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求電影(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要求1000字左右,對各位的答案,不勝感謝
看了這部《放牛班的春天》電影我真的很感動——一群被認為應該拋棄的孩童,從新拾起了希望,從唱歌中找到自己的興趣,讓我感動;那些寫著孩子們離別祝福的紙飛機就在萬分恰當的時候出現,讓我感動;那個一開始就在門口等爸爸的佩皮諾終於在星期六找到了「爸爸」,讓我感動……最令我感動的是那位馬修老師。
我覺得馬修老師是個好老師,因為學生再做錯事時,他都替學生說話,讓學生不用被處罰。其實那些學生並不是所謂的"牛",他們還是有著美好的嚮往的,只是以前他們沒有遇到像"馬修"那樣有耐心的"看牛人".在馬修老師的細心培植之下, 竟然個個都成了乖巧的小孩,也學會唱出美妙的旋律最終看到了屬於自己的春天!所以我覺得他是個好老師,值得我們多多學習。
想想在我們的班級中不也是有這樣令人頭疼的「小牛」嗎?我們也可以象馬修老師那樣努力地發現孩子們的閃光點。馬修老師用音樂的方法來打開學生們封閉的心靈。在一次又一次的合唱練習中,馬修的善良漸漸打開了孩子們的心扉,得到信賴和喜愛他。我們也可以做到:
1.允許孩子犯錯。孩子畢竟是孩子,孩子在探索世界的過程中,也許會出現一些不良的後果,我們要做的不是怎樣去禁止學生犯錯,而是如何幫助他們發現自己的錯誤,給點時間讓他們反省自己的錯誤,創造機會讓他們改正錯誤。如果我們以寬廣的胸襟容納、欣賞和支持孩子,那麼就能使他們在獲得尊重、信任的同時,培養興趣,增強師生間感情。在教育教學中,有時候,教師的寬容的態度和欣賞的微笑,遠遠比我們嚴肅的批評教育更有用,它能使孩子得到反思和自省,在「自我教育」的過程中逐步完善自己。
2.發現孩子的閃光點。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優勢,同時也有自己的短處,如果只見所短,而忘乎其長,那麼就算他是天才也會喪失信心,自暴自棄;相反,我們若能揚長避短,強化其長處,即使殘疾人也能充滿信心,享受成功的快樂。因此,教師要善於尋找那些孤獨和自卑學生的優點,發揮他們的積極因素,就像在大海沙粒中找金子一樣,在他們暗淡的心靈中找到閃光點,並使之發揚光大。確實,受到輕視的他喪失了自信心,內心深處或多或少存在著一些自卑感,才會覺得自己一無是處。但是沒有一個孩子不希望得到老師的認可、贊賞的。就算是差生,他們的內心深處也渴望得到別人的尊重、喜愛,也同樣希望能受到表揚。我們應幫助學生找到了自己身上的閃光點,挖掘孩子的潛能,及時進行鼓勵。
看了《放牛班的春天》電影,更堅定了我要做一個象馬修老師一樣的受學生愛戴的好老師,在今後的工作中,我會以加倍的愛給我的學生,更會藝術化地教育好我的學生。
《放牛班的春天》所講述的是著名的指揮家因為母親的葬禮,回到了闊別多年的故鄉,遇到了童年的同學,一本馬修老師的特別日記,打開了一段塵封了50年的記憶。這位優雅老人的童年記憶和一座名叫「池塘之底」的少年教養院聯系在了一起,音樂家原來曾經是一位問題少年,故事就從這里開始。其貌不揚,人過中年的失業音樂家,在「池塘之底」少年教養院成了代課的馬修老師,人生的不得意似乎在這個陰森如同監牢的地方更加沒了希望,暴戾的校長,冷漠的老師,調皮得無可救葯如同魔鬼的少年……似乎永遠不斷的犯錯與懲罰。工作的第一天馬修老師感到了害怕,善良的「神父」因為學生的惡作劇而頭破血流,前任老師因為忍無可忍而匆忙離去,馬修的第一堂課就因為學生的哄鬧,招來了校長的「咆哮」,但也就在馬修老師的第一堂課上,這群從來不知道理解與同情的學生,第一次沒有因為犯錯而被關禁閉,第一次知道了做錯了事可以用負責任的方式彌補。就這樣在磕磕絆絆的一天又一天中,馬修老師用它的善良,用它的音樂,一點一滴的改變了這個地獄般的「池塘之底」,這群幾乎被人們放棄的壞孩子,居然唱出了天籟的歌聲,重新拾回了童年的歡樂與希望。馬修老師雖然最終被可惡、勢力的校長辭退,可孩子們用馬修了老師教給他們的歌,用寫著祝福與感謝的紙飛機送別了這個拯救過他們靈魂的人……這是一部美好的電影,當滿天飛舞的紙飛機,在暖陽中飛翔,當可愛的小佩比諾拎著行李奔過來和老師一起走時,我禁不住眼眶濕潤了,雖然這只是一部普通的文藝電影,但它卻引發了我對我所從事的教育工作的思考:
要尊重、關愛每一位學生。正如母親不會因為孩子的美醜存在偏袒和私心一樣,做為老師,雖然一個班級幾十個孩子,他們的家庭環境、先天素質與自身努力程度都不同,但一定要做到一視同仁,尊重,信任,理解,熱愛每一個學生。老師的愛應該是一種博愛,愛你的每一位學生,關心他們的身體,關心他們的生活,關心他們的學習,關心他們的思想。誰都知道,老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是不可比擬的,一句鼓勵,可以讓學生感到無比的激動和自豪,天下的母親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快樂,那麼老師也應該讓學生看到自己點滴的進步,體驗進步成長的快樂,增強繼續進步的信心。要像母親一樣容忍孩子一次次地「舊病復發」,要像母親一樣善於發現孩子們的長處,充分肯定他的點滴進步,對他們的長處要「小題大做、無限誇張」,永遠不說「你不行」,而是毫不吝嗇地說:「嗨,你真棒。」讓孩子在充滿鼓勵與期待的沃土中成長,決不能因為一點過失而讓孩子在指責聲中自卑地抬不起頭來。對於所謂的「差生」,更要給一點偏愛,傾注愛心、熱情和期望,對他們取得的點滴成績,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讓每個學生都能自豪地說出「我能行」。
親其師,信其道。有一句名言叫"蹲下來看孩子",教育者要蹲下來和孩子保持一樣的高度,以孩子的眼光看問題、看世界,這樣才能真正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也就只有在這樣的前提下,教育者才更有心去主動地創造更充裕的時間和空間去了解、剖析、關愛孩子,為孩子提供最適合的教育。教育的平等不只是孩子之間的平等,更應是教育者和孩子間的平等,教育者和孩子之間的平等是平等教育、民主化教育的基礎。在教育學生時,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導之以行。在融洽的師生情感中,學生才會把老師的批評看作是對自己的愛護,把表揚看作是對自己的鼓勵。從而引起情感的共鳴,自覺把道德要求和行為規范轉化為自己的心理定勢和良好的習慣,收到「親其師,信其道,受其術」的效果。不要老是擺著一副道貌岸然的面孔來威懾學生,以維護自己「神聖」的地位,用真誠的情感去熱愛學生、關心學生、愛護學生,富於同情心,就會受到學生的愛戴,就能溝通師生之間的心靈,學生就會親近教師,從而在師生之間架起一座信任的橋梁。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前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說過:「不要以為只有你們在同孩子談話、教訓他、命令他的時候才是教育,你們在生活的每時、每刻,甚至你們不在場的時候,也在教育兒童他們怎樣穿戴,怎樣對待朋友和敵人,怎樣笑,……這一切對兒童有重要意義。」可見,教師的一舉一動,都會對學生產生較大的影響。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必須做到。身教重於言教,教師對學生講十次道理所產生的正面影響也抵不上一次反面行為對學生產生的負面影響來的大。如果要求學生不亂插嘴,那老師就不應粗暴地打斷學生的話;要求學生隨手撿起地上的廢紙,難道老師就不能也彎彎腰嗎?
