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這是蘇菲·瑪索的哪部電影的劇照
圖片上寫著mes nuits
《我的夜晚比你的白天更美》(Mes nuits sont plus belles que vos jours)
片 名:Mes nuits sont plus belles que vos jours (1989)
譯 名:我的夜晚比你的白天更美
導 演:安德烈·祖拉斯基 Andrzej Zulawski
主 演:索菲·瑪索 Sophie Marceau
地 區:法國
對 白:法語
評 分:5.8/10 (144 votes)
時 長:102分鍾
類 型:劇情 愛情
分 級:西德:16
字 幕:中文字幕
劇情簡介:
在「我的夜晚比你的白天更美」中,蘇菲瑪索飾演一個能預知未來的美麗女子,她與男主角偶然的邂逅就一見鍾頭,雖然她已預知男主角即將死亡,卻仍毫不保留的付出自己的愛。
第5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最令人翹首期盼的明星莫過於法國著名影星蘇菲·瑪索。這位擁有西方人性感、東方人神秘的法國美人的神秘行蹤牽動著所有國內媒體的關注。在滬上她將掀起怎樣的明星熱浪,在閱讀了這份美女檔案,再來細細追尋。
中文名:蘇菲·瑪索
英文名:Sophie Marceau
昵稱:Flatfoosie
生日:1966年11月17日
出生地:法國巴黎
身高:173cm
頭發:褐色 眼睛:褐色
蘇菲·瑪索14歲時開始拍電影。在這之前,她是在遠離攝影棚的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她一直住在巴黎市郊,父親是一位卡車司機。讀高中的時候,因為尋找打工的機會,被一家廣告商看中,幸運地從七百名應征者中脫穎而出,成為法國導演Claude Pinoteau執導的影片《初吻》(La Boum)的女主角。
這部描述少女懷春情懷的電影於1980年在法國上映,吸引了上百萬觀眾,在其他地區上映時也是盛況空前。蘇菲·瑪索的少女魅力一時風靡了全世界。兩年之後,蘇菲·瑪索乘勝追擊,又主演了續集《初吻 2》(La Baum 2),依然轟動,並且為她贏得凱撒獎的「最有希望女演員獎」。
16歲時,她與法國影帝傑拉爾·德帕迪約(Gerard Depardieu)以及法國影後凱瑟琳·德納芙(Catherine Deneuve)合演了影片《沙崗堡》(Fort Saganne),第二年又與德帕迪約再度合作出演影片《警察》(Police)。
1984年,蘇菲·瑪索和波蘭導演安傑伊·祖拉夫斯基(Andrzej Zulawski)合作,拍攝了《冒失的愛》(L'Amour Braque)。這次合作為她的演藝生涯以及個人生活都帶來了重大轉變。
為了能夠拍攝這部影片,她不惜借錢湊齊100萬法郎買回了與高蒙(Gaumont)公司的合約,因為「人們為了不讓我與祖拉夫斯基拍《冒失的愛》做了各種各樣的事。這是暴力的、幾乎是種族主義的。」這部影片不僅使她從此擺脫玉女戲路的局限,還使她與祖拉夫斯基成為現實生活中的親密伴侶。現在,他們已經有了一個三歲多的兒子——文森。
談到與高蒙公司解約的事,她說:「我是他們的小寵物,我不得不聽從他們。但這是無法忍受的。我在香榭麗舍大街上走來走去,不知該做些什麼。我決定買回合約的原因是害怕因為違約而進監獄。」不過,從那時起,她成為法國最受歡迎和尊敬的女演員之一。
接下來的幾年,蘇菲·瑪索一直在嘗試更多不同類型的角色,其作品包括《朱安黨人》(Chouans)、《來自巴黎的女孩》(Pacific Paradis)、《心動的感覺》(L' etudiante)、《情書戰場》(Pour Sacha)、《芳芳》(Fan Fan)、《達達尼昂的女兒》(La Fille de D' Artagnan)等。這期間,她又與祖拉夫斯基合作,拍攝了《我的夜晚比你的白天更美》(Mes Nuits Sont Plus Belles Que Vos Jours)和《藍色樂章》(La Note Bleue)。
