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諾蘭燒腦三部曲是什麼
諾蘭的燒腦三部曲如下:
1、記憶碎片
《記憶碎片》是諾蘭最燒腦的電影之一,從開頭到結尾你都要全神貫注,因為幾乎每一秒鏡頭都承前啟後,蘊含深意。一部電影的時間軸被徹底地敲碎,而後再以令人驚嘆的方法重組。影片由倒敘和正敘交錯進行,這也正是它最具魅力的地方。
與擴展內容相關
諾蘭蝙蝠俠三部曲:
《蝙蝠俠黑暗騎士三部曲》是由克里斯托弗·諾蘭執導,克里斯蒂安·貝爾、邁克爾·凱恩、摩根·弗里曼、加里·奧德曼主演的系列電影。
系列包括三部電影:《蝙蝠俠:俠影之謎》(2005年6月15日在美國上映)、《蝙蝠俠:黑暗騎士》(2008年7月18日在美國上映)、《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2012年7月20日在美國上映)。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蝙蝠俠黑暗騎士三部曲
網路-克里斯托弗·諾蘭
2. 一部美國戰爭電影有三部請問叫什麼名字
《深入敵後1:天擊戰線》
《深入敵後2:邪惡軸心》
《深入敵後3:哥倫比亞》
3. 有一部外國電影是今年才出來的第三部,叫什麼名字
《霍比特人3(五軍之戰)》《博物館奇妙夜3》《颶風營救3(Tak3n)》《飢餓游戲3嘲笑鳥》
望採納
4. 一個外國電影 名字好像是什麼游戲.有三部
《勇敢者的游戲》是1995年出品的美國電影。
該片講述了1969年的一天,12歲小男孩艾倫無意中撿到一副棋盤,在與好友莎拉下棋時,竟然被吸進棋盤,從此下落不明。 26年後,兩名小孩彼得和朱蒂發現了這副棋盤,經不起好奇,他們玩了起來。終於,被困多年的艾倫被解救了出來;然而不幸的是,森林百獸、洪水禍災也伴隨而來,小鎮的寧靜頓時被打破,陷入了巨大的混亂之中——而唯一的解救方法就是找出艾倫當年的好友莎拉,按照棋盤的規定,四人必須將這盤棋下完。他們又通過了重重難關,終於將游戲玩完了。
5. 黑夜傳說系列的三部電影分別是什麼
分別是:黑夜傳說、黑夜傳說2:進化、黑夜傳說前傳:狼族再起。
中文名 黑夜傳說
外文名 Underworld 其它譯名 地下世界,妖夜尋狼,決戰異世界
出品時間 2003 出品公司 Lakeshore Entertainment 發行公司 Screen Gems
製片地區 美國 德國 匈牙利 英國 製片成本 2200萬美元
拍攝地點 匈牙利布達佩斯 導演 朗·懷斯曼 Len Wiseman
編劇 朗·懷斯曼 Len Wiseman 製片人 Robert Bernacchi
類型動作、冒險、科幻
主演 凱特·貝金賽爾,斯科特·斯比德曼,邁克爾·辛
片長 121分鍾 上映時間 2003年9月19日
票房 $95,708,457美元 分級USA:R
6. 有哪些三部曲的電影
太空史詩——《星戰前傳》三部曲
