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亂世佳人最後一名主演去世,她飾演的什麼角色
7月27號,美國娛樂周刊報道了奧斯卡影星奧莉薇·黛·哈佛蘭去世的消息。據悉,此前奧莉薇·黛·哈佛蘭是影片《亂世佳人》在世的最後一名主演,她在《亂世佳人》中飾演了梅蘭妮這一角色,並且在第十二屆奧斯卡中憑藉此角色獲得了最佳最配角的提名。當地時間7月25日,奧莉薇·黛·哈佛蘭在她生活了六十多年的巴黎家中自然死亡,享年104歲。
除了《亂世佳人》外,奧莉薇·黛·哈佛蘭還先後出演《天堂電影院》、《仲夏夜之夢》、《良宵苦短》、《風流種子》等多部知名影片,先後多次獲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紐約影評人最佳女演員、威尼斯最佳女演員等各類榮譽獎項。
❷ 誰看過影片<亂世佳人>,女主角怎麼樣
1967年7月8日,因出演電影《亂世佳人》、《魂斷藍橋》、《慾望號街車》而享譽世界的女演員費雯麗在倫敦去世。
作為一個演員,費雯麗在銀幕上演出了一個個動人的愛情故事;而作為一個女人,她一生的愛情生活卻十分凄婉。
她是律師家的女主人,卻渴望成為一名女演員
1931年,當31歲的霍爾曼在街道上遇見18歲的費雯麗時,這位一向舉止得體的律師竟目不轉睛地盯著眼前那張令人神往的臉:圓潤而俊俏的下頜,唇線清晰而優雅,雙眸閃動出奪人心魄的聰慧,面龐秀麗得舉世無雙。霍爾曼律師按部就班的人生由此突然出現了愛情故事。
霍爾曼在街區的舞會上得以與費雯麗相識,他用最紳士的風度帶著她起舞,他關切地與她聊到她的生活和願望,對於在修道院長大的費雯麗來說,霍爾曼律師成熟的親切與溫存是她從未遇到的。第二年,費雯麗考上了皇家戲劇學院。於是,霍爾曼每天都在她下課的時候等在學院門口。出身名門,劍橋畢業,在倫敦有自己的事務所,還有眾多事業有成的朋友,霍爾曼所具有的一切令費雯麗感受到一個男人的智慧是多麼值得敬重。後來,霍爾曼律師所有的朋友對那時的費雯麗記憶最深的是:美麗而柔順。
只有母親了解費雯麗的生命里其實潛藏著不可遏制的激情,她知道這一點是溫文爾雅的霍爾曼根本無法理解也不可能接受的,她警告費雯麗欽佩一個人並不等於愛這個人。但是,費雯麗從6歲起就獨自與修道院的嬤嬤一起生活,這讓她後來一生遇事總是習慣於首先揣摩別人的願望,哪怕要隱忍下對自己的傷害。所以,當霍爾曼律師向她求婚時,還是學生的費雯麗就答應了。
費雯麗成了霍爾曼家安逸的女主人,成了一個漂亮女孩兒的母親。但是不久,費雯麗就告訴霍爾曼,她要回皇家戲劇學院繼續學習。她沒對霍爾曼說的是,她想成為一名優秀的女演員。霍爾曼律師對舞台不屑一顧,他的智慧再也不曾造訪過費雯麗內心的渴望。他先是憤怒,繼而嘲諷,後來就不解地沉默了。而費雯麗渴望著走上舞台;同時,她又不願傷害霍爾曼和女兒。費雯麗天性的敏感令她深切地感受著自己的痛苦,她在這種苦痛中獲得了她對男女情愛最果敢也是最傷懷的理解:愛情應該是自由的。
愛人使她得以走向《亂世佳人》,使她得以名垂世界電影史冊
1936年5月,費雯麗被告知,她將與奧立弗合拍電影《英格蘭大火記》。費雯麗見到奧立弗時說:「很高興我們在一起工作。」奧立弗說:「片子一旦拍久了,我們很可能要討厭對方。」事實是,當《英格蘭大火記》停機後,奧立弗因為不能忍受分別而成為霍爾曼律師家每天必定出現的客人。朋友們直到費雯麗去世後依然記得他們當年「彼此深深為對方所陶醉」的情景。
