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物類型 > 電影演員勒兵

電影演員勒兵

發布時間:2022-07-23 04:55:31

① 孫尚香是誰

孫尚香,三國時期的主要女性人物之一,即孫夫人,在小說《三國演義》中被稱為孫仁。史書《漢晉春秋》記載名為孫仁獻。生卒年不詳,吳郡富春(今浙江富陽)人。
孫尚香在三國時歸屬吳國,原為東吳郡主,後嫁與劉備。孫堅與吳國太(吳夫人之妹)之女,孫策、孫權、孫翊、孫匡、孫朗之妹,劉備的三夫人。孫尚香自幼喜好武藝,手下侍女皆帶刀具,常以與人擊劍為樂,身帶利器又容姿甚美。因為她作為「亂世梟雄」劉備的妻子,並且志勝男兒,因此自然而然被人們稱為「梟姬」。
關於孫尚香的一生有許多種的說法。但無論歷史上是哪種真正的結局,讓後人值得肯定的是,孫尚香是紛亂的三國時期中一名傑出的女英雄,這正可謂是「巾幗不讓須眉」。
[編輯本段]【歷史傳記】
孫夫人,乃孫權之妹。劉備定荊州時,孫權對其十分畏憚,於是進妹予劉備為夫人,重固盟好。孫尚香才捷剛猛,有諸兄之風,身邊侍婢百餘人,皆親自執刀侍立,劉備每入,心內常覺凜然驚懼。諸葛亮曾說:「主公(劉備)在公安時,北畏曹公之強盛,東憚孫權之進逼,近則懼孫夫人生變於肘腋之下;當此之時,進退狼跋……」後劉備入益州,使趙雲領留營司馬,留守荊州。此時孫尚香自以孫權之妹的身份,驕妄豪強,常帶著一群東吳吏兵,在荊州縱橫不法。既爾孫權聞知劉備西征,於是大遣舟船以迎孫尚香,而夫人帶著後主劉禪回吳,幸得諸葛亮及時派遣趙雲與張飛勒兵截江,方重奪劉禪。從此,她一去不返,杳無音信。《三國志》中也再沒記載過孫夫人回吳後所發生的事情。
[編輯本段]【演義傳記】
孫夫人,乃孫權之妹,名曰孫仁。多景樓(孫尚香的閨閣)劉備向東吳借荊州不還,魯肅身負干係;周瑜一為救友,二為國計,於是上書孫權,教使「美人計」,進妹予劉備為夫人,誘其喪志而疏遠屬下。孫夫人才捷剛猛,有諸兄之風,身邊侍婢百餘人,皆親自執刀侍立。不料在諸葛亮的錦囊妙計安排下,假婚成真姻;後來夫人更助劉備返蜀,於路上怒斥追襲的吳將。後劉備入益州,使趙雲領留營司馬,留守荊州。此時孫權聞知劉備西征,於是遣周善引領舟船以迎孫夫人,而夫人帶著後主劉禪回吳,幸得趙雲與張飛勒兵截江,方重奪劉禪。彝陵之戰,劉備戰敗,有訛言傳入吳中,道劉備已死,孫夫人傷心不已,望西痛哭,投江而死。後人為其立廟,號曰「梟姬廟」。
[編輯本段]【姓名之謎】
正史《三國志》中並沒有提到這位孫夫人的真實姓名。而在小說《三國演義》中有提到孫堅之女名曰孫仁,而後文出現的孫夫人則顯然就是這位孫仁了。然而這樣說也是不準確的,因為裴松之在給《三國志》作注時曾提到「孫仁」乃是孫堅庶子孫朗的別名,也就是說,孫仁其實是一位男子。顯然,《三國演義》對於這一點是誤記了。而漢晉春秋記載:"孫夫人者,漢破虜將軍(孫)堅之女也,名仁獻。孫朗既然又叫孫仁,那孫夫人叫孫仁獻也是不合理,至於這個名字現在最終還是個迷。
孫安(蜀昭烈帝劉備妃):孫權的妹妹,在《三國演義》里名叫孫仁,名字正史無載,據軼書《漢晉春秋》被引用的原文,名為孫仁獻,小說《三國演義》里名孫仁,有可能是某些引用《漢晉春秋》文句的鈔本漏鈔「獻」字,誤為「孫仁」,戲曲稱「孫尚香」
至於「孫尚香」這個名字,據說最早是在戲劇【甘露寺】(又名龍鳳呈祥)和【別宮·祭江】當中出現的,而這個名字的主人也明顯就是《三國志》和《三國演義》中的孫夫人。而現在為一般人所熟知的名字,也正是這個歷史上並不存在,只在戲劇當中出現的「孫尚香」了。
[編輯本段]【巾幗英雄】

東吳郡主·歷史背景

【公元209年】漢獻帝建安十四年,當時荊州刺史劉琦病死,劉備的屬下推舉劉備為荊州牧,治公安。《三國演義動畫版》孫尚香孫權對此畏憚,於是進其妹予劉備為夫人,重固盟好。 孫夫人才捷剛猛,有諸兄之風,身邊侍婢百餘人,皆親自執刀侍立,劉備每入,心內常覺凜然驚懼。諸葛亮曾說:【「主公(劉備)在公安時,北畏曹公之強盛,東憚孫權之進逼,近則懼孫夫人生變於肘腋之下;當此之時,進退狼跋……」 】
【公元211年】東漢獻帝建安十六年,劉備入益州,使趙雲領留營司馬,留守荊州。此時孫夫人自以孫權之妹的身份,驕妄豪強,常帶著一群東吳吏兵,在荊州縱橫不法。既爾孫權聞知劉備西征,於是大遣舟船以迎孫夫人,而夫人帶著後主劉禪回吳,幸得趙雲與張飛勒兵截江,方重奪劉禪。
孫夫人是孫堅之女,孫策、孫權的異母妹妹,劉備的第三任夫人。在三國演義這個出場人物幾乎全部是男人的世界,孫尚香可以說是一枝奇葩獨秀。我們先來看看孫尚香在演義中的描寫。孫夫人在演義中出現過這么幾次,在有限的幾次中,我們可以看看這位非常的孫夫人。第百六十七回《先主夜走白帝城》本不涉孫夫人,毛本則雲【夫人在吳聞猇亭兵敗,訛傳先主死於軍中,遂驅兵至江邊,望西遙哭,投江而死。】
第一次是在第七回中間,介紹如下:【卻說孫堅有四子,皆吳夫人所生:長子名策,字伯符;次子名權,字仲謀;三子名翊,字叔弼;四子名匡,字季佐。吳夫人之妹,即為孫堅次妻,亦生一子一女:子名朗,字早安;女名仁。堅又過房俞氏一子,名韶,字公禮。堅有一弟,名靜,字幼台。堅臨行,靜引諸子列拜於馬前而諫曰:「今董卓專權,天子懦弱,海內大亂,各霸一方;江東方稍寧,以一小恨而起重兵,非所宜也。願兄詳之。」堅曰:「弟勿多言。吾將縱橫天下,有仇豈可不報!」長子孫策曰:「如父親必欲往,兒願隨行。」堅許之,遂與策登舟,殺奔樊城。」】
這是演義中第一次對孫夫人的敘述,僅僅是一筆帶過。但是我們得到一個很重要的信息,孫夫人是孫堅的次妻所生。我們再看第二次出場:第五十四回中是這么寫的 【過了數日,細作回報:「荊州城中揚起布幡做好事,城外別建新墳,軍士各掛孝。」瑜驚問曰:「沒了甚人?」細作曰:「劉玄德沒了甘夫人,即日安排殯葬。」瑜謂魯肅曰:「吾計成矣:使劉備束手就縛,荊州反掌可得!」肅曰:「計將安出?」瑜曰:「劉備喪妻,必將續娶。主公有一妹,極其剛勇,侍婢數百,居常帶刀,房中軍器擺列遍滿,雖男子不及。我今上書主公,教人去荊州為媒,說劉備來入贅。賺到南徐,妻子不能勾得,幽囚在獄中,卻使人去討荊州換劉備。等他交割了荊州城池,我別有主意。於子敬身上,須無事也。」魯肅拜謝。】這里寫著【極其剛勇,侍婢數百,居常帶刀,房中軍器擺列遍滿,雖男子不及】,由此可見孫夫人確實是有其父兄之風,剛勇無比,雖男子不及,是何等的英姿颯爽。而且能居常帶刀,在當時的女子足不出戶的大環境之中,孫夫人確實可以說是極其獨特的一個人,可以想像孫夫人如果帶兵上陣會是一幅什麼樣的場景。
紅顏可當·結親梟雄

