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電影《緝毒》講了一件什麼事
講述了一個 吸毒兒子跟毀毒乾爹攜手幹掉自己販毒親爹的故事
❷ 《緝毒》觀後感
看了《緝毒》的影片後,對我的震撼非常大。毒品對人的毒害如此之大,它能使人有著雙重依賴。
唯有八個字應該緊記:珍愛生命,拒絕毒品。因此我們該做的很多,而且必須從小做起。
然而認清毒品的真面目並徹底與其化清界限不僅需要禁毒知識,更加需要的是有意識地培養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生活習慣:
是謹慎地擇交朋友和高度的警覺和自製;是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
從生命的高度去抵制這中食人瘟疫的誘-惑,才有可能做到遠離毒品而不受侵害。
❸ 緝毒電影觀後感
看完《緝毒》,我明白了緝毒警察的不易,也了解了毒品的危害,和禁毒的必要性。
人一旦染上了毒品,精神就會開始墮落,人格必將扭曲。毒品不僅殘暴的銷蝕著人的靈魂,還無情的破壞著我們的家庭生活。因此,我們應該謹慎的防備它,戰勝它。
那些毒販無孔不入,這讓人不寒而慄。更讓人感到悲哀的是,大部分吸毒者都是青年人,他們執迷不悟,甚至認為吸毒是時尚,有了第一口毒煙就會永遠沒有最後一口,他們慢慢跌入了幽黑的深遠,當他們覺悟時,已沒有悔改的機會。多少人因為吸毒而無家可歸,賣兒賣女。
《緝毒》以全國公安系統二級英雄、原湖北省咸寧市通城縣公安局禁毒大隊原教導員楊雄為原型人物創作,展現了緝毒民警深入虎穴、不畏凶險,與毒品犯罪分子鬥智斗勇,成功塑造了一批有血有肉的禁毒英雄形象。
劇中緝毒隊隊長楊隊親手將大毒梟也是他從小一起長大的發小兼戰友楊大成戴上手銬送進了監獄,並收留了楊大成的兒子楊林將其撫養成人。楊大成出獄後製造車禍假死現場,繼續他更大的販毒陰謀,萬萬沒有想到的是楊林被父親曾經坑害過的毒癮人員家屬為報復而算計也沾染上了毒品無法自拔,從而捲入了這場緝毒風波中。
最終,無數的緝毒警為人民利益而獻出了自己的生命將這些危害人類身心健康、威脅社會穩定的毒瘤繩之以法。
生命的價值在於幸福、美好的活著,若是為了追求所謂的「時尚」而去吸毒又有什麼意義呢?讓我們攜起手來,拒絕毒品,遠離毒品,消滅毒品!
❹ 有哪些有關禁毒的電影值得推薦
《門徒》是一部關於吸毒的警匪片,該電影由劉德華、古天樂、吳彥祖等人主演,裡面的很多角色幾乎都和毒品有關,每一個人都是毒品的受害者,無論是誰碰了毒品幾乎都沒有好下場,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所作所為付出代價,此片來警示大家一定遠離毒品,珍惜生活。人難免會有精神孤獨空虛的時候,無論多麼孤獨的毒品也不可以去沾惹,這也是這部電影告訴我們的教育價值。
《中華之劍》這部電影是記錄時間特別長的一部有關毒品紀律片,這部影片全部是由國家領導的要求指示各有關部門進行積極合作,高度重視來拍攝的,它讓人們更加清楚地了解到毒品無處不在,它在生活各處的每個角落,毒品不可以去觸碰。《掃毒》由劉青雲、張家輝、古天樂主演。張家輝被毒梟女兒所救,以女婿身份在泰國當卧底多年,最終將販毒集團摧毀。
❺ 掃毒這部電影主要講的什麼
01三個影帝,一出好戲
劉青雲、古天樂、張家輝三人並排坐著。
身後的白紗窗透著月光的清冷,橘黃的燈熨暖了畫面的一角。
我知道,老戲骨們要開始飆戲了。
別看這三位都是影帝,從他們手底里走過的爛片可是不計其數。
所以每次看他們主演的電影時,我都有一種賭大小的錯覺——這次是要抖真本事?還是打算來搞笑的?
