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聲音的幾點幾聲道到底 是什麼意思
這些其實都是指聲道的數目。音效卡按照輸出聲道數分類的話,一般可以分為雙聲道音效卡、4聲道音效卡和5.1聲道音效卡。5.1聲道音效卡其實有六個聲道輸出,但為什麼稱為5.1聲道而不是6聲道呢?這是由於六個聲道中,有一個是超低音聲道,並沒有包含全音域,所以在一個小數點後面加一個1,表示超低音聲道。很多人會誤會2.1音箱通常連接的是2.1聲道的音效卡,4.1聲道音箱連接的是4.1聲道的音效卡。這個概念是完全錯誤的。2.1和4.1輸出的音效卡是沒有的,只有5.1聲道輸出的音效卡,4.1音箱和2.1音箱中的.1超低音聲道是從各個聲道中提取的。
5.1聲道是Dolby Digital(杜比數字)的音效輸出標准,是由著名的杜比實驗室所制定的。5.1聲道系統是由中央聲道、前置左、右聲道、後置左、右環繞聲道,及所謂的0.1聲道重低音聲道,一套系統共連接6個音箱。早在這之前還有過像Dolby Logic和SRS這樣的環繞音效標准,但是都沒流傳開來。而由於杜比數字這套系統有著較好的效果和較低的成本,推出以後便被廣泛接受,在電影院、DVD和家庭娛樂等領域得到了廣泛的運用。也隨之產生像THX和DTS等基於5.1系統上的認證和標准。
2. 電影院音響通常是幾聲道的
電影院音響是7.1聲道。
7.1聲道系統的作用簡單來說就是在聽者的周圍建立起一套前後聲場相對平衡的聲場,不同於5.1聲道聲場的是。
7.1在原有的基礎上增加了後中聲場聲道,同時它也不同於普通6.1聲道聲場,因為7.1聲道有雙路後中置,而這雙路後中置的最大作用就是為了防止聽者因為沒有坐在皇帝位而在聽覺上產生聲場的偏差。
(2)電影院121聲道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7.1聲道則在5.1的基礎上,將兩只環繞聲道改為兩只後環繞聲道和兩只側環繞聲道,把環繞聲場的效果加大,以帶來更為震撼的環繞效果,讓觀影者有更真實的身臨其境的感覺。
中央聲道揚聲器——主要負責配合電影里各種各樣的動作,大多數的情況下它來擔當人物對白的聲音;
前置左、右聲道揚聲器——用來彌補在屏幕中央以外或不能從屏幕看到的動作及其他聲音;
後置環繞揚聲器——負責外圍及整個背景音樂效果,讓人感覺真實的置身於整個電影場景之中,比如萬馬奔騰的震撼、飛機從頭頂呼嘯而過的聲音效果就是由它來體現;
低音炮——用來展現馬達聲、轟炸機的聲音、戰斗爆炸等震攝人心的重低音。
3. 5.1聲道和7.1聲道分別是什麼意思啊
5.1是立體環繞聲,7.1是更強大的系統,比5.1多兩個聲道。
5.1聲道是指中央聲道,前置左、右聲道,後置左、右環繞聲道,及所謂的0.1聲道重低音聲道。一套系統總共可連接6個喇叭。5.1聲道已廣泛運用於各類傳統影院和家庭影院中,其中「0.1」聲道,則是一個專門設計的超低音聲道,這一聲道可以產生頻響范圍20~120Hz的超低音。
7.1聲道系統的作用簡單來說就是在聽者的周圍建立起一套前後聲場相對平衡的聲場,不同於5.1聲道聲場的是,它在原有的基礎上增加了後中聲場聲道,同時它也不同於普通6.1聲道聲場,因為7.1聲道有雙路後中置,而這雙路後中置的最大作用就是為了防止聽者因為沒有坐在皇帝位而在聽覺上產生聲場的偏差。
相關輸出
各種聲場解碼、聲場技術中,最常見,或者說最標準的就是5.1聲道輸出,比如杜比5.1、DTS5.1、THX5.1等,其他標準的解碼方式也都可以很好的通過5.1聲道輸出。5.1聲道輸出包括中央聲道、前置主左/右聲道、後置左/右環繞聲道,及所謂的「0.1」重低音聲道,總共至少可連接6個音箱。
