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國外60、70年代的老電影女明星有哪些
奧黛麗·赫本、凱瑟琳·赫本、多麗絲·戴、伊麗莎白·泰勒、朱麗·安德魯斯、索菲亞·羅蘭、葛麗亞·嘉遜、瑪吉·史密斯、格蘭達·傑克遜,還有我超喜歡的凱瑟琳·德納芙
費雯·麗和格蕾絲·凱麗,以及瑪麗蓮·夢露都是50年代及以前的。
② 70年代的知名電影演員有哪些
劉德華 周潤發 成龍 李連傑 任達華 黃秋生 周星馳很多 都是70年代小有名氣的
③ 七八十年代有哪些優秀的演員
七八十年代的大陸女明星
張瑜
張瑜,代表作品有:《廬山戀》、《小街》、《啊!搖籃》、《巴山夜雨》等。
潘虹
潘虹(1954年11月4日-
),原籍中國江蘇常熟,生於上海,國家一級演員。1976年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二十世紀70年代中期登上銀幕,先後主演《奴隸的女兒》、《沙漠駝鈴》、《苦惱人的笑》、《透過雲層的霞光》、《杜十娘》、《人到中年》等多部影片,多次獲得演藝界重量級獎項,其中三次獲得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女主角獎,是迄今為止金雞獎史上第一人。在當時國內影壇與劉曉慶及斯琴高娃並列稱為新時期三大女星之一,曾被《中國電影周報》評選為「中國新時期十大電影明星」及日本《電影旬報》評選的「世界十大影星」榮譽稱號。
斯琴高娃
斯琴高娃,代表作有《駱駝祥子》、《成吉思汗》、《大宅門》、《康熙王朝》等。
劉曉慶
劉曉慶重慶市涪陵區人,國家一級演員。曾獲得第三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女配角獎,第七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女主角獎,第十屆、十一屆、十二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女演員獎等。
傅藝偉
傅藝偉生於哈爾濱。1978年拍攝第一部影片《她從霧中來》,那一年,她才只有14歲。她出演的電影《咱們的退伍兵》獲1986年第六屆中國電影金雞獎特別獎,第九屆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廣電部1985年優秀影片獎。傅藝偉後調入北京電影製片廠,並完成了拍攝《風流女諜》、《爺倆開歌廳》等電影的任務。憑借電視劇《封神榜》中的精湛演技,受到廣大觀眾的喜愛,迎來了事業的第一個高峰。
劉佳
劉佳,黑龍江省鶴崗市人,1960年10月17日出生,於1978年考入北京電影學院,現為中國廣播藝術團演員,國家一級演員。1977年出演反特電影《黑三角》而一舉成名,成為那個年代的青春偶像;近年來佳作不斷,《家有九鳳》、《任長霞》、《戈壁母親》、《密戰》、《張小五的春天》迎來了藝術生涯的又一個高峰。
呂麗萍
陳曉旭
陳曉旭(1965.10.29—2007.5.13)是1987年版《紅樓夢》電視連續劇中林黛玉一角的扮演者,其對黛玉這個人物的詮釋,深受眾多中國觀眾的喜愛。
姜黎黎
姜黎黎,遼寧沈陽人,影視演員。1975年考入長春電影製片廠演員劇團,1976年拍攝首部影片《雁鳴湖畔》。代表作品:《紅牡丹》、《赤橙黃綠青藍紫》、《街上流行紅裙子》。1983年獲得第六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女配角獎。
惠娟艷
惠娟艷,江蘇無錫人。只要是認識惠娟艷的人,不管是影視圈內的或是與藝術一點也不搭界的朋友,沒有一個不翹大拇指不誇贊她的,都說她為人真誠、熱情善良,一副菩薩心腸。而惠娟艷的精湛演技,使她在多年的從藝生涯中,得心應手地塑造出了許多令人難以忘懷的熒屏形象。
