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電影《開國大典》主要劇情
電影《開國大典》主要劇情:該片用紀實的手法,展現了從中國共產黨取得三大戰役的勝利開始,直至10月1日在北京舉行開國大典的歷史過程 。
1948年底,人民解放戰爭處於關鍵時刻。隨著革命形勢的迅速發展,中共中央領導機關進駐河北省平山縣西柏坡村。由於前線兵敗,派系傾軋,蔣介石不得不「引退」,李宗仁出任代總統。1949年初,隨著淮海戰役、平津戰役的勝利結束,國民黨幾百萬軍隊被殲,北平得以和平解放。
蔣介石一面以「和談」的花招拖延時間,一面調兵遣將,加強長江防線,妄圖劃江而治,保住江南半壁江山。由於國民黨軍隊士氣低落,蔣介石親臨江寧要塞視察,以各種手段籠絡軍心。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召開七屆二中全會後,領導機關遷入北平。 4月21日,國民黨政府公開申明拒絕在和談協議上簽字,使和談徹底破裂。
人民解放軍百萬雄師旋即突破長江天險。4月23日,南京解放,蔣家王朝土崩瓦解。5月24日,蔣介石攜兒孫到母親墓前辭別, 隨即登上太康號軍艦,悄然離開大陸。5月26日,上海解放。隨後,全國大部分地區相繼解放。
9月30日,毛澤東等領導人在天安門前舉行了人民英雄紀念碑的奠基儀式。10月1日,天安門廣場紅旗如海,歡聲雷動,開國大典隆重舉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從此屹立在世界東方 。
《開國大典》是長春電影製片廠出品的革命歷史題材劇情片,由李前寬、肖桂雲聯合執導,古月、孫飛虎主演,於1989年上映 。
(1)電影演員孫飛虎簡介擴展閱讀
該片是一部既嚴格尊重史實,又充分發揮編導者的創造才華,將歷史的豐富內蘊予以深入開掘的成功之作。它對於中國重大大革命歷史題材影片創作中長期存在的一定程度的模式化有所突破,使這類影片的藝術質量獲得更快的提高,是一次具有啟發意義的實踐。
該片中有關領袖的趣味性細節既豐富了人物性格和時代背景,又增強了影片的親和力,一掃以往紅色電影高高在上、嚴肅刻板的舊面貌 。
編劇張笑天等人在創作之初感到最難把握的問題是如何協調宏觀與微觀的關系,因為開國大典前夕發生的任何一段歷史都可以單獨拿來拍一部片子。但是編劇們認為劇本不應該是編年史,也不是軍教片或文獻片。所以,他們決定把所有重大歷史事件推到後景,只作為人物活動的舞台,影片的總體風格是從大處著眼,宏觀上採用寫意的手法,而在描寫人物和細節時,採取工筆細描的手法 。
『貳』 孫飛虎的人物評價
孫飛虎是出演蔣介石次數最多的特型演員,1981年憑借《西安事變》蜚聲影壇,由此開始了他長達20多年的蔣介石特型演員生涯,大概在三四十部電影、電視劇中出演了蔣介石,他不僅形似而且神似,多次獲得金雞百花獎,並且得到了蔣介石的兒子蔣經國的認可。孫飛虎之後,再無一名蔣介石特型演員受到過普遍認同(新華網、金鷹網評) 。
『叄』 電影西安事變演員表
金安歌 飾 張學良
辛靜 飾 楊虎城
王鐵成 飾 周恩來
孫飛虎 飾 蔣介石
趙登峰 飾 朱德
古月 飾 毛澤東
智一桐 飾 杜重遠
朱可心 飾 宋美齡
胡慶漢 飾 宋子文
章非 飾 李克農
郭偉琳 飾 趙媞
安瑞雲 飾 高福源
王濱雁 飾 田文浩
董霖 飾 鄭廣清
修宗迪 飾 何應欽
戴宗安 飾 謝葆貞
呂復 飾 彭德懷
張家齊 飾 葉劍英
沙博理 飾 端納
王心玉 飾 趙副官
韓援朝 飾 劉志丹
楊亞洲 飾 學生領袖
路希 飾 任弼時
綠川良澤 飾 由川樾茂
米百超 飾 徐海東
薛濤 飾 博古
李安泰 飾 張群
鄒世福 飾 王以哲
吳天明 飾 守城門的排長
(3)電影演員孫飛虎簡介擴展閱讀
主要角色介紹
張學良
西北剿匪副總司令。年輕氣盛,風度翩翩,性情豪爽豁達,待人寬厚熱情,講義氣,思維敏捷,有膽識,辦事果斷,敢做敢為。東北淪陷後,他一心要打回老家雲,收復故土,洗雪國仇家恨,遂與楊虎城策動兵諫「逼蔣抗日」。但思想上受蔣蠱惑較深,政治上不夠成熟,最終釀成了了陪蔣赴寧「負荊請罪」的悲劇。
楊虎城
國民革命軍第十七路軍總指揮。他是一位農民出身的將領,愛國愛民,耿直果敢,粗在有細,外柔內剛,大智惹愚,很有心計,做事深思熟慮,從不草率莽撞。他與紅軍早有友好交往,對蔣介石認識深刻,懷有戒心。
