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電影《太陽照常升起》究竟要表達什麼意思
表達的意思是只要如果我們還記得這樣的開始,太陽就會照常升起。
影片之所以不是以兒子的死告終,而是用第四段——「夢」來結尾,是因為影片的主題藏在這一段 「夢」里。
因此姜文並不是故弄玄虛地打亂故事順序, 這種處理方式與《美麗心靈的永恆陽光》非常相似,《美》的結局是失戀,但是它的主題卻是「曾經愛過」,所以它用了一種很巧妙的倒敘手法來表現影片主題,影片的結尾是故事的開始。《太陽照常升起》也是如此。
B. 電影《太陽照常升起》講的是什麼事
影片講講述了四段交錯的故事,分別以瘋、戀、槍、夢為主題。
第一部分:瘋
開篇是一雙性感女人的腳,把我們帶進一個雲山霧罩的村子,村裡的房子頂上開花,動物色彩絢麗,路是白色的沙灘,周韻因為做了一個夢去買鞋,買了鞋之後看見了逃學的兒子房祖名,她乾脆讓兒子退學。
第二部分:戀
一所大學里,姜文與陳沖有染,但陳沖暗戀著黃秋生,姜文又跟黃秋生是好朋友。晚上學校在操場上放電影,黃秋生因「摸」了一下女人的屁股而受到審查,在調查時發現有五個女人被摸了屁股,陳沖為「解救」黃秋生自願報名查找流氓。
第三部分:槍
姜文拿著黃秋生給他的槍與妻子孔鐿珊一起下放到那個雲霧繚繞的村子,他們到達村子的那天也是瘋媽周韻消失的那天,而接他們的正是開拖拉機的房祖名。
第四部分:夢
這其實是整個故事的開頭。新疆民歌。落日映紅天空。戈壁灘上有兩個女人騎著駱駝在走,姜文的老婆在講述自己在南洋的時候他和姜文的愛情故事,與她同行的女人她用一塊黑紗蒙著臉,一路上沉默的聽。她就是正懷著房祖名的周韻。兩人在一個叉路口分開。
獲獎記錄:
本片共獲香港金像獎等重要獎項5次,提名8次。
1、第64屆威尼斯電影節(2007)
金獅獎(提名):姜文
2、第44屆台北金馬影展(2007)
(1)金馬獎 最佳導演(提名):姜文
(2)金馬獎 最佳改編劇本(提名):過士行 、述平 、姜文
(3)金馬獎 最佳剪輯:張一凡 、姜文
3、第2屆亞洲電影大獎(2008)
(1)最佳電影(提名)
(2)最佳導演(提名):姜文
(3)最佳女配角:陳沖
(4)最佳美術指導:張建群 、 曹久平
(5)最佳視覺效果(提名):Thomas Duval
太陽照常升起的幕後花絮:
拍攝期間劇組動用了幾百隻飛禽走獸,耗掉了幾十箱彈葯,燒光了上百頂帳篷,用掉了三百多立方米的藏式房屋、數十噸鵝卵石和紅土。
房祖名和陳沖拍攝這部電影的時候是分開拍的,根本沒見過面。
姜文對於影片對服裝造型很執著。就連鈕扣的形狀,衣領是圓的或是方的,都會十分留意。
C. 《太陽照常升起》你認為是一部怎樣的電影
我已看了《太陽照常升起》 幾遍 了,每看一遍都會有新的感想,還有會發現一些以前沒有注意的細節。這里先不說這部影片的觀賞價值與現實意義,以及拍攝過程等其他瑣碎的事,只淺談一下劇情中幾個存在懸念的地方。
首先要說,我看了許多網評與影評,還 有一些姜文的雜志,其中有包括《太陽》的 介紹,還有編劇述評、過士行等人對這影片 的一些細節在當時的揣摩。另外加上我自己 的一些理解,使我對這部影片有了一個大概 的系統的認知。
影片分為幾部分,有的網友說第一部分 是講愛,第二部分是講性,第三部分講「槍」, 最後一部分講夢。我覺得影片從使至尾講的 都是「性」,從性上反應當時的生活背景,從 性上引發對生活的思考。要論證我這個觀點, 就要搞明白其中某些劇情的含義到底指什麼。先從瘋媽說起。瘋媽有四個問題,就是 她說的四句話。第一句:「只能說你沒懂,不 能說你沒看見」;第二句:「你也不是什麼都 懂」;第三句:「不怕記不住,就怕忘不了, 忘不了,太熟;太熟了就要跑」;第四句:「 阿遼沙,別害怕,火車在上面停下了,他一笑天就亮啦」。個人覺得瘋媽是真的瘋了,說受了壓抑導致思維障礙也有可能。從影片中得知,瘋媽的丈夫叫李不空,第三部分老李、老王和小隊長的對話以及第四部分老修女說的話可證明李不空已死。並且李不空不是蘇聯人,他是志願軍。阿遼沙應該是他自己給自己取的蘇聯名。因為當時李不空正在和納塔莎偷情,同時這對戀人也死在浪漫的意外中。李不空喜歡女人叫他自己阿遼沙,所以周韻在給他奔喪的時候會說,以後就叫你「阿遼沙」了,因為她想讓自己再次被愛。而周韻得到的那些信,也是李不空寫給納塔莎的信,所以有一封信通篇就只有一句話:就叫我阿遼沙吧,就是瘋媽讓兒子讀的那一封。我想瘋媽早就知道她的丈夫不安分,外面有女人。