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巴頓將軍簡介
《巴頓將軍》是由20世紀福克斯電影公司於1970年出品的歷史片,該影片由弗蘭克林·斯凡那執導,喬治·C·斯科特、卡爾·莫爾登、詹姆斯·愛德華茲等主演。
影片主要介紹了1943年在北非,英美盟軍遭到綽號叫「沙漠之狐」隆美爾元帥率領的德軍反擊,展開了一場大規模的戰斗,結果美軍遭到慘敗陷入了困境的故事。
《巴頓將軍》是美國導演福蘭克林·沙夫納1970年以真人真事為依據的軍事傳記片,根據迪斯拉斯·法拉戈所著的《巴頓:磨難與勝利》和奧馬爾·N·布萊德雷所著的《一個士兵的故事》兩書內容所創作。
(1)德國的電影將軍什麼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巴頓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毀譽參半的經歷,包括毆打士兵、發表不慎重的政治言論等都得到了如實的反映。它把巴頓將軍塑造成一個既高大雄偉、又具體實在的藝術形象,不僅有血有肉,而且有「污點」;不僅功勛垂世,而且「劣跡」昭彰。
雖然用意是「軍方宣傳片」,不過這部戰爭片要從歸類來說卻還是屬於傳記體,以二戰為背景,傳神地描繪出了美國歷史上著名喬治·巴頓將軍在二戰期間的經歷。影片有意把巴頓描繪成「一個與時代格格不入悲劇式的英雄」。
『貳』 有什麼關於二戰德軍的電影嗎
《美麗人生》。
劇情簡介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陰雲籠罩著整個義大利。圭多是一個外表看似笨拙,但心地善良憨厚而且生性樂觀的猶太青年。他對生活充滿了美好的嚮往。他和好友菲魯喬駕著一輛破車從鄉間來到阿雷佐小鎮,他的願望是在小鎮開一家屬於自己的書店,過上與世無爭的安逸生活。
途經一座谷倉塔樓時,年輕漂亮的姑娘多拉突然從塔樓上跌落到他的懷中,原來塔樓上有個黃蜂窩,黃蜂經常騷擾當地居民。多拉想為民除害,燒掉黃蜂窩,反被黃蜂蜇傷。圭多立刻對她產生了好感,熱情地為她處理傷口,為表示謝意,多拉送了一些雞蛋給圭多,意味深長地目送他遠去。
陰雲密布的義大利,納粹的反動勢力日益強大,墨索里尼推行強硬的種族改良政策,圭多因有猶太血統,他開書店的申請屢遭阻撓,拖了很久才得到。好友菲魯喬的工作也久無著落。
期間由於生活所迫,圭多隻好在一家飯店當服務員,他以真誠、純朴、熱情周到的服務態度贏得了顧客們的喜愛,其中就有一個喜歡猜謎語的李醫生,對圭多聰明的頭腦和真誠的態度表示敬重。
一次圭多在填寫申請時無意中把一盆花砸到了簽字人(魯道夫)頭上,簽字人就去追圭多,圭多在一個拐角撞上了多拉,兩人再次邂逅燃起了圭多心中愛情的火焰。他不失時機地向多拉表白愛慕之情。
多拉是某學校的教師,有一天從羅馬來的督學要到學校視察,圭多得知後,竟冒充督學來到多拉所在學校視察。校長熱情地接待他,為取悅多拉,引起多拉的注意,圭多索性跳上講台施展起喜劇演員的才華,惹得學生開懷大笑,令校長和教師瞠目結舌。
圭多得知多拉和男友魯道夫要去劇院看歌劇,他也買票前往,坐在樓下的圭多始終目不轉睛地盯著樓上包廂里的多拉。起初多拉對圭多的苦苦追求並不在意,但是由於多拉討厭魯道夫,因此常和圭多在一起。魯道夫一廂情願地舉辦和多拉的訂婚晚會。晚會正巧安排在圭多所在的飯店。
圭多巧妙地使多拉擺脫了魯道夫的糾纏,因此贏得了她的芳心。多拉不惜跟父母鬧翻,離家出走,嫁給了圭多。