殷新
殷新,1958年2月生,河南開封人。著名女演員。1974年入廣東省五七藝校學習。1977年畢業後入廣東省歌舞劇團任演員。1979年入中國青年藝術劇院任演員。曾參加演出話劇「深夜靜悄悄」、「原野」、「風雪夜歸人」等。1985年任北京電影製片廠演員。在《駱駝祥子》影片中扮演被逼為娼的小福子,初顯表演才華。並在電影《大橋下面》、《血,總是熱的》、《女間諜遺書》中飾演重要角色。主演了《一個女人的命運》里的農村少婦梅春,到農村去體驗生活,學習劃船、采菱、拉犁、喂豬、織布等。
殷新十分注意人物的細節刻畫,對人物感情的控制層次分明,恰到好處,善於扮演富有抑鬱愁苦的情感和深沉內向性格的女性。
楊海蓮
吳海燕
中國著名演員,原籍江蘇省沭陽縣顏集鎮,1954年生於上海。吳海燕本是京劇舞台上一位文武全能的刀馬花旦,她從事電影工作,可以說是半路出家,被時人稱為「上影一枝花」。
宋春麗
宋春麗(1951年2月17日-),出生於河北省冀縣;中國演員。北京電影學院「明星班」畢業。自1964年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宋春麗就一直是一名部隊文藝工作者。現任「八一電影製片廠演員劇團」演員、國家一級演員;同時,她還是中國文聯理事,中國電影家協會理事,中國電視家協會理事,以及中國電影表演學會副會長。
王馥荔
王馥荔,女,1949年11月12日出生於江蘇徐州市,江蘇省話劇團演員,被譽為中國影壇上的「天下第一嫂」。
12歲進入江蘇省戲曲學校學花旦,1967年畢業。分到江蘇省京劇團工作。她的電影處女作是1973年八一廠拍的《水上游擊隊》,她在影片中扮演一江南姑娘。1975年,長影邀她在《金光大道》中扮演呂瑞芬,獲得成功,獲得「天下第一嫂」的稱呼。後來當謝晉拍《天雲山傳奇》時便請她演宋蔽,年齡跨度較大,性格變化也較為復雜,這個角色使她在演技上日臻成熟。
樂韻
樂韻,1967年出生於上海。曾有機會扮演央視版《紅樓夢》中「鳳姐」、「尤三姐」,但最終放棄。
叢珊
1962年5月19日出生在一個文藝工作者家庭。自幼在良好的藝術環境中成長,受到藝術的熏陶。父母都是崑曲演員。
1980年,十八歲的叢珊考入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學習舞台表演。參演《牧馬人》1982年,著名導演謝晉拍攝影片《牧馬人》
,叢珊以她質朴的外表形象被選中飾演女主角李秀芝。電影《牧馬人》的上映給國人帶來了極大的震撼,觀影人數達到了1.2億,國人也在一夜之間迷戀上了影片的女主角叢珊。這是叢珊第一次上銀幕,也是這部電影,讓觀眾第一次認識了叢珊,記住了叢珊。在《牧馬人》里,叢珊以質朴、細膩,富有生活氣息的表演,成功地塑造了李秀芝這一純真、善良、可愛的農村婦女形象。由於導演和演員的密切配合,使該片獲得了文化部1982年優秀故事片獎和1983年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叢珊在82年金雞獎最佳女主角競爭中獲得提名。同年,她還以60萬選票當選《中國青年報》「最喜愛的十大青年銀幕形象」榜首。
17
朱碧雲
高英
高英,江蘇省話劇團演員。自1979年開始,先後在上影攝制的影片《她倆和他倆》、《等到滿山紅葉時》、《燕歸來》等影片中擔任主要角色。其中,影片《她倆和他倆》獲文化部1979年優秀影片獎;其本人因在影片中飾演方方和園園,獲文化部1979年「青年優秀創作獎」。
肖雄
肖雄,中國影視、話劇女演員。原藉廣東潮陽,1958年9月11日生於上海。代表作品《逆光》、《蹉跎歲月》等。
宋曉英
宋曉英(1954-