要懂得教育的藝術。教師正確的評價,恰當地動用表揚與批評,是激勵學生進步的重要手段之一。正確的運用表揚與批評,可以提高學生的認識水平,激發其上進心、自尊心、榮辱感和集體主義精神等。然而,不正確的表揚與批評,則會使學生或是盲目驕傲,或是灰心失望、喪失信心。馬克?吐溫曾經說過:「只憑一句贊美的話,我就可以活上兩個月」。成人尚且如此,何況是孩子呢。後進生是教師教育教學工作中的大難題,他們要想得到表揚是難上加難。對於他們來說,更容易的是自暴自棄。對待他們,教師更應以全身心的愛去感染他們,激發他們的進取心。一位大作家說過:「人人都是天才。」每個人身上都有閃光點,後進生也不例外。做為教師則應努力發現後進生的閃光點,樹立他們的自信心。
我們面對的是幾十顆純真、無瑕的心靈,面對的是幾十個復雜多變的內心世界,只有深切的關愛,真心的尊重,身正為范,才能使孩子的心靈與教師的心靈相融。
《放牛班春天》觀後感
我是.....,因為即將要畢業了,所以老師給我們看了一部影片叫《放牛班的春天》的影片。
影片大概講述了一位老師如何將一群調皮的也男孩幫助他們找回信心,重新給他們希望。
我認為這部影片很感人,一位充滿愛心的音樂代課老師來到了一所專門收留問題少年的學校,但同時,馬修老師也遇到了不少的麻煩。還可以看到影片中的院長,不但沒有耐心去好好的教導那些孩子們,而且還只要他們一犯錯,就以嚴酷的體罰,將小孩單獨關在禁閉室,無視這些孩子的驚恐害怕,不僅如此,本身也是一位貪慕虛榮的人。可馬修老師卻與這位院長形成了對比,他心中充滿對這些孩子們的愛,對於孩子們犯的錯,他也不是一味的偏袒,而是給予他們能夠改過的機會。 劇中我最喜歡馬修老師他不顧院長反對,硬是要將學生組一個合唱團,他要讓這群小天使高聲歡唱生命之歌,他還自己編步譜子。另一位是不屑參加合唱團的男高音莫翰奇,但他老是在掃地時偷偷的哼唱,有一次意外地被馬修老師聽見,覺得悅耳動聽,於是安排一場獨唱,獲得全場觀眾的贊賞。 這群孩子我覺得由於院長只要他們一犯錯,就以嚴酷的體罰,將小孩單獨關在禁閉室,無視這些孩子的驚恐害怕,所以養成了他們的調皮搗蛋,但大部分孩子還是本質是善良的。他們從一開始不服從馬修老師,花招百出的捉弄他,每到上課時間,都吵吵鬧鬧,一會兒在黑板上亂畫,一會兒罵老師禿頭、亮光頭,老師也笑笑不當一回事,經常氣得馬修老師七竅生煙,但是當老師被院長解僱時,海派悲觀禁閉的孩子們不敢出來送行,在窗口押動著小手,紙飛機從窗口落下,這些都是把那些天真可愛的孩子們送給馬修老師的祝福,孩子們都捨不得這位有著父愛般的老師。馬修老師之所以能夠得到孩子們的認可,能夠成功,是因為他付出了真愛,還有就是因為他愛好音樂,可以說是用音樂讓孩子們快樂起來的,非常喜歡馬修老師,感謝馬修老師沒有放棄他們,讓他們真正感受到了愛。
電影裡面最讓人感動的,還是馬修老師對孩子們的愛.對於每個孩子,他都堅持【不拋棄不放棄】用音樂重造他們的靈魂.從這點也可以看出.(人之初,人本善).只是先天的環境造就了先天的行為. 我很敬佩馬修這樣的老師~
