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知道電影《千萬不要忘記〉》中飾演岳母的演員的詳細情況的請予以介紹。
彭玉女士,原名彭桂蘭,小名安香,曾經用過的名字是「彭彧」,因為這個名字很少有人認識,所以改成了「玉」,她是哈爾濱人,自17歲就開始登台演話劇,直到29歲她才觸電演生平第一部電影《千萬不要忘記》。
2. 紅樓夢秦文的扮演者
1927年復旦影片公司版電影《紅樓夢》——陶雅英飾演晴雯
1944年卜萬蒼執導電影《紅樓夢》——鄭玉如飾演晴雯
1962年岑范執導電影《紅樓夢》——沈正心飾演晴雯
1962年香港邵氏電影《紅樓夢》——莫愁飾演晴雯
1975年香港tvb版電視劇《紅樓夢》——黃杏秀飾演晴雯
1977年香港佳視版電視劇《紅樓夢》——馮秀蓮飾演晴雯
1983年台灣華視版《紅樓夢》——許佩容飾演晴雯
1987年大陸央視版電視劇《紅樓夢》——張靜林(安雯)飾演晴雯
1989年中國內陸電影版《紅樓夢》——李勇勇飾演晴雯
1996年台灣華視版電視劇《紅樓夢》——楊潔玫飾演晴雯
2010年李少紅導演電視劇《紅樓夢》——楊冪飾演晴雯
3. 電影演員秦怡和秦文
是。
在中國電影界,秦怡和秦文都是紅色銀幕上的燦爛明星,亦是相貌接近、感情深厚的親姐妹。
1922年2月,秦怡出生在上海一個封建大家庭,排行老六。1938年冬,年僅16歲的秦怡逃離淪陷後的上海,到重慶加入中國電影製片廠。同行許珂把她原名秦德和改為秦怡。秦怡從此開始了她的從影生涯。比六姐秦怡小6歲的秦文1928年呱呱墜地,但她沒機會與姐姐在一起,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家裡才突然接到「失蹤」八年的秦怡的消息,一家人喜出望外。秦文從小喜好文藝,但只能從話劇舞台或銀幕觀看演員們的表演。秦怡回到上海後,姐妹倆親熱異常,整天呆在一起。秦文向六姐傾訴想當演員的願望,秦怡鼓勵她要從科班開始,要強的秦文考入了上海戲劇專科學校深造。1948年初冬,秦怡的好友吳祖光導演要拍一部揭露不法奸商的諷刺性喜劇影片《餓人行》,他特地來到上海劇專,請秦文扮演一個女護士。盡管出場的鏡頭不多,但秦文從此邁開了從影生涯的第一步。她原名秦德華,吳祖光從《紅樓夢》晴雯一名中得到靈感,為她起了藝名「秦雯」。後來她自己把壓在「文」字頭上的「雨」字去掉,定下了「秦文」一名。
4. 經典老電影黑三角主要演員表,19幾幾年拍攝
主要演員
石岩——雷鳴
洪局長——張平
於秋蘭——劉佳
於黃氏——凌元
盧德慶——畢鑒昌
劉書記——秦文
高潔——曹翠芬
李虎——程學欽
姜師傅——張雁
楊大娘——李健
刑祥——方輝
孫福——趙萬德
少將——林征
少校——王惠敏
郎景田——李林
貓頭鷹——勞力
1977年拍攝
5. 賈寶玉送秦雯什麼禮物
送了一直發釵。
