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陳明道是誰
陳道明,1955年4月26日出生於天津,祖籍浙江紹興,中國影視男演員,國家一級演員,第十屆、十一屆、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八次全國代表,廣電總局頒發優秀電影表演藝術家,2006年中宣部「四個一批」人才,中國環境文化促進會理事,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委員。中國電影家協會主席。
1989年憑借電視劇《末代皇帝》獲得第7屆中國電視金鷹獎最佳男演員和第9屆中國電視劇飛天獎優秀男演員獎 [1] 。1990年《圍城》獲得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第三屆學會獎,全國製片廠第二屆優秀電視劇評選最佳男主角獎,第十一屆「飛天獎」最佳男主角獎 [2] 。1999年的《我的1919》使其獲得第20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男主角 [3] 。2001年,陳道明憑借在《康熙王朝》中的演技獲得了「美菱杯」觀眾最喜愛的男演員評選銀獎和第二屆陽光健康電視明星,並獲得第20屆中國電視金鷹獎最佳男演員提名。2007年主演電視劇《卧薪嘗膽》 [4] 。2012年主演電視劇《楚漢傳奇》,飾演劉邦。 [5] 2014年主演張藝謀執導的電影《歸來》,該片於5月27日上映 [6-7] 。2017年12月,確認出演古裝權謀劇《慶余年》 [8] ;憑借該劇入圍第26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最佳男配角獎 [9] 。2018年12月29日,陳道明當選中國電影家協會主席 [10] 。
2. 電影演員王心剛近況
王心剛,男,1932年1月1日出生於遼寧大連人,電影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1956年,參加故事片《寂靜的山林》的拍攝,飾男主角馮廣發,開始電影演藝生涯[3]
。1962年,被國家文化部評選為「新中國22大電影明星」之一
。1982年,在《知音》影片中成功塑造了蔡鍔的形象,榮獲第5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男演員獎。1990年,與菲利浦·博薩斯合作導演影片《白求恩——一個英雄的成長》,該片榮獲全國優秀影片獎特別獎。1991年,王心剛被載入《中國電影電視藝術家辭典》。
1995年12月,獲為紀念世界電影誕生100周年和中國電影誕生90周年而特設的「中國電影世紀獎」,同年當選為「中華影星」
。2005年,獲國家人事部和廣播電影電視總局頒發「國家有突出貢獻電影藝術家」稱號,同年獲中國電影百年百位優秀演員。2006年,與翟俊傑導演合作,出演了為紀念紅軍長征勝利70周年而拍攝的獻禮電影《我的長征》。2009年,獲第十二屆電影表演藝術學會獎「終身成就獎。2012年,獲得亞洲演藝名人「中國電影終身成就大獎」
。[1] 2014年,獲得第2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終身成就獎。
3. 有關演員石聯星的介紹
石聯星1914年6月1日生於湖北黃梅縣,1932年參加革命,1938年參加上海抗日救亡演劇二隊(疑誤,據顏一演《在救亡演劇二隊的日子裡》中全體隊員名單,其中沒有石聯星),同年,參加抗敵演劇二隊,1940年在廣西擔任廣西省立藝術館教員。
1941年至1944年進入新中國劇社擔任演員。1945年進入延安魯藝。1945年至1946年擔任華北聯大戲劇系教員。1948年參加河北石家莊宣傳部工作,1948年7月1日加入中國共產黨。
(3)我的1932電影演員有誰擴展閱讀
個人電影作品:1949年在「東北電影製片廠」拍攝影片《趙一曼》,成功地塑造了革命戰士趙一曼的英雄形象。此後,她又主演了《湖上的斗爭》等影片,參加了中蘇合拍的《風從東方來》的導演工作。先後在北京電影製片廠任演員,北京電影學院教表、導演課。
尤其是她創造的趙一曼的形象,轟動了新中國,曾給予億萬人民群眾以巨大的鼓舞。在1950年第五屆國際電影比賽大會上,《趙一曼》受到熱烈歡迎,石聯星也因此榮獲了「優秀表演獎」,為新中國的電影事業爭得了榮譽。
4. 電影演員韓蘭根
韓蘭根(1909.3.29.—1982.1.27.)