中央聲道大部份時間負責重放人物對白的部份;前置主左/右聲道則是用來彌補在屏幕中央以外或不能從屏幕看到的動作及其它聲音;
後置環繞音效則是負責外圍及整個背景音樂,讓人感覺置身於整個場景的正中央,萬馬奔騰的震撼、噴射機從頭頂呼嘯而過的效果,就是拜它所賜;而馬達聲、轟炸機的聲音或是大鼓等震人心弦的重低音,則是由重低音喇叭一手包辦。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5.1聲道,網路—7.1聲道
4. 家庭影院7.1聲道各聲道代表什麼意思呀
7.1聲道為2個前置主音箱、1個中置音箱、2個後環繞音箱,2個側面的環繞,要使用次時代功夫,另外那個0.1聲道為超低音音箱(低音炮),擺放位置比較任意。
5. 電影院放的電影 聲道有十幾個嗎
最多到7.1了,在5.1聲道(前方左右各一,後方左右各一,還有一個中置聲道,.1就是低音炮)基礎上,將5.1聲道的後左、後右聲道放在聽音者的兩側,在聽音者後方加上1或者2個後環繞。
6. 電影院里的音響系統,究竟是多少聲道
1樓的,人家問的是電影院!不是家庭影院,而且家庭影院也不會僅僅雙聲道啊。電影院基本配置都應該達到7.1聲道左右的。但是和咱們電腦用的不是一個概念。電影院一般有6~8個環繞音箱,來反映畫面中聲源在不同位置發出的聲音,還有一個聲道是綜合聲道,提供主要的劇情聲音,比如對話之類的。當然我說這個是個基本影院配置,有些3D影院,遠遠超過這個配置,達到真立體聲的效果了。但是目前大部分電影的片源,也只有5.1聲道這么高,所以一般影院看電影,已經比較不錯了。(3D除外)
7. 2.1聲道,5.1聲道7.1以及更高聲道,這些是什麼意思
2.1 左右聲道加低音
5.1 5.1聲道輸出是指影碟機是否可以以5.1聲道方式輸出音頻。各種聲場解碼、聲場技術中,最常見,或者說最標準的就是5.1聲道輸出,比如杜比 5.1、DTS5.1、THX5.1等,其他標準的解碼方式也都可以很好的通過5.1聲道輸出。5.1聲道輸出包括中央聲道、前置主左/右聲道、後置左 /右環繞聲道,及所謂的「0.1」重低音聲道,總共至少可連接6個音箱。中央聲道大部份時間負責重放人物對白的部份;前置主左/右聲道則是用來彌補在屏幕中央以外或不能從屏幕看到的動作及其它聲音;後置環繞音效則是負責外圍及整個背景音樂,讓人感覺置身於整個場景的正中央,萬馬奔騰的震撼、噴射機從頭頂呼嘯而過的效果,就是拜它所賜;而馬達聲、轟炸機的聲音或是大鼓等震人心弦的重低音,則是由重低音喇叭一手包辦。
六個音箱該怎樣正確擺設位置呢?兩個前置音箱應擺設在屏幕兩側,至於兩個音箱之間的間距則視聆聽者到屏幕的距離而定,距離愈近,兩個音箱則愈靠近,反之亦然,一般來說兩個音箱與聆聽者大致維持45度的夾角。中央聲道音箱置於兩個前置音箱的中間,最好與其成一直線。繞環音箱則面對面擺在聆聽者的兩側上方60-100公分左右最佳,若兩側無適當架設地點,放置於聆聽者後方左右兩側偏高的位置也可達到環境音效的效果;至於重低音箱,由於沒有指向性,所以沒有一定的擺設位置,視使用者空間的情況而定,一般多置於前方或兩側地板上。
什麼是7.1聲道
筆者先解釋一下為什麼會有7.1聲道這種環繞格式出現。其實在多聲道環繞格式里目前世界上主要有四大陣營:SACD的5.1、DVD Audio的5.1、DTS ES 6.1與Dolby Digital EX 6.1。SACD與DVD Audio目前被使用在以音頻為主的軟體,電影並不使用這兩種格式,而DTS ES 6.1與Dolby Digital EX 6.1才是電影使用的環繞格式。但是,既然電影格式是 6.1聲道而不是7.1的音軌,又何來7.1聲道呢?