發釵是中國古代漢族婦女的一種首飾。起源於隋代,主要用於盤發裝飾。隋代發釵作雙股形,有的一股長一股短,以利方便插戴,湖南長沙隋墓曾出土銀質鑲玉的發釵,釵首作花朵形,名為釵朵。
秦文現為中國電影家協會會員,北京電影製片廠演員;從影幾十年來,塑造了數十個銀幕形象,如《為了和平》中的萬方、《母親》中的顏佳、《上海姑娘》中的淑芬、《飛越天險》中的徐瑞、《懸崖》中的方晴、《青春之歌》中的王曉燕、《春暖花開》中的佩珍、《停戰以後》中的謝梅初、《千萬不要忘記》中的姚玉娟、《天驕》中的葉積等。
6. 電影往事:陰影下的秦文(下)
1960年,在「大躍進」風潮的余熱下,北影廠又開拍了一 部迎合潮流的應景之作《春暖花開》。影片描寫的是北京市街 道婦女在黨的領導下,積極參加街道工業生產的故事,秦文扮 演了女二號佩珍。北影廠躊躇滿志地想讓這個攝制組在「大躍 進」運動中放一顆「衛星」,為此,為創拍攝進度最快的高產 紀錄,攝制組日夜苦戰在街道和居委會里,連續幾天幾夜趕 拍。有一天終於一口氣拍了100多個鏡頭,第二天廠工會就 敲鑼打鼓送喜報。大家聽了都非常興奮,心想一定會轟動整個 電影界。誰料想,第三天樣片沖洗出來之後,卻有80多個鏡 頭由於各種原因拍壞了不能用,大家全傻了眼,叫苦不迭,無 奈只得返工重拍。1961年,影片好不容易來回瞎折騰終於趕制 完成「大躍進」的風潮和由此帶來的諸多弊端已經明顯暴露出來,影片又不合時宜的匆忙收場,一閃而過了。
1962年,秦文參加拍攝了她一生從影中比較有光彩的代 表作品《停戰以後》。影片講述的是1946年國共達成停戰協定 以後,中共代表顧青將軍來到北平,在參加國、共、美三方面 組成的軍調處執行部工作中,與美蔣代表針鋒相對斗爭的故 事,秦文扮演的是我方翻譯、女大學生謝梅初。影片拍攝十分 順利,拍攝周期僅為半年就封鏡完成。這部帶有紀實性特點的 表現國共談判的黑白故事片,一經上映即刻受到外交部和北京大學師生的熱烈歡迎。在一次中南海組織的晚會上,國家主席劉少奇和藹可親的站在秦文的面前,仔細 端祥 。注視良久之後,問她是不是《停戰以後》演那個女翻譯的,秦文連忙肯定回答。劉少奇還問:「演電影是不是規定一律都要說北京話?」秦文答道:「有的片子中為表現某個角色的特點,可以說地方話,但一般為了讓全國觀眾聽得懂,都要求說普通話。」劉少奇開玩笑的用地道而濃重的湖南方言對秦文說:「那我是不行的嘍!」說罷,他和在場同志都笑了起來。劉少奇主席熱情稱贊道:「《停戰以後》拍得相當不錯。」
1963年下半年到1964年4月,秦文在河南澠池縣進行「四清」運動之後,又回到北影廠參加了由謝鐵驪導演的故事片《千萬不要忘記》的拍攝。當時正是階級斗爭要「年年講,月月講,天天講」的時候,秦文萬萬沒有想到自己扮演的這個帶有落後成分、最後幡然醒悟的女主角,不但與她以往所扮演的角色截然不同,而且竟是她年輕時代最後一個銀幕形象!
