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愛國者》各人物結局都有誰死了
岸谷雄一、宋煙橋在結局的時候都失去了生命。
宋煙橋大結局
實力演員張魯一此次不僅沒有演反派,還挑大樑飾演男一號,劇中宋煙橋是個表面冷漠寡言,其實是一名正義的地下黨員,與舒婕是一對伉儷,不過在電視劇《愛國者》結局中宋煙橋犧牲了。
劇中李丞峰飾演的徐柱國是那個時期少有的正直軍官,劇中他是東北狼師的師長,徐柱國帶領的東北軍戰功赫赫,小編猜想這樣的人物結局不會太慘。
《愛國者》各個人物結局——彭措大
電視劇《愛國者》中王子辰飾演的彭措大是宋煙橋的左膀右臂,追隨宋煙橋出生入死,原本是農村名不見經傳的小青年,最後為抗戰勝利也盡了自己一份力,據悉彭措大結局並沒有死。
《愛國者》各個人物結局——馮碩英
劇中周密飾演的馮碩英身份是地下特工,通過劇照可以看出馮碩英是個有文化的愛國者,當然作為特工他的業務能力也是一流,在電視劇《愛國者》中馮碩英結局生死未卜。
② 建國大業里大牌們都扮演了誰。
演員名單
唐國強(飾演毛澤東)
唐國強的幼年時代生活在一個美麗的海濱城市,使他的心靈得到了美的陶冶,讀小學的時候就擔任學校兒童藝術團的團長,中學時期任文體委員。1970年中學畢業後進入青島市話劇團,五年話劇舞台生活鍛煉,使他成長為劇團的業務骨幹、主要演員。
1977年擔綱主演八一廠故事片《走在戰爭的前面》,唐國強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甚至在墜馬受傷後仍堅持拍攝,雖然該片公映後反響平平,但這也讓年輕的他清醒地面對他的事業,並逐步走向成熟。
1979年是中國電影的黃金歲月,也是唐國強演藝生活一次全新的高峰,由他擔任男主角的影片《小花》被譽為中國軍事題材影片創作在觀點和手法上一次成功的嘗試,該片榮獲了該年度的「政府獎」、「百花獎」,唐國強也獲得文化部青年優秀創作獎,並隨中國電影代表團首次參加戛納電影節。
張國立(飾演蔣介石)
張國立透露,最開始自己辭演這個角色,就是因為覺得和人物外形差距大,後來在韓三平的多次勸說下才答應出演。他說為了讓自己的外形像蔣介石,「我拚命減肥!每天只吃一頓飯,餓得頭昏眼花,半個月時間,從146斤瘦到135斤。」張國立還表示,當時造型師們來試妝的時候,帶了很多東西。他們開始時完全想按照蔣介石的樣子造一個臉蛋放到我臉上來。我反對,我說:「要是那樣子的話,你們不要找我演,我不會演。你們打消這個念頭吧,就算我非常不像,我也絕對不會粘任何一樣東西來演這個蔣介石。」
許晴(飾演宋慶齡)
說到自己演的宋慶齡,許晴曾表示:「導演找到我,希望我演宋慶齡,說我特別合適。其實在中國,要找誰特別像宋慶齡是很難的,再說我也不是那種特型演員,我也不會迅速吃成宋慶齡那麼胖,還要扮成比我大很多的宋慶齡。他們看中的可能是我的『神似』吧,導演希望一個有『氣場』的人來演宋慶齡,於是找到了我。」
鄔君梅(飾演宋美齡)
繼《宋家三姐妹》之後,鄔君梅再度扮演宋美齡,她說12年後再演宋美齡,自己演戲的感覺成熟了,連穿旗袍的感覺都不一樣了。談及和「蔣介石」張國立的合作,鄔君梅稱一到片場就喊張國立「darling(親愛的)」培養感覺。
陳坤(飾演蔣經國)
在歷史上第一位飾演蔣經國這一角色的陳坤,給觀眾們展現了他前所未有的硬朗形象。製片人韓三平,導演黃建新、陳凱歌都對陳坤的表現贊賞有加,稱陳坤的表現出乎他們的意料。韓三平更是表示,陳坤演出了一個軍人的氣質。重頭戲是與張國立飾演的蔣介石之間的父子之情和與馮小剛飾演的黑幫老大的沖突。
陳好(飾演傅冬菊)
陳好飾演片中最重要的三位女性人物之一的傅冬菊,在和平解放北平的過程中,她對父親的勸說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兩人不但在國家大義的上同心同德,父女感情也是相當深厚。她在片中有較多的戲份,基本都是和父親傅作義演對手。本來她的戲已經在11日全部完成,但由於表現出色,突然接到導演組的通知,說後面又為她加了一場。
李連傑(飾演陳紹寬)他在片中一襲黑色制服、頭發梳得油亮。他的戲份是在吧台邊,喝著紅酒與一位老者聊天,台詞只有三句:「八年了,為國捐軀,那是種榮譽」、「再打?打誰?中國人打中國人,到時候我不幹」、「我要解甲歸田」。據悉,片酬過億的李連傑出演這個角色並不收取任何報酬。
劉德華(飾演俞濟時)
蔣介石侍從室主任俞濟時戲份雖然不多,但台詞頗多,劉德華只花了12個小時就完成了自己的戲份。劇情講述蔣介石密謀在開國大典時轟炸北京,交由劉德華扮演的副官俞濟時來執行。但老蔣派出的飛機從台灣起飛,到北京要飛三四個小時,而且轟炸後飛機因油不夠很難飛回去了,當時俞濟時出主意,說希望借用韓國的美軍基地,最後遭到美軍拒絕,陰謀破滅。