婚後,好事接踵而來,圭多夢寐以求的書店開業了,他們有了個乖巧可愛的兒子喬舒亞。圭多閑來無事時常和兒子玩游戲,一家人生活的幸福美滿。可好日子沒過上幾年,在約叔華五歲生日這天,納粹分子抓走了圭多的叔叔、圭多和兒子喬舒亞,強行把他們送往猶太人集中營。
當多拉和喬舒亞的外祖母興沖沖地回到家裡,只見人去樓空,家裡被翻得亂七八糟,多拉明白了眼前所發生的一切。她雖沒有猶太血統,但她堅持要求和圭多、兒子一同前往集中營,多拉被關在女牢里,圭多不願意讓兒子幼小的心靈從此蒙上悲慘的陰影。
在慘無人道的集中營里,圭多一面千方百計找機會和女監里的妻子取得聯系,向多拉報平安,一面要保護和照顧幼小的喬舒亞,他哄騙兒子這是在玩一場游戲,遵守游戲規則的人最終計分1000就能獲得一輛真正的坦克回家。天真好奇的兒子對圭多的話信以為真,他多麼想要一輛坦克車呀。
喬舒亞強忍了飢餓、恐懼、寂寞和一切惡劣的環境。圭多以游戲的方式讓兒子的童心沒有受到任何傷害。
圭多一邊樂觀地干著臟苦的工作,一邊編造游戲的謊言。他還因為李醫生的幫助而倖存下來。本來所有的小孩要在洗澡時被殺死,而喬舒亞不知情地逃掉洗澡,而後,父親圭多讓他混在德國孩子之中,告誡他不要說話,說這是拿分的關鍵。
當解放來臨之際,一天深夜納粹准備逃走,圭多將兒子藏在一個鐵櫃里,千叮萬囑叫喬舒亞不要出來,否則得不到坦克。
他打算趁亂到女牢去找妻子多拉,但不幸的是他被納粹發現,當納粹押著圭多經過喬舒亞的鐵櫃時,他還樂觀地、大步地走去,暗示兒子不要出來,但不久,就聽見一聲槍響, 歷經磨難的圭多慘死在德國納粹的槍口下。
天亮了,喬舒亞從鐵櫃里爬出來,站在院子里,這時一輛真的坦克車隆隆地開到他的面前,上面下來一個美軍士兵,將他抱上坦克。最後,喬舒亞母子團聚。
(2)德國的電影將軍什麼擴展閱讀
角色介紹
圭多
圭多是一個外表看似笨拙,但心地善良而且生性樂觀的猶太青年。他來到阿雷佐小鎮,途中邂逅多拉,兩人終成眷屬。但是好景不長,圭多和兒子因猶太血統被強行送往集中營。
圭多不願讓孩子幼小的心靈蒙上悲慘的陰影,在慘無人道的集中營里,他騙兒子這只是一場游戲。他以游戲的方式讓兒子的童心沒有受到任何傷害,自己卻慘死在納粹的槍口下。
多拉
多拉是一位美麗的義大利女教師,圭多使用各種方式希望追到她,而多拉則是已經有了婚約,不過圭多仍在多拉的生活中添加了許多驚奇,多拉也漸漸愛上圭多,兩人結婚後過了一段短暫的幸福時光。
但是不久後,她的丈夫和兒子就被抓進集中營做苦役,多拉則因是女人而被送到女子集中營。最後美軍抵達,多拉與兒子重逢。
喬舒亞
他乖巧可愛,原本和父母過著幸福的生活。後來因為有猶太人的血統而與父親一起被送往了集中營。在德軍投降的前一晚,父親為了不讓喬舒亞受害,編游戲讓喬舒亞躲到箱子當中,慢慢等待美軍的到來,喬舒亞照做了。
翌日,美軍抵達,喬舒亞按照與爸爸的約定從箱子中出來,他見到了美軍的坦克,並且也與母親重逢。
魯道夫
多拉的前男友。多拉很討厭他,因此常和圭多在一起。魯道夫一廂情願地舉辦和多拉的訂婚晚會,圭多巧妙地使多拉擺脫了魯道夫的糾纏,之後魯道夫與多拉分手。
幕後花絮
影片花絮
在片中扮演羅伯托·貝尼尼妻子的尼可萊塔·布拉斯基在生活中也是他的妻子。
貝尼尼在獄中穿的衣服的號碼跟卓別林在《大獨裁者》中的一樣。
貝尼尼表示片名來自利昂·托洛茨基說所的話。托洛茨基在墨西哥流放時期,得知他要被斯大林暗殺時,他看著花園中的妻子寫出了這樣的話:無論如何,人生是美麗的。
穿幫鏡頭
Guido在集中營跟兒子說話的戲,小演員說台詞時,貝尼尼也同時做口型。
