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物類型 > 演員叢飛都演過哪幾部電影

演員叢飛都演過哪幾部電影

發布時間:2022-08-03 14:45:04

① 當年的《父母愛情》這部劇沒想到有這么多明星,你能認出誰呢

《父母愛情》是由孔笙執導、劉靜編劇,郭濤、梅婷、劉琳、任帥等主演的家庭情感劇。該劇主要講述了海軍軍官江德福和資本家小姐安傑相識、相知、相愛、相守的50年愛情生活。

最後這一位,安怡。你能認出她是關曉彤嗎?對的,她就是鹿晗的女朋友關曉彤。當年還是孩子的模樣,現在已經是鹿晗的女朋友了,不知道鹿晗看過她演的這部電視劇沒?

② 請問叢飛的簡介!!!!

從飛
1969年10月,叢飛出生在遼寧省大窪縣田莊台鎮。1994年10月,叢飛來到深圳,很快成為知名演員。

1997年,叢飛加入深圳義工聯。十多年來,他為社會公益演出300多場,捐助金額超過300萬元。

從2005年開始,叢飛先後當選深圳十大傑出青年、中國十大傑出青年志願者、全國青少年「身邊最讓我感動的人」。

2006年2月9日夜晚,白衣白褲的叢飛登上央視「感動中國」的領獎台。生如夏花燦爛

1969年10月,叢飛出生在遼寧省大窪縣田莊台鎮。1994年10月,叢飛來到深圳,很快成為知名演員。

1997年,叢飛加入深圳義工聯。十多年來,他為社會公益演出300多場,捐助金額超過300萬元。

從2005年開始,叢飛先後當選深圳十大傑出青年、中國十大傑出青年志願者、全國青少年「身邊最讓我感動的人」。

2006年2月9日夜晚,白衣白褲的叢飛登上央視「感動中國」的領獎台。

「感動中國」頒獎詞

「從看到失學兒童的第一眼,到被死神眷顧之前,他把所有時間都給了那些需要幫助的孩子,沒有絲毫保留,甚至不惜向生命借貸。他曾經用舞台構築課堂,用歌聲點亮希望,今天,他的歌喉也許不如往昔嘹亮,卻贏得了最飽含敬意的喝彩。」

生前無私救助183個貧困兒童的叢飛,因患晚期胃癌致多臟器功能衰竭,於昨晚8時40分溘然長逝,年僅37歲。叢飛生前立下遺囑捐獻眼角膜,成為他最後的愛心之舉。

不算多吧?

③ 叢飛的詳細介紹

個人資料
叢飛原名張崇,1969年10月生於遼寧省盤錦市大窪縣庄台鎮的農村。初二輟學,後考入沈陽音樂學院,1992年畢業,到廣州闖盪,1994年到深圳。1994年8月開始長達11年的慈善資助。截至目前,他已經資助了183名貧困兒童,累計捐款捐物300多萬元。 2005年4月12日,媒體首次披露叢飛捐助事跡,引起社會各界關注。5月12日,叢飛被確診患有胃癌,次日發現癌細胞擴散。 6月16日,國家民政部部長李學舉對叢飛事跡做出批示,並委託深圳市民政局局長劉潤華到醫院看望。不久,深圳市委書記李鴻忠率市委有關領導前往醫院看望叢飛。 6月22日,深圳市委書記李鴻忠受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張德江委託,再次趕到醫院看望叢飛,轉達張德江對叢飛的關心和問候。6月23日,深圳市委、市政府授予叢飛「愛心市民」稱號,並號召深圳黨員幹部向其學習。

叢飛困境
身患胃癌叢飛倒下
5月13日上午,深圳市人民醫院的手術室里,醫生切開病人胃部後嘆了一口氣。據醫生講,他們看到他的胃部腫瘤已經與胰腺粘連。「這說明胃癌已經擴散」,緊急會診後,醫生原封不動地縫住了傷口。走廊盡頭,保安站崗,屏風後的房間里,病人躺在床上。陽光從窗外斜射進來,斑駁的樹影攪動著平靜的房間,穿綠色條格病服的叢飛,靜靜地看著書。手術後,他曾向醫生詢問病情,但醫生和家人都沒有如實告之,「他不信,曾經偷偷去翻病例,但我們准備了兩份」。至今叢飛也僅僅知道自己患了胃癌,但並不知道已經擴散,動手術後,他以為切除了。 「現在能講出話來了」,但說話比較費勁。36歲的叢飛,剛做完第三療程化療,病情影響到聲帶。精神好的時候,他喜歡在病房和門口轉悠,用眼神和別人交流,只有到非說不可的時候才開口。他說,如果嗓子恢復不了,做不了歌手,他還可以演啞劇。

貧困孩子家長催學費
據叢飛已經懷孕5個月的妻子邢丹講,與剛入院時比他已經好多了,那時她不僅要操心醫葯費的問題,還要為叢飛上火擔心。因為,一些山區受資助的學生家長打電話詢問學費的事情,這事很讓叢飛上火。有家長在電話中說:「你不是說好要將我的孩子供到大學畢業嗎?他現在還在讀初中,你就不肯出錢了?這不是坑人嗎?」 「我病了,好幾個月都沒有演出,暫時沒法寄錢了。」「什麼時候病能治好?」對於這個問題,叢飛也答不上來,因為自從住進醫院,大夫就沒有和他談過出院的事情。邢丹說,叢飛曾和她講,他將自己送上了天梯,上去後卻下不來了。現在他是無力再往上走,但也沒有下梯之路。

助學,已滾不動的雪球
「本來以叢飛的實力,資助那麼多孩子沒有太大的問題。」曾經給叢飛安排商業演出、已年過六旬的李氏兄弟告訴記者,叢飛會唱歌,又能模仿各種領導人,常常能把觀眾逗得前仰後合。所以在一些城市的商業演出中,叢飛都小有名氣,每場演出能拿一兩萬元,多的時候一個月收入十幾萬元,對健康的叢飛來說資助孩子們的學費,完全可以承擔。2003年非典事件後,叢飛的演出機會銳減。而他堅持演出前不吃飯(怕影響演出效果)的習慣也讓他的胃病越來越厲害,終致胃出血。後來,他的演出越來越少,收入越來越少,連給孩子交學費的資金也出現周轉不靈。 「有次為了給孩子們交學費,他用錄像機來抵押,向我借了1000元錢,到現在我用的這個錄像機還是他的。」以前和叢飛一起表演的李雄說,叢飛為孩子學費問題的確傷過腦筋。曾和叢飛一起去湖南表演的魔術師講,那次他看到叢飛把2萬元出場費當場捐給別人了,所以「他應該賺得不少,可他兜里好像總是沒有什麼錢」。
邢丹說:「事實上,只要去貧困山區看過的人,都會被那裡的貧困程度所震撼,我也是跟了他去一次後才理解他的所作所為的,每個人都會被那裡的貧困震撼,都會伸出援手。叢飛沒有什麼特別的,所不同的是,他每年都會去那邊,每年都會看到新的失學兒童,所以每年都會被新的資助對象所打動。這就像滾雪球,不知不覺越滾越大,以致現在力不從心。」

叢飛童年
愛唱歌的張家「大崇」
據叢飛的母親李彩鳳講,現在遼寧省盤錦市大窪縣的許多鄉親還記得當年張家愛唱歌的「大崇」(叢飛的昵稱)。「有時回家,我似乎還看到我們家的土炕上坐滿了人,大崇拿著掃帚當麥克風唱歌呢。」李彩鳳坐在醫院的開水間里對記者說,「叢飛從小就喜歡唱」,但他和愛唱東北二人轉的父親不一樣,他愛學電視連續劇的插曲。《霍元甲》、《上海灘》他聽一兩遍就能記住,鄉親們都說他唱得好。
李彩鳳講,他們兩口子對兒子的這項愛好並沒太在意,「我們希望他能搞點別的,找個正式工作」。後來,叢飛在當地銀行某了個職,並且點鈔點得「特溜」。但最終,他還是想考音樂學院。「孩子不容易」,後來叢飛經過一段時間艱苦學習,考上了沈陽音樂學院。

