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大學生能參加的電影節
總的來講,在中國專門為大學生設置的國家級電影節並不多,不過以省市為單位的倒是有一些,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是很著名的,是1993年創立的,每年4到5月份舉辦。參賽,申請,報名是以學校為單位的。
㈡ 北京大學生電影節,屬於年輕人的電影節
如今年輕一代的娛樂方式相當多元,好動之人多選擇運動、旅行,喜靜之人則偏愛閱讀和鑒賞音樂,觀看電影也是不少年輕人喜歡的文娛活動,電影節更是受到年輕電影迷們的關注,那麼就讓 傳統節日 來介紹一個專屬於年輕人的電影節——北京大學生 電影節 。
北京大學生電影節創建於1993年,於每年的4月20日—5月4日之間召開。這是一個專屬於當代愛電影大學生的電影節,二十多年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秉承著「青春激情、學術品位、文化意識」的宗旨,堅持「大學生辦、大學生看、大學生拍、大學生評」,奠定了不同於其他電影節的獨特品格。
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是中國青年導演初試藝聲的舞台,不少新生代導演曾在這里首次獲獎,在各個獎項中,最佳處女作獎和藝術創新特別獎的設立,就傳達出大學生們對影壇新鮮力量的期待和鼓勵。同時有不少新人演員,也在這里嶄露頭角,贏得大學生觀眾的青睞。
北京大學生電影節設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演員、最佳女演員、最佳處女作獎、最佳觀賞效果獎、藝術創新特別獎、中國電影傑出貢獻獎等獎項,皆由大學生和專家評委評定。評委中學生評委占總人數的3/4,由主、分會場各大高校選送。
另外,北京大學生電影節還將舉辦專題影展、專題討論和專題講座等眾多學術活動,集中學界、業界各路英豪,共同探討最新熱門影視話題。老中青年導演與演員,在新片首映式、參賽片劇組見面會、著名導演專題研討會等活動中與大學生歡聚一堂。「大學生電影節」不僅是大學生的電影盛會,也是電影人的青春聚會。
同時,北京大學生電影節還對大學生自己拍攝的錄像作品進行評獎。「大學生錄像作品大賽」是國內唯一面向大學生的影視文化賽事。參賽片規模和評獎規模進一步擴大,參賽對象擴展到香港,美國,加拿大,英國等海外國家,受到中外電影行業從業者和廣大電影迷的關注。
㈢ 請問有哪些電影節是針對我們大學生的呢
中國2011國際微電影節:大學生微電影大賽!
官網:http://e.qq.com/zt2011/wdy/
簡介:
三分鍾可以干什麼?三分鍾的視頻短片可以讓旭日陽剛從地下通道走上星光大道;三分鍾的微電影也可以讓你從現實走向夢想;我們的青春與生命,是獻給被夢想蠱惑的那三分鍾的熱淚。在電影這個藝術形式蓬勃發展的今天,在信息技術高度發展的時代,每一個人只需要一台DV、一個夢想、一點創意,就可以用影像來展現這個大千世界,通過鏡頭和影音創意成最不真實的電影短片來表現最真實的萬象世界。我們熱愛影像,因為留不住時間。
大學生微電影大賽就是這樣一個展現你創意和光影的平台,作為文化創意產業聯盟的品牌活動之一,此次活動將在全國范圍內展開大學生微電影徵集活動,你的作品也許是2到3分鍾的靈光乍現,也許是30到40分鍾的深思熟慮。只要你有勇氣,拿起身邊的任意的攝影設備,截取生活某一個片段,發揮無限創意將它們轉化成影像,就可以參加此次比賽。參賽作品可以是:愛情片、搞笑片、動作片、劇情片、恐怖片、科幻片、倫理片、勵志片、歌舞劇;也可以是:廣告片、記錄片、小品、話劇、個人演唱會、 精彩演講片段、經典文學的重新演繹、對戀人的真情表白、甚至是離奇夢境的再現,此外比賽還歡迎優秀的原創劇本的參賽,我們將讓你的天馬行空的想像變成絢爛多彩的畫面。
㈣ 大學生微電影大賽有哪些
2019年5月-6月23日徵集的「Real新青年」是比較適合大學生參與的。雖然之前一季有的作品甚至入圍戛納電影節,雖然不乏有入行多年的大Shen,但有的幕後的創作人還是未畢業的影視小白,也有入行多年的大神。大賽也設置了一二三等獎的現金大獎,作品最後會在不同的平台進行展映,無論從哪方面來說對大學生來說都是比較合適的。
㈤ 有哪些適合大學生參加的微電影比賽
