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當觀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後,相信大家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吧,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觀後感吧。千萬不能認為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以下是我為大家收集的憤怒的小孩觀後感(精選10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前幾天我看了一部兒童喜劇電影,名叫《憤怒的小孩》。裡面講的是古靈精怪的淘氣包孫小傲的爸爸媽媽在莫斯科上班,家裡就他和爺爺。爸爸媽媽年年說回來,年年都不回。就在小傲七歲那年,爸爸說這次一定回來,小傲便等著奇跡發生。暑假到了,爸爸媽媽沒回來,爺爺卻因病住院了。爸爸給小傲找了一個「恐龍」保姆,「恐龍」保姆天天做巨難吃的沙拉給小傲吃。終於有一天,小傲受不了了,收拾好行李就走了。他用智慧躲過了監控攝像頭,逃到一輛搬家公司的車上。在車上,他遇到了一個被拐賣的孩子——蘭蘭。他們結成了聯盟,憑借自己的機智勇敢與拐賣蘭蘭的犯罪團伙鬥智斗勇。影片最後,兩個小孩在大人的幫助下終於回到了父母的懷抱,蘭蘭由於爸爸媽媽已經不在了,也和小傲一家愉快的生活在一起了,笨賊也得到了應有的懲罰。
在這部電影中孫小傲離家出走,我覺得小傲和他的爸爸媽媽都有錯。爸爸媽媽不能為了工作欺騙孩子,雖然您們給予孩子豐富的物質生活,但是您們知道我們最需要的是什麼嗎?是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一直有您們溫暖的關愛和呵護。我們多麼信任和思念爸爸媽媽,在我們受委屈時多麼需要您們的安慰;當我們取得成績時多想和您們一起分享;當我們生病時多麼想在您們的懷里撒撒嬌……
當然小傲離家出走也是不對的,他沒有想過他的不辭而別,讓爸爸媽媽爺爺多麼替他擔心,害怕。他在流浪的路上,沒有錢,沒有飯吃,怎麼辦?他如果遇到的是窮凶極惡的壞人,危及生命怎麼辦?他有沒有想過爸爸媽媽這么辛苦掙錢,不也是想給他一個更好的生活嗎?電影中我不明白蘭蘭的爸爸媽媽為什麼把蘭蘭送人,就算生活再苦我們也想和爸爸媽媽一起度過呀?
看完電影後,讓我想到在平常生活中,我也要理解爸爸媽媽,他們為了我快樂成長,努力工作非常辛苦,我要多和爸爸媽媽溝通,幫助他們做事。生活中遇到困難,不要氣餒,積極去克服它,我的健康成長就是對爸爸媽媽最好的回報,也希望天下的孩子們都能在爸爸媽媽溫暖慈愛的目光下快樂成長!
電影《憤怒的小孩》是講一個七歲大的小男孩——孫小傲爸爸媽媽都出國去出差了,家中只有自己與爺爺兩個人。但是到了暑假時爺爺生病了,在國外的爸爸媽媽只好為小傲准備了一位保姆照顧他和爺爺。
小傲的生日快到了,由於他的爸爸媽媽說過生日時陪他玩,於是小傲在家等待著奇跡的出現。一天小傲在家的時候,一位快遞員送來了一份國際快遞,他打開一看是爸爸送給他的生日禮物——一台照相機。爸爸還在照相機里存了一段錄像。小傲打開錄像一看,爸爸說工作太忙又不能夠回家了。爸爸媽媽又騙人,小傲十分憤怒,整理好了行李後以「小孩憤怒了」的口號離家出走了。
在路上他遇到一個被親生父母由於種種原因而賣給「犯罪集團」的女孩—蘭蘭。他們讓蘭蘭做了許多壞事,蘭蘭受不了了,剛從壞人手裡跑出來。他們一路用了許多的好辦法逃跑了之後,壞人總是又一次的找到他們。小傲一想便明白了蘭蘭腳上的鞋被裝了追蹤器,就讓蘭蘭把鞋扔掉再換上他的鞋,脫離了壞人之手。他們在路上還認識了一個賣面點的老頭。小傲把打算幫忙蘭蘭完成願望——回家的事情告訴了老頭,老頭十分贊成他的做法,幫他們買了車票。但是他又怕孩子出事,他就把孩子的目的地告訴了警方。果真在回家的路上再一次的遇到了壞人,但是警察來得及時,把一路跟蹤他們倆的三個通緝犯一網打盡。小傲的家人也找到了他,最終蘭蘭也成為了小傲家的一員。
看完這部電影後我覺得作為家長的大人不就應由於工作忙而因此忘記關心孩子的感受,在忙也就應抽出一點時間陪孩子談談心、說說在學校里發生的事,及時了解自家孩子的狀況,不至於在孩子干出傻事後才後悔莫及。但是做為家長的大人們是不容易,每一天辛苦賺錢回到家中不能夠好好休息,緩解一天的工作疲勞,還要做家務活甚至聽孩子的抱怨。
只但是我們作為孩子的也要體諒父母的用心良苦。父母不但給予了我們生命,使我們快樂的成長,工作再累還要照顧號我們。父母的工作也是為了自己孩子更好的生活才不知疲憊的干。如果沒有他們在外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的辛苦工作,我們的生活會如此幸福嗎?父母們總是期望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作為父母的都時時刻刻愛護著自己的孩子,怎樣可能不關心我們呢?