但是接下去的描寫:【吾主吳侯有一妹,美而賢,堪奉箕帚。】這是東吳呂范說的,似乎說得有些誇張。所以我們推想,孫夫人長相肯定是美女。在同一回裡面,結尾的地方:【數日之內,大排筵會,孫夫人與玄德結親。至晚客散,兩行紅炬,接引玄德入房。燈光之下,但見槍刀簇滿;侍婢皆佩劍懸刀,立於兩傍。諕得玄德魂不附體。正是:驚看侍女橫刀立,疑是東吳設伏兵。】。《紅樓夢》裡面描寫王熙鳳有幾句是: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啟笑先聞。我們的新娘子孫夫人還沒有出場,手下的一幫丫頭就已經把劉備嚇的魂不附體。劉備好歹也是戎馬半生的人了,見到刀劍居然還會怕,要是日後生活中和孫夫人吵起來,真的動起手來,劉備八成會落於下風。這里可以推斷孫夫人的武力高於劉備。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運用這種鋪墊的手法實在是出神入化。
後面的出場就是第五十五回開頭的部分:【管家婆進曰:「貴人休得驚懼:夫人自幼好觀武事,居常令侍婢擊劍為樂,故爾如此。」玄德曰:「非夫人所觀之事,吾甚心寒,可命暫去。」】這里可以得出孫夫人從小就喜歡舞刀弄槍,學習武藝,而且自己學還要身旁的丫鬟也一起擊劍為樂,她對武學的熱誠可見一斑。但是孫夫人聽到劉備懼怕刀劍之後,說出一句足以讓天下男人汗顏的話:【「廝殺半生,尚懼兵器乎!」】之後孫夫人【命盡撤去,令侍婢解劍伏侍。】真是體貼之至啊,孫夫人這般的順從劉備,無怪乎後面【當夜玄德與孫夫人成親,兩情歡洽】。
冷箭不放·智回西蜀

話說回來,孫夫人真是大器,然而又是何等的善於體貼人。在趙雲拆開諸葛亮所授的錦囊之後,和劉備商議回荊州的事情,劉備還在假情假意,暗暗落淚,梟雄本色暴露無遺。再看孫夫人是多麼深明大義,【「你休瞞我,我已聽知了也!方才趙子龍報說荊州危急,你欲還鄉,故推此意」】,《三國志11》人物暴擊圖將劉備所有的小心眼都沖到九霄雲外。可是劉備居然淚如雨下。可孫夫人毫不介意,【「丈夫休得煩惱。妾當苦告母親,必放妾與君同去。」】在劉備還在為著回荊州的借口時,孫夫人又【沉吟良久】,可見孫夫人相當有智慧,思維縝密。果然在她的介面下,劉備一行終於可以回荊州了。在劉備歸途中,孫權令陳武、潘璋選五百精兵,無分晝夜,務要趕上拿回。但是程普說:【「郡主自幼好觀武事,嚴毅剛正,諸將皆懼。既然肯順劉備,必同心而去。所追之將,若見郡主,豈肯下手?」】好傢伙,居然讓諸將皆懼,實在是令人佩服。要知道在當時的社會中,女子是處於弱視群體,只有女子懼怕男子,唯獨這位孫夫人能夠讓諸將懼怕她,為千百年來一直受男子主義壓迫的姐妹們揚眉吐氣了一回。再往後,徐盛,丁奉受周瑜命令追上來時,好個孫夫人,,一通大罵將追兵罵退。演義中是這么說的:【孫夫人大怒曰:「周瑜逆賊!我東吳不曾虧負你!玄德乃大漢皇叔,是我丈夫。我已對母親、哥哥說知回荊州去。今你兩個於山腳去處,引著軍馬攔截道路,意欲劫掠我夫妻財物耶?」】口才是如此的好,思維是這等的快。 等到潘璋等人合兵來追時,孫夫人再次發揮巨大的作用。【玄德正行間,忽聽得背後喊聲大起。玄德又告孫夫人曰:「後面追兵又到,如之奈何?」夫人曰:「丈夫先行,我與子龍當後。」玄德先引三百軍,望江岸去了。子龍勒馬於車傍,將士卒擺開,專候來將。四員將見了孫夫人,只得下馬,叉手而立。夫人曰:「陳武、潘璋,來此何干?」二將答曰:「奉主公之命,請夫人、玄德回。」夫人正色叱曰:「都是你這伙匹夫,離間我兄妹不睦!我已嫁他人,今日歸去,須不是與人私奔。我奉母親慈旨,令我夫婦回荊州。便是我哥哥來,也須依禮而行。你二人倚仗兵威,欲待殺害我耶?」罵得四人面面相覷,各自尋思:「他一萬年也只是兄妹。更兼國太作主;吳侯乃大孝之人,怎敢違逆母言?明日翻過臉來,只是我等不是。不如做個人情。」軍中又不見玄德;但見趙雲怒目睜眉,只待廝殺。因此四將喏喏連聲而退。孫夫人令推車便行。】做事好果斷啊,先是罵得他們理虧,讓自己站在優勢地位,然後完全不理東吳諸將,下令推車便走,厲害的狠噢。有詩贊曰:【吳蜀成婚此水潯,明珠步障屋黃金。誰知一女輕天下,欲易劉郎鼎峙心。】一女輕天下,至於孫夫人的魄力和氣勢,就不多說了。
道別揮筆·騙返東吳

再下來就是趙子龍截江奪阿鬥了。東吳居然利用孫夫人的孝順,派人前去騙回東吳。但是我們的孫夫人卻是考慮再三,在周善的勸說下,雖然還是沒有通告就離開了荊州。不過其中的過程卻是相當奇妙的。 夫人見說國太病危,灑淚動問。【周善拜訴曰:「國太好生病重,旦夕只是思念夫人。倘去得遲,恐不能相見。就教夫人帶阿斗去見一面。」夫人曰:「皇叔引兵遠出,我今欲回,須使人知會軍師,方可以行。」周善曰:「若軍師回言道:須報知皇叔,候了回命,方可下船,如之奈何?」夫人曰:「若不辭而去,恐有阻當。」周善曰:「大江之中,已准備下船隻。只今便請夫人上車出城。」孫夫人聽知母病危急,如何不慌?便將七歲孩子阿斗,載在車中;隨行帶三十餘人,各跨刀劍,上馬離荊州城,便來江邊上船。】雖然說孫夫人這次差點就讓阿斗小命不保,但是她始終是先考慮劉備,先是說皇叔遠出,後說若是不辭而別恐有阻擋,但是終究是掛念母親的心更重一些,不過換成是誰都會這么做,而且很多人是更本不用考慮就會回家看母親的。這里再次看得出我們孫夫人的頭腦和謹慎。 接下來的子龍截江奪阿斗,孫夫人豈是容得你趙雲隨便欺負的。夫人又展現出她的氣勢:【夫人怒曰:「量汝只是帳下一武夫,安敢管我家事!」雲曰:「夫人要去便去,只留下小主人。」夫人喝曰:「汝半路輒入船中,必有反意!」雲曰:「若不留下小主人,縱然萬死,亦不敢放夫人去。」】面對常山趙子龍還能夠罵的恐怕只有我們的孫夫人啊,先是怒,再是喝,氣勢一次比一次高。 可最終趙雲在張飛的幫助下截過阿斗,返回蜀國。而孫夫人回到東吳,從此再也沒有與劉備相見。
英雄思蜀·惆悵死亡