軍營中,Dora從床上站起來,去窗邊聽她丈夫放的音樂時,在屏幕左邊可以看見電纜和工作人員的影子。
Guido的兒子從藏身之處走出時,他徑直超一個道具走去,那顯然是給小演員表演設置的「記號」。
Guido通過喇叭放奧芬巴赫的歌劇《霍夫曼故事》中的《威尼斯船歌》,而事實上因為奧芬巴赫是猶太人,所以在納粹集中營很難找到他的音樂。
『叄』 一個電影的名字《...將軍的列車》
片 名: Von Ryan's Express
中文名: 戰俘快車/戰俘列車/列車大逃亡
劇情介紹
由馬克·羅布森執導的緊張驚險的戰爭動作片。
本片講述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一名美國軍官(弗蘭克·西納特拉飾)潛入義大利的一個戰俘營,率領六百名英國戰俘乘火車逃亡。
外景在義大利實地拍攝。影片前以較緩慢的手法布伏線,但壓軸的火車逃亡場面則有高度刺激效果。
萊恩上校是個剛到戰俘營的美國軍官,而集中營里大部分是英國軍人,由於他的軍銜最高,戰俘們都推他為指揮,因為萊恩阻止了他們莽撞的逃跑計劃,使戰俘們對他表示了懷疑,集中營里疾病流行,萊恩設計為戰俘們得到了葯品和干凈衣服,自己卻被關了禁閉。
義大利投降後,二戰即將結束之時,德國准備將盟軍俘虜用火車運送到在德國本土的另一個集中營,萊恩帶領戰俘們發動起義控制了集中營,繳獲並控制了火車,但卻被德軍的飛機發現,於是,萊恩上校率領全體戰俘踏上了漫長的逃亡之路。
他們穿上了德軍軍服,歷盡千辛萬苦,終於穿過了阿爾卑斯山到達了奧地利邊境,但是萊恩最後卻沒有爬上火車……
戰俘們將永遠銘記上校的話語:「只要能逃出去一個,也是逃出去了!」
『肆』 關於兩個人為躲避一個將軍抓捕混上運寶物的潛艇逃生的外國電影是什麼
羊入虎口 獵殺潛航 U-900
1944年德國法西斯在戰場上節節失利,德國將軍斯特拉瑟意外找到了傳說中的耶穌聖杯,德國指揮官們認為有了聖杯就能戰勝一切,但是卻面臨著如何將萬里之外的聖杯運回德國總部的問題,因為美國為首的同盟國將不惜代價阻止他們,斯特拉瑟將軍想到了用U-900號潛艇將聖杯偷運回國,然而卻被一個嚮往美國的德國人、一個猶太人和一個不得志的女演員意外將計劃打亂········
『伍』 二戰電影將軍之夜原型人物
是小說改編,沒有原型人物。
電影根據德國作家漢斯·赫爾姆特·基斯特的同名小說改編,在戲劇張力上較原書有所改動,故事反映了二戰時期波蘭與法國的反法西斯抵抗運動斗爭以及第三帝國崩潰前夕德軍高級軍官之間的矛盾與沖突,在紛繁眾多的線條中,電影主要選擇了「7·20」謀殺希特勒事件為主線。三位主人公:軍團司令,尼伯龍根特種師師長,軍團參謀長,他們分別代表了當時德國國防軍中的三種派系:守舊派、死硬派、激進派。他們之間的沖突與較量表現了國防軍中三種力量的傾軋與斗爭。
第二次世界大戰(英文名:World War II,又稱二戰、世界反法西斯戰爭,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是以德、日、意三個軸心國和匈牙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等仆從國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為另一方進行的全球規模的戰爭,是人類規模最大的世界戰爭。
『陸』 有部電影好像是個將軍在給一女的在紋身請問是叫什麼名字 謝謝
《紅櫻桃》
