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60年代22大電影明星之外,還有哪些演員讓你難以忘懷呢
而我們今天要講的主人公崔嵬,就是一個標準的山東漢子,他身形魁梧,體格健壯,性情豪爽,為人大氣,正因為這樣,不管做演員,還是做導演,塑造的人物大多都離不開那股正直、豪爽、粗獷勁兒。對此,趙丹就比較認可,他說:“崔嵬的氣質厚實,熱情奔放,豪邁、粗獷,真可謂氣勢磅礴又不乏細膩,是不可多得的,是可遇不可求的。”
然而,給崔嵬夫婦以沉重打擊的,則是他們26歲的兒子崔智的不幸身亡。1973年1月1日,本是個辭舊迎新的日子,崔智和幾個朋友相約去爬長城,崔智不小心從長城跌下山,1.91米大個頭的他當場沒了性命。崔敏說:“爸爸從此幾乎變成了一塊石頭,話更少了。”
曾經的批鬥、過度的勞累,再加上老年喪子,崔嵬身心受到嚴重摧殘,他患上了肝癌,後卧床不起,1979年2月7日,著名表演藝術家、導演崔嵬因病在北京去世,終年僅僅67歲。1995年,在紀念世界電影誕生100周年,中國電影誕生九十周年活動中,他被授予中國電影世紀獎男演員獎。
㈡ 老電影《小兵張嘎》的主要演員今何在
老電影《小兵張嘎》是很多人心目中的經典影片,張嘎子在片中的故事這么多年還被人津津樂道。然而片中演員的的人生命運,卻令人唏噓。 劇中很多老演員在十年非常時期遭受迫害,而有一種說法是,對他們進行過摧殘的,就包括長大後張嘎子的扮演者安吉斯。
安吉斯是1950年出生的,出演《小兵張嘎》電影時只有十二三歲,現在已經將近70歲。
說起電影,張嘎子的戲設計得太好玩兒了,和胖墩打架,堵煙囪,掏烏鴉窩,下鄉養傷,賣西瓜打探情報,端鬼子炮樓,每個情節都特別有意思。尤其是,安吉斯的表演非常精彩。 都說演戲大人演不過孩子,這一點從安吉斯身上就能看出來。別人都好像是演出來的,而安吉斯就像是生長在那樣一個年代的土孩子,有一股子嘎勁兒,也有一股子倔勁兒。
安吉斯是抗日女將軍烏蘭的兒子,蒙古族人,經老電影人於藍推薦,被《小兵張嘎》導演崔嵬相中出演嘎子一角,一舉成名。
這與安吉斯後來的追求有關,也與他具有爭議性的作為有關。 據傳聞,十年非常時期,他成了內蒙古當地大串聯的頭兒,到北京之後他曾經帶頭批鬥過《小兵張嘎》中的一些演員,包括羅金寶的扮演者張瑩。 十年非常時期之後安吉斯曾有意從事相關影視行業,但他曾經的作為被人看在眼裡,他不再有機會進入這個行業,因此就一直默默地待在內蒙古。
由於種種原因,安吉斯這輩子只演過一部電影《小兵張嘎》。一部經典電影背後,是 歷史 的作弄。
娛樂 答不休,我是鄭捕頭。歡迎關注。
《小兵張嘎》里的經典人物實在是太多了,不過現在,這些經典人物的扮演者們大都已經作古,離開了人間。
噶子的飾演者是安吉斯,他的母親是內蒙古著名的雙槍女將烏蘭。據電影里羅金寶的扮演者張瑩回憶,文革期間,十三、四歲的安吉斯曾在北影搞串聯,組織批鬥過崔嵬、張瑩、於紹康這些《小兵張嘎》的主要演員。之後安吉斯沒有出事演員的工作,也很少在公開場合露面。
崔嵬既是《小兵張嘎》的聯合導演之一,也在其中飾演老鍾叔,《青春之歌》、《海魂》、《游園驚夢》里都有他的身影,文革開始後,崔嵬被批被送到秦城監獄關押。1972年,崔巍解放後,又參演了多部電影並當選全國政協委員,1979年2月7日,因肝癌去世 。1995年,在紀念世界電影誕生100周年,中國電影誕生九十周年活動中獲得中國電影世紀獎男演員獎。
張瑩原名張松岩,在《小兵張嘎》中飾演羅金寶,文革時,他遭到迫害,1969年6月3日病逝,終年四十五歲。1978年,對他的「錯劃」問題得到了糾正。
葛存壯,著名演員葛優的父親,在小兵張嘎中他飾演反派龜田,從影60多年,拍了五十多部電影的他,為觀眾留下了眾多經典銀幕形象。2016年3月4日,他因腦梗引發心臟衰竭逝世,享年87歲。