大學生適合參加的微電影比賽有很多,做比如real新青年,這就是一個含金量比較高的大學生電影大賽,而且,如果說在國內具有廣泛知名度的比賽,可以去嘗試一下北京大學生電影節,這個電影節已經舉辦了很多屆了,在國內具有非常大的影響力,而且還有中國傳媒大學主辦的大學生微電影節之類的。都可以嘗試去參加。非常適合大學生。
㈥ 大學生電影節
4月16日,第十二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在北京正式開幕,與此同時,天津和南京兩個分會場的開幕儀式也搞得熱鬧非凡、別開生面,一大批國產優秀影片在大學生電影節上紛紛登台走秀,中國的電影人在大學生電影節上似乎找到了知音,一邊在電影節上大賣自己的最新作品,一邊也在傾聽年輕學子們對國產電影發出的聲音。
電影人的青春聚會
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是每年國內的第一個電影盛會,因此被譽為中國電影的「第一聲春雷」。北京大學生電影節一般在每年的4月中旬到5月中旬舉行(第十屆由於非典延期至9月)。大學生電影節不僅是大學生的電影盛會,也是電影人的青春聚會,它一直高舉「青春激情、學術品位、文化意識」的大旗,堅持「大學生辦,大學生看,大學生評」的特色,樹立了不同於國內其他電影節的全新形象,在教育、文化和影視三界產生了廣泛影響。自1993年大學生電影節誕生以來,這個中國電影的盛會已經歷經了12個春秋。
北京大學生電影節由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發起,經國家廣電總局、教育部和北京市委批准,成為由北京市廣播電視局、北京師范大學主辦,由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電影頻道節目中心、中國電影資料館、中國電影基金會、北京市學生聯合會等單位聯合承辦的一項大型文化活動。
電影節組委會秘書處設在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秘書長由北師大藝術與傳媒學院的一名年輕教師擔任,秘書處成員包括18名研究生和若干名本科志願者。組委會成員構成包括:教育部、北京市委領導,各主辦單位負責人以及各高校主、分會場負責人。
從1993年開始,累計有一百萬之多的中國大學生以不同的方式參與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第九屆大學生電影節「中國電影傑出貢獻獎」得主、年逾古稀的謝晉導演在領獎致辭時曾說:「我參加過全世界很多電影節,也包括美國的大學生電影節,它們都沒有北京大學生電影節這樣充滿激情,這樣輝煌。」 大學生電影節以北京為中心,輻射全國各地高校,參與人數居國內電影節之最;第十二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因正逢中國電影的百年華誕,今年將有中國的100所高校參加「向中國電影致敬」的中國電影巡展活動。開幕活動同時在北京、天津、南京三地舉行。
優秀國產影片的舞台
在過去的十一屆大學生電影節中,包括《背靠背,臉對臉》、《美麗新世界》、《那山那人那狗》、《洗澡》、《開往春天的地鐵》、《卡拉是條狗》等眾多優秀的國產影片贏得了大學生觀眾的一致認可。這些影片後來在國內的華表獎、金雞獎、百花獎以及東京、柏林、西班牙等國際電影節上獲得了各種榮耀。同時涌現出了一大批包括霍建起、張揚、路學長、張一白、陸川以及去年首次參加第十一屆大學生電影節的謝東在內的新銳青年導演。在去年的第十一屆大學生電影節上,包括謝東導演的處女作《冬至》,霍建起導演的《暖》,鄭洞天導演的《台灣往事》,王全安導演的《驚蟄》,黃宏導演的《陽光天井》和安占軍導演的《看車人的七月》等優秀國產電影都給大學生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參賽影片由組委會發邀請函到各電影廠家宣發處,然後由廠家推薦去年3月到本年度3月之間通過電影局審查的優秀國產電影。評委由專家評委和學生評委構成,其中專家評委占總人數的1/3,學生評委占總人數的2/3。學生評委來自全國各地高校(電影節主分會場成員),由組委會秘書處向各高校團委發出邀請,然後由各高校選送有一定影視專業素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學生擔任。去年有來自全國50所高校的50名學生評委參加了第十一屆大學生電影節的評選工作。本著公平、公正的原則,大學生評委和有關專家一道評選出每年度最被大學生觀眾欣賞和認可的優秀國產影片。
