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廖有梁的主要作品
1、作為演員,曾經拍攝過的電影:
大決戰第2部淮海戰役(1991年)
庭院深深 (1989年) .... 老尤
在被告後面(1983年) .... 郝寶生
都市裡的村莊(1982年) .... 陳金根
霓虹燈下的哨兵(1964年) .... 新戰士童阿男
柳堡的故事(1957年) .... 李進2、曾經演過的話劇:
《入城》中的米店老闆
《傻子進行曲》中的工商幹部
《OK,股票》中的王伯伯
3、曾經執導的電影
《丈夫的秘密》 (1985) .... 副導演
4、曾參演執導的電視劇
《狀元村的孩子》(1986).... 副導演、演員
《末代皇帝》(1988)飾演載濤
B. 電影《霓虹燈下的哨兵》人物介紹
導 演
王蘋、葛鑫
編 劇
沈西蒙
主 演
王士學 張耐霞
類 型: 劇情 / 戰爭
時 長: 100分鍾
地 區: 中國
語 言: 中文
色 彩: 黑白
製作公司: 天馬電影製片廠
演職員表:
演員:
徐林格(指導員路華)
宮子丕(連長魯大成)
馬學士(三排長陳喜)
袁岳(八班長趙大大)
廖有梁(新戰士童阿男)
劉鴻聲(老班長洪滿堂)
陶玉玲(春妮)
丁尼(周德貴)
王學士(周阿榮)
吳彬(童媽媽)
張耐霞(童阿香)
余肖梅(林媛媛)
李傳弟(羅克文)
李恩琪(林乃嫻)
姜曼璞(曲曼麗)
安家祥(老K)
金甲(老七)
桂步雲(非非)
袁之遠(戴維斯)
導演助理:王潔、呂薇
原著: 沈西蒙
攝影: 黃紹芬
特技攝影:陳渭滄
製片: 沈錫元
錄音: 丁伯和
剪輯: 諸錦順
美工: 張漢臣、徐克己
作曲: 呂其明
演奏: 上影樂團
指揮: 呂其明
化裝: 倪亦非、陳雲
特技設計:曹有光
電影《霓虹燈下的哨兵》里的演員全部出自南京前線話劇團,裡面的大部分演員一生只出演了這一部影片。但就是這一部影片,卻讓觀眾永遠記住了他們。
陶玉玲 (1934.10.28-) 女演員。
江蘇鎮江人。1949年入華東軍政大學 文藝系戲劇隊學習,1951年入華東軍 區文藝幹部訓練班學習。1952年後在 華東軍區解放軍藝術劇院(後為南京 軍區前線話劇團)任演員。曾參加演 出《東海最前線》、《東進序曲》、 《心病者》等劇目。1956年因在八一 電影製片廠攝制的影片《柳堡的故事 》中飾演農家少女二妹子而知名。19 64年在影片《霓虹燈下的哨兵》中塑 造了嫻淑、堅毅的農村婦女春妮的形 象。「文化大革命」期間被迫復員, 在南通市晶體管廠當工人。1975年返 回前線話劇團。1978年起任八一電影 製片廠演員。先後參加拍攝《二泉映 月》、《歸宿》等影片。 演出影片 1957:柳堡的故事 1958:英雄島 1959:江山多嬌 1964:霓虹燈下的哨兵 1978:三個失蹤的人 1979:二泉映月 1980:奸細 1981:歸宿 1982:如意 1983:沒有航標的河流 1984:夏明翰 明姑娘 1985:幸運的人 1986:望日蓮 1987:夢想家
馬學士
馬學士文革後轉業到武漢當了演員。愛人張忻珍也是前線的演員,離休幹部,目前生活不錯。
C. 廖有梁的個人經歷