唉,可憐天下父母心呀!我們別讓父母操心了。
前幾天,老師在學校給我們放映了一部電影,名叫《憤怒的小孩》。這個電影的主人公是一個叫孫小傲的小男孩。
由於爸爸和媽媽工作繁忙,所以家裡只剩下他和爺爺。暑假時爺爺突然生了病,進了醫院,爸爸請了一個「恐龍」保姆,照顧小傲也照顧爺爺。
一天復一天,一月復一月,在剩下三天就是他的生日了,爸爸說好回家陪他,但是又沒有回家,小傲非常的傷心。
他不想在孤獨的`在家呆下去了,准備出門探險,他用自己的智慧沒有給警察留下任何線索逃出了小區。在中途他遇到了蘭蘭,他們很快就成了好朋友。蘭蘭被壞人跟蹤,但她無論走到哪裡壞人都能輕而易舉的找到她。聰明的小傲很快就發現了蘭蘭穿的鞋子有問題,於是把這雙鞋扔進了剛才的清潔車里。
很快警方知道小傲和蘭蘭在一個貧窮的村子裡,被三個壞人追趕。於是把小傲的家長叫來了,在爺爺的指揮下,小傲用彈弓把壞人打的非常狼狽。警方在關鍵的時候捉住了三個壞人,最後蘭蘭也成為小傲他家裡的一份子,他們又可以團聚了。
這部電影中的孫小傲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是一個聰明、機靈的小男孩,他富有正義感,面對危險毫不畏懼,勇敢面對,以後我要向他學習。
這部電影告訴我們,父母不要因為工作繁忙忽視孩子。缺少父愛和母愛的孩子是不完整的。因為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離不開父母的關心和愛護,所以請父母抽出寶貴的時間多陪陪自己的孩子,讓他快樂的成長。
《憤怒的小孩》這部電影講的是一個小孩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和壞人作斗爭的故事。
影片里的小孩因為某個原因離開了家,一個人在外面過著流浪的生活。一天,他遇到了一個小女孩。小女孩的命運也很悲慘,她是剛剛從一個拐賣小孩的壞人手中逃出來,而那個壞人一直在追蹤這個小女孩。他們兩個相依為命,互相幫助,一次次的從壞人的手裡逃脫出來,這兩個小孩機智又聰明,不但從容逃脫,而且還作弄對手,讓人捧腹大笑。他們勇敢又善良,最後被一個面點老闆收養。
看了電影,我覺得這個小男孩真是很勇敢,竟然敢一個人獨自出家門去流浪。想想我們現在做一點點事情都要媽媽嘮嘮叨叨的念上幾遍呢。我們也應該像他那樣有自強不息,永不放棄的精神。
最近,我看了一部非常搞笑的電影,電影的名字叫《憤怒的小孩》,下面我來給你們講講吧!
這部電影主要講了留守兒童孫小傲離家出走,途中偶遇被犯罪團伙追趕的小女孩蘭蘭。一個想要回家的小孩和一個不想回家的小孩結成了聯盟。最終,兩個憤怒的小孩用機智戰勝了笨賊,笨賊得到應有的懲罰。
看了這部電影,我感覺他們堅持不懈的精神值得我學習,他們不怕危險,勇敢地智斗笨賊,這讓我聯想到了我自己。
記得那一次,媽媽讓我在家裡做數學題,我拿過題來一看,然後心裡想:「又是這些簡單的計算題和應用題,我快些做完還可以玩會兒電腦呢!」於是,我小聲地對媽媽說:「媽媽,如果我做完這些題,可以玩會兒電腦嗎?」媽媽想了一下,就答應了:「行,不過你要全做對喲!」沒等媽媽的話落下,我就跑到學習桌前,快速地收拾起那些「手下敗將」,不一會我前面的計算、填空、選擇都被我搞定了,後面的應用題我是又畫圖,又計算,時間過去半個小時了,我終於做到了最後一個題,我心裡想:「哈哈,馬上就可以玩電腦了,只要……」我左手撓頭,右手摸筆,可是就是想不出這道題來,最後我選擇了放棄!
現在想來我感到萬分慚愧,以後我要向他們學習那種堅持不懈的精神,永不放棄!
我看了場電影,名叫《憤怒的小孩》。劇情既精彩又搞笑,還非常的耐人尋味。
電影的主角孫小傲是是個古靈精怪的小淘氣包。爸爸和媽媽在俄羅斯工作,小傲直由耳聾寡言的爺爺來照顧。
暑假時,爺爺突然生了重病,住進了醫院。他的爸爸媽媽請了個又凶又胖的「恐龍保姆」,小傲覺得很孤單,就離家出走了。
他離家出走後,意外地在輛搬家車里發現了蘭蘭,後來小傲才知道,蘭蘭要被壞人拿去拐賣,為了躲避壞蛋才四處流浪。路上,他們雖然遇到了種種困難,可是他們都想辦法解決了。
在逃亡的路上,他們認識了個賣面點的老爺爺。老爺爺幫他們買了回家的車票,因為擔心孩子出事,所以把孩子的行蹤告訴了警方。
後來,警方把路跟蹤他倆的三個通緝犯網打盡,小傲的家人也找到了他,最終蘭蘭還成為了小傲家的員。
這部電影令人沉思,我被這部電影深深的吸引了。我很喜歡孫小傲,因為他是個善良、勇敢、聰明機智的好孩子。他樂於助人、見義勇為的品質都值得我學習。
孫小傲離家出走很危險,但他為什麼要這樣做呢?因為他的爸爸媽媽沒有時間照顧他,讓他感到很孤單。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很多像孫小傲這樣的「留守兒童」,他們的父母常年在外,或者有的父母雖然在身邊,卻天天忙於工作,讓孩子得不到父母的陪伴和關愛。
所以我想對天下所有父母說:「爸爸媽媽,希望你們能抽出時間,多陪陪自己的孩子。無論工作有多忙,也定不要忽略小孩的存在!」。
你是否感覺到生活中有太多的不如意:永遠寫不完的作業;媽媽太多的嘮叨;時間少得可憐的玩耍如果你對生活感到抱怨的話,看一看電影《憤怒的小孩》,它會告訴你答案:請珍惜現在的生活。
電影《憤怒的小孩》中的蘭蘭是多麼的可憐,三歲就沒了父母,而且還被壞人抓走了。幸虧,小小年紀的孫小傲保護了她,機智的把壞人整得團團轉,最終壞人被警察叔叔繩之以法。故事最後,孫小傲和蘭蘭過上了幸福的生活:無家可歸的蘭蘭被孫小傲家收養,孫小傲有了新姐姐,而且爸爸、媽媽和爺爺都在他們身邊。當我看完電影,我流下了眼淚,在孫小傲和蘭蘭眼裡幸福生活原來就這么簡單。
蘭蘭和孫小傲眼裡的幸福,我們每個人都擁有,我們有父母、爺爺奶奶和叔叔阿姨等親人無微不至的呵護,我們有老師的諄諄教誨,有同學間的互幫互助幸福來得太容易,太簡單,導致我們有些人卻不能像蘭蘭和孫小傲那樣去懂得珍惜。
大家要少一點抱怨,少一點憤怒,要學會感恩,更要懂得珍惜。請珍惜現在的生活,這樣你就會發現生活其實挺美好的!
