揚聲器的聲音。

要設置一個簡單的中央揚聲器(固定左右立體聲揚聲器的揚聲器),只需打開電視。如果是單聲道電視,它會同時播放兩個立體聲頻道。立體聲電視也可以很好地用於錨定目的,因為兩個頻道都是從電視區域發射的。

在此設置中,您需要的另一個部件是電位器,它可以對電流施加不同程度的電阻,從而降低電路中的電壓。在這種環繞聲設置,電位器只是作為一個音量控制的後方揚聲器。你可以把它掛在任何地方沿著電路通向後面的揚聲器。

當然,這個設置不會提供與實際環繞聲接收器相同質量的環繞聲。

在20世紀90年代,一種新的環繞聲開始出現在劇院,從那時起,它逐漸超過了標準的4-2-4方法。

數字域:DTS

如今,許多影院都擁有數字環繞音響系統。數字聲音的工作原理與模擬聲音系統截然不同。

在模擬錄音中,聲音被編碼為一個長的、波動的信息流。在數字錄音中,聲音被編碼成一系列1和0,就像計算機程序一樣。通過這種方法,您可以在有限的空間內編碼更多的信息,從而使音頻曲目更清晰、更精確。

1993年,隨著《侏羅紀公園》的上映,數字影院音效開始向公眾開放。《侏羅紀公園》使用了一種名為DTS Digital Sound的技術,該技術以數字影院系統公司命名,該公司為該技術申請了專利。

在這個音響系統中,六個獨立的音頻通道被編碼到一張或兩張CD上。劇院配備了一個CD播放器和一個解碼器,將這些頻道分開,並在整個劇院內布置的不同揚聲器上播放。和杜比立體聲一樣,DTS有三個前聲道和一個低音炮。但是,它不是一個環繞立體聲頻道,而是為劇院左側的揚聲器和劇院右側的揚聲器提供單獨的頻道。

數字域:杜比數字

杜比隨後推出了自己的數字格式,杜比數字。Dolby Digital也被稱為Dolby Digital 5.1(用於5個音頻通道和一個低音炮通道),Dolby AC-3(用於Dolby的第三個音頻編碼設計)或Dolby SR-D(用於頻譜數字記錄)。杜比數碼與DTS有相同的基本揚聲器配置,聽起來也很相似,但它在一個非常不同的系統上工作。數字信息不是在cd上錄制音頻,而是以微小的模式編碼在鏈輪孔之間的膠片上。

當電影通過放映機時,杜比數字閱讀器通過這個模式發光二極體。在膠片的另一面,光線照射到電荷耦合裝置(CCD),與數碼相機中使用的光感測器類型相同。CCD記錄由數百個小斑點組成的圖像,這些小斑點代表1,在代表0的斑點之間有數百個空間。杜比數字處理器將此圖像中的數字信息解釋為音頻信號。

Dolby Digital Surround Ex的工作方式與Dolby Digital相同,但它包括一個額外的環繞頻道。額外的頻道驅動揚聲器沿著劇院的後牆。與前中置揚聲器一樣,它可以用來固定左右環繞聲道的聲音。

B. DVD音頻格式,杜比數碼環繞音效5.1 和 AC-3 5.1 哪個好

杜比、DTS、PCM等音效全接觸一般人的印象中, 總覺得Dolby Digital(杜比數碼音效)應該就是多聲道, 或者說, 應該是包含主聲道、中央聲道、後聲道與超低音聲道的5.1聲道環繞音效, 但事實卻非如此.錄制在DVD影片中的Dolby Digital音效, 存在許多可能. 它可以是最簡化的單聲道, 也可以是眾所周知的5.1聲道, 當然也有介於兩者之間的Dolby Digital Stereo、Dolby Digital 4.0BDolby Digital 5.0……等方式. 在此必須補充一提的, 是DVD中的聲音儲存方式, 除了Dolby Digital外, 也可以是DTS數碼環繞音效、歐洲的MPEG 2、?SONY發展的SDDS, 或以高音質立體聲為訴求的PCM數碼格式等, 但目前DVD主要還是利用Dolby Digital來記錄聲音, 營造豐富的環繞效果.