蔣介石
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國難當頭,他卻推行「既攘外必先安內」政策,堅持「剿共」。他既有縱橫捭闔、剛愎自用的一面,也有滿腹狐疑、口是心非的一面,政治上虛偽奸詐多變,善於玩弄權術、籠絡人心。在被張、楊監禁後,他滿腔憤怒和恐懼,表面上卻故作鎮靜,虛張聲勢,擺委員長的架子。
周恩來
中共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作為中共代表與張學良接觸,促使其聯共抗日。「西安事變」發生後赴西安談判。他精明干練、機敏沉著,有力地迫使蔣介石接受「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主張,促成了「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
杜重遠
憂國憂民的愛國志士、實業家,《新生周刊》主編。與張氏父子兩代都有交情,是張學良極為敬重的摯友。他坦率、敏銳、睿智,不動聲色而胸有韜略。當徬徨苦悶的張學良不遠千里前來問計時,他曉以大義,令張學良堅定了停止內戰、聯合抗日的決心。
宋美齡
蔣介石的夫人,極有政治頭腦和心計。「西安事變」發生後,她堅決反對何應欽進攻西安的軍事計劃,戳穿了何企圖取代蔣的陰謀,並親率代表團赴西安與張學良、楊虎城談判。
『肆』 孫飛虎的介紹
孫飛虎,1941年生於上海,中國內地男演員,1964年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至貴州話劇團任演員。1981年,受北影廠導演成蔭之邀,參演由其執導的電影《西安事變》,扮演蔣介石。並憑此片奪得第2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男配角獎1。1985年,孫飛虎調任西安電影製片廠演員。1986年至1988年,在《東陵大盜》、《巍巍昆侖》等多部電影中連續多次出演蔣介石。1990年,憑借在電影《開國大典》中飾演的蔣介石獲得第10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男配角獎,第13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男配角獎和小百花獎優秀故事片男配角。1994年,參演影片《重慶談判》,飾演蔣介石,再度榮獲第17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男配角獎。2005年,參演徐靜蕾自導自演的電影《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飾演管家。同年參演胡玫執導的古裝劇《漢武大帝》。22011年,在電影《雪花秘扇》中客串扮演陸老爺一角。影片以美籍華裔女作家鄺麗莎的同名小說為藍本,選取清末民初湘西農村與現代上海兩個交錯的時空背景,展現不同時代中國同齡女性義結金蘭的故事3。2014年11月22日下午1點半,孫飛虎在西安病逝,享年73歲。追悼會將於11月26日舉行4。
『伍』 《建國大業》與《開國大典》的主要演員
《建國大業》主要演員:
唐國強(飾演毛澤東);張國立(飾演蔣介石) ;許晴(飾演宋慶齡);鄔君梅(飾演宋美齡);陳坤(飾演蔣經國);陳好(飾演傅冬菊);李連傑(飾演陳紹寬); 劉德華(飾演俞濟時);成龍(飾演記者);黎明(飾演蔡廷鍇)。
馮小剛(飾演杜月笙);陳凱歌(飾演馮玉祥);姜文(飾演毛人鳳);陳道明(飾演閻錦文);葛優(飾演盧廣聲);胡軍(飾演顧祝同);孫紅雷(飾演胡立偉);章子怡(飾演龔澎);甄子丹(飾演音樂家田漢);趙薇(飾演革命女代表)。
劉燁 (飾演紅軍老兵);張涵予(飾演劉從文);馮遠征 (飾演傅涇波);黃聖依 (飾演播音員);黃曉明 (飾演李銀橋);王學圻 (飾演李宗仁);鄧超 (飾演徐悲鴻);佟大為 (飾演孔令侃)。
《開國大典》主要演員:
古月(飾毛澤東),孫飛虎(飾蔣介石);黃凱(飾周恩來);邵宏來(飾李宗仁);劉懷正(飾朱德);郭法曾(飾劉少奇);路希(飾任弼時);智一桐(飾張治中);劉錫田(飾陳毅);盧奇(飾鄧小平);傅學誠(飾劉伯承)。