廖有梁是中國人民解放軍0930部隊文工團的演員,這是個綜合性的部隊基層文工團,除了在舞台上經常為部隊組織小型演出外,更多的是深入連隊開展群眾性的文化藝術活動。廖有梁同志參軍八年多的時間中,一直是生活在這個文工團里,除了扮演過一些戲劇角色外,他還會拉二胡和小提琴,也在舞蹈演唱中擔任過角色。他是一個受到部隊官兵歡迎的演員。在1950年,廖有梁同志還是一個沒有一棵三八槍高、穿著最小號的軍裝也還顯得很長的十二歲小兵。他參軍以年來,在黨的培養下,在老同志的幫助下,很快地成長起來。抗美援朝戰爭時,他隨部隊到過朝鮮,參加了「抗美援朝」斗爭,這個小小的文藝兵,也用自己的武器活躍在戰場上、坑道里,做些戰勤和鼓動工作。他的整個生活歷程是和部隊戰士連結在一起的。也正因為如此,他具備了在《柳堡的故事》中扮演李進這一人物的一些有利條件。
由於演了電影《柳堡的故事》中的副班長李進和話劇及電影《霓虹燈下》的哨兵中的童阿男,早年的廖有梁邊名傳遐邇,影響了幾代人。至今「九九艷陽天……」的歌聲還時時飄盪,當年那位「十八歲的哥哥」也永載中國電影史冊。他曾經是那樣風華正茂、英姿勃發。十二歲參軍成為一名文藝兵,經過抗美援朝的血火洗禮和南京前線話劇團文藝生活的錘煉,上海兒童藝術劇院、上海青年話劇團、上海話劇藝術中心又成為他後來的藝術舞台。由於各種原因,他演戲的機會並不多,但那怕是配角,戲份再少,他都會憑借自身的功力弄出滿堂彩來,因而多次獲獎。人們至今難忘他在話劇《入城》中演活的米店老闆,在《傻子進行曲》中演絕了的工商幹部和《OK,股票》中的王伯伯。他創造的角色總是那樣鮮活並給人們帶來極大的精神享受。他熱愛藝術生活,提前退休後,這位國家一級演員努力繼續演出話劇和參加多部影、視劇的拍攝,這正是他演技爐火純青、可以更多創造藝術形象,像其他老演員一樣再火一把的時候,可是,健康卻離他遠去,一切的藝術理想都已成為夢想。
1957年,南京軍區話劇團20歲的廖有梁,被選中演出電影《柳堡的故事》男主角--副班長李進。執導這部電影的,是41歲的新中國第一位女導演王蘋。毋庸置疑,當年為電影選主演,比今天的各種選秀標准要高得多,一號男演員是比較難找的,最後選上了廖有梁來演這個一號角色,廖有梁必定是從華東軍區甚至全軍部隊所有漂亮小伙中經過重重篩選,才萬里挑一最終中選的。
在那個年代,愛情主題的影片極為罕見,倡導朴實自然、優美細膩,注重抒情風格的王蘋,把軍旅中的愛情,拍得如此唯美,即使今天看來,依然是「絕版」,人們甚至稱它是新中國電影中的「第一抹溫柔」。廖有梁沒有酷酷的發型、沒有靚麗的時裝、沒有緋聞炒作,他一雙神采飛揚的歡眉大眼,一副朴實靈氣的純真笑臉,一口略帶江南腔的普通話,一件白襯衫、一身舊軍裝,就把那個陽光燦爛、氣宇軒昂的「副班長」表現得如此清爽、自然。據說你模仿能力讓人驚嘆。影片里,你把孩子般的單純稚氣、少年的多愁善感、男人的豐神俊朗、戰士的陽剛偉岸都聚集到付班長的身上,而且演來絲絲入扣,表現得又那麼簡單清爽、流暢自然。做到這些要靠表演潛力和靈氣悟性,更要靠演員的本色魅力,才能相得益彰、璧合珠聯。「九九那個艷陽天……」幾乎是在一夜之間,人們記住了那個一身舊軍裝、一臉陽光燦爛、大聲高唱「艷陽天」的俊美少年。
七年後的1964年,廖有梁出演電影《霓虹燈下的哨兵》里的童阿男。
