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有屠茹英的圖片和資料嗎
茹英曾經是一位非職業演員,經過自己的不懈努力,最終走上專業道路。最初看到她實在一份電影雜志的封面,她淺淺的笑著,平和溫暖令人記憶深刻!
『貳』 三毛和小男孩在快樂電影院看的是什麼電影
三毛流浪記 演員: 余婭屠茹英孟智超高欣陳奇 地區: 大陸 導演: 徐銀華 類型: 兒童喜劇
『叄』 吳若甫演的,這是部電影還是電視劇,劇名叫什麼
樓主你好,圖片裡面那個女演員名字叫做周莉,湖北荊州籍演員。
周莉,1975年12月24日出生於湖北荊州,中國女演員,中國電影家協會會員,上海電影家協會會員,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
2001年出演《風雨十二年》中「宋慶齡」一角受到關注,2002年主演金庸武俠劇《俠客行》中「叮叮當當」一角走進大眾視野。
2002年周莉獲得第八屆中國電影華表獎最佳新人獎和第九屆中國電影家協會 「金鳳凰」獎。
這部電視劇的名字叫做《走出監獄的女人》,周莉在裡面飾演的角色名字叫做馬莉。
《走出監獄的女人》是北京紫星瑞晨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出品的警匪連續劇。由金琛執導,周莉、吳若甫等主演。該劇於2006年8月起在廣州綜合頻道播出。
該劇主要講述了女子監獄幾名女犯出獄後的不同生活的故事。
『肆』 華人有哪些明星
《華人演員百年錄》梅蘭芳 陶三姑 馬師曾 王獻齋 顏姍姍 龔稼農 王漢倫 朱飛 張織雲 黃柳霜 楊耐梅 任愛珠 吳素馨 徐素娥 殷明珠 胡蝶 宣景琳 徐勤芳 周文彬 魏鶴齡 柴雲清 劉繼群 范雪朋 王人美 謝添 石聯星 關宏達 金乃華 項堃 談瑛 畢春芳 吳茵 袁牧之 韓蘭根 趙子岳 張翼 鄭小秋 劉季雲 陳波兒 陳玉梅 李保羅 周伯勛 阮玲玉 金山 田方 劉瓊 崔嵬 陸麗霞 田烈 李景波 龔秋霞 袁世海 陳戈 舒適 舒綉文 藍萍 趙丹 藍馬 錢千里 英茵 胡朋 淘金 張平 石揮 張瑞芳 張伐 浦克 凌元 李健 李恩琪 黃斐 葉露茜 袁美雲 阮斐 侯寶林 陳強 韓非 尹桂芳 歐陽儒秋 丁尼 言慧珠 王熙春 李緯 黃素影 史原 白光 白虹 白楊 周璇 陳述 伯瑞桐 上官雲珠 白玫 王少舫 穆宏 狄梵 商芳臣 謝祿 夏天 夏佩傑 竺水招 賀汝瑜 李婷 白穆 孫道臨 秦怡 童芷苓 周曼華 謝晉 顧嵐 鐵牛 傅全香 王炎 孫景璐 常香玉 筱牡丹 齊夢石 李農 沙莉 范瑞娟 仲星火 紅線女 趙抒音 王丹鳳 王曉棠 王潤身 黃婉蘇 胡敏英 方化 言小朋 黃宗英 向雋殊 金雅琴 李頡 中叔皇 恩和森 李丁 秦小梨 徐天紅 戚雅仙 李百萬 張鶯 張園 邢吉田 王文娟 張雲霞 張新芳 於是之 趙麗蓉 張鴻眉 印質明 張懷志 張巨光 李孟堯 程之 魯速 高寶成 師偉 梁音 里坡 新鳳霞 康泰 李默然 鳳凰 丁賽君 郭振清 喬宏 陸錦花 藍天野 李曉功 李炎 徐連凱 曲雲 屠笑飛 秦文 王孝忠 安震江 於純棉 胡蓉蓉 朱旭 葛存壯 陳佩卿 曹鐸 尹瑞芳 任偉民 李鴻昌 李仁堂 徐冠春 徐林格 嚴鳳英 金采鳳 於洋 魯非 趙恆多 劉世龍 李亞林 韓中雲 畢克 鄭碧影 李梓 吳喜千 陳汝斌 張連伏 劉懷正 牛得草 王婉芬 孫敖 王夫棠 李婉芬 劉增慶 黃喚光 王志剛 宋雪娟 吳雲芳 牛犇 吳桂苓 廖有梁 向梅 王德順 祝希娟 劉錫田 萬馥香 孫飛虎 達奇 白燕 黃婉秋 謝芳 李香君 章木 鄭振瑤 金乃千 周采芹 閆懷禮 楊在葆 韓影 於承惠 吳天明 金影蓮 海連池 杜雨露 盧桂蘭 張美瑤 許冠文 朱曼芳 尊龍 鄭乾龍 楊麗坤 李小龍 楊雅琴 張連文 李保田 顧永菲 張人民 吳景平 秦漢 翁倩玉 沈冠初 牛群 劉偉 鄧麗君 林鳳嬌 陶澤如 成龍 宮喜斌 袁牧女 毛永明 張閩 陸樹銘 李靖飛 周野芒 寧曉志 屠茹英 王鳳霞 牛振華 樊志起 臧金生 翟乃社 劉雪華 阿布都力米提 哈斯巴根 馮寶寶 李秀明 劉曉慶 張金玲 陳沖 張瑜 郭凱敏 龔雪 殷婷茹 陳佩斯 朱時茂 柏寒 寇振海 金鑫 古月 唐國強 郭連文 李雪健 潘虹 張凱麗 王馥荔 奚美娟 李羚 徐風 龐敏 吳冕 達式常 趙靜 陳肖依 吳海燕 陳燁 陳道明 李媛媛 馬蘭 何賽飛 陳小藝 史蘭芽 李成儒 史依弘 李勝素 蓋克 蓋麗麗 李立群 呂麗萍 趙本山 宋丹丹 周里京 周星馳 梁朝偉 張國榮 周潤發 黃日華 翁美玲 寧靜 鞏俐 章子怡 顏丙燕 莫愁 宋佳 郭法曾 盧奇 王華英 王詩槐 馬曉偉 李連傑 伍宇娟 姜黎黎 李秀文 張國立 鄧婕 陳道明 高蘭村 李建群 王箐華 張鐵林 張光北 陳寶國 李幼斌 魏子 高曙光 高紅 劉蓓 濮存昕 叢珊 蔣雯麗 孫悅 劉威 陳銳 侯天來 王洛勇 王志文 孫儷 鄧超 殷桃 周潔 周迅 劉燁 夏箐 顏曉頻 葉玉卿 向群 陳思思 黃雨雨 吳玉芳 趙勁 洛桑 曹穎 金莉莉 張莉 陸毅 蔡明 辛伯青 王群 師小紅 馬廣儒 葛優 姜文 徐濤 傅彪 劉青山 林芳兵 張立 陳曉旭 於小慧 閻青妤 李明 鄔君梅 樂韻 徐帆 劉玉玲 娟子 江珊 楊童舒 童蕾 金銘 王靜 王茜華 王璐瑤 陸玲 陳坤 田海蓉 羅海瓊 許晴 陳好 馮遠征 何政軍 段奕宏 閆學晶 徐靜蕾 張恆 金玉婷 王全有 於月仙 陳瑩 張笑軍 江水 張衛華 劉威葳 李冰冰 趙薇 蔣勤勤 郝蕾 李鈺 詹小楠 劉丹 衣國鋒 張天其 聶遠 黃祥興 許偉倫 聶鑫 何嘉麗 黃宗澤 李小璐 佟麗婭 李彩樺 陳妍希 陳若曦 郭碧婷 應采兒 陳柏霖 高以翔 趙又廷 范冰冰 李詩韻 彭於晏 胡歌 徐子淇 陳嘉瑪 任潔 宋汶霏 舒暢 樊昊侖 楊冪 楊靜 楊穎 唐嫣 朱亞文 黃軒 王婉娟 江疏影 張馨予 江倩齡 袁菲 趙麗穎 鄭爽 朱一龍 王潔曦 張榕容……(星海浩瀚 未全致歉)
『伍』 26年後看《孽債》:嚴曉頻像王菲、思凡真帥、女神就是池華瓊