70年代《星球大戰》三部曲讓喬治·盧卡斯功成名就,但是他自己並不滿意。因為,他超乎常人的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已經走在了當時科技的前面,他所構想的精彩畫面,大多都無法呈現在大銀幕上。之後的20~30年裡,電腦技術的普及和提高,讓電影工業也得到突飛猛進的發展。喬治·盧卡斯創立的「工業光魔」電影特效公司,不但完全改變了電影的製作觀念,也改變了電影的剪輯方式。「工業光魔」通過《ET外星人》《侏羅紀公園》《阿甘正傳》《終結者2》《指環王》等電影,一次又一次震撼了全世界的電影觀眾。在30年的時間里, 「工業光魔」,一共捧走了14座奧斯卡特效獎。盧卡斯建造的電影帝國,徹底刷新了電影製作觀念,把好萊塢電影乃至世界電影,推進一個新的時代。在這個時候,喬治·盧卡斯開始考慮拍一部真正屬於自己的電影。
英雄本色——《虎膽龍威》三部曲
對於喜歡好萊塢動作片的影迷來說,《虎膽龍威》三部曲也許並不陌生,因為它的出現不僅代表了上個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好萊塢動作片的最高水準,並且也為所有後來者樹立了該類型影片的一個經典模式。今天,當警匪片漸入末路,銀幕上,充斥著電腦特技的科幻動作片大行其道的時候,回望影壇難免有一份緬懷和無奈,因為對於電影而言,經典的定義就是經過時間的沉澱,我們依然能從他那樸素的質感中感受到彌久不散的浪漫與激動。
中土世界——《指環王》三部曲
我們總是習慣稱呼流行電影為精美的娛樂大餐,而近十年來,從各個方面都符合這個指稱的應該就是《指環王》三部曲。觀眾們在電影院里被它的精緻、美麗和磅礴震撼得無以復加,以至於電影結束之時可能還會產生一時的不適應感——剛剛經歷了一場結果分明的正邪之戰,脫離了那個自成一體的世界,我們自身所處的世界反而顯得那麼不真實。但是這種感覺畢竟只是暫時的。托爾金將瓦格納歌劇《尼伯龍根的指環》和在英格蘭流傳久遠的亞瑟王傳說相結合,將敘事中最重要的線索——至尊魔戒——交給了無憂無慮的霍比人弗羅多,接著帶領他開始了摧毀這枚戒指的命運之旅,扭轉了中土世界瀕臨崩潰的未來。中國傳說中有天、人、冥、魔以及九重天以外的分類方法,《指環王》同樣將人物界定成了不同的族群:霍比人、矮人、人類、巫師、精靈和魔王。電影導演彼得·傑克遜在自己的故鄉紐西蘭為我們再現了這場波瀾壯闊的正邪爭斗,雖然故事的結局不難猜中,但是這並不能阻擋我們在電影進行之時,享受心靈觸動和視覺沖擊的過程。
超級戰士——《第一滴血》三部曲
1980年代,一部電影使得一個美國電影明星在在中國變得家喻戶曉。他就是希爾維斯特-史泰龍,他主演的電影名字叫《第一滴血》。在歷經多年身體禁忌的中國,由史泰龍飾演的蘭博這個人物,第一次向中國人展露了肌肉發達的男性美。他以一種相當霸道方式啟發了中國人被壓抑多年的對於男性的審美本能。中國八十年代的男性健美風潮正是來源於這部名為《第一滴血》的電影。這部電影更是和同時期的其它影視作品——比如《伽里森敢死隊》一起,直接催生了個人英雄主義同中國現實的劇烈反應。一貫被強調和遵從的集體主義觀念突然之間遭受了挑戰。這種反應產生了良莠不齊的社會現象,甚至某種程度上對暴力事件產生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它的影響直到現在還在暗部涌動著。但是事隔20年以後我們不禁還是會產生疑惑,一部美國商業電影,一個沒有多少演技可言的肌肉明星,真的可以憑借那些表面的視聽刺激來影響一個時代嗎?《第一滴血》,那些已經在中國的銀幕上無數次呈現的影像,蘭博,這個沉默無語、表情木訥的肌肉男,在重新閱讀這部電影以及這個明星之後,我們能否作出回答,究竟還有什麼東西打動了我們?