不過,這一回感覺明顯穩了。
葫蘆是被家人叫過來喝茶,才注意到這部電影的,可是手機一放下就再沒拿起來。
這部《掃毒》是2013年上映的,導演陳木勝師出香港著名導演杜琪峰,6年後的今天,豆瓣評分基本穩定在7.4分,有16.3萬人評價。
不過,我認為這個分數,是有些偏低的。
《掃毒》主要講述了從小一起長大的好兄弟馬昊天、蘇建秋、張子偉三人(劉青雲飾馬,古天樂飾蘇,張家輝飾張),一同為毒品調查科效力。蘇建秋由於長年卧底而無法與家人正常生活,在一次行動中,上頭臨時改變了計劃,蘇建秋退出卧底的預期落空,因此心生退意。在馬昊天和張子偉的勸說下,三人計劃做最後一搏,捉拿大毒梟「八面佛」。然而,行動計劃失敗,馬昊天被迫在蘇建秋和張子偉之間做出選擇,張子偉中槍並被推入鱷魚池。由於這一重挫,馬昊天一蹶不振,蘇建秋反而因功晉升為掃毒組長官。五年後,八面佛的爪牙在香港出現,隨之而來的是「死而復生」的張子偉,兄弟三人在激烈的沖突中終於解開心結,決定利用機會一同幹掉八面佛,最終,蘇建秋將八面佛打死,而馬昊天和張子偉則在槍戰中犧牲。
陳木勝本來就擅長拍攝警匪動作片,而在《掃毒》的創作中,他更是讓古天樂等三位主演參與到編劇中來,據說是「讓他們投入劇情當中以後自己決定人物命運」,如果真有這幾位主演豐富閱歷的融入,那麼這部作品能夠因為出彩的「兄弟情」而大獲好評,也就不難想像了。02美玉微瑕,難掩其華
《掃毒》全長130多分鍾,比普通電影是長一點的,然而,導演想放進去的東西卻比這膠卷長度還要多得多。
如此一來,就難以面面俱到了,尤其是特別為人所詬病的情節邏輯。
比如:作為雄踞泰國一隅的大毒梟,八面佛為了一宗交易,幾乎把全家都帶到澳門來,而且就地處理兒子的法事,這種「劇情驅動」的情節設置就顯得不合常理;再比如:蘇建秋用毒販的電話聯絡八面佛要求取消交易,當時離雙方交易還有很長一段時間,而八面佛採取的行動卻是增派雇傭兵,而且從後面的交易情形來看,八面佛似乎並沒有向子女警告過這個情況。
看來,八面佛這個大毒梟人手不多,做事卻相當冒進硬派,讓人忍不住懷疑他的家底究竟是不是自己真刀真槍掙出來的。
兄弟三人的首次抓捕計劃失敗
除了上述這2點,網友所爭論的其他點,葫蘆認為都還是能夠從影片敘事舞台的角度來解釋得通的。
有人質疑:張子偉憑什麼中了槍流血掉進鱷魚池,不但能活下來,還娶了八面佛的女兒。
其實換個角度想,這不就跟武俠小說主角掉落懸崖被樹枝反彈進山洞並獲得絕世武功一樣嗎?
更何況,導演為了讓這個情節更合理,還是做了不少鋪設准備的——比如讓賊車掉進池裡、讓毒販Bobby先一步落入池中、讓張子偉保護八面佛的女兒……等等,主要是電影的容量太過有限,實在無法再塞內容了。
還有人質疑:三兄弟憑什麼只靠三把手槍,就全滅了八面佛一屋子有備而來、而且手持沖鋒槍和手雷的團伙?
這個就更好理解了,美國大片中天神般威武的男主角,單槍匹馬挑翻窮凶極惡的匪徒老巢的橋段,大家看的還少嗎?