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開始了!正像秦文滿懷悲憤所回憶的那樣:「十年動亂的武鬥槍炮聲,代替了開山劈嶺的放炮聲,這是多麼令人心碎的 歷史 悲劇。」
1966年8月2日,秦文的產假剛滿,就接到北影劇團發來的加急電報,叫她趕快回原單位。秦文回家的第二天早晨,就被造反派給「揪」了出來,他們凶神惡煞地指著秦文,像對待仇敵一樣厲聲問道:「你在上海究竟搞了什麼勾當?」一時間,秦文真是摸不清頭腦,但她仍是如實回答:「我哪裡也沒去,只是在家帶孩子。」領頭的造反派轉過頭來,問身後一群「鬧革命」的人」她不老實怎麼辦?」那些人一齊起鬨說:「揪出來!」隨後,秦文就和趙子岳、張平、陳強、謝添、謝芳、於洋、王人美、於藍、陳立中、張瑩、李百萬、楊靜等16人組成的「黑幫隊」,天天接受紅衛兵、造反派們的揪斗。
在運動剛開始時造反派和紅衛兵們都像是事先約好了似的,幾乎全是讓秦文自己說出所犯的罪行。秦文有口難辯,答不上來就要受皮肉之苦。後來,聽說廠里有一個職工,被當作「 歷史 反革命」揪出來。紅衛兵們找他問話的時候,不許他講「階級斗爭是你死我活」,只許他說「階級斗爭是我死你活」。這樣的繞口令,讓秦文頗受啟發,她明白了紅衛兵聽話的一種角度。以後為了免遭皮帶抽打,秦文非常留意當時的宣傳口號,明白按照報紙上的文字統一口徑,不會答錯。只要紅衛兵提問秦文就趕緊用「為文藝黑線出力賣命」、「替資產階級鳴鑼開道」等等來對付。這一招果然還真管用,而且時間一長,老是這一套,紅衛兵們自討沒趣,不再發問相同的問題了。當然,遇到一些實際問題,秦文還是堅守做人的原則的。《停戰以後》的編劇辛毅,在「文革」初期因不堪人身侮辱而憤然自殺,隨後,一共有4次自稱是「無產階級司令部」派來的專案組,直接向秦文進行秘密調查,要秦文主動揭發當初北影廠的領導與導演,是怎麼唆使和授意她來扮演「王光美」的。秦文一聽,真是覺得事出蹊蹺,因為她在《停戰以後》中扮演的女翻譯是謝梅初,並不是「王光美」。專案組的人員軟硬兼施,他們首先態度尖銳地說這部影片是「替王光美樹碑立傳」,接著又語氣緩和地對秦文說:「演員么,沒關系,問題不在你,只要揭發就成了。」秦文回想起當時在攝制組拍戲的前後,她所扮演的這個角色確實沒有任何領導和其他人暗示這個角色就是「王光美」的原型,總不能昧著良心說話,所以秦文每一次都斬釘截鐵地回答:「沒有人叫我演王光美。謝梅初是劇本中的人物,我是根據劇本演角色。」
相比起紅衛兵來,造反派們更是變著法兒整人,並以此為樂。有一次,造反派們突發奇想,他們給每一個「黑幫」都發了一個用黑布做成的上面綉有「孝」字的袖圈,讓大家統統套在胳膊上,而陳強則披麻戴孝,手裡拿著一根「哭喪棒」,站在「黑幫」隊伍的最前頭。造反派們大聲吆喝著,命令大家在小西天北影劇團劇場大門口一字排開,站在標有「北京電影演員劇團實驗劇場」的霓虹燈下,聽候遊街示眾前的訓話。當時,劇場門前的造反派、紅衛兵,還有劇團的「革命群眾」黑壓壓地站了一大片,他們顯得群情激憤,一些人還七嘴八舌的叫嚷著:「今天就是要砸爛這個黑招牌。」這時,一個血氣方剛的青年工人迅速沖上前去,麻利地爬上房頂,只聽「哐」的一聲,一塊磚頭對准霓虹燈砸了過去,玻璃碎片呼啦啦全部掉在「黑幫」們的脖子上。這16個「黑幫」一個個面面相覷,誰都沒敢挪動一步,好像這霓虹燈也成了他們的一大罪證。就在造反派頭目一聲令下要出發的時候,廠里派人召集造反派開重要會議,他們精心准備的遊街鬧劇才不得不臨時收場。
隨後,秦文和「黑幫」們一道,按造反派們的要求,每天進行勞動改造,任務就是在北影大院子里把早已經挖好的兩個防空洞里的土填進去,再挖出來,干著毫無意義的重復勞動。十幾天之後,這16名「黑幫」又被關進了劇場的一個地下室,讓他們去寫交代材料,規定每人每天要交一次思想匯報。地下室常年不使用,黑暗、陰濕,密不透風,臟亂不堪,氣味難聞。大家各自坐著一條小板凳,手裡握著一本毛主席著作,反來復去地苦讀。寫思想匯報,對這些有文化的演員來說,當然要比乾重活容易得多。殊不知地下室里整日不見陽光,每天還得要傴僂著身子沒完沒了的寫,滋味並不好受。
可是,這樣的日子也並非一成不變,如果廠外的紅衛兵來進行串聯,開批鬥會的時候,這16名「黑幫」要隨點隨到。一般是上午10點點鍾一場,下午4點鍾一場,就像每天演出一樣的准時。當時,秦文的兩個眼睛都患上了」麥粒腫」,疼痛難忍,徹夜難眠;這雖然有打掃舞台死角里的積塵感染的原因,更多的是心中郁悶,急火攻心所致。當北大附中的紅衛兵小將要來開批鬥會的時候,16個「黑幫」通通被提上台去,跪在地上,緊跟著,皮帶像一陣旋風似的往他們頭上身上一陣猛抽,一把把鋥亮的剪刀又在他們的頭頂上飛舞,瞬間,有的人被剪成了「陰陽頭」,有的人被墨汁塗黑了臉。 一個紅衛兵小將猛地在秦文的背上踩上一隻腳,並順手打了她一個巴掌,厲聲叫罵道:「他媽的,一身賊肉!」秦文嚇得不敢抬頭,她真切地聽到這叫罵的聲音是多麼稚嫩,分明是從一個還沒有長大成人的孩子的口中發出的啊!