成龍(飾演記者)
客串一名采訪時任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主席李濟深的記者,梳著那個時代比較流行的「包頭」,換上了當時流行的中山裝,成龍盡管只是客串一個鏡頭,據說帶了14個助手,當然成龍客串《建國大業》也是「零片酬」。
黎明(飾演蔡廷鍇)
黎明在片中客串領導了淞滬會戰的19路軍軍長、愛國將領蔡廷鍇,後成為首屆全國政協會議民主黨派代表,劇中他褐色西裝、背頭的造型,與其在《半生緣》中的沈世鈞極其相似。黎明表示雖然很多演員在片中都是客串,彼此無法見面,但想到這么多演員會出現在同一部電影里,確實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馮小剛(飾演杜月笙)
杜月笙是上海灘的黑幫老大,馮小剛的造型是黑色中式短衫搭配尼龍禮帽,典型舊上海風格的小圓黑墨鏡,身邊經常是十多位黑幫護衛,無論從扮相還是陣勢,這個杜月笙和他在《功夫》中扮演的「鱷魚幫老大」都有幾分相似。
陳凱歌(飾演馮玉祥)
他的戲份出現在影片的開始部分,不過一出場就遇難了。作為國民黨革命委員會的創始人之一,毛主席曾給他寫信邀請他參加政協會議。
姜文(飾演毛人鳳)
毛人鳳是國民黨軍統頭子,姜文穿軍裝、叼雪茄,派頭十足。姜文的戲份也不多,他的重頭戲是與「蔣介石」張國立的秘密商談。姜文的台詞說得乾脆利落,導演韓三平也忍不住喝起了彩。
陳道明(飾演閻錦文)
閻錦文是國民黨時期上海警備司令部高官,戲中講述毛人鳳要對當時民盟領導人張瀾和羅隆基動手,陳道明的主要戲份是以起義將領身份營救張瀾。因為這部戲里參演的大導演不少,除了總導演韓三平,還有黃建新、張國立、陳可辛、陳凱歌等4位執行導演,或許是擔心導演意見太多,陳道明在演戲時半開玩笑地問:「這么多導演,我聽誰的?」
葛優(飾演盧廣聲)
據導演黃建新透露,葛優的台詞和場景相當有喜感。主要戲份是擔任解放軍團長的葛優,他的排長下屬向他報告,說前面有家地主的院子很大,又很堅固,大炮都打不過去,結果葛優過去發現:「這不是北京城牆嗎?怪不得那麼結實。」
胡軍(飾演顧祝同)
顧祝同曾擔任國民黨陸軍總司令、國防部參謀總長,胡軍在戲中也僅僅有3場戲、5句台詞、零片酬出演。對於安排演什麼角色,他從沒挑剔過,堅決服從安排。他說《建國大業》是電影圈的朋友們第一次聚這么齊,人這么多,很好玩,很有趣,關於戲份,「我比李連傑還多十多個字呢!」
孫紅雷(飾演胡立偉)
胡立偉在戲中是《中央日報》記者,只有兩句台詞,但他采訪的是「毛澤東」和「蔣介石」,片中「毛澤東」和「蔣介石」分別從兩側走下樓梯,在樓梯的交匯處握手留影。此時,孫紅雷第一個提問:「我是《中央日報》的記者,我注意到蔣主席和毛先生今天都穿了中山裝,請問在這樣一個特別的日子裡穿一樣的著裝是否有什麼特別的意義?」第二個問題是追問兩黨在政治和軍事上是否有共同點。
章子怡(飾演龔澎)
她扮演的龔澎參加了國旗和國歌選定的討論。龔澎是我黨第一位新聞發言人,也是外交部長喬冠華的夫人。她梳起頭發,穿上卡其色上衣,胸口別著紅色的代表條,十足上世紀50年代的婦女代表,戲中她認為五顆金星的設計很好,非常令人激動。
甄子丹(飾演音樂家田漢)
甄子丹透露,戲中自己的對白雖然不足10句,但是也不輕松,「這可能會是我所經歷的劇情中最嚴肅的一幕了。」他的主要戲份是有關國旗的評定,他將第一輪淘汰的五星紅旗選稿提選出來,堅持五星紅旗比較適合作為國旗。
趙薇(飾演革命女代表)
她在片中與田漢、周恩來等人討論國歌國旗,她反對田漢的歌詞,認為歌詞不適合新中國國情。
劉燁 (飾演紅軍老兵)
紅28團老兵因為喝醉而被取消參加閱兵,他不服氣要找毛主席評理,最後沖到閱兵現場向毛主席作報告。為了演好醉酒老兵,劉燁在戲前還特意喝了兩瓶啤酒,「醉酒大鬧」演得活靈活現,還受到陳凱歌導演的稱贊。
張涵予(飾演劉從文)
劉從文,國民黨特務。後被依法槍斃。
馮遠征 (飾演傅涇波)
扮演司徒雷登私人秘書傅涇波,有三場戲,劇中大部分台詞是用英文完成的。黃建新稱贊馮遠征可以拍全英文戲了。
黃聖依 (飾演播音員)
扮演一名延安戰地播音員,穿著軍裝梳著兩條長辮子,年輕而靚麗,在片中她要表現出熱情的革命精神、高度的政治覺悟,把當時共產黨的施政綱領、部隊紀律和百姓心聲傳達給解放戰區。
黃曉明 (飾演李銀橋)
李銀橋是毛澤東衛士長,與飾演毛澤東的唐國強和客串廚師的范偉大演對手戲。黃曉明參與拍攝的內容講述的是在1948年的轟炸中,他命令用擔架強行將毛澤東救出的故事。
王學圻 (飾演李宗仁)