(5)電影演員孫飛虎簡介擴展閱讀
《建國大業》是2009年上映的一部中國歷史電影,是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的獻禮作品。本片由黃建新執導,韓三平擔任製片人,雲集了華語影壇百餘位明星客串(零片酬)的影片 。
影片講述了從抗日戰爭結束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前夕發生的一系列故事,主線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的籌備,突出了當時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形成 。
《開國大典》是長春電影製片廠出品的革命歷史題材劇情片,由李前寬、肖桂雲聯合執導,古月、孫飛虎主演,於1989年9月21日首映 。
該片用紀實的手法展現了從中國共產黨取得三大戰役的勝利開始直至10月1日在北京舉行開國大典的歷史過程。
『陸』 三毛從軍記是誰演的
《三毛從軍記》是根據作家張樂平的同名漫畫改編,由張建亞執導、張樂平、張建亞編劇,賈林、魏宗萬、孫飛虎、李穎、朱藝、張名煜、蔣雯、石靈等聯袂主演。
該片主要講述三毛在抗戰期間由流浪兒童變成一個兵,最後仍然無家可歸的遭遇和他在從軍期間的一系列離奇搞笑的經歷。 影片於1992年10月在中國大陸首播。
演員表如下:
1、三毛由賈林飾演
賈林,1977年10月出生於湖北省,畢業於中國戲曲學院戲曲導演專業,中國內地男演員。工武生,常演《夜奔》、《探庄》等京劇名段,功底扎實,動作乾脆利落。
2、老鬼由魏宗萬飾演
魏宗萬,國家一級演員,1938年出生於上海,祖籍浙江餘姚,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上海人民藝術劇院演員,影視話三棲演員。
3、蔣委員長由孫飛虎飾演
孫飛虎(1941年-2014年11月22日),生於上海,中國內地男演員,1964年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至貴州話劇團任演員。
4、團長由張名煜飾演
張名煜是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影劇演藝名家。
5、太太由李穎飾演
李穎,1968年4月15日出生於上海,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中國內地女演員。
李穎以模特兒的身份出道,1992年獲得中華全國廣告模特大賽上海賽區比賽一等獎 ,同年出演電影《三毛從軍記》。1995年憑借電視劇《浦江敘事》提名電視金鷹獎最佳女主角。
6、少女由蔣雯飾演
代表作品有《千里走單騎》
7、教官由董霖飾演
上海電影製片廠演員董霖(1921--2004)。原名董瑞霖,1921年出生,河北唐山人,中學畢業。抗日戰爭時期先後參加文抗宣傳隊、西北劇社、西南旅行劇團、中華劇藝社、中央青年劇社等團體,演出舞台劇。
8、將軍由石靈飾演
石靈(1922--1999)天津人,著名作家、演員。幼時曾隨堂兄石揮活躍於舞台。1940年於天津商業中學畢業,後當過商店學徒、電話局練習生。1944年在北平華北電影公司拍攝影片。後在職業話劇團任演員。1948年在上海參加文華影業公司,在影片《表》、《腐蝕》、《我這一輩子》中飾演角色。
9、警官由戰車飾演
戰車,上海譯制電影製片廠配音演員。戰車是《變形金剛》的導演,變形金剛配音劇團的真正老大。他的敬業精神使我們能夠看到不遜於英文版的配音。安排演員上獨具慧眼,每個人都能完美地體現出所扮演人物的性格特點。尤其是指導配音機器昆蟲等風味獨特的配音時,更是比原版勝出一籌。
10、少爺由蘇震宇飾演
11、鬼子軍曹由徐才根飾演
徐才根,1932年2月21日出生,上海電影製片廠演員。
1960年初入表演,在北京方言獨幕劇《相親記》,演男主角小沈。 2010年,參演王全安執導的電影《團圓》,在片中飾演陸善民一角,憑藉此角色獲得第47屆台灣金馬獎最佳男配角提名獎,同時獲得第28屆金雞獎最佳男配角。2016年,參演楊海君執導電影《喊·山》,在片中飾演村長一角。
12、國軍招兵軍官由胡榮華飾演