橋洞歌手
闖廣州睡橋洞撿剩飯
據叢飛的家人講,叢飛從沈陽音樂學院畢業後就要來南方闖。李彩鳳說,「我不同意他來,但他一定要過來」。在廣州兩年的經歷,朋友都是聽叢飛自己描述的,「睡在橋洞里,吃人家剩下的盒飯」。這讓母親聽了非常心疼,「我也是後來才聽他說的」,叢飛剛來廣州的前半年一直沒有和家裡聯系,「我常想是不是孩子出了什麼事情」。 但那時,對於愛唱歌的叢飛來說最痛苦的不是生活上的困頓,而是沒有上台演出的機會。據叢飛的一個朋友講,叢飛在廣州時,有一個人發現叢飛能唱能表演,就帶著叢飛搞演出賺錢。最後,那個人帶叢飛到深圳進行一次大型演出,一下子賺了不少錢,但那個人拿著錢溜了。叢飛再次陷入身無分文的地步,生活重新陷入困頓,有次他曾從寶安機場徒步走回市區。「但叢飛說他一點都不恨那個人」,他認為那個人給了他第一次真正演出的機會。

深圳演唱漸走漸紅
據李氏兄弟稱,叢飛到深圳後不久,就認識了他倆。「當時他長得不太好看,很黑也很瘦,顴骨高高的」,但這個年輕人的表演能力與歌唱天賦,讓他倆驚嘆,當即決定和他聯合搞演出。據李氏兄弟講,在大劇院搞的一次沙龍上,他們幫叢飛開了個人專場。「當時他唱得很好」,此後叢飛開始出入各種歌廳進行表演,從最初演唱一首歌80元,後來漸漸漲到幾百元。李氏兄弟稱,一些演出機會是他們幫叢飛聯系的,由於當時叢飛已經開始鑽研模仿名人,常逗得觀眾笑個不停,現場氣氛好,叢飛的節目常被放到下半場壓軸。 後來,叢飛的演出越來越多,但大多不在深圳。據他演藝圈的朋友介紹,並不是深圳人不認同叢飛的藝術,而是一些小的演出,演出費用一共才1萬元,而叢飛當時的出場費就是1萬元。因此,叢飛在深圳真正的商業演出並不多。

義工生涯

捐助從一次義演開始

叢飛從事義工活動具體開始於哪一年,已經很難考證,各種版本的說法都有,因為受叢飛病情影響,記者一時也無法向他本人求證,但比較公認的是1994年,從一次重慶失學兒童重返校園的慈善義演開始。正是在那次演出中,觀眾席上是幾百名因家貧輟學的孩子,使叢飛想到了自己的童年,當時他掏出了身上2400元錢,幫20個孩子完成兩年的學業。從那以後,叢飛就開始不斷地資助貧困山區的失學兒童,並先後20多次赴貴州、湖南、四川等貧困山區義演,收養孤兒。 悄悄資助貧困山區孩子 「叢飛太認真,有時也絮叨。幾個兄弟一起吃飯,他總是叨叨這頓飯能換多少貧困兒童的學費,我們都笑他。」魔術師左先生曾和叢飛一起跑場子演出,「有時候大家聽得都有些膩煩了,但當時叢飛並沒有告訴我們,他已開始資助貧困山區孩子了」。我們也是後來才知道的」,叢飛做事不愛張揚。
叢飛的妻子邢丹說:「他超出自己能力的資助,在旁人看來十分誇張,在我看來,卻很自然,他性格就是這樣,看不得旁人受苦,又經不起別人的哀求。別說這些貧困山區的孩子,就是普通朋友,只要軟語相求,開口要他幫忙,不管是錢是事,他都會當個事情去解決,不太懂得拒絕別人。這是他的優點,但也是他的弱點。」說到這里,邢丹低頭略一沉吟,用左手揉著腰部,似乎因為隆起的腹部有些勞累,然後抬頭一笑說:「他想怎麼樣就怎麼樣吧,反正開心就好,至於錢財這東西,反正家境也沒到吃不上飯的程度,能資助就資助好了,自己嘛夠花就可以了。」
不過,邢丹說,她已經很久沒有和丈夫一起進電影院了。叢飛喜歡看電影,尤其愛看首場,以前每個月都要拉著邢丹去看好萊塢大片,幾乎場場不落。但如今,叢飛已經不可能如此輕松地出入公共場合了。4月20日20日20時40分,叢飛因病醫治無效在深圳市人民醫院去世。

叢飛大事年表

1969年10月29日清晨,叢飛出生於遼寧省盤錦市大窪縣田莊台鎮的一面街村,原名張崇。
1984年,年僅15歲的叢飛因家庭貧困而被迫輟學,外出打工。
1986年春,叢飛考取大窪縣文化館的業余藝術學校。
同年夏,叢飛第一次登台聲樂比賽。後到銀行工作一段時間。
1990年,叢飛考取沈陽音樂學院。兩年的學習生活結束後,叢飛回到了原來的大窪縣銀行工作。
1992年11月,叢飛離家獨自一人來到廣州。
1993年8月28日,叢飛給自己起了藝名——叢飛。
1993年初冬,叢飛參加廣東省委宣傳部、廣東電視台等幾家單位共同舉辦業余歌手大賽,獲優秀歌手獎。
1994年2月初,叢飛到成都。在成都,他將帶的2400元全部捐給成都市失學兒童。從此,叢飛開始將演出收入大部分用於助學、助殘、救災等慈善事業。
1994年8月應邀參加重慶舉行的一次失學兒童重返校園義演,開始長達11年的慈善資助。截至目前,已經資助貴州、湖南、四川等貧困山區178名貧困兒童。
1994年9月,叢飛離開廣州決定到深圳去開拓自己的事業。
1995年夏,叢飛第一次到湖南省某縣參加救助失學兒童的義演。
1997年加入深圳市義工聯,擔任藝術團團長。多次在募捐現場放聲高歌,並多次去市勞教所、收教汗所、戒毒所進行幫教演出,為誤入歧途的人們帶去生活的希望,幫助他們迷途知返。
1998年3月10日至16日,在深圳團市委組織下,叢飛在羅湖、福田、南山、寶安、龍崗、沙頭角等地連續舉辦了7場「幫困助弱募捐叢飛義演晚會」,將15.6萬元的演出收入全部捐給了市青少年事業發展基金會。
1998年3月,叢飛到湖南省漢壽縣演出,在這里叢飛碰到了癱瘓的胡詩詞。為幫助胡詩詞擺脫流落四方、沿街乞討的悲慘命運,叢飛當場慷慨解囊贈資數萬元,激勵他去實現自己的文學夢。
1998年8月19日,正在長沙演出的叢飛聽說深圳要舉行「奉獻愛心,情系災區」義演,立即推掉了幾場商業演出,自己掏錢坐飛機趕回參加演出,並將湖南演出的全部收入2萬元捐獻給災區。
1998年8月至10月,叢飛為抗洪救災義演十餘場,並作為特邀嘉賓,到北京人民大會堂為抗洪搶險模範慰問演出。
1998年,叢飛獲得共青團深圳市委和深圳市青少年事業發展基金頒發的深圳市「鵬城青年愛心榮譽勛章」。
1999年夏天,叢飛第一次來貴州織金縣義演,成了叢飛在貴州省大規模資助貧困學生的開始。從那時一直到2005年病倒,叢飛先後6次到貴州安順市和織金縣扶貧助學。
1999年,叢飛獲得共青團深圳市委和深圳市青少年事業發展基金頒發的「關心支持深圳市青少年事業發展突出貢獻獎」。
2000年7月,叢飛獲邀參加香港慶回歸3周年晚會,受到香港觀眾熱烈歡迎。
2000年秋天,正在江蘇泰州演出的叢飛接到布吉鎮舉辦「金秋慈善義演」的通知,立即推遲在江蘇的演出,自己負擔機票回深圳參加義演。
2001年1月,叢飛隨深圳市義工聯前往貴州織金縣義演,資助了10個苗族、青族、土家族的貧困小學生。
2002年4月,叢飛參加每周三舉辦的恆浩公民道德建設表演,僅1年時間就為宣傳公民道德義務演出48場。
2002年8月,叢飛帶著6萬元和大批衣物,千里迢迢趕到貴州貧困的黔南地區看望他的上百名孩子。
2003年2月26日,湖南省漢壽縣正式成立了「叢飛愛心助學基金會」。基金會是叢飛在資助了多名當地貧困學生後,捐資91000多元成立的。
2003年3月,叢飛隨團深圳市委前往貴州兩所手拉手小學進行回訪,在安順市龍宮鎮中心小學、獨山縣深黔塘香手拉手小學,他把身上所有的錢都資助給了吳紅翠、吳玉林等4名家庭生活困難的布依族小學生。
2003年春,非典肆虐。叢飛應邀赴小湯山為抗擊非典的醫護人員舉行慰問義演,一切費用自理。
2003年年底,叢飛和邢丹舉行了簡朴而熱鬧的婚禮。
2003年12月,叢飛被共青團深圳市委和深圳市義工聯評為五星級義工。同年,被評為「深圳市第七屆文明市民標兵」。
2004年2月,被共青團深圳市委、深圳市義工聯推薦參評「廣東省十大傑出青年志願者」。
同年,被共青團中央評為「中國百名優秀青年志願者」。
2004年6月30日,叢飛前往貴州省織金縣慰問,7月1日舉行義演。
2005年1月26日,叢飛遠在貴州省織金縣官寨鄉的「女兒」晏語輕輕來到了深圳「爸爸」身邊。13歲的孤兒晏語輕輕在叢飛資助下已讀初二,寒假來臨,叢飛把無依無靠的輕輕接來過春節。
2005年1月,在重病纏身的情況下,叢飛強忍劇痛,多次積極參加東南亞海嘯賑災義演。
2005年3月,36歲的叢飛被癌症擊倒。因無錢治病,陷入困境。
2005年4月12日,《深圳特區報》隆重推出徐華采寫的第一篇有關叢飛事跡的報道《有點傷心,但不後悔》,全文長達4000餘字,並配發大幅照片。
2005年4月13日,《深圳特區報》又推出長篇後續報道:《本報昨日關於愛心歌手叢飛陷入困境的報道引發強烈反響——「絕不能讓好人傷心」》。
此後,叢飛的事跡引起國家有關部門的重視和社會廣泛關注,有關報道在《人民網》、《新華網》、《央視網》、《新浪》、《搜狐》大量轉載,並引發網友的熱烈討論。新華社、《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經濟日報》、《中國青年報》紛紛派記者來深圳采訪叢飛,中央電視台就先後派出《新聞聯播》、《焦點訪談》、《共同關注》、《經濟半小時》、《藝術人生》、《面對面》、《文化訪談》等12個節目組采訪報道。
2005年5月12日,醫院的活檢報告顯示:叢飛胃部患有惡性程度很高的低分化腺癌並已經擴散。
2005年5月20日,共青團深圳市委作出「向和諧深圳愛心楷模叢飛同志學習的決定」,號召全市廣大共青團員、義工組織和青年向愛心大使叢飛學習。
2005年5月27日上午,叢飛在病房宣誓加入中國共產黨。
2005年6月17日,深圳市民政局局長劉潤華受民政部部長李學舉委託,前來看望叢飛。
2005年6月21日上午,深圳市委書記李鴻忠、副書記李意珍、秘書長戴北方等幾位市領導和有關方面的領導,前來探望叢飛。
2005年7月,共青團中央書記處第一書記周強批示,叢飛同志的事跡十分感人,其奉獻精神集中體現了當代中國青年的時代風貌,應大力宣傳叢飛事跡,在廣大青年中形成弘揚志願精神,構建和諧社會的熱潮。
7月7日,受共青團中央第一書記周強同志委託,團中央書記處書記爾肯江·吐拉洪前往深圳人民醫院看望叢飛,代表團中央、全國青年志願者協會,為叢飛頒發「中國青年志願服務金獎」證書,並稱贊叢飛是當代青年楷模。
2005年7月14日,中國文聯、中國音協在京召開向叢飛同志學習座談會。
2005年8月4日,香港鳳凰衛視著名主持人吳小莉采訪叢飛。
2005年,叢飛被評為該年度「感動中國」人物。
2006年4月20日20時40分,叢飛因病治療無效,在深圳市人民醫院去世。
11年來,叢飛參加公益演出300多場,義務服務時間累計3600小時,累計捐款捐物300多萬元,先後資助貴州、湖南、四川等貧困山區的貧困兒童178名。

