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一直有個疑問電影里失重怎麼做的
失重效果:以被動實現自由
如何表現失重效果,是任何太空題材電影最重要的,也是難點。一般電影人有兩種常規方法來實現。一種是真的失重環境下拍攝——顯然,這個很難實現,到目前為止,尚未有任何一部劇情片進入太空拍攝;而地球中失重的效果轉瞬即逝,短到根本無法支持演員完成一個失重表演。不過,如果有專門設計的飛機,能以向上隆起的拋物線拱(parabolic arcs)的方式高速飛行,理論上是可以在拋物線頂端前後形成一段時間的完全失重狀態,作為太空無重力情形的完美模擬。事實上,影片《阿波羅13號》中的失重場景就是如此拍攝的:劇組及演員乘坐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提供的KC-135運輸機在高空以拋物線軌跡飛行,每次大概能經歷約23秒的失重狀態,足夠攝影機捕捉演員的某些動作。
可是,這種拍攝方式無法適用於《地心引力》,單是卡隆要求的動輒幾分鍾的長鏡頭失重效果,就是這種飛行方法在技術上無法實現的;何況片中要求的失重效果總時長更是借用飛機拍攝無法承擔的。
另一種退而求其次的方法,是模擬動作。在地球常規重力條件下實現這種「看起來像」的失重效果,最廉價的方式是水下拍攝,水的阻力效應使動作變得遲緩,可以實現太空中的懸浮與類似飛行的移動動作。《地心引力》也用到了水下拍攝,主要用於太空艙內的部分演員滑行鏡頭的特效參考,但其他絕大部分失重場景,都不是用這種方式拍攝的。首先,水下拍攝無法真實表現演員的表情——憋氣與努力睜眼的神情顯然和太空環境下的表演完全不一樣;其次,水下復雜的光影反射折射效應,也讓穿宇航服水下模擬太空作業變得不可能。
《地心引力》最終實現失重效果的手法,是最古老的娛樂手藝與最先進的電腦技術的結合:劇組找來舞台劇版《戰馬》的幕後高手,以大型牽線木偶操控方式,控制演員的肢體來模擬失重狀態下的動作。這套裝置有12根線連到演員身上四個系點,線的另一端則或者由三位專業木偶師操縱,或者由電腦程序控制的機械繫統控制,或者是兩者的結合。
卡隆和主演桑德拉·布洛克(Sa.n.dra Bullock)都在采訪中提到影片中最難拍攝的一幕:女主角好不容易回到太空艙、脫去宇航服像嬰兒一樣蜷曲著飄在空中的長鏡頭段落。實際拍攝時,布洛克坐在一個很小的自行車底座上支撐身體,一條腿則綁在裝置上幫助固定,而緩慢的四肢移動以及整個身體的翻騰漂浮動作就是由木偶師與程式控制線纜裝置協助完成的。這過程中,還得用電腦特效做出虛擬肢體來替代演員被綁住的腿,並做出與線控的身體其他部分匹配的動作。
這種線控方式,在本片中也主要用來拍攝太空艙內場景。那些穿上宇航服的太空行走場景,演員甚至都不用做任何肢體動作了——因為包括整個太空背景和宇航服本身,都是電腦生成畫面:演員只負責提供臉部表情,其餘的肢體動作,絕大部分由電腦動畫師完成。
無論是線控還是電腦生成動作,都是本片在處理失重效果的一個理念突破:既然無法以「原生」的途徑實現太空漂浮,那就以「絕對控制」外表表現形式的方式來體現無重力動作。
這種完全突破傳統思維框架的技術實現手段,也貫穿《地心引力》的製作過程。
② TVB綠葉劉素芳病逝!你都看過她的哪幾部作品
劉素芳在TVB連綠葉也算不上,至於作品幾近無從談起,劉素芳只是一名普通的TVB打工人,哪怕在廣東沿海地區,提起她也要先提起六合彩主持人,大家才能想起她的臉。
而影視作品,更是僅有《愛回家》 一部劇,她在這部劇中即非主演也非綠葉演技咖,僅僅是客串而已。
我看到這個題目的時候,我在想,這樣的提問為何會受到大家的關注呢,想了下,覺得應該跟近些年頻頻爆出香港演員晚景凄涼相關,對於一些從小看亞視和TVB劇長大的朋友來說,看著曾經熟悉的演員老了之後無所依靠,再對比大陸老戲骨越老越值錢,傷感隨之而來,心緒久久難平。
