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國著名配音員有哪些
B. 給外國影片配音時,是如何做到讓人物的口型符合本國人的說話的口型
你好!!
我就轉邱岳峰先生給觀眾的一封信,邱先生介紹了如何對口型的問題,恐怕這是最權威的回答啦,當然不是我的啦,借花獻佛啦,,,
按:邱岳峰同志是我國觀眾最熟悉的譯製片配音演員之一。他從小對文藝具有濃厚的興趣,二十歲那年就登上了話劇舞台。新中國成立後,成為我國第一代的電影配音演員。據不完全統計,他一共擔任了將近二百餘部譯製片的配音工作。配音的角色有道貌岸然、滿腹邪惡的富洛婁神父(《巴黎聖母院》),有飽經風霜、為生活所迫淪為賊的小偷(《警察與小偷》),有一度傲慢,繼而沮喪的羅徹司特,有一夜之間飛黃騰達的退役軍官霍夫曼,有舉世聞名的藝術大師卓別林主演的騙子手凡爾杜,瘋狂不可一世的大獨裁者……這些人物類型互異、各有特色,譯配難度大,要求高。就邱岳峰同志的音色來說,並不是很理想的,可是他卻能以"神"取勝。他十分注意所配角色的性格特徵,力求對角色理解得深透,分析得精細,故而他的配音大都 能與形象相吻合,彷彿片中人就是由他親身扮演一般,給觀眾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葉青)
親愛的觀眾:
我收到你們不少的來信。封封都充滿了對我的鼓勵、鞭策我信賴的話語。讀後,心情激盪,久久不能平靜。我只有將全部精力獻給電影事業,酬答同志們的深情。請允許我就你們最感興趣的"譯製片如何配音"這個問題簡答如下。
配音,先要有個適合配音用的台本,就是把譯成漢語的台詞修整得與原片演員念的台詞長短、節奏一樣。用我們的行話來說,叫做對口型。這以翻譯者為主,配備一名填裝員來共同工作。對口型時,將影片分剪成數十英尺長的小卷,在銀幕上循環放映。填裝員一面眼看漢語台本,一面不時地還要抬頭看畫面;同時耳聽原片聲音,按原片語言節奏把台詞讀出來,及時判斷其長短,節奏是否同原片吻合。如不吻合,就提請翻譯者修整,直至完全吻合為止。一段戲中如有三五人對話,填裝員也就要按照這三五人的不同,就象評書藝人起多角色一般。台詞介面緊的時候,就更難掌握。如果沒有良好的視讀能力,有具備相當強的節奏感,反應又不特別靈敏的話,就比較難予適應這項工作。
演員接到對好口型的台本之後,在放映間看分成小卷的影片。通過具體的台詞、細致地揣摩原片演員所表達的"情",作為自己配音的依據。就以我在<<簡愛>>中配的羅徹司特為例吧。這是一個被人稱為「難以捉摸」的人物,實際上,他那不近情理的倨傲,變幻莫測的乖戾,只是他性格的表象,內心卻埋藏著巨大的隱痛,這就是他不幸的遭遇。正是這種隱痛,使他憎恨並蔑視某些人,使他性情暴戾恣睢。配音時不能單純模仿他的表象,更重要的還在於傳神。如果一味表現他的嘲諷訓斥和以勢壓人,就會失去人們對羅徹司特的同情,也就歪曲了人物。這種分寸掌握是否得體(忠實於原片),是配音成敗的所在。配音演員不應該讓觀眾聽出"字兒"(台詞),還應該讓觀眾聽出"事兒"(潛台詞)。如果再能使觀眾品出點"味兒"(藝術享受)來,那就更好了。
附上邱岳峰簡介:
邱岳峰(1922~1980)
中國譯製片演員。曾用名邱呼生、歐陽月楓。原籍福建福州,生於黑龍江呼倫貝爾。1942年肄業於北平(今北京)外國語學校,同年參加話劇演出。1950年進入上海電影製片廠譯製片組任譯製片演員。在30年的譯製片創作生涯中,為約200 部外國影片的主要角色配音,創造性地再現了原來的銀幕形象。例如美國影片 《大獨裁者》中的理發師和希特勒、《凡爾杜先生》中的凡爾杜、《簡·愛》中的羅契斯特、義大利影片《警察與小偷》中的小偷和英國影片《紅菱艷》中的萊蒙托夫等都是觀眾所熟悉的。這些配音富有特色,個性鮮明,為譯製片藝術的發展作出了貢獻。此外他還執導了匈牙利影片《稱心如意》和日本電視劇《白衣少女》的譯制配音,並在中國影片《林則徐》和《傲蕾·一蘭》中扮演角色。
謝謝!!