電影演員。上海人。少時家貧輟學。十六歲進入電影界。三年代先後在《漁光曲》中的小猴知名。1942年後主演並導演了一批滑稽影片。建國後,任長春電影製片廠演員。曾在影片《未完成的喜劇》中扮演主角。一生參加拍攝影片二百五十餘部。
5. 六十年前評選出來的新中國二十二大電影明星,如今還剩下幾人
六十年前的1961年,經歷過那個時代或者熟識 歷史 的朋友應該知道,那時候新中國面臨建國以來最嚴重的經濟困難,我們稱之為「三年困難時期」,又稱「三年自然災害」的最後一年。越是艱難的時候,我們越是需要文化藝術支撐和鼓舞著我們的前進。這個時候,國家提出評選中國電影界自己的明星的事宜, 最後確定趙丹、白楊、張瑞芳、上官雲珠、孫道臨、秦怡、王丹鳳、謝添、陳強、張平、於藍、崔嵬、於洋、謝芳、李亞林、張圓、龐學勤、金迪、田華、王心剛、王曉棠、祝希娟等22人。他們被定名為「新中國人民演員」,俗稱「二十二大電影明星」。
六十年過去了,這些老一輩的藝術家大多都已經永遠離開我們了。 如今仍然健在的僅剩下八人 ,他們早已是耄耋老人,最老的已經將近一百歲。他們對於我們年輕一代人來說也許感到有點陌生,然而對於曾經抱著對藝術、對國家、對人們的滿腔熱情,先後深入山區、災區、農村、廠礦、部隊、學校、甚至戰場等演出,在新中國影壇樹立可歌可泣的銀幕畫廊高聳的豐碑的這些老藝術家,我們應該記住他們。
仍然健在的8位老藝術家當中,年齡最大的是秦怡。1922年1月,剛剛過完99周歲生日的秦怡出生在上海浦東的一個封建大家庭。 1938年,當時16歲的她為了參加抗日宣傳活動而從上海中華職業學校肄業。她在中國銀幕上以塑造端莊秀美、溫柔賢淑的女性形象著稱,被人們稱為美了一生的女性。
年齡第二老的是田華,她於1928年出生於河北省唐縣,今年也已經是93歲高齡。 田華在1950年電影《白毛女》當中飾演的白毛女喜兒是中國電影史上一個十分經典的銀幕形象,她在1958年《黨的兒女》當中塑造的李玉梅形象同樣是十分卓越。年過90的她身體十分硬朗,在不久前的央視元宵晚會當中她仍然出場表演。
年齡排第三的是於洋,1930年生於山東省黃縣的他今年91歲。 於洋早在14歲的時候就跟隨哥哥投身於八路軍當中,走上了革命道路。因此,於洋在以後的影視作品當中也基本上都是一身正氣的軍人首長形象。於洋的太太楊靜同時是電影明星,盡管她沒有入選二十二大電影明星當中,但是當時還是十分知名。楊靜比於洋大差不多兩歲,如今他們夫妻倆仍然十分 健康 。
年齡排第四的是王心剛,1932年1月1日出生於遼寧省大連市的他已經將近90歲。 帥氣陽光的王心剛是當年銀幕第一小生,他與王曉棠這對銀幕情侶是那個時代不折不扣的第一男神女神。曾說過「我甘願做一個普通老頭兒」的他如今很少在公眾面前露臉,他的妻子楊紹采也曾經是演員,結婚後飾演。帥氣的王心剛和妻子結婚六十多年一直都十分恩愛。
年紀排第五的是金迪。金迪原名金慧琴,原籍江蘇蘇州,1933年2月25日生於上海,今年88歲。 1959年,金迪在《我們村裡的年輕人》中成功地飾演農村女青年孔淑貞成為了當時的優秀女青年典範。1987年調往深圳電視台工作,任導演。2020年,獲中國文聯終身成就電影藝術家表彰。 金迪還是香港歌手甄妮的親阿姨。
年齡排第六的是王曉棠。王曉棠,1934年1月出生於河南省開封市,今年87歲。 王曉棠是那個年代的「美麗女神」,傳神的眼睛,奔放的熱情,感染了觀眾。《野火春風斗古城》里的金環、銀環,《海鷹》里的玉芬,《英雄虎膽》中的阿蘭等都成了那個年代深入人心的銀幕形象。2020年9月,王曉棠獲得新時代國際電影節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全國十佳電影女演員獎。
年齡排第七的是謝芳。謝芳,原名謝懷復,1935年出生於湖北省黃陂縣,今年86歲。 1959年,謝芳參演個人首部電影《青春之歌》,從此步入影壇,優雅大方,擅長扮演知識分子的她是新中國第一代知性女性的銀幕代言人。如今的謝芳仍然活躍在影視圈當中,不久前,她與田華、李光羲在央視元宵晚會當中演唱歌曲《到人民中去》。
在仍然健在的8位新中國二十二大電影明星當中,年紀最小的是祝希娟。祝希娟,1938年1月17日出生於江西省贛州市,今年83歲。 1961年,祝希娟憑借戰爭電影《紅色娘子軍》獲得首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女演員獎,因此入選為新中國二十二大電影明星。如今的祝希娟在演藝圈同樣十分活躍。