從1949年加入北影廠開始,李健就以飾演老太太的形象全國聞名,她是《紅旗譜》里的嚴大娘、《小兵張嘎》里的嘎子奶奶。2008年,12月1日,她在北京北醫三院因病逝世,享年91歲。
這是於上世紀六十年代上映的一部電影,導演是曾執導過《青春之歌》的崔嵬,片中的嘎子、胖墩、老羅叔、胖翻譯官、龜田少佐等人物形象給觀眾留下很深的印象。這些人並非都從事影視表演,尤其張嘎子的扮演者安吉斯,只演過這一部影視作品。
崔嵬不僅是導演,還是一名優秀的演員,他憑借電影《紅旗譜》拿到過第一屆百花獎最佳男演員獎。執導《小兵張嘎》之後就經歷了文革的磨難,被關進了監獄,平反後繼續從事導演事業。崔嵬於1979因肝癌在北京去世,享年67歲。
張嘎子的扮演者安吉斯只演過這么一部電影。據羅金寶扮演者張瑩的愛人李慧穎透露,文革爆發後,安吉斯曾對崔嵬、張瑩等《小兵張嘎》的主創進行了批鬥,還動了手。央視為《小兵張嘎》辦過一個座談會,健在的演員都去了,但安吉斯沒來。
老羅叔的扮演者張瑩是老電影中常見的正面人物,除了在《小兵張嘎》之外,還演過《董存瑞》《平原游擊隊》等多部抗戰影片。文革中遭到迫害,於1969年去世,年僅45歲。
龜田的扮演者葛存壯就不必多說了,著名的表演藝術家,與崔嵬合作多次,主演了《紅旗譜》《青春之歌》《神秘的大佛》《南征北戰》《小花》等經典影片。前年在北京去世,享年87歲。
片中被嘎子咬了一口的胖墩的扮演者叫吳克勤,拍攝這場戲的時候,安吉斯真的把吳克勤咬哭了,兩人在之後的拍攝中還一直鬧別扭。央視座談會那次吳克勤也去了,還給安吉斯打了電話。他早就下海經商,經營建材生意,如今算是事業有成。
片中吃西瓜不給錢的胖翻譯官王澍,現實生活中的工作真的跟翻譯有關,他曾經任蘇聯電影輸出輸入公司長春辦事處翻譯、東北電影製片廠翻譯兼副組長、北京電影學院表演專修班蘇聯教師的授課翻譯等職。之後才當的演員。王澍於2003年去世,享年73歲。
(文/LZ)
《小兵張嘎》電視劇是改編為徐光耀的同名小說。
現在回想起來看這部電視劇的時候,那是好幾年前了,具體時間我也不知道了,但是以前特別喜歡看這部電視劇,那時候感覺嘎子哥在電視劇裡面特別6,這可能也是小時候的崇拜之心吧。
現在我們來看看,過了十幾年之後那些小主演們怎麼樣了?
第一 嘎子哥, 真名「謝孟偉」現在還是演員,走的那種比較硬的風格,現在他的代表作有《超級大英雄》《背著奶奶進城》《非常同夥》等……最主要的是現在嘎子哥已經成為了父親,不是再像以前電視劇的那個調皮搗蛋的小孩了。
第二 佟樂 , 真名「張一山」說起張一山,我想大家在最近一段時間肯定不會陌生,因為張一山最近在 娛樂 圈兒可謂是混得風生水起,我想他應該是這幾個小主角中混得最好的一個,而他不光是演了《小兵張嘎》中的「佟樂」讓我們記憶深刻,還有一個就是《家有兒女》這也是一步讓很多人都喜歡,都不會忘記的一步電視劇。
第三 英子 ,真名「王莎莎」英子在小兵張嘎里也是一個非常讓人喜歡的小英雄,比如說我那個時候就是,雖然說英子現在沒有像張一山那樣,但是現在也還在演藝圈,作品也有:《暴走吧瘋女人》。他最讓人難忘的作品,我感覺就是《武林外傳》,我想沒有人反對吧,裡面飾演的莫小貝把調皮善良演的淋漓盡致。
第四 胖墩 ,真名「杜雨」現在貌似她沒有在演藝圈了,但是就算他淡出了 娛樂 圈,我想再提出小兵張嘎這部電視劇的時候,應該也不會有人會忘記他吧?以前在看他演胖墩兒這個角色的時候就感覺胖胖嘟嘟的很是可愛,而且他還在嘎子哥結婚的時候出席過。
小兵張嘎應該是許多90後,童年必看之劇,《小兵張嘎》,改編自作家徐光耀的同名中篇小說。是由潤亞影視傳播有限公司聯合北京中亞廣告有限公司出品。由徐耿執導,徐兵編劇,謝孟偉,杜雨,張一山,王莎莎、錢哆多聯袂主演的一部20集電視連續劇。其中扮演張嘎演員謝孟偉目前活躍在各大平台做起了帶貨主播,前段時間還參加了一龍劉二狗的擂台賽,可以說演員之路遇到了很大阻礙,扮演英子王莎莎自從考上中央戲劇學院,很少在屏幕上露面,前段時間和謝孟偉來個世紀大相聚,只有張一山憑借餘罪,第七個我在大熒幕上發光發熱,目前主演幾個人只有張一山發展最好,也是現在的流量小生