C. 紅菱艷的演職員表
原創音樂:Brian Easdale
攝影:Jack Cardiff
剪輯:Reginald Mills
藝術指導:Hein Heckroth
美術設計:Arthur Lawson
服裝設計:Hein Heckroth
副導演/助理導演:Sydney Streeter .....assistant director (as Sydney S. Streeter)
J.M. Gibson .....third assistant director (uncredited)
Laurie Knight .....third assistant director (uncredited)
Kenneth K. Rick .....second assistant director (uncredited) 上海電影譯制廠(內參片)1972年譯制
翻譯:陳敘一
導演:陳敘一、張同凝
主要配音演員:邱岳峰、李梓、喬榛、伍經緯、畢克、尚華、劉廣寧等
D. 給外國影片配音時,是如何做到讓人物的口型符合本國人的說話的口型而且還和演員的聲音一樣
你好!!
我就轉邱岳峰先生給觀眾的一封信,邱先生介紹了如何對口型的問題,恐怕這是最權威的回答啦,當然不是我的啦,借花獻佛啦,,,
按:邱岳峰同志是我國觀眾最熟悉的譯製片配音演員之一。他從小對文藝具有濃厚的興趣,二十歲那年就登上了話劇舞台。新中國成立後,成為我國第一代的電影配音演員。據不完全統計,他一共擔任了將近二百餘部譯製片的配音工作。配音的角色有道貌岸然、滿腹邪惡的富洛婁神父(《巴黎聖母院》),有飽經風霜、為生活所迫淪為賊的小偷(《警察與小偷》),有一度傲慢,繼而沮喪的羅徹司特,有一夜之間飛黃騰達的退役軍官霍夫曼,有舉世聞名的藝術大師卓別林主演的騙子手凡爾杜,瘋狂不可一世的大獨裁者……這些人物類型互異、各有特色,譯配難度大,要求高。就邱岳峰同志的音色來說,並不是很理想的,可是他卻能以"神"取勝。他十分注意所配角色的性格特徵,力求對角色理解得深透,分析得精細,故而他的配音大都 能與形象相吻合,彷彿片中人就是由他親身扮演一般,給觀眾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葉青)
親愛的觀眾:
我收到你們不少的來信。封封都充滿了對我的鼓勵、鞭策我信賴的話語。讀後,心情激盪,久久不能平靜。我只有將全部精力獻給電影事業,酬答同志們的深情。請允許我就你們最感興趣的"譯製片如何配音"這個問題簡答如下。
配音,先要有個適合配音用的台本,就是把譯成漢語的台詞修整得與原片演員念的台詞長短、節奏一樣。用我們的行話來說,叫做對口型。這以翻譯者為主,配備一名填裝員來共同工作。對口型時,將影片分剪成數十英尺長的小卷,在銀幕上循環放映。填裝員一面眼看漢語台本,一面不時地還要抬頭看畫面;同時耳聽原片聲音,按原片語言節奏把台詞讀出來,及時判斷其長短,節奏是否同原片吻合。如不吻合,就提請翻譯者修整,直至完全吻合為止。一段戲中如有三五人對話,填裝員也就要按照這三五人的不同,就象評書藝人起多角色一般。台詞介面緊的時候,就更難掌握。如果沒有良好的視讀能力,有具備相當強的節奏感,反應又不特別靈敏的話,就比較難予適應這項工作。
