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物類型 > 電影演員最多的電影是

電影演員最多的電影是

發布時間:2022-08-22 10:14:46

1. 中國電影動用演員最多的是哪部電影

我知道是,是一部老電影,叫甘地傳.動用了29萬多人.

2. 世界上使用群眾演員最多的電影是什麼電影

電影《甘地傳》中,導演為了最大限度還原歷史,動用了將近40萬群眾演員。

3. 什麼電影的演員明星最多

原先看的
《豪門夜宴》
梅姐和葉倩文都只是去客串借廁所。。。

4. 國內影視票房最高的100部電影,都是誰主演的

近幾年,中國電影市場飛速發展,有越來越多優秀的電影作品呈現給我們,也有越來越多的優秀導演被我們所熟知。

相信大家一定還記得吳京主演的《戰狼》系列,當年《戰狼2》以56.83億票房獲得榜首,不得不說吳京不僅演戲方面優秀,導演也是杠杠的。《戰狼2》講述的是冷鋒因替戰友出頭,被開除軍籍,來到非洲生活,不料發生戰亂,為了保護中國同胞和非洲人民,與犯罪分子鬥智斗勇的故事,這部劇的主演除了吳京還有盧靖姍、張翰、吳剛以及弗蘭克·格里羅,第二部比第一部更優秀,並且在當時中國電影票房排行榜擊敗了《速度與激情8》,還入圍了全球電影前四十,為吳京點個贊啊。

不得不感嘆,中國電影已經不再是門外漢,我們真真正正的在做中國電影。

5. 哪部電影群眾演員最多

赤壁。大戰的時候有三國的軍人在對戰,千萬雄兵,還有三國的難民在逃竄。還有另外幾百人,要裝路上的屍體。

6. 哪個演員拍的電影最多

劉德華 曾經演過的電影 共(97)部

http://movie.gougou.com/Sections/movies?search=%e5%88%98%e5%be%b7%e5%8d%8e&page=1&searchby=2

7. 主演最多的電影是誰

<<豪門夜宴>>
出動了幾乎香港演藝圈的全部藝人!!!!!!!!!!!