下面就是幾種可能在DVD上出現的Dolby Digital格式, 讓我們一一解說:

1. Dolby Digital Mono: 杜比數碼單聲道音效只有單聲道的效果, 並不足以構成立體聲, 多半出現在較為古老的影片中. 在影片製作時, 會將單聲道的聲音儲存為AC-3格式, 因此當以杜比數碼系統解碼播放時, 只有中間聲道發聲. 這樣的音質表現, 無疑是比較單調乏味的, 因為連基本的立體感都十分欠缺, 更遑論環繞效果.

2. Dolby Digital Stereo : 杜比數碼雙聲道音效將雙聲道的立體訊號儲存為AC-3格式, 因此當以杜比數碼系統解碼播放時, 可以從主聲道的左右聲道喇叭發聲. 這其實與我們常見的兩聲道系統(一般音響都是如此)有相當程度的趨近, 可以建構立體的音場感, 只不過Dolby Digital的聲音是經過壓縮處理的, 多少對音質有些影響, 而CD唱片則未經過壓縮, 擁有高音質的潛力.

3. Dobly Digital Surround : 杜比數碼環繞音效利用矩陣編碼的技術, 將主聲道、中央聲道與後方的環繞聲道擠壓到兩個聲道中, 並以AC-3格式儲存. 當以杜比數碼系統解碼播放時, 可以聆聽到完整的五聲道, 不過環繞聲道為單聲音效, 而非立體聲. 不是只有四個喇叭, 怎麼會是五個聲道發聲呢?那是因為一般家庭劇院系統後方的環繞聲道都是雙聲道, 這里就是以雙聲道來呈現單聲到, 也就是讓兩個喇叭發出一模一樣的聲音.

4. Dolby Digital 4.0 : 杜比數碼環繞音效4.0把獨立的四個聲道, 包括主聲道、中央聲道與環繞聲道編碼成AC-3格式儲存至DVD影片中, 因此透過杜比數碼系統解碼播放時, 可以聽到完整的五聲道. 此時環繞聲道為獨立的單聲道錄音. 乍看之下, Dolby Digital Surround與Dolby Digital 4.0似乎是一樣的, 其實不然. 嚴格說來, Dolby Digital Surround是利用兩個聲道來儲存數據, 中間聲道與環繞聲道都是從這兩個聲道推演、計算出來的;不過Dolby Digital 4.0卻是扎扎實實的使用四個聲 道來儲存主聲道、中央聲道與環繞聲道, 還是有些不同.

5. Dolby Digital 5.0 : 杜比數碼環繞音效5.0把獨立的五個聲道, 包括主聲道、中央聲道與後聲道編碼成AC-3格式儲存到DVD影片中, 當透過杜比數碼系統解碼播放時, 可以還原完整的五聲道. 此時後方的環繞聲道開始走獨立雙聲道路線, 提供更精確的定位感與音場包圍感.

6. Dolby Digital 5.1 : 杜比數碼環繞音效5.1除了主聲道、中央聲道與後聲道外, 另外加上一個超低音聲道, 然後將這個六個聲道編碼成AC-3格式儲存. 因此以杜比數碼系統解碼播放時, 可以聆聽到五個聲道再加上一個超低音聲道. 由於這個低音聲道只涵蓋低頻范圍, 並不是完整的頻率范圍, 所以以0.1視之. 提醒讀者一點, 並不是所有的DVD影片都提供低音聲道音效, 因此, 如果您的主聲道喇叭的低頻夠沈, 其實也可以發揮延伸低頻的效果, 不見得非要加上這個超低音不可. 雖然Dolby Digital有多種可能性, 也包含多寡不同的輸出聲道, 但一般而言, 我們都簡單的以Dolby Digital來表示Dolby Digital 5.1, 也就是5.1聲道的Dolby Digital或AC-3. 至於兩聲道的Dolby Digital 2.0, 多半會以2 Channel Dolby Digital來稱呼.

7. PCM 高音質數碼音效: 相較於前述幾種利用AC-3編碼技術來壓縮數據量的作法, DVD也可以利用PCM格式儲存未經壓縮的雙聲道訊號, 由於沒有經過任何壓縮損失的處理程序, 因此可以獲得最佳的音質表現. 其實這種PCM錄音格式跟CD唱片是一樣的, 但由於DVD具有龐大的空間與速度優勢, 可以大膽使用更高的取樣率與解析度, 因此可以提供遠高於傳統CD的表現.