晨報訊 昨天下午,叢飛同志先進事跡報告會在京舉行。叢飛同志生前作為一名普通的歌手,致力於社會公益事業,義演300多場,將主要收入捐給很多貧困的失學兒童和殘疾兒童,累計金額超過300萬元。多聽眾聽到叢飛的事跡後,流下了感動的淚水。

精神富足物質貧乏
叢飛的家只有58平方米,當地媒體的同行描述說:廉價的防盜門上的鐵皮已經破出了半尺多長的大洞,門鎖徹底失靈,每天只能虛掩著。狹小的廚房除了安裝爐灶的地方,只能進去一個人。屋裡沒有任何值錢的家當,衣櫃里的衣物都是些便宜貨,惟一有些檔次的就是那套白色的演出服。
叢飛在深圳沒有工作單位,雖為深圳義工聯藝術團團長,但從未領過一分錢工資,他的主要收入都來源於商業演出。據叢飛身邊的朋友們講,他常常是收到一筆演出費後,馬上就寄給貧困地區的孩子,要不就是給了殘疾人和孤兒,自己根本存不下錢。其經濟狀況也因此時常捉襟見肘。

負債累累熱心公益
叢飛有「愛心大使」之稱,他熱心公益,義演300多場,義工服務超過6000多小時,無私捐助失學兒童和殘疾人超過150人,認養孤兒37人,捐助金額超過300萬元。但是,叢飛的家儉朴得令人難以置信,經濟狀況時常捉襟見肘。2003年至2004年間,為了在開學前籌齊助學款,他先後背上了17萬元的債務。
叢飛事跡報告會在京舉行
2005年初,叢飛抱病參加了為東南亞海嘯災區的6場賑災義演。那時,叢飛已經患上了胃癌,連食物都已經難以下咽了。然而,他卻將用於治病的1.5萬元錢捐了出去。2005年5月,叢飛的病情迅速加重,而他卻從大家捐給他治病的錢中拿出 2萬元捎到貧困山區。

去世前捐獻角膜
愛心大使叢飛生前立下遺囑捐獻眼角膜,履行他最後的愛心之舉,為活著的人留下光明。在去世的10天前,叢飛和父親向醫院鄭重提出,停止靜脈補葯治療,僅保留鎮痛治療。叢飛說:「我希望能把這些費用用到其他有治療價值的人身上。」他還提出,去世後捐出眼角膜。叢飛捐獻的眼角膜使5名眼疾患者受益。

叢飛好事
36歲的知名歌手叢飛,近十年來,認養資助了貴州,湖南,四川,雲南及山東地區等的貧困學生,殘疾人和孤兒178人,他為孩子至少捐獻了300萬元的善款,5月12日被確診為晚期胃癌.令人震驚的是,他卻根本拿不出治病的錢,在他那50多平米的簡陋家裡,沒有任何值錢家當,衣櫃里的衣服都是三五十元的便宜貨,唯一有些檔次的是他常穿的白色演出服.

④ 叢飛事跡

叢飛,原名張崇,1969年10月生於遼寧省盤錦市大窪縣庄台鎮。初二輟學,後進入某銀行擔任出納,帶薪考入沈陽音樂學院,1992年畢業後到廣州闖盪,兩年後來到深圳。1994年8月應邀參加重慶舉行的一次失學兒童重返校園義演,開始長達11年的慈善資助。截至目前,已經資助貴州、湖南、四川等貧困山區178名貧困兒童。先後被授予「中國百名優秀青年志願者」「深圳市愛心市民」、「深圳市愛心大使」等稱號。2005年4月被診斷為胃癌,進入深圳市人民醫院治療。5月27日在病床上加入中國共產黨。

本報記者 周勇 深圳報道

陽光從窗外斜射進來,照在病房內的白牆上,留下斑駁的樹影。一位穿綠色條格病服的人靜靜地坐在床上,靜靜地看著書。

這是深圳市人民醫院腫瘤科的一間病房,兩個月前他被診斷為胃癌。

在動手術的時候,醫生發現他胃部的腫瘤已經與胰腺粘連。「胃癌已經擴散……」緊急會診後,醫生們決定將傷口立即縫合。

剛剛做完第三個化療療程,他的頭發掉光了,疾病已經壓迫到他的聲帶,他的嗓子嘶啞,疼痛。

他曾是深圳一位小有名氣的演員。而現在,他的名字在更大范圍內傳播———按媒體報道,自1994年起,他開始資助貧困山區的貧困孩子,受他資助的孩子達到178人,累計捐助款300萬元。