當年熱淚盈眶看完的熱播劇《孽債》,承載著多少粉絲對這部作品的摯愛。可惜,1995年沒有「粉絲」一說。
據說,當年電視台當天要播出「群星愛心演唱會」,停播一天《孽債》。
盡管事先多次在電視屏幕前打出字幕說明,但觀眾們還是急得瘋狂撥打電視台熱線,執意表示只要當晚播,再晚也沒意見。為滿足觀眾的熱情,電視台後來不惜損失200萬廣告費,將每天播一集改為播兩集,開了黃金劇場兩集聯播的先河。
《孽債》的空前收視率用當下的話來說,是一部「現象級」的電視劇,一個星期的平均收視率創下了42.65%的收視紀錄。
20多年時光荏苒,雖然電視台早已不再重播此劇,但這部作品如今在某視頻平台依舊可以搜索到滬語版本。而魔性的彈幕隨著劇情的走勢,似乎又一次翻紅。譬如:嚴曉頻很仙,有點王菲的氣質;思凡好帥,以前為什麼沒發現;我的女神池華瓊上線了;煬煬欺負美霞的橋段,也讓熊孩子的基因再次得到印證等等……
當年這部劇集的主演和配角,其實是黃蜀芹導演精心挑選的。無論是涉世不深從未表演經驗的五個小夥伴,還是一批資深老戲骨的陪襯都讓《孽債》大放異彩。今天再來熟悉一次這些演員和角色吧。
一邊是打算一輩子執手偕老的愛妻梅雲清,一邊是橫空出世的雲南女兒美霞。沈若塵就像一塊三夾板被夾在中間,左右為難。老沈縱然有三頭六臂也無法應付這等棘手的問題,但最終經歷與女兒的親情考驗,妻子兒子的「陣痛期」磨難。這位觀眾心中永遠「好父親」形象的沈若塵還是得到觀眾的認可。
1994年出演此劇時,演員趙有亮是中央實驗話劇院院長,屬於這部影視劇中「地位很高」的職業演員。
美霞無疑是《孽債》整劇中最值得被疼愛的角色。她有著雲南少數民族少女的善良美麗基因,在進入父親沈若塵新家後,飽受寄人籬下的處境,但絲毫沒有動搖女孩爭取自己嚮往的生活。當年熊孩子煬煬欺負美霞的橋段,讓觀眾義憤填膺,恨不得深入劇中將熊孩子痛打一頓。如今在B站的滬語版中,網友的彈幕也沒讓煬煬的口碑有所好轉,而美霞的美麗與溫存讓00後的網友感動著。
《孽債》劇組中她是年齡最小的一個,不過導演並未因此而對她降低要求。劇組一天十幾個小時的排練,她從未流露出疲倦的神情,總是隨時准備著入戲。
當年劇集熱播後,董蓉蓉和母親上街逛街,讓商場營業員好深感慨,竟然脫口而出:「如果他們不要你,我要帶你回去。」看來,電視觀眾是真的「入戲太深」。董蓉蓉是五個孩子唯一從事表演事業的,2004年從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畢業後,投身話劇舞台深耕表演事業。
如今39歲的董蓉蓉也擁有了自己的愛情與家庭,逐漸淡出演藝圈。
1995年首播時,我們覺得梅雲清有些不盡人意。20多年後看重播,卻感嘆做一個「繼母」的不易。
精明能乾的梅雲清原生家庭也很殷實,從她的父母家的住宅環境就可以判斷出。當初梅家娘家的拍攝取景地在上海復興西路麥琪公寓,在90年中期能住在帶電梯的公寓是多麼體面的事情。在單位,梅雲清是業務銷售的骨幹,梅科長可以和廠長據理力爭,可以判斷出她在單位里的地位和話語權。
在面對新入駐的美霞時,梅雲清從排斥、埋怨到爆發,也非常符合人性的特質。爾後,經歷「陣疼期」,逐漸理解了沈若塵當初的決定,並接受了美霞。梅雲清和美霞在盧玉琪家和好的畫面,也展現出一個母親角色的大度和寬容,導演最終給了她一個溫和的結局,也留給觀眾正面的人設形象。
演員嚴曉頻是著名演員嚴翔的女兒,如果沒有父親嚴翔這個前綴稱呼,嚴曉頻儼然也是一個名角。在拍攝《孽債》前,她早已有《北京人在紐約》、《女兒經》、《太陽雨》這些經典作品鋪墊。如今在B站重看《孽債》,只要「梅雲清」一出現,一定會有網友打出彈幕直呼「比王菲還要美,還要仙……」至於到底是王菲美還是嚴曉頻美,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思凡的父親梁曼誠,也是返城後想要干出一番大事業的有為青年。但回到上海後,經歷的殘酷現實讓他成為一個國企影院的放映員,不過在1994年,這個工作還是一個「鐵飯碗」。
重組家庭,住在鬧市區的一個石庫門小區,全家三口人擠在8平米大的房子里。雖然上海人有「螺螄殼里做道場」的說法,但居住面積局促的現狀讓梁曼誠面對突然闖入生活的「兒子梁思凡」有些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幸好他有一個中國好妻子凌杉杉,連思凡都知道杉杉阿媽是善良的,但局促的環境還是讓杉杉有些動搖如何接受這個天外來客。
演員金鑫似乎天生就擁有一個好父親的長相。1952年3月出生於上海。1977年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同年分配到上海人民藝術劇院任話劇演員。1981年他在故事片《路漫漫》中飾演主要角色「朱華」,該片獲1981年文化部優秀影片獎。如今,金鑫還是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會員、中國戲劇家協會上海分會會員。 他的妻子黃梅瑩,就是熱播影片《囧媽》中的母親。
當初是黃蜀芹導演從雲南舞蹈藝術團找到了李艷波出演思凡。確實這位演員沒有讓觀眾失望,他憂郁的眼神中流露的真情是許多專業演員無法觸達的。
李艷波在出演電視劇《孽債》後,又參演了《燃燒的燭光》等影視劇。1997年報考中戲、上戲和北電的表演系,但因身高不夠等原因未被錄取。後來到北京電影學院進修一年。回到雲南後,仍在歌舞團當舞蹈演員,後來擔任思茅歌舞團團長。幾年前,上海台製作《孽債》特別節目,全體演員都出席節目現場,見到有些微微發福的小思凡,感嘆:還是扛不住歲月的洗禮。
劇中在街道工廠工作的杉杉,是典型的中國好妻子、好母親。
她嫁給了有婚史的梁曼誠,蝸居在狹小逼仄的石庫門房子里。她有委屈、有情緒,但大度與包容終究還是讓她接受了思凡。
網友在彈幕中直呼:杉杉阿媽才是劇中最好的母親……
演員吳冕,是演什麼像什麼的好演員。前腳在《上海一家人》里演了搶走若男心上人阿翔的金桂花,後腳就在《孽債》里扮演中國好妻子凌杉杉,不得不佩服吳老師的精湛演技。