8. DTS 數碼環繞音效 : 同樣屬於5.1聲道的環繞效果, DTS採用與AC-3不同的壓縮技術將環繞音效儲存至DVD. 播放時必須採用具有dts解碼能力的系統, 才能將隱藏在DVD中的5.1聲道釋放出來. 同樣是5.1聲道, DTS跟Dolby Digital 5.1有何差異? 最大的差別, 在於兩者使用不同的『演算法』, 也就是使用不同的方式來壓縮5.1個聲道的聲音.

Dolby Digital 5.1可以將相同的數據壓得更少, 佔用最小的空間. 反過來講, 由於DTS不刻意追求最強悍的壓縮能力, 因此也有機會保存更多的信息, 如果處理得當, 確實可以提供很優越的表現.

編碼方式 Dolby Digital (Dolby AC-3) Dolby Pro Logic DTS

處理方式 各聲道獨立數碼編碼 模擬矩陣運算 各聲道獨立數碼編碼

錄制聲道數* 5.1 聲道 2 聲道 5.1 聲道

播放聲道數 5.1 聲道 4 聲道 5.1 聲道

環繞聲道是否立體 立體 單音 立體

環繞聲道頻寬 20Hz~20KHz 100Hz~7KHz 20Hz~20KHz

獨立的超低音聲道 有 無 有

傳輸率 448kbps** N/A 1536kbps

註:*表示錄制時, 需要佔用的聲道數(Channel). 譬如說, Dolby Prologic雖然屬於四聲道的環繞系統, 但實際上卻可以利用矩陣演算(Matrix)的方式將中央聲道與環繞聲道隱藏在兩個聲道中, 所以只佔用兩個聲道來儲存. **這是一般DVD上的平均值, 但實際的傳輸率是可能變動的.

當今的霸主A-C3

AC-3發展當初是為了應用在電影院上的,AC-3音效因為膠卷的空間實在有限,所以AC-3音效的數據是存放在膠卷上,齒孔與齒孔的中間,這部分的空間實在太小了,所以杜比的工程師只好將他們認為人耳聽不到的地方加以刪除,藉以節省空間,這種破壞性的壓縮還是會造成失真的,但是為了遷就原有器材上的限制,這也是逼不得已的做法

AC-3採用6隻喇叭模式,除了超重低音部分外,其餘皆是全頻段Stereo聲道,48KHz,16bit,且現場拍攝時每個聲道皆是獨立麥克風來錄制,所以AC-3的後環繞聲道擁有完整的定位能力

AC-3數據的流量,兩聲道是192Kbps,大約是未壓縮數據的8分之一大小,5.1聲道的流量是384Kbps~448Kbps,最高可提升到640Kbps,越大的數據流量代表越小的壓縮比例,音質相對的會更好,可聽到的細節也會多,但Dolby AC-3將S/N比控制的很好,所以影響的重點就是可聽到的細節多寡與否了.

後起之秀的DTS

話說Dolby Digital是將音效數據儲存在膠卷上齒孔的中間,因為空間的限制而必須採用大量壓縮的模式,所以也犧牲了部分的音質, 但是這種限制卻被原本默默無名的小公司DTS用簡單的方法解決了,方法就是將這些音效數據放到另一台CD-ROM上面,再使它與影像同步就好了,這樣一來不但空間增加,數據流量也可以相對的變大,更可以將放音效數據的CD片換掉,即可撥放其它的語言版本,對電影院來說真是相當的方便,也因為這樣DTS在專業劇院上勝過了Dolby AC-3.

到了LD時代,因為LD先天上規格的限制,無法兼容5.1聲道的Dolby AC-3及DTS,正可謂魚與熊掌無法兼得,這也造成DTS在家庭劇院市場的失敗,到了現在的DVD時代,因為DVD的超大容量可以兼容AC-3與DTS於一張影碟上,但是因為某些非技術層面上的問題,DTS必須採用與以往PCM格式不兼容的PES格式,雖然數字輸出的接頭是一樣的,但是舊有的DVDPLAYER無法辨識PES格式,所以逼的想採用DTS音效的使用者必須更換新一代的機種才能使用DTS,這無疑的又阻礙了DTS的路線。

DTS跟AC-3的差異處在於數據流量的大小,DTS在DVD上擁有1536Kbps的數據流量,以384Kbps~448Kbps來比較,足足多了3倍多的數據流量,即使將AC-3拉到極限的640Kbps,DTS還是強過2倍有餘,這使得DTS能較AC-3聽到更多的細節,整個空間感及移動感降會更加優良,更加清楚.