這些,其實不算是邏輯硬傷,而是基於舞台角度一種敘事藝術,就跟「電影里的子彈打到人體只有一個小孔但現實中卻是碗大個洞」一樣的道理。
❻ 求一篇《緝毒警》的觀後感
今天老師帶我們觀看了[緝毒警]這部影片,感受頗深。 大家都知道,毒品的危害很大,毒品可以是人神魂顛倒,讓人喪失鬥志,甚直可以讓人失去寶貴的生命。有些人為了圖取不義之財,挺而走險,去販賣毒品。而我們英勇的緝毒警深入虎穴,不惜冒著生命危險活躍在打擊毒品犯罪的第一線。打擊毒品是一件極為危險的事,販毒分子很多都擁有一些武器槍支,甚至有一些還擁有高尖端的武器,但為了維護人民的利益,緝毒警不惜拋棄生命、財產、幸福、利益、名譽,與販毒分子做著激烈的斗爭。他們在每次行動中都報著必死的決心:寧可玉碎,不為瓦全;不成功,便成仁。 他們每個人身上都流淌著中國人的血,他們都是炎黃子孫、華夏兒女,所以,他們視民族的利益為一切,他們並為此不惜犧牲的生命。他們都有一身鋼鐵意志:縱然敵眾我寡,縱然身陷重圍,但我們敢於亮劍!敢於戰斗到最後一個人!劍鋒所指,所向披靡!(引用於亮劍) 吳光林,雲南省臨滄市鳳慶縣人,中共黨員。歷任鳳慶縣公安局緝毒隊偵查員、禁毒大隊偵查中隊中隊長、副大隊長。他從警12年來,與隊友共查破毒品案件152起,抓獲犯罪嫌疑人275名,繳獲海洛因等各類毒品550多公斤、毒資400餘萬元、運輸車4輛。他先後被嘉獎5次,榮立三等功1次。2004年8月30日,吳光林帶領民警抓捕2名毒品犯罪嫌疑人時,與歹徒展開激烈槍戰,不幸頭部中彈,當場壯烈犧牲。2004年9月被臨滄地區行政公署追授為「人民滿意的公務員」稱號,同年10月,被共青團雲南省委、省公安廳追授為「雲嶺青年衛士」稱號;12月,被雲南省人民政府批准為革命烈士,並追授「緝毒英雄」稱號;被評為2004年全國十大法制新聞人物,被共青團中央、公安部追授他為中國傑出青年衛士;被公安部追授為「全國公安系統一級英雄模範」稱號。2005年1月,被追認為中共正式黨員。吳光林的事跡被拍成電影《緝毒警》、20集電視連續劇《緝毒英雄吳光林》在全國上映。 再看毒梟馬文東,他在挺而走險的危害別人的生活,而他的妻子孩子卻揭不開鍋,他走私毒品不僅危害了別人,也讓自己的親人家破人亡、妻離子散、流離失所,可見毒品之危害。他簡直就是一個冷血動物,他慘無人道,他危害了社會這個大家庭。但他不知道,一個正義的力量正在等著他。吳光林他們用自己的勇氣制服了馬文東,但他來不及慶祝,便壯烈犧牲了。但他的死是有價值的,他的死換來的是別人的幸福,也換來了輝煌的勝利。啊!吳光林的死是多麼可惜,也是多麼偉大呀!我們彷彿看見他在天堂之上看見我們的勝利,欣慰地笑了。吳光林的死彷彿在喚醒我們,向販毒分子「亮劍」吧!讓我們的愛國主義精神覺醒吧!為了不讓更多的人家破人亡、妻離子散,讓我們向罪惡的毒品勇敢的開出最後一槍! 一路走好,吳光林!
求採納
❼ 禁毒片《明天》 主要講了什麼內容
明天這部電影講述了男主角何一凡留學歸來後,發現女友染上了毒癮。為了證明毒癮是可以戒掉的,一凡選擇了與小雲一起吸毒,一起戒毒。但是他卻慢慢的陷入不可自拔的地步。這個故事最終是走向了悲劇,小雲跳樓自殺,一凡被關進戒毒所。
看了《明天》後,對我的震撼非常大。毒品的類別和品種很多,有大麻、鴉片、搖頭丸、冰毒等。長期吸食會給人體帶來嚴重的危害。有的嚴重損害肺、心臟等器官;有的影響腦,令人精神錯亂,記憶力減退;有的減弱體質,使人喪失免疫力。。。。。。毒品對人的毒害如此之大,它能使人有著雙重依賴。
然而認清毒品的真面目並徹底與其化清界限需要我們接受毒品基本知識和禁毒法律法規教育,了解毒品的危害。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不盲目追求享受、尋求刺激、趕時髦。不聽信毒品能治病,毒品能解脫煩惱和痛苦,毒品能給人帶來快樂等各種花言巧語。不結交有吸毒、販毒行為的人。如發現親朋好友中有吸、販毒行為的人,要及時進行勸阻或報告公安部門。進歌舞廳要謹慎,決不吸食搖頭丸、K粉等興奮劑。未成年人是不允許進娛樂場所的,最好是不跟陌生人去那些地方,去的時候,喝的東西要看好,不能隨便喝別人給的東西。也唯有將預防毒品從意識轉化為行動,再由行動上的拒絕升華為精神上的排斥,從生命的高度去抵制這誘惑,才有可能做到遠離毒品而不受侵害。如果說吸毒是瘟疫,那麼最容易受傳染的是我們。生命只有一次,要好好珍惜, 面對毒品,我們不能膽怯,要記住「有毒必肅,販毒必懲,種毒必究,吸毒必戒。」我們一定要遠離毒品,面對毒品應提高警惕,要抵抗住花言巧語的誘惑,控制住自己不往這個「美麗」的陷阱里跳!