費雯麗天天晚上坐在劇院里看奧立弗演出《哈姆雷特》,回到家後,霍爾曼律師冷漠的目光令她只有通宵達旦地讀書。雙重生活折磨著費雯麗與生俱來的優雅,直到有一天不堪承受。她告訴霍爾曼,盡管他不同意離婚,但她也必須離去,因為一個人應該葆有心靈的健康,她要和一個懂得她的人生活在一起。而奧立弗對他的朋友說,他們兩個都克制過,但已經無法堅持。奧立弗有過貧困的童年,有過等待成功的屈辱,費雯麗給予他的無限的愛是他從未遇到過的。而奧立弗的支持也令費雯麗的舞台生命更加動人,並最終使她走向了世界電影史上的不朽之作《亂世佳人》。
1938年,為了能與在好萊塢拍攝《呼嘯山莊》的奧立弗相會,費雯麗越洋過海來到美國。此時,全體美國人民正為一件事而爭論不休:誰演電影《亂世佳人》中的郝思佳?製片人大衛對所有試演過這一角色的女明星均議而不決,這令越來越多的美國人為《亂世佳人》操心不已。奧立弗知道費雯麗非常想扮演郝思佳。12月10日晚,通過奧立弗的引見,大衛的弟弟邁倫將費雯麗帶到了大衛面前,他說:「喂,天才,我給你帶來了你的郝思佳!」大衛看見費雯麗那雙灰藍色的眼睛既溫情脈脈又流露出貓一樣的狡黠,他感受到了費雯麗高貴的外表下壓抑著的瞬間即可爆發的情感力量。費雯麗沒有一絲的怯懦和造作,她的柔媚可人中混雜著驚人的桀驁不馴,這種非凡的個性可以讓一個女人在任何時候都與眾不同。大衛終於為《亂世佳人》找到了郝思佳。1940年,電影《亂世佳人》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影片獎,費雯麗獲得了最佳女演員獎。《紐約時報》評論說:「費雯麗所扮演的郝思佳如此美艷動人,使人不再要求演員有什麼天才;可她又演得如此才華橫溢,使人不再要求演員必須具備這樣的美貌。」而費雯麗為電影《亂世佳人》所付出的卻是她永遠無法重新得到的——拍攝影片所需要的紅色塵土令她染上了肺結核。
這一年的8月28日,奧立弗和費雯麗分別離婚,兩天後他們結婚。費雯麗懂得,愛情能夠展示人性的美麗與尊嚴的時候才是有價值的。她堅信她與奧立弗熾烈而忘我的愛情能夠經受住一切考驗。20年後,當她發現自己錯了時,竟難以置信。
她後來說,如果能重新擁有生命,她還會做一名女演員,還會嫁給奧立弗
費雯麗在《亂世佳人》之後又出演了電影《魂斷藍橋》、《漢密爾頓夫人》、《安娜.卡列尼娜》。1951年,因出演《慾望號街車》,費雯麗再次獲得奧斯卡最佳女演員獎,隨後又獲得了戛納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
令朋友們驚異的是,費雯麗無視自己在銀幕上的成就,她仰慕著奧立弗傑出的舞台表演。奧立弗說:「必須去感受。痛苦、熱情、憂傷,一切的感受都會使你永遠地失去一些東西,而一切的感受又會使你的內心更加豐富。」奧立弗的主張對於費雯麗來說幾乎是致命的,因為她太真摯,總是動情地感受他人的命運,又從來表裡如一,於是她所表演的每一個悲劇故事都在消損著她的健康。《魂斷藍橋》中的瑪拉因為愛而死在車輪下,《漢密爾頓夫人》中的埃瑪因為尊嚴而失去了一切,《慾望號街車》中的布蘭奇因為不願忘懷而被強行送往精神病院……一次次忘我地置身於這些角色中的費雯麗終於病了,沒有人知道她脆弱而又緊綳著的神經何時會突然崩潰,她拍《亂世佳人》時染上的肺結核也更加嚴重了。
奧立弗開始感到了無能為力,他越來越長時間地離開家去巡迴演出,費雯麗曾在極度絕望中給奧立弗寫出長達22頁的信,訴說她的孤寂和思念。但是,1960年6月,當奧立弗要求離婚時,費雯麗的回答是:當然,奧立弗夫人將滿足他的一切要求。費雯麗知道愛意味著尊重別人和尊重自己,男女之愛最不堪重負的是虛偽和強迫。她不能讓奧立弗經歷20多年前她與霍爾曼之間發生的痛苦。這樣的理解令費雯麗在一往情深的愛情逝去時表現出了驚人的勇氣。
