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物類型 > 為什麼文學比電影好

為什麼文學比電影好

發布時間:2022-09-02 23:40:21

⑴ 電影與文學的本質差異在於什麼

一、電影的媒介材料是膠片、光碟、聲、光、影、屏幕、放映機、電影公司等,二、而文學的媒介材料是紙張、筆、激光列印機、裝訂機、出版社等。
追問 : 那C呢

追答 : 電影是把形象生動直觀展示在我們面前,文學作品的形象則是我們根據作品在腦海里構造的形象,所以我覺得抒情不是本質區別

⑵ 電影與文學的聯系和區別各是什麼

電影與文學的聯系和區別如下:

1、聯系-電影來源於文學,文學造就電影

文學與電影有密切的聯系,作為綜合藝術的電影在汲取諸種藝術養料豐富自身綜合特質方面,獲得與文學的密切融合關系。文學各種樣式對電影的滲透,電影對文學的敘事手法、抒情手法和塑造人物性格的豐富藝術手段的借鑒,使電影藝術在增強自身的表現能力,形成新的綜合藝術特質方面,發揮作用。

2、聯系-文學是電影的根基,是優秀電影的創作源泉

電影已經成為了繼文學、音樂、美術、舞蹈、建築、雕塑之後的第七藝術。在電影的發展歷程當中,文學起著不容忽視的作用。大量的影視作品都由文學作品改編成的。在電影拍攝過程中,電影導演最初接觸到的文學劇本是由編劇用文學語言創作的。

3、聯系-電影是對文學的借鑒與延續,反過來又能推動文學自身的發展

電影以科技為基礎,從戲劇脫胎。集成音樂美術,更加符合現代人直觀、輕松的審美需求,電影轟動之後再來帶動文學產業的發展。作為20世紀最為重要的藝術樣式年輕的電影與古老的文學之間一直存在著親密的姻緣關系,這種關系在電影發展的最初階段以及此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更多表現為電影對於文學的借鑒。

電影對文學的借鑒通常呈現為這樣兩個層面:一方面,文學的一整套反映生活、表達生活的方法,比如小說的敘事手法、結構樣式、表現技巧,詩歌的抒情,散文的意境,都為電影創作提供了豐富的可供借鑒的營養:另一方面,世界電影史上的許多作品都是根據文學作品改編的,這些文學作品中既包括了經典作品,也包括了當代的暢銷作品,而被改編的主體則更多是敘事性的小說和戲劇。