現在,他受到了深圳市民的敬仰,由於資助孩子散光了家財,人們紛紛為他捐款,醫院也決定免收治療費。

手機響了,是最讓他無奈的催款電話,「你不是說好要將我的孩子供到大學畢業嗎?他現在還在讀初中,你就不肯出錢了?你這不是坑人嗎?」

「我病了好幾個月都沒有演出,所以暫時沒法付款。」「什麼時候病能治好?」

對這個問題,病人也答不上來,因為自從住進醫院,大夫就沒有和他談過出院的事情。

「我將自己送上了天梯,上去後卻下不來,真是無力再往上走但也沒有下梯之路。」他這樣評價自己的助學之舉。

愛唱歌的「大崇」

叢飛,1969年10月出生在遼寧省盤錦市大窪縣庄台鎮,11年前,他從沈陽音樂學院畢業後來到南方闖盪,11年後,躺在深圳的病床上的他最希望能回東北農村。

現在,村裡的鄉親們還記得當年那位愛唱歌的「大崇」(叢飛昵稱)。「有時我回家,就看見我們家的土炕上坐滿了人,大崇拿著掃帚疙瘩當麥克風唱歌呢,」叢飛的母親李彩鳳回憶說:「叢飛從小就喜歡唱,但他和愛唱東北二人轉的父親不一樣,他學電視連續劇的插曲。《霍元甲》、《上海灘》他聽一兩遍就能記住,大家都說他唱得好。「

對於叢飛的這項愛好,老倆口並沒有太在意,「我們希望他能搞點別的,找個正式工作。」幾經周折,叢飛當上了銀行的一名出納,並且點鈔點得「特溜」。

但叢飛的興趣還是在唱歌上,後來他考上了沈陽音樂學院。

現在兒子散盡家財資助貧困兒童,母親雖有些嗔怪但也接受了。多年前,她自己就收養了一名孤兒———大叢飛兩歲的姐姐。「其實他爸也這樣,老把乞丐往家裡領,」

李彩鳳說,有時她一回家就看見滿院子晾著臟乎乎的墊子、衣服,一進屋,「媽呀,全是乞丐。」

叢飛從小就開始和時不時來「拜訪」的乞丐打交道,「這孩子和一個山東的乞丐關系特別好。」李彩鳳說,丈夫不僅一次次把乞丐領回家,還讓兒子給他們端茶倒水,乞丐們逢年過節就來家裡拜年,「大崇就把手頭的餃子、點心主動給人。」

橋洞里走出的歌手

1994年,叢飛從沈陽音樂學院畢業後來到了廣州。

他曾向朋友描述那段經歷,「睡在橋洞里,吃人家剩下的盒飯」,這讓李彩鳳非常心疼,「我是後來才聽他說起的,叢飛剛來廣州的前半年都沒有和家裡聯系。

我想孩子,怕出了什麼事情。「李彩鳳說她當時常常拿著掃帚一邊掃地一邊就出起神來。

據叢飛的一位左姓朋友講,1996年,叢飛在廣州時,有個人發現叢飛有演藝才能,就帶著叢飛搞演出賺錢。當年在深圳的一次大型演出中,他們賺了不少錢,但那人拿著錢溜了。叢飛當時身無分文,生活重新陷入困頓。這位朋友說,叢飛曾從深圳寶安機場徒步走回市區,這段距離坐車也需要一個小時左右。「但叢飛說他一點都不恨那個人,」因為他認為那個人給了他第一次演出的機會。

而據叢飛的朋友李雄兄弟稱,叢飛到深圳後不久,就認識了他倆。「當時他很黑也很瘦,顴骨高高的。」形象不是很好,但這個年輕人卓越的表演能力與歌唱天賦,讓他倆很驚訝,當即決定和他聯合搞演出。李雄說,在一次大劇院搞的沙龍上,他們幫叢飛開了個人專場。「他唱得非常好,」此後,叢飛開始出入各種歌廳進行表演。從最初演唱一首歌掙80元,到漸漸漲到幾百元。當時叢飛已經開始模仿名人的舉止神態,常逗得觀眾笑個不停,現場氣氛好,叢飛的節目常被放到下半場壓軸。

李雄說,漸漸地,有人開始注意叢飛,並邀請他去表演。久而久之就有名氣了。

滾雪球似的捐助

有了名氣的叢飛經常有演出機會,但朋友們發現,本來不該缺錢的叢飛卻總是顯得囊中羞澀。「後來才知道,他把錢都捐給山區的孩子了。」叢飛的一位朋友說。

叢飛資助貧困兒童的義舉具體開始於哪一年,已經很難考證,各種版本的說法都有,因為叢飛病情的關系,也無法向他本人求證,但比較公認的是1994年,叢飛在重慶參加的一場為失學兒童重返校園的慈善義演改變了他的人生。

那次演出中,觀眾席上坐的是幾百名因家貧輟學的孩子,叢飛當時毫不猶豫地把身上所有的2400元現金放進了捐款箱。主持人告訴叢飛:「你捐出的這筆錢,可以使20個孩子完成兩年的學業!」

叢飛當時感覺到這是很有價值的事情。從此以後,他就開始不斷地資助貧困山區的失學兒童,先後二十多次赴貴州、湖南、四川等貧困山區舉行慈善義演,為當地失學兒童籌集學費。

李雄說,叢飛也曾經詢問過他們,該不該資助那麼多孩子。「我們說這是好事,一定要堅持,」並勸叢飛盡量收養少數民族的孩子,「集齊56個民族的孩子最好。」

據官方消息稱,現在叢飛資助的孩子總數達到178人,除了漢族外,還包括彝族、布依族、苗族、白族、羌族等少數民族的孩子。

叢飛曾這樣解釋他捐助的動機:「在山區時,我被他們的貧寒所震撼,看到他們穿不上衣,吃不上飯,我心裡就難受,而當我聽到這些孩子有書可讀時我就高興。」他說,他最主要的願望是讓孩子有書讀,讓社會少幾個文盲,少幾個法盲。正因為他愛上了這些質朴、憨厚、勤勞的山民,他的捐獻才像雪球一樣越來越大。

「其實他就是在滾雪球,不知不覺中雪球就越來越大,然後就慢慢開始覺得累了,覺得有些力不從心了。」

妻子邢丹說,「事實上,只要去貴州貧困山區看過的人,都會被那裡的貧困程度所震撼,我也是在跟他去了一次後才理解他的所作所為的,每個人都會被那裡的慘境震撼,都會伸出援手。叢飛沒有什麼特別的,所不同的是,他每年都會去那邊,每年都會有義演,每年都會看到新的失學兒童,所以每年都會被新的資助對象所打動。」

17萬元外債

2004年,叢飛在貴州畢節地區織金縣認養了32名孤兒和貧困學生,資助的孩子總數達到178人。

貴州省織金縣官寨鄉副鄉長徐習文是叢飛在貴州捐資助學的承辦人,徐習文說:「叢飛對貧困山區人民的那顆赤子之心,常常感動得我們熱淚盈眶。來貴州扶貧助弱的單位和個人也不少,但沒有誰能像他這樣達到了完全忘我的境界。他6次來織金縣和安順市為貧困生送學費,走時不但捐光了幾萬元甚至十幾萬元的錢物,還要向隨行的朋友借錢捐,有幾次甚至連身上穿的衣服都脫下來捐了,大冬天只穿著一件短袖內衣返回了深圳。」

「本來以叢飛的實力資助那麼多孩子,其實沒有太大的問題。」叢飛的朋友李雄說。在一些城市的商業演出中,叢飛已經小有名氣,每場演出的出場費能夠達到一萬到兩萬元,多的時候一個月的收入可以到十幾萬元,資助孩子們的學費,對健康的叢飛來說,完全可以承擔。但2003年非典後,叢飛的演出機會銳減,收入也就越來越少,給孩子交學費時資金也緊張起來。

按《深圳特區報》的報道,當時為了及時給一百多個孩子交上學費,叢飛從親朋好友處先後借了10萬元,在開學前如期給孩子們送去。

李雄說:「有次他向我們借了1000元錢,還死活要用錄像機來抵押,到現在這個錄像機還在我家裡。」

從2004年春天開始,叢飛的胃部經常劇烈疼痛,還時常吐血、便血,叢飛的母親李彩鳳說,當時家裡人和朋友們都勸他住院治療。可叢飛拒絕了,只在門診開了些口服葯維持。2004年7月,叢飛如約來到貴州,給孩子們送去了下學期的學費。只是,這筆學費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他再次從朋友們手中借來的。當時,叢飛已經背負上了17萬元的債務。