說起自己扮演的李宗仁,王學圻說:「我翻閱了不少資料,李宗仁在歷史上是一位帥才,也很有自己的人格魅力,這部電影對他的評價很客觀。我扮演李宗仁在『形』方面肯定不能盡善盡美,但求在『神』上能夠貼近人物吧。」
鄧超 (飾演徐悲鴻)
鄧超扮演愛國畫家徐悲鴻先生。不同於其他演員嚴肅的暗色系中山裝,他的造型是白色襯衫黑色馬甲,是為了符合徐悲鴻先生曾留洋國外的經歷。他在評選國旗國歌時力挺田漢,表現也比其他人更加活躍和輕松。
佟大為 (飾演孔令侃)
孔令侃是孔祥熙的大兒子,佟大為在戲中西裝革履、小分頭、翹著二郎腿、驕氣的神情,頗有公子哥的架勢。佟大為說:「孔令侃可不是公子哥這么簡單,他在商界是個很厲害的人物,公子哥的性格那隻是他的一面,因為他做生意確實是繼承了他父親的一些能力。
友情出演
角色 —— 演員★ 角色——演員 ★ 角色——演員
張治中——楊曉丹★戴季陶——葉小鏗 ★李璜———劉儀偉
陳誠———李強 ★陳紹寬——李連傑(新加坡)★ 顧祝同——胡 軍(中國香港)
何應欽——肖文閣★白崇禧——尤勇 ★杜聿明——孫 興
羅隆基——畢彥君★郭沫若——喬立生★沈鈞儒——張世忠
馮玉祥——陳凱歌★孔令侃——佟大為★聞一多——吳 剛
賀龍———趙雍 ★江青———張二丹★於右任——許還山
吳鐵成——陶澤如★蔡廷鍇——黎 明 ★老紅軍戰士——王學兵
記者———陳紅 ★李銀橋——黃曉明★閻長林——馬 躍
郭本財——范偉 ★劉從文——張涵予★毛人鳳——姜 文
聶榮臻——敖楊 ★吳國楨——曹可凡★何香凝——李 濱
廖夢醒——徐帆 ★杜月笙——馮小剛★記者———成 龍(中國香港)
林彪———由立平★羅榮桓——祿長恩★劉亞樓——趙寧宇
甘介侯——林棟甫★盧廣生——丁志誠★孫科———趙曉時
潘漢年——王華英★邵力子——夏剛 ★鄧小平——史 鑫
鄧穎超——黃薇 ★閻錦文——陳道明★王成俊——馬樹超
黃紹竑——仲星火★俞濟時——劉德華★傅涇波——馮遠征
田漢———甄子丹★高崗———謝鋼 ★徐悲鴻——鄧 超
譚平山——葛存壯★攝影師——郭德綱★李德全——張秋芳
龔澎———章子怡★周至柔——陳寶國★上海經警——黃子軒
四野戰士—王寶強★四野團長——葛優★政協代表——趙 薇
政協代表——英達★政協代表—王馥荔★政協代表——趙寶樂
政協代表——苗圃★政協代表——寧靜★政協代表——馮 鞏
政協代表——陳數★政協代表—沈傲君★女播音員——黃聖依
國軍連長—郭曉冬★俄語翻譯——張申
老紅軍戰士——劉 燁
解放軍代表——梁家輝
校場口警察——劉 樺
貨倉口警察——黃子軒
蔣介石侍衛官——張建亞
中央日報記者——孫紅雷
馬歇爾——Donald Eugene McCoy
司徒雷登——Leslin H Collings
特別感謝演員
演員——角色 ★ 演員——角色 ★ 演員——角色
吳宇森——劉文輝 ★侯勇——張聞天 ★張建亞——副官 ★ 葉進——葉劍英
章子怡——文化界代表
苗圃———文化界代表
沈傲君——文化界代表
寧靜———文化界代表
董璇———文化界代表
陳數———文化界代表
張秋芳——文化界代表
王雅捷——文化界代表
英達——文化界代表
郭德綱——攝像師
馮鞏——文化界代表
葛存壯——文化界代表
趙寶樂——文化界代表
龔蓓苾——解放軍女兵
何琳———解放軍女兵
楊若兮——解放軍女兵
車永莉——解放軍女兵
③ 電視劇《愛國者》有哪些看點
電視劇《愛國者》毋庸置疑是一部戰爭愛國片,其中跌宕起伏的劇情必然成為一大看點,劇情的緊湊感和邏輯感很強,此劇在演員的選角上較為成功。人氣女星佟麗婭出演戰爭片本就看點十足,再加之演技派張魯一的加盟,無疑保證了此劇的不凡實力,同時張魯一與佟麗婭的感情糾纏畢竟成為劇中一道鮮明的風景線。
《愛國者》不僅僅只是一個故事,更是對各位革命老前輩的感恩與懷念,如今我們身處和平年代,更應該珍惜無數名戰士嘔心瀝血帶來的美好家園。
④ 電影《建國大業》的導演和演員表有哪些
劇組成員
出品人:韓三平 楊受成 庄澄 史東明 楊步亭 張國立
總導演:韓三平
總策劃:張和平
導演:黃建新 張國立
編劇:王興東
製片主任:高成生 陸國強
攝影指導:趙曉時
美術指導:趙 京
化妝指導:王希鍾
錄音指導:王丹戎
作 曲:舒 楠
主題曲:《追尋》
演唱:孫楠
★唐國強(飾演毛澤東)
這是他從1996年以來第14次在銀幕上扮演毛澤東,今年唐國強56歲,而1949年的毛澤東,正好也是56歲。經過多年的揣摩,唐國強無論是從氣質還是形象,都非常切合當時毛澤東的狀態。
★張國立(飾演蔣介石)
張國立透露,最開始自己辭演這個角色,就是因為覺得和人物外形差距大,後來在韓三平的多次勸說下才答應出演。他說為了讓自己的外形像蔣介石,「我拚命減肥!每天只吃一頓飯,餓得頭昏眼花,半個月時間,從146斤瘦到135斤。」張國立還表示,「一般特型演員化裝要花費很長時間,像我化蔣介石的裝,需要4小時。拍攝前還要墊鼻子,戴牙套,很辛苦。」