胡榮華,1976年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同年進入上海人民藝術劇院任演員,現為上海話劇藝術中心演員。
13、長毛鬼子由徐春華飾演
『柒』 《開國大典》這部電影的主要人物,故事內容,深刻情節和感想
片名:開國大典
導演:李前寬/肖桂雲
主演:古月/孫飛虎/黃凱/邵宏來/劉懷正/郭法曾
地區:大陸
導演: 李前寬、肖桂雲
主演: 古月 孫飛虎 黃凱 邵宏來 劉懷正 郭法曾
劇情介紹:
1948年底,毛主席、黨中央在河北省西柏坡村指揮了舉世聞名的"三大戰役"。
除夕夜,解放了的西柏坡,鄉親們在歡慶勝利。毛主席、朱德、劉少奇等領導人來到鄉親們中間。
此時的蔣介石官邸在舉行聖誕夜宴會,國民黨要員們木然地聽著張群宣讀蔣介石的《新年文告》。
我軍在"三大戰役"中不斷取得勝利,國民黨軍隊連連受挫,蔣介石迫於形勢,推出李宗仁作代總統。
為了保護古城北平,毛主席、黨中央多次做國民黨將領傅作義的工作,希望他率軍起義,和平解放北平。經過大量的工作,傅作義終於認清形勢,順乎民意。
蔣介石宣布下野,凄然地飛離南京。但他完全拋開了李宗仁,對重要文件和人員進行了安排。
受斯大林派遣的特使米高揚秘密訪華,受到毛主席等中央領導的熱烈歡迎。
一個月後,中共七屆三中全會在西柏坡召開。我黨政機關遷移北平後,蔣介石更加不安。
被噩夢驚醒後的蔣介石被告之:北平正在舉行閱兵式。
接著周恩來與張治中開始了國共和談,進展甚微,毛主席發出了"向全國進軍"的命令,打響了渡江戰役,
百萬雄師渡過了長江天險。南京解放,人民解放軍佔領了總統府。鄧小平和陳毅進入南京,並制定了《入城守則》。
蔣介石最後一次拜別蔣母墓,一家老小登上"太康"號,悄然離開了大陸。
進入北平後,毛主席在中南海會見了起義將領程潛,也接待了湖南來的老鄉,為開國大典做了最後的准備工作。
9月30日,毛主席等國家領導人在天安門為人民英雄紀念碑奠基。
10月1日下午3時,毛主席在神聖的禮炮聲中,庄嚴地向全世界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人們歡聲雷動,整個廣場沸騰了……
精彩視點
該片獲得1991年廣電部1989、1990優秀影片獎;1990年第十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最佳導演獎、最佳男配角獎(孫飛虎)、最佳編劇獎、最佳剪輯獎(吳方海);1990年第13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最佳男演員獎(古月)、最佳男配角獎(孫飛虎)
深刻情節
當然是毛主席站在天安門城樓上
喊出的那一句話
那一段最是激盪人心
感想
我看了電影《開國大典》感觸頗深。
我感觸最深的就是那個鏡頭:身穿中山服的毛澤東主席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們政府成立了!」啊,經過了28年浴血奮戰,終於迎來了勝利的今天。那一聲庄嚴的宣布,是用那堅定的革命精神組成的;是用那千千萬萬個中華兒女的鮮血換來的。中華大地一片沸騰,這激動人心的消息經無線電的傳播震撼了五洲四海 ,怎能不讓我們為之歡躍,為之振奮呢!回想我們中華民族經歷的滄桑歲月,不由得眼睛潮濕了。不經歷風雨,怎麼會有這超越時空的聲音。
還有一個鏡頭:一個天真可愛的小孩,坐在爸爸的脖子上,喊著:「毛主席萬歲!」還有一個飽經風霜的老農民,開懷大笑,那灰白色的鬍子一抖一抖的。這些鏡頭,都充分體現了人民對新中國成立表現出無限的喜悅。
毛主席向群眾揮手致意
接受檢閱 「邪終不勝正 」這句至理名言,恰恰反映了中國共產黨那一往無前,不怕犧牲的精神。想當初,中國共產黨剛成立,用的只是土槍,而這也數量有限,而那張牙舞爪,不可一世的日軍,有著精良的武器。相比之下,差距甚大。但是就是這支裝備很差的軍隊,卻成了人民心中的英雄,成為千古流芳的人民軍隊。我們做什麼事只要心中有一個堅定的信念 ,就一定能成功的。
深深的感受到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我們一定要努力學習,讓我們的祖國更加強大,讓祖國這條騰飛的巨龍飛躍發展,讓千千萬萬的中華兒女為之奮進,讓我們為這新中國日新月異的變化而感到驕傲,自豪!