7年後7月里的一個晚上,費雯麗獨自在她的寓所死去。在她去世的前一天,她曾給朋友送去兩棵玫瑰,她說:「如果你現在種,它們很快就會生根。種花人把第一棵叫做費雯麗;另一棵是你,叫做超級明星。」朋友說:「這就是說,兩棵玫瑰都是你。」費雯麗的眼睛一下濕潤了,過了很久她才說:「所有的花都應該好好施肥……」
❸ 關於亂世佳人的資料
根據米歇爾原著《飄》改變的電影《亂世佳人》榮獲第12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改編劇本、最佳藝術指導、最佳剪接等七項大獎,成為美國電影史上經典愛情劇。
主演:克拉克.蓋博
費雯.麗
影片《亂世佳人(飄)》的內容介紹
片名:亂世佳人(飄) (Gone With The Wind)
導演:維克多 弗菜明(Vicoter Fleming) 西德尼 霍華德
主要演員:費雯·麗( 飾郝思嘉)
克拉克·蓋博(飾白瑞德)
李斯廉·霍華德(飾衛希禮)
奧麗薇·德·哈芙蘭(飾韓媚蘭)
哈蒂·麥克戴妮爾(飾黑媽媽)
出品公司:美國塞爾茲尼克國際電影公司攝制、彩色片(35毫米/70毫米)220分鍾
年份:1939 國家(地區):美國
獲獎情況:本片獲1939年美國影藝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女演員、最佳女配角、最佳編劇、最佳攝影、最佳美工、最佳剪輯八項奧斯卡金像獎,美國影藝學院彩色攝影特別獎以及紐約影評協會最佳女演員獎
1861年,南北戰爭爆發前夕,南部喬治亞洲亞特蘭大城郊外的塔拉庄園和十二橡樹庄園被奴隸主們狂熱求戰情緒所籠罩。男人們興高采烈地談論戰爭,毫無根據地認為南方聯盟必勝。塔拉庄園的郝思嘉小姐則另有煩惱,她聽說她心目中的偶像、十二橡樹庄園的衛希禮先生將與亞特蘭大城的韓媚蘭結婚,不禁妒火中燒。她迫不及待地去路口迎候將從衛家回來的父親吉拉德,以便問個究竟。
吉拉德證實了這個消息,並告誡郝思嘉不要胡思亂想,因為她和希禮在性格上並不相配,更重要的是她作為郝家的長女,應當考慮如何繼承塔拉的土地:「土地是世界上唯一重要的東西,唯有土地才值得人們去為之忙碌、奮斗乃至送命,因為世界上唯有土地是與日月同在的。」 父親的話對女兒絲毫不起作用。翌日在衛家舉行的盛大烤肉宴會上,思嘉把希禮叫到藏書室里,直率地告訴他:「我愛你,你不愛媚蘭。」希禮堅決否認。「你曾經使我以為你會跟我結婚的。」希禮又堅決否認。思嘉打了希禮一個耳光,他默默地離開了她。她余怒未息,拿起一個花瓶往牆上砸去,驚醒了在沙發上睡午覺的白瑞德。瑞德的尖刻言詞刺傷了思嘉的自尊心,兩人不歡而散。
為了報復希禮,思嘉立即去勾引媚蘭的弟弟查利,並當場答應和他結婚。她搶先一天舉行了婚禮。這一舉動使查利的情人、希禮的小妹妹密兒恨透了她。 南北戰爭爆發了。希禮、查利都上了戰場。查利很快就染病去世。思嘉成了寡婦。為了排遣生活的孤寂,她去亞特蘭大的媚蘭作伴,但她心裡仍然熱戀著希禮。
在一次義賣舞會上,思嘉又遇見了白瑞德。她已聽說白瑞德是個來自南卡羅萊納的商人,曾被軍校開除,還遺棄過一個女人。但白瑞德的翩翩風度吸引了她。在跳舞時白瑞德向她表示愛情,她斷然拒絕了。
在亞特蘭大做戰爭生意的白瑞德不斷地對郝思嘉獻殷勤。他的玩世不恭、語帶譏諷的態度使思嘉氣憤難平,她不時流露的對希禮的戀情也使瑞德悻悻於心。希禮因戰功獲特許回家休假三天,思嘉難抑情火,又找希禮糾纏,被毅然拒絕。