最後一次出場,孫夫人便永遠離開人世間了。【劉備淲亭兵敗之後,時孫夫人在吳,聞俿亭兵敗,訛傳先主死於軍中,遂驅車至江邊,望西遙哭,投江而死。後人立廟江濱,號曰梟姬祠。尚論者作詩嘆之曰:「先主兵歸白帝城,夫人聞難獨捐生。至今江畔遺碑在,猶著千秋烈女名。」】於是一代巾幗英雄便這樣離我們遠去了。歷史長河之中能夠留下大名的人倒不多,但是我們會記得曾經有過這樣一位自幼好觀武事,嚴毅剛正的孫夫人——孫尚香。
[編輯本段]【美人一計】
前面的文章裡面說過孫夫人的出身和她的婚姻都不錯,如果不是因為政治的原因,她的生活可能會是另外的樣子。我今天再說說孫夫人在吳蜀兩國之中所處的真正地位和所遭受的待遇。
首先我們還是從她的第一次出場來看看。三國演義在第七回「袁紹磐河戰公孫 孫堅跨江擊劉表」中提到了孫夫人。電影《赤壁》孫尚香:趙薇
具體如下:【卻說孫堅有四子,皆吳夫人所生:長子名策,字伯符;次子名權,字仲謀;三子名翊,字叔弼;四子名匡,字季佐。吳夫人之妹,即為孫堅次妻,亦生一子一女:子名朗,字早安;女名仁。堅又過房俞氏一子,名韶,字公禮。堅有一弟,名靜,字幼台。堅臨行,靜引諸子列拜於馬前。】
大家看得仔細了,這里孫夫人在父親出征的時候並沒有出場,原因是什麼?
稍加分析:
第一, 孫夫人這個時候太小了,可能還不會意識到出征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但是從文字來看,孫堅的弟弟孫靜引諸子列拜於馬前。我們無法確定孫夫人是不是孫堅子女之中最小的,但是如果按照次序來看的話,孫夫人應該不會是所有子女中最小的一個,即便,這個時候的孫夫人也應該有好幾歲了,不可能尚在襁褓之中,所以這種推斷是不成立的。我們只有第二種解釋。
孫夫人在江東的地位不及幾位兄長或者是弟弟。既然當時孫堅出征的時候,幾位夫人沒有出來相送,可見在當時的環境之下,女子的地位是多麼的卑微,甚至連自己丈夫出征都不能出來送一送。當然解釋可能還存在一些問題。
我們再往後看。孫夫人的第二次出場是在第五十四回。這里孫夫人再次被提及是劉備剛剛喪妻,東吳的君主孫權和手下的謀士商量決定用美人計將劉備羈留在東吳,意圖奪回荊州。而這個主意正是孫夫人哥哥孫策、孫權的好朋友周瑜所出的。周瑜根本就沒有將孫夫人放得太重要,也許在他們眼中孫夫人只是一種特定的工具,一種可以讓他們奪回荊州的工具。怎麼說孫夫人也是一位郡主啊,可是周瑜就是這樣在聽到魯肅說劉備喪妻之後立馬就說定計了,然後就這樣葬送了一個女子的前途,而這個女子雖說是孫權的妹妹,好歹算是周瑜的上級啊,可是咱們的周郎,當真是妙計啊!
孫權看到周瑜的文書之後,開始還很是錯愕地說:「你好糊塗,這等文書,要它何用。」 但是在聽說周瑜能夠將荊州奪回之後,立即點頭暗喜啊。並且要差人去荊州商議聯姻的事情。前後的表情變化是多麼的快啊,先是置疑,但是聽說荊州之後,兩眼放光心中暗喜,由此可見荊州的地位遠遠比他的那個異母妹妹的地位要足得多啊。
接下來的呂范出使荊州去說服劉備和孫吳聯姻的時候,我們也可以從這位說客是怎麼樣評價孫夫人的。【堪奉箕帚】。要知道孫夫人可是身雖女子,志勝男兒。原來孫夫人在他們這些所謂的政客眼中,根本就是一個籌碼。他們所進行的是一場交易,用一個女子的幸福來換取他們的荊州。雖然表面上他們也是在別人面前誇耀自己的郡主是如何如何的好,可是壓根就沒有當多大的一回事。
再看諸葛亮,在識破了周瑜的美人計之後,哈哈大笑,說:【略用小謀,使周瑜半籌莫展;吳侯之妹,又屬主公;荊州之地,萬無一失。】看來在諸葛亮的眼中,孫夫人就像是一件物品一樣,說能有就有的,難怪他們這幫人後來對我們的孫夫人可以採取一種輕視的態度。
再後來,孫夫人和劉備回荊州的時候,孫權得知劉備回荊州,反映是派兵追趕。程普卻說潘璋,陳武必定拿不了劉備夫婦,因為【諸將皆懼】。這個時候孫權的反映更加強烈。【權大怒,掣所佩之劍,喚蔣欽、周泰聽令,曰:汝二人將這口劍去取吾妹並劉備頭來!違令者立斬!」蔣欽、周泰領命,隨後引一千軍趕來。】
為了劉備,孫權甚至可以不惜自己妹妹的性命,讓手下人可以拿劍取她的頭,畢竟荊州才是孫權真正關心的東西,妹妹的幸福可以犧牲,性命也可以不要,但是荊州的地方是絕對不能讓別人奪走的。都說曹操奸雄,但是曹操在父親被殺了之後,不顧手下諸多謀士的反對,興兵討伐陶謙。他出兵的目的,也許他也想乘機奪得徐州,但是畢竟曹操還是一個孝子,還是一個會關心自己親人的人。當然曹操也會將自己的女兒送到宮中,然後曹丕又將獻帝給廢掉。但是曹操最起碼沒有將自己親人的性命看得比別的東西低啊。要知道,當時曹操討伐陶謙的時候,後方有很多人在虎視眈眈啊。曹操可以這樣不顧後果的出兵,足見親人在他心中的地位。相比之下,我們的孫仲謀是多麼的絕情啊!
後面的劉備智激孫夫人雖然說用了一點小伎倆,但是還是有事實基礎的,那就是孫權並沒有將自己的這個妹妹看得太重要,這一點孫夫人自己肯定也是清楚的,否則兄妹情深的話,劉備怎麼說孫權的壞話,孫夫人也會替自己的兄長辯護的。孫夫人被激之後,說:【「吾兄既不以我為親骨肉,我有何面目重相見乎!」】由此可見孫夫人和孫權的關系並不是像我們想像中的那麼好了,而這一點同樣在後面表現出來了。
後來孫夫人又罵退了幾名將領之後,【蔣欽、周泰等人領兵追至,蔣欽曰:「便是吳侯怕道如此,封一口劍在此,教先殺他妹,後斬劉備。違者立斬!」】這時候這可是吳侯親自說的,諸將自然也是奉命行事啦!
第六十一回之中,孫權在和大臣們商量突襲荊州的時候,開始被吳國太所罵,但是此時的孫權還是不甘心,一心只是在想這次的機會失去,不知何時再得荊襄。於是就有了後來的趙子龍截江奪阿斗。東吳用的計策是騙,堂堂吳侯居然要用欺騙的伎倆對待自己的妹妹,看來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不可以欺騙的啦!
至於劉備這邊的人到底怎麼樣。書中尚沒有具體的記載,但是我們卻可以從劉備的兩位大將的表現上看出來,孫夫人在劉備這邊還是沒有受到重視,人家看待她最多是劉備的夫人而已,說不定連這一點都辦不到。趙雲對劉備可謂是忠心耿耿,對劉備的前兩位夫人也是極為尊敬的。為了糜夫人趙雲可以不惜自己的安危,將馬讓與她騎,自己步行,縱是葬身曹營也要保衛夫人的安全。雖然這事情因為糜夫人的投井自殺而沒有成為事實,但是可以看出趙雲對劉備家屬的尊重。然而,同樣是夫人,孫夫人卻遭到截然不同的待遇,不平啊!我們可以看看趙雲和孫夫人說話時候的語氣,【雲插劍聲喏曰:「主母欲何往?何故不令軍師知會?」】在夫人喝侍婢向前揪打時,趙雲居然還出手了,就懷中奪了阿斗,抱出船頭上。之前可是夫人抱阿斗於懷中啊,趙雲竟敢在自己的主母面前做出這樣僭越的事情,足以看出他並沒有將孫夫人放在應有的地位。後面張飛的行為則更是讓人憤怒。他先是將周善砍了,將人頭擲於孫夫人面前,而且還可以反駁孫夫人的話,責怪孫夫人沒有經過劉備允許,私自歸家。演義中這樣說:【張飛曰:「嫂嫂不以俺哥哥為重,私自歸家,這便無禮!」】哈哈,好像孫夫人回家還得經過劉備的批准一樣。再說孫夫人也是劉備的妻子,張飛的嫂嫂,張飛這樣說話,看來孫夫人在劉備這邊的待遇並沒有什麼很高的地位。至於說後來孫夫人得以回家還是她以死相逼的結果,這時候的趙雲和張飛才想到孫夫人還是劉備的妻子,才沒有將她扣押下來。
總體而言,孫夫人從小到大,一直都沒有得到正確的待遇,即使是出嫁之後,還是被劉備手下的人這樣那樣的近乎羞辱般欺負,好不平啊!看來中國古代女性的地位和待遇就可想而知了,像孫夫人這樣的人都可以遭到這樣的對待,其他人還有什麼不會遇到呢?
[編輯本段]【職場人生】
孫權想收回荊州公司,一時之間沒有好辦法。經理周瑜出了個主意,劉備現在沒老婆,把孫權最小的妹妹孫尚香嫁給劉備,讓49歲的劉備樂不思荊,時間一長,荊州自然就回歸東吳公司。孫權一合計,覺得周瑜的主意不錯。於是跟吳國太商量,要把妹妹嫁給劉備。劉備、曹操都是傑出的企業家,吳國太哪裡會不同意,能夠嫁這樣的丈夫,實在是孫尚香的福氣。劉備一下子得了這么大的好處,也高興得不得了,馬上到東吳公司跟孫小姐完婚。 電視劇《三國》孫尚香:林心如
孫尚香是孫權最小的妹妹,自幼尚武,平時出門嬉戲,身上總背著一把弓,人長得不但水靈而且身材一級棒。
孫尚香自小就在哥哥們的呵護下長大,個性十足,不管什麼事情,只要自己認準的事情,就一定去做。雖然沒有為公司做點什麼事情,但孫尚香卻拉了一些人,組建了一個文藝團出來。孫尚香知道自己的丈夫是劉備時,高興得不得了,但孫尚香並不知道,哥哥實際上把她做為一枚棋子。
等孫尚香已經是劉備的夫人,明白了哥哥的真實想法後,孫尚香一想,自己已經嫁給了劉備,公司的事情,就讓公司去處理吧,自己就做劉備的妻子。劉備說,需要回荊州,孫尚香趕緊安排了一下,跟劉備一起,回了荊州劉備的公司。
劉備回了荊州,孫權周瑜的計策因孫小姐的自作主張完全落了空。劉備走的時候,還特意派人在東吳公司的牆上刷了一行字,「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
孫小姐做了劉備夫人後,對劉備關懷備至,以前的小姐脾氣全部拋光光,拿孫小姐的話來說就是,愛就愛個轟轟烈烈。
孫小姐對劉備公司與孫權公司的紛爭並不關心。孫小姐覺得,做人活得要自在,不要無謂地牽扯進兩家公司的紛爭,既然幫誰都不合適,那不如專心愛自己的丈夫,快快樂樂地生活?
後來吳國太生病,此時劉備與孫權已經起了不小的摩擦,孫小姐也不管劉備的反對,跑回東吳公司看望吳國太。自然的,這又是孫權的一個圈套,孫權自然不會放孫小姐回劉備的荊州公司。
後來兩家公司關系越來越僵,終於為了荊州公司大打出手,結果是東吳公司贏了,劉備死了。孫尚香聽到丈夫死的消息,也自盡身亡。
孫尚香最後也死了,好像很悲哀,實際上,孫尚香快樂過、幸福過,至少孫尚香是如此認為。昧著良心幫助一邊,不管是娘家還是夫家,自己都會不快樂,不如只過自己希望的生活。
現代職場啟示
現代職場里,公司內部紛爭往往極端尖銳,為了自己的團隊能夠在公司里掌權,沖突往往是不死不罷休。站在中間的人則兩邊不討好,吃力非常,不管幫哪邊都會跟另一邊徹底決裂,這又不符合自己的本意。很多職場人為此苦惱不己,天天小心翼翼、倍加謹慎地工作著。即使如此,在公司內部激烈的紛爭面前,中間人往往成為紛爭中的第一批犧牲品。
孫尚香做得其實非常高明,一邊是夫家,一邊是娘家,幫誰都不是。於是孫尚香兩不幫,你們鬧你們的,別來煩我,我只想安靜地工作,我只想快樂地生活,即使這種快樂的生活並不長久,但至少我把握住了現在。
辦公室政治斗爭中,沖突後的結果,往往是非理性的,任何人都有可能成為沖突的犧牲品。既然自己不想介入任何一個團隊,也無力改變什麼,那就讓自己快樂地工作,沒有必要讓這些事情干擾自己的心情。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做自己開心的事情,一切順其自然。