運動是殘酷的,「黑幫」們的日子是悲慘的,但有時在挨批挨斗中,又會夾雜著一些令人感到啞然失笑的調料。一次,「黑幫」們連續參加好幾輪批鬥會後,累得腰酸背痛准備回到地下室里去好好休息一會兒,突聞廠外又來了一大批紅衛兵,撤退下來的李百萬趕緊帶著一群「黑幫」躲避開來,結果東躲西繞,還是和已經從外面沖進來的紅衛兵們碰個正著。只聽得那個領頭的女紅衛兵一聲喝道:「站住!」走在最前面的李百萬只得自認倒霉地停下腳步。想不到事情逢迴路轉,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那個領頭的紅衛兵定睛一看,一下子認出這是電影《白毛女》中演王大春的演員,禁不住脫口而出:「嘿!是大春哥。」此時,李百萬機靈的用身體擋住後面的「黑幫」,打著手勢暗示趕緊後退,大家慌忙跑進了一間黑屋子裡去,為免遭一場批鬥忍不住笑出聲來。笑過之後,有些人聯想到自身的遭遇又禁不住的悲從喜來,想到以後像這樣生不如死的日子,何時才能結束?不由得放聲痛哭。就這樣,16個「黑幫」度過了他們難熬的40個白晝與黑夜。可是,當第二批被「解放」出來的秦文好不容易與李百萬、張瑩、楊靜等人一起被宣布為「革命群眾」的那天,張瑩卻大口大口吐血住進了醫院,連「解放」他的「喜訊」都沒有來得及聽到,就被可怕的肺癌奪去了生命。
秦文雖然重新回到「革命隊伍」中來,但是,廠里的造反派並不相信她。在軍宣隊、工宣隊進廠以後,北影廠絕大部分職工都下到「五七幹校」農場,去接受「再教育」。
北影廠的「五七幹校」,設在北京市大興縣黃村天宮院曾經關押過勞改犯的地方。大家在北國寒冷乾燥的冬天,每天天一亮都要抓緊時間起床,到田間去參加勞動。大家頂風冒雪,高唱著一首又一首的革命歌曲來振作精神。當時最緊張的是農忙季節的插秧,早展5點鍾天不亮就得起床,插秧插到8點鍾,才能吃上一口早已冰涼的早飯,接著又繼續干,中午吃飯和休息只有一個小時,大家累得從田裡一上來,不管是草垛旁、牲口圈邊,還是田埂上、工具房裡,隨處一倒,橫七豎八的躺在那裡。下午接著插秧直到伸手不見五指才能收工,即便是下雨的時候也照樣幹活,還要不時地高聲喊著:「天下雨,人大幹,五七戰士真勇敢。」每天晚上,到了9點多鍾的時候,才能睡覺。一間既漏風又漏雨的小破屋裡,要躺上十幾個人。大家躺在濕漉漉的土炕上,累得連沖洗的力氣都沒有,就帶著一身臭汗和泥土,甚至穿著外衣就酣然入睡了。
勞動的懲罰,在每個人的心頭像壓了一塊又一塊的大石頭;精神上和肉體上的虐待,更使人們倍感壓抑和痛苦。特別整日勞動之後,大家累得要死不活,多麼渴望好好睡上一覺,可是監管他們的軍宣隊卻偏偏不容許,到了晚上11點多鍾,他們還要搞「清隊」,搞「大批判「,要求所有的「改造對象」全部集合到位,朗讀當天報紙中的時事內容,要大家認真領會學習,還要每個人表態,如果誰不發言,就硬說是對「最高指示」不滿……
1971年,「九·一三」林彪事件之後,政治空氣稍見緩和, 但是人們的心情卻還是非常的苦悶。秦文一家四口人天隔一 方,秦文在北京大興縣農場,鄧蜀生在湖北文化部幹校,女兒 在上海的崇明農場,兒子在上海二姐家。當演員的前途已是十分渺茫,秦文只是渴望能夠重新和家人團聚。