李彩鳳說,叢飛當時還安慰她說:「只要我多聯系一些商業演出,還這十幾萬元錢不難。」但沒想到的是,叢飛的胃痛日漸嚴重,嗓音也漸漸不如往昔,他再也無力靠演唱為孩子們掙得學費了,欠下的債務無法還上,成了壓在他心頭的沉重負擔。

「為什麼沒有能力了還要堅持資助孩子呢?」家人朋友對此都不能理解:「助人為樂也要量力而行,哪能借錢捐助別人?」叢飛這樣向他們解釋說:「我曾向孩子們承諾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供他們到畢業,怎麼能說話不算數呢?」

人們眼中的叢飛

在捐助山區貧困孩子的同時,叢飛還是深圳市義工聯合會的五星級義工,義工編號2478.楊華女士是叢飛進入義工聯的引路人。1996年底,楊華在深圳團市委舉行的一個「幫困助樂」基金義演中認識了叢飛,楊華感覺到叢飛是個敬業、熱情、具有深厚社會責任感的年輕人,因此在1997年初她就請叢飛加入義工聯,並由他著手招募人員創建一個義工聯自己的藝術團,由叢飛擔任這個藝術團團長。叢飛馬上就答應了,然後就開始組織人員培訓,經過半年多將這個業余的藝術團創建起來。義工聯藝術團在深圳的表演反響非常強烈,每年要演十多次大型演出。很多觀眾都是沖著叢飛的名頭去的,而去了之後又都被他的魅力所折服。

「在這些觀者眼中,叢飛是一個開朗、敬業、從不耍大牌,對觀眾很親切的表演者。」楊華說。

現在深圳某網路公司任職的封女士也是義工聯的成員,她與叢飛是在蓮花北殘疾人康復站中的義演活動中結識的,康復站在每年的春節、元宵、中秋等重大節日舉辦的活動,叢飛總是會過來參加,從來沒有缺席過。他善於模仿名人,神態真實傳神,讓人驚嘆,極受康復站的殘疾人喜歡。在封女士眼中,叢飛是一個給身邊的人帶來太多快樂的人。

對於叢飛長期資助貧困孩子的行為,封女士認為,叢飛並沒有圖什麼。他將這種行為看成是自己的一種責任,雖然他僅僅只是個普通的外來打工者,但資助孩子們時間久了,慢慢也就成了一種習慣。

「他這個人太認真,有時也絮叨。幾個兄弟一起吃飯,他總是叨叨這頓飯能換多少貧困兒童的學費,我們都笑他。」叢飛的朋友左先生說。

叢飛一開始並沒有告訴大家自己資助了貧困山區的孩子,「我們也是後來才知道的。」左先生說,叢飛做事不愛張揚,所以當很多人對他的行為表示懷疑時,他也懶得解釋,只是笑笑。

據《深圳特區報》報道,1998年3月10日至16日,叢飛為了資助深圳的貧困孩子讀書,連續舉辦了7場「幫困助弱叢飛義演晚會」,將50多萬元的門票收入全部捐獻給了深圳市青少年事業發展基金會;1998年8月19日,正在外地參加商業演出的叢飛接到深圳有關方面打來的電話,問他能否參加次日舉辦的「情系災區抗洪救災」大型義演,叢飛立即推掉了多場商業演出,自掏腰包買機票返回深圳,還把自己在湖南演出所掙的2萬元全部捐獻了出來。

叢飛住院後,來看望他的人有很多是素不相識的市民。一位張姓市民說:「我以為宣傳報道太誇張,跑過來一看才發現原來是真的,他真了不起,是真正有愛心的人。」

「這和他小時候帶我回家吃一碗餃子,分一塊大餅的行為,其實一樣,並沒有什麼大區別,」在叢飛小時候的同學趙先生眼裡,叢飛資助貧困兒童讀書的行為並非不可理解。「他也只是一個普通人,除了比其他人多些愛心,並沒有什麼特別的。」

家事

叢飛的家在深圳羅湖區翠竹路東的新港鴻花園,一套五六十平方米的房子。

房間內半面牆的書櫃擺滿了獎狀與照片,CD架上擺放著一些古典音樂與民族歌曲,「雖然小點,簡單點,但還是很溫馨的。」妻子邢丹說。

這位24歲的漂亮空姐現在理解了叢飛所做的一切,她認為叢飛是位有責任感的男人,並成為他的第二任妻子。

叢飛的第一任妻子是個緬甸人,在兩年前與他離了婚,留給他當時年僅二歲的女兒睿睿。

實際上,結婚之初的邢丹對叢飛的做法有時難免也不理解,會發些牢騷。2004年夏,叢飛帶著她去貴州黔南貧困山區為所資助的孩子送衣物和學費。「那些孩子家裡的貧困程度讓我震驚,他們一年四季吃不起肉,玉米面還要摻上秸稈吃。許多人家五六口人冬天只有一床棉被。當看到那些可愛的孩子們摟著叢飛的脖子一個勁地喊著爸爸,孩子的家長拉著叢飛的手默默流淚,那一刻,我真正理解了叢飛的付出。」

邢丹此後辭去了空姐的工作,照顧著年幼的女兒睿睿,當起了全職的家庭主婦。

邢丹說她現在心態很好。「他想怎麼樣就怎麼樣吧,開心就好,至於錢財這東西,反正家境也沒到吃不上飯,資助就資助好了,自己嘛夠用就可以了。」

對社會上人們對丈夫的種種評價,邢丹說:「他超出自己能力的資助,在旁人看來十分誇張,在我看來,卻很自然,他性格就是這樣,看不得旁人受苦,又經不起別人的哀求,別說這些貧困山區的孩子,就是普通朋友,只要軟語相求,開口要他幫忙,不管是錢是事,他都會當回事情去解決,不太懂得拒絕別人,是他的優點,但也是他的弱點吧。」

邢丹說,叢飛愛看電影,他們每個月都要去看好萊塢大片的首場,幾乎場場不落,但如今他因為生病已經很久沒有進電影院了。

在住院後,叢飛曾向好友留下了三方面內容的遺囑:「邢丹嫁給我,一直跟我過著十分清貧的日子,還陪著我跋山涉水去貧困山區捐資助學,她為我吃的苦頭太多了。如今她懷有4個多月的身孕,以後她一個人可怎麼扶養這個孩子?請大家一起做通她的工作,拿掉這個孩子,以利於她以後的生活;我奔波多年,沒有給家人留下任何積蓄,很對不起父母家人。我死後,讓我的父母帶著睿睿回遼寧鄉下,那裡的生活水平低,容易過活;我資助的一百多個孩子,有很多還是小學生,如果他們不能繼續讀書,等待他們的將是無望的未來,你們一定要多想想辦法,讓他們繼續讀書啊……」

《深圳特區報》記錄了邢丹對叢飛遺囑的反應:邢丹情緒激動得不能自製:「在這個世界上,他除了這個孩子,已經一無所有了,我怎麼可以為了自己而將這個孩子打掉呢?無論如何,我都要把他生下來……」

願你幸福

在病床上的叢飛每天仍能收到各地兒女們寄來的信,看信讀信是他最大的樂趣和享受。

「爸,我要告訴您一件事,我從小就沒有見過大海,我很想去看大海,等您病好了,等我大學畢業,我要和您一起去看海。爸請您放心,我會努力學習的,將來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這是貴州省織金縣羅燕艷信中的話。

她正在織金縣一中讀高二。

「叢飛的資助讓我懂得了上帝在最起初並不薄待任何人,他總是給人相同質量守恆的人生,關鍵在於你的需要,你要多一點世俗的幸福,那麼精神的愉悅就會酌情遞減,反之亦然。」湖南省漢壽縣《滄浪》主編胡詩詞這樣評價叢飛。患有小兒麻痹症的胡詩詞累計接受叢飛捐助達到八萬四千元,使他實現了上大學、當作家的夢想。他得知叢飛患癌症住院治療,專程從漢壽縣前來探望。

病榻上,叢飛仍然惦念著貧困山區的那一百多個孩子,惦念著他們這學期的學費還沒有交上。5月17日,他把大家捐給他治病的錢留下3個療程的化療費用後,拿出2萬元錢捎往貴州織金縣貧困山區。他吃力地給貴州的「兒女們」錄下了一段話:「孩子們:爸爸不能親自來看你們了,但爸爸很想念你們,希望你們能好好學習,將來成為一名對社會有用的人……」