請注意在我們的數碼音效是世界裡除了對DTS與Dolby Digital作解碼之外,還有DSP(Digital Surround Processing)的音場處理模式。在AV功放對DTS或是Dolby Digital 音頻格式作聲軌解碼後,通常會加上DSP處理模式,讓音場、音色等更接近大型劇院的效果,而此時在高端的AV功放便會將6.1聲道的音軌經過數碼音場處理程序而轉換成7.1聲道。那麼針對 DTS 5.1與Dolby Digital 5.1的環繞格式,DSP是否也能將其轉換成7.1聲道呢?答案是可以的。
7.1聲道的DSP處理模式在一些比較高端的AV功放都有具備,例如天龍3802、3803AV功放,更高價的天龍A11SR、A1SR與安橋 DS989還配置了美國最先進的THX Ultra 2 DSP模式。實際上很多AV功放即使不具備7.1聲道也都至少配備6.1聲道,那麼7.1與6.1差別在哪裡?7.1聲道使用一對後環繞喇叭來代替6.1 聲道的一個,這樣的好處很多,絕對不是好象只多了一個喇叭虛壯聲勢。要知道人的耳朵左邊一個,右邊一個,你的腦袋瓜後面沒有耳朵,這時如果你的後面只有一個環繞喇叭,音像就會有所偏差,這個偏差會造成有時你覺得聲音是比較靠近左邊,因為你左耳先收到聲音,有時又會覺得聲音在右邊,而且音像不會有立體感,幾乎是很平面的聲音,聽起來渾身不對勁。不變的道理是,當你的耳朵正面不是正對著發音點時,你需要兩只喇叭來修正相位差,這是為什麼聽音樂要至少用兩只喇叭(立體聲)。 所以,用兩個後環繞喇叭所能營造的音場與相位是家庭影院領域里更高級的配置。
7.1聲道如何擺位?
7.1聲道的擺位復雜嗎?其實很簡單。之前我們談過,喇叭的正確擺放對於聲音有巨大的影響,這一些影響會對於聲音的清晰度、音源定位與音像聯貫性有關鍵性的決定。7.1聲道的喇叭擺位最大的不同在於四個環繞喇叭的位置,這里筆者提供一套計算公式來計算這四個環繞喇叭的位置,請注意,這是以你的空間最佳的位置為基準,並不是以你坐的位置來計算,你應該先把喇叭放在這一些位置上再來選擇你坐的位置。
L喇叭的擺位
與Y軸的距離= X軸長度 x 0.18
與X軸的距離= Y軸長度 x 0.15
C喇叭的擺位
與Y軸的距離= (X軸長度 x 0.18)/2
與X軸的距離= Y軸/2
R喇叭的擺位
與Y軸的距離= X軸長度 x 0.18
與X軸的距離= Y軸-( Y軸長度 x 0.15)
SL喇叭的擺位
與Y軸的距離= X軸長度 x 0.535
與地面的距離= Z軸 x 0.75
註明: 此擺位必須使用雙向或是單向發聲環繞喇叭,三向發聲喇叭不適用.
SR喇叭的擺位
與Y軸的距離= X軸長度 x 0.535
與地面的距離= Z軸 x 0.75
註明: 此擺位必須使用雙向或是單向發聲環繞喇叭,三向發聲喇叭不適用.
SB喇叭的擺位
兩個SB喇叭之間的距離為30cm, 並且以 Y軸/2為基準
與地面的距離= Z軸 x 0.75
註明: 此擺位必須使用雙向或是單向發聲環繞喇叭,三向發聲喇叭不適用.