② 我想知道孫尚香的背景!

三國時,孫尚香曾被周瑜作為香餌施美人計;古典小說之家論壇上有一步兩搭橋的《三國演義》中三位不尋常的女性,及大都督周瑜兩套帖。

三位不尋常的女性短短數語,標出孫尚香英勇有謀之處。

大都督周瑜則在演繹周瑜一生的事件中,加插一則虛構孫尚香暗戀周瑜的戀情,但周瑜堅守愛情、終身只娶小喬,孫尚香只能對他處於暗戀,最後嫁給了年近五旬的劉備。
孫尚香

孫堅之女,孫策,孫權的異母妹妹,劉備的第三人夫人,人稱孫夫人。據《三國演義》推論孫夫人名孫仁,字尚香。(古代女子有字的實在是罕見,據我所知,只有兩個人,其中一個就是孫仁。而在三國演義這個出場人物幾乎全部是男人的世界,孫尚香可以說是一枝奇葩獨秀啊。)

籍貫[揚州]吳郡富春[今浙江富陽]

家族資料父親孫堅

母親吳國太後吳氏吳國太即孫堅次妻吳氏

配偶劉備

兄弟姐妹孫策孫權孫翊孫匡孫朗

相關人物劉禪趙雲張飛周善

曾效力過的勢力蜀漢吳

孫尚香-簡明歷史傳記(簡寫)

劉備向東吳借荊州不還,魯肅身負干係;周瑜一為救友,二為國計,於是上書孫權,教使「美人計」,進妹予劉備為夫人,誘其喪志而疏遠屬下。

孫夫人才捷剛猛,有諸兄之風,身邊侍婢百餘人,皆親自執刀侍立,劉備每入,心內常覺凜然驚懼。不料在諸葛亮的錦囊妙計安排下,假婚成真姻;

諸葛亮曾說:「主公(劉備)在公安時,北畏曹公之強盛,東憚孫權之進逼,近則懼孫夫人生變於肘腋之下;當此之時,進退狼跋……」

後劉備入益州,使趙雲領留營司馬,留守荊州。此時孫夫人自以孫權之妹的身份,驕妄豪強,常帶著一群東吳吏兵,在荊州縱橫不法。

既爾孫權聞知劉備西征,於是大遣舟船以迎孫夫人,而夫人帶著後主劉禪回吳,幸得諸葛亮及時派遣趙雲與張飛勒兵截江,方重奪劉禪。彝陵之戰,劉備戰敗,有訛言傳入吳中,道劉備已死,孫夫人傷心不已,望西痛哭,投江而死。後人為其立廟,號曰「梟姬廟」。
孫尚香 - 簡明歷史傳記

孫夫人,乃孫權之妹,名字未載。劉備定荊州時,孫權對其十分畏憚,於是進妹予劉備為夫人,重固盟好。孫夫人才捷剛猛,有諸兄之風,身邊侍婢百餘人,皆親自執刀侍立,劉備每入,心內常覺凜然驚懼。諸葛亮曾說:「主公(劉備)在公安時,北畏曹公之強盛,東憚孫權之進逼,近則懼孫夫人生變於肘腋之下;當此之時,進退狼跋……」後劉備入益州,使趙雲領留營司馬,留守荊州。此時孫夫人自以孫權之妹的身份,驕妄豪強,常帶著一群東吳吏兵,在荊州縱橫不法。既爾孫權聞知劉備西征,於是大遣舟船以迎孫夫人,而夫人帶著後主劉禪回吳,幸得諸葛亮及時派遣趙雲與張飛勒兵截江,方重奪劉禪。
其自幼便喜好武藝,手下侍女皆帶刀具,常以與人擊劍為樂。於是因她身帶利器又容姿甚美,「弓腰姬」便是人們對她的愛稱了。
孫權趁劉備喪偶之機,將孫尚香許於劉備和親。可是,那隻不過是周瑜的「調虎離山」之計。
劉備入吳之後,孫尚香得以見到被稱為世之梟雄的劉備,而倍感欣慰。劉備娶孫尚香之後,便有擇日逃離虎穴之心。
在孫尚香的幫助下,劉備開始動身離開,更表現出孫尚香對感情的執著。劉備更對她的作為銘記於心。
夫妻二人平安回到荊州之後恩愛倍至,更促進了孫、劉兩家的和睦。但不久,孫尚香收到從吳國傳來母親重病的消息。
孫尚香趕忙回國,之後,兩國之間干戈四起。得知劉備死訊的孫尚香望西痛哭後投江自盡。

孫尚香—簡明演義傳記

孫夫人,乃孫權之妹,名字不詳。劉備向東吳借荊州不還,魯肅身負干係;周瑜一為救友,二為國計,於是上書孫權,教使「美人計」,進妹予劉備為夫人,誘其喪志而疏遠屬下。孫夫人才捷剛猛,有諸兄之風,身邊侍婢百餘人,皆親自執刀侍立。不料在諸葛亮的錦囊妙計安排下,假婚成真姻;後來夫人更助劉備返蜀,於路上怒斥追襲的吳將。後劉備入益州,使趙雲領留營司馬,留守荊州。此時孫權聞知劉備西征,於是遣周善引領舟船以迎孫夫人,而夫人帶著後主劉禪回吳,幸得趙雲與張飛勒兵截江,方重奪劉禪。彝陵之戰,劉備戰敗,有訛言傳入吳中,道劉備已死,孫夫人傷心不已,望西痛哭,投江而死。後人為其立廟,號曰「梟姬廟」。

關於孫尚香的姓名問題:
正史《三國志》中並沒有提到這位孫夫人的真實姓名。而在小說《三國演義》中有提到孫堅之女名曰孫仁,而後文出現的孫夫人則顯然就是這位孫仁了。然而這樣說也是不準確的,因為裴松之在給《三國志》作注時曾提到「孫仁」乃是孫堅庶子孫朗的別名,也就是說,孫仁其實是一位男子。顯然,《三國演義》對於這一點是誤記了。
至於「孫尚香」這個名字,據說最早是在戲劇當中出現的,而這個名字的主人也明顯就是《三國志》和《三國演義》中的孫夫人。而現在為一般人所熟知的名字,也正是這個歷史上並不存在,只在戲劇當中出現的「孫尚香」了。