)著名表演藝術家,吉林省白城人。1971年高中畢業後進入吉林省吉劇團,1973年初登銀幕,參加了重拍片《平原游擊隊》的拍攝,翌年調入長春電影製片廠,此後相繼拍攝了《金光大道》、《鎖龍湖》、《薩里瑪珂》等影片。
1985年考入北京電影學院表演進修班學習,畢業後在影片《鴛鴦樓》、《超速》、《後會有期》中飾演角色,1991年因主演影片《燭光里的微笑》獲第12屆「金雞獎」最佳女主角獎。
溫玉娟
溫玉娟,國家一級演員(正師級)。1959年8月出生於山東省龍口市黃城集村。戲劇專業畢業,現就職於中國人民解放軍空政話劇團,兼任中華全國青聯委員,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中國電影家協會會員,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環境文化促進會理事等職,多年來一直擔任全軍高級專業技術資格評審執行委員會委員。
邵慧芳
冷眉
朱琳
朱琳出生於北京,1978年畢業於中國醫學科學院,自幼喜愛藝術,學習過舞蹈體操,80年代初又就讀於電影學院,再加端莊秀麗,文文靜靜,天生一股書卷氣,因此導演常讓她演知識分子形象:《叛國者》里的實驗員,《白柵欄》及《凱旋在子夜》里的護士、《二十年後再相會》中的技術員、《遠離戰爭的年代》中的歌劇演員……這些生活:實驗室里身著白大褂做實驗,急診室打針發葯,排練廳說戲合樂,她都經歷過,演起來可以說得心應手。
洪學敏
洪學敏,在80年代紅極一時,被譽為「金牌女配角」。因在上世紀80年代出演電影《喜盈門》中「小姑子」仁芳一角走紅全國。
李羚
張芝華
張芝華,1958年生,上海人,中國電影演員。自步入影壇,相繼在《好事多磨》、《女大當婚》、《忘不了你》、《滴水觀音》等影片中擔任重要角色。她的表演鬆弛、自然,能把握住整個人物的精神特質,頗受專家和觀眾的好評。
薛白
譚小燕
沈丹萍
中國女演員,1982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代表作有電影《被愛情遺忘的角落》、《屠城血證》、《戰爭子午線》、《留村察看》,電視劇《有一個青年》、《一年又一年》。
張力維
1954年11月17日生於北京。自1973年在影片《海霞》中扮演一位漁家姑娘,以清秀淳樸的形象出現在銀幕上,多年來她始終活躍在銀幕、屏幕上,扮演了眾多不同類型的角色,從純朴少女到白發老嫗,塑造了一個質朴、自然、可愛的女性形象。她的主要影片有《南疆春早》、《春雨瀟瀟》、《R4之謎》、《太陽山》、《人之初(1992)》,電視劇《丹姨》等,因在《丹姨》中成功地扮演了女主角而榮獲「表演學會獎」,1993年,她在影片《人之初(1992)》中飾演一位母親形象,因表現出色,而榮獲第13屆電影金雞獎最佳女配角獎。
李秀明
李秀明(1954.12.9-),中國電影女演員。1972年初中畢業後入天津人民藝術劇院學員班,1973年結業後留劇院任演員。1976年起任北京電影製片廠演員。是中國影協第五屆理事。曾主演《甜蜜的事業》、《今夜星光燦爛
》、《孔雀公主》等影片。1981年因在影片《許茂和他的女兒們》中扮演四姑娘獲第二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女主角獎和第五屆電影百花獎最佳女演員獎。
楊麗坤
龔雪
龔雪,中國著名影視演員,中國電影金雞獎和大眾電影百花獎雙料影後。八十年代,她在銀幕和熒屏上塑造了多個精彩的藝術形象,成為那個時代眾多觀眾喜歡的偶像。
何晴
蓋麗麗
④ 六七十年代著名女電影演員
1、劉曉慶2、斯琴高娃3、潘虹4、宋春麗5、姜黎黎6、龔雪7、方舒8、張瑜9、趙靜10、陳沖11、朱琳12、李羚13、趙娜14、張偉欣15、肖雄16、李芸17、沈丹萍18、傅藝偉19、林芳兵20、洪學敏!!