演員接到對好口型的台本之後,在放映間看分成小卷的影片。通過具體的台詞、細致地揣摩原片演員所表達的"情",作為自己配音的依據。就以我在<<簡愛>>中配的羅徹司特為例吧。這是一個被人稱為「難以捉摸」的人物,實際上,他那不近情理的倨傲,變幻莫測的乖戾,只是他性格的表象,內心卻埋藏著巨大的隱痛,這就是他不幸的遭遇。正是這種隱痛,使他憎恨並蔑視某些人,使他性情暴戾恣睢。配音時不能單純模仿他的表象,更重要的還在於傳神。如果一味表現他的嘲諷訓斥和以勢壓人,就會失去人們對羅徹司特的同情,也就歪曲了人物。這種分寸掌握是否得體(忠實於原片),是配音成敗的所在。配音演員不應該讓觀眾聽出"字兒"(台詞),還應該讓觀眾聽出"事兒"(潛台詞)。如果再能使觀眾品出點"味兒"(藝術享受)來,那就更好了。
附上邱岳峰簡介:
邱岳峰(1922~1980)
中國譯製片演員。曾用名邱呼生、歐陽月楓。原籍福建福州,生於黑龍江呼倫貝爾。1942年肄業於北平(今北京)外國語學校,同年參加話劇演出。1950年進入上海電影製片廠譯製片組任譯製片演員。在30年的譯製片創作生涯中,為約200 部外國影片的主要角色配音,創造性地再現了原來的銀幕形象。例如美國影片 《大獨裁者》中的理發師和希特勒、《凡爾杜先生》中的凡爾杜、《簡·愛》中的羅契斯特、義大利影片《警察與小偷》中的小偷和英國影片《紅菱艷》中的萊蒙托夫等都是觀眾所熟悉的。這些配音富有特色,個性鮮明,為譯製片藝術的發展作出了貢獻。此外他還執導了匈牙利影片《稱心如意》和日本電視劇《白衣少女》的譯制配音,並在中國影片《林則徐》和《傲蕾·一蘭》中扮演角色。
謝謝!!
E. 畢克的人物簡介
畢克(1931—2001),中國著名譯製片配音演員、導演;原名畢德泉,又名德全;山東濟南人;1948年蚌埠崇正中學肄業,1949年參加工作,先後在上海金雞旅行劇團、廣西宜山地委文工團話劇隊任演員。
1952年進上海電影製片廠翻譯片組、上海電影譯制廠任配音演員、導演、廠藝委會主任、顧問。先後為《追捕》、《鴛夢重溫》、《鐵面人》、《現代啟示錄》、《卡桑德拉大橋》、《尼羅河上的慘案》、《老槍》、《霧之旗》、《幸福的黃手帕》、《安娜·卡列尼娜》、《戰爭與和平》、《新干線大爆炸》、《姿三四郎》和《大鬧天宮》、《毛竹》、《知識老人》等約五百部譯製片、美術片、科教片配音。
其中擔任主配的日本影片《追捕》、朝鮮影片《安重根擊斃伊藤博文》,於1979年獲文化部優秀譯製片獎;後兼任譯製片導演,執導了《兆治酒館》、《鐵面人》、《罪行始末》、《總統軼事》、《威尼斯麵包師的兒子》、《十四個冬春》、《遠山的呼喚》、《謎中之謎》等譯制影片。
其中《遠山的呼喚》(兼主配)獲文化部1981年優秀譯製片獎;《謎中之謎》(兼主配)獲1989年廣播電影電視部優秀譯製片獎。
畢克先生生前為上海電影譯制廠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國家一級演員、電影譯制導演、上海市政協第六、七、八屆委員。此外他還擔任上海電影家協會理事、中國電視表演藝術學會常務理事、顧問。 畢克先生於1931年出生在濟南,一直喜歡戲劇與電影。1952年考入上海電影製片廠翻譯片組(即今天的上海電影譯制廠),開始從事電影譯制配音工作,當時只是配各種配角,畢克仍仔細揣摩每一句台詞,一絲不苟,如《孤星血淚》中的鐵匠,戲很少,卻給同事留下了深刻印象。同時大量閱讀名著,理論書籍和廣泛向其他演員學習,這一階段為後來的配音生涯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1959年為了給即將召開的第三屆文代會獻禮,上海電影譯制廠翻譯製作了民主德國影片《陰謀與愛情》,畢克配男主角斐迪南,讓人感到聲音明亮,富有魅力,感情細膩,配音切合影片人物感情。