★許晴(飾演宋慶齡)
說到自己演的宋慶齡,許晴曾表示:「導演找到我,希望我演宋慶齡,說我特別合適。其實在中國,要找誰特別像宋慶齡是很難的,再說我也不是那種特型演員,我也不會迅速吃成宋慶齡那麼胖,還要扮成比我大很多的宋慶齡。他們看中的可能是我的『神似』吧,導演希望一個有『氣場』的人來演宋慶齡,於是找到了我。」
★鄔君梅(飾演宋美齡)
繼《宋家三姐妹》之後,鄔君梅再度扮演宋美齡,她說12年後再演宋美齡,自己演戲的感覺成熟了,連穿旗袍的感覺都不一樣了。談及和「蔣介石」張國立的合作,鄔君梅稱一到片場就喊張國立「darling(親愛的)」培養感覺。
★陳坤(飾演蔣經國)
在歷史上第一位飾演蔣經國這一角色的陳坤,給觀眾們展現了他前所未有的硬朗形象。製片人韓三平,導演黃建新、陳凱歌都對陳坤的表現贊賞有加,稱陳坤的表現出乎他們的意料。韓三平更是表示,陳坤演出了一個軍人的氣質。重頭戲是與張國立飾演的蔣介石之間的父子之情和與馮小剛飾演的黑幫老大的沖突。
★李連傑(飾演陳紹寬)
他在片中一襲黑色制服、頭發梳得油亮。他的戲份是在吧台邊,喝著紅酒與一位老者聊天,台詞只有三句:「八年了,為國捐軀,那是種榮譽」、「再打?打誰?中國人打中國人,到時候我不幹」、「我要解甲歸田」。據悉,片酬過億的李連傑出演這個角色並不收取任何報酬。
★劉德華(飾演俞濟時)
蔣介石侍從室主任俞濟時戲份雖然不多,但台詞頗多,劉德華只花了12個小時就完成了自己的戲份。劇情講述蔣介石密謀在開國大典時轟炸北京,交由劉德華扮演的副官俞濟時來執行。但老蔣派出的飛機從台灣起飛,到北京要飛三四個小時,而且轟炸後飛機因油不夠很難飛回去了,當時俞濟時出主意,說希望借用韓國的美軍基地,最後遭到美軍拒絕,陰謀破滅。
★成龍(飾演記者)
客串一名采訪時任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主席李濟深的記者,梳著那個時代比較流行的「包頭」,換上了當時流行的中山裝,成龍盡管只是客串一個鏡頭,據說帶了14個助手,當然成龍客串《建國大業》也是「零片酬」。
★黎明(飾演蔡廷鍇)
黎明在片中客串首屆全國政協會議民主黨派代表蔡廷鍇,他褐色西裝、背頭的造型,與其在《半生緣》中的沈世鈞極其相似。黎明表示雖然很多演員在片中都是客串,彼此無法見面,但想到這么多演員會出現在同一部電影里,確實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馮小剛(飾演杜月笙)
杜月笙是上海灘的黑幫老大,馮小剛的造型是黑色中式短衫搭配尼龍禮帽,典型舊上海風格的小圓黑墨鏡,身邊經常是十多位黑幫護衛,無論從扮相還是陣勢,這個杜月笙和他在《功夫》中扮演的「鱷魚幫老大」都有幾分相似。
★陳凱歌(飾演馮玉祥)
他的戲份出現在影片的開始部分,不過一出場就遇難了。作為國民黨革命委員會的創始人之一,毛主席曾給他寫信邀請他參加政協會議。
★姜文(飾演毛人鳳)
毛人鳳是國民黨軍統頭子,姜文穿軍裝、叼雪茄,派頭十足。姜文的戲份也不多,他的重頭戲是與「蔣介石」張國立的秘密商談。姜文的台詞說得乾脆利落,導演韓三平也忍不住喝起了彩。
★陳道明(飾演閻錦文)
閻錦文是國民黨時期上海警備司令部高官,戲中講述毛人鳳要對當時民盟領導人張瀾和羅隆基動手,陳道明的主要戲份是以起義將領身份營救張瀾。因為這部戲里參演的大導演不少,除了總導演韓三平,還有黃建新、張國立、陳可辛、陳凱歌等4位執行導演,或許是擔心導演意見太多,陳道明在演戲時半開玩笑地問:「這么多導演,我聽誰的?」
★葛優(飾演盧廣聲)
據導演黃建新透露,葛優的台詞和場景相當有喜感。主要戲份是擔任解放軍團長的葛優,他的排長下屬向他報告,說前面有家地主的院子很大,又很堅固,大炮都打不過去,結果葛優過去發現:「這不是北京城牆嗎?怪不得那麼結實。」
★胡軍(飾演顧祝同)
顧祝同曾擔任國民黨陸軍總司令、國防部參謀總長,胡軍在戲中也僅僅有3場戲、5句台詞、零片酬出演。對於安排演什麼角色,他從沒挑剔過,堅決服從安排。他說《建國大業》是電影圈的朋友們第一次聚這么齊,人這么多,很好玩,很有趣,關於戲份,「我比李連傑還多十多個字呢!」
★孫紅雷(飾演胡立偉)
胡立偉在戲中是《中央日報》記者,只有兩句台詞,但他采訪的是「毛澤東」和「蔣介石」,片中「毛澤東」和「蔣介石」分別從兩側走下樓梯,在樓梯的交匯處握手留影。此時,孫紅雷第一個提問:「我是《中央日報》的記者,我注意到蔣主席和毛先生今天都穿了中山裝,請問在這樣一個特別的日子裡穿一樣的著裝是否有什麼特別的意義?」第二個問題是追問兩黨在政治和軍事上是否有共同點。