南軍在葛底斯堡戰役中大敗,亞特蘭大擠滿了傷兵。媚蘭和思嘉去醫院義務服務,戰禍造成痛苦慘狀使思嘉難以忍受,她這時獲悉母親病倒,急欲返加塔拉。她在路上遇見白瑞德,白瑞德勸她同他一起赴歐洲。思嘉被驚呆了。白瑞德說:「衛太太快生孩子了,難道你還想要那個有妻室兒女的男人?」思嘉狠狠地說:「我恨你,到死都瞧不起你。」 由於媚蘭即將臨盆,思嘉只得留下照顧。這時北軍大軍壓境,亞特蘭大危在旦夕。思嘉在妓女華貝兒家裡找到白瑞德,求他幫忙把她和剛生完孩子的媚蘭送回塔拉。馬車在遍地大火的城中飛馳,奇跡般地逃出了火海。但在通向塔拉的村路上,瑞德說他不能目睹南軍潰敗,要去助一臂之力。思嘉大驚失色,哀求他留下。瑞德不為所動,粗暴地擁吻思嘉告別,並送給她一支手槍防身。思嘉怒吼起來:「你滾吧,我再也不想見你了。」 思嘉勇敢地駕起馬車,終於回到了塔拉。家裡已被北軍士兵搶劫一空,母親已經去世。可怕的飢餓折磨著全家。思嘉獨自站在荒蕪的田地上,抓起一把泥土,咬牙切齒地發誓:「上帝是我的見證。我不能垮!我決不再忍飢挨餓了,也不能讓家裡的人挨餓。我哪怕去撒謊,去偷,去騙,去殺人,我也干!上帝是我的見證,我決不再忍飢挨餓了!」(上集完)
在棉田裡,思嘉帶領著兩個妹妹和幾個僅剩下的黑奴辛勤勞作。思嘉已是一家之主,她要解決神經失常的父親、兩個妹妹還有媚蘭母子的溫飽問題。她作風潑辣,行事果敢,還親手打死了一個來搶劫的北軍散兵。 戰爭終於結束了。生活依然困難。為了減輕負擔,她答應法蘭在籌足聘禮後來迎娶妹妹蘇倫。不久,在戰爭中被俘的希禮獲釋回來了。思嘉搶著上去迎接,被黑媽媽一把拖住:「這是媚蘭的丈夫!」 北方來的統治者決定要庄園主交納重稅,這使思嘉大為恐慌。她去找希禮,要求和他一起逃走。希禮告訴她,他不愛她,他不愛她,他也不能拋下妻兒,更不能不顧名譽。思嘉在絕望中去亞特蘭大找白瑞德借錢,但發現他已被關進監獄。在歸途中她遇到法蘭,知道他手頭已頗有積蓄,便謊稱她妹妹已經嫁人,騙得法蘭和她結了婚。
為了重振塔拉庄園,思嘉愈來愈不擇手段。她在法蘭經營的木工廠里非法使用囚犯,她不顧輿論的指責和北方來的商人大做生意。她不許希禮離開她,把他安排在木工廠里管理財務。她對法蘭頤指氣使,根本不把他放在眼裡。她在一個偶然的場合又見到了白瑞德。衣著華美的白瑞德告訴她,金錢的力量已使他恢復了自由,而金錢的力量也使她又去嫁給了一個她不愛的男人。思嘉紅著臉說:「他們怎麼沒有把你絞死!」 在亞特蘭大,反對北方統治者的秘密活動在進行著,法蘭和希禮也加入了反抗者的行列。在一次秘密集會中,北軍包圍了他們。法蘭中彈而死,希禮在白瑞德陪同下醉醺醺地回來了。
白瑞德向北軍隊長保證他們是在妓女華貝兒家尋歡作樂,並未參加過任何集會。危險過去了,而思嘉再次成了寡婦。她已成為眾矢之的,除了心地善良的媚蘭一再為她開脫外,家裡家外的女人們個個對她切齒痛恨。父親已經去世,對希禮的痴情已經絕望,她感到萬分孤獨,終日借酒澆愁。 正在此時,白瑞德突然來訪。他對思嘉說,「我不能沒有你。我從認識你那天起一直真誠地需要你。現在你擁有了法蘭的木工廠和法蘭的錢,不再像上次去監獄找我時那樣身無分文了。所以我認為我要和你結婚。」思嘉怒不可遏,但她從他表面的嘲諷中感受到了他的真誠。她無法抗拒他的瘋狂的進攻,終於屈服在他的熱吻中。
豪華的蜜月旅行使思嘉心滿意足。但夜深入靜時她惡夢頻頻。「我似乎在濃霧里跑著,尋找著某種東西,」她對白瑞德訴苦說,「讓我們回塔拉吧。」
一座豪華的新樓房在亞特蘭大落成了。一年後,思嘉生下了女兒邦妮。瑞德從女兒身上看到了思嘉當年的影子,他把全部感情傾注在邦妮身上。思嘉不願過早地發胖,決心不再生育,這使瑞德感到不快。不幸的是當她偶然翻出希禮的照片,不禁看得出神時,正巧被白瑞德撞見。夫妻間的裂痕加深了。瑞德又到華貝兒家裡尋找安慰。但家裡暫時相安無事。
