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評價電影《甜蜜蜜》
一首歌就是一個故事。這在電影《甜蜜蜜》里顯得格外在理。
陳可辛帶著修復版的《甜蜜蜜》參加今年第70屆威尼斯電影節影展「經典單元」,重新勾起了很多人關於這部電影,關於愛情的記憶。
相愛只需要時機,在一起需要很多運氣。不得不說,陳可辛真是一把寫愛情的好手,他總是能捕得最好的時機讓愛情滋生,卻又吝嗇了運氣的次數,他恰到好處地將細膩處放大,在平淡生活里寫出愛的本質。
關 於 台 詞
不知道為什麼,整部電影中蘆葦尾巴最喜歡的台詞居然是這段:新年進步。恭喜發財。一帆風順。身體健康。事事如意。龍馬精神。如意吉祥。大吉大利。萬事順意。友誼萬歲。
重點是最後一句:友誼萬歲。這是黎小軍和李翹經過除夕之夜的事情後,新年第一天,倆個人的一段對白,比起李翹前面「昨天晚上,大風大雨,倆個孤獨的人糊里糊塗地吃了頓團年飯而已。」話里的假裝不屑,後面這一長串的祝福話語才令人叫絕,繞詞的倆個人已經想不出什麼話能緩解尷尬了,詞窮的感覺有時候真的十分難受,曖昧不明的情感在「友誼萬歲」那裡戛然而止,李翹用友誼掩蓋了倆人的愛情,這句台詞的高明之處就在於它幼稚得深刻。完了鏡頭又立馬轉到了527房間。
愛情文藝片的美在於含蓄在於收,表達愛情不一定要海誓山盟,不一定要坐上熱氣球捧著鮮花拿著鑽戒……整個片子里,黎小軍只在電話里對小婷說過「我愛你」,他愛李翹,可這句話卻從來沒有對她說過,這是人物脾性,也是人物情感的強烈對比。
Ⅱ 如何評價電影《甜蜜蜜》
還記得當初情人節,修復版的《甜蜜蜜》登陸內地院線,不少人拒絕的理由很簡單——二十年前陪自己看這部電影的人,如今早已勞燕分飛。
影視作品之所以能成為經典的原因是,不同年齡段重溫會有不同甚至迥異的感受。
比如《甜蜜蜜》,讀書時看故事、看顏值,為黎小軍和李翹分手扼腕嘆息;在社會上摸爬滾打幾年,重拾二人的求生軌跡,才明白港漂的心酸與不易;成家立業,被零碎瑣事耗掉一大半精力後,也想通了李翹為什麼在第二次選擇時,還是情願跟著豹哥。
小編曾經疑惑,為什麼《甜蜜蜜》的英文名字是「Almost a Love Story」?這分明就是一部愛情電影啊!怎麼能用「幾乎」「差不多」這種含糊不清的修飾詞呢?
其實細膩如陳可辛,早就在細微之處回答了這個問題。
《甜蜜蜜》上映9年後,陳可辛再次操刀都市愛情片《如果愛》,英文名喚作「Perhaps Love」。二者交相輝映,導演一早就洞察了愛情的本質:我們看到的愛情大多隻是表象,更多的其實都是「不確定」。
不然,陳可辛不會提出這個兩難的問題——
你願意同黎小軍一起面朝大海,還是跟豹哥一同喂馬劈柴?
最終的結果,看過電影的都知道了:李翹陪豹哥來到了美國,黎小軍又輸了。
由此,觀眾對電影提出了疑問:第一次,生活所迫,天不時地不利人不和,李翹跟豹哥走了情有可原;可這次完全是天隨人願,黎小軍離了婚,豹哥山窮水盡,自己反而成了他的累贅,那李翹為什麼執意選擇了豹哥呢?
是愛情?是報恩?是更好的物質生活?