星期五,學校組織全體五年級同學去看電影,電影的名字叫《憤怒的小孩》。
影片的主人公叫孫小傲,他的媽媽叫孫美麗,他的爸爸叫孫相中。這部電影主要講了:孫小傲的爸爸媽媽都很忙,常常都不回家。有一天,孫小傲的爺爺病了,孫小傲就利用自己的聰明才智躲過了監控器的監控。他就躲在搬家公司的大卡車里。在大卡車上,他結交了一個朋友,叫蘭蘭。可是,突然,有兩位壞人追著他們不放,於是,小傲和蘭蘭便用自己的智慧躲過了壞人的追擊。最後,通過天津五俠的幫助,壞人被抓住了。可是,壞人的首領冒充警察,把那兩個壞人救走了。蘭蘭和小傲到了蘭蘭的老家。等蘭蘭拿好了要拿的東西。就又被壞人給追擊了。最後,所有壞人都被繩子依法了,小傲也多了一個姐姐——蘭蘭。
看了這部電影,我想對孫小傲說:「你的父母是愛著你的,但是,由於他們的工作太忙,沒時間陪你,你要理解他們。」同時,我希望孫小傲的父母也能好好想一想,是工作重要還是兒子重要。
我還想勸孫小傲:「你只要把你的智慧,用在學習上,我保證你名列前茅,我很欣賞你的急中生智,希望你今後還是一如既往地保持你的正義感。但是,別做出讓長輩擔心的事。」
這天,我和媽媽去王府井五樓的橫店電影院看了一場電影,叫《憤怒的小孩》。
這個電影的主人公是一個八歲的小男孩叫孫小傲,因為孫小傲的父母去國外工作了,家裡只有爺爺在照顧他,爺爺每一天就只會說八個字:起床,吃飯,上學,睡覺。突然有一天爺爺病了,請來了一個恐龍保姆,又胖又凶。到了小傲生日的時候,說好要回來的爸爸媽媽卻變卦沒有回來,小傲一氣之下帶好了所有裝備瞞過了門衛的監控,離家出走了。一路上他遇到了被拐賣要飯逃跑的姐姐,兩人結伴逃過一次次壞人的追捕,透過自己的聰明才智,把壞人玩的團團轉,最後最後幫忙警察抓到了這幾個壞人。並且平安的見到了爸爸媽媽,還讓爸爸媽媽領養了這個姐姐。
看完這個電影我了解到,全世界有二千四百多萬留守兒童,因為爸爸媽媽都忙著工作,忙著掙錢,把孩子留在家裡讓老人照顧,孩子缺少父母的關愛,在一次次的失望之後就變成了「憤怒的小孩」,一不留意就會做出傻事來。所以我期望全天下的父母都能多一點時間陪陪自己的孩子,讓每個孩子都能健康快樂的成長。
一次難得的機會,和班裡的孩子一起看了一部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
《憤怒的小孩》是一部兒童喜劇。故事的開頭說道:孫小傲因為爸爸和媽媽在國外工作,他跟著爺爺一塊生活,爸爸媽媽答應在暑假的時候一塊回來給孫小傲過生日,可是因為工作太忙,沒有回來,孫小傲一氣之下就離家出走了,而這部影片主要講述了孫小傲離家出走的三天內經歷的驚險而又有趣的事情。
在《憤怒的小孩》這部電影中,孫小傲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他身上擁有著機智、誠實、沉著、充滿正義感等優秀品質。他善於研究,因為當他用工具扭開貓眼把鑰匙吸出;他是個神射手,因為他用彈弓把壞人打中;他充滿智慧,因為他把油倒在路面上阻礙壞人的車前進;他有007間諜的潛質,因為他能混入卡車。他利用自己的聰明才智,打敗邪惡的壞蛋,保護了蘭蘭;他被壞人抓住之後沉著、冷靜,沒有一絲恐慌,沒有露出任何破綻;他憑借自己的誠實而贏得了津門五俠的信任,從而得到了救助。該人物形象的塑造,讓人拍手叫好!