8. 許多中國明星聚集的電影

成龍,李連傑,趙長軍,趙文卓,吳京,熊欣欣,邱建國,葉振裳,於榮光,王群,樊少皇,梁小龍,劉家良,於承惠,計春華 ,周比利,鄒兆龍,林國斌,元彪,錢小豪 ,劉家輝,盧惠光,元華,與成龍、洪金寶、元彪、元奎,及元武、元德同為香港於占元武師教出的七小福之一, 附 功夫36房·練功房:香港動作明星50強李連傑一九八二年張鑫炎所執導的《少林寺》,相中十七歲的武術比賽冠軍李連傑,技驚四座的武打功夫,讓李連傑一炮而紅,引發繼李小龍之後第二次全球武術熱潮,奠定其日後成為功夫巨星的里程碑。一九九一年李連傑演出了《黃飛鴻》,為演藝生涯創下新的高峰,之後與徐克等導演合作多部武俠電影,成功帶動港台兩地武俠電影的潮流。李連傑從影20餘年已拍攝30多部經典功夫作品,第2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憑《投名狀》獲得最佳男主角。成龍他是華人社會具有影響力的著名演員和導演,是大中華地區無人不曉的影壇巨星。他以主演驚險動作電影為主,其中主演的《警察故事》便獲得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故事片獎。他是華人世界最具影響力的三位演員之一,與周星馳和周潤發並稱「雙周一成」,意為香港電影票房的保證。不同的是成龍演技並不高超,他是以功夫加輕喜劇而聞名,成龍是一名國際功夫電影巨星。洪金寶香港著名演員,是20世紀80年代香港影壇的「大哥大」。洪金寶十歲時便拜入於占元門下學習京劇,七小福中的大師兄,藝名為元龍,後來亦以藝名朱元龍當上童星。洪金寶對電影的涉獵很廣,曾經擔任的工作包括演員、動作指導、導演、監制、編劇以及龍虎武師,他對香港電影貢獻良多,曾開創黑色功夫喜劇潮流和時裝動作片。洪金寶因主演《提防小手》榮獲第二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後來主演《七小福》,榮獲第三十三屆亞太影展最佳男主角李小龍他被譽為「功夫之王」,獲評香港10大明星之一,香港報紙贊譽他為「當代中國武術及電影史上的奇才。1971年,李小龍回香港後入嘉禾電影公司,與鄒文懷等人合作拍攝了《唐山大兄》、《精武門》、《猛龍過江》、《龍爭虎鬥》、《死亡游戲》五部電影,雙節棍、凌空飛腳、三腳迴旋連環踢等武打噱頭皆極具個性,令觀眾如痴如醉,掀起功夫熱潮。李小龍的事業成就對影壇以至文化方面都有影響,他不僅開創了華人進軍好萊塢的先河,更創立了截拳道,讓全球崇拜得如痴如醉,也讓西方人認識和學習功夫,同時令動作片成為香港電影的主流片種之一甄子丹甄子丹出生在文武雙全的家庭,在美國波士頓成長,曾被送到北京武術隊和李連傑一起學習武術。在回美國的途中經過香港,甄子丹經人介紹與著名武術指導袁和平見面。在袁和平的啟蒙下,甄子丹探究各種武術風格,逐漸建立起自己獨特的武術體系,並開始進軍電影界。武術成就了甄子丹的事業,而電影更是承載了他的夢想。甄子丹在《鐵馬騮》中展示了傳統武術的魅力,成為受美國觀眾喜愛的中國古裝武打功夫片;在《黃飛鴻二之男兒當自強》中他用濕布做武器與李連傑那場經典的對戰奠定了他功夫明星的地位,也因此容獲了第1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的提名。近年,甄子丹在動作電影方面成績頗佳,分別在第23、25、2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中連續三次獲得最佳動作設計獎。狄龍香港武俠片與功夫片相當重要的演員。1968年,狄龍考入邵氏公司的南國演員訓練班,得導演張徹,與姜大衛成為扮演「雙角」最成功的搭檔。狄龍不僅在造型上神肖形似,武打招式也豐富多采,因此他主演的電影在台灣、東南亞風靡一時,他的演技也聲譽遐邇。1973年,他因在《刺馬》一片中扮演反派人物馬新貽,獲得第十一屆金馬獎的「優秀演技特別獎」,同時獲得第十九屆亞洲影展的「表現突出性格」的男演員獎。他以出色的表演奠定了影壇武俠紅星的地位。1986年,狄龍再次出擊,憑《英雄本色》獲第二十三屆台灣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獎。80年代末,狄龍宣布引退,1993年又復出,近年仍活躍於影壇,最新參演作品為《三國之見龍卸甲》、《一個好爸爸》。姜大衛七十年代重要的武打明星之一。姜大衛四歲開始即當童星,在《江山美人》等影片中參與演出。1966年入邵氏當武師,得導演張徹欣賞,與狄龍同被收為第二代弟子,在《游俠兒》中擔當主角。1970年憑《報仇》一片成為香港首位榮獲亞洲影展「最佳男主角」的演員。當年他紅極一時,拍過很多電影,其中包括《保鏢》、《刺馬》、《十三太保》、《新獨臂刀》、《叛逆》、《死角》等數十部電影。進入八十年代,姜大衛改變演藝方向,曾連續主演了《小生怕怕》、《奪寶計上計》、《霹靂大喇叭》、《富貴逼人》等許多賣座喜劇影片。姜大衛與女星李琳琳結婚,婚後曾移民加拿大,近年迴流香港發展,繼續著他熱愛的演藝事業元彪原名夏令震,是香港動作演員,七小福之一,師承於占元。