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很久以前的歐美電影,不是《基督山伯爵》。一個男的被自己的妻子和朋友陷害。
法國電影:陰謀
導演: Gérard Vergez
編劇: Christopher Frank
主演: Richard Berry
製片國家/地區: 法國
語言: 普通話/國語 / 法語
上映日期: 1995-08-14
法國電影Machinations (1995) (TV) ,譯名是《陰謀》,曾經在1998年中央一台每周日上午的電影劇場里播過。
劇情可以概括成「基督山伯爵」的現代版。主要講的是,男主人公被害入獄,原名讓.波塞,出獄後化名讓.古瓦羅司。和他同室的老者是個偽造假畫的畫家,越獄的時候老人喪命,男主人公拿到了老人的財產,進行了一系列的復仇計劃
『貳』 老電影《陰謀》
很高興的跟你說,你要找的電影,我找到了
全名是:《支手轟天 約書亞樹 陰謀》(Joshua Tree)
由"泰山"電影公司出品,韋.阿姆斯壯執導.講述賽車手山提及好友艾迪在一次運送偷車途中被陷害,他成了殺艾迪的兇手,被捕入獄.在押送期間,他成功逃掉,偷了一輛汽車並挾持一名女子麗坦作為人質,一路上被警車追...
目前。只有安裝電驢才可以下載。
『叄』 推薦一些關於陰謀的紀錄片、電影
《萬湖會議(2022)》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在線觀看(TV版畫質增強資源):
鏈接:https://pan..com/s/1dh5t717vxewlOAMkO_bAvA
此資源在網路網盤TV版獨享AI增強畫質,電視應用市場下載網路網盤TV版即可
導演:馬蒂·格肖內克
編劇:Magnus Vattrodt/Paul Mommertz
主演:菲利普·霍奇邁爾/約翰尼斯·艾麥亞/馬克西米連·布魯克納/Matthias Bundschuh/法比安·布施/更多...
類型:劇情/歷史/戰爭
製片國家/地區:德國
語言:德語
上映日期:2022-01-18(德國)
片長:108分鍾
又名:The Conference
萬湖會議的劇情簡介· · · · · ·
在1942年1月20日的萬湖會議上,納粹高級官員開會決定如何最好地實施對歐洲猶太人的種族滅絕。
『肆』 陰謀理論是什麼
陰謀理論是一種信仰,也是一種經驗假設,認定某些事件(歷史的或當前的)是由一個或幾個有勢力的秘密組織陰謀操控、秘密實施產生的結果。由於陰謀理論往往很難得到事實的佐證,因此成為一個貶義用語。按照波普的科學哲學觀與檢驗理論科學性的標准,陰謀理論並非科學。但事實上,陰謀理論並非是無根據的、非理性的、虛偽的。
[關鍵詞]陰謀理論;科學哲學;可證偽性;社會
一、理論、陰謀理論、社會陰謀理論
Conspiracy,陰謀,源自拉丁文「Conspirare」,原意為「共同呼吸」;它的當代用法一般意指某種情景:兩人或多人一致完成一項非法的或非道義的行徑。該詞的核心成分包括:一群人、機密和惡意企圖。世人公認陰謀不僅廣泛存在,而且形式多樣。它不僅包括團伙犯罪、集團犯罪,也涵蓋實施「攻守同盟」的卡特爾,以及有組織的政治賄賂等等。[1]然而,任何有關某一陰謀(至今尚未證實)的推測都能以術語「ConspiracyTheory」(陰謀理論)來加以表示。這一區別設定了真陰謀與陰謀理論的界限。
陰謀理論,它是一種信仰,也是一種經驗假設,認定某些事件(歷史的或當前的)是由一個或幾個有勢力的秘密組織陰謀操控、秘密實施產生的結果。它斷言,某些特殊重大事件,例如暗殺、革命,甚至是商品推廣的失敗,並非僅僅是由公開的政治力量或市場力量實施的公然的行動而導致的,而更是由於非公開的操縱而產生的。[2]