★章子怡(飾演文化界代表)
她扮演參與國旗設計方案討論的文化界代表。她梳起頭發,穿上卡其色上衣,胸口別著紅色的代表條,十足上世紀50年代的婦女代表,戲中她認為五顆金星的設計很好,非常令人激動。
★甄子丹(飾演音樂家田漢)
甄子丹透露,戲中自己的對白雖然不足10句,但是也不輕松,「這可能會是我所經歷的劇情中最嚴肅的一幕了。」他的主要戲份是有關國旗的評定,他將第一輪淘汰的五星紅旗選稿提選出來,堅持五星紅旗比較適合作為國旗。
★趙薇(飾演革命女代表)
她在片中與田漢、周恩來等人討論國歌國旗,她反對田漢的歌詞,認為歌詞不適合新中國國情。
★陳好(飾演傅冬菊)
陳好飾演片中最重要的三位女性人物之一的傅冬菊,在和平解放北平的過程中,她對父親的勸說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兩人不但在國家大義的上同心同德,父女感情也是相當深厚。她在片中有4場戲,基本都是和父親傅作義演對手。本來她的戲已經在11日全部完成,但由於表現出色,突然接到導演組的通知,說後面又為她加了一場。
★劉燁 (飾演紅軍老兵)
該紅軍老兵因為喝醉而被取消參加閱兵,他不服氣要找毛主席評理,最後沖到閱兵現場向毛主席作報告。為了演好醉酒老兵,劉燁在戲前還特意喝了兩瓶啤酒,「醉酒大鬧」演得活靈活現,還受到陳凱歌導演的稱贊。
★張涵予(飾演神秘人物)
扮演一名毛主席身邊的神秘人物,雖然沒有什麼官銜,身份卻非常特殊。除了與毛澤東的扮演者唐國強以及廚師范偉演對手戲外,還有一場內心戲。
★馮遠征 (飾演傅涇波)
扮演司徒雷登私人秘書傅涇波,有三場戲,劇中大部分台詞是用英文完成的。黃建新稱贊馮遠征可以拍全英文戲了。
★黃聖依 (飾演播音員)
扮演一名延安戰地播音員,穿著軍裝梳著兩條長辮子,年輕而靚麗,在片中她要表現出熱情的革命精神、高度的政治覺悟,把當時共產黨的施政綱領、部隊紀律和百姓心聲傳達給解放戰區。
★黃曉明 (飾演李銀橋)
李銀橋是毛澤東衛士長,與飾演毛澤東的唐國強和客串廚師的范偉大演對手戲。黃曉明參與拍攝的內容講述的是在1948年的轟炸中,他命令用擔架強行將毛澤東救出的故事。
★王學圻 (飾演李宗仁)
說起自己扮演的李宗仁,王學圻說:「我翻閱了不少資料,李宗仁在歷史上是一位帥才,也很有自己的人格魅力,這部電影對他的評價很客觀。我扮演李宗仁在『形』方面肯定不能盡善盡美,但求在『神』上能夠貼近人物吧。」
★鄧超 (飾演徐悲鴻)
鄧超扮演愛國畫家徐悲鴻先生。不同於其他演員嚴肅的暗色系中山裝,他的造型是白色襯衫黑色馬甲,是為了符合徐悲鴻先生曾留洋國外的經歷。他在評選國旗國歌時力挺田漢,表現也比其他人更加活躍和輕松。
★佟大為 (飾演孔令侃)
孔令侃是孔祥熙的大兒子,佟大為在戲中西裝革履、小分頭、翹著二郎腿、驕氣的神情,頗有公子哥的架勢。佟大為說:「孔令侃可不是公子哥這么簡單,他在商界是個很厲害的人物,公子哥的性格那隻是他的一面,因為他做生意確實是繼承了他父親的一些能力。
幕後花絮
對於張國立首次挑戰「蔣介石」,專業化妝師白麗君認為張國立和蔣介石有七分像,但同時建議張國立最好能再減點兒肥,就能更像了。
已經留起小鬍子的張國立,頗有蔣介石的神韻,如果再瘦一點就更相似了。「其實我最想演的是毛澤東。」張國立忍不住說了句實話。被問起對蔣介石的印象,張國立說:「就是纏著綳帶,拿著一把滴血的刀,屠殺革命志士。小時候受的教育就是這樣。」那為何會答應出演蔣介石?張國立回答說:「演員嘛,什麼角色都能演,而且我沒有選擇的權利。」據張國立透露,之前韓三平曾邀約他出演另一部電影,但最後卻是一張空頭支票,所以張國立一度決定「不跟韓總合作」。「但這次不一樣啊,韓總跟我說,咱媽過生日,做兒子的是不是應該准備一份大禮?我說那當然是。那就演唄。」張國立說。
影片看點
一、大腕雲集
《建國大業》演員陣容可用「星光熠熠」來形容,幾乎囊括中國所有實力明星。除了主角張國立、唐國強,參與主演的有劉勁、劉沙、王學圻、陳坤、修宗迪、王伍福、許晴、王健、鄔君梅、王冰、王鑫,而姜文、葛優、孫紅雷、劉德華、陳凱歌、馮小剛、陳道明、陳寶國、尤勇、馮遠征、陳好、侯勇、江珊等都將在片中友情出演,分別對位扮演重量級政治人物。 另外還有國內頂級幕後製作團隊,如金牌編劇王興東,金牌攝影指導趙曉時,金牌化妝師王希鍾都傾情加盟此片,使《建國大業》更加金碧輝煌。
二、張國立陳坤演蔣氏父子
蔣介石由張國立扮演,這是他的首次挑戰,而陳坤出演蔣經國,與張國立上演一場父子戲。毛澤東則由「專業戶」唐國強扮演。
三、陳凱歌馮小剛甘心當綠葉
陳凱歌、馮小剛等導演加盟出演,讓這部題材沉重的主旋律電影陡增看點。 陳凱歌、馮小剛則將在影片里客串政協委員。
演員陣容
唐國強——毛澤東