邦妮日漸長大,瑞德替她買了一匹小馬,教她練習騎術。思嘉某日去木工廠,希禮告訴她明天將是他的生日,希望她去參加聚會。思嘉的美麗使希禮情不自禁地回憶起當年在十二橡樹庄園舉行烤肉宴會的美好日子。思嘉傷心地倒在希禮的懷里。希禮的妹妹英弟突然闖入,撞見了這其實並非愛情的一幕。
流言四起,思嘉嚇得不敢去參加希禮的生日聚會。白瑞德為了維護女兒的名譽,強迫思嘉去面對衛家的親友。在宴會上,媚蘭不但毫無異樣的表示,反而對她特別親熱。從衛家回來後,白瑞德告訴她,媚蘭不怪罪於她,是因為她為人光明正大,不相信她會有越軌行為。他聲稱要換一種方法來消除她和希禮的愛情。這個新方法就是切斷思嘉和邦妮的聯系他把邦妮帶去了英國。
邦妮離開了母親,感到孤寂,「一個壞媽媽總比沒有媽媽好」,瑞德不得已又把邦妮送回了家。瑞德和思嘉剛一風面,又口角起來。思嘉告訴白瑞德,她又懷孕了。白瑞德問父親是誰?這使思嘉感到受了侮辱,朝他猛撲過去,沒想到一下從樓梯上滾落了下去。思嘉流產了。
感到內疚的白瑞德去找媚蘭談話。媚蘭告訴他,思嘉是真心愛他的,希望他不要聽信關於思嘉和希禮的無聊流言。半個月後,思嘉康復了。白瑞德希望和思嘉重歸於好,要求她把木工廠交給希禮,然後一起帶著邦妮出去旅行。正在談話之際,邦妮在他倆面前墜馬摔死了。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媚蘭因操榮過度病倒不起。在彌留之際,她要求思嘉照顧她的兒子,還要求她照顧希禮,「但決不要讓他本人知道」。思嘉痛哭失聲,她撲向希禮;白瑞德在一旁冷笑幾聲,便轉身離去。思嘉看著傷心欲絕的希禮,她忽然間恍然大悟,她愛的希禮其實並不存在,她真正需要的是白瑞德,但白瑞德已不知去向了。
思嘉氣喘吁吁地奔回家,她要告訴白瑞德,她並不愛希禮,她真正愛的是他。但是,白瑞德不再相信她,他決心回老家去重新尋找美好而體面的東西。思嘉說:「你走了,我怎麼辦呢?」白瑞德說:「坦率地說,我親愛的,我才不管呢。」 茫然無措的思嘉在輕聲抽泣,她耳邊響起了父親的聲音:「世界上唯有土地與日月同在的。」思嘉頓時振作起來:「我有辦法叫他回來的。希望在明天!」
影片簡介
這部傳世經典影片講述的是在美國南北戰爭期間郝思嘉(Scarlett O』Hara)與白瑞德(Rhett Butler)之間的愛情故事。郝思嘉想得到阿什利(Ashley),但阿什利卻要和他純潔的表妹梅蘭尼(Melanie)結婚。在十二像樹舉行大型舞會這一天恰好南北戰爭爆發,舞會上出現了一個新面孔——白瑞德。後來兩個人歷經磨難,郝思嘉一直不承認自己對白瑞德的感情,直到南北戰爭結束後,白瑞德最終離開她時,她才意識到自己內心深處其實是愛白瑞德的。
經典片段
白瑞得離開郝思嘉後,Scarlett O』Hara最後坐在樓梯的台階上說——「After all, tomorrow is another day。」
點評
有人說這部電影最經典的場面是Scarlett O』Hara在戰爭後回到被毀的家園,在園中手握紅土發誓,無論去偷去搶都不會讓家人挨餓那段,因為那時她的眼神和表情真的特別震撼人。這樣說我也不反對,因為這實在是一部太經典的片子,經典的場面太多,各人有各人的偏愛。我倒是情願選擇這個:以後,明天就是新的一天了。什麼是愛?什麼是恨?愛和恨可以象兩條永不相交的平行線,愛和恨也可能只需要一縷陽光就可以消融。珍惜擁有的人是幸福的,因為我們總是並不確切知道我們需要的到底是什麼。太多的人只有在失去的時候,才知道去珍惜。
泰戈爾有一句詩我特別喜歡:如果錯過太陽時你流淚了,那麼你也將錯過星星了。歷盡滄桑,你要學會忽略過去。因為——tomorrow is another day。