小兵張嘎,就是一部抗日戰爭的小勇士。
在賺錢養家糊口
『v
-m
㈢ 王心剛去世了嗎
截止到2021年6月王心剛沒有去世。
王心剛,1932年1月1日出生於遼寧省大連市,中國內地演員。
1956年,主演個人首部電影《寂靜的山林》,從此開始了他的電影生涯。
1990年,與菲力浦·博薩斯聯合執導劇情電影《白求恩:一個英雄的成長》,該片獲得全國優秀影片獎特別獎。
2006年,主演獻禮電影《我的長征》。
2009年,獲得第12屆電影表演藝術學會獎「終身成就獎。
2012年,獲得亞洲演藝名人「中國電影終身成就大獎」。
2014年,王心剛獲得第2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終身成就獎。
王心剛早年經歷
王心剛自小喜好文藝,尤其對舞台表演有濃厚興趣。進入中學後,在語文教師的帶領下,他參加了業余文藝演出活動。
1949年,即將中學畢業時參加了沈陽市舉辦的文藝骨幹訓練班。之後,加入東北軍工局文工團(後改為抗敵話劇團),成為話劇演員,後為沈陽部隊抗敵話劇團演員。
1950年9月,王心剛入伍。之後,成為沈陽軍區軍工局文工團演員。
1951年9月,成為東北軍區文工團的演員。
㈣ 崔嵬的生平
1930年入山東省立實驗劇院學習編劇。翌年回青島,組織〖海鷗劇社〗,並與他人合作創作了揭示蔣介石不抵抗主義的多幕劇《命令!退卻第二道防線》。
1932年加入左翼戲劇家聯盟,旋因國民黨迫害逃往北平,曾在國立藝術學院戲劇系學習。
1935年到上海,加入東方劇社、戲劇生活社等團體,創作演出反映工人生活的舞台劇《工人之家》等,並在各地演出《放下你的鞭子》,宣傳抗日救亡。
1936年末參加陳波兒等組織的上海婦孺前線慰問團。抗日戰爭爆發後參加《保衛蘆溝橋》的創作演出,後加入救亡演劇一隊。1938年去延安,在魯迅藝術學院戲劇系任教。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後在晉察冀抗日根據地主辦華北聯合大學文藝學院戲劇系,領導火線劇社,創作演出《參加八路軍》、《三個游擊隊員的故事》等。解放戰爭期間隨軍南下。
1938年奔赴延安,任教於延安魯藝戲劇系。
1949年任武漢軍管會文藝處處長、中南文化局局長等職。
1950年創辦中南文藝學院。
1953年任中南文化局局長,中南人民藝術劇院院長。
1955年在故事片《宋景詩》中扮演清末農民起義領袖宋景詩。
1956年後任北京電影製片廠演員和導演。是中國劇協第一屆常務理事、中國影協第二、三屆常務理事,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五屆全國政協委員。
1962年因在影片《紅旗譜》中飾演主角朱老忠獲首屆電影百花獎最佳男演員獎。導演影片十餘部,《小兵張嘎》於1980年獲全國少年兒童文藝創作一等獎;戲曲藝術片《楊門女將》於1962年獲電影百花獎最佳戲曲片獎。
㈤ 小兵張嘎現在的情況!他還活著嗎
這部戲,崔嵬導演沒少費勁,騎馬打槍爬樹,嘎子沒問題,可咬人、擠眉毛弄眼睛這些童真的東西,都是導演調教的,還有小胖墩兒和嘎子打架那場戲,也是導演一點一點「磨」出來的。崔嵬非常有辦法,開拍前,他也不讓小演員排練,就讓嘎子和胖墩都脫光膀子,赤腳跟白洋淀的孩子們一塊兒去玩,十幾天過去了,拍攝開始了。崔嵬選擇了嘎子和胖墩在大堤上摔跤作為第一場戲。這兩個孩子非常鬆弛、自然,毫不顧及周圍的一切。因為當時嘎子正在上小學,為了他們不耽誤學習,崔嵬還特意從北京帶了一個老師到劇組,每天拍完戲後,給孩子們補習功課。嘎子的父母都在內蒙,他就被交給了導演,拍攝那半年他的吃喝拉撒都是導演在照顧,而且中間他還生過病,把導演急得夠戧。拍完戲後,黃素影再也沒有見過嘎子。