5月15日,叢飛手術後第二天,他向前來看望的有關領導交了一份寫於一年前的入黨申請書:「我是一個自由歌手,沒有單位,寫好的入黨申請書一直沒交,現在,我知道自己的日子不多了,請您把它交給黨組織,希望我在有生之年能成為一名中國共產黨員。」5月27日上午,叢飛終於實現了自己的人生理想,成為一名中國共產黨黨員。

6月15日,叢飛在病榻上開了個家庭會,向父母家人提出了兩點願望:身後捐獻眼角膜、有用器官造福他人,並將遺體捐獻給醫院做醫學研究;拒絕接受深圳市住宅局送他居住的一套四房兩廳住宅,家人何時何地都只能向社會奉獻而不能向社會伸手。

「只要你快樂,只要你幸福,只要你圓上了好夢,我就不辛苦。只要你開心,只要你如意,只要你回頭一笑,我就很知足。」叢飛輕輕哼起他自己作詞的《願你幸福》這首歌,臉上充滿笑意。

⑤ 叢飛簡介

叢飛(原名張叢飛),男,35歲,黨員,深圳市義工聯藝術團團長。

1969年10月,叢飛出生在遼寧省大窪縣田莊台鎮。因家庭貧困,初二時輟學回家。後歷盡千辛萬苦四處拜師學藝,被著名歌唱家郭頌收為關門弟子。

1994年10月,叢飛來到深圳。憑著他出色的藝術才華,很快成為一名深受深圳觀眾喜愛的知名
演員,先後獲得20多個國家級、省級藝術獎項。

1997年,叢飛加入深圳義工聯。11年前的一次義演改變了他的人生,從此他以奉獻社會為快樂、以奉獻愛心為己任,以最大的努力幫助別人。十多年來,為社會公益演出300多場,義工服務時間3600多小時,無私捐助失學兒童和殘疾人達146人,認養孤兒32人,捐助金額超過300萬元。先後被授予"中國百名優秀青年志願者"、"深圳市五星級義工"。

他先後二十多次赴貴州、湖南、四川、山東等貧困山區舉行慈善義演,走時不但捐光了幾萬元甚至十幾萬元的錢物,有時還向隨行的朋友借錢捐助,有幾次甚至連身上穿的衣服都脫下來捐了。

貧困女孩王維珊從小體弱多病,但成績優異。叢飛每年給她寄去1500元的學費,還給她的家裡寄去600元的生活費。

晏語輕輕是叢飛4年前認下的"女兒"。2005年1月26日,病重的叢飛讓妻子買好往返機票,把她從貴州接到深圳過春節。還帶著她去醫院檢查身體,發現她患有肝炎又親自照顧她服葯,後又送葯送錢讓她回去後繼續治療。

他每個月還要跑幾次書店和郵局,給孩子們購買和郵寄課外輔導資料、英語磁帶等學慣用品。在湖南漢壽,叢飛掏10萬元建起了"叢飛助學基金"。

了解叢飛的人都知道,他的很多演出都是義演。一些人說他傻,可他卻說:"能為社會有所奉獻,也是人生的一大樂趣。"

1998年8月19日,正在外地參加商業演出的叢飛接到深圳次日舉辦"情系災區抗洪救災"大型義演的電話後,立即自掏腰包買機票返回深圳,還把自己在外演出所掙的2萬元全部捐了出來。有人進行過統計,僅在1998年,叢飛在各類義演中為公益事業籌集到的資金就高達一百多萬元。

2003年3月,從貴州助學歸來的叢飛在為希望工程義演的晚會上,演小品假裝滑倒而摔裂了尾椎骨,醫生再三警告要卧床休息15天,可叢飛在15天內又連續義演6場。

2005年1月,叢飛抱病參加了為東南亞海嘯災區的6場賑災義演。那時,叢飛已經患上了胃癌,連食物都已經難以下咽了。然而,他還是以頑強的毅力堅持演出,還將用於治病的1.5萬元錢捐了出去。

叢飛的家儉朴得令人難以置信,經濟狀況時常捉襟見肘。2003年,為了在開學前籌齊助學款,只好從親朋好友處先後借了10萬元。2004年7月,當叢飛如約來到貴州給孩子們送學費時,已經背上了17萬元的債務。

2005年5月17日,叢飛的病情迅速加重,而他卻把大家捐給他治病的錢留下3個療程的化療費用後,拿出2萬元錢捎往貴州織金縣貧困山區。並深情地說"如果命運再給我5年的時間,我會兌現向孩子們許下的諾言,會用更多的愛回報社會。"

⑥ 各位幫幫忙

叢飛簡介

叢飛,原名張崇,1969年10月生於遼寧省盤錦市大窪縣庄台鎮。初二輟學,後進入某銀行擔任出納,帶薪考入沈陽音樂學院,1992年畢業後到廣州闖盪,兩年後來到深圳。

1994年8月應邀參加重慶舉行的一次失學兒童重返校園義演,開始長達11年的慈善資助。截至目前,已經資助貴州、湖南、四川等貧困山區178名貧困兒童。先後被授予「中國百名優秀青年志願者」「深圳市愛心市民」、「深圳市愛心大使」等稱號。

2005年4月被診斷為胃癌,進入深圳市人民醫院治療。5月27日在病床上加入中國共產黨。

本報記者 周勇 深圳報道

陽光從窗外斜射進來,照在病房內的白牆上,留下斑駁的樹影。一位穿綠色條格病服的人靜靜地坐在床上,靜靜地看著書。

這是深圳市人民醫院腫瘤科的一間病房,兩個月前他被診斷為胃癌。

在動手術的時候,醫生發現他胃部的腫瘤已經與胰腺粘連。「胃癌已經擴散……」緊急會診後,醫生們決定將傷口立即縫合。

剛剛做完第三個化療療程,他的頭發掉光了,疾病已經壓迫到他的聲帶,他的嗓子嘶啞,疼痛。

他曾是深圳一位小有名氣的演員。而現在,他的名字在更大范圍內傳播———按媒體報道,自1994年起,他開始資助貧困山區的貧困孩子,受他資助的孩子達到178人,累計捐助款300萬元。

現在,他受到了深圳市民的敬仰,由於資助孩子散光了家財,人們紛紛為他捐款,醫院也決定免收治療費。

手機響了,是最讓他無奈的催款電話,「你不是說好要將我的孩子供到大學畢業嗎?他現在還在讀初中,你就不肯出錢了?你這不是坑人嗎?」

「我病了好幾個月都沒有演出,所以暫時沒法付款。」「什麼時候病能治好?」

對這個問題,病人也答不上來,因為自從住進醫院,大夫就沒有和他談過出院的事情。

「我將自己送上了天梯,上去後卻下不來,真是無力再往上走但也沒有下梯之路。」他這樣評價自己的助學之舉。

愛唱歌的「大崇」

叢飛,1969年10月出生在遼寧省盤錦市大窪縣庄台鎮,11年前,他從沈陽音樂學院畢業後來到南方闖盪,11年後,躺在深圳的病床上的他最希望能回東北農村。

現在,村裡的鄉親們還記得當年那位愛唱歌的「大崇」(叢飛昵稱)。「有時我回家,就看見我們家的土炕上坐滿了人,大崇拿著掃帚疙瘩當麥克風唱歌呢,」叢飛的母親李彩鳳回憶說:「叢飛從小就喜歡唱,但他和愛唱東北二人轉的父親不一樣,他學電視連續劇的插曲。《霍元甲》、《上海灘》他聽一兩遍就能記住,大家都說他唱得好。「

對於叢飛的這項愛好,老倆口並沒有太在意,「我們希望他能搞點別的,找個正式工作。」幾經周折,叢飛當上了銀行的一名出納,並且點鈔點得「特溜」。

但叢飛的興趣還是在唱歌上,後來他考上了沈陽音樂學院。

現在兒子散盡家財資助貧困兒童,母親雖有些嗔怪但也接受了。多年前,她自己就收養了一名孤兒———大叢飛兩歲的姐姐。「其實他爸也這樣,老把乞丐往家裡領,」

李彩鳳說,有時她一回家就看見滿院子晾著臟乎乎的墊子、衣服,一進屋,「媽呀,全是乞丐。」

叢飛從小就開始和時不時來「拜訪」的乞丐打交道,「這孩子和一個山東的乞丐關系特別好。」李彩鳳說,丈夫不僅一次次把乞丐領回家,還讓兒子給他們端茶倒水,乞丐們逢年過節就來家裡拜年,「大崇就把手頭的餃子、點心主動給人。」