⑤ 香港六七十年代的影星有哪些
1、林青霞
林青霞,1954年11月3日出生於中國台灣新北市三重區,祖籍山東萊陽,華語電影女演員、作家。
1973年在台北西門町被星探發掘,主演個人首部電影《窗外》從而進入演藝圈。1976年憑借電影《八百壯士》獲得第22屆亞太影展最佳女主角獎。
2、王祖賢
王祖賢,1967年1月31日生於台灣省台北市,祖籍安徽舒城。華語影視女演員、歌手。
1984年,首次主演電影《今年的湖畔會很冷》,其後簽約邵氏電影公司到香港發展。1987年,憑借電影《倩女幽魂》中聶小倩一角提名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1992年,憑借電影《倩女幽魂Ⅲ:道道道》獲得第25屆西班牙錫切斯奇幻電影節最佳女主角。
3、翁美玲
翁美玲,出生於香港,籍貫安徽,英國戶籍 ,中國香港已故著名女演員。
1980年參加「英國華裔小姐」競選獲亞軍,進入演藝圈;1983年因參演武俠劇《射鵰英雄傳》飾演黃蓉而走紅並獲得廣泛關注;1984年參演《天師執位》和《楚留香》等電視劇並獲得了香港影視界的「年度十大影星」稱號 ;2010年在網路「全球娛樂人物排行榜中」排名474名。
4、李小龍
李小龍,原名李振藩,師承葉問,出生於美國加州舊金山,祖籍中國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均安鎮,世界武道變革先驅者、武術技擊家、武術哲學家、MMA之父、武術宗師、功夫片的開創者和截拳道創始人、華人武打電影演員,中國功夫首位全球推廣者、好萊塢首位華人主角。
5、狄波拉
狄波拉(原名李敏儀),1951年10月27日出生於香港,中國女演員、主持人。
1973年在香港「東方選美會」中勝出,代表香港參加在菲律賓馬尼拉舉行的「亞洲小姐」選舉,香港七十年代第一位港姐冠軍。1975年她主演了首部電影《大千世界》。
⑥ 七八十年代的中國女明星有哪些
1,潘虹
潘虹,1954年11月4日出生於上海市,中國大陸女演員,表演藝術家。她是首位登上《時代周刊》的華人藝人。1979年,潘虹憑借《苦惱人的笑》一舉成名。
2,劉曉慶
劉曉慶,1955年10月30日出生於重慶涪陵,1970年畢業於四川音樂學院附中。1973年被八一電影製片廠選中,擔任《南海長城》女主角,從此躍上銀幕。
3,張瑜
張瑜,1957年10月19日出生於上海,美國加州州立大學北嶺分校電影電視製作碩士畢業,美籍華裔女演員。1980年因在影片《廬山戀》中飾周筠,獲得第4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女主角獎。
4,趙娜
趙娜,山東青島人,中國內地女演員。1976年考入山東話劇團,後調入「八一」電影製片廠演員劇團。1980年開始,陸續拍攝了《元帥之死》、《花枝俏》、《大渡河》、《天山行》、《何處不風流》等影片。
5,張芝華
張芝華、1958年10月19日出生於上海、中國電影演員。1976年,參演首部作品《新風歌》。1980年,主演了旋律電影《好事多磨》。1985,主演了抗日戰爭勝利40周年電影《流亡大學》。1998年,憑借《趙先生》周若梅一角,獲得瑞士洛加諾最高獎金豹獎(女主角)。
⑦ 七八十年代經典女明星有哪些
一、韓月喬:在《親愛的爸媽》中扮演奶奶
韓月喬可是80年代著名的美女演員啊。1980年,她因在電影《愛情與遺產》中出演舞蹈演員韓莎莎而走紅。她在其中的戲份並不多,之所以引人注目,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她長得漂亮,明眸皓齒,而且天然的卷發使她更添風采。
此後韓月喬又出演了《歡歡笑笑》、《白樺林中的哨所》、《田野又是青紗帳》、《潛影》等眾多電影,並成為八一電影製片廠的電影演員。
在80年代那撥崛起的女演員中,宋曉英不是長相艷麗的類型,但她卻非常耐看,而且氣質清新脫俗,這使她無論出演什麼樣的角色,都毫無違和感。
尤其是《苦難的心》中的羅玉薇、《刑場上的婚禮》中的陳鐵軍、《16號病房》中的劉春華等,更加令人難忘。1991年,她憑借主演《燭光里的微笑》,而獲第12屆金雞獎影後稱號。
如今66歲的她,依然活躍在影視鏡頭前,也已經成為了「婆婆媽媽」專業戶。去年還和潘虹、王馥荔等人一起主演了《老閨蜜》,扮演一個「人老但心不老」的角色,表演上有很大突破。
⑧ 七八十年代的中國女明星有哪些
劉曉慶,張瑜,劇雪,潘虹,叢珊,傅藝偉,林芳兵,張芝華,朱琳,方舒,沈丹萍,趙靜,龔雪,丁嵐,張偉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