10歲起就作為兒童演員參加影視演出。70年代曾參演李小龍的《精武門》、《龍爭虎鬥》以及胡金銓的《忠烈圖》,也曾參演邵氏的《天涯明月刀》《流星蝴蝶劍》《三少爺的劍》等古裝武俠片。較兩位師兄洪金寶、成龍,元彪體形更好,動作更瀟灑飄逸。主要作品有《快餐車》、《夏日福星》、《黃飛鴻》等,在東南亞及日本有一定影響。他曾經創建過泰禾獨立製片公司,1992年執導並主演了《西藏小子》。1983年為《奇謀妙計五福星》設計動作,獲第三屆香港金像獎最佳動作指導獎。王羽原名王正權,1963年出道,從影三十年,共拍了五十九部武打片,是導演張徹開創新武俠浪潮的過程中的第一代明星之代表人物,成名作是《獨臂刀》。在銀幕上王羽是一位天不怕地不怕的英雄,他不僅是位出色的演員,亦為一位出色的導演,1969年執導過經典功夫片名作《龍虎門》。王羽曾是李小龍之前,香港明星中片酬最高、票房最好的武打明星。1970年入嘉禾影業公司。執導的影響最大的兩部作品是《龍虎金剛》和《四大天王》。1971年與日本武打影星勝新太郎聯合演出《新座頭市,大破唐人劍》。70年代中葉脫離嘉禾公司,加盟羅維獨立製片,與成龍聯合演出《風雲雙流星》、《墨水台道》、《直搗黃龍》、《獨臂王大戰血滴子》等。90年代退出影圈後在台灣營商,頗為成功。劉家輝本名冼錦熙,曾是邵氏電影公司力捧的功夫片男星,劉家輝自小便接受劉家良嚴格的正統武術訓練,奠定後來成為武打明星的基礎。1973年劉家輝參與劉家良自資的電影《殺出重圍》而進入電影圈,之後在劉家良的介紹下進入在張徹導演在台灣開設的長弓電影公司工作,1976年與長弓電影簽的三年約滿,遂回到香港,並在由義兄劉家良執導的《陸阿采與黃飛鴻》中首次擔任主角,不過這沒有讓他獲得很大的成功,直到1978年的《少林三十六房》才真正讓他聲名大噪。它不但是當年香港的十大賣座片,也在國外獲得不錯的回響,在某些外國影迷心中的代名詞,光頭成為劉家輝的注冊標記。當功夫片熱潮消退、邵氏不再拍攝電影之後,劉家輝加入無線電視轉向電視圏發展。2003年劉家輝曾受名導演昆廷·塔倫蒂諾之邀在《殺死比爾》電影系列中演出,分別在第一集中飾演瘋狂88的殺手強尼莫,第二集中飾演武術高人白眉。楊紫瓊馬來西亞華人影星。選美出身的她在香港影壇發展,成為國際明星,並受馬來西亞政府冊封拿督,也是馬來西亞第一位演藝界女藝人受此最高的封銜。曾與德寶電影創辦人潘迪生結婚,現已離異。1984年,擁有英國皇家舞蹈學院戲劇舞蹈專業學士學位的楊紫瓊被邀請到香港演出與周潤發拍廣告片,自此便與香港影圈結下不解緣,並以《皇家師姐》一片成名,成為香港頭號女打星。1992年,當與成龍合作的影片《警察故事3》公映後,楊紫瓊成為亞洲最富知名度和片酬最高的女影星。1998年,離婚後復出的她成為新一代邦德女郎,參演007系列《明日帝國》,名揚國際,成為「最具代表性國際巨星」。劉家良香港著名武術宗師,從武術指導升任導演的第一人。七歲開始隨父親學武,父親劉湛是黃飛鴻入室弟子林世榮的親傳弟子。50年劉家良隨父進入電影界,從臨時演員及龍虎武師做起。63年,與唐佳合作,在《南龍北鳳》一片中初當武術指導。成名作則是65年長城公司的《雲海玉弓緣》。其後,他與唐佳一同被邵氏公司聘為武術指導,長期擔任張徹影片的武術指導。其後在張徹執導的《方世玉與洪熙官》一片中擔任武術指導,展開正宗國術的路線。75年重投邵氏,執導首部作品《神打》,他憑此片一炮而紅,更奠定地動作片導演之地位。自75年起,劉家良在邵氏公司正式當導演,開拍多部電影。八九十年代,劉家良執導過不少膾炙人口的武打片,如《南北少林》、《五郎八卦棍》、《醉拳2》等;劉師傅更憑《醉拳2》奪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動作指導獎。劉家良一直堅持正宗國術、真實武打的風格,強烈地表現華南文化與傳統的根,更是他人難以取代。02年,劉家良為邵氏電影公司開拍進軍內地的第一部電影《醉馬騮》,05年,他又以68歲高齡參演了徐克的《七劍》,身手依然敏捷,鄒兆龍又名倪星,是一名台灣出生的演員,最具影響的作品是在《黑客帝國》系列當中的角色,在香港電影當中,鄒兆龍最讓人印象深刻的角色是九品芝麻官的大反派常威。鄒兆龍也等與李連傑、洪金寶等合作過,比如2006年的《霍元甲》,而最新一部影片是與成龍以及李連傑演出的《功夫之王》。 鄒兆龍共有十三名兄弟姐妹,父親不幸早逝,在五歲起便賺錢養家,並跟同事一起習武。十二歲時便投身電影界,擔任武打替身,並開始修練跆拳道與泰拳,以及學習電影拍攝的格鬥技巧。更於十八歲時得到洪金寶的賞識,成為他唯一的徒弟。自此鄒兆龍加入了洪金寶的班底,並跟袁和平,元奎和徐克等著名導演合作拍攝了三十多部電影。鄭佩佩香港最早的一代武俠女打星,有「武俠影後」之稱。1963年考入『南國實驗劇團』,畢業後進入邵氏公司當演員。從影首部作品為《寶蓮燈》,片中嘗試反串演出。1964年,主演文藝片《情人石》一舉成名,並因此獲得國際獨立製片人協會「金武士獎」,由於她是第一個得到此獎的亞洲女演員,因此在當時被認為是演技優秀和最有前途的影壇新秀。