1995年,蘇菲·瑪索開始將演藝事業向美國擴展。應梅爾·吉布森(Mel Gibson)的邀請,她在後者自導自演的影片《勇敢的心》(Brave Heart)中飾演了伊莎貝拉王子妃,美麗痴情的模樣叫人心碎。接著,她又在梅爾·吉布森的製片公司拍攝的《安娜·卡列尼娜》(Anna Karenina)中擔任女主角。
1999年應該是她在好萊塢最引人注目的一年。她不僅與凱文·克萊恩和米歇爾·費弗合演了由莎士比亞的名著改編的《仲夏夜之夢》,還在當年的邦德片《縱橫天下》中扮演了野心勃勃想要掌握全世界的石油大亨之女伊莉翠,向全世界的觀眾展現了她冶艷成熟的一面。
2000年,她與祖拉夫斯基再度合作,拍攝了影片《忠誠》(La Fedelite)。這部影片改編自法國女作家德·拉法耶特夫人的名著《克萊芙王妃》,成為這部法國最早描寫情感分裂、性、愛情及三角戀問題的小說的現代版。
今年蘇菲瑪索主演的經典影片《盧浮宮的幽靈》4月率先在法國上映。電影《盧浮宮的幽靈》原是法國一部暢銷小說,早在1965年,就有人把它拍成了電視劇,當年,它在法國引起了一股電視狂潮,但吸引人們注意的還是該片女主角——艷光四射的蘇菲-瑪索。
在接受當地媒體采訪時,蘇菲表示,新片《盧浮宮的幽靈》是她從影20周年的標志,她對這部電影非常滿意。那20年的演藝生涯給蘇菲留下的最寶貴財富是什麼?蘇菲笑著作了個比喻:「每一出電影,每一次首映式,我都將他們看做是一條懸掛在劇院里的勛帶,每當我回首從前,我總能看見他們在隨風飄動--那種感覺實在是太美好了。」
❷ 蘇菲瑪索出演的電影有哪些最經典的是哪一部呀有沒有演員的生平簡介
經典之作很多。
《初吻》是她的成名作,還拍了《初吻2》;
《芬芳》為她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成績平平的10年裡贏得了掌聲和關注;
《勇敢的心》在1996年第68屆奧斯卡金像獎角逐中獲得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等5項大獎;
99年的她在《007之黑日危機》里飾艾麗卡·金
01年的《盧浮魅影》發人深省;
08年的《超級女特工》又給我們帶來了新的驚奇。
個人比較喜歡《勇敢的心》。
演員生平:
蘇菲·瑪索1966年11月17日出生於法國巴黎,就讀高中時因為尋找打工的機會,而被一家廣告商看中,因此幸運地從七百名應征者當中脫穎而出,被選為【初吻】的女主角。這部描述少女懷春情懷的電影於1980年在法國上映,吸引了上百萬觀眾,在其它歐洲國家以及日本及台灣上映時也是盛況空前,蘇菲·瑪索的少女魅力也因而風靡了全世界。兩年之後,蘇菲·瑪索乘勝追擊,又主演了續集【初吻2】,推出後依然轟動,並為她贏得一座凱撒獎。
16歲時,她與法國影帝哈德巴狄厄(Gerard Depardieu)及法國影後凱瑟琳丹妮芙合演【沙崗堡】,第二年又與傑哈德巴狄厄再度搭檔合演【警察】。1984年,蘇菲瑪索和波蘭導演安德列左拉斯基合作【狂野的愛】,為她的演藝生涯以及個人生活帶來大轉變,她從此擺脫玉女戲路的局限,也和左拉斯基成為現實生活中的親密伴侶。
接下來的幾年,蘇菲瑪索一直企圖嘗試更多不同類型的角色,作品包括【雪琳娘】、【來自巴黎的女孩】、【心動的感覺】、【情書戰場】、【留住有情人】、【豪情玫瑰】等片,其中【我的夜晚比你的白天更美】、【藍色樂章】以及最近的【情慾寫真】。
1995年,蘇菲瑪索開始將演藝觸角擴展到美國,在梅爾·吉布森的力邀之下,蘇菲瑪索在梅爾·吉布森自導自演的電影【勇敢的心】里飾演與蘇格蘭民族英雄威廉·華萊士發生一段情的法國公主。接著,她又在【安娜·卡列尼娜】擔任女主角。之後,又接演了【Firelight】和【失去與得到】兩部美國片。除此之外,她的近作有【仲夏夜之夢】。當然最受矚目的還是她加入007系列影片【黑日危機】的演員陣容。
蘇菲瑪索在【黑日危機】的片中,我們看到的已經是一個全然成熟形象的蘇菲瑪索。除了演戲之外,蘇菲瑪索也嘗試多方位發展,她所執導的短片【L』 Aube a l』 Envers】曾經獲選參加1995年坎城影展的「一種注目」單元,而在1996年她也在法國出版了一本自己寫的書《La Menteuse》。