安永輝是吳觀潮和楊紹荃的兒子,當年他的父母為了能回城,只好將他留在了當地。而當他想到上海尋找父母時,卻遭到了父母排斥。可以說是幾個孩子中最可憐的一個,令人淚目。安永輝性格倔強,自尊心很強。
如今看重播,永輝一出場,就有網友彈幕跳出:後來永輝開了一家超市…… 看來現在看《孽債》,最歡樂的還有同步的彈幕。網友的思維真是天馬行空。
扮演者羅振華,當年非常帥氣的一位小夥子,還曾被譽為「黑馬王子」。長大後的羅振華並未從事演藝行業,而是一家自來水公司的高級技工。如今其樂融融的三口之家,尋找著屬於自己的幸福。
楊紹荃和吳觀潮從雲南回到上海後,分道揚鑣,各自重組家庭,逐漸淡忘兒子永輝。十多年後的重逢,似乎沒有留給彼此太多印象。永輝一見到阿媽楊紹荃,就贈送了一個雲南小禮物,但楊的內心全然沒有關心過兒子的到來。一心希望他遊玩後,迅速回雲南。
有人痛斥這對夫妻是最沒有道德心的,可憐了兒子永輝。
扮演者吳競可是影視圈中的資深老戲骨。上海電影製片廠的氣質型演員,曾在《霧都茫茫》、《魂系藍天》等電影中出演角色,80年代紅極一時。如今年近70歲的吳競,依舊活躍於大熒幕上。2020年參演徐崢執導的賀歲片《囧媽》,她有幸出演「媽媽合唱團」中的一員。
吳觀潮是個外資企業中方區的總經理,在那個年代也是精英高管的條件。為什麼如此生活豐沃的他,卻從沒有讓永輝住進自己家?就連梁曼誠的8平方米小房子都能容下思凡。
其實,吳觀潮是一個商人的心態。他當然深諳利益至上,早已和楊紹荃離異,就應該自家只掃門前雪,至於兒子的到來無非就是花點錢打發走的心態。但重組家庭的他也有難處,就是家有蠻妻漠萍,全程都讓他置身事外,可見人心的悲涼。
扮演者王華英真是一位出色的演員。印象最深的莫屬《十六歲的花季》飾演白雪的爸爸和《瞎子阿炳》里的中年華彥鈞。因在 《潘漢年》 一劇中成功地塑造了傑出領導人潘漢年的藝術形象,王華英先後兩次被提名為《大眾電視》「金鷹」獎最佳男主角候選人。兒子王梓,也繼承父親的俊朗基因,早年也是家喻戶曉的電視節目主持人。
盧曉峰,是上海知青盧正琪和傣家女子依荷所生的兒子。老實、忠厚的他,是幾個孩子中最先找到父親的,並且在上海家的爺爺、叔叔和姑姑家得到關愛。扮演者海甲,是個哈尼族少年,當初也是幾個小演員中年紀最大的一個。
海甲拍完《孽債》後,回到了雲南,在民族歌舞團做起了一名演員。在《孽債》中觸電,給了他一段非常絢麗多彩的回憶。
「盧家伯伯真是一個大好人!」在視頻網站重播時,不斷有網友敲擊彈幕這樣表達了對這個典型上海老伯的崇敬。
當初劇集一開場,5個孩子來到大上海的第一站就是到盧曉峰的家中,受到一番貴賓的款待(1994年條件都不好的情況下,有如此招待實屬不易)。
盧品山幫助每個孩子找到自家的父母,還護送盛天華去母親俞樂吟家中,和起初不願接納孩子的天華外婆周旋。在孩子聚會中,主動邀請孩子和其父母到家中做客,盧家伯伯毫無爭議地成為整個劇中最善良、熱心的好人。
老戲骨李家耀是上海話劇藝術中心一級導演、一級演員。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曾執導昆劇莎士比亞名著《麥克白》曾應邀赴英國參加第41屆愛丁堡國際藝術節,演出引起轟動。1981年,他「觸電」後拍的電影《模範丈夫》,其飾演「模範丈夫」余怕怕也讓觀眾印象深刻。
曉峰父親盧正琪的戲份不多,主要故事線給予了他因生活問題被判鋃鐺入獄。而他和兒子曉峰的主要故事發展,就圍繞著曉峰如何找到確鑿證據幫助含冤父親出獄。
在視頻彈幕中,盧正琪沒有剃寸頭的造型也引來了一群「粉絲」。彈幕直呼:盧正琪原來很帥!有點80年代大明星的模樣。
的確,飾演盧正琪的演員華明偉,確實擁有一副高顏值的明星臉。早年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國家二級演員,如今是杭州市影視家協會理事。2008年在話劇《梅蘭芳》中出演齊如山。
和父親盧品山擁有一樣善良好客的女兒盧玉琪,是曉峰的姑姑。當初是被姑姑的高顏值和清新脫俗的氣質而折服,如今深深感動的是盧家優秀的品格基因。
扮演者李穎當年以模特兒的身份出道,1992年在中華全國廣告模特大賽上海賽區比賽中獲一等獎,同時獲青春小姐稱號 。隨後首次出演電視劇《滿天星》。同年,在張建亞執導的戰爭喜劇電影《三毛從軍記》中飾演師長太太。
如今到了知天命的年紀,對於女演員而言確實只能飾演一些配角,2020年,她參演電視劇《鳳歸四時歌》,飾演李妃。但李穎的高貴氣質是無法被掩蓋的,《孽債》中的盧玉琪雖是綠葉配角,但整劇中所彰顯的氣度和善良,值得被永記。
盛天華是俞樂吟和版納漢子盛加偉的兒子,性格豪爽講義氣,看起來有些魯莽,但實際上心地非常善良純真,是幾個孩子中最有江湖氣的一個,當年頗受女觀眾的喜歡。尤其是初到母親俞樂吟的家中,見到繼父、姐姐時的「嘴甜」行為,都彰顯出天華深諳初來乍到待人主動的心態。確實,之後在馬家生活沒有吃虧,受到家人們的「款待」。尤其是姐姐馬玉敏,備受她照顧。
盛天華的扮演者楊承雲原本也是一位舞蹈演員,出演過《孽債》之後,他回到了元江歌舞團繼續跳舞。但不幸的是在一次舞蹈比賽中出了事故,摔傷了腰,導致不得不退出舞台。如今他人到中年,與之前相比,也改變了許多。
一個個體戶老闆的太太,在街道工廠上班每日和同事插科打諢,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俞樂吟也是一個苦命的女子,得不到丈夫的愛,也得不到做「繼母」的尊重。唯有突然闖入生活的兒子天華才是唯一的寄託。
扮演者屠茹英,是80年代知名女演員。數數她的代表作《播種幸福的人》、《心靈的火花》、《小巷幽蘭》、《愛,並不遙遠》、《一對冒牌貨》、《哭笑不得》等影片。1990年代初,屠茹英調往上海電視台,在出演《風荷怨》、《假日小樓》、《孽債》、《上海滄桑》、《奪子戰爭》等電視劇後息影。
當初熱播《孽債》許多年後,有網友曾表示:池華瓊扮演的馬玉敏真的讓許多人大跌眼鏡,為什麼清純的陳菲兒可以如此放盪?