豹哥這個人,走南闖北善辨人心,在大風大浪打打殺殺中練就了一種了如指掌的淡定和漠然,他面對心愛的女人,總是把傷心事笑著訴說。
所以李翹跟他走了。
電影的最後,在播放鄧麗君去世的消息,李翹停住了腳步,黎小軍走了過去又退了回來。兩個人站在那裡聽完新聞後,抬頭望著對方,一毫秒的遲疑後,淡淡地微笑。李翹已經蒼老,黎小軍木訥依舊,時光把兩個人隔開,他們經歷了無數悲歡離合,再次重復,也只能相顧無言。
我們作為局外人,清楚地聽見命運車輪的巨大轟鳴,看見其壓過的深刻軌跡。
Ⅲ 高分:影片《甜蜜蜜》很感人,可結局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我是不相信有命運的,後來慢慢就信了。因為年紀大了一些以後,才知道有些事情是真的只能信命了。
當初我在上學的時候,小禮堂里在放映《甜蜜蜜》,當張曼玉和黎明在紐約街頭擦肩而過的時候,全體女生都一起發出了整齊的一聲嘆息。而我站在門口,不屑一顧——要是導演現在把這個電影就此完結掉,那才叫牛呢!
那時年輕氣盛的心裡從來沒有想過人生之中會有不如意,我們都遲早會有一天,需要一些溫情來安慰自己。此時完結兩人的故事或者說緣分,是個干凈利落的選擇。只是,那些還在黑暗中隱含期待的觀眾們,他們的心情是什麼樣的呢?
也許,那個時候,世界是嶄新的,機會是大把的。似乎永遠都是迎風傲立的我們,是不需要什麼可以讓自己將來回顧的片刻溫情的。因為所有的故事都還沒開始,所有的命運都只是還在等待。
就象張曼玉和黎明剛剛從黑白的地鐵上下來一樣。沒有什麼是值得回頭的。
然後他們在他們的故事中跌宕起伏,生死愛戀。我們在我們的生活中一樣跌宕起伏,生死愛戀。不管故事是怎麼展開的,最後我們明白的其實都一樣。
那就是,命運真的是不可琢磨。一切都是輪回,只是看我們的運氣如何。
如果說要選擇一滴留在我心裡的眼淚,那麼我希望是當黎明從張曼玉身後出來的那一剎那——音樂驟然響起,而一切一切都無法形容。
不知道有多少回,只要每次看到這個鏡頭的時候,我都會在心裡暗暗嘆息一聲。看著張曼玉在紐約的街頭慢慢的被鏡頭吞噬,看著自己的心裡在慢慢老去。
然後在很多年以後的一天,我在一個咖啡館里和這個電影再次不經意間重逢。猶如多年以後的紐約街頭一樣,大家臉上都開始有了歲月的痕跡之後,再面對命運的安排。我仍然是在心裡暗暗嘆息一聲,只是臉上什麼都已經看不出來。
認命了吧。幾千里奔波徘徊,幾千個日升日落。最後還是在這里相聚啊!
就象電影一樣,人潮湧動之中,他們分分合合,時光流逝。這本是平常,如果沒有最後的一段鏡頭——和開頭一樣,黑白的地鐵中,未來將要有很多故事的兩個人背靠背依偎在一起。然後,他們在茫然中不知道已經開始一生的錯過。
就象在畢業舞會上,一個即將離開的人和一個剛剛進來的人,茫然中開始錯過。
說來說去,不就是個擦肩而過嗎?
只是,我們還能象電影中那樣,最後在茫茫人海中相逢嗎?