而老師給予我們的鼓勵,讓我們面對困難的勇氣,以及承擔未來的力量。不會忘記,所以當馬修老師被開除離開時,看到教室窗口有那麼多紙飛機飄落,寫滿了孩子們最真摯的祝福。
而叫自己很感動的是在快結尾處,老師指揮全班合唱一曲。那個最具天分的男孩因為過錯被晾在一邊,神情顯得格外落寞。第一節音樂結束時,老師突然轉向男孩示意他演唱,男孩很驚訝更驚喜,而後則帶著一種幸福的滿足感完成了演唱。
相信我們在畢業後感恩並時時刻刻不忘記自已的老師。
看完《放牛班的春天》這部影片,我的心靈受到了強烈的震撼。感謝學校的安排,使我又受到了一次良好的師德教育。
四十八年前,主人公馬修到一家學校擔任學監,這個學校被成為池塘之底,這個學校由調皮的孩子,殘忍的校長,冷酷的教師,嚴厲的制度構成。馬修懷著一顆仁愛之心看待這些孩子,對學校殘忍的「行動—反應」制度深惡痛絕。他熱愛音樂創作,他用愛心關懷孩子,在他的執著下,費盡心思組成了一個合唱團,為他們譜曲,用音樂引導他們的心靈。當然,最後的結果是音樂凈化了孩子的心靈,也對他們的人生帶來了巨大的影響。
這部影片採用了倒敘的方式,當年合唱團中的領唱莫杭治後來成了指揮家(當然,他的成就是因為當年馬修發現了他在音樂方面的天賦),因為母親病逝回家的時候,當年合唱團的夥伴佩爾諾來找他,給了他一本馬修的日記。馬修在日記中記載了這感人的一切。佩爾諾當時是個孤兒,總在周六的時候等在大門口,希望父親會來接他。後來馬修被學校解僱了,當他要登上汽車的時候,佩爾諾一路奔跑趕來,要馬修帶他走,馬修先是拒絕,後來又不忍心,回來把佩爾諾帶走了。佩爾諾的執著是有道理的,那天正好是星期六。
看完這部影片,我為哈珊校長的粗暴殘忍而憤恨;為孩子們曾經不幸的遭遇而惋惜;為孩子們遇到馬修而慶幸;為馬修的善良真誠而感動;為杭莫治的改邪歸正而釋懷;為佩爾諾的執著堅守而歡欣。
我的記憶深處從此烙下了一個不可磨滅的情節:當馬修神情黯然地離開學校大門時,收到了曾經是頑劣甚至邪惡的學生在卡片上寫滿了的思念與祝福,那一雙雙揮舞著的手訴說著留戀與不舍,這一刻,馬修露出了幸福的笑臉;那一刻,我流下了感動的淚水。
看了這部影片,感動之餘,我也得到了深刻的啟示:在我們的教育教學中,應該看到:學生都有自己的優缺點,關鍵要看怎麼去挖掘,怎麼去教育,充分挖掘孩子的優點天賦潛能和愛心,孩子才能很好地成長起來。這部法國影片中馬修的行為,杭莫治的成材,佩爾諾的成長,有力地印證了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之先生的一句話:「漫天撒下愛心種,佇看他日結果時」。因此這部影片值得我們觀看,更值得我們品位(味)。
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2)
很有幸,借著繼續教育的機會我能和老師們一起欣賞了這部法國影片——《放牛班的春天》,一起感受著一個學監和一群問題學生之間發生的一些平淡又令人感動的故事。這是我第一次看,看完之後真的讓我好感動!