但影片《憤怒的小孩》的意義卻遠遠不僅於此。輕松的氛圍下卻有沉重的一面。作為教師的我們,不得不意識到當今社會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個普遍問題:孩子們成長過程中,物質極其豐富但卻缺乏親子之情。而長時間缺少愛的孩子容易產生逆反心理,於是選擇逃跑等方式來引起家長的重視。對於新時代的父母來說,工作的壓力越來越大,兒童雖然在物質上是豐裕的,然而卻離爸媽越來越遠,因為彼此之間極度缺少溝通。也許成長需要的並不只是物質,在很大程度上關愛、在一起比物質更重要。因此,哪怕父母已經不在,可是蘭蘭卻仍然執著地想要回到當初的家。那張埋在匣子里的照片,並不僅是一種思念,而是一份很久以前就被拋棄的親情。成年人以為孩子只需要一定的物質條件,便會開心,這樣的想法往往錯的離譜。
看完影片《憤怒的小孩》後,想到了班裡孩子的一些情況,很多孩子由於父母工作太忙,不在身邊。長持以往性格變得孤僻、不愛說話,行為習慣也並非良好。作為班主任的我們在這些方面應該多和家長進行溝通,把孩子的情況及時告訴孩子,讓家長也更全面地了解孩子,從而用更加正確、合適的方式來愛我們的孩子。
『貳』 國產電影<<春風化雨>>觀後感
《春 風 化 雨》觀 後 感
蘇紅中心小學四年級 黃子軒
我叫黃子軒,是蘇紅中心小學「留守兒童」之家的一名寄宿學生,我從二年級開始住進「留守兒童」之家,至今已整整三年了。最近聽老師說有一部電影叫作《春風化雨》,講的就是我們留守兒童的是怎麼生活和學習的故事的,我特別想看到這部電影,看看電影里像我們一樣的小朋友是怎樣生活和學習的,是不是和我們一樣。
機會終於來了,十一月二十一日,當老師說帶我們四年級到電教室看《春風化雨》時,全班立即沸騰起來了,我更是迫不及待,像箭一般地沖向電教室。電影看到一半,我的眼淚就情不自禁的流了下來,電影中有個叫金悅的女生思念爸媽守著親情電話的表情和神態就像是我自己在那打電話一樣。我的爸媽都在上海打工,一年回來不了兩次。每當我想他們時,我就默默的守著我們寢室的親情電話機旁。只要電話鈴一響,我就會立即拿起話筒,希望從電話那頭傳來的是爸媽親切而溫柔的聲音。雖然金悅最後是被爸爸接走了,但是我還是為她感到傷心。和金悅相比我就幸福得多了,我不但得到了爸媽的愛,我們留守之家中的老師、保育員阿姨也都十分關心和照顧我們,我覺得「留守兒童」之家也是我的另一個家。
看完電影,我深深地記住了一個人----沙柳老師,我覺得沙柳老師不但是老師,更是一個關心和照顧我們留守兒童的保育員阿姨,影片中她為藍涇雨鋪床疊被、為金悅穿鞋梳頭的鏡頭在我的腦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讓我不由自主的想起了我們的保育員阿姨關心我的一件事。三個星期前吧,一場大雪覆蓋了校園,我們可高興啦!班主任張老師看出了我們的心思,下午的最後一節課把我們帶到操場讓我們玩雪,我們像瘋了似的在操場上堆雪人、打雪仗。鞋子濕了不管,褲子濕了也不管。可是玩過之後,就覺得腳和腿濕漉漉、冷嗖嗖的。我這樣子被保育員阿姨看到了,阿姨立即給我換了褲子和鞋,晚上又把我得褲子和鞋烘得乾乾的,第二天早上,當我穿上這干凈的褲子和鞋時感覺特別的溫暖,要不是阿姨,我又得感冒了,說不定還是H1N1流感哩!
電影中的張運老爺爺、沙柳老師像春風、像雨露滋潤著留守兒童的心田,他們像爸爸媽媽一樣關心照顧著那些孩子,讓他們感受到家的溫暖、父母的疼愛。我覺得:我們「留守之家」的老師和阿姨們,一個個都是張運老爺爺、沙柳老師!
『叄』 念書的孩子2觀後感50字
念書的孩子2觀後感篇1
今天,我看了一部電影,名叫《念書的孩子2》。
《念書的孩子2》講述開開進城上學被迫與流浪狗「小膽兒」分離,但這條通人性的小狗與善良的小主人之間的情誼跨越地域阻隔,始終由一根細細的電話線連結著。為了讓小膽兒吃飯,開開悄悄地撿廢品湊話費給小膽兒打長途電話。春節過後,開開和城裡結識的新朋友終於迎來了進城探親的小膽兒。小膽兒學會了撿廢品,卻不幸出了車禍。開開流著淚給瀕死的小膽兒念起書來……
被開開和小膽兒之間的感情深深地感動了!再也忍不住要哭了出來!我們也應該了解到影片的用心,影片聚焦農民工子女這一弱勢群體,以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刻畫了他們的生存和精神狀況。他們都是我們應該關注的孩子!
念書的孩子2觀後感篇2
星期五放學後,我把作業做完了,就和爸爸一起觀看老師推薦的電影——《念書的孩子II》。
《念書的孩子II》是一部典型的關於留守兒童和留守老人的電影。這部電影主要講述的是:影片中九歲的路開和爺爺一起生活,他是一個活潑開朗、懂事的好孩子。他的父母在外地打工掙錢,沒有父母的關愛,只能與年邁的爺爺相依為命,不過好在開開還有一個無話不談的「知心朋友」——小膽兒,這是開開撿的流浪狗,小膽兒給他的生活帶來了無盡的快樂和歡笑。
開開的爺爺有肺心病,開開看到爺爺很早起來煮飯,為了給爺爺減輕負擔,就求著爺爺教他做飯;看到爺爺和面的時候一直咳嗽,就讓爺爺坐下來休息,自己來和面。一次爺爺煤氣中毒,他打電話叫救護車,總算把爺爺給救活了。開開每天在學校借書,晚上回家給爺爺念書,開開為了騰出時間給爺爺念書,開開在學校早早地就把作業完成。晚上一邊念書,一邊等著遠方的爸爸媽媽打來電話,這可能就是他的精神支柱吧!
不久後,開開的爺爺過世了,他的爸爸媽媽回來給爺爺做了後事後,准備帶開開進城,可是開開不願意,他想留在這里讀書,他的爸爸跟王老師說了晚上開開在她家住,但是開開就是想在自己家裡生活。爺爺不在的日子裡,開開每天放學回家就趴在台階上寫作業,啃饅頭,喝涼水,條件再苦,也不忘記學習。開開有個遠大的理想——考上博士,做一個有出息的人,不像爸爸一樣長時間外出打工,遠離家鄉和家人!過了幾天,他爸爸回來後問開開什麼時候沒做飯了,開開說已經有三天半了,後來,開開的爸爸帶著開開進了城,在城裡念書,在上車的時候,爸爸不讓開開帶小膽兒上車,硬把牽狗的繩子從開開的手上拽掉,最後,小膽兒還是沒有上車,客車開了,小膽兒在後面死命的追啊追啊……
看完這部電影,我對開開真是敬佩,作為留守兒童的他,把對父母的思念深深地埋在心裡!當看到他和小膽兒說起父母思念之情時,我的眼淚嘩嘩地流著,彷彿開開在對著我說一樣,讓我感受頗深。看看開開,再想想自己,我們的生活環境要比開開好得多,而且我們還有父母沉甸甸的愛,因此,我們要向開開學習,做一個懂事、勇敢、堅強的好少年!