【公元209年】漢獻帝建安十四年,當時荊州刺史劉琦病死,劉備的屬下推舉劉備為荊州牧,治公安。孫權對此畏憚,於是進其妹予劉備為夫人,重固盟好。 孫夫人才捷剛猛,有諸兄之風,身邊侍婢百餘人,皆親自執刀侍立,劉備每入,心內常覺凜然驚懼。諸葛亮曾說:「主公(劉備)在公安時,北畏曹公之強盛,東憚孫權之進逼,近則懼孫夫人生變於肘腋之下;當此之時,進退狼跋……」
【公元211年】東漢獻帝建安十六年,劉備入益州,使趙雲領留營司馬,留守荊州。此時孫夫人自以孫權之妹的身份,驕妄豪強,常帶著一群東吳吏兵,在荊州縱橫不法。既爾孫權聞知劉備西征,於是大遣舟船以迎孫夫人,而夫人帶著後主劉禪回吳,幸得趙雲與張飛勒兵截江,方重奪劉禪。

說到孫夫人,其實她的真名是孫仁,字尚香。孫堅之女,孫策,孫權的異母妹妹,劉備的第三人夫人,人稱孫夫人。古代女子有字的實在是罕見,據我所知,只有兩個人,其中一個就是孫仁。而在三國演義這個出場人物幾乎全部是男人的世界,孫尚香可以說是一枝奇葩獨秀啊。我們先來看看孫尚香在演義中的描寫。孫夫人在演義中出現過這么幾次,在有限的幾次中,我們可以看看這位非常的孫夫人。

③ 《三國演義》第六十七回概括

《三國演義》第六十七回原文:

曹操率兵攻打張魯,收服張魯大將龐德。楊松收受曹操賄賂,獻城投降,張魯也降了曹操。合淝守將張遼、李典、樂進三人齊心協力,在逍遙津大破孫權進攻的隊伍,自此張遼威震東吳。

《三國演義》第六十七回概括:

1、曹操舉兵西征,張魯派人退敵結果失敗,並折損了幾名大獎,正當張魯焦躁時,閻圃向張魯推薦了龐德,龐德英勇善戰,多次幫助張魯打退了敵兵,張魯非常高興。

2、曹操見龐德如此勇猛一心想收為己用,於是利用賈詡的計策,讓龐德歸順於自己,張魯最終兵敗投降,曹操平定漢中。劉備聽說後擔心曹操奪了東川,便要窺探自己的西川了,於是利用孔明計策誘使孫權出兵攻打曹操。

(3)電影演員勒兵擴展閱讀:

第六十七回讀後感:

曹操平定漢中地張遼威震逍遙津。操派兵抄追殺曹兵的楊昂、楊任之後,勝得陽平關,又得南鄭。操計收龐德又得東川。西川人聞操至,皆懼,孔明以書與孫權,交割荊州三郡,教權領兵攻打合肥,操提兵殺奔濡須塢來。

漢中的奪取,為下一步進軍蜀地打下了很好的基石。曹軍據有漢中,不僅可以出陽平關走金牛道直插成都平原,還可以走米倉道進攻東部的巴郡一帶,同時,武都一帶的魏軍也可以直接南下而無需擔心側翼漢中一帶的威脅。即使不展開攻勢,由於有漢中的屏障,魏國的的關中和隴右都將受到很好的保護,而成為戰役後方。

④ 蘭陵王長恭的生日多少 祭日多少 血型 身高 娶親沒 高緯給他的毒酒是什麼毒

高長恭 ,名 高肅 ,又名 高孝瓘 ,字 長恭 。(?-573年),北齊大將,世稱 蘭陵王 。是北齊高祖高歡之孫,北齊文襄帝高澄之第四子,母親姓氏不詳(但是無論是《北史》或是《北齊書》皆對其餘五王之母有所記載,獨長恭「不得母姓」)。據說相貌柔美,為了在戰場上能夠威嚇敵人,故戴面具上陣。其五弟安德王高延宗後來曾在576年稱帝。 軍事 高長恭曾經擔任贈州刺史。當突厥攻入晉陽時,他盡力擊退敵人。河清三年(564年)12月芒山之戰時,北周攻擊洛陽一帶地區,圍城卻沒有攻下。段韶、斛律光與高長恭奉命前往救援。段韶利用謀略打敗北周軍隊,高長恭帶了500名騎兵沖進北周的軍隊,到達被圍的金墉(現今河南洛陽東北故城)城下,因為高長恭戴著面具,城中的人不確定是敵軍或是我軍,直到高長恭把面具脫下來讓大家看到他的面貌,城中的人才開始放箭保護他,之後高長恭成功替金墉解圍,北周軍隊最後放棄營帳撤退。這場戰役是高長恭最受注目的戰役。根據《北齊書》的記載,士兵們為了這場戰役而歌誦他,後來就變成知名的《蘭陵王入陣曲》。564年12月,他被任命為尚書令。 他後來歷任司州、青州與瀛州的地方首長。武平一年(570年)7月,被任命為為錄尚書事。武平二年(571年)2月擔任太尉。571年3月,與太宰段韶、右丞相斛律光聯合進攻蹺谷,抵禦北周宇文憲的攻擊。5月,段韶包圍定陽城,而北周汾州刺史楊敷堅守住城池,段韶久攻不下。段韶病倒之後,由高長恭接替統領全軍,他成功的利用伏兵擊敗了從城中撤退的楊敷軍隊。武平三年(572年)8月,他被任命為大司馬,武平四年(573年)4月擔任太保。 他前後因各項戰功被封為巨鹿郡、長樂郡、樂平郡、高陽郡等郡公。 死亡 在芒山之戰後,北齊後主高緯曾問高長恭說,「這樣沖進敵陣之中,如果不小心發生意外怎麼辦?」,高長恭回答說,「國事就是我們的家事,在戰場上我不會想到這個」,而後主因為他說的「家事」,又聽到士兵們唱的《蘭陵王入陣曲》,開始猜忌他會謀反。 定陽之戰時,高長恭代替段韶的職務統率軍隊,但是常常收取賄賂,累積財富,屬下尉相願問他,「您既然受到國家的委託,為什麼要如此貪心呢?」高長恭沒有回答,尉相願繼續問說,「是不是因為芒山之戰大勝,您害怕功高震主,遭受忌妒,而要作令人看不起的事情呢?」,高長恭說是的。尉相願說,「如果朝廷真的對您有所妒忌,這件事情更容易被當成是罪名,不能避禍反而更快招來禍害。」高長恭流淚屈膝問尉相願解決的方法,尉相願說,「您之前已經立下戰功,這次依然打勝仗,聲望太大,最好之後都裝病在家,別再管國家的政事。」高長恭同意他的說法,可惜沒有辦法成功退出。 573年(武平四年)5月,北齊後主高緯派遣使者徐之范送毒酒給高長恭,高長恭跟妻子鄭氏說,「我對國家如此忠心,哪裡有辜負皇帝,而要賜我毒酒?」,妻子回說,「為什麼不親自當面去跟皇帝解釋呢?」,高長恭說,「皇帝怎麼可能會見我」,之後就飲酒而死 。妻子鄭氏則進入佛門。 事績 據說高長恭帶兵時,事必躬親,得到什麼美食都會於士兵分享。 高長恭在瀛州時,屬下陽士深因為列出高長恭收賄的證據而被免官。當定陽之戰時,陽士深也在軍隊服務,害怕被懷恨報復。高長恭聽到之後說,「我本來沒有這樣想」,於是故意找了一個小過失打了陽士深二十杖,讓他之後不再擔心。 有一次北齊武成帝高湛為了獎賞他的戰功,命令賈護幫他買了20個女人送他,他只接受一個。 他死前將所有欠他錢的借據全部燒掉,據說總金額有千兩黃金。 有興趣的話可閱讀以下書目: 《北齊書》卷十一 列傳第三 文襄六王列傳 蘭陵武王孝瓘 《北史》卷五十二 列傳第四十 齊宗室諸王列傳下 文襄諸子之蘭陵王長恭 《資治通鑒》 卷一六八至卷一七一 陳紀二至陳紀五

⑤ 「甯」怎麼讀,是什麼意思

甯níng(ㄋ一ㄥˊ)願、盼望。通「寧」。

甯nìng(ㄋ一ㄥˋ)姓。如周代有甯越。

「甯,同「寧」;基本字義平安,安定。

甯氏是衛國三大宗族之一,從甯跪、甯速、甯俞、甯相、甯殖至甯喜,蟬聯大夫職位,有「九世卿族」之說。

據史載,春秋時衛國國君衛武公(姬和),將其子季亹分封於甯邑(今河南獲嘉、修武一帶),其後代以甯為氏,來源於姬姓。

(5)電影演員勒兵擴展閱讀

康熙字典

【午集上】【用部】 甯 ·康熙筆畫:12·部外筆畫:7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乃定切,音佞。《說文》所願也。《徐曰》甯,猶寧也。今俗言寧可如此為甯可如此。

又姓。

又邑名。《春秋·僖七年》公會齊侯,宋公,世子款,鄭世子華,盟於甯母。《注》高平方與縣東有泥母亭。《左傳·文五年》晉陽處父聘於衛,反過甯,甯嬴從之。《注》甯,晉邑,汲郡修武縣也。《水經注》武王伐紂,勒兵於甯,更名甯曰修武。