這就是一個演員的力量和水準。池華瓊可以在《孽債》中將 社會 人馬玉敏刻畫得入目三門,剔膚見骨。小小的綠葉配角,居然可以產生如此大的 社會 聲量。尤其是馬玉敏跟蹤繼母俞樂吟去「捉姦」的橋段里,那種混跡 社會 的成熟、老練和野蠻,都在池華瓊19歲的表演中得到體現。
池華瓊在日後接受采訪時談到:「因為《孽債》是著名導演黃蜀芹執導的,我非常願意加盟劇組。當得知要飾演一個小太妹的角色時,的確是動搖過的。」但熱播後帶來的影響力也是不容小覷的。
如今視頻彈幕打出:女神池華瓊原來可以這么嗲!看來00後的觀眾也認可了「馬玉敏」。
俞樂吟的丈夫,馬玉敏的父親馬超俊,他有一句經典台詞:「親上加親,不是挺好的」。
在90年代初期,個體戶老闆都被冠以粗俗、沒文化的標簽,雖然住在自建的大別墅里,開著當年幾萬元的豪華摩托車,但闊氣的老闆終究還是有些生活上的惡俗。馬超俊的優點也有,講義氣、出手闊綽。第一次遇到盛天華,也毫不做作地接納了他。
扮演者李國梁,是上海話劇藝術中心的演員,在《上海滄桑》、《曇花夢》中都有精彩演出。
俞樂吟的弟弟俞樂升,一個典型的游手好閑的角色,戲份不多。但起初和姐姐俞樂吟一唱一搭上演絕不認盛天華的橋段,著實讓人憤怒。
劉昌偉也是著名綠葉演員,早期知名影片《包氏父子》中玩世不恭的兒子、《封神榜》三公子伯安都是觀眾記憶深刻的經典角色。
盛天華的外婆扮演者吳媚媚,無疑是整劇中年級和地位最高的那位。
吳媚媚知名度更高的作品無疑是1980年代初開始在上海人民廣播電台系列小品《滑稽王小毛》,她在其中扮演的「王媽媽」家喻戶曉,被大眾由衷地稱為德高望重的人民藝術家。
她把一個在上海生活多年的江北老太太刻畫得活龍活現,成為她晚年的經典,那一句「小毛唉,乖乖」,迷倒了多少上海滑稽迷啊!他們感嘆,像吳媚媚那樣從民國一路走來的「老滑稽」,真是有兩把刷子!
馬玉敏的奶奶、馬超俊的母親,扮演者舒金聲也是上海金牌綠葉演員。曾在電視劇《濟公》中扮演惡俗的老闆娘、《上海一家人》中刁鑽的車行老闆娘以及《聊齋:生死情》中的鬼婆。一副公鴨嗓是她的特色與標簽。
李爽,梅雲清的老同學、老鄰居、舊情人。在外企擔任外貿銷售員,暗戀梅雲清。
扮演者王正軍,內地著名演員,比較知名的形象如:1986年《大上海1937》飾吳四寶, 2007年《51號兵站》飾宋振中。
盧曉峰的叔叔盧加琪,也是延續了盧伯伯善良好客的基因。全程陪同孩子找父母,帶曉峰去動物園遊玩,彈幕直呼:也是一個不容易的好叔叔。
扮演者沈偉,曾是上海一位知名滬劇演員。劇中他從人物特點出發,把握好分寸,略顯一點稚嫩和青澀,盡量襯托出盧家伯伯的精明,將劇中本身的主題及人物演得恰如其分,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上海人獨特的氣質、表情與精神風貌。當時,沈偉所塑造盧家爺叔形象被稱譽為典型的上海小青年,他走在大街小巷大家都稱他為「小爺叔」。
楊紹荃的情人,攝影師。在劇中屈顯亮是典型的小人得志的角色,被網友戲稱為「幾根發」。
扮演者,李道君是上海戲劇學院本科表演系出身 ,1972年進入上海青年話劇團任演員 ,1995年1月上海話劇藝術中心演員。2018年參演電視劇《大浦東》在劇中飾演卓凡。
漠萍,劇中吳觀潮的現任妻子,典型的勢力女子。
扮演者張曉明,國家一級演員,上海戲劇學院碩士生導師,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上海戲劇家協會會員,上海電視藝術家協會會員。主要代表作品《新七十二家房客》。
沈觀塵,沈若塵的親哥哥,美霞初到上海時,借住在逼仄的房子里,有一個惡毒的妻子。
扮演者沈光煒,原是青年話劇團演員,曾出演過《封神榜》、《南昌起義》等作品,後轉型為電視劇導演、《開心公寓》導演等。
盛天華母親俞樂吟在街道工廠里踩黃魚車的工人阿屠。和俞樂吟有染,最終被馬玉敏盯住。
扮演者譚增衛,1976年考入上海電影製片廠演員劇團演員培訓班。畢業後任上海電影製片廠演員劇團演員。代表作品:電影《從奴隸到將軍》、《走出地平線》、《生死抉擇》。
曉峰父親盧正琪的情人雅妮,迷你發廊的老闆娘,經營著一家美發廳。
扮演者范曉波,曾是上海兒藝的演員。曾出演電視劇《與狼共舞》。
——END——
魔眼樂章原創內容,轉載請註明來源
魔眼樂章:關注流行音樂、 娛樂 人物、傳媒人物、影劇評論
( 部分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聯系立刪)
『陸』 1988聊齋志異演員表
角色
演員
備注
鴉頭 孫繼紅 故事一《鴉頭》;第1集
王文/王孜 李建華 ----
趙東樓 趙小元 ----
僮兒 葉平 ----
幼年王孜 朱旦婷 ----
張鴻漸 佟瑞敏 故事二《荒山狐女》;第2集
施舜華 周曉芬 ----
方氏 施萍 ----
施媽媽 康寧 ----
惡少 施一強 ----
解差甲 周嘉陵 ----
解差乙 王敦耀 ----
李生 段攻 故事三《雨錢》;第3集上
毛姑 耿歌 ----
老狐仙 張煥 ----
僕人 張皆兵 ----
佟客 凌雲 故事四《佟客》;第3集下
董壯士 楊鳴健 ----
董父 糜曾 ----
董妻 李穎 ----
細侯 彭靜 故事五《細侯》;第4集
滿文貞 李毅 ----
賈盛財 韓煥松 ----
昭兒 王亞玲 ----
賣花嫂 溫瓊如 ----
戚媽媽 張筱玲 ----
劉秋孟 付駒 ----
媒婆 樂原 ----
頑童 楊帆 ----
劉朝甄 李壽松 ----
瑞雲 徐晶晶 故事六《瑞雲》;第5集
賀生 何政軍 ----
嬤嬤 朱莎 ----
白衣秀士 毛示範 ----
和生 張強 ----
小紅 麗目 ----
胖嫖客 李蘭發 ----
戚生 丁嘉元 故事七《生死情》;第6集
戚夫人 盛亞人 ----
章阿端 石慧萍 ----
男僕 牛犇 ----
老鬼婆 舒金聲 ----
胖婆 喬郅 ----
丁兒 沈 勇 ----
怪老頭 王 蘇 ----
雜役 徐鳴;陳同炯; ----
常大用 楚宏偉 故事八《花仙奇緣》;第7、8集
葛巾 鄒熠熠 ----
玉版 郭燕 ----
桑姥姥 劉小蘭 ----
陶仁賢 黃力 ----
常母 張啟萍 ----
常大器 遲濤 ----
趙老漢 孫浩 ----
書童小虎 楊虎 ----
洛陽知府 王浚州 ----
尹氏 岳紅 故事九《狐仙馴悍記》;第9、10集
馬介甫 祝新運 ----
楊萬石 沈伐 ----
楊萬鍾 牛犇 ----
楊父 高保成 ----
劉氏 高英 ----
王氏 巢萍 ----
胖奴 姚二嘎 ----