在電影《霓虹燈下的哨兵》里,廖有梁扮演了一個與資本家女兒產生愛情糾葛的新戰士童阿南,也給人留下深刻印象。他演的童阿男,好像編劇是照著廖有梁年齡和性格創作的,所以廖有梁演來得心應手,活靈活現。
周總理前後看了《霓虹燈下的哨兵》七次半。所謂「半次」,因周恩來忙於接待外賓,等趕到劇場戲已演到一半。
在周總理推薦下,毛主席百忙之中也來看戲。令人難忘的是1963年11月29日,當毛主席看到童阿男最後報名參加抗美援朝時,情不自禁帶頭鼓起掌來。等大幕落下很快又拉開,當毛主席接見廖有梁、陶玉玲等演員時,台下響起雷鳴般的掌聲。
周總理為了能讓更多的軍民看到此劇,指示將《霓》劇拍成電影,但劇本不要改動,演員也不要更換。為了電影拍得更真實,八一電影製片廠派出王蘋、上影廠派出葛鑫聯合導演此劇。
有人說,在上百部文革前的經典影片中,再也找不到比廖有梁更清純、更陽光的翩翩少年。「男看王心剛,女看王曉棠」應當改成「軍官就看王心剛、戰士就看廖有梁」。
D. 跪求柳堡的故事1958年上映的由 廖有梁主演的百度雲資源
《柳堡的故事》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ivtrAd5HvbDB6bRw1QR9sQ
《柳堡的故事》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八一電影製片廠攝制、王蘋執導,廖有梁、陶玉玲等人主演的愛情片,於1957年上映。該片改編自胡石言的同名小說,講述了抗日戰爭時期,新四軍某連的副班長李進與少女二妹子產生了純潔的愛情,經過指導員的幫助教育,他們暫時擱置兒女情長,積極投身於革命斗爭。
E. 廖有梁為什麼不找對象
想到廖有梁
我想起了廖有梁,是因為春節在上海的時候看了一個曾經在上海人藝工作的老演員,談話之中,不覺的談到了中國話劇九十周年的慶典。那個時候,是1997年,我才剛剛從表演專業畢業不久便被抽調到上海人民藝術劇院青年話劇團來。事實上,我已經被分配到上海人民廣播電台,並且主持一檔收聽率很高的音樂節目,所以對這樣的安排未免有點耿耿於懷,無奈宣傳部的領導要求青年演員和藝術工作者充實話劇第一線,只好無奈地到安福路報道,把節目交給另外一個同事。
在開動員會的時候,我邊上坐著一個不斷的在本子上劃圈圈的老人,他長得黝黑,看上去貧弱不堪,戴著一副不合適的大眼鏡,穿著很大的棉衣,卻是煙不離口。那個時候,我沒有抽煙的習慣,只是感到很嗆人,就忍不住多看了他幾眼。他看了我一眼,慢吞吞的說:「煙是好東西,是生命的燃料。酒是汽油,煙是柴火。都是好東西。」我對他苦笑一下,事實上,在眾多老藝術家面前,我還是很謙恭的,問題是,我不知道他是誰。台上發言的有代表老藝術家的婁際成,曹蕾,代表中年演員的呂良,魏宗萬,代表青年演員的徐崢,阮丹寧,唯一沒有我們這排任何一個人。彷彿這里的人都活該被打入冷宮,甚至連記者的攝象機都不會向我們這個角落掃一下。「少安毋躁。」那個瘦老頭子突然很靠近我對我說:「大家都在演戲,我們是龍套,他們做主角,過會我們做主角,他們演龍套,不急。要不,我給你算個命吧。」
我對這個人開始有興趣,因為他看我的手相,居然說對了十之八九。直到開始領劇本的時候,才知道我和他居然還有一段對手戲,雖然我們的戲份都不多,但是還是很有意思的,我的角色是青年熊佛西,而他扮演老年的,我們有一段很深刻的跨越時間的對話。當然也是那個時候,我才從一個場記那裡得知他的姓名:廖有梁。