又《集韻》《韻會》囊丁切《正韻》奴經切,與寧同。《前漢·郊祀歌》周流常羊思所幷,穰穰復正直往甯。《注》言獲福旣多,歸於正道,克當往日所願。

又《王莽傳》永以康甯。

⑥ 哪個演員最適合演周瑜

洪宇宙老師,他用自己超群的演技為觀眾詮釋了英姿勃發、瀟灑瀟灑的周瑜,將他的悲劇英雄形象塑造得形神兼備,淋漓盡致地展現了「美周郎」輝煌而凄涼的一生,人物立體飽滿,富有人情味。

東吳的英雄血氣方剛,舉重若輕又令人難忘。他塑造了一代又一代偶像又一代實力新人周瑜,為國之忠臣,武之英俊,文之雅士,情之丈夫。其魅力使歷史人物更具溫情和深度。

選角

有人說這一年選了洪宇宙演,也是因為94版《三國演義》的總導演王扶林也是覺得洪宇宙眉宇間有股貴族氣息,和周瑜非常接近。自然,洪宇宙也不負眾望,在戲中表現得十分出色,神態、氣質都完全不像是演出來的,彷彿自己就是周瑜一樣。

不知道26年過去了,洪宇宙已經是個62歲的老人了,自然早已不在往日的風采了。但是他仍然認為,能把《三國演義》的94版周瑜變得人盡皆知,是他一生做出的最不後悔的決定。

⑦ 三國中,劉備夫人孫夫人,是孫尚香嗎

絕對是孫尚香,孫尚香是孫權的妹妹,劉備就是娶了孫權的妹妹啊

三國中,劉備夫人孫夫人,是孫尚香,為吳侯孫權的妹妹。赤壁之戰後,劉備在諸葛孔明等人的幫助下占據荊州;而東吳視荊州為囊中之物。周瑜等人為佔領荊州,在知道劉備夫人盡喪的情況下,向孫權建議把吳侯之妹孫尚香假裝嫁給劉備,騙其到東吳進而索取荊州。後來此計為諸葛孔明識破,將計就計,使劉備娶了孫尚香。

孫仁,字尚香

孫尚香為戲劇《甘露寺》中的人名,其歷史原型為中國三國時期吳主孫權之妹,後嫁與劉備。《三國演義》中亦有關於孫尚香的描述,她的名字在《演義》中被寫作「孫仁」。現代又有同名歌曲《孫尚香》。
孫尚香是三國時期的主要女性人物之一,即孫夫人。史書《漢晉春秋》記載名為孫仁獻。吳郡富春(今浙江富陽)人。 孫尚香在三國時歸屬吳國,原為東吳郡主,後嫁與劉備。孫堅與吳夫人之女,孫策、孫權、孫翊、孫匡、孫朗之妹,劉備的三夫人。孫尚香自幼喜好武藝,手下侍女皆帶刀具,常以與人擊劍為樂,身帶利器又容姿甚美。因為她作為「亂世梟雄」劉備的妻子,並且志勝男兒,因此自然而然被人們稱為「梟姬」。
孫夫人,歷史人物原圖乃孫權之妹。劉備定荊州時,孫權對其十分畏憚,於是進妹予劉備為夫人,重固盟好。孫尚香才捷剛猛,有諸兄之風,身邊侍婢百餘人,皆親自執刀侍立,劉備每入,心內常覺凜然驚懼。諸葛亮曾說:「主公(劉備)在公安時,北畏曹公之強盛,東憚孫權之進逼,近則懼孫夫人生變於肘腋之下;當此之時,進退狼跋……」後劉備入益州,使趙雲領留營司馬,留守荊州。此時孫尚香自以孫權之妹的身份,驕妄豪強,常帶著一群東吳吏兵,在荊州縱橫不法。既爾孫權聞知劉備西征,於是大遣舟船以迎孫尚香,而夫人帶著後主劉禪回吳,幸得諸葛亮及時派遣趙雲與張飛勒兵截江,方重奪劉禪。從此,她一去不返,杳無音信。《三國志》中也再沒記載過孫夫人回吳後所發生的事情。

陪了夫人又折兵的夫人就是孫尚香

三國演義最後寫劉備兵敗在白帝城死後孫尚香跟著跳河了

還有截江就阿斗這個典故。

劉備一共有四任夫人。
1.甘夫人。封號為昭烈皇後,沛人,劉備的愛妾,賢內助,劉禪的生母。
2.糜夫人。糜竺的妹妹,劉備在徐州落難時,糜竺將她嫁給劉備。
3.孫夫人。名曰孫尚香,孫權的妹妹,曾與劉備結成政治婚姻。劉備入蜀後兩人離異,孫權接她回到東吳。 。《三國演義》中亦有關於孫尚香的描述,她的名字在《演義》中被寫作「孫仁」。
4.穆皇後。名曰吳莧,吳懿的妹妹,劉備入蜀後納為夫人,後為漢中王後。

孫尚香在三國時歸屬吳國,原為東吳郡主,後嫁與劉備。孫堅與吳夫人之女,孫策、孫權、孫翊、孫匡、孫朗之妹,劉備的三夫人。孫尚香自幼喜好武藝,手下侍女皆帶刀具,常以與人擊劍為樂,身帶利器又容姿甚美。因為她作為「亂世梟雄」劉備的妻子,並且志勝男兒,因此自然而然被人們稱為「梟姬」。孫尚香是紛亂的三國時期中一名傑出的女英雄。在她的身上,無不體現出「巾幗不讓須眉」的女子英雄氣概。
新三國中林心如沒有演出那種氣勢,相比之下感覺還是趙薇那版更加貼近原著。

⑧ 關於蘭陵王的資料

蘭陵王——高長恭(?~573)

真正的蘭陵王名高長恭,又名高孝瓘,是東魏大權臣北齊奠基人白手起家大英雄風流大丞相高歡之孫。高歡長子高澄在父親死後當上東魏第二任權臣。高澄政治上精明強干,卻於29歲死在奴隸手裡,丟下六個嗷嗷待乳的兒子,老四就是成為千古傳說的蘭陵王。值得一提的是,正史里忠實記錄了另外五兄弟的母親出處,就長恭例外在5個兄弟中,其中一個的母親還是妓女。不知道是書史的遺漏,還是花花公子高澄自有隱情。高澄一死,其弟高洋繼任,乾脆一腳踢走皇帝,自己稱帝,北齊建立。這是個出了名的野獸世家,群交亂性,酗酒暴虐,以殺人為樂。高長恭生在其中,人品算很不錯的,只留下一樁八卦:皇帝賞他20個侍妾,他只收下一個。這個人很聰明,要是一概不收,皇帝沒面子;要是全盤接收,人家會當他是好色之徒,所以他有著潔身自好的高潔品性。

高長恭驍勇善戰,據說因為面相太柔美,不足威赫敵人,每每打仗都要帶上猙獰的面具。最著名的一次是救援洛陽,他帶領五百騎士,沖過周軍重重包圍,突入洛陽城下,城上齊兵認不出誰來了,懷疑是敵人的計謀。蘭陵王摘下盔胄(注意,這里是個把臉遮了很大部分的頭盔,而不是面具。"蘭陵王面具」的典故只是後來的編舞者編出來的,其目的是為了增強故事的戲劇性。),示之以面容,城上軍心大振,掉下弓弩手數百名,前來接應。很快周軍被迫撤走。為慶祝勝利,武士們編了《蘭陵王入陣曲》,戴著面具邊跳邊歌。他也被稱作是"面具後的悲情王子".

史載:「長恭貌柔心壯,音容兼美。為將躬勤細事,每得甘美,雖一瓜數果,必與將士共之。」木蘭從軍最後是投到蘭陵王帳下。女兒家驚艷,為面具摘下瞬間的絕世風華,然後跟他一人一半分個紅蘋果。噢,心都醉了!

老天造人,總不願造得太完美,高長恭染了個大毛病:貪財。門口常有行賄的進進出出。搞得老百姓都說三道四。屬下尉相願問他:「王既然俸祿那麼高,何必如此貪?」長恭答不上來。相願說:「您是不是因為怕功勞高,被主上忌諱,故意給自己抹點污垢?」嘿嘿,什麼理由?這位老兄說話技巧一流!長恭見有台階下了,才開口:「是的。」相願說:「朝廷如果猜忌王,這正好給他留了一條辮子抓。想求福反而招禍。」長恭淚下,跪膝,請他給個安身的法子。相願說:「王威名太重,最好在家養病,別干預政事了。」 長恭聽了勸告,便偶爾裝裝病。完全隱退,又不甘心。正處盛年的男子,誰願意退休?何況高長恭不是當隱士的個性。

北齊末代皇帝高緯一天聽了《蘭陵王入陣曲》,對高長恭說:「入陣太深,畢竟危險,一旦失利,追悔莫及。」 長恭無心快語:「家事親切,不覺遂然。」 高緯一聽「家事」這兩個字,心生警覺。叫人給他送去毒葯一杯。皇帝殺人,連理由都沒扯。這就是亂世的悲哀.高長恭死時的年齡沒有記載,估計才三十齣頭。留下個悲痛欲絕的遺孀鄭妃,守著佛門孤燈,度此殘生。四年後,失去了支柱的北齊就為北周皇帝宇文覺所滅,高氏子孫幾乎全遭屠戮。

這是段怎樣的歲月:有廣陵散的高潔,有蘭亭序的瀟灑,有敕勒歌的豪邁,種種浪漫都只是逃避苦難現實的一醉。潑墨漢家子,走馬鮮卑兒,紅塵里一道道風景線皆在噩夢中毀滅。神傷,為焚琴煮鶴般的凄艷。恨不能一把火燃燒掉千年的帷幕,一卷風吹乾凈中原的黃土,去賞那時的桃花,梧桐,碧竹,尋那人的麈尾,冠帽,面具。用恬淡換去他的功利,用善良換去他的毒暴,用自足換去他的貪殘,可否能將結局改善?