代價高昂的THX

THX是由奧斯卡音效獎得主的喬治盧卡斯所發明的,跟Dolby Digital及DTS是不同理念的產品,雖說它也是5.1聲道,喇叭的擺法也可以說是一樣的,但是它具有準確定位的只有前方三個聲道,後環繞只是兩個Mono聲道而已.

THX的精神在於改善原有電影院及家庭劇院的音效品質,將原本電影想表達的音效正確的呈現給在電影院或是家裡觀賞影片的使用者,所以THX對於每個環節,例如影碟,擴大器,喇叭,甚至是視聽空間的規格都有嚴格的要求,差一步都不行,也因為每個器材都需要經過認證,所以加起來的認證費用相當高,要享受完整且正確的THX音效,的確所費甚巨.

THX還有個相當考慮周延的地方,因為電影院的中置聲道位於屏幕的後方,這樣勢必會造成高頻部分的衰減,所以在影片錄制時會刻意的增益高音部分效果,以彌補穿透過屏幕時的衰減,這樣如果直接套用在家庭劇院里的中置聲道上是不太妥當的,因為家庭劇院的中置聲道並不需要穿透屏幕,所以會造成高頻部分的表現過於突兀,喪失了影片原本要表達的效果.

THX也是5.1聲道的規格,喇叭的擺位大致上也是相同的,不過其真正的定位效果只限於前方的三個聲道,後環繞聲道是只有Mono音效的.

注 :新版的THX規格,後環繞已具有完整定位,可與AC-3/DTS搭配

THX與前兩者的比較?

既然THX與AC-3及DTS的理念不一樣,特色也不一樣,定位效果更不如前兩者的後環繞立體音獨立定位,所以立足點不一, 何來的比較? THX基本上來說是對於器材及環境的一個要求,也算是一個後級處理而已,得到THX的認證, 代表著其音效表現有一定的水準, 當然THX是可與AC-3及DTS相輔相成的,有了AC-3或DTS系統,再加上THX的 認證更是如虎添翼,當然AC-3及DTS的器材只要夠水準,符合THX對於"音質表現"的標准,當然可以拿去THX做認證.

SDDS 音效

SDDS的全名是Sony Dynamic Digital Sound, 當然是由Sony所發展出來的, 它使用與MD同出一源的感覺編碼壓縮技術, 由於美國八大影業的哥倫比亞/三星(Columbia/Tri Star)公司隸屬Sony公司旗下, 理所當然會推出此種音效的 拷貝, 只不過在Dolby Digital與DTS佔有率較高的陰影下, SDDS目前的影響力比較低. 與Dolby Digital及DTS的5.1 聲道不同的是, SDDS屬於7.1聲道的系統, 多出來的兩個聲道是中左聲道與中右聲道, 也就是說SDDS在前方 共有五個聲道. DTS跟隨著Dolby Digital的腳步正式進入家用環繞系統的市場, SDDS是否有機會也參一腳進 入家用的市場呢?目前Sony還沒有這方面的動作, 短期之內應該是沒有可能在家裡嘗試SDDS音效的.

DTS ES Discrete 6.1

大部分AV迷都還未擁有6.1或7.1聲道系統時, DTS又在今年2000年6月15日正式宣布推出新的6.1聲道系統, 這個新系統稱為DTS ES Discrete 6.1. Discrete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分離、獨立的意思.

這也就是說, DTS ES Discrete 6.1 就是把後環繞錄在一個獨立音軌里(其實是在母帶的5.1聲道核心區域之外再附加一個獨立的延伸區域), 不需要先經過矩陣編碼混入左右環繞聲道的程序.