瘋媽奔喪時自己說:我不相信你死了,你想去找別的女人,你去找好啦,用不著想這種辦法來騙我。而且李不空的遺物里還有三條辮子,一看就是女人的辮子,那應該是和他好過的女人們的。所以說,瘋媽應該是一個被拋棄或是沒有被拋棄但他丈夫已經完全不愛她了的一個悲情角色。影片一開始講瘋媽做夢,夢到一雙鞋,仔細看鞋面上有紅羽毛,而瘋媽醒來後卻要找「長著黃須子的魚鞋」。有種偏激的說法,是說開始表現周韻的兩只腳,配合著音樂,但仔細聽可以聽見她呻吟的聲音,這說明瘋媽也是一個有生理需求的女人。她當時可能是在自慰。而「黃須子」在蘇聯有一種意思是指男人的 *** ,所以她說要一雙這么長的。當然並不是說拿鞋當作工具使,而是在夢里像被喚醒了什麼似的,只是用魚鞋來象徵,象徵瘋媽也是需要被愛和愛撫的,畢竟她已經二十多年沒有過魚水之歡了,可能是忍不了了。
而瘋媽買完鞋後碰到了一隻小鳥喊:「我知道,我知道」。這可能是瘋媽自己幻想出來的。因為鞋丟了,代表剛剛找回的一點被愛的感覺也沒有了。記得瘋媽和兒子回家時,在橋上又遇見那鳥叫,瘋媽說就是它,從當時兒子的表情看,感覺他好像什麼都沒看到,沒看見鳥,更別說聽到聲音了,他只是奇怪當時他媽的行為。而「我知道,我知道」這句話是當時李不空對瘋媽說過的。瘋媽對兒子說:「那天下著大雨,你爸來找我,還帶著槍,我說:「不」, 你爸說:「我知道、我知道 … 」。我就跟他走了。」這里我覺得所有人意見都該一致,就是這一晚瘋媽失去了貞操,所以瘋媽就認定他了,要跟他走。當然,瘋媽是愛李不空的。然後講到這句話:「不怕記不住,就怕忘不了,忘不了,太熟;太熟了就要跑。」是強調瘋媽對這事的看重。忘不了太熟,太熟了就要跑,這里 的「跑」可能是說和李不空走了,私奔了; 又或者是受不了村裡鄉親的蜚語,所以要離 開。總之就是走了。後來輾轉反側,由李叔 帶著來到了李不空的家鄉。
D. 《太陽照常升起》這部電影真正想表達什麼意思
被時代壓抑的慾望是《太陽照常升起》要表達的核心,我本人非常喜歡姜文,喜歡到每一部姜文的電影都要看很多遍,但是姜文的電影一般都比較隱晦,喜歡的人奉若珍寶,不喜歡的人棄如糟粕。所以目前姜文的電影在國內是一小部分人的狂歡,被他的粉絲們追捧著,卻不受大眾的喜愛,不過也好,今天就在這里分享給與我一樣喜歡這部電影的人,一直以來我對《太陽照常升起》的解讀。
當時耍流氓的的確是梁老師,然而當永遠濕漉漉的林醫生或是那個喊耍流氓的女人向梁老師表白的時候,梁老師卻退縮了,可見慾望被壓抑到了極致,然後學校為了名譽,栽贓給了另外一個人,真正的流氓梁老師反而沒有收到處罰。
梁老師上吊的時候雙手是插在褲兜里的,我最初不理解,後來釋然了,因為梁老師的自殺是發自內心的,他看透了這個時代的黑暗,不願再受到壓抑,不願被這個時代同化,用那根母親送給他的槍帶自殺了。
E. 《太陽照常升起》中梁老師為什麼要只殺
太陽中梁老師為什麼會自殺這個答案其實導演也不知道,影迷問姜文的時候,他是這樣說的:" 據稱自殺的原因只有自殺的人自己知道,我不知道,所以我現在還在這里。" 但這並不妨礙我們對梁這一行動的理解,個人的猜想如下: 根據對電影前後段落的理解,梁老師唐老師都是馬來一帶的歸僑,新中國成立後回到大陸援邊(新疆/中蘇交界),援邊後一起被分配到中國南方(雲南大學)。梁在學校從事後勤工作,單身,會彈好聽的吉他,唱好聽的馬來民謠(梭羅河之歌本身就是南洋民謠),人長得帥,還有那麼一點小資情調,在那個時候的中國對廣大單身婦女來說無疑有著致命的吸引力。 梁老師本身屬於比較狂放浪漫的人,對階級斗爭及政策法規並不以為然,也一直沒有領會到那個時候的現實國情及政治斗爭的嚴酷性(早年接受外國教育,回國後又和熱情好客浪漫不羈的新疆人民呆在一起,援邊結束後又呆在相對純潔的校園里,連槍這種東西的都敢藏著)這樣單純浪漫直來直去的人一旦遭受到外來的指控或者批判,很容易就會走向極端。他不明白周圍的人(林大夫,醜女,唐老師)怎麼會有那麼多的心思,連愛一個人也需要躲躲閃閃找借口吹喇叭打匿名電話發暗號,也不明白為什麼無意中「摸」了人家屁股會被42隻手電筒追著甚至被毒打至骨折,到了領導輕描淡寫般撕去懺悔書為他平反時才逐漸明白這種「人斗人」的殘酷性。那個時代下命運的無常和不由自主讓他戰栗惶恐,無所適從,但又無能為力。身處自己無法適應的時代和環境,他選擇了自殺。電影比較隱晦的表達了個體在那個時代洪流下無所適從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