這部電影雖然沒有華麗的服飾和背景,沒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簡單,干凈的音樂貫穿著整部影片,使觀眾在天籟般的童聲中欣賞著電影,是本影片的一大特色。《放牛班的春天》感動了很多人,這就是電影藝術的魅力,好電影就是能讓人感動,因為電影裡面有我們在現實中很難得到甚至得不到的東西,比如一個能為你人生指引的老師或者是一個伯樂。馬修是一個禿頂的老師,他其貌不揚,但人倒是不壞。他服從制度,但能在制度下盡自己所能為孩子干點事情。他喜歡音樂,於是他便開始用音樂來教化那些問題少年們,藝術的確有其自身的魅力,但尊重同樣起著決定性的作用。課堂上他蹲在課桌旁和學生講話的那一鏡頭給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這一小小的舉動包涵著對學生的尊重,真正看到了平等的師生關系,而現實中的我們又有多少人能蹲在課桌旁和學生講話呢?而馬修老師以其溫和的作風改變著什麼,讓整座學校師生之間的對立緩緩消散,除了那個刻板的校長,但在某一刻他那冷酷僵死的心何嘗沒有松動過呢?這就是尊重的魅力、溫和的魅力、情感的魅力、愛的魅力!用愛心可以試著感化迷失的羔羊,否則只能驅使迷失的羔羊步入極端,那個被冤枉的孩子蒙丹最終用同樣極端的方式來回贈給寄宿學校。毀損的不止是校舍,還有那個孩子早已殘缺的心靈,這便是以暴制暴的結果。馬修不是聖人,他無力堅持自我的真理,他只是一個不成功的小人物,做著力所能及的一切。當他矮小的背影轉身離去,我們何嘗沒有一份無奈的蒼涼。
B. 《我和我的家鄉》講述了什麼
電影《我和我的家鄉》講述了發生在中國東西南北中的五個故事。
故事一,講述的是北京好人張北京為了幫助表舅動手術可以節省醫葯費而讓表舅冒用自己名字去病,結果被竄幫了。後來在表舅打算放棄做手術回家時,發現表舅媽瞞著表舅給他買的農村醫保也可以報銷醫療費的尷尬劇情。
故事二,講述的是貴州山村的農民黃大寶為了解決家鄉因為交通不便而阻礙了經濟發展的物流問題,腦洞大開發明了UFO神器引發北京記著前來考察的搞笑故事。
故事三,講述的是,曾經的鄉村教師老年因為腦梗塞得了痴呆症進而引發了記憶停留,為了感恩老師曾經的教誨,幫助老師恢復記憶,學生們全力以赴營造過去學校上學場景以幫助老師找回記憶的感人情節。
故事四,講述的是,從農村長大的孩子喬樹林長大後帶著村裡人在沙漠種蘋果,帶動鄉村經濟,實現發家致富,同時捐款助學的感人事跡!
故事五,講述的是,從小山村長大的畫畫天才馬亮為了支持家鄉的發展而背著老婆毅然放棄出國深造,選擇在農村帶領鄉親們一起一起發家致富後面得到老婆支持的故事。
(2)幫老師找回記憶的電影擴展閱讀:
《我和我的家鄉》作為2020年度重磅電影,以平凡的故事講述家鄉日新月異的變化。作為中國第一個百年目標「2020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獻禮影片,電影《我和我的家鄉》的創作團隊可謂眾星雲集。
除張藝謀和寧浩分別擔任總監制和總導演之外,由張一白擔任總策劃,寧浩、徐崢、陳思誠、閆非和彭大魔、鄧超和俞白眉分別執導五個故事,葛優、范偉、張譯、沈騰、馬麗、黃渤、鄧超、閆妮、劉昊然等實力派與新生代演員參與主演。
C. 我和我的家鄉《最後一課》主要是講述了什麼