Ⅳ 《甜蜜蜜》這部影片哪裡好為何它成為了難以復制的經典
我覺得《甜蜜蜜》之所以會成為難以復制的經典是因為,沒有過度講究道德政治的正確愛情,原本我多麼討厭這樣子輕易愛人的怯懦的黎小軍,但總歸現實是這樣的,在那樣一個語言都不通,沒有歸屬感的地方,對於情感的萌生,是一種特殊處境下的必然。
兩人的際遇是錯誤,還是正確也無法輕易下判斷。當那場婚禮,那場下雨天的分離,還有紐約街頭的追逐,直到最後又回到黑白沒有認識彼此的時候,兩人頭靠頭的睡著,我無法說出這樣的安排是狗血的,反而我被打動,斷斷續續不經意的交集,還是很心動的,人物也如此真實細膩的。
一種註定又是一種不經意,但正因此才讓人無法忘卻和捨不得,到頭來一切過去放下的時候,只能發笑的傻傻站在街頭看著對方,好像命運和自己開玩笑。但很奇妙的一點是,我明明感覺到了兩個人之間關系大致的走向,卻依然會被兜兜轉轉的可預見的故事所打動,可能它不止講愛情,我也看到了更多。
當年黎明演個又土又愣的小夥子演得多好,張曼玉多漂亮同時演得又是多好,這片子現在拿出來看仍然會讓當初那個少年已成不惑之年滿頭白發的我,盯著屏幕一動不動,內心翻湧。沒有激烈的矛盾沖突,那時還沒有混成琛哥的豹哥雖然在黑社會,也沒有表現社會人的腥風血雨,可就是好看,黎小軍和李翹的內心戲是那麼自然讓人提防不了,雖然放了很多內地人來香港的一些土笑話,但這片子怎麼看著看著就想流淚了。
Ⅳ 為什麼甜蜜蜜電影看不了
可能你不是會員 所以看不了
Ⅵ 誰看過 甜蜜蜜 電影,好看不
電影《甜蜜蜜》是香港導演陳可辛的代表作,張曼玉、黎明和曾志偉主演,1996年上映。影片獲得第1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九項大獎以及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劇情片、美國西雅圖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等大獎,被《時代周刊》評為年度全球十大佳片第二位,也被認為是20世紀末期最成功的愛情文藝片之一。影片令女主角張曼玉繼《阮玲玉》之後第二度摘得金像獎和金馬獎雙料影後。《甜蜜蜜》上映的1996年正值香港回歸中國前夕,同時也是華語一代歌後鄧麗君逝世翌年,電影藉助這一特殊時代背景講述了20世紀末期香港新移民的艱辛歲月,並以鄧麗君的歌曲《甜蜜蜜》貫穿始終,成功抓住兩岸三地中國人的共通情感。影片劇情始於1986年,終於1995年鄧麗君驟逝當天,在中國出現移民潮的大背景下,通過小人物的命運展現了香港回歸前十年的歷史變遷。
陳可辛曾表示,《甜蜜蜜》並非單純愛情故事,它更多是在講述拼搏、講述人生、講述時代。電影在香港回歸前夕的1996年11月上映,公映一個月仍位居全港票房冠軍。
Ⅶ 如何評價電影《甜蜜蜜》
《甜蜜蜜》有一種懷舊的模樣,懷念鄧麗君,懷念「最初」的移民風景,懷念一點一滴的情事,懷念歲月的顛沛流離,懷念大時代中飄落下來的微小情愫,在任何時間空間的一對男女,都有一種看不見的情絲牽著,它就喚作緣分,沒有人看得見,也沒有人可以預見。
該片不僅結合了中國20世紀80、90年代的國情且時間空間跨度之大使愛情在其中醞釀成一顆又酸又甜的果實。情人節看這種電影有憶苦思甜之感,這也是部催人淚下之作。
基本信息
《甜蜜蜜》是由UFO電影人製作有限公司、嘉禾電影有限公司製作的愛情片,由陳可辛執導,張曼玉、黎明、曾志偉、楊恭如主演。