費雯麗檔案
英文名: Vivien Leigh
生日:1913年11月5日
忌日:1967年7月7日
身高:160厘米
籍貫:英國
學歷:曾於英國皇家戲劇藝術學院學習
婚姻狀況:離異
難忘的事情:扮演飄中"郝斯嘉"
常到的地方:湖
最喜歡的動物:貓
嗜好:猜字迷
缺點:一雙與優美體形極不相稱的大手和頻率偏高的嗓音
最喜歡的電影作品: Waterloo Bridge(魂斷藍橋))
所攝影視劇
1965 愚人船
1951 慾望號街車
1946 Caesar and Cleopatra
1941 漢米登夫人
1940 21 Days
1940 魂斷藍橋
1939 亂世佳人《飄》 片酬 (1939) 2.5萬美元
1938 Sidewalks of London
1937 Storm in a Teacup
1937 Dark Journey
1937 Fire Over England
成長經歷 :
1963年以影片"Tovarich"獲得托尼最佳音樂劇女演員獎.
1997年10月被《英國皇家》雜志評為"100位最優秀的電影演員",名列第48位.
曾患有狂躁性抑鬱症.
埋葬在位於倫敦的Golders綠色公墓.
喜歡抽煙,在拍攝影片《飄》時,曾一天抽4包煙.
女兒霍爾曼·蘇珊妮(1933年12月10日出生)
讓觀眾哭比讓觀眾笑更容易.(費雯麗關於自己的第二部舞台戲《偽善》(1935)的感想)
有些評論把我說成是偉大的女演員.我認為這是愚蠢的,因為它們把包袱和責任推給了我,我不能就這么接受.
有風採的人有自己的原則. 一個女人的迷人,一半來自於她的幻想.
(作者:銀海)如果把費雯麗的一生拍成電影的話,我相信那將是一部感人至深的影片.影片的開始應該是這樣的:"一戰"前夕,在印度東北部海灣的一個英國殖民者的王室家族中,小公主費雯麗降生了……費雯麗在這個美麗的國家度過了她生命中最初的六年.
戰爭結束後,母親把費雯麗送回了英國,費雯麗成為了當時學校里年紀最小的學生.後來母親又把她送到了一所戲劇學校里,在那裡費雯麗就立志做一名女演員.
畢業後費雯麗遇見了赫伯特·雷並且嫁給了他,第二年也就是1933年,他倆兒有了一個孩子,取名叫蘇珊妮.雖然費雯麗很懷念她的出生地印度,但她更想成為一名女演員.1935年,費雯麗在影片《村莊地主》中扮演了羅斯·溫娜伯麗斯,這是費雯麗首次出演電影.
緊接著,費雯麗認識了大名鼎鼎的勞倫斯奧里弗並愛上了他.1938年,費雯麗來到了美國.在那裡,費雯麗幸運地遇見了塞爾茲尼克兄弟,他們正好在為影片《飄》尋找扮演女主角赫思嘉的演員.1939年,費雯麗以獨特的魅力壓倒群芳,成為扮演赫思嘉的最佳人選.接著,她又以對人物的深刻理解,賦予角色鮮明的個性.影片上映後,該片在全美和整個大洋彼岸引起了轟動.一致認為,費雯麗所扮演的赫思嘉為美國電影史增添了燦爛的光彩.為此,她登上了該年度奧斯卡最佳女演員的寶座.緊接著,費雯麗又以真摯自然和富有魅力的表演,主演了影片《魂斷藍橋》,為美國電影史又添上了絢麗的一筆.五十年代初,已屆中年的費雯麗以深刻的內心體驗和完美的表演技巧,在影片《慾望號街車》中,將一個昔日美麗富貴,現已破落早衰的可憐女人,表現得維妙維肖,從而第二次摘取奧斯卡最佳女演員的桂冠.費雯麗的一生,是在電影事業上創造一系列輝煌成就的一生.不幸的是,自拍完《亂世佳人》後,她就患上了"狂郁型精神病",尤其是和勞倫斯·奧立佛離異後,健康每況愈下.1967年7月8日,年僅五十四歲的她終因心力交瘁而猝然身亡.盡管光陰荏苒,各國影迷一直在懷念這顆曾給大家帶來美好憧憬的明星.