因此,他在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為很多愛情片男主角配音,如《瓊宮情史》中的西班牙使節,《鴛夢重溫》中的失憶者史密斯上校,《白痴》中的那個為了錢竟心甘情願接受將軍的情婦做自己新娘的年輕的將軍秘書。
這一階段最著名的作品是他在《音樂之聲》中的配音馮屈普上校,對唱和台詞之間的銜接處理的極為精當,影片公映之後風行全國,至今仍被視為譯製片經典之一。 從1970年代末到1980年代初開始,畢克開始新的探索,以突破配音類型化為目標,從配感情細膩的愛情片男主角轉變為配正直,堅毅,智慧的角色,如災難片《卡桑德拉大橋》中鎮靜勇敢的張伯倫醫生和《遠山的呼喚》中的田島耕作。
這一時期畢克完成了他對兩個角色的經典配音:《尼羅河上的慘案》中比利時大偵探波洛和《追捕》中的檢察官杜丘冬人。
尼羅河上的慘案集中了當時所有的上譯配音精英,被成為「譯製片的盛宴」,畢克把波洛的慵懶、自負、智慧的性格氣質通過自己的聲音表現的淋漓盡致,最後長達近三十分鍾的近乎波洛獨白的案情分析更是被畢克處理的扣人心弦,他歷數在座的每個人都有作案動機和作案時間,但他們都不是兇手,直到最後,他詳盡地敘述了真正兇手的作案過程,終於使兇手無處逃遁。在嚴密推理中又透出一點幽默與調侃。
在《追捕》中將高倉健冷峻、剛毅的風格充分體現出來,尤其是在天台上與邱岳峰配的堂塔醫生的最後對決更是被人稱道。
畢克也曾為反面人物配過音,如《金環蝕》中的神谷,《安重根擊斃伊藤博文》中的伊藤博文同樣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以致於朝鮮電影代表團來上譯廠訪問時曾驚呼:「怎麼你們選的演員跟我們的演員聲音那麼像,簡直就像我們那些朝鮮演員自己在講中國話。」
另外,畢克還參與了很多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拍攝的動畫片的配音,如《哪吒鬧海》中的李靖,《天書奇譚》中的袁公,《國王與小鳥》中的很有哲學意味的鳥等,特別是12集系列木偶彩色動畫片《阿凡提的故事》中的阿凡提,他採用一種表面謙卑恭順而暗藏調侃和諷刺的聲音充分表現了阿凡提對地主高利貸者的戲弄。
他與另一位配音大師邱岳峰所配的阿凡提與巴依老爺的對手戲更是精彩,「沙子一袋子,金子一屋子」等台詞膾炙人口。
除了為角色配音,畢克還擅長旁白,如他在《少林寺》、《斯巴達克斯》里均擔任旁白,特別是他為《悲慘世界》配的旁白,不僅推進著情節的發展,更完美的再現了原作濃厚而沉重的歷史感;最令人值得紀念的是,畢克先生生前的最後一部配音作品亦是擔任旁白——經典電視連續劇《圍城》(1990年)。 1980年代初開始畢克逐漸也從事譯制導演工作,在不影響自己配音工作的同時,和著名配音員,譯制導演蘇秀合作翻譯製作了《遠山的呼喚》和《姿三四郎》等電影和電視劇,其中《遠山的呼喚》獲得文化部1981年優秀外國譯製片獎。《姿三四郎》轟動一時。他盡心幫助和輔導青年演員,善於啟發演員,愛護演員的情緒,同時又十分的嚴謹,一絲不苟。
著名配音員曹雷曾經回憶在配一個默默抽泣的背影的哭聲時,因為不用對口型,她醞釀好感情轉過身去大哭,哭到一半被畢克叫停,因為她哭的節奏和屏幕上演員肩膀的抖動頻率不同。