近日,在《我和我的祖國》的姊妹篇《我和我的家鄉》中,其中一個單元的《最後一課》曝出了預告,這個單元是由范偉、徐崢、盧靖姍、張譯、於和偉、陶虹、衛萊、李晨、楊紫、蔡蝶、王俊凱、陳數、雷佳音、劉炫銳、張建亞、張芝華、韓昊霖、李易峰主演的,他們上演了一場有關鄉村小學的故事,有暖心的師生情,來致敬鄉村的教師們。
還有在生活感的打造方面,《最後一課》延續了《奪冠》,有熱鬧的村民大會、集體鼓掌的熱烈、熱誠的情感表達這些都讓人倍感親切和熟悉。還有以更寬的視角來呈現最美家鄉的這個創作理念,就是讓每一個單位的鏡頭裡面,可以能夠以最大化的呈現出劇情的信息量,就從這預告中的大氣的長鏡頭、有氣勢的航拍等等都會讓人期待。
D. 你最喜歡電影《我和我的家鄉》中哪個單元的故事
01
寧浩的《北京好人》要比去年祖國系列的《北京,你好》弱一些。主要是結尾說農村醫保跟北京醫保完全一樣,有點把觀眾當傻子了。但這部短片在家鄉系列裡必須是佼佼者。
無論是祖國還是家鄉,寧浩著重突出的都是「我」,大寫的是如你如我一樣的普通人。在一眾獻禮片中,保留了藝術創作應有的尊嚴和自覺。
黑色幽默混搭平民喜劇,要方方面面妥帖、並不容易。山西出身的寧浩,京味兒拍的挺足。較之其他演而優則導、半路出家的幾位,寧浩擔任整部長片的總導演,既是面子也是底子。
各種來路的喜劇後輩層出不窮,葛大爺自巋然不動。「張北京」是一個能留得下來的銀幕形象,完全可以考慮整一部長片。
短片結尾,張北京和表舅騎著電三輪奔赴之處,或多或少是一個被誇飾了的理想存在,但他和老舅之間的情誼卻是真實可感,沒有半點摻假。
02
《最後一課》好在徐崢的精明和算計,壞在太多算計、過於精明了。
只能說范偉的表演著實精彩,讓人理性上明知導演是在鼓動煽情,感性上又不得不為之落淚。
阿爾茲海默症是不可逆的病症,主人公記憶拼圖的拼湊,真正能安慰到的,恐怕也只能是還擁有著記憶的我們。
在過去與當下的迷失與錯亂中,失憶洪流里僅有的能抓住的一根救命稻草,是師生之間那相隔多年、跨越山海的情感紐帶。
聽上去就是要讓人淚目的故事啊。
唯一的問題是哭過之後稍許回味,還是會心生疑竇:最後一課的那番場景,對小李易峰無疑是重要的,對身為老師的范偉真的那麼重要嗎?一個孩子畫在紙上的未竟夢想,成了老師執著一生的牽掛。范偉因何出國語焉不詳,牽掛至此又為何不能常回來看看?
這些問題想來也無需深究,哭就完事兒了。
03
應該承認鄧超和余白眉這兩位近年來多次搭檔合作的導演,在《回鄉之路》這部短片中,還是進步了。
因為他們的起點確實太低。在《分手大師》和《惡棍天使》這類近乎災難的惡俗喜劇之後,去年兩位為觀眾獻上了能力跟不上表達野心的《銀河補習班》。
到《回鄉之路》,表達的野心依舊強烈。有沙地蘋果,生態建設的題材要扣,直播賣貨的時下熱點要湊,鄉村教師的教育情懷要打。
故事算是勉強攢起來了,只可惜「騙子原來是英雄」這種欲揚先抑的敘事手法,最後「揚起來」靠的是小學生上台作演講,到底還是露怯。
至於喜劇效果,兩位離開了惡俗鬧劇,其實並沒有太多的招。閆妮這條線的教師情懷,又好死不死又放在范偉後面,情感力度削弱了不少。
E. 我和我的家鄉電影哪裡可以看
故事一,講述的是北京好人張北京為了幫助表舅動手術可以節省醫葯費而讓表舅冒用自己名字去病,結果被竄幫了。後來在表舅打算放棄做手術回家時,發現表舅媽瞞著表舅給他買的農村醫保也可以報銷醫療費的尷尬劇情。
整體上作為一部輕喜劇是合格的,但還是帶著主旋律電影強烈的價值輸出過硬的特點,劇本假的尤為明顯。而去年祖國里單元和單元之間銜接的過硬問題,今年的每個單元之間的銜接雖然比較簡單,但效果不錯,但其實還是更期待能有像《雲圖》一樣每個單元構成聯系,每個單元有自己主講的故事,也能最後合在一起整體輸出一個內容,現在的不論是祖國還是家鄉,在整體性上還是差了點。