念書的孩子2觀後感篇3
今天老師帶領我們觀看了《念書的孩子2》這部感人的電影,看完之後我感慨萬千。
這個電影主要講述的是一個名叫開開的農村小男孩和一隻名叫小膽兒的小狗的故事。開開要跟隨父母去城裡上學,而開開捨不得自己的同學、老師以及和自己相伴了許多年的小狗小膽兒,開開想要小膽兒和自己去城裡住,而開開的父母騙開開說車上不能帶小狗,開開很失落。他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小狗追著車而不能下去把它抱上來,開開哭了,他哭的很傷心。到了城裡的學校後,開開認識了一個同學「銀行家」王靚,他教了開開怎麼用電話卡。開開從自己的好朋友燕子那裡得知小膽兒在她家,不肯吃飯,直到開開勸說小膽兒它才肯吃飯,從那以後開開天天就給燕子打電話給小膽兒讀課文聽,可是打電話得花錢啊,他從王靚那裡得知撿塑料瓶子可以賺錢,並且飯店裡的瓶子更多更容易撿,於是開開每次放學就去撿瓶子賣錢。有一次開開到飯店裡撿瓶子被人發現了把他趕走了,開開的媽媽看到了想要叫住他,話還沒出口開開就走了老遠了。一天開開的父母去買東西看見了開開在電話旁邊讀課文以為是跟老師背書,湊近一看原來是給小膽兒讀課文呢,到家以後開開父母就質問開開這電話卡從哪裡來的,開開就說是從同學借錢買來的每天百分之一的利息,開開的父母笑了,就跟他說我們一星期打一回就行,用我的打。這個星期我們回去看看村裡。
到了村裡開開就看見燕子和小膽在等他們,小膽兒看見了開開撒開腿就跑向開開,開開也抱住了小膽兒。開開想要小膽兒和自己去城裡住,這回開開的父母瞞不住了,就給小膽兒做了個籠子讓小膽兒可以進城去。
到了城裡開開的朋友王靚和小胖都在等開開,開開向他們介紹了小膽兒。從那以後開開就總是和小膽兒還有那一群好朋友去撿瓶子賣錢,直到那一天,小膽兒想要撿柵欄外的瓶子就爬了上去,跳下來的時候把內臟摔壞了,最後送往醫院已經救不活了,開開痛哭流涕!
看了這個電影我感觸很深,狗白天黑夜為主人看家護院,主人心情不好時拿它出氣,打它罵它,它也不生氣。有時,狗成了人們開心、解悶的東西,它不求錦衣玉食,只要主人給的吃剩的食物就行了。狗對主人最忠實,只要主人不棄它,它就永遠追隨主人,直到生命結束。
『肆』 涇縣春風化雨觀後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春風化雨》觀後感
雲中王先松
《春風化雨》是一部反映以退休老師張校長為代表的關心農村留守兒童為題材的純粹的教育電影,但它帶給了我的思考和體會,還讓我想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縱觀全國形勢大好,人們的生活水平正如芝麻開花節節高。但是「三農」問題仍然沒有得到徹底解決,絕大部分富裕起來的農民是靠常年在外打工掙錢才過上好生活的。大批農民在外打工,自然就出現了留守兒童問題,而且數量驚人,全國有5800萬留守兒童。
以張校長為代表的好心人為了下一代的健康成長,不辭勞苦、不計報酬,默默無聞,自發組建了「留守兒童中心」。他們不僅照料著留守兒童的生活起居,還教育並影響著孩子們如何做人。更有甚者是影響了孩子的父母及全社會都來關心留守兒童問題。
創辦「留守兒童中心」,並非易事。有人說他是為了賺錢,孩子犯錯別人也怪他,有的家長把孩子丟下連電話都不打,「留守兒童中心」場地得不到保障等等。面臨這樣的困境,辦「留守兒童中心」需要勇氣,需要信心,需要能力。而張校長則問心無愧:「錢!錢!錢!我教書沒有發財,要有錢,我給祠堂10萬,好讓孩子們都留下來啊!我都是活一天少一天的人了,還能有什麼呀。」真是「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燭成灰淚始干」。一位退休教師,能有這么高的思想境界,品質多麼的高貴啊!