LFE低音炮擺位
低音炮與X軸(左側牆或是右側牆)的距離= Y軸長度x 0.039
與Y軸的距離=X軸的長度x 0.738
皇帝位聆聽位置
與Y軸的距離= X軸長度 x 0.535
與X軸的距離= Y軸長度/2
以上就是7.1聲道的擺位計算,這個結果可以在不同空間理提供一個符合聲學的擺位參考,在將喇叭擺到定位後,可以再根據實際的聽感作調整,因為我們的空間不可能沒傢具,有時因為傢具的擺放,可能必須犧牲喇叭的最佳擺位。
喇叭擺位只是在多聲道領域里的一項基礎,也是在DIY時人人可以簡單處理的事項,一但擺位正確,整套系統可以至少發揮出一定的實力,喇叭擺位跟音色沒有絕對的關系,但是對於聲音的音場、定位感、密度感有很大的影響。音色風格在你選定器材時就已經定型,在良好的擺位之下如果能對於空間聲學處理作一番努力,才能真正享受到有如電影院一般的威力。
8. 什麼是2.1聲道,2.0聲道2.1和2.0是什麼意思
2.1音箱擁有兩個獨立的功放模塊,一個為立體聲負責衛星音箱的模塊,一個為重低音專門負責低音音箱的模塊,立體聲模塊為獨立的左(L)、右(R)聲道功放塊,重低音為左右聲道聯合過濾後的稍大功率功放塊。
2.0音箱採用兩分頻設計,高音單元輸出高頻信號,中低音單元則負責輸出中低頻兩個頻段的信號。而2.1音箱雖然也同樣為兩分頻設計,但它們沒有獨立的中音單元,對於中頻的聲音表現是比較令人不滿意的,好在它的低音單元相對來說更大,比2.0音箱更加容易發出效果。
(8)電影院121聲道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2.0音箱和2.1聲道音箱的分頻點設定不同:2.1音箱的分頻點則大都在300Hz一下,正好在人聲的頻率范圍內,所以靠近低音單元聽還是可以聽見一定人聲的。
而2.0音箱大都將分頻點設定在2500Hz左右,由於人聲的極限在1280Hz一下,所以高出兩倍分頻點能將分頻點失真控制在一個人耳並不容易察覺並且功率較小的頻段上。
2.1音箱的箱體有木質和塑料兩種類型。中低價位的木質音箱大多是採用中密板作為箱體材質,而高價位大多採用真正的純木板作為箱體材質,要避免箱體諧振和密封性,保證箱體木板的厚度,木板之間結合緊密程度都是影響音質的關鍵因素。
9. 什麼是5.1聲道什麼是7.1聲道8.2聲道
它具有左右兩路主聲道、中置聲道、左右兩路環繞聲道和一個重低音聲道。前面5個聲道都是全頻域聲道,重低音聲道是一個不完全聲道,只發120Hz以下的低音,稱之為0.1聲道,這樣便構成了5.1聲道格式。
6.1聲道:指Dolby
DigitalEX和DTS
ES兩種數字多聲道環繞聲音頻格式。它們都是一種擴展型環繞聲音頻格式即分別在Dolby
Digital5.1和DTS5.1的基礎上,為了讓左右環繞聲銜接得更好而增加一路後中間環繞聲道,這便形成了6.1聲道格式。
7.1聲道:指THX
Surround
EX系統。THX是Lucas公司對電影院的一種認證標准,不是音頻格式。它嚴格地制訂了電影院相關影音器材與環境的標准,只要符合THX標准且經過認證,就能有相當的水準。這樣只要消費者選擇具有THX認證的影院,就會有絕佳的影音享受。後來THX被移植到家庭影院,用於認證高品質的視聽器材,並針對家庭環境的不同有著獨特的要求。例如在5.1聲道系統中,它要求的環繞聲是雙向發聲的側聲道,而非單向發聲的後聲道,以達到電影院那種多隻揚聲器陣列排列的效果。可見THX並非Dolby
Digital和DTS那樣為一種音頻格式,而是一種音頻後處理模式,目的是獲得最佳的視聽享受。當6.1聲道的Dolby
Digital
EX和DTS
ES出來後,THX將其進一步演化成THX
SurroundEX系統。為了兼容原雙向發聲的側聲道和再度加強環繞聲效包圍感,於是在原側聲道的基礎上又增加了兩只後聲道,這就構成了7.1聲道。值得注意的是,THX
Surround
EX是將Dolby
Digital
EX和DTS
ES的6.1聲道擴展成7.1聲道,並不是一種音頻錄音格式,它只是將其環繞聲效表現更佳而已。