張國立——蔣介石
劉勁———周恩來
王學圻——李宗仁
陳坤———蔣經國
史鑫———鄧小平
王伍福——朱德
趙雍———賀龍
劉沙———劉少奇
宗利群——彭德懷
尤立平——林彪
車曉彤——劉伯承
傲陽———聶榮臻
谷偉———陳毅
孫繼堂——羅榮桓
王軍———徐向前
葉進———葉劍英
修宗迪——傅作義
王健———任弼時
許晴———宋慶齡
鄔君梅——宋美齡
黃薇———鄧穎超
王冰———張瀾
金鑫———李濟深
友情出演
成龍———采訪李濟深的記者
劉德華——俞濟時
馮小剛——杜月笙
陳凱歌——馮玉祥
李連傑——陳紹寬
姜文———毛人鳳
黎明———蔡廷鍇
吳宇森——劉文輝
胡軍———顧祝同
徐帆——廖夢醒
陳道明——閻錦文
陳寶國——周至柔
尤勇———白崇禧
葛優———解放軍團長
馮遠征——傅涇波
畢彥君——羅隆基
侯勇———陳賡
陳好———傅冬菊
周星馳——周作人
甄子丹——田漢
趙薇———選國歌的女代表
梁朝偉——國民黨
曾志偉——報社編輯
孫紅雷——《中央日報》記者胡立偉
李幼斌——報社社長
吳剛———聞一多
仲星火-----黃紹
鄧超———徐悲鴻
李強———陳誠
黃曉明——李銀橋
佟大為——孔令侃
劉燁———紅軍老戰士
王學兵——解放軍王參謀
趙寧宇——劉亞樓
張涵予——潛伏特務劉從文
范偉———炊事員
孫興———俞濟時副官
陶澤如——唱票員甲
黃聖依——戰地播音員
劉儀偉——李璜
曹可凡——上海市市長吳國楨
劉樺———警察隊長
連晉———國民黨空軍將官
梁家輝——解放軍代表
馬躍——解放軍幹部
王寶強——解放軍戰士
郭曉冬——國民黨連長
陳紅——記者
章子怡——文化界代表
苗圃———文化界代表
沈傲君——文化界代表
寧靜———文化界代表
董璇———文化界代表
陳數———文化界代表
張秋芳——文化界代表
王雅捷——文化界代表
英達——文化界代表
馮鞏——文化界代表
葛存壯——文化界代表
趙寶樂——文化界代表
郭德綱——攝像師
龔蓓苾——解放軍女兵
何琳———解放軍女兵
楊若兮——解放軍女兵
車永莉——解放軍女兵
⑤ 海上鋼琴師的扮演者
姓名:Tim Roth
本名:Timothy Simon Smith
出生地:倫敦,英國
生日:1961年5月14日
身高:5英尺7英寸(約170cm)
頭發顏色:黃色
眼睛顏色:綠色
父:Ernie(已故)記者
母: Anne 畫家/教師
姐:Jill 記者
前女友: Lori Baker(?-1988) 英
妻子: Nikki Butler(1993.1-) 美 服裝/珠寶設計師
子:Jack Earnest 1984 (與Lori Baker)
Timothy Hunter 1995.5.4(與Nikki Butler)
Micheal Cormac 1997.1.5(與Nikki Butler)
愛好:抽煙,喝酒,看書,shooting pool(一種類似檯球的賭博活動,但Tim說他「只賭啤酒」)
現住地:美國加州帕薩迪納市
他於1961年5月14日生於倫敦南郊Dulwich, 猶太血統, 本名Timothy Simon Smith. 二戰之後他的父親為支持大屠殺中的倖存者, 也為方便出入於敵視英美的國度, 將Smith改成猶太姓氏Roth。
他來自於一個並不富裕的中產階級家庭, 父親是位記者, 英共黨員, 晚年定居於利比亞沙漠, 以致於現在TR手裡都有一張父親與卡扎菲上校的合影; 他的母親也是一個思想左傾的自由主義者, 風景畫家, 為貼補家用兼做教師。 後來TR曾經很驕傲地說: 他的父母都很開明, 對他起的都是"促進作用"。
但他的童年並不幸福, 可以說正好相反: 他遭到過性虐待, 父母的離婚更是向傷口上撒鹽。 這些給他的心靈留下了永久的傷痕, 進而徹底毀掉他的學業。 等到了小學結束, 他沒能和Dulwich區其他孩子一起升入優等中學, 所有的卷子他一筆未動的交了回來。
他進了一所臭名昭著的惡校, 在那裡一呆六年。期間他迷上了朋克, 做過學校里反種族歧視社團的負責人, 也吸過毒。15歲的一次遊行中, 因為同行者與警察發生沖突, 他被連帶抓進監獄, 做了一夜牢。
16歲上, 他有了平生第一次登台演出的經驗: 學校排演音樂劇《Dracula》, 他是男主角。 那是一次可怕的經歷, 因為極度的緊張, 他不但冷場還尿了褲子。
他開始選擇職業了。家庭的影響和自身的經歷讓他一直對社會的變革有近乎狂熱的興趣。 11, 2歲的時候, 他曾立志要一名傳教士, 但他很快就像父親一樣 believe in no God了。首次演出的經歷雖然失敗, 表演卻深深吸引住了他。 他說"Acting is a political thing "---也許對他來說, 他所投身的事業首要不是自我宣洩和慰藉的手段, 而是他想要改造社會的途徑。在大學里學了18個月的雕刻之後, 他做了"一生中最正確的決定": 退學去做了一名演員。