6. 王心剛去世了嗎
截止到2021年6月王心剛沒有去世。
王心剛,1932年1月1日出生於遼寧省大連市,中國內地演員。
1956年,主演個人首部電影《寂靜的山林》,從此開始了他的電影生涯。
1990年,與菲力浦·博薩斯聯合執導劇情電影《白求恩:一個英雄的成長》,該片獲得全國優秀影片獎特別獎。
2006年,主演獻禮電影《我的長征》。
2009年,獲得第12屆電影表演藝術學會獎「終身成就獎。
2012年,獲得亞洲演藝名人「中國電影終身成就大獎」。
2014年,王心剛獲得第2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終身成就獎。
王心剛早年經歷
王心剛自小喜好文藝,尤其對舞台表演有濃厚興趣。進入中學後,在語文教師的帶領下,他參加了業余文藝演出活動。
1949年,即將中學畢業時參加了沈陽市舉辦的文藝骨幹訓練班。之後,加入東北軍工局文工團(後改為抗敵話劇團),成為話劇演員,後為沈陽部隊抗敵話劇團演員。
1950年9月,王心剛入伍。之後,成為沈陽軍區軍工局文工團演員。
1951年9月,成為東北軍區文工團的演員。
7. 想看我出生了,但……1932年上映的由齋藤達雄主演的免費高清資源
《我出生了,但…… 大人の見る絵本 生れてはみたけれど》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gPHBo8gtcmQtL8A16UetRA
小職員搬到城郊,豈料山雨欲來,大人與小孩世界各自上演不同的權力游戲。新來的一雙小兄弟給小鄰居欺負得眼淚漣漣,後來借用別人的武力做了小霸王。小兄弟目睹窩囊的父親扮小丑取悅老闆,氣上心頭罵了父親一頓,然後絕食抗議。暖熱飯團最後送到兩張小嘴裡,一家人和氣收場,小孩上了生命「寶貴的」頭一課。大人虛偽,莫非真的有道理?劇本原來寫大兒子離家出走,小津大筆一改,他那些放任的少年從此亦離我們而去。 日本「電影旬報」選為年度最佳電影。
8. 上海30年代最紅的明星資料。
電影女演員。湖南長沙人(1914--1987年4月12日)。王人美的父親原來是瀏陽一中的教員,而毛主席當年就認識她的父親。1956年毛澤東接見電影家協會成員時,還問王人美:「細妹兒(湖南話,最小的妹妹),你還記得我嗎?我在你家避過難呢。」1927年,王人美到黎錦暉創辦的美美女校學習歌舞。黎錦暉讓她改名王人美,將這女孩列入王家的「人」字輩,是要破一破女性不入家族輩分的舊習。在美美女校學習歌舞期間,王人美就跟著黎錦暉學習歌舞。她學得快,嗓子亮,又能識譜,黎錦暉總是要她先試唱,然後讓她當「小先生」教其他人後來,王人美果然沒辜負期望,成了上海早期著名的歌星和影星。同年王人美到上海加入中華歌舞團。1931年加入聯華影業公司為電影演員。1935年入電通影片公司。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王人美拒絕為日寇拍片,積極參加抗日活動並參與了以"七·七"事變為主題的大型話劇《保衛盧溝橋》的演出。抗戰期間她主要從事話劇活動。抗戰勝利後到上海,先參加上海實驗電影工場,後進昆侖影片公司。解放後她返回上海,在長江電影公司拍片,後入北京電影製片廠工作。1935年由王人美主演的影片《漁光曲》曾在莫斯科舉行的國際電影節上獲得榮譽獎,這是中國第一部在國際電影節上獲獎的影片。1951年她主演的影片《兩家春》被文化部評為1949~1955年優秀影片。
參與影片:
野玫瑰 (1932)、 共赴國難(1932)、芭蕉葉上詩 (1932)、 都會的早晨(1933)、 春潮 (1933)、漁光曲(1934)、 小天使 (1935)、風雲兒女(1935)、壯志凌雲(1936)、長恨歌(1936)、關不住的春光(1948)、兩家春(1951)、花兒朵朵(1962)、探親記(1958)、 青春的腳步 (1957)、猛河的黎明 (1955)
9. 電影我的1932上映了嗎
早就上映了!
10. 電影演員王心剛的年輕時的照片
電影演員王心剛的年輕時的照片?
回答
王心剛,
1932年1月1日出生於遼寧省大連市,
內地演員。
圖片:
1958年,出演劇情電影《永不消逝的電波》,這是王心剛從影第一次飾演反派角色 。
1961年,主演戰爭電影《紅色娘子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