1980年代末畢克患上了喉部疾病,這使得他不得不徹底離開了配音這個職業;在他的晚年,日本著名演員高倉健曾希望他為自己的新片《鐵道員》配音,畢克也曾試圖接受,但嚴重的疾病讓他不得不放棄。
疾病惡化後,他已經說不出話,就給年輕演員做口型,做翻譯,通過在紙上寫字做指導;2001年,一代配音大師畢克先生與世長辭,終年70歲。
為了紀念他對配音事業的貢獻,畢克逝世後,追悼會上沒有演奏哀樂,而是用他在《尼羅河上的慘案》中為波洛配的大段案情分析代替。 喬榛感慨萬千地追憶起與畢克老師的無數次難忘的合作經歷,喬榛清晰地記得與畢克的第一次合作:「那是70年代給《紅菱艷》配音。他在話筒前的感覺與片中的角色驚人地相似,整個人完全沉浸在影片的氛圍中。盡管那個美術設計師並非主角,但他卻認真地對角色進行反復琢磨。這種對自己近乎苛刻的創作態度,影響著每一個與之合作的演員。」
畢克先生病重之時,蘇秀曾特地從杭州趕來上海到醫院看望畢克,他人很消瘦,由於完全喪失了呼吸功能,只好切開氣管,依靠呼吸機幫助維持生命。可是他頭腦清晰,思維活躍,對很多往事都記憶猶新。但過些時候再去看他時,他已經人都變了形,醫生說他上次病危搶救過來以後,耳朵聾了、渾身都腫了,但他心裡依然明白。蘇秀在板上寫「醫生說你比前一陣好很多。」他苦笑著搖搖著,口型清晰地說「不可能。」
蘇秀說,有一段時間,電視台不停地播放了一些老的譯製片。像《音樂之聲》、《瓊宮恨史》、《尼羅河上的慘案》等等,都是由畢克擔任主要配音演員的。蘇秀還在想,下次去看他,不再問他「胃口好嗎?」「睡得好嗎?」而是跟他談談當年配音這些影片時的趣聞逸事,讓他能得到一點短暫的歡樂。「但我這個計劃還沒來得及實現,他卻已經走了。」
F. 求邱岳峰配過音的所有電影
《偉大的公民》,
《安娜•卡列尼娜》,
《警察與小偷》中的小偷,
《科倫上尉》,
《白夜》中的幻想者,
《漫長的路》中的十等文官,
《第四十一》中的白軍中尉,
《稱心如意》,
《凡爾杜先生》中的凡爾杜,
《大獨裁者》中的猶太理發師,
《列寧在一九一八》中的托派卡爾達紹夫,
《悲慘世界》中的小店主德納第耶,
《巴黎聖母院》中的神父,
《金環蝕》中的奸商,
《簡•愛》中的羅切斯特,
《霧都孤兒》,
《紅菱艷》中的雷蒙托夫,
《紅與黑》,
《被侮辱與被損害的人》,
《猜一猜誰來赴晚宴》中的父親,
《修女院院長約安娜》中的蘇林神甫,
《化身博士》中的傑柯大夫,
《腳印》,
《三劍客》,
《在陰謀者中間》,
《拿破崙在奧斯特里茨戰役》,
《紅莓》中的囚犯,
《白衣少女》
暫時能找到的只有這些了,其中我最喜歡的是《簡•愛》里的羅切斯特,印象非常深刻。
以前還沒有VCD、DVD的時候,我特別喜歡聽收音機,尤其愛聽廣播里的電影錄音剪輯,因此也就對當時的配音演員和他們的聲音都特別熟悉,邱岳峰、李梓、喬榛、畢克等都是我非常喜歡的配音演員。
居然能在網路里看到這樣的問題,讓我感覺很親切,雖然去查找也要費一些時間,不過也算是很好的回憶了,希望這個答案能對你有些用處。
G. 尋找最悅耳的聲音,中國著名配音演員都有誰
1、邊江
邊江,1982年5月24日出生於河北秦皇島,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02級高職配音班,中國內地配音演員、配音導演、演員 。