他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英國演員,沒有受過任何專業訓練, 在酒吧自帶的小劇場里, 他開始了職業生涯。 不排戲的時侯, 他就去做推銷員以維持生活來源, 這樣度過了最初的幾年。
某天晚上他騎車回家的路上, 在給自行車打氣的時他受到了注意: 那時他正為排演《奧塞羅》中的凱西奧剃成了光頭, 有人走過來問他是否願意扮演一個光頭黨。
這部電視電影是Alan Clarke 的Made in Britain。 TR以前一直很尊崇的Clarke的作品, 尤其是Scum, 他提到過Ray Winstone 是他做演員的動力之一。 而交談之後Clarke對他很滿意, 決定了他就是那個四處散播暴力和痛苦的男主角的合適人選。 Made in Britain描寫的是撒切爾夫人執政初期倫敦底層社會的生活。 它冷靜的寫實風格以及Alan Clarke 提倡的integrity, 日後都深遠地影響到了TR。 並且在這部影片結束以後, Clarke將他推薦給了Mike Leigh, 那時後者正准備籌拍MeanTime, 同樣是倫敦底層家庭的電視電影: 這一切都預示著他將成為一個true class actor。
他在MeanTime中的這個角色有一點點發育遲緩, 故事圍繞著他和他的女朋友, 他的哥哥, 以及好友(Gary Oldman扮演)展開, 從現有的視頻材料看, 也許是他最撼動人心的角色。 隨後他出演了首部大銀幕上的電影The Hit, 一個剛出道的菜鳥殺手。
到了85年, 一切都很順利。 The Hit 讓他拿到包括 BAFTA在內的一系列的"最有前途新人獎"; 那一年, 他和女友還有了一個兒子, 他目睹了那個小東西的降生, 給他取名Jack Earnest, 並將J.E.R及他的生日紋在了右臂上。
評論界提到當時的他, 把他與Daniel Day-Lewis, Gary Oldman放在一起, 所謂的Brit-Pack名單上的中堅。 但他們走了不同的路。 其他人接拍decent role, 頻繁拿獎的同時, 他什麼也沒有。 他頑固地抗拒他認為全是shit的商業片, 堅持著走獨立電影的路線。 不過經濟衰退時期, 當時的英國電影工業也幾乎陷入死路, 哪有那麼多他想拍的東西。 何況在英國, 本來競爭就很激烈。 (他曾經形容為"it's like 'Fuck you! I want it!' ")
有整整四年的時間, 他沒有合適的工作, 也沒有朋友, 在赤貧線上生活。
88年, 那一年只有1月份有他的活干。 為了生計, 他去了一家超市做工, 負責把新進的貨擺到貨架上; 而另一份工作是在電話里向人搞推銷, 他兩個都干著。 他和Jack的母親也在那一年分手。 痛苦的情緒開始彌漫, 他整天不是喝酒就是睡大覺。 隨後, 對工作發瘋般的渴望驅使著他去了荷蘭, 法國, 捷克, 澳大利亞, 甚至非洲. . . 最後在阿姆斯特丹睡下水道的時候他被Peter Greenaway 發現並帶回英國, 在《The cook, The thief, His wife & Her Lover》 中扮演Theif 的手下。
之後是第一部帶給他以國際性聲譽的電影, 與Robert Altman合作, 反映梵谷晚年生活的: Vincent & Theo. 他對梵谷相當熟悉, 因為梵谷不僅是他的偶像, 更是父親的偶像。 然而這個時候, 他父親去世了。他的遺體火化之際, 身邊只有一張兒子從梵谷劇組寄來的照片, 以及一束向日葵。工黨派人出席了父親的葬禮, 但是TR並不在場, 他那時正在埃賽俄比亞。那一夜, 為了父親, 可能也為了自己, 他向著英國的方向痛哭。
:" . . .But when I was in my twenties, I realized how wonderful he was . . . The male figure in my life . . .for good or for bad." 他的父親是對他一生影響最大的人.十年後在巴黎接受采訪, 提到父親他依舊熱淚盈眶 : " I wanted to be there, but I was in the middle of hell . . . you don't want to know . . . my father never believed in God, so I felt I could cry for him over there in Ethiopia."