簡介:一位德國將軍來到xing場,他流露出對東方女孩的一種特殊興趣,楚楚死裡逃生,被帶到了東普魯士德軍司令部。身陷囹圄的楚楚出乎意料地受到德國將軍的優待。終於有一天,楚楚知道了納粹將軍有一種殘酷的嗜好:用文身後的人皮製作各式各樣精美的燈罩,納粹將軍夢寐以求的是楚楚細膩而光潔的皮膚。憤怒的楚楚企圖自殘,但是,納粹將軍阻止了她的企圖,並開始了他的「藝術創作」……
『柒』 電影《帝國的毀滅》中德國高層將領反復提到的「施泰納」是誰,與cod7中的施泰納有關嗎
1、施泰納(也有翻譯為施坦納,施坦因納)上將,12軍團司令,主要任務防禦西線盟軍之攻擊,此軍參加了阿登反擊戰役
2、漢斯.克萊勃斯(Hans Krebs,1898-1945),納粹德國陸軍二級上將,早年曾經擔任德國駐蘇聯武官,精明能幹,講求實際,能說流利的俄語。曾擔任過陸軍元帥莫德爾的參謀長。1945年3月接替陸軍一級上將古德里安擔任陸軍參謀總長。
『捌』 看過《攻克柏林》的電影,在戰爭快結束時,希特勒多次提到「溫克」將軍,哪裡去了
沃爾特·溫克將軍(1900年9月18日----1982年5月1日),出生於魏瑪,他在柏林保圍戰中擔任了重要的角色。在1945年4月被召回前,溫克將軍曾在陸軍參謀部擔任古德里安將軍的參謀長。在古德里安將軍被希特勒趕走後,溫克被命為第12集團軍的總指揮。他把這個破爛不堪,有名無實的第12集團軍發動了一次又一次令盟軍震驚的防衛戰。
沃爾特·溫克將軍(1900年9月18日----1982年5月1日)是在柏林保衛戰中擔任了重要的角色。溫克出生於魏瑪,在1945年4月被召回前,他曾在陸軍參謀部擔任古德里安將軍的參謀長。他雖然是納粹國防軍中最年輕的一位將軍,但他的指揮能力卻可能足以比下10名德國將軍。盡管在D-DAY之前,溫克只不過是一名很普通的將軍,後來開始受到重用。他為人直率,在接到不適當的作戰計劃時卻會作出一系列的反駁。在古德里安將軍被希特勒趕走後,溫克被命為第12集團軍的總指揮。他把這個破爛不堪,有名無實的第12集團軍發動了一次又一次令盟軍震驚的防衛戰。坦克,他算不上擁有;戰機,他算不上擁有。而言, 他擁有的,卻是一班烏合之眾。他卻能將其軍團發揮出最大的力量,把盟軍牽住至不可能的地步。
柏林保衛戰
溫克將軍在柏林保衛戰中擔任重要的角色。比起那些臨時被任命的掛名將軍,溫克可以說是唯一一個有能力指揮作戰的人。他率領第十二軍在西線抵抗。但可惜第十二軍是臨時組織出來的,由原本10個師18。5萬人所組成,但實際上卻只得5個半師,約5。6萬人,自行火炮58門,運兵車41輛。這樣"龐大"的兵力要連同其他"更龐大"的德軍兵力,守在柏林西部75公里處外,從維膝貝爾格易北河到萊比鍚200公里長防線上。
在柏林保衛戰是,希特勒曾命令所有軍隊不得後撤。溫克奮勇作戰,在西線牽制住比第十二集團軍要多10倍的兵力。但盟軍的攻擊卻幾乎對第十二集團軍無效,溫克司令部為安全起見而後移一公里。就是這樣,溫克比指帶兵撤退。溫克十分無奈。在他當上第十二集團軍後不斷受到上司的指責。尤其是希特勒曾作出了"解救莫德爾集團軍"的方桉,要求當時只得8萬人的第十二集團軍沖出由盟軍將領威廉·辛普森將軍的第九集團軍戰線,更要求溫克一定要突入320公里,直到魯爾區,解救莫德爾B集團軍30萬人。
溫克已經為自己的防線費盡心思,現在卻又要去救解這個不可能的目標。當時溫克三面受敵,連少少的突出機會也沒有。溫克為了能繼續擁有足夠的戰斗能力,而無奈下未嘗試一次突擊。當時司令部中的希特勒已經火得可以把雞翼燒熟,但溫克的決定明顯是正確的。無可奈何,溫克這次移開司令部又被亂指是退兵,更要求溫克回司令部"接受審查及行刑",原因是不尊重希特勒命令。