4、區別-電影語言可以通過多媒體傳達信息而文學語言只能通過文字表達

電影語言是一種和文學語言完全不同的語言。電影語言可以藉助蒙太奇鏡頭組接來充分的調動時間空間,而不會破壞它的真實性。

5、區別-與文學語言相比,電影語言更具直觀性

在文學作品中能夠感染讀者的語句,如果放在銀幕上就可能會很難表現。但是文學語言不具備電影語言的直觀和感性。

6、區別-與影視的直觀相比,文學原作具有獨特的內蘊和魅力

雖然電影可以通過多媒體直觀地傳達信息,但卻無法表達文學原作那種獨特的內蘊和魅力。

7、區別-電影是空間藝術,文學是時間藝術

電影是空間藝術而文學是時間藝術,文學的隱喻需要修飾語可是電影記錄的精確性和具體性取消了形容詞。

8、區別-表達形式不同

文學表達的是文字的、靜態的美;而電影是感官結合的體驗,動態的美。電影語言是通過感知直覺到達觀眾,而文學則是一種概括性的語氣來傳達。

⑶ 文學與電影的相同之處

電影與文學的關系
文學是一切影視作品創作的基礎,文學作品深刻的內涵與豐富的表現形式,為電影鏡頭語言的表達提供了參照。中外電影史上,根據文學經典名著改編的電影幾乎也成了電影的精品之作。文學與電影的關系是辯證統一的關系,既有趨同性,也有差異性。電影來源於文學,文學造就電影。文學與電影有密切的聯系,文學表達的是文字的、靜態的美;而電影是感官結合的體驗,動態的美。作為綜合藝術的電影在汲取諸種藝術養料豐富自身綜合特質方面,獲得與文學的密切融合關系。文學各種樣式對電影的滲透,電影對文學的敘事手法、抒情手法和塑造人物性格的豐富藝術手段的借鑒,使電影藝術在增強自身的表現能力,形成新的綜合藝術特質方面,發揮作用。
(一)電影與文學的聯姻,文學是電影的根基,是優秀電影的創作源泉。電影 已經成為了繼文學、音樂、美術、舞蹈、建築、雕塑之後的第七藝術。在電 影的發展歷程當中,文學起著不容忽視的作用。大量的影視作品都由文學作品改編成的。在電影拍攝過程中,電影導演最初接觸到的文學劇本是由編劇用文學語言創作的。
一方面電影是空間藝術而文學是時間藝術,一方面文學的隱喻需要修飾語可是電影記錄的精確性和具體性取消了形容詞,再一方面,電影語言是通過感知直覺到達觀眾,而文學則是一種概括性的語氣來傳達。
(二)電影是文學的延續。電影以科技為基礎,從戲劇脫胎。集成音樂美術,符合現代人直觀、輕松的審美需求,誕生至今早已獲得人們的寵愛。
(三)電影語言可以通過多媒體傳達信息而文學語言只能通過文字表達。電影通過多種媒體傳播信息,電影語言是一種和文學語言完全不同的語言。電影語言可以藉助蒙太奇鏡頭組接來充分的調動時間空間,而不會破壞它的真實性。與文學語言相比,電影語言更具直觀性。 在文學作品中能夠感染讀者的語句,如果放在銀幕上就可能會很難表現。但是文學語言不具備電影語言的直觀和感性。
(四)與影視的直觀相比,文學原作具有的獨特的內蘊和魅力。雖然電影可以通過多媒體直觀地傳達信息,但卻無法表達文學原作那種獨特的內蘊和魅力。
(五)電影踩著文學的肩膀。作為20世紀最為重要的藝術樣式年輕的電影與古老的文學之間一直存在著親密的姻緣關系,這種關系在電影發展的最初階段以及此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更多表現為電影對於文學的借鑒,這種借鑒通常呈現為這樣兩個層面:一方面,文學的一整套反映生活、表達生活的方法,比如小說的敘事手法、結構樣式、表現技巧,詩歌的抒情,散文的意境,都為電影創作提供了豐富的可供借鑒的營養:另一方面,世界電影史上的許多作品都是根據文學作品改編的,這些文學作品中既包括了經典作品,也包括了當代的暢銷作品,而被改編的主體則更多是敘事性的小說和戲劇
(六)電影轟動之後再來帶動文學產業的發展。電影踩著文學的肩膀,成為一種重要的藝術樣式後,也帶動了文學產業的發展。
總之,一門藝術的出現和發展不是孤立的,不可能擺脫其它藝術的滲透和支撐。總之,無論是文學原作,還是銀幕藝術均各有千秋,而二者巧妙結合,則堪稱是「視聽藝術」與「語言藝術」的巧妙結合,由此構成文學、影視的雙贏。

⑷ 比較一下電影和文學的表現力

我覺得 文字最大的優勢在於它不是直接表現出來的 而是通過文字這個媒介來傳達 可以給人留下無限的空間去構想 你可以憑借文字的描述自行勾勒場景 事物 人物的輪廓 想像力是無窮的 所以說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而電影在這一環上完全被摳掉了 他什麼都為你編排好了 人物是這樣 情節是這樣 他剝奪了你的想像力 甚至可以說 一部好的電影看得是導演 是演員 那已經跟你無關了 這樣 同樣作為傳播媒介 你還能說他能跟文字相比嗎

個人見解 絕對沒有抄襲

⑸ 為什麼總有人覺得看小說就比看電影的格調高

電影和文學本來就是兩門不同的藝術,文學是更古老的藝術形式,而電影則是七大藝術當中最年輕的一個。但兩者不該有高低之分,我個人喜歡電影藝術,但同時我非常尊重文字藝術。

簡單說,文學是文字的藝術,電影則是鏡頭的藝術。比如:描述一個人遭遇愛人去世,文字就需要大量筆墨去渲染,去描繪,他是傷心,還是高興,還是有其他的復雜情緒,所以某種程度上講,文學的表達更為直接。

我認為,看書的人認為比看電影的人高一檔的這種心態可能是產生於對電影藝術缺乏足夠認知後產生的一種優越感。因為在當代社會當中電影擁有著更好的傳播性,它比其他傳統藝術有著更大的受眾群體,所以許多喜歡看書的人認為電影只是一個相對娛樂化的產物。實際上應該把「電影」和「電影藝術」分開來看。

總之,希望大家都能正確客觀地看待不同藝術形式,求存同異吧

⑹ 電影和文學那個更重要

這就好比母親與女兒那個更重要,的確,沒有文學就沒有電影,但電影也很重要,可以看做全感官式的文學。

⑺ 紅色記憶的電影和文學作品哪個更好,為什麼

文學作品,文學作品多為當時經歷過或年代相對較近的人寫的,有可能是紀實,即使不是,也比較真實,而電影則運用了一些手法,拍攝出來的可能不太具有真實性,表現力也不如直接閱讀原作品來的強烈。

閱讀全文

與為什麼文學比電影好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螢火計劃科幻懸疑電影 瀏覽:125
劉邦新電影 瀏覽:495
國家管理電影為什麼那麼嚴 瀏覽:171
我一定要讓他幸福是哪個電影 瀏覽:962
好看的懸疑美國電影 瀏覽:310
城市獵人電影全集國語版在線觀看 瀏覽:366
侍應生電影簡介 瀏覽:81
電影三個孩子奇普 瀏覽:816
非常好看抗日電影 瀏覽:466
黑社會題材粵語電影 瀏覽:464
影片劇情是拍攝電影 瀏覽:377
閩南青春電影 瀏覽:52
香港電影女主死了等未婚夫 瀏覽:480
人體雕塑電影完整驚悚中文版 瀏覽:606
電影幺幺結局 瀏覽:54
趙又廷演啞巴的電影叫什麼 瀏覽:830
歌曲映山紅出自哪部經典電影的插曲 瀏覽:313
電影的英文名稱 瀏覽:732
外國電影豆子人 瀏覽:164
mac如何下載最新電影 瀏覽: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