她在邵氏共拍過二十多部影片,多為武俠片,其中著名的有《大醉俠》、《金燕子》、《鍾馗娘子》等,由於她對芭蕾舞音樂和中國古典舞蹈,都有相當造詣,因此演起武俠片來,身手敏捷,姿勢美妙。 1964 年,邵氏開拍《大醉俠》,起初屬意蕭湘演出金燕子一角;但導演胡金銓卻認為鄭佩佩的舞蹈底子合乎影片中打鬥場面所要求的韻律,於是找她試鏡。演出後果然造成轟動,從此她的星運鴻圖大展。鄭佩佩縱橫影壇十多年,拍過無數電影,1970年退出影壇並赴美國結婚,婚後進入美國大學進修,攻讀舞蹈藝術。1973年曾為嘉禾電影公司復出拍攝《鐵娃》及《虎辮子》兩出電影,拍完後便回美國繼續定居。2001年演出李安的《卧虎藏龍》「碧眼狐狸」一角,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配角獎項以及角逐奧斯卡金像獎,為她的事業再創高峰。徐楓1966年入台灣聯邦影業公司。她拍的第一部影片是胡金銓所導的《龍門客棧》,在片中她飾明朝於謙的女兒於欣。翌年,她主演《俠女》,一派冷艷而英氣凜然、沉默而堅毅果斷的神采,讓人留下深刻印象。該片於一九六八年五月,在戛納國際電影節榮獲得最高榮舉的「最佳攝制技術獎」。徐楓從此享有「冷艷俠女」的美譽。在聯邦公司五年,共拍了五部影片。她因主演《龍城十日》,獲得台灣第九屆金馬獎「最有希望新女星獎」。她以《大摩天嶺》一片,在二十屆亞洲影展獲得演技優異女主角獎。離開聯邦公司後,自一九七一到一九七五年,她主演過不止廿部影片,有武戲;有文戲,但以前者居多。武戲中著名的有《迎春閣之風波》與《忠烈圖》。在《忠烈圖》里,她飾演白鷹妻子伍若詩,夫妻均是明朝抗倭俠士;徐楓在該片沉默寡言而武功高強,形象特出。在《迎春閣之風波》則飾演冷艷的蒙古郡主,氣派雍容而出手狠辣,是她武俠片中最出色之作。趙文卓八歲起即向張植彬從師習武,曾為哈爾濱武術隊隊員;在大學時曾奪得全國錦標賽少年冠軍、中國全國大學生比賽全能冠軍、全國武術冠軍和當選中國國家武英級運動健將等榮譽,故有「功夫皇帝」稱號,1992年字《新方世玉》中被元奎提拔成為武打片新人,從而開始進入影壇,就這樣他輕而易舉地獲得了和大明星李連傑同台演出的機會。當時同在北影廠拍攝電影《黃飛鴻—王者之風》的國際大導演徐克,因為不滿出演「黃飛鴻」的演員的表演,決定破格起用名不見經傳的趙文卓出演大俠「黃飛鴻」。之後,徐克與趙文卓所在的體育大學簽訂了長期演出合約。因此便有了後來的電影《黃飛鴻——龍城殲霸》、《青蛇》、《滿漢全席》、《刀》及電視劇《黃飛鴻》等一系列徐克作品。傅聲香港著名電影功夫男演員,1971年,傅聲考進香港邵氏公司與香港廣播公司合辦的第一期演員訓練班,傅聲第一部影片是《十四女英豪》。由於傅聲的熱情、活躍、聰明,受到導演張徹的賞識,使之成為張徹第四代的干兒子。1973年張徹在台灣創建「長弓公司」,把原准備給另一位導演的劇本《方世玉與洪熙官》收回,計劃由自己拍攝,以做為「長弓」的創業電影。張徹大膽起用傅聲做為男主角,結果一炮而紅,將傅聲的演藝生涯推向高峰。同年傅聲演出張徹執導的《朋友》,獲得二十屆亞洲影展「最有希望男演員獎」。1983年7月7日,傅聲因車禍不幸去世。惠英紅憑電影《長輩》獲得第一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惠英紅的父親在文革時帶著妻妾子女逃到香港。14歲那年惠英紅加入夜總會表演歌舞,三年後一個偶然的機會,被大導演張徹賞識,收為乾女兒,成為邵氏基本演員。她演的處女作是《射鵰英雄傳》,扮演苦命女子「穆念慈」。1980年代惠英紅拍劉家良的功夫片揚名,一直以打女的形象出現銀幕上。進入90年代,楊紫瓊、楊麗菁等新一代「打女」崛起,創新的武術設計、多變的拍攝技巧和富有層次的演繹方式更受觀眾歡迎,惠英紅才漸漸地退出了影壇一線地位。直到現在,惠英紅仍然是唯一一位獲得金像獎的武打動作女星。黃家達動作片演員,擅長空手道、合氣道,起初在香港警察總隊部教授空手道,於1970年代參與數部功夫片導演郭南宏執導影片,《少林寺十八銅人》為代表作;1980年代前往美國好萊塢發展,拍攝多部動作片,至1999年仍有作品演出。主要作品有:《八百壯士》、《少林寺十八銅人》、《火燒少林寺》、《合氣道》、《雍正大破十八銅人》等。林青霞林青霞最受歡迎時,作品無論是質與量,在當代中國電影上都堪稱名列前茅。林青霞曾主演超過百部電影,主要包括:《窗外》、《我是一片雲》、《新蜀山劍俠傳》、《天山童姥》、《警察故事》、《刀馬旦》、《新龍門客棧》、《笑傲江湖之東方不敗》、《東方不敗—風雲再起》、《白發魔女傳》、《刀劍笑》、《重慶森林》和《東邪西毒》等等。1975年的《八百壯士》,奪得了亞洲影展最佳女主角;而1990年主演的《滾滾紅塵》一片,則為林青霞贏得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的榮譽。林青霞演出內容廣泛,大多屬於正面角色。晚期的《東方不敗》等的反串男角嘗試也頗為成功,曾創造風潮於一時。在台灣,林青霞最為人熟知的角色仍是與柯俊雄等合作的作品《八百壯士》。劇中林青霞演出泅水攜帶國旗潛赴上海閘北四行倉庫,鼓舞抗日守軍的女童軍楊惠敏。林青霞從此與「愛國藝人」形象密切連接。%D%A

