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什麼時候開始出現彩色電影的
同有聲電影的發明過程一樣,一些電影導演也嘗試用原始的人工操作方法,直接在黑白影片里給某一場景或某一物體塗上單色的方式來加強某種情緒效果,比如把天空塗成藍色,把紅旗、火焰塗成紅色等,以此作為彩色電影的嘗試。1935年,紅、藍、黃三原色的彩色系統問世,用彩色膠片拍出的第一部真正的彩色影片《名利場》,標志著彩色電影的誕生。隨著彩色電影技術手段的進一步發展和完善,創作者能夠更靈活、更有目的的運用色彩來反映現實,使電影直觀再現物質世界的條件全面成熟,電影的造型形式和造型語言得以進一步完善,觀眾終於可以看到一個五彩斑斕、有形有色的世界。然而,至今仍有些導演根據影片題材的需要,願意採用黑白片的形式,以求得到所構思的理想的藝術效果,如《辛德勒的名單》、《鬼子來了》等影片。(《影視藝術鑒賞與實踐》P5,浙江大學出版社)
『貳』 從哪屆開始奧斯卡電影是彩色的
第十二屆的亂世佳人(1939)是彩色的,但之後彩色黑白都有拿奧斯卡獎的,我沒全看過,不過可以確定從32界的賓虛(1959)開始全是彩色了。
『叄』 彩色電影是什麼時候出現的
第一部自然色彩的(natural color film)彩色影片是1906年誕生的,製作者是英國人George Albert Smith,內容是他的兩個孩子在草地上玩。 第一部用於商業目的的自然色彩的彩色影片也來自他,1908年的8分鍾短篇《A Visit to the Seaside》。 第一次的彩色影片公映是1909的倫敦,一共放映了21部彩色短篇,都是新聞紀錄片。 第一部彩色劇情片是1910年的18分鍾的《Checkmated》,英國人Theo Bouwmeester導演,他自己也扮演了男主角拿破崙。 第一部美國出品的彩色劇情片是1911年的《La Tosca》。 第一部彩色長篇劇情片是1914年的英國篇《Flesh and the Devil》 以上所說的彩色電影都是基於一套名為kinemacolor的雙色電影系統,而非三色,事實上,當初史密斯研究的時候,花了3年時間研究3色系統,但是始終沒法成功,後來他靈機一動發現光是紅綠兩色就足以形成彩色效果,從1910年到12年,英國一共出品了54部劇情彩色片,而美國只有4部。 kinemacolor的彩色效果 具體有興趣地可以研究一下這里 http://website.lineone.net/~luke.mckernan/Color.htm 1916年,特藝色彩系統誕生(Technicolor),但這時候也還是雙色系統。3色系統在32年才出現,從此,人們可以在銀幕上再現任何的顏色了(之前的紅綠兩色系統雖然能夠再現彩色但並非所有的顏色)。 第一部三色特藝影片是迪斯尼公司的32年動畫短片《flowers And Trees》,他也是1932年的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2001年發行的那套迪斯尼寶藏DVD裡面有收錄這部影片。 中國第一部彩色電影是1948年拍攝於上海的戲曲片《生死恨》,由華藝影片公司出品,費穆導演,主演梅蘭芳,著名攝影師黃紹芬為攝影指導,李生偉任攝影師。影片以京劇大師梅蘭芳主演的同名舞台劇為藍本,對原劇進行了刪減,用16毫米彩色膠片攝制,然後翻制為35毫米。雖然由於經驗不足,以至影片的彩色不夠理想,但畢竟是中國第一部彩色電影。此後,中國大陸再無拍攝彩色片的紀錄。參考資料: http://..com/question/7335689.html
『肆』 美國電影為什麼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是彩色的而我國電影20世紀60年代為什麼還是黑白的
技術引進及成本問題,主要是成本問題和彩色電視的普及。
『伍』 電影史上第一次出現彩色畫面的電影是
第一部自然色彩的(natural color film)彩色影片是1906年誕生的,製作者是英國人George Albert Smith,內容是他的兩個孩子在草地上玩。
第一部用於商業目的的自然色彩的彩色影片也來自他,1908年的8分鍾短篇《A Visit to the Seaside》
『陸』 彩色電影起源於哪年
第一部自然色彩的(natural color film)彩色影片是1906年誕生的,製作者是英國人George Albert Smith,內容是他的兩個孩子在草地上玩。
第一部用於商業目的的自然色彩的彩色影片也來自他,1908年的8分鍾短篇《A Visit to the Seaside》。
第一次的彩色影片公映是1909的倫敦,一共放映了21部彩色短篇,都是新聞紀錄片。
第一部彩色劇情片是1910年的18分鍾的《Checkmated》,英國人Theo
Bouwmeester導演,他自己也扮演了男主角拿破崙。
第一部美國出品的彩色劇情片是1911年的《La Tosca》。
第一部彩色長篇劇情片是1914年的英國篇《Flesh and the
Devil》
以上所說的彩色電影都是基於一套名為kinemacolor的雙色電影系統,而非三色,事實上,當初史密斯研究的時候,花了3年時間研究3色系統,但是始終沒法成功,後來他靈機一動發現光是紅綠兩色就足以形成彩色效果,從1910年到12年,英國一共出品了54部劇情彩色片,而美國只有4部。
kinemacolor的彩色效果
具體有興趣地可以研究一下這里http://website.lineone.net/~luke.mckernan/Color.htm
1916年,特藝色彩系統誕生(Technicolor),但這時候也還是雙色系統。3色系統在32年才出現,從此,人們可以在銀幕上再現任何的顏色了(之前的紅綠兩色系統雖然能夠再現彩色但並非所有的顏色)。
第一部三色特藝影片是迪斯尼公司的32年動畫短片《flowers And Trees》,他也是1932年的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2001年發行的那套迪斯尼寶藏DVD裡面有收錄這部影片。
中國第一部彩色電影是1948年拍攝於上海的戲曲片《生死恨》,由華藝影片公司出品,費穆導演,主演梅蘭芳,著名攝影師黃紹芬為攝影指導,李生偉任攝影師。影片以京劇大師梅蘭芳主演的同名舞台劇為藍本,對原劇進行了刪減,用16毫米彩色膠片攝制,然後翻制為35毫米。雖然由於經驗不足,以至影片的彩色不夠理想,但畢竟是中國第一部彩色電影。此後,中國大陸再無拍攝彩色片的紀錄。
『柒』 最早的彩色電影大概是什麼時候有啊
35年的《39級台階》是黑白片,70年代的翻拍版才是彩色片。30年代後半期就有彩色電影,最著名的就是《亂世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