其實能破碎的只是生活, 而愛作為一種感情, 是永遠不會破碎的. 勞倫斯.奧立佛在費雯的葬禮上說: 她是我一生最愛的女人.
費雯麗快到23歲的時候結識了勞倫斯奧立佛,她已婚,有個孩子,但暗戀著對方並深信自己會成為他的太太。很傳奇的,他們果然互相吸引,經歷了身心疲憊的地下階段終於揮別各自婚姻,神采飛揚地如願相守。
據說,在一切還未徹底明朗之前,她時常向奧立佛的妻子吉爾打聽有關他的細節,他的嗜好、習慣、風格。意識到丈夫日漸心神不寧的吉爾明白費雯正在利用所有捷徑攥取奧利佛的歡心,明白自己若吐露了什麼就無異於推動所愛的男人向對方滑去,但奇怪的是她竟然無法拒絕和費雯繼續來往,傳記解釋「事實上,她一樣被費雯吸引住了。」
費雯曾是虔誠的天主教徒,在眾人包括丈夫眼裡,她善解人意乖巧聰慧,他從未想過她會熱衷戲劇而舍棄婚姻的寧靜,更沒想到她有天分因此而光華畢顯。他熟知的是那個19歲穿著黑裙子美得驚人的小姑娘,當31歲的霍爾曼在街道上遇見18歲的費雯麗時,這位一向舉止得體的律師竟「目不轉睛地盯著眼前那張令人神往的臉」:圓潤而俊俏的下頜,唇線清晰而優雅,雙眸閃動出奪人心魄的聰慧,面龐秀麗得舉世無雙。律師「按部就班的人生由此突然出現了愛情故事。」
霍爾曼在街區的舞會上得以與費雯麗相識,他用最紳士的風度帶著她起舞,他關切地與她聊到她的生活和願望,對於在修道院長大的費雯麗來說,霍爾曼律師成熟的親切與溫存是她從未遇到的。第二年,費雯麗考上了皇家戲劇學院。於是,霍爾曼每天都在她下課的時候等在學院門口。出身名門,劍橋畢業,在倫敦有自己的事務所,還有眾多事業有成的朋友,霍爾曼所具有的一切令費雯麗感受到一個男人的智慧是多麼值得敬重。後來,霍爾曼律師所有的朋友對那時的費雯麗記憶最深的是:美麗而柔順。直到她最後拋夫棄女,否定了一切的障礙來肯定未來道路的正確,這堅決恍然一掌打醒了他,他終於看清,原來她織體復雜而能量豐盛,他或許痛悔自己不夠經心陪伴她飛翔——但或許也無從痛悔,如果他本身便沒有與她匹敵的力量?
1938年,為了能與在好萊塢拍攝《呼嘯山莊》的奧立弗相會,費雯麗越洋過海來到美國。此時,全體美國人民正為一件事而爭論不休:誰演電影《亂世佳人》中的郝思佳?製片人大衛.塞爾澤尼克對所有試演過這一角色的女明星均議而不決:凱瑟琳赫本被認為「缺乏另一個男人持續追求20年的魅力」,葛麗泰嘉寶被認為「面部表情不夠生動靈活」,佩蒂戴維斯被認為「相貌過於惡毒」,拉娜特娜被認為「臉蛋太過嬌巧」......先後共有6000多名女演員參加試鏡,所拍攝的試鏡片比正片還長2小時,但仍舊沒有結果。這令越來越多的美國人為《亂世佳人》操心不已。奧立弗知道費雯麗非常想扮演郝思佳。12月10日晚,通過奧立弗的引見,大衛的弟弟邁倫將費雯麗帶到了大衛面前,他說:「喂,天才,我給你帶來了你的郝思佳!」大衛看見了費雯麗那雙灰藍色的眼睛既溫情脈脈又流露出貓一樣的狡黠,他感受到了費雯麗高貴的外表下壓抑著的瞬間即可爆發的情感力量。費雯麗沒有一絲的怯懦和造作,她的柔媚可人中混雜著驚人的桀驁不馴,這種非凡的個性可以讓一個女人在任何時候都與眾不同。大衛立刻被費雯迷住了,他終於為《亂世佳人》找到了郝思佳!1940年,電影《亂世佳人》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影片獎,費雯麗獲得了最佳女演員獎。《紐約時報》評論說:「費雯麗所扮演的郝思佳如此美艷動人,使人不再要求演員有什麼天才;可她又演得如此才華橫溢,使人不再要求演員必須具備這樣的美貌。」而費雯麗為電影《亂世佳人》所付出的卻是她永遠無法重新得到的——拍攝影片所需要的紅色塵土令她染上了肺結核。