該片於1996年11月2日在中國香港上映,2013年修復版入選第七十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經典單元展映,2015年2月13日修復版在中國內地公映。
Ⅷ 電影《甜蜜蜜》為什麼找不到 哪裡可以看
1、電影《甜蜜蜜》可以在愛奇藝看,需要會員。
2、電影《甜蜜蜜》由陳可辛導演,張曼玉、黎明和曾志偉主演,1996年公映。
3、1996年正值香港回歸前夕,也是一代歌後鄧麗君逝世翌年。電影藉助這一特殊時代背景,講述了20世紀末期香港新移民的艱辛歲月,並以鄧麗君的歌曲《甜蜜蜜》貫穿始終,成功抓住兩岸三地中國人的共通情感。
4、影片劇情始於1986年,終於1995年鄧麗君驟逝當天,在中國出現移民潮的大背景下,通過小人物的命運展現了香港回歸前十年的歷史變遷。
拓展資料:
劇情:
1986年3月1日,黎小軍(黎明飾)告別了女友方小婷(楊恭如飾),一個人從天津來到香港。他最大的理想就是賺到錢能把小婷接來成婚。
在香港,他認識了在麥當勞工作的李翹(張曼玉飾),兩個孤獨的人終於成了朋友。偶然間,他們發現彼此都很喜歡鄧麗君的歌。直到有一天,他們發現對方並不是自己來香港的理想所在,於是他們分手了。小婷終於成了黎太太,李翹也跟了混黑社會的豹哥(曾志偉飾)。
日子彷彿就應該這樣繼續,可是他們終於發現自己一直深愛著對方。緊接著的一場變故(豹哥意外身亡)使兩人再次相遇,時間已是1995年5月8日,他們在紐約唐人街一家商店的櫥窗前,一起看著鄧麗君去世的消息。當四目相對,耳畔傳來的又是那首他們在香港一同唱過的《甜蜜蜜》。
角色
1、李翹(演員:張曼玉)
一個來自廣州的女人,到香港是為出人頭地,賺大錢給家鄉的媽媽建新房。她愛黎小軍,但他並不是她來香港的目的,她與他懷揣不一樣的理想。豹哥,也許不是她最愛的男人,但她選擇跟隨他,出於理想抑或金錢已不重要。世事難料,豹哥在紐約街頭死在小混混槍下。
人群穿梭,李翹終究沒有追到小軍疾馳的單車。茫茫人海里,只剩下做過了香港人也做成了美國人的李翹。但當一曲《甜蜜蜜》響起,唯有鄉音才能指引故鄉人。這一刻李翹終於找回自己——那個喜愛鄧麗君,骨子裡只屬於家鄉的人。
2、黎小軍
(演員:黎明 )
一個穿著藍色棉衣和帆布鞋莽莽撞撞闖進香港的人,孤獨與畏懼極需安慰。不遠千里來到言語不通的香港,只為了能給未婚妻小婷以幸福生活。然而不知不覺物換星移,夢想竟已悄然改變,直到唯有離開小婷才是對她公平。
他愛上了李翹,卻沒有足夠勇氣面對,他執著,卻也內向呆板有些傻氣。不過傻人總是有傻福,兜兜轉轉,終於在異國他鄉重逢所愛,伴著永遠的《甜蜜蜜》。
Ⅸ 黎明張曼玉電影《甜蜜蜜》引導別人出軌,道德敗壞,這樣的電影怎麼可以播放呢
這就是個人所處的位置和看事物的角度不同所致,比如:高尚的人看見別人出軌就會覺得其很無恥,而出軌者本人則覺得自己是真愛(大部分是女方),或者覺得自己有本事和可炫耀的資本(男方基本如此)。由此延伸到出軌類型的電影上時,很少一部分有思想的人能夠透過外表看到其糟粕的本質,如你,而大部分人則都被導演玩弄的所謂文藝和情懷所蠱惑,可笑的是有些人為了表示自己也很文藝很情調,盲目趨之,人雲亦雲,甚至這其中更有一些自己正在出軌或想要出軌的,正好找到了一件遮羞布。而由此催生的這類影片的龐大市場,那些影視公司和導演們又怎麼會放棄呢?希望可以幫到你,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