F. 求一電影名字 內容是關於老師的 小時候的記憶 劇情中有 老師帶學生去遊玩 觀音古洞被讀成洞古音觀
《燭光里的微笑》,拍攝地點在上海和舟山普陀山兩地。王老師帶領學生們來舟山普陀山遊玩,經過觀音古洞,遊玩過心字石。但王老師中途病發不幸逝世。
G. 關於一部 尋找回憶的 電影
有一個類似的
片 名:《在世界中心呼喚愛》
出 品:東京放送TBS電視台
原 作:片山恭一 編 劇:森下佳子
導 演:緹幸彥
領銜主演:
山田孝之--松本朔太郎(青) 綾瀨遙香--廣瀨亞紀
緒形直人--松本朔太郎(中) 櫻井幸子--小林明希
大學醫院的實習醫生朔因為工作過度勞累病倒了,好友明希來醫院看探望他,給他帶來一封留在郵箱的信。這是高中時的老師谷田部寫的明信片,學校就要拆遷了。希望他回來看看。本朔的記憶被帶到17年前和亞紀那段宿命的愛情……
朔偷偷離開醫院回到了故鄉,希望尋找到當年的回憶……當年兩人兩小無猜,學校的文化節上,兩人分別扮演羅密歐和朱麗葉,朔很高興,不少男同學都妒忌的要命。一天,朔的爺爺帶著朔去盜墓,目的只是要在自己去世之後和心愛的女人的骨灰混在一起隨風飄散。那年的期末考試後兩人交換日記和錄音帶,被朔的爸爸發現之後東西被丟棄。亞紀從垃圾桶中找回東西,氣憤不已。朔突然來到身邊,向她吐露心聲,兩人有了第一次接吻。爺爺突然去世,朔受不了打擊出現反常現象。亞紀很是心疼,用自己的真心感動了朔,順利幫爺爺完成了心願。朔的爸爸對爺爺匆匆去世感到自責,他取消了賣掉爺爺的照相館的計劃,並且辭去工作,繼承了照相館。
到了故鄉找見到谷田部老師,老師看到形容憔悴的朔,很擔心朔是否已經從亞紀去世的陰影中走出來,朔看到舊時的學校,想起了亞紀最後的日子……
運動會馬上來臨,朔天天陪著亞紀練習,龍之介鼓勵智世好練習,許諾自己會給智世加油。結果比賽當天龍之介臨時決定去東京找女朋友,朔和亞紀陪著傷心的智世去車站找龍之介,但他還是離開了。耽誤了比賽,朔親自為亞紀測時間,記下亞紀的最佳紀錄。17年了,朔一直不能忘記,他知道如果他忘記,這個紀錄也將永遠消失。
朔給小林談起當年和亞紀一起到夢島的那段美好回憶……
H. 無懈可擊中幫助呂笑笑找回記憶的是誰
何老師!胡兵飾演!
I. 電影《我和我的家鄉》里有哪些彩蛋
今年的國慶檔最終取得了39.5億票房的優異成績,《我和我的家鄉》以18.69億的票房成績成為今年國慶檔的票房冠軍,《姜子牙》以13.77億的成績位居第二。
看懂這些彩蛋,才算真的看了《我和我的家鄉》,也太快樂了
說到今年的國慶檔,不得不提的就是寧浩、徐崢、陳思誠、閆飛、彭大魔、鄧超、俞白眉等七位導演共同創作的《我和我的家鄉》,作為《我和我的祖國》的姐妹篇,該片在上映前就受到了眾多觀眾的期待。
不同於《我和我的祖國》的嚴肅,《我和我的家鄉》採用了喜劇的方式呈現,全片六個單元每個故事的喜劇效果都拉滿了。
看懂這些彩蛋,才算真的看了《我和我的家鄉》,也太快樂了
除了笑點,《我和我的家鄉》最值得關注的就是電影中的彩蛋,可以說這部電影就是中國電影人的一場大狂歡,電影中充滿了各種猝不及防但又恰到好處的聯動,據不完全統計電影中有超過20個彩蛋。
看懂這些彩蛋,才算真的看了《我和我的家鄉》,也太快樂了
在第一個單元《北京好人》中,葛優飾演的角色依舊是《我和我的祖國》中的張北京,戴的依舊是《北京你好》中那頂北京奧運會的帽子。