橋洞里走出的歌手

1994年,叢飛從沈陽音樂學院畢業後來到了廣州。

他曾向朋友描述那段經歷,「睡在橋洞里,吃人家剩下的盒飯」,這讓李彩鳳非常心疼,「我是後來才聽他說起的,叢飛剛來廣州的前半年都沒有和家裡聯系。

我想孩子,怕出了什麼事情。「李彩鳳說她當時常常拿著掃帚一邊掃地一邊就出起神來。

據叢飛的一位左姓朋友講,1996年,叢飛在廣州時,有個人發現叢飛有演藝才能,就帶著叢飛搞演出賺錢。當年在深圳的一次大型演出中,他們賺了不少錢,但那人拿著錢溜了。叢飛當時身無分文,生活重新陷入困頓。這位朋友說,叢飛曾從深圳寶安機場徒步走回市區,這段距離坐車也需要一個小時左右。「但叢飛說他一點都不恨那個人,」因為他認為那個人給了他第一次演出的機會。

而據叢飛的朋友李雄兄弟稱,叢飛到深圳後不久,就認識了他倆。「當時他很黑也很瘦,顴骨高高的。」形象不是很好,但這個年輕人卓越的表演能力與歌唱天賦,讓他倆很驚訝,當即決定和他聯合搞演出。李雄說,在一次大劇院搞的沙龍上,他們幫叢飛開了個人專場。「他唱得非常好,」此後,叢飛開始出入各種歌廳進行表演。從最初演唱一首歌掙80元,到漸漸漲到幾百元。當時叢飛已經開始模仿名人的舉止神態,常逗得觀眾笑個不停,現場氣氛好,叢飛的節目常被放到下半場壓軸。

李雄說,漸漸地,有人開始注意叢飛,並邀請他去表演。久而久之就有名氣了。

滾雪球似的捐助

有了名氣的叢飛經常有演出機會,但朋友們發現,本來不該缺錢的叢飛卻總是顯得囊中羞澀。「後來才知道,他把錢都捐給山區的孩子了。」叢飛的一位朋友說。

叢飛資助貧困兒童的義舉具體開始於哪一年,已經很難考證,各種版本的說法都有,因為叢飛病情的關系,也無法向他本人求證,但比較公認的是1994年,叢飛在重慶參加的一場為失學兒童重返校園的慈善義演改變了他的人生。

那次演出中,觀眾席上坐的是幾百名因家貧輟學的孩子,叢飛當時毫不猶豫地把身上所有的2400元現金放進了捐款箱。主持人告訴叢飛:「你捐出的這筆錢,可以使20個孩子完成兩年的學業!」

叢飛當時感覺到這是很有價值的事情。從此以後,他就開始不斷地資助貧困山區的失學兒童,先後二十多次赴貴州、湖南、四川等貧困山區舉行慈善義演,為當地失學兒童籌集學費。

李雄說,叢飛也曾經詢問過他們,該不該資助那麼多孩子。「我們說這是好事,一定要堅持,」並勸叢飛盡量收養少數民族的孩子,「集齊56個民族的孩子最好。」

據官方消息稱,現在叢飛資助的孩子總數達到178人,除了漢族外,還包括彝族、布依族、苗族、白族、羌族等少數民族的孩子。

叢飛曾這樣解釋他捐助的動機:「在山區時,我被他們的貧寒所震撼,看到他們穿不上衣,吃不上飯,我心裡就難受,而當我聽到這些孩子有書可讀時我就高興。」他說,他最主要的願望是讓孩子有書讀,讓社會少幾個文盲,少幾個法盲。正因為他愛上了這些質朴、憨厚、勤勞的山民,他的捐獻才像雪球一樣越來越大。

「其實他就是在滾雪球,不知不覺中雪球就越來越大,然後就慢慢開始覺得累了,覺得有些力不從心了。」

妻子邢丹說,「事實上,只要去貴州貧困山區看過的人,都會被那裡的貧困程度所震撼,我也是在跟他去了一次後才理解他的所作所為的,每個人都會被那裡的慘境震撼,都會伸出援手。叢飛沒有什麼特別的,所不同的是,他每年都會去那邊,每年都會有義演,每年都會看到新的失學兒童,所以每年都會被新的資助對象所打動。」

17萬元外債

2004年,叢飛在貴州畢節地區織金縣認養了32名孤兒和貧困學生,資助的孩子總數達到178人。

貴州省織金縣官寨鄉副鄉長徐習文是叢飛在貴州捐資助學的承辦人,徐習文說:「叢飛對貧困山區人民的那顆赤子之心,常常感動得我們熱淚盈眶。來貴州扶貧助弱的單位和個人也不少,但沒有誰能像他這樣達到了完全忘我的境界。他6次來織金縣和安順市為貧困生送學費,走時不但捐光了幾萬元甚至十幾萬元的錢物,還要向隨行的朋友借錢捐,有幾次甚至連身上穿的衣服都脫下來捐了,大冬天只穿著一件短袖內衣返回了深圳。」

「本來以叢飛的實力資助那麼多孩子,其實沒有太大的問題。」叢飛的朋友李雄說。在一些城市的商業演出中,叢飛已經小有名氣,每場演出的出場費能夠達到一萬到兩萬元,多的時候一個月的收入可以到十幾萬元,資助孩子們的學費,對健康的叢飛來說,完全可以承擔。但2003年非典後,叢飛的演出機會銳減,收入也就越來越少,給孩子交學費時資金也緊張起來。

按《深圳特區報》的報道,當時為了及時給一百多個孩子交上學費,叢飛從親朋好友處先後借了10萬元,在開學前如期給孩子們送去。

李雄說:「有次他向我們借了1000元錢,還死活要用錄像機來抵押,到現在這個錄像機還在我家裡。」

從2004年春天開始,叢飛的胃部經常劇烈疼痛,還時常吐血、便血,叢飛的母親李彩鳳說,當時家裡人和朋友們都勸他住院治療。可叢飛拒絕了,只在門診開了些口服葯維持。2004年7月,叢飛如約來到貴州,給孩子們送去了下學期的學費。只是,這筆學費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他再次從朋友們手中借來的。當時,叢飛已經背負上了17萬元的債務。

李彩鳳說,叢飛當時還安慰她說:「只要我多聯系一些商業演出,還這十幾萬元錢不難。」但沒想到的是,叢飛的胃痛日漸嚴重,嗓音也漸漸不如往昔,他再也無力靠演唱為孩子們掙得學費了,欠下的債務無法還上,成了壓在他心頭的沉重負擔。

「為什麼沒有能力了還要堅持資助孩子呢?」家人朋友對此都不能理解:「助人為樂也要量力而行,哪能借錢捐助別人?」叢飛這樣向他們解釋說:「我曾向孩子們承諾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供他們到畢業,怎麼能說話不算數呢?」

人們眼中的叢飛

在捐助山區貧困孩子的同時,叢飛還是深圳市義工聯合會的五星級義工,義工編號2478.楊華女士是叢飛進入義工聯的引路人。1996年底,楊華在深圳團市委舉行的一個「幫困助樂」基金義演中認識了叢飛,楊華感覺到叢飛是個敬業、熱情、具有深厚社會責任感的年輕人,因此在1997年初她就請叢飛加入義工聯,並由他著手招募人員創建一個義工聯自己的藝術團,由叢飛擔任這個藝術團團長。叢飛馬上就答應了,然後就開始組織人員培訓,經過半年多將這個業余的藝術團創建起來。義工聯藝術團在深圳的表演反響非常強烈,每年要演十多次大型演出。很多觀眾都是沖著叢飛的名頭去的,而去了之後又都被他的魅力所折服。

「在這些觀者眼中,叢飛是一個開朗、敬業、從不耍大牌,對觀眾很親切的表演者。」楊華說。

現在深圳某網路公司任職的封女士也是義工聯的成員,她與叢飛是在蓮花北殘疾人康復站中的義演活動中結識的,康復站在每年的春節、元宵、中秋等重大節日舉辦的活動,叢飛總是會過來參加,從來沒有缺席過。他善於模仿名人,神態真實傳神,讓人驚嘆,極受康復站的殘疾人喜歡。在封女士眼中,叢飛是一個給身邊的人帶來太多快樂的人。