溫克回司令部,作出了又一系列的激烈反駁,指出自己軍隊中士兵的英勇作戰,從沒有放棄一吋土地,更一度以少兵力來反攻推進5公里陣地。溫克為第十二軍如此賣命,卻從來被司令部冤枉。當時希特勒沒有直接接見溫克,溫克解釋給其他將軍們,再轉告給希特勒。希特勒自突出部之戰後已經沒有再贊揚任何將軍,反而不斷把將軍們趕走(包括古德里安)。希特勒聽見溫克的英勇作戰,心情興奮,任命溫克為柏林防衛總司令。溫克聽見後說了一句:"那我寧可不解釋,而選擇槍斃。" 原因是因為,即使他成為了總司令,但實際能控制的兵力也不過是第十二軍罷了。
至少他成為總司令後,第十二軍獲得了一些坦克的支援,目標也從西線調回東線(希特勒的命令)。在4月22日,德國電報局運行了整整100年首次要關門,接收到的最後一份電報是來自東京:「祝你們所有人好運!」溫克可能收到最後一份來自最後一個軸心國成員的電報,而打算用盡最後一兵最後一卒來發動最後一次反攻。4月24日,反攻計劃完成。第十二集團軍的第41和第48裝甲軍開始對蘇軍的列柳申科第4坦克集團軍左翼發動反攻。同時,德軍第20步兵軍配合反攻,企圖突出35公里,攻佔波茨坦南部。可惜蘇軍牌面是第4坦克集團軍,但其卻配合多個步兵軍步兵師,坦克師的支援。而德軍的第41和第48裝甲軍事實上的坦克數量根本不足一個營,卻要對住完整的蘇軍坦克軍,加上人數的差卻達到1比7,即使溫克才能再怎樣,勝利的機會有多少大家應該知道。因此,當晚蘇軍才勉強擋下德軍的反攻。溫克的軍隊形成了小型突出部,這下子蘇軍又可以其"量"而非"質"的一貫作風,抽調第51坦克團發動反突出部的攻擊。第二天,溫克成得到了第243火炮突擊團的支援,以及兩個師的兵力進行反攻,還有空軍第1對地攻擊軍的支援(雖然此空軍實際飛機數量得兩個連)。蘇軍再次以"量"戰勝,得到了大量的後方支援,守住了陣地。
溫克以經使盡了最後一丁點的力氣去進行反攻,卻又再此被司令部指溫克本人未有盡全力去回防柏林。天啊,大家試想想,眼前有的是要溫克命的敵人,背後有的是要溫克回來的希特勒。回去保護希特勒就要接受失敗的現實,不回去的就被當叛國。多麼可憐的將軍! 忠誠受到懷疑的溫克,已經三餐不管也得要擋住蘇軍。
最後的「勝利」
直到4月30日為至,溫克的前線一直都幾乎沒有後退,而只是兩翼收回形成了被包圍的形狀。第十二軍全體都知道被蘇聯人俘虜的後果是絕對可怕的。因此士兵都希望"可以的話向西方投降"。剛好,溫克接到德軍第九集團軍的電話,計劃以巴斯指揮的第九集團軍向柏林西南部突圍,與溫克的第十二集團軍回合,再殺開一條血路向易北河方豪去。
5月1日,第九集團軍激戰至剩下一輛坦克(順帶一提是"虎"式坦克)。第九集團軍終於與第十二集團軍會合了,原有的20萬人,如今剩下3.8萬。巴斯和溫克見面後什麼話也沒說,淚也流不出來了。5月7日,第九,十二集團軍殺至易北河,向盟軍投降。溫克的英勇精神,使部下能免死於紅軍的血刃下。溫克取得"勝利"了!
投降後的無奈
第九,十二集團軍向盟國投降後,在盟軍口中得知了一個關於德軍主力-中央集團軍的下落。溫克聽到後的反應是無奈。德軍的主力-中央集團軍境然並不是在德國境內作戰,而是在費迪南德.舍爾納元帥指揮下,60萬之眾的德國中史集團軍強而有力地守著布拉格,波希米亞等地。溫克雖然明白德國中央集團軍面對的是300萬的紅軍,美軍和波蘭軍隊,但始終覺得相比起溫克自己的情況,未免會有少少心有不甘的感覺。
戰後他擔任了迪爾軍火公司董事,1982年因車禍去世。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