我們也是教師,而且是在崗教師,我們更應該向張校長學習,在教好書的同時多關心一下留守兒童,讓他們的父母安心在外打工 掙錢,改善孩子的生活和學習條件。要了解留守兒童的苦衷,他們也不願爸爸媽媽不在身邊,但他們是環境所迫,無可奈何啊。九年級學生馮玲、華周琴等留守兒童看到影片里金悅寫給媽媽的信,以及藍金宇受到壞人欺辱後,多次淚流滿面。可想而知留守兒童多麼需要父母的呵護啊。我對他們(她們)的處境非常同情,並表示:以後你們有什麼困難就找我好了。
留守兒童也是非常懂事的。張研同學在作文中寫道:「我也是留守兒童,可我比她幸福,我擁有好的學習環境,還擁有多不勝數的關愛。雖然我的父母也不在我身邊時時照顧我,刻刻監督我,但當我一次次接到父母的電話,聽到的不僅僅是關懷,還有思念……『假如你不曾養育我,給我溫暖的生活,假如你不曾保護我,我的命運將會是什麼,是你對我說的第一句話,是你給我一個家,讓我與你共同擁有它……』」。多麼懂事的孩子啊,她們深知爸媽常年在外打工是為了讓他們生活地更好,爸爸媽媽越不在身邊,她們越要自強自立,自強不息,拿出更好的成績來回報父母辛苦的工作。
影片不僅教育了老師和學生,同時也喚起了全社會對留守兒童的關注。欣慰的是影片中留守兒童引起了上級領導的重視,限期解決問題。我們一個人的智慧有限,解決留守兒童問題必須集思廣益。我堅信有黨的好政策,有上級領導的正確指導,有無數的張校長的出現,留守兒童的問題最終一定能得到圓滿的解決。
《春風化雨》觀後感
今天,觀看了老師推薦的電影《春風化雨》,電影的內容是: 一群新生來到美國弗蒙特州韋爾頓學院,開始了新生活。在第一堂英語課上,教師基廷獨特的教學方式,使學生們耳目一新。基廷大膽挑戰狹隘的教學方法,啟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對生活的熱愛,受到學生們的擁戴。從學校的一本舊年鑒上,學生們發現了基廷在學生時代主持過的一個詩歌團體??死亡詩社,決心重建,恢復它的活動,經常在山洞裡舉行詩歌朗誦活動。學生尼爾不顧父親反對,偷偷參加學校戲劇演出,演出雖然十分成功,但父親強迫他轉學,尼爾憤而自殺。為掩蓋丑聞,校方把基廷當成替罪羊,基廷被迫辭職。在他離去之前,學生們用特殊的方式向基廷表示對他的熱愛和「死亡詩社」的團結。
一群受傳統教育的學生,和一位反傳統教育的老師,在他們之間究竟什麼有是值得我們去深思?
電影中基廷老師的幾句話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其一,在基廷老師為學生上第一詩歌課時,他就告訴學生「我們讀詩和寫詩並不是玩,我們是人的一分子,是有激情的……」,「只有在夢中,人才會有真正的自由。」,這位充滿激情的教師把他對詩歌的最深刻理解用簡單的話告訴學生。其二,當校長用很不滿意的口氣問基廷老師,為什麼要把學生帶到操場上,讓他們走來走去,而不是在課室里上課。基廷老師的回答是:「教育的根本是學會自我思考」,這一句話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它真實地反映了基廷老師的教學理念,也給我們的教育帶來了很深的思考。老師的願望總是美好的,總是希望帶給學生盡可能多的知識,但有時卻往往會忽視學生的需要,用自己的思考代替了學生的思考。長此以往,學生慢慢就會產生了惰性,把自己作為接受知識的容器,被動地接受知識。其實現在的新課程標准就是要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把課堂真正地交還給學生,我覺得能培養出「會自我思考的學生」才會是成功的教師。
電影中有兩個細節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托特是一個怯懦、沉默寡言而又勤奮學習的學生,但他平凡的外表卻隱含了激情。基廷老師要每個學生寫一首自己的詩,並在課堂里讀出來,托特卻沒有勇氣讀出來,他謊稱自己沒有寫,基廷老師這時用親切的目光看著他,說:「你認為你想法是沒有價值的么?」 ……然後讓他上台表演「野性的咆哮」,他在老師的諄諄教導之下,終於能如實地把自己的感情表達出來。在劇終,基廷老師要走了,托特突然站在桌子上,呼喊著:「船長,我的船長。」 是什麼使性格怯懦的托特變的如此勇敢,是愛,是基廷老師對他的關心和鼓勵。作為一名老師,一定要學會欣賞學生,其實鼓勵是學生最需要得到的。有時課堂上一句:「你說得很有道理。」「你的發現很重要。」……可能給學生帶來了他舉行努力的動力,繼續學習的勇氣,我們千萬不要吝嗇這些鼓勵孩子的話。
影片中還有很多細節很值得我們回味,也帶給我們很多思考,因為它隱藏了很多深刻的教育理念,把這些理念真切地貫穿在平實的故事中。
『伍』 電影《讀書的孩子》的觀後感
在電影中,由於開開的爺爺有肺心病,不得已開開的爸爸媽媽,丟下年僅9歲的開開進城打工去了,為了不使開開寂寞,爺爺就哄著開開念課文。爺孫倆相依為命。後來開開的爸爸要給家裡點個爐子,爺爺推辭說不用了,再冷的天沒有爐子,不一樣熬過去了。可開開爸爸非要裝,爺爺就同意了。第二天,開開撿的流浪狗小膽兒,叫著拽著開開的褲腿去爺爺屋,開開跑過去,發現煤氣閥門沒關,爺爺煤氣中毒了。開開急忙打了120,所幸搶救及時,爺爺才醒了過來。有一天,小膽兒又拽著開開的褲腿,開開連忙跑過去,發現爺爺呼吸已經停止。開開的父母回來葬了爺爺,要帶開開進城。開開不去,說他們班的吳美芳進城半年都沒找到學校。於是開開的爸爸只得花錢找了一些人,解決了這個麻煩事。走的時候,開開的爸爸說小膽兒不帶了,進城給他買個更好的。開開不同意,於是爸爸把開開的手掰開把狗繩扔掉,硬是抱著開開上了車。車開了,開開一邊反抗著爸爸,一邊哭喊著讓小膽兒快跑,說我在前面等著你。小膽兒拚命地跑起來追趕著汽車,但越追離汽車越遠。
看了這部影片,我明白了留守兒童的孤獨。由此,我希望所有留守兒童的家長,能多顧慮孩子的感受,這些自己孤單,無依無靠,夜晚睡覺都想著父母的孩子,是多麼渴望得到爸爸媽媽的愛啊!看了這部影片,我受益匪淺,我佩服開開的堅強和勇敢,和他相比我自愧不如,我知道今後該怎樣做了。以後不管遇到什麼困難,我都要做一個堅強的「念書的孩子」。
『陸』 念書的孩子2觀後感
念書的孩子2觀後感
在電影《念書的孩子》中,九歲的開開從小和爺爺生活在鄉下,脫離父母關愛的他是個典型的留守兒童。他還有一個無話不談的「知心朋友」——小膽兒。
路開是一個活潑開朗、孝順懂事又勤奮好學的孩子,每天都給爺爺讀書,雖然錯誤百出,但語氣到位,講的娓娓動聽。他和爺爺相依為命,每天晚上都在等身在遠方的爸爸媽媽打來電話,也許這就是開開的精神支柱吧!