他的名字再度與Gary Oldman聯繫到了一起。 黑色喜劇《Rosencrantz And Guildenstern Are Dead》,贏得的是熱烈的贊揚。但他在英國的前景依舊黯淡。他與保守黨政府的矛盾也鬧到不可調和的地步: 在一次頒獎典禮上, 他公開指稱撒切爾夫人為cunt . 這太過份了, 他被趕出了英國 。
□Tim最欣賞的電影有: 公民凱恩, 阿拉伯的勞倫斯, 四百下,憤怒的公牛, Repulsion, His Girl Friday, Mary Poppins, Ninotchka;
□Tim喜歡的老一輩影星包括 加里格蘭特, 蒙哥馬利克利夫特, 斯賓塞屈塞, 詹姆斯斯圖爾特, 格里高利派克, 英格麗褒曼, 阿爾帕西諾, 克里斯托弗沃爾肯,貝蒂戴維斯;
□Tim在做演員之前,做過推銷員, 郵遞員, 酒保; 他說要是不做演員,他想從事輔導受過精神創傷或有心理問題的兒童的工作.
□他很不喜歡自己Tim這個名字,覺得它"太中產階級";
□Tim聽音樂的范圍很廣, 從馬勒到涅磐樂隊; 但他曾特別提到過喜歡的樂隊有: Rage Against the Machine, The Sex Pistols, Siouxsie and the Banshees, The Clash, Butthole Surfers等; 另外他新近成了Flaming Lips的fan.
□Tim不養寵物,但他的妻子曾養過一隻脾氣乖戾,愛睡垃圾箱的老貓,那隻貓憎惡一切人類,Tim不以為忤,把它也當作自己的寵物;
□他喜歡把手指甲剪得很短;
□Tim曾經在16歲時從彈簧床上蹦下來,結果一不小心摔破了鼻子;
□Tim認為教育應該**,大麻可以合法化,他覺得英國的君主制「可笑」早該廢除,他同情共產主義(一個采訪過Tim的記者後來描述他是個死不悔改的左翼份子),反對死刑;
□Tim的車技一直不大高明,90年代初的一次車禍中他當時時速120公里,好在並無大礙;Tim更喜歡騎自行車;
□Tim上網的歷史至少可以回溯至97年;在接受Empire的采訪時Tim曾說他上網第一件事是看新聞,而且會花上幾個小時;在拍攝The War Zone期間他一直用電郵和劇組聯系討論,另外他現在時常會去The War Zone留言板留言;
□Tim的二兒子Hunter的名字來源於Tim喜歡的作家兼記者Hunter S. Thompson;小兒子Cormac的名字源於Tim夫婦共同喜歡的作家Cormac McCarthy;
□Tim不怎麼看雜志,很熱心看書和報紙,其中純虛構類的小說他興趣不大;他曾經說過美國沒有報紙,但他對《紐約時報》還保持了某種尊敬,他是英國《衛報》The Guardian的忠實讀者,來美國發展多年後,還在訂這份報紙;
□Tim曾經被考慮的的角色:Sid & Nancy里的Johnny Rotten,Schindler's List里的Amon Goeth,Pulp Fiction里的Vincent,Hannibal里的Hannibal;
□Tim覺得自己長得非常難看,但他說不會去整什麼容,尤其當記者建議他改動鼻子的外觀時,"他下意識地用手護住鼻子『No,no,it's a family nose!'";
□Tim99年新買的房子價值190萬,位於帕薩迪納市的高檔住宅區;建於1920年左右,是他們夫婦都很喜歡的設計風格;
□Tim喜歡看Eastenders(BBC自1985年起熱播的一部肥皂劇)
□Tim極惡穿西裝,他說那種感覺讓他非常不舒服;99年時他曾自豪地宣稱他只有兩套西裝;他最常見的服飾是牛仔褲和T恤;
□Tim鍾情於低檔次酒吧,時常在那裡出沒;
□Tim對紋身著迷,他曾說若自己不是演員,會把全身包括臉都紋滿,而現在只好把所有紋身限制在右臂上;這些紋身多是用來紀念他生命中發生的大事;
他的第一個紋身來自南倫敦的一個血汗工廠,據他自己說,沒有實際意義,當時只是想紋; 第二個是為紀念長子Jack的出生,後來又先後為他的妻子(Tim戲稱這是他的結婚戒指),他們的兩個孩子做過紋身;另外Tim還紋過"PERISH"字樣的紋身;他也很喜歡body piercing;
-------------------------------------------
鬼水怪談 (Dark Water) [2005]
最後的徵兆 (The Last Sign) [2005]
別來敲門 (Don't Come Knocking) [2005]
銀城競選 (Silver City) [2004]
美麗家園 (The Beautiful Country) [2004]
叛徒與英雄 (To Kill a King) [2003]
不間斷殺機 (Emmett's Mark) [2002]
三劍客 (The Musketeer) [2001]
納粹製造 (Invincible) [2001]
決戰猩球 (Planet of the Apes) [2001]
內神外鬼 (Lucky Numbers) [2000]
麵包與玫瑰 (Bread and Roses) [2000]
慾望巴黎 (Vatel) [2000]
百萬美元旅館 (The Million Dollar Hotel) [2000]
海上鋼琴師 (Leggenda del pianista sull'oceano, La) [1998]
暴徒 (Hoodlum) [1997]
浪子回頭妙事多 (Gridlock'd) [1997]
兄弟情義 (No Way Home) [1996]
人人都說我愛你 (Everyone Says I Love You) [1996]
仿骨豪情 (Rob Roy) [1995]
低俗小說 (Pulp Fiction) [1994]
小奧德薩 (Little Odessa) [1994]
黑暗的心 (Heart of Darkness) [1994]
烈火青春 (Bodies, Rest & Motion) [1993]
落水狗 (Reservoir Dogs) [1992]
梵谷與提奧 (Vincent & Theo) [1990]
君臣人子小命嗚呼 (Rosencrantz & Guildenstern Are Dead) [1990]
情慾色香味 (The Cook the Thief His Wife & Her Lover) [1989]
分離的世界 (A World Apart)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