當然很驚訝:廖有梁在那個明星還是一項革命工作需要的年代是一個很了不起的大人物。遠遠比現在的許多明星輝煌。在電影「霓虹燈下的哨兵」里的:童阿男「,或者那個」柳堡的故事「里」十八歲的哥哥「。那首歌我還經常聽過」九九那個艷陽天「.但是眼前的那個廖有梁卻無比的憔悴和衰老,絲毫沒有當年偶像的感覺。但是我卻毫不遲疑的叫他廖老師。
在排演的時候,他從來沒有遲到過,相比其他的演員,他甚至更加樂意早到,在台上逛逛,然後向導演提出一些設想,導演總是很客氣的接受,但是我看從來沒有為此改變什麼,他也不在乎,一如尋常的為別人算命,提建議,吃盒飯。我很樂意同他聊天,雖然他總是給人一種比較悲戚的感覺,但是無論如何都是讓人放鬆的。他沒有架子,常常刻意的貶低自己,使別人很不好意思。我得知他患肝癌,就常常勸他好好的在家多呆,不要總是到劇場,來了沒事,不就是消耗盒飯嗎?他總是不置可否的笑笑。
F. 廖有梁的介紹
廖有梁(1937年10月28日——1999年4月23日),上海嘉定人,曾任南京前線話劇團演員,後轉業到上海兒童藝術劇院、上海青年話劇團、上海話劇藝術中心工作,主演過影片《柳堡的故事》、《霓虹燈下的哨兵》、《都市裡的村莊》、《在被告後面》等,參加過話劇《傻子進行曲》、《OK,股票》、《入城》的演出,國家一級演員。1
G. 霓虹燈下的哨兵演員結局
劇中的藝人絕大多數早已去世,尤其是三大出演也是早逝,令人心痛。但是,女一號春妮的扮演者、知名藝術家陶玉玲仍然在世,而且仍然優雅。
教導員路華的扮演者是徐林格。徐林格一生只出演過三部影片,即《上甘嶺》《柳堡的故事》《霓虹燈下的哨兵》,但每一步都是經典。
營長魯大成的扮演者是宮子丕。魯大成是一位驍勇善戰的部隊底層指揮者,忠實質朴,豁達開朗,但是有一些莽撞,所扮演的魯營長形象真實,十分貼近生活。
新戰士職業童阿男的扮演者是廖有梁。廖有梁扮演的童阿男,染上了資產階級革命習慣,與資產階級的閨女造成了感情恩怨。
女一號春妮的扮演者是陶玉玲。國家一級演員。現如今早已86歲,仍然神采奕奕,關注影視製作,常常在各種各樣活動中看到她。
H. 電影《柳堡的故事》演付班長的演員如今多大年齡了還在嗎
四班副班長李進(廖有梁 飾)
廖有梁 Youliang Liao
性別: 男
生卒日期: 1937-10-28 至 1999-04-23
出生地: 中國,上海
職業: 演員 / 副導演
I. 廖有梁有多高問一下
廖有梁(1937年10月28日----1999年4月23日)上海嘉定,曾任南京前線話劇團演員,後轉業到上海兒童藝術劇院、上海青年話劇團、上海話劇藝術中心工作,主演過影片《柳堡的故事》、《霓虹燈下的哨兵》、《都市裡的村莊》、《在被告後面》等,參加過話劇《傻子進行曲》、《OK,股票》、《入城》的演出,國家一級演員。[1]
中文名
廖有梁
出生地
上海嘉定
出生日期
1937年10月28日
逝世日期
1999年4月23日
職 業
演員
代表作品
《柳堡的故事》《霓虹燈下的哨兵》
就是沒有身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