人機時代——《終結者》三部曲
《終結者》系列影片成為經典的原因非常復雜,如今,《終結者》影片已經成為許多國家電影院校的教學範例,他們一面會不停贊嘆好萊塢如此這般的將高科技和電影藝術美妙的結合,同時也會批判原本充滿想像空間和純真童心的科幻電影卻被美國人當作後現代社會情緒宣洩的工具。我們不能奢望《終結者3》帶來更多的驚喜,雖然保持了故事情節的完整性,但是,這部電影的過渡色彩還是非常濃厚,真正的原因是為了能夠一集一集的繼續拍下去,以確保《終結者》這一電影品牌的商業價值。畢竟,好萊塢商業電影歷來只是為了滿足美國觀眾的心理需求和慾望傾訴的。
陰陽之戰——《刀鋒戰士》三部曲
提到古堡,人們最先想到的,可能是流傳於歐洲民間故事中最神秘、冷酷、卻優雅並且充滿貴族氣息的——吸血鬼。有人曾經這樣形容過吸血鬼的魅力:如果換來的是永生,那麼失去太陽又算得了什麼呢?這種寄生於人類屍體的怪物,把自己獻給了浩瀚的黑夜,無法再見陽光,卻擁有不老的容顏和永恆的生命。在經歷漫長歲月的洗禮之後,吸血鬼擁有了淵博的知識和強大的魔力。他們能夠化身成蝙蝠,吸取活人的鮮血,並且把被害者變成自己的同類。關於吸血鬼的起源,有很多說法,然而令吸血鬼成為歐洲文化中的一個符號並且普及到藝術領域,愛爾蘭作家布萊恩·斯托克在1897年根據民間傳說改編寫作的《德古拉》功不可沒。「來自德古拉伯爵尖銳牙齒的一個吻,能夠讓任何一個英國淑女變成嗜血的惡魔。」斯托克寫下這句話之後,這份由玫瑰花瓣和血腥傷口所組成的定律竟然蔓延開來,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吸血鬼亞文化體系,成為西方世界的傳說中,最有魅力的故事之一,而德古拉伯爵也成了世所公認的吸血鬼始祖。大導演弗朗西斯科·科波拉拍攝於1992年的電影《驚情四百年》就改編自斯托克的小說,並且被視為所有吸血鬼電影中藝術價值最高的一部。當吸血鬼離開歐洲的古堡,來到現代美國的都市後,好萊塢造就了迄今為止票房最成功的吸血鬼電影,這就是在當代都市背景下,融合了西方傳說與東方功夫的《刀鋒戰士》三部曲。
時間機器——《回到未來》三部曲
時空穿梭,從西方哲學的萌芽時刻起,就一直是人類的偉大夢想。這個夢想既充滿科學的探知,也包含道德的規則。但是在表現這類題材的電影中,很少有能夠做到像影片《回到未來》那樣一氣呵成。電影劇情一部比一部引人入勝,並且在邏輯上也同樣無懈可擊。電影嚴格按照經典科幻小說中時間旅行的規則,在不打破空間連續性的前提下,使個人時間和外部時間、個人歷史與外部歷史達到了完美的融合。縱觀整個《回到未來》三部曲,我們會發現電影一直圍繞著一個最重要的信念展開,那就是:未來是不確定的,命運其實掌握在我們自身手中。無怪乎《回到未來》雖然還無法被稱為經典,但卻最能得到不同時期、不同觀眾的共同認可。
7. 男人必看的三部電影是哪三部
1、《教父》
《教父》是由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執導,馬龍·白蘭度、阿爾·帕西諾等主演的黑幫電影,於1972年3月24日在美國上映。該片改編自馬里奧·普佐的同名小說,講述了以維托·唐·柯里昂為首的黑幫家族的發展過程以及柯里昂的小兒子邁克如何接任父親成為黑幫首領的故事。
2、《阿甘正傳》
《阿甘正傳》是由羅伯特·澤米吉斯執導的電影,由湯姆·漢克斯、羅賓·懷特等人主演,於1994年7月6日在美國上映。電影改編自美國作家溫斯頓·格盧姆於1986年出版的同名小說,描繪了先天智障的小鎮男孩福瑞斯特·甘自強不息,最終「傻人有傻福」地得到上天眷顧,在多個領域創造奇跡的勵志故事。
3、《勇敢的心》
《勇敢的心》是派拉蒙影業公司出品的戰爭片,由梅爾·吉布森執導,梅爾·吉布森、蘇菲·瑪索、凱瑟琳·麥克馬克等主演。影片以13-14世紀英格蘭的宮廷政治為背景,以戰爭為核心,講述了蘇格蘭起義領袖威廉·華萊士與英格蘭統治者不屈不撓斗爭的故事。
(7)有三部的電影叫什麼擴展閱讀
《教父》創作背景:《教父》改編自馬里奧·普佐於1969年出版的同名小說。小說中的主人公維托·科萊昂的原型是被稱為「黑幫總理」的Frank Costello以及暴徒Vito Genovese。
Frank Costello和Vito Genovese都是紐約黑手黨的成員,小說中的一些黑手黨行動也源於兩人製造的真實事件。
小說中有些主要情節沒能出現在影片中,比如維托·唐·科萊昂對於早年生活的倒敘,包括他如何移居美國、怎樣殺死唐·法努奇以及如何成為黑手黨的教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