9. 參與人數最多的電影的名字是什麼

我想《建國大業》裡面的名人應該是最多的,不過如果要是參與人數最多的電影的話,以前的《大決戰》三部曲 之類的片子應該是徵集了不少解放軍參與,人數絕對比 建國 要多的多。
不過還有一種說法:
蘇聯版《戰爭與和平》參與演出人數為影史之最,超過《一個國家的誕生》,《埃及艷後》和《賓虛》,總演員人數:595193人,重要角色36名 ,有對白的角色599人。波羅季諾會戰場面的拍攝動用了124533名蘇聯士兵和35000匹戰馬

10. 香港哪位演員拍的電影最多

成龍、周星馳、劉德華
也可能是
成奎安自1978年被李修賢發掘拍戲以來,從藝23年間,至今已拍了350多部電影、600多集電視劇。在這些戲里,他絕大多數的角色都是一些反面人物,即使他嘗試過出演警察、父親等親和型的正面人物,也始終難改他在大家心目中的「惡人」形象。由於角色的原因,「大傻」這個綽號已無奈地流行起來。

閱讀全文

與電影演員最多的電影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花木蘭電影用英語簡介 瀏覽:566
巨石強森10部必看電影 瀏覽:347
心在跳黎明哪個電影 瀏覽:720
中國類似我不是葯神的好電影 瀏覽:6
關於鄉村少年青春的電影 瀏覽:657
媽媽的朋友電影在線線觀中文5 瀏覽:316
好小子電影粵語 瀏覽:963
清朝古裝電影 瀏覽:334
古裝電影小孩深藏不露 瀏覽:402
素媛電影裡面小女孩現實還活著嗎 瀏覽:297
解剖美女恐怖電影 瀏覽:251
以和為貴電影粵語完整版 瀏覽:203
范偉網吧吃泡麵電影名字叫什麼 瀏覽:768
霸道總裁強行要了女主的電影 瀏覽:86
托雷基亞搞笑電影 瀏覽:364
無需vip的好看電影 瀏覽:410
自己如何拍電影 瀏覽:51
小孩子不喜歡看電影 瀏覽:241
英文電影好詞帶翻譯 瀏覽:350
八佰電影兒童繪畫 瀏覽: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