與此同時,由於陰謀理論是基於對非公開行為的斷言,所以它們往往很難得到事實的佐證。於是乎,勢力團體甚至個人都可能會用這個字眼去譴責那些有罪的(真實或假定的)人。它常常被人們輕蔑地用來描述3種想法:(1)廣泛認為是虛假的但卻尚未證實的推測;(2)不可能證明是真是偽;(3)妄想猜疑的,或無中生有的。術語「陰謀理論家」(Conspiracists)也往往被用來輕蔑地形容那些易於相信陰謀理論的人士。心理學家指出,那些相信某一陰謀理論的人也往往會相信其他陰謀理論。
陰謀理論的涵蓋范圍十分廣泛,涉及暗殺、秘密社團與兄弟會、被壓制的工藝技術、間諜機構、監視技術、疾病與流行病、排猶信仰體系、地球外生命、宗教預言等等。正如威廉·哈森所指出的,「我們自己的語言裡布滿了帶有意志的詞」[3],而且在對話表述中「陰謀」與「陰謀理論」這兩個術語往往被混用,因而極其容易被攻擊和蔑視。陰謀理論的批評者們對這一理論的蔑視相當普遍。美國學者威廉·哈森在其《世界新聞多棱鏡》一書中指出:「網路上的新聞販子不僅能迅速得到更多的新聞,而且還能接觸到一整套輕率而不負責任的信息,其中包括種種未經證實的傳聞、臆想、評述、討論,甚至陰謀理論等。」[4]盡管它在西方世界擁有悠久的歷史傳統,但卻往往被視為偏執的世界觀,因為它包含有迷信的內容。例如某些人認為,在我們的世界,除了表面的運作邏輯外,還有一股神秘的力量在歷史的底層操縱一切,譬如魔鬼組織「光明會」(Illuminati)。[5]
事實上,在迷信、謠言的陰雲中,陰謀理論也包含著懷疑與批判精神,包含著對社會組織體系的辨識。而且由於它自身尚未得到充分證據的支持,所以也難以真正推翻。《ThePersianGulfTVWar》(波斯灣電視戰)一書的作者柯爾諾(DouglasKellner),在精心搜集並仔細核對海灣戰爭的巨量信息之後,仍不得不承認他無法否認某些陰謀理論(例如美國誘使伊拉克入侵科威特)。[6]
為證明將某一「理論」視為貶義的「陰謀理論」是正確的,詆毀者往往羅列出3項指控:(1)未受足夠證據的支持;(2)不能被證明為不正確的;(3)無法置信的古怪看法。然而,辯護者往往對此做出如下反擊:(1)捲入陰謀的那些強權人物隱藏、銷毀或者混淆證據;(2)在他們看來,對方沒有開放的心態;(3)對方可能受政治動機的激勵,並可能在現實環境中有自己的利益。正是由於第3個辯護論點,陰謀理論具有了社會階級分析的屬性。
進一步擴展到社會政治與文化層面,陰謀理論也滲透入「文化工業」與「文化霸權」的范疇之中。20世紀30至40年代初興起的法蘭克福學派,以批判的社會理論著稱,其代表人物包括霍克海默、阿多諾、馬爾庫塞和哈貝馬斯等。他們對大眾文化採取了完全否定的態度,認為「文化工業」(CultureInstry)是一個憑借現代科技手段大規模地復制、傳播文化產品的娛樂工業體系。它以大眾傳播和宣傳媒體,如電影、電視、廣告、無線電、報刊、雜志等,操縱了非自發性的、虛假的、物化的文化,成為通過娛樂方式欺騙大眾,束縛意識的工具。[7]在這里,傳媒成了陰謀理論實施的工具。而葛蘭西在《PrisonNotebooks》(獄中雜記)一書中提出的「文化霸權」理論(CulturalHegemony)則是指統治階級為了確保其統治地位而行使的文化支配權力,它可以通過文化消費的方式勸誘被統治者接受自己的道德標准、政治觀念和文化價值,而無需使用武力。而且霸權的形成並非統治者單方面的意願,而是由統治者與被統治者談判後產生的,是被統治者某種「自願的贊同」。[8]這表明,資產階級統治下的社會文化實際上並不是純粹的資產階級文化,而是一種來自不同階級不同意識形態的文化聯合體,這直接將陰謀理論賦予了大眾文化。
『伍』 國外十部有關陰謀論的電影,你都看完過幾部