開開是不幸的,但他是堅強懂事的,他那種超出同齡孩子的堅強實在是讓人感到心酸。非常值得我們城市裡的孩子學習。
我對主人公開開真是佩服有加,作為留守兒童的他把對父母的思念之情深深地埋藏在心裡。當我看到他與小膽兒訴說對父母的思念之苦時,我那感動的淚水禁不住在我的眼眶裡打轉,我彷彿看到了他與父母相聚的幸福情景,然而,這一切永遠都只是開開的夢和奢望!
開開那不屈不撓、熱愛學習的精神深深的影響著我,今後我要像他那樣奮發向上,努力學習。
看了這部電影,我深有感觸,和開開比我自愧不如。以後不管遇到什麼困難,我也要學著自己面對,不再依賴他人。我一定也要做一個堅強的孩子!
『柒』 留夏電影觀後感100字
《留夏》有感
《留夏》一部感人的電影,它就像是我童年的縮影。留夏,留下美好的夏天,或者說是再也回不去的夏天。
現在的童年或許大多都是千篇一律,而我們曾經的那個童年,那個夏天它將永遠被定格,被成為了永遠的記憶:玻璃彈珠,滾鞦韆,網蜘蛛網,偷西瓜,偷蘋果,玩水,打架,惹禍……太多的記憶看了這部電影,彷彿一切都在昨天。
電影講述的是一個留守兒童和他奶奶生活在農村裡的故事,奶奶每天辛勤勞作,盡管每天下地幹活回來很累,但是還是換著花樣的給這個調皮可愛的張翰翔小朋友做吃的,張翰翔想吃什麼都滿足,張翰翔因為隔壁鄰居欺負了他的朋友張子樂,他拿起轉頭把隔壁鄰居家孩子頭打出血了,奶奶啥話沒說,就把家裡的雞蛋和身上的錢全部拿去賠禮了。張翰翔因為知道新來的隔壁鄰居喜歡上了小胖的哨子,他不惜拿自己的傳家寶玉佩和偷了奶奶的錢去和小胖換那個並不值錢的竹子哨子,但是在小孩的世界裡,是沒有錢的概念的,他只知道這個哨子可以使鄰居那個小女孩開心,奶奶知道他把玉佩弄丟了很是生氣,(因為在奶奶看來那是他的護身符,保平安健康的,比什麼都重要)拿著竹竿追著要打他,但是張翰翔跑得比兔子還快,奶奶根本追不上,來回幾圈,奶奶本來就身體不好,蹲在地上喘氣的艱難舉動被他發現了,似乎從那一瞬間開始,張翰翔長大了,他把他心愛的一整盒玻璃珠子去向小胖換回了自己的玉佩,奶奶氣消了,也高興了,從惹禍,到這次事件,張翰翔似乎懂事了許多,會學著幫奶奶做家務,陪奶奶看病了。隔壁鄰居小女孩被爸爸接走那天,他把那個哨子送給了小女孩,還特意清洗過的[微笑],在幫奶奶幹活回來路上看見小胖子散落一地的玻璃珠子,張翰翔啥話沒說過去就幫他撿起來。小孩的世界永遠都是那麼簡單快樂,後來胖子被張翰翔撿玻璃珠子這一舉動感動了,還回了他的珠子,但是張翰翔沒有要,最後兩個商議一人一半。兩個在歡樂的笑聲里從此和好了。故事接近尾聲,張翰翔的爸爸要把張翰翔接進城裡讀書了,他很糾結很難過,一邊是嚮往的城裡,一邊是養育自己心疼自己的奶奶,其實奶奶心裡更是難過的,她捨不得自己的孫子離開……當爸爸來接張翰翔時,奶奶送別的目光,瞬間催化了我們的淚點,當他們出走了一段,張翰翔又跑回來教奶奶:如何接通電話,打電話,如何充電時,奶奶的淚花在眼邊打轉了。人間最難過的莫過於離別時的難舍分,張翰翔小小的年紀就知道了這樣的情愫。當奶奶獨自走在回家的大路上時,看著那個背影,有種莫名的心疼與難過,這個夏天註定是快樂的,奶奶的下一個夏天還會這樣嗎?
如今的留守老人,留守兒童,真的是一曲難以釋懷的傷感曲,不知道到什麼時候才可以不在有那麼多傷感離別。
『捌』 電影《七彩夢》的觀後感
學校組織師生觀看了《七彩夢》這部電影,孩子們感受頗多,其實我覺得更應該讓家長看看這部影片,孩子身上的很多問題都與家長有著密切的關系,也令人深思。
一、關愛留守兒童
每個孩子心中都有一個「七彩夢」。影片中城市網癮少年和農村留守兒童的相遇,一定會產生"化學反應",因為他們有那麼多的不同,但他們又有共鳴,因為他們缺少陪伴,都是孩子,又是同齡人,都有著對未來生活的嚮往……
班裡的留守兒童有十多個,他們的突出特點就是:特別調皮或特別膽小內向。皓皓同學反應靈敏,愛發言,但也愛說一些怪話,惹得全班同學鬨堂大笑。作業不認真完成,氣得他奶奶把手機都給他摔了。小馨同學特別膽小,就算是表揚她,在她臉上也看不到一絲笑容。面對這些孩子,對他們唯有多一些關愛,用足夠的耐心、愛心,和家長一起讓孩子認真起來、陽光起來。
二、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孩子們提出:影片的最後貝貝不玩手機了,可他的爸爸媽媽卻在玩手機。
孩子的眼睛就是錄像機,耳朵就是錄音機。父母要以身作則,給孩子做好表率。要求孩子不玩手機,自己首先做到沒有電話,沒有事情要聯系的時候不要去玩擺弄手機,更不要玩游戲。可能一開始的時候,是我們想讓孩子安靜,或像貝貝的爸爸媽媽一樣,沒有時間陪伴孩子,覺得虧欠,就想買個手機或平板來彌補。可等孩子迷上手機時,我們又開始抓狂、開始指責孩子。殊不知,作為家長的我們才是罪魁禍首。希望家長在情況允許的條件下,陪伴孩子成長,給孩子多一些關愛,通過親子共讀等活動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遠離手機。
三、讓孩子們在生活中獲得成就感
孩子們提出:貝貝一開始那麼喜歡玩游戲,最後為什麼不玩游戲了?