不用說了,面對歷史,改了過程,改不了結尾。

2\:「《大面》出於北

齊。北齊蘭陵王長恭,才武而面美,常著假面以對敵。嘗擊周師金墉城下,勇冠三軍,齊人
壯之,為此舞以效其指麾擊刺之容,謂之《蘭陵王入陣曲》。」
3\遣蘭陵王長恭,原名孝瓘,系高澄第四子
4\護因慈母歸來,頗感齊惠,擬與齊互結和約。偏突厥木桿可汗遣使至周,謂已調集各部精兵,如約攻齊,護不禁躊躇,意欲拒絕外使,轉恐前後失信,有傷突厥感情,況母已歸家,無容他慮,還是聯絡突厥,免滋邊患。乃表請東征,召集內外兵眾,共得二十萬人。周主邕禡祭太廟,親授護鈇鉞,許令便宜行事,且自沙苑勞軍,執卮餞護,護拜命乃行。到了潼關,命柱國尉遲迥為先鋒,進趨洛陽。大將軍權景宣,率山南兵出豫州,少師楊檦出軹關。護連營徐進,行抵弘農,再遣雍州牧齊公憲,宇文泰第五子。同州刺史達奚武,涇州總管王雄,屯營邙山,策應前軍。
楊檦恃勇輕戰,既出軹關,獨引兵深入,又不設備,不料齊太尉婁睿,帶引輕騎,前來掩擊,檦倉猝遇敵,行伍錯亂,被齊兵殺得落花流水,一敗塗地。檦逃生無路,沒奈何解甲降齊。三路中去了一路。權景宣一路人馬,卻還驍勁,拔豫州,陷永州,收降兩州刺史王士良、蕭世怡,送往長安,另使開府郭彥守豫州,謝徹守永州。尉遲迥進圍洛陽,三旬不克,周統帥宇文護,使塹斷河陽要路,截齊援兵,然後同攻洛陽。諸將多輕率無謀,還道齊兵必不敢出,但遙張斥堠,虛聲堵御。齊遣蘭陵王長恭,原名孝瓘,系高澄第五子。大將軍斛律光,往援洛陽,兩人聞周兵勢盛,未敢遽進,洛陽又遣人告急齊廷。時齊太師段韶出為並州刺史,由齊主湛召入問計。韶答道:「周雖與突厥連兵,兩面夾攻,但北虜狡猾,待勝後進,雖來侵邊,實等疥癬,今西鄰窺逼,實是腹心大病,臣願奉詔南行,一決勝負。」知己知彼,究竟還推段婆。湛喜語道:「朕意亦是如此。」乃令韶督精騎一千,出發晉陽,自率衛兵為後應,亦從晉陽啟行,韶在途五日,濟河南下,適連日陰霧,周軍無從探悉,韶竟與諸將上登邙阪,窺察周軍形勢,進至太和谷,與周軍相遇,韶即令馳告高長恭、斛律光兩軍,會師對敵。長恭與光,立即應召,韶為左軍,光為右軍,長恭為中軍,整甲以待。周人不意齊兵猝至,望見陣勢嚴整,並皆惶駭。韶語周人道:「汝宇文護方得母歸,何故遽來為寇?」周人無言可答,但強詞奪理道:「天遣我來,何必多問!」韶又道:「天道賞善罰惡,遣汝至此,明明降罰,汝等都想來送死了!」這是理直氣壯之談。周軍前隊統是步卒,遂踴躍上山,來戰齊兵。韶且戰且走,引至深谷,始命各軍下馬奮擊,周軍銳氣已衰,霎時瓦解,或墜崖,或投溪,傷斃無數,余眾俱遁。蘭陵王長恭領五百騎士,突入洛陽城下圍柵,仰呼守卒,城上人未識為誰,不免疑詰。迨經長恭免胄相示,乃相率鼓舞,縋下弓弩手數百名,接應長恭,周將尉延迥無心戀戰,便撤圍遁去,委棄營幕申仗,自邙山至谷水,沿途三十里間,累累不絕。獨周、雍州牧齊公憲,及達奚武、王雄等,尚勒兵拒戰。雄馳馬挺槊,沖入斛律光陣中,光見他來勢兇猛,回頭急走,趨出陣後,落荒竄去,身邊只剩一箭,隨行只餘一奴,那王雄卻緊緊追來,相距不過數丈,光情急智生,把馬一捺,略略停住,暗地裡取弓搭箭,返身射去。可巧雄槊近身,不過丈許。雄大聲道:「我惜爾不殺,當擒爾去見天子!」語未說完,箭已中額,深入腦中,雄不禁暴痛,伏抱馬首,奔回營中。莽夫易致憤事。光幸得免害,當然不去追趕,也縱馬歸營。天色已暮,兩下里俱各收軍。周將齊公憲部署兵士,擬至明晨再戰,偏王雄負傷過重,當夜身死。軍中越加洶懼,賴憲親往巡撫,才得少安。達奚武入營語憲道:「洛陽軍散,人情震恐,若非乘夜速還,明日且欲歸不得了!」憲尚覺遲疑,武復說道:「武在軍日久,備悉艱難,公少未更事,豈可把數營士卒,委身虎口么?」憲乃依議,潛令各營夤夜啟程,向西奔還。權景宣得洛陽敗報,亦將豫州棄去,馳入關中。及齊主湛至洛陽,早已狼煙凈掃,洛水無塵。湛很是欣慰,進段韶為太宰。斛律光為太尉,蘭陵王長恭為尚書令,余將俱照律敘功。惟尚恐突厥入塞,亟還鄴都。嗣接得北方邊報,謂突厥亦已退軍,更覺得心安體泰,又好酗酒漁色了。
5\齊主緯喪師失地,毫不知愁,反陰忌蘭陵王長恭,有意加害。長恭自邙山得勝,威名頗盛,見七十三回。武士相率歌謠,編成蘭陵王入陣曲,傳達中外。齊主緯嘗語長恭道:「入陣太深,究系危險,一或失利,悔將無及。」長恭答道:「家事相關,不得不然。」齊主聞得家事二字,幾乎失色,因令出鎮定陽。長恭頗受貨賂,致失民心,屬尉相願進言道:「王既受朝寄,奈何如此貪財!」長恭不答,願又道:「大約因邙山大捷,恐功高遭忌,乃欲藉此自穢么?」長恭才答一是字。願嘆道:「朝廷忌王,必求王短,王若貪殘,加罰有名,求福反恐速禍了!」是極。長恭泣下道:「君將如何教我?」願復道:「王何不託疾還第,勿預時事!」上策莫逾於此。長恭頷首稱善,但一時總未甘恬退,遂致蹉跎過去。至江淮鏖兵,長恭恐復為將帥,喟然太息道:「我去年面腫,今何不復發呢?」自是佯稱有疾,嘗不視事。齊主緯察知有詐,竟遣使賜鴆,逼令自殺。長恭泣白妻鄭妃道:「我有何罪,乃遭鴆死?」妃亦泣答道:「何不往覲天顏?」長恭道:「天顏豈可再見?」遂飲鴆而死。齊主聞長恭自盡,很是喜慰,但表面上還想掩飾,追贈長恭為太尉。長恭一死,親王中又少一勇將了。自折手臂,亡在目前。

6\蘭陵武王長恭,一名孝瓘,文襄第四子也。累遷並州刺史。突厥入晉陽,長恭盡力擊之。芒山之敗,長恭為中軍,率五百騎再入周軍,遂至金墉之下,被圍甚急。城上人弗識,長恭免胄示之面,乃下弩手救之,於是大捷。武士共歌謠之,為《蘭陵王入陣曲》是也。歷司州牧、青瀛二州,頗受財貨。後為太尉。與段韶討柏谷,又攻定陽。韶病,長恭總其眾。前後以戰功,別封鉅鹿、長樂、樂平、高陽等郡公。<beishi>