倩兒 林南 ----
書僮 錢如鶴 ----
喜兒 宗興 ----
封三娘 金夢 故事十《封三娘》 ;第11、12集
范十一娘 陳莎莎 ----
孟安仁 高宏亮 ----
范祭司 婁際成 ----
范夫人 周萍 ----
二嬸 朱莎 ----
秋兒 何莉 ----
春兒 苗蔚青 ----
知府 周志青 ----
王若虎 倪東海 ----
隨員 李斗 ----
相面人 曹秋根 ----
竇女 茹萍 故事十一《竇女情仇》;第13、14集
南三復 蘇再強 ----
許道長 黃景春 ----
竇父 楊昌偕 ----
馮甲 謝寶根 ----
小廝 張輝 ----
顧公子 溫海波 ----
劉嫂 劉文玉 ----
金小姐 雷小風 ----
縣令 劉利民 ----
金員外 張玉龍 ----
曹氏女 胡玖 ----
姚孝廉 江錦前 ----
蓮香 薛淑傑 故事十二《蓮香》;第15、16集
桑曉 熊大樺 ----
李小姐 周曉芬 ----
章員外 魯林 ----
章夫人 黎尚 ----
章燕兒 方芳 ----
霍公子 黃國強 ----
霍三 錢如鶴 ----
婆子甲 徐? ----
婆子乙 趙玉華 ----
丫環 呂薔 ----
家人 邱正保 ----
陳明允 鍾浩 故事十三《西湖主》;第17、18集
西湖公主 孫立耘 ----
陳妻 黃小韻 ----
綠珠 馬春慧 ----
小二 侯 華 ----
小俞女官 黃梅韻 ----
賈平將軍 方煥章 ----
太妃 倪桂華 ----
陳太公 李德權 ----
陳太婆 胡世淼 ----
花姑子/蛇精 何晴 故事十四《花姑子》;第19集
安貢生 霍聯華 ----
花父 曲原 ----
安母 王梅芬 ----
阿二 段建軍 ----
阿四 葉孜雲 ----
宗湘若 蒲蔚林 故事十五《荷花三娘子》;第20集
荷花三娘子 張茜 ----
狐女 王曉莉 ----
紅衣少女 葛櫻 ----
和尚 傅國祥 ----
田二叔 羅亮 ----
田二嬸 袁楚萍 ----
牛仔 江源 ----
費縣令 佟瑞敏 故事十六《無頭案》;第21集
賈氏 徐玉蘭 ----
胡成 周嘉陵 ----
周布仁 吳爾朴 ----
馮安 張綬齡 ----
錢氏 何彩霞 ----
李福 周志俊 ----
阿牛 王敦耀 ----
王伍 陳榮華 ----
白發老婦 周夢雷 ----
王桂庵 林康 故事十七《金釧奇情》;第22集
孟芸娘 林俐 ----
玉龍 張建剛 ----
王福 李壽松 ----
庭月 唐勇 ----
孟江籬 陳尚志 ----
算命先生/莫老漢 張捷 ----
王夫人 李偉 ----
徐太僕 趙獻文 ----
莫婆婆 鄭秀芬 ----
桂庵姐 胡宗萍 ----
來壽 劉敏 ----
王寄生 姜河 ----
程乘鶴 李西林 故事十八《良琴知己》;第23集上
李自甘 何衛安 ----
李妻 陳淑和 ----
程夫人 郭玉華 ----
周小妹 徐利麗 故事十九《罵鴨》;第23集下
張三 陳彤 ----
周阿伯 曲元 ----
張三妻 李莉 ----
公孫九娘 凌宗英 故事二十《公孫九娘》;第24集
呂生 李虎城 ----
朱生 李軍 ----
笙姑 劉潔 ----
老和尚 韓煥松 ----
書僮 賴海東 ----
小沙彌 余興兵 ----
吳大娘 鄭萬彬 ----
公孫婆 劉應碧 ----
三嬸 王鳴 ----
梁有才 呂涼 故事二十一《雲翠仙》;第25、26集
雲翠仙 於慧 ----
王海 丹寧軍 ----
小三 王傑 ----
胡來 倪豪 ----
小玉 錢素珍 ----
雲母 王夢雲 ----
舅母 童正維 ----
舅父 薛沐 ----
阿綉 趙靜 故事二十二《阿綉》;第27、28集
劉子固 萬中良 ----
劉安 虞桂春 ----
劉母 史淑桂 ----
狐仙 宦柳媚 ----
舅父 喬奇 ----
舅母 鳳凰 ----
店主 於明德 ----
姚老闆 安振古 ----
賬房 陸野 ----
玲嫂 袁嘉蘭 ----
郎玉柱 谷亦安 故事二十三《書痴》;第29、30集
顏如玉 黃超 ----
郎母 孟謙 ----
郎冬生 於明德 ----
書仙姐姐 劉蘇 ----
郎父 孫吉祥 ----
知縣 任廣智 ----
幕僚 陸野 ----
郎福順 許教靖 ----
無賴 夏志祥 ----
朱爾旦 王強 故事二十四《陸判》;第31、32集
陸判 馬戈 ----
王氏/吳小姐 陳怡 ----
朱興 楊寧智 ----
吳御史 劉非 ----
吳夫人 王娟 ----
張公子 於振寰 ----
吳公子 邢丹 ----
高秀才 岳紅軍 ----
胖秀才 韋志遠 ----
矮秀才 邊玉凡 ----
李志鵬 王侃 ----
菁兒 馮琴 ----
香兒 何翠梅 ----
喬女 趙鳳霞 故事二十五《喬女》;第33、34集
孟生/孟烏頭 徐少華 ----
縣官 宋戈 ----
一溜風 孫翠萍 ----
林生 趙學賢 ----
孟母 金文英 ----
烏頭妻 楊世華 ----
喬母 趙秀榮 ----
穆子 徐顯輝 ----
喬二妮 藍香萍 ----
穆生 吳宏厚 ----
老闆娘 程淑華 ----
曹望三 夏軍 故事二十六《鬼宅》;第35、36集
小謝 孫繼紅 ----
秋容 馮翎 ----
蔡池碧 嚴蒴 ----
姜部郎 章健 ----
蔡由之 丁嘉元 ----
孟皓天 蔡榮軍 ----
綠娘 郭元 ----
孟至 陸 野 ----
道士 楊寶河 ----
蔡子經 王志成 ----
武承休 王熙岩 故事二十七《田七郎》;第37、38集
田七郎 姚祖福 ----
武恆 高博 ----
趙老爺 白 穆 ----
唐知縣 夏 天 ----
田母 周諒量 ----
武紳 唐國光 ----
李應 王敦耀 ----
林兒 王衛 ----
狗兒 石磊 ----
錢大爺 劉印平 ----
賈二爺 王干一 ----
李公子 陳玉臣 ----
王氏 朱琪敏 ----
田妻 張麗萍 ----
師爺 韓芳春 ----
管家 石安樂 ----
香玉 高建華 故事二十八《香玉》;第39、40集
黃明磊 陳健 ----
絳雪 鄭益萍 ----
花神 唐乃芳 ----
老道長 雷仲謙 ----
蘭御史 王建國 ----
老管家 朱玉琛 ----
武則天 蘭瑛 ----
老嫗 崔志英 ----
山神 毛百川 ----
山妖 李進業 ----
道童 吉來 ----
八大王 仲星火 故事二十九《八大王》;第41、42集
馮權 王建為 ----
馮妻 成梅 ----
黃二娘 閔惠琴 ----
肅王三公主 紀海英 ----