1974年初,秦文在結束了4年的「農場」生活之後,又隨 著廠里的一大批被「改造對象」,重新回到了城裡。4年來,她 從來沒有和丈夫、兒女見過一次面,也沒有一次返城。如今, 當秦文不由自主地來到自己曾經灑過汗水、淚水的地方,只見 劇團的院子里遍地荒草,一片凄涼。她不由地想到了自己,想 到了以往在銀幕上塑造的角色……那似乎已經是很久很久的事 了,那是一個夢,一個令人不敢回想的夢。自己已經人到中年, 大好的時光就在這場運動中被摧毀貽盡,韶華已經逝去,滿頭 的銀絲霜白,眼角邊的魚尾紋,額頭上的道道皺紋,都已經注 定自己的青春銀幕永去不復返了!
1975年,秦文在《青春似火》中首次出演「老」青年杜文華,一個大龍套角色。「四人幫」垮台後,相繼出演了《黑三角》《歡歡笑笑》《孔雀公主》《蘇祿國王與中國皇帝》等影片, 均未能再次輝煌。值得安慰的是,晚年的生活,在丈夫細心照 料下恬靜而平和。雖然疾病在身,但有全家人的親情關愛,渡 盡劫波.心情上又是一片新的境界。
7. 秦文金焰的關系
金焰1910年出生在漢城,是朝鮮人(現在來看,應該算是韓國人)。11歲時舉家遷至中國,並加入了中國國籍。
因與阮玲玉搭檔出演《野草閑花》而聞名電影界,24歲時,就獲得了「電影皇帝」的稱號。
1942年,秦怡在黃山認識了大她12歲的金焰。
當時,秦怡和陳天國還沒有離婚,而陳天國非常崇拜金焰,就帶著秦怡去拜訪金焰和王人美夫婦。
王人美和金焰
兩人這次短暫的見面,沒有什麼特別之處,交流也不多。那天的他們,怕是都想不到今生會有成為夫妻的緣分。
4年後,恢復單身的秦怡正在家裡洗頭,突然有兩個高大英俊的男人來家裡找她。一個是導演劉瓊,一個就是已經離婚了的金焰。
從那天後,金焰總是三天兩頭往秦怡家裡跑,陪秦怡的媽媽和姐姐打麻將。
有一次,秦怡的媽媽對她說:你得結婚了,他很喜歡你的,他想和你結婚。
可與陳天國那段失敗的婚姻讓秦怡完全沒有想要再婚的念頭。再加上那段時間正好是她事業發展的上升期,她一個人要養一大家子,根本沒有心思談戀愛。
秦怡與金焰
後來,秦怡去香港拍戲,金焰也跟著跑去香港玩。在吳光祖和友人們的起鬨下,秦怡和金焰在香港結了婚,還請來了郭沫若當證婚人。
婚後7年還是比較幸福的,在此期間,秦怡的事業越來越好,相較之下,金焰由昔日的「電影皇帝」竟淪落到無戲可拍的地步。
50年代,抗日電影很火,秦怡形象好,塑造能力強,出演了不少了英雄兒女的角色。
但金焰的長相過於斯文,不適合演濃眉大眼,一臉正氣的英雄,再加上他在演技上有自己的堅持,不會圓滑妥協,因此,慢慢的也就很少有人找他演戲了。
也許,金焰骨子裡還是有著韓國人特有的大男子主義情結所在吧,面對事業上女強男弱的處境,生活中,兩人也逐漸心生間隙。
外界一直在傳金焰與秦怡的妹妹秦文走到了一起,雖然真相不能確定,但金焰確實是出軌了。
秦怡在節目中曾說:
「我提過離婚。但他不同意。他說沒有愛情還有親情,而且還有兒子。再說,還要考慮到組織上的影響。」
沒有愛情,還有親情,還有人情,還有孩子。多少夫妻都是因此而選擇攜手終老。
就這樣,秦怡和金焰開始了長達近30年的分居生活。
後來,金焰在西藏拍戲時,為抵擋寒冷大量飲酒暖身,結果導致胃出血。從此,20多年都常卧病榻。
8. 在上海出生的50、60年代電影演員你能記得哪幾位
在上海出生的五十、六十年代電影演員我還能記得的有:王丹鳳、金迪、秦怡、秦文、劉尚嫻等等,今天就給大家聊一聊關於50.60年代電影演員,你還記得哪幾位呢?多少人的經典回憶!