既然沒有矩陣編碼, 當然也就不需要再從左右環繞聲道中解碼分離 出來. 其實, 我們目前在使用的5.1聲道每聲道都是獨立的, 並沒有相互混和. 只不過為了「權宜」後環繞聲道, 才又用了以前矩陣混合的老方法來處理後環繞聲道. 根據DTS的Lorr Kramer(Director of Spacial Technical Projects)說, 他們本來就認為用矩陣方式把後環繞聲道安插在左右環繞聲道里的作法並不妥當, 所以早就想把後環繞聲道以獨立聲道來處理, 而這在技術上並不困難.

加上以後電影院播放的的電子電影E-Cinema(或稱數字電影Digital Cinema)已 經確定要用獨立的後環繞聲道, DTS系統在電影院里的佔有率並不亞於杜比系統, 所以一定會在電影院里使用獨立的 後環繞系統. 既然如此, DTS乾脆決定也在家用市場里推出獨立的後環繞聲道系統, 這也就是DTS ES Discrete 6.1系統.

C. 暴風影音杜比環繞2和5.1立體哪個音效比較好,有什麼區別

在5.1聲道系統里採用左(L)、中(C)、右(R)、左後(LS)、右後(RS)五個方向輸出聲音,使人產生猶如身臨音樂廳或者電影院的感覺.中置多為低音,也就是我們常見的低音炮. 首先 你得看你的音樂或者電影是不是5.1的音軌.網上下載的RMVB多數為2聲道的立體聲,AC-3,DTS,DD這類多為5.1聲道. 其次就是設備,你需要有5.1聲道的杜比環繞耳機或者音響.如果你只有普通的2.1桌面音響 5.1聲道的效果是完全感受不出來的. 你問的問題應該也有一些小錯誤..杜比環繞才是5.1聲道, 2聲道的才是立體聲.. 當在你設備及影片格式都支持5.1聲道的情況下,啟用5.1聲道就會感受到聲音的更多層次..最簡單的可以聽一些電影的直升機聲音,從左邊飛到右邊你都能通過聲音清楚的辨別出來.

D. 電視音效選哪個比較好

應該是創維比較好,我聽說創維新品電視搭載的是杜比全景聲,杜比全景聲(Dolby Atmos)是杜比實驗室2012年發布的全新音頻技術,被譽為環繞聲以來最重要的影院音效技術創新。它突破了傳統意義上5.1、7.1聲道的概念,採用獨特的分層方法來建立音軌,能夠實現動態的聲音效果,讓觀眾更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另外還聽說創維為了攻克杜比全景聲的難題,與杜比實驗室的工程師模擬了很多種方案,不斷嘗試,最後終於攻克難點,做出業內失真率最低(<1%)的電視音箱。同時,創維還不計成本使用了高達25芯的高頻喇叭單元,蠶絲振膜,高音通透明亮;低音採用雙40mm跑道型中低音喇叭,雙缸驅動,閉箱設計;電子部分則採用兩顆業界頂級品牌TI功放晶元,總功率達到50W。

其實杜比全景聲需要結合相應的全景聲影視資源才能發揮出最大效果,不然的話不能發揮到100%。而在這方面創維也帶來了豐富片源,通過與愛奇藝、杜比的戰略合作,全景聲片源每月更新,真正讓人"將影院搬回家"。

E. 杜比音效和SRS音效哪個好一點

1.如果是音響的話就是SRS,51聲道環繞效果感覺特棒,全方位聲音沖擊。
2.如果說是耳機的話,就要杜比,立體聲效果絕佳,音樂層次感受強。
3.杜比致力於為用戶提供無處不在的立體環繞享受,開發了包括杜比定向邏輯環繞聲、杜比定向邏輯Ⅱ、杜比定向邏輯IIx(Dolby Pro Logic IIx)、杜比數字AC-3以及杜比耳機(Dolby Headphone)等尖端音效技術。
4.SRS HD Audio Lab是一款音效增強插件。安裝音頻增強軟體SRS HD Audio Lab後,反復對比啟用和不啟用SRS HD Audio Lab的音效發現,啟用SRS時聲音會比較有層次,環繞效果加強不少。

F. 什麼電影的環繞立體音效好想感受一下羅技 z5500

z5500就是低音最棒。10寸的完美低音。絕對沒的挑。

個人認為。Z5500看大片還是多看戰爭片好。飛機大炮的音效令你身臨其中

推薦
《珍珠港》
《風語者》
《深入敵後》
《勇闖奪命島》

還有好多。就看你喜不喜歡。要發揮音效建議你試試以上幾部

G. ★推薦些 環繞音效多 的好電影!!

火線保鏢
颶風營救
劍魚行動
燃眉追擊
通緝令
緊急44分鍾
勇闖13號街區
暴力街區
血腥鑽石
太陽之淚
第九突擊隊
密碼疑雲
這些不錯!