肅王 陸野 ----
阿福 高 超 ----
春蘭 林霞 ----
梅女 瞿穎 故事三十《梅女》;第43、44集
容容 馬曉晴 ----
看廟老頭 顧嵐 ----
封雲亭 郭振雲 ----
連瑣 施萍 故事三十一《連瑣》;第45、46集
楊於畏 楊寧 ----
王舉 李國梁 ----
薛公子 殷敦榮 ----
老郎中 葉勇 ----
皂隸 陳建軍 ----
辛十四娘 鄭爽 故事三十二《辛十四娘》;第47、48集
馮子平 周野芒 ----
楚公子 呂涼 ----
鬼郡君 顏美怡 ----
老家人 袁之遠 ----
祿兒 袁鳴 ----
酒店老闆 鐵牛 ----
辛父 周志俊 ----
楚夫人 楊 昆 ----
梅兒 畢曉青 ----
白衣少女 張琴 ----
辛兒 李韡良 ----
嬰寧/狐母 王伶群 故事三十三《嬰寧》;第49、50集
王子服 盧偉強 ----
王母 段日麗 ----
吳生 陳雪松 ----
秦吳氏 王洪甫 ----
老張 李如華 ----
小梅 李豫萍 ----
劉媽 徐 豐 ----
縣官 王劍泉 ----
胡二 李樂源 ----
胡父 黃啟榮 ----
小榮 趙娟娟 ----
賈奉雉 達式常 故事三十四《賈奉雉》;第51、52集
賈夫人 吳海燕 ----
郎生 夏軍 ----
賈祥 曹鐸 ----
吳氏 董正維 ----
秦氏 吳芸芳 ----
賈士通 劉非 ----
馮大人 鐵牛 ----
錢師爺 李斗 ----
老神仙 袁知遠 ----
馮學台 倪東海 ----
縣官 楊柳亭 ----
老漁翁 徐才根 ----
賈杲 虞傑 ----
賈彪 周達國 ----
石榴 陳莎莎 ----
連城 陳紅 故事三十五《娥眉一笑》;第53、54集
喬大年 阮志強 ----
蔡三嬸 溫毓君 ----
史孝廉 李又子 ----
史凌雲 章蘇國 ----
史夫人 何瓊 ----
西域頭陀 張寶貴 ----
宋縣令 蔣正勤 ----
顧正 崔正閩 ----
喬忠 王庸 ----
王化成 徐小帆 ----
王天壽 胡久明 ----
管家 歐存孝 ----
賓娘 盧樺 ----
掌櫃 吳有熙 ----
丫頭 施建玲 ----
張於旦 馬廣儒 故事三十六《魯公女》;第55、56集
魯飛飛/陳小姐 張麗玲 ----
王生 邱燕昆 ----
鐵拐李 關德俊 ----
何仙姑 陳愛武 ----
陳員外 方茂林 ----
陳夫人 王娟 ----
王二嫂 楊亞瓊 ----
孔雪笠 黃國強 故事三十七《嬌娜》;第57、58集
嬌娜 王玉蘭 ----
香奴 李淑雲 ----
皇甫公子 宋立志 ----
松姑 袁曼芬 ----
許大 李國華 故事三十八《冥間酒友》;第59集
王六郎 許春林 ----
許妻 凌宗英 ----
店主 韓煥松 ----
張大爺 李文斌 ----
店小二 姚飆 ----
鞏道人 溫海波 故事三十九《袖中奇緣》;第60集
尚溫如 張秋君 ----
陳惠秀 毛琳 ----
魯王 劉玲玲 ----
胖太監 吳逢春 ----
張嫂 周勇 ----
秀生 王凌霄 ----
阿英 張力 故事四十《鸚鵡奇緣》;第61、62集
甘珏 李 鋼 ----
甘玉 崔維寧 ----
溫氏 李建群 ----
秦吉了 姬潔 ----
紅衣女子 陸玲 ----
黃衣女子 唐世清 ----
姜氏 蔡潔 ----
甘父 鮑繼宇 ----
甘珏(童年) 夏軍 ----
黃媒婆 顏淑蘭 ----
惡漢 湯志江 ----
阿寶 鄭暉 故事四十一《阿寶》;第63、64集
孫子楚 熊大樺 ----
李昌 李琦 ----
老僕 湯元強 ----
筠兒 蔡飛鸝 ----
王員外 吳傑 ----
王夫人 李愛莉 ----
趙公子 厲寧 ----
媒婆 徐子明 ----
巫婆 裘永菁 ----
閻王 張德義 ----
趙知府 黃二彭 ----
錦瑟 李媛媛 故事四十二《地府娘娘》;第65、66集
王沂 張民權 ----
春燕 魯瑛 ----
老醉頭 夏 天 ----
瑤台 彭名燕 ----
蘭氏 屠茹英 ----
賈中 劉印平 ----
何老大 端木和林 ----
秋生 唐國光 ----
小翠 范小波 ----
賣線女 唐潔 ----
馮相如 張弓 故事四十三《狐俠》;第67、68集
紅玉 葉麗燕 ----
衛氏 葉蕾 ----
馮松 湯元強 ----
劍客 關德俊 ----
福兒 廖方韻 ----
小福兒 愈斯陽 ----
仙翁 孫西嶽 ----
乞丐 何怡鍾 ----
宋子高 靳海濤 ----
黃金龍 曹永祥 ----
丁管家 張培田 ----
鑽天老鼠 齊忠坤 ----
小妾 朱海梅 ----
王鼎 馬崇樂 故事四十四《殺陰曹》;第69集
伍秋月 陳宇虹 ----
王鼐 趙春明 ----
店老闆 丁茂森 ----
柳夫人 楊佩婷 ----
老闆娘 樊愛莉 ----
彭海秋 康保民 故事四十五《仙媒》;第70集
彭好古 王志剛 ----
娟娘 解蕾 ----
邱生 楊樹梁 ----
彭母 周勇 ----
通判 陳水金 ----
彭姐 袁曼芬 ----
吳衙內 喻國煌 ----
翩翩 方青子 故事四十六《翩翩》;第71集
羅子浮 王耀晉 ----
花城娘子 盧 玲 ----
雅雲 劉 波 ----
老漢 曲 原 ----
鴇母 ---- ----
秋雲 蔡飛鸝 ----
宋生 王新民 故事四十七《司文郎》;第72集
王平子 冉平生 ----
餘杭生 陳力 ----
試官 高永欽
『柒』 《孽債》26年,演員現狀迥異,有人55歲依舊貌如少女,有人不在了
影視圈的1995年,發生了很多大事。
那一年,兩位女神鄧麗君、張愛玲先後離世,汪峰、王力宏、張惠妹則是齊齊出道。
春晚舞台上,第一次出現了「小品王」趙本山的身影,影壇之中,星爺的《大話西遊》開始在內地風靡。
與此同時,一部知青題材的電視劇在當年也受到萬人追捧,26年過去,它穩居豆瓣高分電視劇榜,成為了一代人的經典記憶——《孽債》。
《孽債》根據作家葉辛的同名小說改編而成,講述了五個孩子從西雙版納到上海尋找自己親生父母,揭開了一段當年知青下鄉時的熱血往事。
這部劇在上海電視台是以滬語首播的,創下了42.62%的超高收視率,並且開啟晚間電視劇兩集連播的先河。
當年,觀眾對《孽債》的熱情很高,甚至在播出期間因為「群星愛心演唱會」節目,電視台不得不選擇對該劇停播一天時,還有渴望看到《孽債》更新的觀眾打電話給電視台,要求: 只要當晚播,再晚也沒意見。
而當時同期播放的《三國演義》,在《孽債》的沖擊下,收視率一度從15%降為8.6%。
為何這部劇有這樣的魅力?