『捌』 將介石的拌演者是誰
1孫飛虎,西安電影製片廠演員,上個世紀60年代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分配到貴州省話劇團工作,在80年代前,孫飛虎一直是個默默無聞的小演員,1979年,劇本《西安事變》出爐,隨後各地話劇團都在排演這部話劇,而孫飛虎,就在貴州團的《西安事變》里扮演蔣介石。1981年,西安電影製片廠投拍電影《西安事變》,請來了北影廠著名導演成蔭,在選擇蔣介石這個人物扮演者時,參考了各地話劇團中扮演他的演員,在見過了孫飛虎的劇照之後,導演一錘定音,選定孫飛虎來扮演這個角色,在《西安事變》里孫飛虎憑借著深厚的演技給觀眾展現了一個鮮活走下書本的蔣介石形象獲得了觀眾的一致好評。從此走上了特型人物之路,成為了中國銀幕上的「第一蔣介石」,孫飛虎扮演的蔣介石老謀深算,霸氣十足。2011年在停止扮演蔣介石10年後,孫飛虎在上海戲劇學院創作的話劇《黎明1949》里再度出演蔣介石,雖然年近古昔,但依稀能從劇照里看見當年孫飛虎的風采。
2趙恆多,八一電影製片廠演員,1949年1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一生從事軍隊文藝工作,1978年在電影《大渡河》里首次扮演蔣介石,也是中國電影史上第一個蔣介石的藝術形象。1986年在電影《血戰台兒庄》里扮演蔣介石獲得小百花獎最佳男配角,1990年在戰爭巨片《大決戰》選角中擊敗了熱門孫飛虎在劇中扮演蔣介石,趙恆多的形象與蔣介石本人相差較遠,但軍人氣質很濃,這也是趙老的優勢,2000年在拍攝完電影《肝膽相照》後,趙老罹患癌症於2001年去世。
3許道臨,天津電視台電視劇製作中心演員,80年代中期開始扮演蔣介石,曾經在《非常大總統》、《宋慶齡和她的姊妹》、《張學良將軍》、《新四軍》、《中國命運的決戰》等影視劇中扮演不同時期的蔣介石,成為當時觀眾口中的「第三號蔣介石」,許道臨扮演的蔣介石多脾氣暴躁,沒有大人物風度,與孫飛虎、趙恆多相差太多。
4馬曉偉,八一電影製片廠演員,上世紀80年代在《開槍!為他送行》、《代號213》、《快樂的單身漢》、《喜盈門》等影片中塑造了地下黨、軍官、工人、農民的一系列不同的人物形象而被電影觀眾熟悉和喜愛,最近幾年在央視歷史劇《延安頌》、《解放》、《東方》等中扮演蔣介石,是最近幾年來上鏡最頻繁的「委座」,對蔣介石在敗退大陸時的心態也把握的很好,不過馬曉偉扮演的蔣介石書生氣太濃,再加上普通話配音讓人感覺眼前的形象不是「總裁」
5陳道明,中國電視劇製作中心演員,這位的名氣就不用多介紹了,越王勾踐、明朝天啟皇帝、清朝康熙、同治、溥儀皇帝,巴黎和會談判代表顧維鈞等等,這些形象已經證明了陳道明的演技,他扮演的蔣介石同樣沉穩帶著霸氣,但任然缺少軍人氣質。
6鄭玉,新疆伊犁話劇團演員,他是《七七事變》打響抗戰第一槍的吉星文團長,也是《鐵血》里揚威異國的海鷗將軍戴安瀾,還是《長征》里丟官丟職的王家烈和《延安頌》里閻錫山的高級幕僚楊愛源。國民黨高級將領專業戶終於登上了黨國政權最高峰,成了《西安事變》和《紅色搖籃》里的委員長,鄭玉的戲路很廣,他可以是《歷史的天空》的「叛徒」李文彬也可以是《人間正道是滄桑》的一身正氣的楊廷鶴。
7吳興國,台灣當代傳奇劇場藝術總監。曾經在徐克導演的電影《青蛇》中飾演許仙。在《宋家皇朝》和《誰主沉浮》兩部電影里扮演蔣介石,以台灣人的視角來進行表演。給人們感覺不同。
8杜雨露,哈爾濱話劇院國家一級演員,中國劇協會員。演技不錯的杜雨露之前塑造的白穎宇、張廷玉等人物都是正氣凜然的角色,在《紅日》、《東方紅1949》卻以蔣介石的老奸巨猾形象出現,可惜相貌與蔣相差太遠,而且其東北口音總讓觀眾感覺不到蔣介石的氣質所在。
9潘勇,四川人藝演員,只在兩部影視劇里扮演過蔣介石,分別是《朱德元帥》和《中原突圍》,演技一般,形象也不行。
10沈保平,河南話劇院演員,扮演蔣介石之前多以古裝形象出現在影視劇中,扮演的扮演的蔣介石中規中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