2004年,邊江首次接觸配音行業,為日本愛情電視劇《我的太太是魔女》的中文版配音。2009年,在青春偶像劇《一起來看流星雨》中為上官瑞謙配音。2010年,首次接觸游戲配音,參與單機游戲《古劍奇譚:琴心劍魄今何在》的配音。
2012年,首次擔任電影的配音導演,執導恐怖電影《筆仙》的配音工作;同年8月,為古裝武俠電視劇《笑傲江湖》中男主令狐沖配音。
2、季冠霖
季冠霖,1980年1月出生於天津,中國內地配音女演員,畢業於天津師范大學。2000年季冠霖考入天津師范大學,在校期間為近百部譯製片配過音。後憑借電視劇《張大千》中的表現,獲得認可正式成為配音演員。2006年在《神鵰俠侶》中為小龍女配音。
2007年參與科幻電影《變形金剛》的配音。2009年在《倚天屠龍記》中同時為趙敏、周芷若配音;同年參與災難電影《2012》的配音。
2011年在《仙劍奇俠傳五》中為唐雨柔配音,首次為國產單機游戲配音;同年在《甄嬛傳》中,為甄嬛配音。2013年在《笑傲江湖》中為東方不敗配音。
2015年在《羋月傳》中為羋月配音,2016年在動畫電影《大魚海棠》中為女角椿配音。2017年,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中為楊冪飾演的白淺配音。
3、張傑
張傑,1978年11月27日出生於中國北京,729聲工場創始人,配音演員、配音導演。2002年開始在網路上進行業余配音活動;2005年與X-Ray、老房,共同組織成立729配音組。2006年張傑進入專業配音行業。2011年在古裝劇《甄嬛傳》中為太醫溫實初配音。
同年在單機游戲《仙劍奇俠傳五》中為龍幽配音 。2013年在其同系列作品《仙劍奇俠傳五前傳》中為龍溟和龍幽配音,同年在古裝劇《古劍奇譚》中為百里屠蘇配音。2015年出演網劇《靈魂擺渡2》,同年擔任動畫《狐妖小紅娘》配音導演及東方月初配音 。
2016年,在電視劇《老九門》中為齊鐵嘴配音,在古裝劇《青雲志》《青雲志2》中為張小凡、鬼厲配音,在動畫電影《大魚海棠》中為赤松子配音,同年7月創建729聲工場。
4、喬詩語
喬詩語,1986年8月3日出生於山東青島,中國內地配音女演員,畢業於北京師范大學。2008年,喬詩語配音首部古裝劇《母儀天下》。2011年為單機游戲《仙劍奇俠傳五》中第二女主角小蠻獻聲 。
2015年7月,喬詩語第四次為仙劍系列獻聲,為單機游戲《仙劍奇俠傳六》中的洛昭言配音。12月,在古裝穿越網路劇《太子妃升職記》中為女主角張芃芃配音。2016年,在民國懸疑劇《老九門》中為尹新月配音。
2017年,在古裝玄幻劇《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中為迪麗熱巴飾演的鳳九配音。6月,為古代傳奇愛情劇《楚喬傳》中的女主楚喬配音。
5、劉校妤
劉校妤,原名劉露,女性配音演員。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2009年8月,在校園偶像劇《一起來看流星雨》中為小漁配音。2010年7月,在單機游戲《古劍奇譚》中為巽芳配音。
2011年2月,在都市言情劇《回家的誘惑》中為艾莉配音。2012年7月,在單機游戲《仙劍奇俠傳四》中為韓菱紗配音;同年12月,參與古裝宮廷劇《美人無淚》的配音,為海蘭珠配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