其一,這部劇有著很強的「知青」符號,反映了一代人的悲歡離合,劇中的諸多劇情映射了一批人身上的迷茫與渴望。
當時已經94歲的巴金每次看完《孽債》更新後,都長吁短嘆,「這是已經過去的一代人的生活」,可見劇作深度之廣。
其二,《孽債》中的人性挖掘,
值得一提的是,本劇的原著作者、編劇葉辛也曾作為知識青年,經歷了十年的「上山下鄉」生活。
在離開農村的那一天,他偶遇了一位上海女知青,對方嫁給了當地農民,按照當時政策,她是不能回城的。
當葉辛看著牽著孩子、一臉笑容的女知青問道,「你怎麼辦」。
下一秒,女知青的臉一下就沉默了下來,沒說任何話。
後來,葉辛陸續了解了很多類似的故事,這才有了這部小說《孽債》。
今天,皮哥與大家不聊劇情,而是說一說劇中的主創們,26年過去,他們如今過得如何?
1、趙有亮(飾 沈若塵)
趙有亮在劇中飾演沈若塵,在西雙版納插隊時與在當地與傣家女子韋秋月結合,生下了女兒——沈美霞。
回到上海後,他成了《法制與生活》雜志社的編輯,還娶了梅雲清為妻。
可當女兒找來後,面對女兒與現任妻子,他犯了難。
也是這樣一個「上海男人」的形象,讓觀眾對其倍感親切。
這部劇也是趙有亮主演的第一部電視劇作品。
1966年,他從上海戲劇學院畢業後,一直都是從事戲劇表演,1987年因出演《秋白之死》里的瞿秋白,而小有名氣。
後出演了很多經典影視劇,比如《奪子之戰》、《21天》《密令1949》、《高考1977》、《藍色骨頭》等等。
出道四十多年,趙有亮曾說過,為藝術獻身是自己一輩子的追求,同時也是因為角色真正觸摸到了自己的靈魂。
這樣一位老戲骨,也著實讓人敬佩。
如今已經77歲的他,回歸家庭,安享晚年,已很少出演影視作品了。
2、嚴曉頻(飾 梅雲清)
作為「繼母」的梅雲清,在一開始就很不受觀眾「待見」。
但平心而論,她自小就有一個非常不錯的家庭環境,並且也是單位裡面的銷售骨幹,骨子裡有著一股強勢。
面對美霞的到來,她的排斥是正常的。
但終歸是她心善,經歷了一些波折後,她最終選擇接受,與美霞和好。
出演梅雲清的嚴曉頻也是80年代的知名女神,考入北影後,她在學生期間就參演了電視劇《金銀灣》。
不過,在她事業上升期,卻為了男友曾海放棄了事業。
1988年,他們低調完婚後,遠赴美國。
1993年,《北京人在紐約》選角時,導演鄭曉龍看中了前來探姜文班的嚴曉頻,並邀請她出演劇中的郭燕一角。
憑借這部劇,嚴曉頻走紅,重回影視圈。
1995年,《孽債》上線,嚴曉頻憑借該劇逆天的收視率,事業攀至巔峰。
此後,她又相繼出演了《大路朝天》、《山茶花》、《落花時節》等眾多熱播劇。
2000年,丈夫曾海回國,夫妻倆結束了多年的跨國分居生活,而這期間,嚴曉頻也給他生了兩個兒子,婚姻生活很是幸福。
今年56歲的她,依舊活躍在影視圈,並且作品也不少。
光是今年就有《愛的理想生活》與《錦心似玉》兩部劇,講道理,她的氣質還是非常好的,有一種恬靜的美感。
3、金鑫(飾 梁曼誠)
金鑫在《孽債》中飾演顧家男人梁曼誠。
作為有志青年,他回到上海後,想要闖一番事業,但是現實,他卻被分到一所電影院當放映員。
盡管內心有夢想,但現實的殘酷與性格上的軟弱,讓他做出了妥協,畢竟全家人擠在了一所只有8平米大的房子里,而兒子梁思凡的到來更是讓一家人生活雪上加霜。
金鑫,從1977年畢業就被分配到上海人民藝術劇院任話劇演員,至今已經44年。
作為老戲骨,他的作品有很多。
早在1981年,他就憑借故事片《路漫漫》,拿到了「1981年八一電影製片廠最佳男演員」稱號。
雖然後來沒有爆紅,但他的作品卻成為了一代人的記憶,比如《布穀催春》、《風吹嗩吶聲》、《北國紅豆》等等。
這部劇之後,他有十多年沒有出演影視作品,而是專注意於話劇表演,直到2007年才再度出現在觀眾視線中,並且作品多以正劇為主,比如《警察世家》、《建國大業》等等。
事業之外,他的婚姻還是非常幸福的。
他的妻子是黃梅瑩,中國最早的一批女演員之一,曾出演《渴望》中男主的姐姐王亞茹。
兩人是姐弟戀,並且於1981年就已經結婚。
這段四十年的婚姻中,他們一直恩愛如初,是 娛樂 圈公認為的一對模範夫妻。
值得一提的是,他們的兒子金銘雁如今已經是一個小導演了,曾拍攝一個印度貧民窟題材的影片曾斬獲金種子獎,前途還是很好的。
4、吳冕(飾 凌杉杉)
吳冕在劇中出演在工廠工作的凌杉杉。
相信在很多人眼中,她是標準的中國好妻子、好媽媽。
雖然生活中,她性格有點潑辣甚至強勢,但是對待丈夫與孩子,都非常的用心。
甚至連繼子梁思凡都知道,杉杉阿媽很善良。
吳冕出生於上海,1977年考入上海戲劇學院,並與同學高原戀愛。畢業後與高原結婚,並進入哈爾濱話劇團工作。
1981年,出演第一部作品《七月流火》而出道。1989年,出演《漢正街》獲得飛天獎最佳女主角。1990年,主演家庭倫理 情感 劇《天涯情》。1992年,憑借《上海一家人》中金桂花一角獲得金鷹獎最佳女配角獎
從影近四十年,雖沒有大紅大紫過,但她的事業卻一直穩步上升,一直活躍在影視圈內。 今年就有 《 錦心似玉 》《八零九零》兩部作品問世。
有意思的是,在《孽債》中,還有一位女演員叫吳競,兩人有著很多相似點,不僅都出生在五十年代的上海,演的角色也很雷同,就連長相都很相似,難怪很多人分不清。
5、屠茹英(飾 俞樂吟)
相比較前面幾位,屠茹英飾演的俞樂吟就有點慘了。
因為在西雙版納插隊時,與當地的一位男子生了一個孩子,所以回到上海,重新進入婚姻後,並不受婆家待見。
雖說是個體戶老闆的老婆,生活無憂,但實際上她無法得到了丈夫的愛,也難承擔作為母親的責任。
是一個命苦的女人!