7\

洛陽之戰

北周保定四年(北齊河清三年,564年)九月至十二月,北周遣柱國尉遲迥等進攻北齊,於洛陽(今河南洛陽)被擊敗的作戰。

是年九月,北齊帝高湛為改善與北周的關系,曾派人將住在晉陽(今山西太原)的北周權臣宇文護之母送往長安(今陝西西安西北)。不久,突厥在塞北集合兵力,遣使告訴北周,約定再次聯兵攻齊。宇文護感念高湛送母之恩,不想再討北齊,但又怕違背了和突厥的約定而更生邊患,不得已,乃征內外諸軍20萬人東進。十月,宇文護軍至潼關(今陝西潼關東北),派尉遲迥率精兵10萬為前鋒直指洛陽;大將軍權景宣率荊襄之兵前往懸瓠(今河南汝陽);少師楊鍘進攻軹關(今河南濟源西)。十一月,宇文護進駐弘農(今河南靈寶西),尉遲迥軍包圍洛陽,雍州牧宇文憲與同州刺史達奚武、涇州總管王雄等屯軍邙山(今河南洛陽北)。楊劂自恃以往與北齊作戰未曾失利,出軹關後輕敵深入,結果被北齊太尉婁睿襲破後降北齊。權景宣部圍攻懸瓠。北齊豫、永二州刺史舉州投降,權景宣遂佔領二州。十二月,北周軍乘勝進攻洛陽,三旬未克,宇文護分兵切斷河陽(今河南孟縣)道路,以阻遏北齊援兵。諸將輕敵,以為北齊軍必不敢出,因而戒備不嚴,僅派少量偵察人員作例行偵察。北齊派蘭陵王長恭、大將軍斛律光救援洛陽、二將畏懼周軍兵力強盛,不敢前進。高湛無奈,決定與並州都督段韶一起自晉陽南下,親督諸軍解救洛陽。段韶到洛陽後,即與諸將登邙阪(今洛陽東北)觀察北周軍形勢。至太和谷(今河南洛陽東)與北周將遭遇,即傳令諸營結陣以待。以段韶部為左軍,長恭部為中軍,斛律光部為右軍,周軍不意齊軍突至,軍心不穩,倉卒上山迎戰,段韶且戰且退誘敵深入;俟其疲憊發起反擊,大敗北周軍。周軍全線潰退,達奚武、宇文憲、王雄等被迫撤軍。權景宣聞洛陽兵敗,亦放棄豫州退還。

詞牌名 蘭陵王

蘭陵王

作者:周邦彥

柳陰直1,煙里絲絲弄碧。隋堤上2、曾見幾番3,拂水飄綿送行色4。登臨望故國。誰識、京華倦客5?長亭路6,年去歲來,應折柔條過千尺7。

閑尋舊蹤跡。又酒趁哀弦,燈照離席。梨花榆火催寒食8。愁一箭風快,半篙波暖,回頭迢遞便數驛。望人在天北。

凄惻。恨堆積。漸別浦縈回9,津堠岑寂10,斜陽冉冉春無極。念月榭攜手,露橋聞笛11。沉思前事,似夢里,淚暗滴。

全部注釋

1.柳陰直:《東京夢華錄》載:"東都外城方圓四十餘里,城壕曰護龍河,闊十餘丈,壕之內外,皆植楊柳。"

2.隋堤:隋煬帝開鑿通濟渠,沿河築堤種柳,後人稱為隋堤。通濟渠有一段和汴京城外三里的汴河相重,故其在汴河故道者,又稱汴堤。

3.曾見幾番:考周邦彥生平,周邦彥三別京華,第一次是元佑二年(1087)自太學正出為廬州教授,第二次是政和二年(1112)以奉直大夫直龍圖閣知隆德軍府並管勾學事,第三次便是這次自徽猷閣待制提舉大晟府出知真定府。故雲曾見幾番。

4.行色:送行場面的種種情景。

5.故國:這里指故鄉。京華倦客:作者自指。

6.長亭:古代設在大路邊供行人休息的亭舍,也常用作餞別的處所。

7."應折"句:古人有折柳送別的說法。

8.榆火:《論語》"鑽燧改火"句注引馬融曰:《周書·月令》有改火之文,春取榆柳之火,夏取棗杏之火。……一年之中,鑽火各異木,故曰改火。寒食:冬至後一百零五日,即清明前二日為寒食節,節期禁火,節後另取新火。唐宋時朝廷於清明日取榆柳之火賜朝中百官。

9.別浦:徐堅《初學記》:"大水有小口別通曰浦。"此指行人離別的河岸。

10.津堠:津,渡口。堠:守望兼記里數的土堡,五里一堠,十里二堠,亦稱單堠、雙堠。

11. 聞笛:化用李白《洛陽聞笛》:"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今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據詞意推之,似以作於二次官建康時為較合也。稼軒一生以恢復中原為已任,但南歸後卻進退無據,蹉跎歲月,這首具濃厚浪漫主義色彩的詞實是寄託了其一腔孤憤。上闋抒寫了年華虛度抱負難酬的痛苦,下闋更是想落天外,以砍去遮住月光的桂樹強烈表達了自己的理想抱負與堅強意志。

詞人巧妙地運用神話傳說構成一種超現實的藝術境界,飛鏡明麗,金波瀉影,長空萬里,結構上的大開大合與思緒的貫聯相結合,氣象磅礴而形象飛動。

正如謝章鋌《賭棋山莊詞話》之評蘇辛詞曰:"讀蘇辛詞,知詞中有人,詞中有品。"

電影 蘭陵王

更多外文片名:
Lanling wang

導演
胡雪樺Sherwood Hu

編劇
胡雪樺Sherwood Hu

王培公Peigong Wang

演員
洛倫佐·卡倫德Lorenzo Callender .....Lanling

寧靜Jing Ning

更多>>

影片類型:
劇情
片長:
95 min
國家/地區:
中國
色彩:
彩色

導演:
胡雪樺 Sherwood Hu
編劇:
胡雪樺 Sherwood Hu
王培公 Peigong Wang
演員:
洛倫佐·卡倫德 Lorenzo Callender .....Lanling
寧靜 Jing Ning
楊麗萍 Liping Yang
王學圻 Xueqi Wang
製片:
鄭凱南 Kainan Zheng .....procer
攝影:
顧長衛 Changwei Gu

劇情
遠古,一個以鳳凰為圖騰的部落生活在中國西南部山林。蘭陵是美麗女首領的獨生兒子,年輕英俊,是姑娘們喜歡的偶像,美麗的英英深愛著他。 附近黑鷹部落的人兇殘彪悍。鳳凰族人向神祈禱,能有一個男首領,帶領他們抵禦強敵保衛家園。 蘭陵終於長大成人率部落殺向戰場。兩軍陣前,黑鷹族首領羞辱蘭陵,說他象女人那麼漂亮,不是男人,拒絕與他交手。 不久,鳳凰族的男人們被黑鷹族全俘了去,並要全部處死。蘭陵的母親以鳳凰族女首領身份提出犧牲本部落全體女人的貞操,換取男人們的生命。蘭陵羞愧中沉入湖底。他卻沒死,受神的啟發,戴上了極凶惡的面具。自此蘭陵變得極為驍勇善戰,內心也同時殘忍暴戾如野獸一般,成了部落里的災星。 蘭陵的母親犧牲了自己,將自己的血噴在了蘭陵面具上,兒子恢復了善良的靈性,蘭陵成了真正的勇士。

幕後製作:
《蘭陵王》由導演胡雪樺執導,他曾於1992、1993年在美國導演過戲劇《蘭陵王》,該片講述的是一個充滿東方神秘感的古老傳說,一個俊美的王子因面具成為勇士,卻又因面具而迷失本性,母親以生命為代價挽救兒子。該片整體氣氛蒼涼悲壯,整部電影對話極少,主要用舞蹈和肢體動作來表達故事情節和人物的心理活動,著名舞蹈演員楊麗萍扮演母親一角,充分發揮了她的舞蹈特長。不過該片這種全新的詮釋手法並未能獲得觀眾的認可,影片上映後的反響並不高。該片獲1995年美國洛杉磯桑塔克瑞塔最佳外語片獎、美國夏威夷國際電影節柯達攝影獎。

製作公司:
上海電影製片廠 Shanghai Film Studios [中國]

閱讀全文

與電影演員勒兵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簡單的英文電影大全 瀏覽:63
電影地牢少女真實故事 瀏覽:964
月光電影粵語版 瀏覽:292
電影院如何選座知乎 瀏覽:984
日本不知名穿越老電影 瀏覽:641
老電影壯志凌雲 瀏覽:810
寫上海的電影什麼風雲 瀏覽:317
大紅包和哪個電影一樣 瀏覽:578
再生緣主題曲是哪個電影 瀏覽:518
香港電影荒野 瀏覽:279
湟里電影院今日電影 瀏覽:925
孤膽特工電影國語完整版 瀏覽:589
電影大紅包演員克拉拉 瀏覽:501
龍貓電影在哪個app可以看 瀏覽:55
啊凡達國語電影 瀏覽:139
古裝三國歷史電影大全 瀏覽:675
紅藍高清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448
丈人跟女婿搞笑的電影 瀏覽:605
女俠報仇的老電影雪地大戰 瀏覽:548
經典傷感電影歌曲 瀏覽: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