據悉,本屆電影節的參展影片一共有32部,既有已獲得國際大獎而蜚聲海內外的優秀國產影片,也有不少新人新作,而扶植新人新作正是大學生電影節的宗旨。本次參賽影片包括《天下無賊》、《可可西里》、《鄭培民》、《上學路上》、《求求你表揚我》、《新警察故事》、《張思德》、《信天游》等。
北京大學生電影節除了對每年度的國產新片進行評獎之外,還舉辦專題影展、學術研討、專題講座、導演研究和社會調查等學術活動。集中學界、業界專家和學者共同探討最新熱門影視話題。老中青年導演與演員,在新片首映式、影片劇組見面會、著名導演專題研討會等活動中與大學生歡聚一堂。
電影節設最佳故事片、最佳導演、最佳觀賞效果獎、最佳男演員、最佳女演員、藝術創新特別獎、最佳處女作獎、中國電影傑出貢獻獎、喜劇片特別獎等獎項,在大學生投票推選的基礎上,由大學生和評論家組成的評委會評定。自第七屆起,大學生電影節推出了大學生短片競賽,第九屆起增設電視電影展播與評獎。從去年的第十一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開始,首屆大學生動漫大賽在北京大學生電影節發起。參賽的短片和動漫作品有300部之多。
「百年百校」向中國電影致敬
今年,由北京大學生電影節組委會和保利博納電影發行公司聯手推出的「青春激情———中國華語電影高校巡展活動」作為2005年高校校園活動的重頭戲,吸引了各界的目光。針對此次與大學生電影節的合作,保利博納的總經理於冬談了自己的看法:「如何進行中國電影的市場化運作是值得探討的問題。國際化的商業電影運營方式推動著中國電影的新一輪復興,對於中國電影來說,發行尤為重要。不是國產電影完全沒有好片子,而是發行和宣傳的不恰當,導致許多影片票房不佳,給盜版機會,投資方收不回錢,惡性循環的鏈條越拉越大。」
「向中國電影致敬———中國電影百年百校系列活動」也是今年大學生電影節的一項重要活動,由《當代電影》、《電影藝術》、《電影世界》、《看電影》、《中國銀幕》、《電影》、《新電影》、《大眾電影》、《電影評介》、《電影新作》十大權威電影雜志主編推薦的130部中國電影、130位電影人和100首電影歌曲的候選名單,正式拉開第十二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的序幕。
主編們表示,入選的影片中有的在當時就具有很強的轟動效應,而且時至今日,它們依舊閃爍著燦爛的光輝,很有研究價值。能夠讓目前的在校大學生有機會再次接觸到這些經典的老片新作,無疑是一次難得的觀影經驗。這些由十大電影媒體主編們推選出來的電影、電影人、電影歌曲名單既體現了主編們具有學術含量的認證,也體現了他們作為媒體對本次活動的關注。主編們推薦的影片、影人和電影歌曲涵蓋了中國電影百年的經典。主編們還提到,老影像資料對於目前的大多數大學生來說還很陌生,通過這次「中國電影百年百校」活動,正好可以讓大學生全面地了解中國電影史,了解中國電影所刻畫的不同的歷史記憶。
此外,十位主編還分別為「中國電影百年百校」系列活動題詞寄語,精言妙語地表達了他們對中國電影一百周年的祝賀和對此次活動的支持。
㈦ 大學生電影節是不是只有大學生才能參加
印象中好像不是,大學生電影節只是大學生舉辦的一項電影節賽事而已,誰都可以參加
㈧ 中國大學生電影節的評選要求
1、評選范圍:
只要你熱愛生活,熱愛DV,同時是中國公民就可以參與,參與方式以自願報名為主。
2、評選宗旨:
宗旨是讓人們拿起DV,用自己的視角,記錄自己在生活中的觀察和經歷,以及對社會獨特的體驗和認知,體現大眾的生存狀態和情感追求。用這些真正來自生活之中的DV影像,展現我們生命中溫暖的力量、文明的力量、道德的力量,弘揚人性中美好、堅強、樂觀、寬容等明亮的一面。
3、評選標准
(1)主題鮮明、立意新穎、主體形象突出、可視性強
(2)內容積極向上,充分展示現代社會大眾的生存狀態和情感追求
(3)內容和形式結合得當,表現手法有創新和探索精神
4、作品評選方式
所有參選作品將經過三輪評選,以專家評選為主,同時參考觀眾評選意見。
(1)所有參選作品由資深專業人士進行初選。
(2)在初選作品中選出入圍作品,將在成都十所高校及網路等媒體進行展播。
(3)各高校入圍作品展映,觀眾更可通過網路參與評選。
(4)同時評委會專家進行評選,最終結合觀眾評選結果分別評出各獎項。
(5)評委會構成:峨眉電影製片廠導演、藝術家,成都電視台導演,製作人等
㈨ 怎麼參加北京大學生電影節
再網上報名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