繼葛優在電影《我和我的祖國》中讓張藝謀在奧運會開幕式上給兒子掃個鏡頭之後,在《北京好人》中葛大爺再次cue到了張藝謀,這一次是「沒接藝謀的電影」。
看懂這些彩蛋,才算真的看了《我和我的家鄉》,也太快樂了
張北京和表舅喝酒的時候,大排檔的駐唱歌手是郝雲,他們身後的食客中還出現了《綉春刀》的導演路陽,同時他的新片《金剛川》也正在拍攝。
除此之外葛大爺在電影中還調侃了自己當年那句廣告詞「神州行,我看行」。這個單元最後表舅開著三輪車的鏡頭則呼應了《平原上的夏洛克》占義和超英騎三輪車追凶的情節,而表舅的飾演者剛好也是占義的飾演者。
看懂這些彩蛋,才算真的看了《我和我的家鄉》,也太快樂了
在第二個單元《天上掉下個UFO》中,村名露天看的電影公映許可證是《唐探3》的,影片是黃渤和沈騰主演的《瘋狂的外星人》。電影中王硯輝還調侃《瘋狂的外星人》中的主演(黃渤)不好看。
看懂這些彩蛋,才算真的看了《我和我的家鄉》,也太快樂了
劉昊然和王寶強出場音樂是《唐探》的音樂,黃渤飾演的黃大寶原型是手工耿,除此之外在這個單元中導演郭帆也客串了一把,他在電影中也是本色出演,飾演的就是《流浪地球》的導演他本人。
看懂這些彩蛋,才算真的看了《我和我的家鄉》,也太快樂了
最後一個單元《神筆馬亮》則聯動了開心麻花的一系列電影作品,比如電影中的城市依舊是西虹市,村裡有一個雜貨店叫「夏竹雜食店」(《西虹市首富》中的女主),馬亮去的地方叫茴香村,在《夏洛特煩惱》中馬冬梅給夏洛煮的就是茴香打鹵面。
看懂這些彩蛋,才算真的看了《我和我的家鄉》,也太快樂了
對《夏洛特煩惱》有印象的觀眾應該記得,馬冬梅想讓夏洛送她一屋子的向日葵,這次在《我和我的家鄉》中則以另外一種方式兌現了,這一波聯動真的是非常溫暖了。
看懂這些彩蛋,才算真的看了《我和我的家鄉》,也太快樂了
看懂這些彩蛋,才算真的看了《我和我的家鄉》,也太快樂了
所以說看了一部《我和我的家鄉》,相當於直接聯動了《我和我的祖國》《平原上的夏洛克》《瘋狂的外星人》《夏洛特煩惱》《流浪地球》《唐人街探案》等眾多國產電影,真的是一波史詩級的聯動了。
J. 有一部外國電影,男女主已經結婚,女主失憶忘記了所有事,男女主角住在一起幫助恢復記憶
是《初戀五十次》(50 First Dates)。
《初戀五十次》是一部愛情喜劇型電影,影片由彼得·西格爾執導,亞當·桑德勒、德魯·巴里摩爾和肖恩·奧斯汀等主演。影片講述了在夏威夷,一名獸醫追求一名患有短期記憶喪失症中學美術教師的故事。
平常的人一生中初戀僅僅有一次,但亨利·羅斯(亞當·桑德勒飾)卻遇上了50次初戀,而且都是跟同一個女孩,或許你會為他感嘆,但當你看到和亨利「初戀」的女孩露茜時,你就肯定會嫉妒得要死了。亨利·羅斯是夏威夷水族館的一名獸醫,也是一位快樂的單身漢。
(10)幫老師找回記憶的電影擴展閱讀:
角色介紹
1、亨利
夏威夷水族館的一名獸醫,也是一位快樂的單身漢。一次偶然的機會,在一個小飯館中,他遇到了讓自己怦然心動的女孩露西。經過交談,一對年輕男女迅速迸出熱情的火花。
2、露西
一名美術老師,她因為一次車禍而患上了一種極為罕見的短期記憶喪失症。當第二天太陽升起的時候,她就會把前一天的事情全都忘光。
3、露西父親
為了不讓露西受到傷害,每天都在露西入睡之後,把一切恢復成前一天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