對於叢飛長期資助貧困孩子的行為,封女士認為,叢飛並沒有圖什麼。他將這種行為看成是自己的一種責任,雖然他僅僅只是個普通的外來打工者,但資助孩子們時間久了,慢慢也就成了一種習慣。

「他這個人太認真,有時也絮叨。幾個兄弟一起吃飯,他總是叨叨這頓飯能換多少貧困兒童的學費,我們都笑他。」叢飛的朋友左先生說。

叢飛一開始並沒有告訴大家自己資助了貧困山區的孩子,「我們也是後來才知道的。」左先生說,叢飛做事不愛張揚,所以當很多人對他的行為表示懷疑時,他也懶得解釋,只是笑笑。

據《深圳特區報》報道,1998年3月10日至16日,叢飛為了資助深圳的貧困孩子讀書,連續舉辦了7場「幫困助弱叢飛義演晚會」,將50多萬元的門票收入全部捐獻給了深圳市青少年事業發展基金會;1998年8月19日,正在外地參加商業演出的叢飛接到深圳有關方面打來的電話,問他能否參加次日舉辦的「情系災區抗洪救災」大型義演,叢飛立即推掉了多場商業演出,自掏腰包買機票返回深圳,還把自己在湖南演出所掙的2萬元全部捐獻了出來。

叢飛住院後,來看望他的人有很多是素不相識的市民。一位張姓市民說:「我以為宣傳報道太誇張,跑過來一看才發現原來是真的,他真了不起,是真正有愛心的人。」

「這和他小時候帶我回家吃一碗餃子,分一塊大餅的行為,其實一樣,並沒有什麼大區別,」在叢飛小時候的同學趙先生眼裡,叢飛資助貧困兒童讀書的行為並非不可理解。「他也只是一個普通人,除了比其他人多些愛心,並沒有什麼特別的。」

家事

叢飛的家在深圳羅湖區翠竹路東的新港鴻花園,一套五六十平方米的房子。

房間內半面牆的書櫃擺滿了獎狀與照片,CD架上擺放著一些古典音樂與民族歌曲,「雖然小點,簡單點,但還是很溫馨的。」妻子邢丹說。

這位24歲的漂亮空姐現在理解了叢飛所做的一切,她認為叢飛是位有責任感的男人,並成為他的第二任妻子。

叢飛的第一任妻子是個緬甸人,在兩年前與他離了婚,留給他當時年僅二歲的女兒睿睿。

實際上,結婚之初的邢丹對叢飛的做法有時難免也不理解,會發些牢騷。2004年夏,叢飛帶著她去貴州黔南貧困山區為所資助的孩子送衣物和學費。「那些孩子家裡的貧困程度讓我震驚,他們一年四季吃不起肉,玉米面還要摻上秸稈吃。許多人家五六口人冬天只有一床棉被。當看到那些可愛的孩子們摟著叢飛的脖子一個勁地喊著爸爸,孩子的家長拉著叢飛的手默默流淚,那一刻,我真正理解了叢飛的付出。」

邢丹此後辭去了空姐的工作,照顧著年幼

⑦ 叢飛的故事

叢飛,原名張崇,1969年10月生於遼寧省盤錦市大窪縣庄台鎮。初二輟學,後進入某銀行擔任出納,後考入沈陽音樂學院。1992年畢業後到廣州,兩年後來到深圳,後任深圳市義工聯藝術團團長。

1994年8月,應邀參加重慶舉行的一次失學兒童重返校園義演,開始長達11年的慈善資助。資助貴州、湖南、四川等貧困山區178名貧困兒童。先後被授予「中國百名優秀青年志願者」、「深圳市優秀外地來深建設者」、「首屆深圳百名優秀義工」、「中國青年志願服務金獎」「深圳市愛心市民」、「深圳市愛心大使」、「2005感動中國年度人物」等稱號。

⑧ 叢飛事跡

叢飛(原名張叢飛),男,35歲,黨員,深圳市義工聯藝術團團長。

1969年10月,叢飛出生在遼寧省大窪縣田莊台鎮。因家庭貧困,初二時輟學回家。後歷盡千辛萬苦四處拜師學藝,被著名歌唱家郭頌收為關門弟子。

1994年10月,叢飛來到深圳。憑著他出色的藝術才華,很快成為一名深受深圳觀眾喜愛的知名
演員,先後獲得20多個國家級、省級藝術獎項。

1997年,叢飛加入深圳義工聯。11年前的一次義演改變了他的人生,從此他以奉獻社會為快樂、以奉獻愛心為己任,以最大的努力幫助別人。十多年來,為社會公益演出300多場,義工服務時間3600多小時,無私捐助失學兒童和殘疾人達146人,認養孤兒32人,捐助金額超過300萬元。先後被授予"中國百名優秀青年志願者"、"深圳市五星級義工"。

他先後二十多次赴貴州、湖南、四川、山東等貧困山區舉行慈善義演,走時不但捐光了幾萬元甚至十幾萬元的錢物,有時還向隨行的朋友借錢捐助,有幾次甚至連身上穿的衣服都脫下來捐了。

貧困女孩王維珊從小體弱多病,但成績優異。叢飛每年給她寄去1500元的學費,還給她的家裡寄去600元的生活費。

晏語輕輕是叢飛4年前認下的"女兒"。2005年1月26日,病重的叢飛讓妻子買好往返機票,把她從貴州接到深圳過春節。還帶著她去醫院檢查身體,發現她患有肝炎又親自照顧她服葯,後又送葯送錢讓她回去後繼續治療。

他每個月還要跑幾次書店和郵局,給孩子們購買和郵寄課外輔導資料、英語磁帶等學慣用品。在湖南漢壽,叢飛掏10萬元建起了"叢飛助學基金"。

了解叢飛的人都知道,他的很多演出都是義演。一些人說他傻,可他卻說:"能為社會有所奉獻,也是人生的一大樂趣。"

1998年8月19日,正在外地參加商業演出的叢飛接到深圳次日舉辦"情系災區抗洪救災"大型義演的電話後,立即自掏腰包買機票返回深圳,還把自己在外演出所掙的2萬元全部捐了出來。有人進行過統計,僅在1998年,叢飛在各類義演中為公益事業籌集到的資金就高達一百多萬元。

2003年3月,從貴州助學歸來的叢飛在為希望工程義演的晚會上,演小品假裝滑倒而摔裂了尾椎骨,醫生再三警告要卧床休息15天,可叢飛在15天內又連續義演6場。

2005年1月,叢飛抱病參加了為東南亞海嘯災區的6場賑災義演。那時,叢飛已經患上了胃癌,連食物都已經難以下咽了。然而,他還是以頑強的毅力堅持演出,還將用於治病的1.5萬元錢捐了出去。

叢飛的家儉朴得令人難以置信,經濟狀況時常捉襟見肘。2003年,為了在開學前籌齊助學款,只好從親朋好友處先後借了10萬元。2004年7月,當叢飛如約來到貴州給孩子們送學費時,已經背上了17萬元的債務。

2005年5月17日,叢飛的病情迅速加重,而他卻把大家捐給他治病的錢留下3個療程的化療費用後,拿出2萬元錢捎往貴州織金縣貧困山區。並深情地說"如果命運再給我5年的時間,我會兌現向孩子們許下的諾言,會用更多的愛回報社會。"

閱讀全文

與演員叢飛都演過哪幾部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老外開一輛紅色車的搞笑電影 瀏覽:960
大學生英語電影 瀏覽:892
外國電影吻戲無刪減 瀏覽:256
電影蟻人的簡介 瀏覽:806
經典電影解說 瀏覽:227
孫悟空新混世妖王電影 瀏覽:897
2020七夕新電影上映 瀏覽:943
最好看的恐怖驚悚電影 瀏覽:515
天堂的張望完整版電影結局 瀏覽:253
哪個app美國電影有英文字幕 瀏覽:526
我怎麼去電影 瀏覽:57
拿帳篷去喜歡的女孩家的電影 瀏覽:553
美國電影一個小鎮的名字 瀏覽:155
相機拍照人物電影 瀏覽:590
動物勵志電影解說 瀏覽:758
韓國電影愛情演員 瀏覽:19
good電影怎麼找不到呢 瀏覽:201
我還建議你和朋友們談談電影和歌曲英文 瀏覽:135
2017電影倫理路虎 瀏覽:396
速度什麼電影 瀏覽: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