8.2聲道:首次出現在YAMAHA的DSP-AX1
AV擴大機中,稱之為10聲道擴大機。它是為了加強環繞聲場的效果,在Dolby
Digital
EX和DTS
ES的6.1聲道的基礎上,增加了YAMAHA獨家的前置環繞聲道(喇叭箱放置在主聲道的後上方),再增加一隻重低音輸出,後中間環繞聲也由單路擴展成兩路(與7.1聲道的相似),這就構成了YAMAHA獨家的8.2環繞聲。
不論是YAMAHA提倡的DSP模擬音場,還是SONY獨家的Digital
Cinema
Sound,都是模擬電影院與音樂廳空間特性的環繞音效後處理方式。
10. 什麼是聲道,如2.1聲道,5.1聲道指的是什麼
簡單說2.1就是兩個高音音箱+一個低音音箱
5.1就是五個高音音箱+一個低
現在還有7.1的了
聲道數
音效卡所支持的聲道數是衡量音效卡檔次的重要指標之一,從單聲道到最新的環繞立體聲,下面一一詳細介紹:
1.單聲道
單聲道是比較原始的聲音復制形式,早期的音效卡採用的比較普遍。當通過兩個揚聲器回放單聲道信息的時候,我們可以明顯感覺到聲音是從兩個音箱中間傳遞到我們耳朵里的。這種缺乏位置感的錄制方式用現在的眼光看自然是很落後的,但在音效卡剛剛起步時,已經是非常先進的技術了。
2.立體聲
單聲道缺乏對聲音的位置定位,而立體聲技術則徹底改變了這一狀況。聲音在錄制過程中被分配到兩個獨立的聲道,從而達到了很好的聲音定位效果。這種技術在音樂欣賞中顯得尤為有用,聽眾可以清晰地分辨出各種樂器來自的方向,從而使音樂更富想像力,更加接近於臨場感受。立體聲技術廣泛運用於自Sound Blaster Pro以後的大量音效卡,成為了影響深遠的一個音頻標准。時至今日,立體聲依然是許多產品遵循的技術標准。
3.准立體聲
准立體聲音效卡的基本概念就是:在錄制聲音的時候採用單聲道,而放音有時是立體聲,有時是單聲道。採用這種技術的音效卡也曾在市面上流行過一段時間,但現在已經銷聲匿跡了。
4.四聲道環繞
人們的慾望是無止境的,立體聲雖然滿足了人們對左右聲道位置感體驗的要求,但是隨著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大家逐漸發現雙聲道已經越來越不能滿足我們的需求。由於PCI音效卡的出現帶來了許多新的技術,其中發展最為神速的當數三維音效。三維音效的主旨是為人們帶來一個虛擬的聲音環境,通過特殊的HRTF技術營造一個趨於真實的聲場,從而獲得更好的游戲聽覺效果和聲場定位。而要達到好的效果,僅僅依靠兩個音箱是遠遠不夠的,所以立體聲技術在三維音效面前就顯得捉襟見肘了,但四聲道環繞音頻技術則很好的解決了這一問題。
四聲道環繞規定了4個發音點:前左、前右,後左、後右,聽眾則被包圍在這中間。同時還建議增加一個低音音箱,以加強對低頻信號的回放處理(這也就是如今4.1聲道音箱系統廣泛流行的原因)。就整體效果而言,四聲道系統可以為聽眾帶來來自多個不同方向的聲音環繞,可以獲得身臨各種不同環境的聽覺感受,給用戶以全新的體驗。如今四聲道技術已經廣泛融入於各類中高檔音效卡的設計中,成為未來發展的主流趨勢。
5.5.1聲道
5.1聲道已廣泛運用於各類傳統影院和家庭影院中,一些比較知名的聲音錄制壓縮格式,譬如杜比AC-3(Dolby Digital)、DTS等都是以5.1聲音系統為技術藍本的,其中「.1」聲道,則是一個專門設計的超低音聲道,這一聲道可以產生頻響范圍20~120Hz的超低音。其實5.1聲音系統來源於4.1環繞,不同之處在於它增加了一個中置單元。這個中置單元負責傳送低於80Hz的聲音信號,在欣賞影片時有利於加強人聲,把對話集中在整個聲場的中部,以增加整體效果。相信每一個真正體驗過Dolby AC-3音效的朋友都會為5.1聲道所折服。
千萬不要以為5.1已經是環繞立體聲的頂峰了,更強大的7.1系統已經出現了。它在5.1的基礎上又增加了中左和中右兩個發音點,以求達到更加完美的境界。由於成本比較高,沒有廣泛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