經過大家的分析,才發現貝貝以前是在游戲中獲勝時得到別人的點贊和鼓勵,覺得自己很有成就感。後來他發現,在幫助同學的時候,自己的那種成就感更加的真實。他的這種行為,既溫暖了同學,也改變了自己。所以我們要讓孩子在生活中獲得成就感。
學生的成就感其實也很容易獲得。比如:一次正確的回答,一次被表揚,一次作業被欣賞,解出了一道難題,會唱了一首歌,讀好了一篇課文,畫了一幅令自己滿意的畫……都會讓他們的內心產生莫名的沖動,這沖動是發自內心的喜悅,這種喜悅帶給他的是對下一次課的嚮往。興趣和信心就是在這樣一次次成功和嚮往中累積起來的。而老師要做的就是及時的鼓勵和真誠的贊美。
四、讓孩子們學會換位思考
影片中貝貝看到果果在山坡上吹口琴,因為自己沒辦法上網,就想拿果果的口琴來解解悶兒。但是因為這個口琴是果果的父親留給她的的唯一念想,所以果果拒絕給貝貝吹。貝貝生氣了,就把他的口琴一腳踢到山下去了,果果邊哭邊找,手指都劃破了也沒找到。後來貝貝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號召同學們一起幫果果找回了口琴,貝貝也因此得到了同學們的認可。
其實,在孩子們的身邊有很多的不經意。班裡的奇奇同學是一個活潑、積極開朗的孩子,平常愛說愛笑。但他唯一的不足就是管不住自己的手,有事兒沒事兒就喜歡拍這個一下、撓那個一下,一時引起大家怨聲四起。看完這部影片,在大家積極談論自己感受的同時,我也趁機向大家提出這個問題。有時候我們覺得拍別人一下,是一種親昵的表現,有時候是想跟別人打個招呼或開個玩笑,但是卻沒有想這樣做別人有什麼樣的感受。有些同學可能對這些小動作不太在意,可大多數同學都不喜歡這種方式。那我們就需要改變一下了,我們要學會用別人喜歡的方式去打招呼。
《七彩夢》講述了孩子的心聲,讓我們切實感受到孩子對父母關愛和陪伴的深深渴望。同時,也呼籲廣大家長,無論你的工作有多忙,都請抽出時間多陪陪孩子,因為他們成長的道路上更需要的是父母的愛和陪伴。讓「你陪我長大,我陪你變老」不僅僅是最長情的告白,還能成為伴隨我們每個人最美好的記憶。
『玖』 電影《山娃的春天》觀後感
反映陝南留守兒童的電影《山娃的春天》在安康開拍。該劇是中國首部以陝南農村留守兒童為題材的公益電影,講述了秦巴大山中留守兒童石山娃的成長經歷和生活現狀,贊頌了兩個年輕大學生村官和支教老師以身作則、全心全意為群眾服務的奉獻精神。《山娃的春天》在故事發生地石泉實景拍攝,劇中的很多故事也是以當地的真人真事創作改編的。
該劇主演、汶川抗震小英雄林浩表示,自己曾經也是一個留守兒童,希望通過這部公益電影「讓更多的人都來關注留守兒童,幫助他們快樂學習,健康成長!」
『拾』 電影《愛的鍾聲》觀後感!
今天,教育局組織我校四年級師生一同觀看了電影《愛的鍾聲》,這部影片講述的是關於留守兒童的故事,情節曲折感人,令人深思。
電影講述了發生在一個小男孩身上的故事,他的父親被當成了殺人兇手而入獄,最後他的母親也拋棄了他,無奈之下,小男孩回到了鄉下與爺爺一同生活,他成了農村的留守兒童。回到家鄉後,男孩的心情十分低落,他來到草叢邊燃起了大火,燒掉了書包,偶遇了一位老師摔倒了,他扶起了老師和自行車,最終幾經周折他爺爺領著他去老師那求情,讓他的孫子去上學。在學校里同學們罵他是殺人犯的兒子,還說他是小偷。看到這里,我心裡非常難過,小男孩少了父母的關愛,同學們又遠離他。相比之下,我的父母能陪在我的身邊,他們為了我的幸福,給了我無私的愛。沒有父母的陪伴,留守兒童生活得多麼的可憐!相比那些父母在外打工的留守兒童,我要珍惜現在的生活,要感謝父母對我的付出,同時更要好好學習,以優異的成績來回報父母和老師對我的關愛。
電影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次同學們在吃飯,男孩握筷子的方法不對,引來全班其他同學鬨堂大笑,只有老師不厭其煩地教他如何正確使用筷子,並用水在桌子上寫下了「堅強」二字,告訴他要學會自己強大起來。老 師如父母般的關愛,讓他變得堅強,而同學們的不友好,讓他感覺到孤獨。看完電影後,我懂得了:在班級里要友愛同學,主動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同學,尤其是缺少父母關愛的同學,能讓他們感受到來自老師和同學的愛。
電影雖然看完了,但我的心裡還在憤憤不平,為什麼那些留守兒童的父母拋棄他們,讓他們感受不到家庭的溫暖,可能父母們也有自己的難處,希望父母們也要從孩子的角度想想。這部電影為父母們敲響了警鍾,讓我們呼籲全社會共同關注留守兒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