在八十年代,屠茹英是一位知名女演員。
她中學畢業後就在上海祟明島東方紅農場從事文藝工作,當時這里的文藝宣傳隊很厲害,潘虹、黃梅瑩等電影明星就是從這里走出去的。
從1980年開始,屠茹英就被借調到西安電影製片廠演電影,主演過很多電影名作,比如《蘇醒》、《播種幸福的人》、《心靈的火花》等等。
九十年代,她被調到了上海電視台,參演了很多電視劇。
這部《孽債》之後,她又出演了《三毛流浪記》,但這之後,她選擇了息影,消失在了公眾的視線中,著實可惜。
6、池華瓊(飾 馬玉敏)
《孽債》中的馬玉敏絕對是「叛逆」的代表。
那種「小太妹」的做派與成熟,讓觀眾很是驚喜,尤其是與俞樂吟去「捉姦」的那一段,將那種年少的潑辣勁演得入木三分。
其實這部劇,池華瓊完全是沖著導演去的,雖然只是一個「小太妹」的角色,她最後還是用心出演了。
拍攝《孽債》之前,池華瓊就已經因為出演《十六歲的花季》而被不少導演關注。
拍完《孽債》後,她因為在《承諾》中飾演的蓉芳表現亮眼,又被《劉胡蘭》劇組看中。
1996年,《劉胡蘭》登上了大銀幕,池華瓊憑借這個角色迎來了事業的巔峰期,後相繼出演了《相逢在雨中》等多部電影。
不過,隨著人到中年,她也漸漸淡出了影視圈,2003年出了人生中的第一本書——《走出十六歲的花季》。
相比較事業的順暢,她的 情感 就顯得有點波折。
早年間,她談過一個北京青年的對象,不過這段感情只堅持了九個月,就因性格不合而分開。
如今的她46歲,感情成謎。
7、董蓉蓉(飾 沈美霞)
《孽債》中的沈美霞是一個性格倔強的女孩。
在親生母親去世後,她來到上海找到了自己的父親,在相處的過程中,她遭到了很多的嘲諷與冷眼,但最後還是得到了父親及其親人的認同。
當年拍攝這部劇的時候,她就已經是童星了,曾出演過《六指琴魔》中的少年「林青霞」。
《孽債》中她是年紀最小的一位演員,但每天十多個小時的排練,並沒有少半分。
所以她演得很好,以至於,在《孽債》熱播的時候,她走到街上被觀眾認出後,對方還表示,「如果他們不要你,我要帶你回去。」
未經授權請勿進行任何形式的轉載
『捌』 三毛流浪記續集演員表
孟智超 (Zhichao Meng)余婭 (Ya Yu)陳奇屠茹英 (Ruying Tu)高欣 (Xin Gao)王雙慶 (Shuangqing Wang)趙軍 (Jun Zhao)
演員蔡越郁思捷
『玖』 86聊齋演員表
1~6集演員表
鴉頭——孫繼紅
王文/王孜——李建華
趙東樓——趙小元
僮兒——葉平
幼年王孜——朱旦婷
張鴻漸——佟瑞敏
施舜華——周曉芬
方氏——施萍
施媽媽——康寧
惡少——施一強
解差甲——周嘉陵
解差乙——王敦耀
李生——段攻
毛姑——耿歌
老狐仙——張煥
僕人——張皆兵
佟客——凌雲
董壯士——楊鳴健
董父——糜曾
董妻——李穎
細侯——彭靜
滿文貞——李毅
賈盛財——韓煥松
昭兒——王亞玲
賣花嫂——溫瓊如
戚媽媽——張筱玲
劉秋孟——付駒
媒婆——樂原
頑童——楊帆
劉朝甄——李壽松
瑞雲——徐晶晶
賀生——何政軍
嬤嬤——朱莎
白衣秀士——毛示範
和生——張強
小紅——麗目
胖嫖客——李蘭發
戚生——丁嘉元
戚夫人——盛亞人
章阿端——石慧萍
男僕——牛犇
老鬼婆——舒金聲
胖婆——喬郅
丁兒——沈勇
怪老頭——王 蘇
雜役 徐鳴;陳同炯; ----
(9)電影演員屠茹英擴展閱讀
幕後製作
1986年3月俞月亭開始擔任福建電視台台長,決心為落後的福建台謀出路。俞月亭聽說本台編劇李棟,頭腦靈活,很有才幹,但長期不被重視。
1987年1-3月俞月亭於春節期間探望李棟,請他一起為福建台發展出謀劃策。李棟提出60集《聊齋》電視系列劇的拍攝計劃,得到俞月亭批准。福建電視台與南昌電影創作研究所決定合作拍攝《聊齋》。《聊齋》錄制總部成立,以新建居民區公正新村所租的幾間民房作為辦公地點。
4月19日,《聊齋》創作研討會在福建寧德飛鸞海軍基地招待所召開,選定60篇優先改編篇目。5月9日,《聊齋》創作研討會結束。開始廣泛宣傳造勢。劉大印加入,擔任總製片。
6月第一批劇本陸續到位。月底,第一批上片的相關人員,在福州舉行第一次《聊齋》藝術研討會。9月10日,《聊齋》開機儀式在福建寧德舉行。《陸判》等第一批劇目開拍。
10月月底,13位劇作家創作的60多部集電視劇本陸續寄到總部。第一批投拍的江西組《陸判》製作完成。11月5-10日,在福建三明召開第二次《聊齋》藝術研討會,擬訂《聊齋電視系列錄製程序與有關藝術質量的若干規定》草案,錄委會決定修改後發給今後所有劇組遵照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