每個人都喜歡陰謀,不是嗎?尤其是好萊塢,靠它們興旺發達。有時他們會編造,有時甚至是陰謀本身的一部分,但是,當現實生活中有這么多偉大的陰謀理論和掩蓋可以選擇時,很容易看出為什麼他們不經常麻煩。
陰謀電影總是涉及一個好人和一些黑暗勢力(通常代表腐敗的企業和/或自私和秘密的政府機構,有太多的自主權和太少的監管)。換句話說,政府機構、化學和制葯公司等等,以及任何與金錢打交道的人。
第一部《林肯的陰謀》1977年
『陸』 史上最好的陰謀電影有哪些
這類題材的主要電影有奧利弗·斯通執導的《刺殺肯尼迪》(1991年)和吉姆·馬爾斯執導的《穿越火線》。《穿越火線》根據現實生活中的主人公《刺殺肯尼迪》改編,講述了國家檢察官和聯邦調查局特工吉姆·加里森對約翰·f·肯尼迪謀殺案的調查。凱文·科斯特納(Kevin Costner)領銜主演的陣容龐大、影星陣容強大,穩步展開、不斷擴大的懸疑題材。按照最偏執的傳統,這部影片冒著失去公信力的風險,在尋找答案的過程中,它投入了幾乎所有的東西,除了廚房裡的水槽。
艾倫·j·帕庫拉(Alan J. Pakula)的引人入勝的《所有總統
『柒』 推薦一些關於政治陰謀的電影。
我個人比較喜歡的:
《滿洲候選人》:講總統候選人被洗腦的
《總統班底》:記者揭露水門事件
《竊聽風暴》:這個很有名了,不介紹
《國家要案》:也是將議員參選陰謀的
《華爾街》:跟政治搭點邊
這些都是比較寫實風格的,也是比較直接揭露政治陰謀的
其他比如《全民公敵》、《生死狙擊》這些以主人公的劇情為主,陰謀只是點綴
另外美劇《24小時》里邊也有很多這種素材
『捌』 陰謀電視劇分集劇情介紹
陰謀電視劇主要以1938年發生在上海灘的「唐紹儀謀殺案」為主要線索,從而展開一場撲朔迷離的血雨腥風:
《驚天陰謀》是一部由潘軍編劇和執導,由劉 鈞、朱 婷、塗松岩、王亞梅、海陸主演的戰爭軍事類電視劇,於2010年10月6日首播。
該劇是潘軍「諜戰三部曲」的第三部(第一部《五號特工組》、第二部《海狼行動》),以1938年發生在上海灘的「唐紹儀謀殺案」為主要線索,從而展開一場撲朔迷離的血雨腥風。
1938年秋,在「武漢會戰」進行之際,日本駐華特務總機關長土肥原賢二親自製訂了一份《唐紹儀工作計劃》。
這個計劃的核心內容,就是在中國的日佔區盡快扶持一個偽中央政權,以達到「以華制華」的罪惡目的。
滯留上海的唐紹儀是國民政府第一任內閣總理,可謂舉足重輕的人物。此時的蔣介石也擔心唐紹儀為日本人利用,特命戴笠派專人赴上海送去自己的親筆信,並將其接回重慶。這個特殊的信使叫凌沛東,他是唐紹儀的養子。
凌沛東的父親曾經是唐紹儀的副官,當年為營救唐犧牲。而中共地下組織也擔心唐紹儀的安全,為其挑選了一名精乾的保鏢孫一樵。沒想到的是,凌、孫二人卻共同愛著一個女人,她就是《遠東日報》的女記者梅嵐。
凌沛東一到上海,就負傷落到了日軍的手裡。接著,一個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土肥原發現,被俘的凌沛東與自己的一個學生中島健形象酷似,形同孿生。
於是,一個巨大的陰謀開始在他腦海中醞釀而成。那就是讓中島健冒充凌沛東打進唐公館,從此充當唐紹儀的養子,即在未來的中國政府首腦人物身邊,安插了一個永遠難以發現的眼線,以控制唐紹儀的一舉一動。
經過仿造凌沛東手臂上的梅花刺青手術,中島健很快就變成了一個讓大家信任的凌沛東。
而參與這次手術的人,一夜之間全都遭到了滅口,這其中就包括刺青手術的執行者王安娜大夫。
『玖』 一部外國電影,名字叫《陰謀》
是這一部:The Feminine Touch (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