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十萬個為什麼里有什麼理想
成為天文學家,宇航員等。
成為天文學家。這個志向源於《十萬個為什麼》,這電影給許多小朋友打開了一扇扇通往億萬個不同世界的窗戶。世界上最大的花是大王花,它靠散發臭味來吸引蚊蟲蒼蠅傳播花粉;蜂鳥是世界上最小的鳥,鯨魚並不是魚;天上的星星有不同的亮度,浩瀚的宇宙里有很多類似地球的行星,木星雖然很大但密度很低,太陽會變成密度相當高的白矮星;膝蓋摔破之後塗紅汞其實並不好,牙齒在牙床里的部分要比露出來的長很多;看雲可以識天氣......
《十萬個為什麼》是由上海市科學技術協會、上海科技發展基金會、上海教育電視台聯合舉辦在上海電視台的大型科普季播節目,由金岩主持,在2014年12月6日首播。
B. 十萬個為什麼動畫片
本人85年生人,記得小時候電視上直接有一部動畫名叫《十萬個為什麼》,內容為一群人性化的小動物,向博學的龜博士提問,並得到解答。個人認為是最好的啟蒙教育動畫片。
C. 十萬個為什麼台灣版動畫片
/share/link?uk=&shareid=。
國產電視動畫《十萬個為什麼》 2013年出品 一共154集 風行與樂視這兩網站里都有全集。
如果你打字打錯了。
要問的是《十萬個冷笑話》。
國產網路動畫 有版與電影版。
前者很容易就能搜到。
後者也能搜到在線觀看的,不過是付費版。
D. 十萬個為什麼
《十萬個為什麼》是中國第一本普及版的網路全書,分物理、化學、天文氣象、農業、生理衛生5卷,初版即發行五百多萬冊。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於1961年1月出版。它並不是一本書,而是以「套」出版的作品。其內容非常廣泛,採取一問一答的方式介紹各類科學知識,文字不長,深入淺出,非常符合青少年讀者的認知方式和閱讀特點。它在傳播知識、普及科學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影響幾代青少年走上了科學的道路。
E. 電影十萬個為什麼男主角叫什麼
一直就沒提他的名字,如果硬要加個名字,就叫「少年郎」吧,哈哈
F. 哪裡可以下載十萬個為什麼呢
《十萬個為什麼》作者:葉永烈 於一九五九年在海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葉永烈筆名: 蕭勇、葉揚、葉艇性別: 男 出生日期: 1940年8月30日 民族: 漢族浙江溫州人。1963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化學系。上海作家協會一級作家、教授。以兒童文學、科幻、科普文學及紀實文學為主要創作內容。曾任中國科學協會委員、中國科普創作協會常務理事、世界科幻小說協會理事。11歲起發表詩作,18歲起發表科學小品,20歲出版第一部科學小品集《碳的一家》,21歲成為《十萬個為什麼》主要作者。此後,多年從事科普創作,受到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方毅的關心,並對葉永烈作了兩次批示:「調查一下,如屬實,應同上海商量如何改善葉永烈同志的工作條件。」(1979年1月6日)「我看要鼓勵科普創作,這項工作在世界各國都很重視。」(1979年3月4日) 由於方毅同志的關心,1979年3月,文化部和中國科協聯合舉行隆重儀式,授予葉永烈「全國先進科普工作者」稱號。 曾先後創作科幻小說、科學童話、科學小品、科普讀物700多萬字。曾任中國科協委員、全國青聯常委、上海市科協常委、上海市科普創作協會副理事長、世界科幻小說協會理事。 電影《紅綠燈下》(任導演)獲第三屆電影「百花獎」最佳科教片獎,《小靈通漫遊未來》獲第二屆全國少年兒童文藝作品一等獎,《借尾巴》獲全國優秀讀物獎,根據葉永烈長篇科幻童話改編的6集動畫電影《哭鼻子大王》獲1996年「華表獎」(即政府獎)。 後來轉向紀實文學創作。主要新著為作家出版社出版的6卷本《葉永烈自選集》;此外,還有《毛澤東的秘書們》、《陳雲全傳》、《葉永烈采訪手記》、《星條旗下的中國人》、《我的家一半在美國》、《一九九七逼近香港》、《商品房大戰》、《何智麗風波》等。 即將出版《葉水烈文集》,共50卷,其中科普作品24卷。 1989年被收入美國《世界名人錄》,並被美國傳記研究所聘為顧問。1998年獲香港「中華文學藝術家金龍獎」。 【生平】自11歲起發表詩作。現已出版180多部著作,是國內少有的勤奮高產的作家,著作等身(其實是超身了)。早年曾是上海科教電影製片廠的編導,業余科普作品為多,是《十萬個為什麼》的主要作者,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他的科幻小說佔了中國的半壁江山。但真正圓了他「作家夢」的還是科普小品的創作。1959年,還在北大上學時,他寫了一本科學小品集《碳的一家》,寄給上海少年兒童出版社。這家出版社並沒計較作者的資歷,出版了這本書。這也為葉永烈成為該社《十萬個為什麼》最早、最年輕的作家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因文筆活潑,葉永烈深受出版社的青睞。二十歲的葉永烈的一個個「為什麼」,被比他只小幾歲的讀者廣泛閱讀、傳誦。到新版,也即第五版《十萬個為什麼》問世,葉永烈共為該書寫了500多篇科普小品。《十萬個為什麼》一次次修訂再版,總印數超過一億冊。新版《十萬個為什麼》增寫了許多新的「為什麼」。最近,《葉永烈文集》正在分批出版之中。一九七六年春,在文化大革命尚未結束的年月里,時任上海電影製片廠編劇的葉永烈發表了十年動亂後期第一篇科幻小說《石油蛋白》,標志著中國科幻在大陸掀起第二次高潮。在寫了《十萬個為什麼》之後的第二年,完成了另一部新著——《小靈通漫遊未來》。《小靈通漫遊未來》雖然直到1978年才由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但是一出版就印了300萬冊,也產生了廣泛影響。小靈通」是該書中的形象。《小靈通漫遊未來》完成於1961年秋,書中的小靈通漫遊未來世界,報道未來科學技術。《小靈通漫遊未來》是我國「文革」後出版的第一本科幻小說,出版後立即引起轟動,一下子印了一百幾十萬冊,成了當時的暢銷書。後來,以展望新的技術革命的燦爛前景為主線,葉永烈又創作了《小靈通再游未來》,於1984年出版。《小靈通漫遊未來》是通過眼明手快的小記者小靈通漫遊未來市的所見所聞,對未來作全景式的「掃描」。 有一些科學幻想已經實現,或者即將實現:小靈通前往「未來世界」,乘的是「原子能氣墊船」。如今,氣墊船已經很普通,從上海至寧波,從深圳到珠海,每天都有「飛翔船」往返。所謂「飛翔船」,也就是氣墊船。當然,小靈通乘的以原子能為動力的大型氣墊船,雖然還沒有出現在世界上,但是已經不很遙遠了。 小靈通手腕上戴的「電視手錶」,已經接近於變成現實,如今,「掌上微型電視機」已經商品化。更小的手錶大小的微型電視機的誕生,指日可待。 小靈通在未來世界乘坐的「飄行車」,不僅能在地面行駛,而且能夠在空中「飄行」。這種「飄行車」,也許會在21世紀出現。 在《小靈通漫遊未來》中寫到的「環幕立體電影」,如今已經變為現實。把小轎車駛進電影院,坐在車里看電影,這些已經實現——雖說並不那麼普遍,但是畢竟有了。
G. 十萬個為什麼高清百度網盤 感謝
電影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