據在電影《小兵張嘎》中扮演的嘎子奶奶的李健回憶:「拍攝《小兵張嘎》時我已經四十多歲了,我是到了劇組才見到嘎子的,他確實很嘎,因為在內蒙生活,性
㈥ 老電影小兵張嘎扮演者還見在嗎
《小兵張嘎》中嘎子的扮演者還健在,羅金保的扮演者已經過世。
嘎子的扮演者安吉斯,當年還是一個13歲的蒙古族孩子,他的父母都是革命幹部,母親烏蘭是內蒙古著名的手握雙槍騎馬馳騁草原的抗日女司令。當年,電影演員於藍和烏蘭是好朋友,經常來呼和浩特。正當崔嵬為尋找扮演嘎子的演員一籌莫展的時候,於藍推薦了頑皮可愛、活潑好動的安吉斯。崔嵬一眼就看中了他。是1963年北影廠的作品。故事發生在抗戰時期,冀中白洋淀的小男孩張嘎子與奶奶相依為命,為了掩護在家裡養傷的八路軍偵察連長鍾亮,奶奶犧牲在日軍的刺刀下,鍾亮也被敵人抓走。嘎子為了替奶奶報仇和救出老鍾叔,歷經艱辛找到了八路軍,當上了一名小偵察員。他配合偵察排長羅金保執行任務,表現得機智勇敢;他被敵人抓走後,表現得堅強不屈;當八路軍攻打敵人崗樓時,嘎子設法在崗樓里放火,里應外合全殲了敵人,終於救出老鍾叔,替奶奶報了仇。
《小兵張嘎》的導演崔嵬,1962年因在影片《紅旗譜》中飾演主角朱老忠,獲得了中國首屆電影百花獎的最佳男演員獎,是新中國第一位影帝。從1955年開始,幾乎每年都有崔嵬主演和導演的電影出現在全國影院的銀幕上,《宋景詩》、《海魂》、《老兵新傳》、《青春之歌》、《紅旗譜》、《楊門女將》、《野豬林》、《天山的紅花》、《平原作戰》、《紅雨》、《風雨歷程》,幾乎每一部影片都是經典之作。
嘎子的扮演者安吉斯,當年還是一個13歲的蒙古族孩子,他的父母都是革命幹部,母親烏蘭是內蒙古著名的手握雙槍騎馬馳騁草原的抗日女司令。當年,電影演員於藍和烏蘭是好朋友,經常來呼和浩特。正當崔嵬為尋找扮演嘎子的演員一籌莫展的時候,於藍推薦了頑皮可愛、活潑好動的安吉斯。崔嵬一眼就看中了他。
2004年,電視劇《小兵張嘎》在央視熱播,中央電視台特意為老電影《小兵張嘎》舉行了一個座談會,健在的演員基本都到了,唯獨嘎子和給觀眾留下了難忘印象的羅金保沒有出席,而且這么多年,兩人很少在媒體露面,在公眾視野中銷聲匿跡。這究竟是什麼原因?
羅金寶的扮演者是北影廠的演員張瑩。張瑩的愛人、曾在北京電影學院任教的李慧穎副教授揭開了這個謎團。她回憶說:「文化大革命開始後,張瑩受到了很大沖擊,被關進了牛棚,慘遭迫害,1969年病逝,年僅45歲。」
據說,安吉斯現任中國青少年綠色行動委員會副秘書長,正在用一種新的方法治理錫林郭勒盟的黃沙,力求改善內蒙古地區的自然環境和生態條件,減少困擾北方多年的沙塵暴。
㈦ 如何看待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電影導演崔嵬先生的藝術人生
崔嵬先生原名叫崔景文,是山東青島人,他也是標準的山東大漢,塑造的角色也都是非常正義慷慨的男子漢形象。他之所以改名叫崔嵬,是因為崔嵬在漢語中,是高大的石頭山峰的意思,而他的性格,外貌,都非常符合這樣的形象
還聯合導演了一部《北大荒人》,崔嵬主演以及建國後罕見的哈薩克族題材的電影《天山的紅花》1964年,崔嵬和歐陽紅櫻一起執導了兒童抗戰題材電影《小兵張嘎》,成為中國銀幕永恆的經典
㈧ 二十二位老電影藝術家都在哪一年去世的
新中國22大明星是指:崔嵬、謝添、陳強、張平、於洋、於藍、謝芳、趙丹、孫道臨、白楊、張瑞芳、秦怡、上官雲珠、王丹鳳、祝希娟、李亞林、龐學勤、張圓、金迪、王心剛、田華、王曉棠。
謝添(1914年5月20日-2003年12月13日)
張平 (1917年-1986年)
趙丹(1915年06月27日-1980年10月10日)
孫道臨(1921年12月18日-2007年12月28日)
白楊(1920年-1996奶奶)
上官雲珠(1920年3月2日-1968年11月23日)
李亞林(1931年-199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