秦 文(1928-2008)、出生於上海、原籍江蘇高郵,上海戲劇專科學校畢業,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代表電影《上海姑娘》、《千萬不要忘記》、《為了和平》、《飛越天險》、《母親》。秦 怡1922年1月出生於上海、原籍江蘇高郵,著名電影表示藝術家。代表電影《鐵道游擊隊》、《青春之歌》、《女籃5號》、《雷雨》、《苦惱人的笑》、《那些女人》
9. 世紀傳奇故事:100歲秦怡妝容精緻,一生坎坷依然美麗優雅!
她的一生曲折坎坷,周恩來總理稱她是中國最美麗女性!施瓦辛格說她是自己崇拜的中國影星。
她是中國的十大女傑、是好萊塢表演藝術中心終身成就獎獲獎者。
她就是秦怡!
秦怡,1922年1月31日出生於上海。從影80載,作品眾多,獲獎無數。
她的代表作有:《鐵道游擊隊》《馬蘭花開》《女籃五號》《林則徐》《青春之歌》《摩雅傣》《海外赤子》《青山夕照》等。
她曾榮獲:新中國22大電影明星、中國電影世紀獎最佳女演員、金雞百花電影節終生成就獎、國家有突出貢獻電影藝術家、第7屆中國十大女傑等榮譽稱號。
2020年9月,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秦怡與著名作家王蒙、著名歌唱家郭蘭英三人被授予「人民藝術家」的榮譽稱號。
秦怡一生殊榮無數,卻在感情方面頗多波折,兩段婚姻讓她痛苦又『刻骨銘心』。
1939年,秦怡參演了著名導演何非光執導的《好丈夫》後,與身材魁梧瀟灑風流的陳天國結緣。陳天國一眼就喜歡上了清純美麗的秦怡,開始處心積慮想佔有她。
一天,陳天國謊稱大家一起去爬山,信以為真的秦怡來到山上卻只看見陳天國一個人在山上。
他一把拉住准備離開的秦怡,跪在地上向她求愛:「 我對你一見鍾情,認識你後我夜夜思念著你,想你想得我食不甘味,夜不能眠,我才知道愛一個人是多麼煎熬…… 」
這把從沒談過戀愛的秦怡嚇的不輕,她回到宿舍後就一病不起。
期間,陳天國開始到處宣揚他和秦怡相愛,並到處散發結婚請柬。別人開始議論議論紛紛,說秦怡傍上了明星大腕陳天國。
才17歲的秦怡根本不懂什麼是愛情,她面對這陣勢,毫無招架之力,稀里糊塗的和陳天國走進了婚姻。
婚後,陳天國開始暴露本性,新婚第二天他就爛醉如泥用雨傘暴打秦怡,而原因竟是嫌秦怡開門太慢。
他經常喝酒,似乎是個永遠無法清醒的醉鬼。
他對秦怡的暴行令人發指,在家裡抓住什麼東西就用什麼打,有時還在大街上追著打秦怡。
面對丈夫的家暴,秦怡傷心欲絕准備分手。可偏偏這時她發現自己懷孕了,為了孩子她選擇了忍耐。
女兒出生後秦怡身體很虛弱,她不得不把女兒送給奶媽照顧。由於沒錢買奶粉和保姆費,奶媽又把孩子送回來了。
陳天國嫌孩子麻煩抱起孩子就要送人,秦怡徹底憤怒了,她拖著病體抱起女兒到單位宿捨去住了。