正因為年輕,無知,好奇,沖動,叛逆,天真,自負。。。任何一種不成熟的情緒,都是無形有威脅。而這一點也正被那個躲在黑暗中幽白的惡靈所利用著,根據我國禁毒組織統計,我國35歲以下的青少年吸毒者已佔到了吸毒者總人數的85.1%,如此之高的比例又怎不叫人為那些迷失方向的年輕生命心寒呢?
人生有的一次生命是無價的,也是脆弱的.它承載著你的親人,朋友和整個社會賦予你的責任,所以它絕不僅僅是你一個人的.它承受不起任何不負責任的冒險,所以請珍惜你的生命—為自己,也為所有人——永遠拒絕毒品!
❽ 《掃毒》這部電影講的是什麼看三大影帝如何飆戲
該片講述了共同效力於毒品調查科的三個好兄弟,在執行跨國大型掃毒行動時遭遇反卧底,生死關頭時為求存活而有了不同表現的故事。影片大氣,乾脆利落,不見婆婆媽媽,拖泥帶水,是典型的港台槍戰片的風格。所謂兄弟同心,其利斷金。出生入死的兄弟在一起,任前方艱難險阻,槍林彈雨,胸中自有浩氣長存,面無懼色。「大笑大笑還大笑,刀砍東風,於我何有哉!」最終,三人與毒梟八面佛同歸於盡,用生命詮釋了正義與男兒豪情!
《掃毒》在劇情上是純粹的硬漢豪情片,混插當中的情感戲,或多或少都是為了襯托兄弟情誼。也許誤解和抉擇會令你產生懷疑,但是最後還是不得不道出「情與義,值千金」。
❾ 十大販毒電影有哪些
1、《美國黑幫》(AmericanGangster)是由環球影業發行的犯罪影片,該影片由雷德利·斯科特執導,拉塞爾·克羅、丹澤爾·華盛頓領銜主演。
該影片改編自《紐約》雜志上的一篇關於70年代黑人毒梟弗蘭克-盧卡斯的真實故事,主要講述了1970年代海洛因毒梟弗蘭克·盧卡斯和一名紐約警察里奇·羅伯茨互相鬥智斗勇的故事。
影片於2007年11月2日全美地區發行。影片2007年上映榮獲奧斯卡最佳影女配角及美國金球獎最佳影片等12項提名。
2、《破冰行動》是由傅東育、劉璋牧執導的緝毒題材懸疑刑偵劇,由陳育新、秦悅、李立編劇,黃景瑜、吳剛、王勁松、任達華、李墨之、張晞臨、馬渝捷、公磊、唐旭等主演,高明、施大生、石燕京、駱應鈞友情出演。
該劇以2013年廣東省「雷霆掃毒」12·29專項行動為原型,展現「第一制毒村」一夜傾覆,還原這起中國特大制販毒案件始末,劇情以李飛父子的緝毒行動為雙線索。
講述了兩代緝毒警察不畏犧牲,拚死撕開當地毒販織起的錯綜復雜的地下毒網,沖破重重迷局,為「雷霆掃毒」專項行動奉獻熱血與生命的故事。
4、《無間道》是寰亞電影發行公司於2002年出品的一部警匪片,由劉偉強、麥兆輝執導,劉德華、梁朝偉、黃秋生、曾志偉等主演。
該片講述的是兩個身份混亂的男人分別為警方和黑社會的卧底,經過一場激烈的角斗,他們決心要尋回自己的故事。2003年,該片獲得了第2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獎、第40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影片等獎項,梁朝偉憑借該片獲得第2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等獎項。
5、《湄公河行動》是博納影業集團出品,華夏電影發行有限責任公司、藍色星空影業等聯合出品的警匪動作電影,由林超賢編劇並執導,張涵予、彭於晏、馮文娟等主演。
該片根據「10·5中國船員金三角遇害事件」(湄公河慘案)改編,講述了一支行動小組為解開中國商船船員遇難所隱藏的陰謀,企圖揪出運毒案件幕後黑手的故事。影片於2016年9月30日在中國上映。
《湄公河行動》原定檔期為2016年9月30日-2016年10月30日,後決定將全國范圍內的密鑰延期一個月,公映結束時間延長至2016年12月4日。該片獲得第3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動作設計獎、第31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