這一年的8月28日,奧立弗和費雯麗分別離婚,兩天後他們結婚。費雯麗懂得,愛情能夠展示人性的美麗與尊嚴的時候才是有價值的。她堅信她與奧立弗熾烈而忘我的愛情能夠經受住一切考驗。20年後,當她發現自己錯了時,竟難以置信。
她後來說,如果能重新擁有生命,她還會做一名女演員,還會嫁給奧立弗
費雯麗在《亂世佳人》之後又出演了電影《魂斷藍橋》、《漢密爾頓夫人》、《安娜·卡列尼娜》。1951年,因出演《慾望號街車》,費雯麗再次獲得奧斯卡最佳女演員獎,隨後又獲得了戛納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
1944年,由於在刺骨寒冷中身著薄裙扮演《克麗奧帕特拉》中的埃及艷後,費雯麗失去了肚裡的孩子,流產也許間接導致了第一次精神異常,在某天傍晚的飯桌上,原本談笑風生的她突然對奧立佛歇斯底里大發作,之後又把當時的情形忘得精光。
有段細節讓人難忘。1946年,已有精神恍惚跡象的她得了肺病需要修養,為支付龐大的家庭開支奧立佛拚命工作,謝幕時險些從高空摔下來,從此頻繁夢見飛機失事。之後他帶她去紐約演出,中途真的從舞台上方摔了下來,鍵肉撕裂,他反而坦然,覺得這意味著災難已過。第二天他們去波士頓接受頒獎,回程中費雯提前登機,他從典禮趕回的時候飛機已經升空,得知她一人坐在上面讓奧立佛頓感不安,他「跛著腳跑到草地上,向沿著跑道滑行即將起飛的飛機大聲喊叫。並第一次失去控制,站在那裡哭了起來。」
我相信,他的確曾經深愛著她,即便在她的精神狀態有了凜冽寒光的早期。可是當她45歲,象孩子一樣只求他陪伴的時候他卻離開了她,公平地說,在狂鬱症患者身邊生活的痛苦並不亞於患者本人,但倘若他們狀態對調,費雯恐怕絕不會離開半步。
很小的時候我看過奧立佛自己的隻字片語,那時他已72歲,正在拍《情定日落橋》(《一段小羅曼史》),記者提到他曾在費雯麗最需要他的時候離開了她,他回答說「事情可以發展到這個地步,就好比一條救生筏已經不能再上人了。你打掉了抓住它的手。你見死不救。你不往上拉,因為這會搞得同歸於盡。死一雙而不是死一個。」
「唉,問題還不僅在於我要活下去。我擔心我會殺了她……」
關於她的不幸,她曾凄傷地說「為什麼我就不能得一種體面一點的病呢?」
費雯麗曾在極度絕望中給奧立弗寫出長達22頁的信,訴說她的孤寂和思念。但是,1960年6月,當奧立弗要求離婚時,費雯麗的回答是:當然,奧立弗夫人將滿足他的一切要求。費雯麗知道愛意味著尊重別人和尊重自己,男女之愛最不堪重負的是虛偽和強迫。她不能讓奧立弗經歷20多年前她與霍爾曼之間發生的痛苦。這樣的理解令費雯麗在一往情深的愛情逝去時表現出了驚人的勇氣。
7年後7月里的一個晚上,費雯麗獨自在她的寓所死去。在她去世的前一天,她曾給朋友送去兩棵玫瑰,她說:「如果你現在種,它們很快就會生根。種花人把第一棵叫做費雯麗;另一棵是你,叫做超級明星。」朋友說:「這就是說,兩棵玫瑰都是你。」費雯麗的眼睛一下濕潤了,過了很久她才說:「所有的花都應該好好施肥……」
在她去世的當晚,倫敦所有的劇場都不約而同的熄滅台角燈五分鍾,來為這位英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女演員寄託哀思....
❹ 《亂世佳人》的女主角是誰,她有過幾次婚姻,去世的時候多少歲
費雯·麗
生日:1913年11月5日
忌日:1967年7月7日
1932年嫁首任丈夫律師霍爾曼,1933年生女兒蘇珊妮,1938年8月離婚。兩天後與勞倫斯·奧立弗結婚,1960年離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