三、TVB工資這么低,大家為啥還要去當演員?每一個人都曾經以為自己與眾不同,天賦異稟,我小時候堅信自己有一天將改變世界,而現在我已經被世界玩弄的面目全非。而那些長的好看的少男少女們,都必然做過演員的美夢,所以明知TVB又坑又難混,還是有人奮不顧身的投入其中,夢想和劉嘉玲鄭伊健一樣,成為風靡港澳台的大明星。
現在我們的一些視頻播放平台正在COS這種制度,通過選秀節目給少男少女們造夢,在選秀中人氣較高的直接簽約,簽約後再進入自家投資的綜藝和影視劇里造人氣撈金,真正的一條龍,演員是我的演員,節目是我的節目,播出平台也是我的,和TVB自己開藝訓班,簽約演員,演且只能演TVB劇,沒有本質上的區別。
在這個模式下,演員看上去風光無限,其實只是牽線木偶,唯一不同的是,TVB更需要演技,而現在的視頻平台簽約的選秀咖們,只需要人設就夠了,只要臉整的好人設立的好,粉絲們嗷嗷叫著拿著鈔票往前沖。
最後:TVB的劉素芳和劉素芳們,只恨生的早,未入鵝廠門。
③ 韓國電影《提線木偶》里有個女學生,請問演員的名字
提線木偶 有2個女的主要演員,
구지성 和한소영。樓主在網上查看看,是誰。
④ 把人做成用牽線木偶恐怖片
你說的應該是死寂吧。裡面的瑪麗肖擅長做木偶,
傳說在1940年代,美國一個名叫雷萬斯費爾的小村莊發生了一樁慘案。一名小孩被殺死了,村民認為兇手就是當地一個靠拿著木偶表演腹語為生的女人瑪麗·肖。憤怒的村民們將瑪麗抓起來將她割掉舌頭之後,連同她的木偶們一同放進火里燒死。從此以後,消失的木偶會時不時在村裡出現,每次一出現就有人死,而且死去的人都會被割掉舌頭。於是村裡就留下這么個傳說:當你見到瑪麗的木偶比利時,千萬不要尖叫。
幾十年後,已經遠離雷萬斯費爾的詹米發現他新婚妻子麗莎在公寓內離奇死亡,他回到村裡辦理妻子後事時突然想起小時候聽說過的木偶殺人的故事。詹米決定解開這個謎團,那段塵封的恐怖歷史又一次被翻開。
⑤ 有叫卡萊爾的電影導演嗎
卡萊爾·賴茲 賴茲(1926~) , 英國電影導演。50年代初,曾經是對英國「自由電影」的興起發生過深遠影響的《場面》電影雜志的主要撰稿人之一,也是英國「自由電影」運動的創導人之一。
卡萊爾·齊曼 (KarelZeman,捷克,動畫片作家)生於1910年11月。
攝制的短動畫片。1946年:《聖誕節之夢》。1947—1948年:分集影片《普羅庫克先生》。1949年:《靈感》。攝制的長動畫片。1950年:《拉弗拉國王》。1952年:《鳥島的寶藏》。1954年:《史前探險游記》。1958年:《毀滅的發明》。1962年:《克拉克男爵》。1966年:《狂人日記》。1969年:《海克多·塞爾瓦達克的方舟》。最後三部影片將演員演出、動畫和牽線木偶混合在一起,前此的影片則是用各種特技拍攝的木偶片,偶爾也由演員演出。1971年他回到動畫片的老路,拍了《辛巴德歷險記》。
⑥ 把活人做成用牽線木偶的恐怖片,四個字的,好像叫辛
明明是《死寂》。除了這部電影外,就沒有把活人做成用牽線木偶的恐怖片。
⑦ 魚幼薇扮演者
魚幼薇由嘉澤飾演
2018年,嘉澤完成了個人首部電影作品《月半愛麗絲》。2019年,在奇幻劇《超時空戀人》中一人分飾兩角。2021年,主演的古裝喜劇《小主別鬧》播出。
2022年,因在傳奇劇《雪中悍刀行》中飾演魚幼薇而被更多觀眾認識。2022年6月,主演的電視劇《夢華錄》於騰訊視頻播出。
人物評析:
魚幼薇,楚國覆滅後的一個孤女,前期的人生是別人的牽線木偶,曾經想要一個徐鳳年侍妾名分,曾經想把徐鳳年留住紫金樓,只不過是為了完成刺殺徐鳳年的執念,可惜天不遂人意。徐鳳年江湖游歷歸來,蹩腳刺客的蹩腳刺殺,只是一個由頭而已,讓自己放下心結的由頭。
魚幼薇也就是被徐鳳年贖身後開始,反而有了自己想要的生活,教習音律,遍訪江山,何其愜意。最終,還是回到了北涼,心在哪裡,人就在哪裡。情淺時不知,情深時不舍,惆悵此情言不盡,孤芳獨自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