5年後,這段不幸的婚姻終於結束了。秦怡感覺自己從未有過的放鬆,她全心全意的好好乾事業。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秦怡通過自己的勤奮努力,終於在演藝界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1941年秦怡和白楊、舒綉文、張瑞芳被稱為抗戰大後方「四大名旦」。
1946年除夕,秦怡經朋友介紹認識了當時已是「電影黃帝」的金焰。他比秦怡大12歲,兩人很快就成了好朋友。
25歲的秦怡對愛情重新燃起憧憬,帶著嚮往與金焰走進了第二次婚姻。
秦.金的婚禮上名流雲集,「文壇泰斗」郭沫若是他倆的證婚人,倆人的結合被稱為 銀壇雙翼,傳為佳話 。
由於秦怡和金焰都有過一次失敗婚姻,這一次的感情他們非常珍惜 。婚後兩人甜蜜恩愛,一年後兒子金捷出生,一家人度過了一段幸福美滿的生活。
新中國成立,秦怡的事業也上蒸蒸日上,她憑著精湛的演技, 塑造出一個個浩然正義的革命女傑和進步的新女性形象,成為新中國的明星演員。
金焰也擔任起話劇團的團長,從事起並不擅長的行政工作。
眼看著妻子忙熱火朝天,而自己卻干著枯燥乏味的工作,他們夫妻之間的共同話題變得越來越少。
秦怡經常有演出任務,夫妻倆離多聚少,金焰有些失落和寂寞,變得鬱郁寡歡。
在秦怡的幫助下,妹妹秦文也走上了演藝道路。
秦怡很喜歡這個比自己小5歲的妹妹,像疼自己的孩子一樣疼愛著她,20多歲風華正茂的秦文經常住在姐姐家。
世事難料,當朋友告訴秦怡說金焰出軌妹妹時,秦怡根本不信。質問丈夫金焰並確認事實真相後,她悲痛欲絕!
一個是最愛的人,一個是最親的人!秦怡同時被他們出賣了。
她毅然提出離婚,可金焰堅定地說:「我心裡只有你,我搬出去住可以,但我決不和你離婚!」
為了不影響聲譽,更是為了兒子,秦怡吞下痛楚的淚水,選擇了不離婚。倆人過起了分居生活。
倆人婚姻維持了37年,可真正只度過了7年的恩愛時光。
兩個倔強的人,在最後30年裡過著同屋不同床的分居生活。
在西藏拍戲時,為了抵禦風寒,金焰常常喝酒暖身導致胃病加重,最後不得不切去一部分胃,很不幸造成了癱瘓,這一病就在床上躺了20多年。
秦怡是一位善良的女性,她不離不棄20年如一日照顧著金焰,盡到了一個做妻子該盡的職責。
1983年,在丈夫金焰彌留之際,她守了他31個小時。此時的金焰已不能說話了,他定定地望著妻子的臉,也許,他在為自己30年前犯下的錯道歉!
兩行熱淚順著金焰的眼角流淌,善良的秦怡為他輕柔地拭擦淚水。 他撫摸著妻子的手指,依依不捨。
這是他對妻子的感激與不舍!一代影帝懷著深深的遺憾離開了親人。
婚姻的維持需要責任,愛憎分明的秦怡對沒有愛情的婚姻沒有逃避責任,勇敢地用她柔弱的肩挑起了責任的重擔 。
她曾經同時照顧著3個病人:老弱病殘的大姐,癱瘓在床的丈夫,精神失常的兒子。
在精神和身體的雙重壓力下,難以置信秦怡是怎麼挺過來的。她這般堅強與樂觀!或許,在她心中最大的心願就是親人幸福吧!