H. 5.1聲道好,還是全景聲好

5.1聲道已廣泛運用於各類傳統影院和家庭影院中,一些比較知名的聲音錄制壓縮格式,譬如杜比AC-3(Dolby Digital)、DTS等都是以5.1聲音系統為技術藍本的,其中「5.1」聲道,則是一個專門設計的超低音聲道,這一聲道可以產生頻響范圍20~120Hz的超低音。其實5.1聲音系統來源於4.1環繞,不同之處在於它增加了一個中置單元。這個中置單元負責傳送低於80Hz的聲音信號,在欣賞影片時有利於加強人聲,把對話集中在整個聲場的中部,以增加整體效果。相信每一個真正體驗過Dolby AC-3音效的朋友都會為5.1聲道所折服。
傳統的雙聲道系統已經逐漸得慢慢淡出,目前5.1聲道音效處理系統是比較完美的影音解決方案。我們經常能聽到「杜比5.1聲道」,很多人卻不知道杜比5.1聲道的具體含義。下面先來介紹一下什麼是「杜比5.1聲道」,其實5.1聲道就是使用5個喇叭和1個超低音揚聲器來實現一種身臨其境的音樂播放方式,它是由杜比公司開發的,所以叫做「杜比5.1聲道」。在5.1聲道系統里採用左(L)、中(C)、右(R)、左後(LS)、右後(RS)五個方向輸出聲音,使人產生猶如身臨音樂廳的感覺。五個聲道相互獨立,其中「.1」聲道,則是一個專門設計的超低音聲道。正是因為前後左右都有喇叭,所以就會

擴展

如果在欣賞電影時,杜比全景有一定的優勢,HI-FI在欣賞音樂方面有優勢,這不是一句誰比誰好的問題。
杜比全景聲是由杜比實驗室研發,於2012年4月24日發布的全新影院音頻平台。它突破了傳統意義上5.1、7.1聲道的概念,能夠結合影片內容,呈現出動態的聲音效果。不同於以往一路音頻信號控制影院中一側音箱發出相同的聲音,它可以使一側的多個音箱逐個發出不同聲響,更真實的營造出由遠及近的音效;配合頂棚加設音箱,實現聲場包圍,展現更多聲音細節,提升觀眾的觀影感受。
Hi-Fi是英語High-Fidelity的縮寫,直譯為「高保真」,其定義是:與原來的聲音高度相似的重放聲音。評價一個音響系統或設備是否符合高保真要求,一般應採用主觀聽音評價和客觀指標測試相結合的方式來進行,並以客觀測試指標為主要依據。因為採用儀器測試設備的性能指標,能得到很直觀的可供參考比較的定量結果,無疑是最科學而值得信賴的。

閱讀全文

與51環繞音效電影哪個比較好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英文電影介紹大全 瀏覽:318
大學生電影節短片 瀏覽:923
電影那年初夏的結局 瀏覽:751
看電影返鄉 瀏覽:198
美國經典電影歌曲 瀏覽:677
一部女小偷的國產電影 瀏覽:905
唯美女女sm電影 瀏覽:747
青鬼香港電影 瀏覽:706
美國經典電影親吻 瀏覽:284
晴雅集電影免費高清投屏在線觀看 瀏覽:416
中文版電影狼狽 瀏覽:634
電影七劍韓國女演員叫什麼 瀏覽:111
如何在百度上搜索電影資源 瀏覽:523
野什麼老師的電影 瀏覽:415
國產懸疑電影陰陽界 瀏覽:87
哪個星座的人喜歡看電影 瀏覽:175
熔爐台灣版電影 瀏覽:958
9歲小女孩該看什麼電影 瀏覽:361
旺哥說電影故事 瀏覽:12
創業勵志微電影 瀏覽: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