在父母去世後,她盡心照顧著姐妹。哥嫂離世後,她把兩個侄兒撫養成人。大姐一生未嫁,秦怡一直與她終生相伴,為大姐養老直到98歲時離世。
妹妹秦文的女兒鄧星也是秦怡撫養長大。對於親人,秦怡都是竭盡所能無私奉獻著。
她一邊工作一邊照顧一雙兒女,由於經常要出外演出,兒子從小得不到很好的關愛,慢慢性格變得內向孤僻。
在兒子16歲既將考高中時,秦怡發現兒子行為異常,後到醫院檢查得知兒子患有急性輕度精神分裂症,大夫說治癒希望很小。
從此後,秦怡給兒子洗衣、洗澡、理發、刮鬍須,操心兒子的飲食起居,樣樣親力親為,直到兒子59歲因病離她而去。
85歲的秦怡白發人送黑發人,是多麼揪心的痛!
59年的母子情,59年無悔的付出,她把女性無私的母愛與博愛放大到了極處 。
兒子金捷是不幸的,病魔折磨得他無法像正常人一樣生活工作。他又是幸運的,因為他有一位愛他、疼他、陪伴呵護他一生偉大的母親!
由於兒子從小喜愛繪畫,秦怡就給他請專業老師指導。和媽媽一起到大自然中寫生繪畫是兒子金捷最快樂的時光。
在蒼翠的樹木前,在蝶飛蜂舞的花叢前,在小橋流水的公園景觀前,時常有一對母子一會兒興致盎然地觀賞,一會兒忘情地低頭繪畫。
這是秦怡和兒子最開心的時刻,他們母子用心感受大自然的美,用情描繪祖國的大好河山。
國際影星阿諾·施瓦辛格曾花25000美金的高價,拍走了金捷的畫作《衡山公園》。
他贊美 秦怡是位偉大的母親,培養弱智兒子畫畫是一個奇跡 。
當她工作勞累一天回來時,兒子會從冰箱拿出飲料對她說:「媽媽喝。」
當她有時和大姐拌嘴時,兒子會輕輕捶著她的肩膀機智地提醒她:「媽媽是黨員,媽媽是黨員!」她和大姐都被兒子逗樂了,也不生氣了。
幸福的時刻過後,秦怡總是憐愛地看著兒子,她擔心:有一天媽媽死了,你可怎麼辦?
當兒子病逝後,她回憶著和兒子在一起的點點滴滴,每天以淚洗面。 血濃於水的親情,哪有那麼容易割捨啊!
積勞成疾,秦怡先後患上了脂肪癌、甲狀腺癌、腸癌,共做了7次手術動了7次刀,但她依然堅強挺過來了。
中年喪夫,晚年喪子。在看著親人一個個離去後,她化悲痛為力量,以每天將近4000字的速度編寫了劇本《青海湖畔》
2008年四川汶川發生地震災難時,經濟狀況並不寬裕的秦怡捐出了20萬元。
她信守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她有一顆善良的心,有強烈的 社會 責任感,她時刻記著為廣大觀眾負責。這是多麼寬廣的胸懷多麼博大的愛!
她承受了太多太多的苦難,她內心有太多的遺憾:沒有擁有完美的愛情,沒有享受兒孫滿堂的天倫之樂。但她內心充滿了愛,愛讓她更加完美!
秦怡的人生豐富多變,逆境中她不退縮勇於面對挫折,用愛化解了一切困境。
她是秀外惠中獨立自主的新時代女性;是含辛茹苦無怨無悔的母親 。
秦怡的美,來自她的外表,更出於她堅毅柔韌的性格和信仰。
她具有中國婦女的傳統美德,身處逆境而從不灰心喪志,以極大的韌性迎接苦難並克服苦難,從容不迫。
2021千禧之年,99歲高齡的秦怡早已滿頭銀絲,她身形佝僂,精神略顯憔悴,目前還在住院療養。
面對朋友的探望,她依然梳妝整齊,沒有一絲病態模樣。這個一生都奉獻給大熒幕的老藝術家,用行動詮釋了博愛的意義。
新的一年,祝秦怡老師身體 健康 ,心裡留下的盡是過往的美好!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