蘇菲瑪索在影壇可以說是資歷頗深的老演員了。說起她走上銀幕的經歷還是頗具戲劇色彩的。1980年,14歲的蘇菲瑪索就開始拍電影,在這之前她是在遠離攝影棚現場和對電影完全陌生的環境下成長的。她一直住在巴黎市郊,而她的父親是一個卡車司機。她在一次外出尋找工作時,從一個朋友處得知法國導演 Claude Pinoteau(克勞德·皮諾蒂奧)正在為他的一部電影《初吻》尋找一個新人,結果她竟一試成功。她的這部處女作推出後獲得了巨大成功,該片在巴黎上映間,觀眾蜂擁而至,在歐洲各地亦所向披靡。不久《初吻》續集的推出,這部影片則為她獲得了「凱撒最有希望女演員獎」,從此步入法國影壇。
成名後的她開始不僅僅滿足於青春野少女之類的形象,嘗試著其它性格角色,然而這一切並不是電影公司所需要的,他們不希望這棵搖錢樹過早因轉型而夭折。索菲瑪索16歲時,她做出令全世界震驚的事:用壹百萬法郎買回了與高蒙電影公司的合約。她說:「這樣做當然使我不得不借錢,我沒有那麼多錢。可人們為了不讓我與安德澤祖拉伍斯奇拍《偷情者》做了各種各樣的事。這是暴力的、幾乎是種族主義的。我屬於高蒙電影公司,我是他們的小寵物,我不得不聽從他們。但這使我無法忍受,可我又很害怕因為違約而進監獄。」也正因為如此,她獨立的個性卻使她成為法國一位最受歡迎和尊敬的女演員,並且走紅於世界影壇。
八十年代末期與九十年代初期索菲瑪索的成績平平,近十年間只有一部《芳芳》(即留住有情人)表現出色,為了打開市場,她接下了好萊塢影片《勇敢的心》的邀請。《勇敢的心》是她飾演的第一個英文片角色,當問及為什麼請蘇菲瑪索飾演女主角伊薩貝爾時,導演兼男主角梅爾·吉布森回答說:「因為她很漂亮,她是法國人而且她是個好的女演員。這個角色需要至少兩種以上的因素。」一位給她拍過多次照片的攝影師稱她是「最漂亮和最感性的女演員」。
蘇菲.瑪索對法國電影的批判性看法是:「美國電影造成如此大的威脅。在法國我們有許多冒充有個性的電影導演,而實際上他們腦子里沒有一點新思想。」她有一位好萊塢的代理人,但卻沒有興趣移居洛杉磯。
蘇菲.瑪索曾經參加以抗議在吉爾若德射殺鴿子和在普羅旺斯的鬥牛遊行。「我憎恨任何形式的暴力。對我來說,折磨公牛的鬥牛士失去了他作為一個男人的尊嚴。任何人都應尊重生命,不能批准這種死亡游戲。」她曾經擁有過一個古老的農舍,但是在她的貓被獵人和他的狗捕殺以及她的11歲大的西班牙長耳獵犬被偷之後,她離開了那裡。 她除了為動物謀福利之外,還是Arc-en-Ciel彩虹福利基金會的資助人,這是一個幫助患病的兒童實現夢想的組織。
1995年春,蘇菲瑪索執導了她的第一部影片。這部影片是以她在拍攝《勇敢的心》時寫的電影劇本為基礎的8分鍾短片。這部短片受到戛納電影節的充分認可。
1999年是蘇菲瑪索電影豐收的一年,首先是她的電影《心火》在全球發行,而她的另兩部英語影片分別是與戴維.斯帕德主演的《失去與得到》以及和凱文.克萊恩、米雪爾.菲佛主演的《仲夏夜之夢》都獲得較好的口碑。
1999年,由她參加的007系列影片第19集《危機世界》,這部電影在一個月的時間就突破一億美元,並將有可能成為最賣座的007影片,而索菲瑪索則再次讓全世界影迷欣賞到迷人的外貌與精湛的演技。
此外,不得不提的是2001年的《盧浮魅影》,這部電影是利用了古代埃及法老王的超度,體現人對生命的渴望。從女主人翁祖母的去世到和男主人翁的相遇,無疑都體現了,人作為活著的靈魂,必須承擔起對生死理解的超度。而蘇菲瑪索的演技再次讓人們看到了這部驚悚電影背後對於生命的真諦.
由意、法兩大女星莫妮卡·貝魯奇和蘇菲·瑪索首次合作主演的新片《不要回頭》,此前曾曝光了兩款正式海報、一張劇照和先行版預告片之後,現又曝出首張現場工作照、第二版先行預告片及多張劇照——昏黃懷舊的色調中,驚悚、懸疑與情色場面交相融合。隨即影片的第二款先行版預告出爐,和首支預告主打蘇菲·瑪索不同的是,這次莫妮卡·貝魯奇搶鏡登場,作風一貫大膽的她再露香艷本色。
該片講述了一個作家和兩個孩子之間的心理故事。珍妮是一位作家,已婚,是兩個孩子的媽。她的身體和心理正悄悄地發生變化,但身邊的人毫不在意,他們把她的反常歸因為創作過程中遭遇的瓶頸和壓力。但珍妮自己清楚事情並非這么簡單,更蹊蹺的事還在後頭。某次她在母親的家裡看到一個義大利女人的照片,漸漸的,她開始覺得那個女人就是自己……
說起感情生活她至今未婚,和一位比她大24歲的波蘭導演安德烈·佐拉斯基一起居住在巴黎他們已經共同生活了15年。有時,蘇菲不由自主地問自己:這是怎麼了?為什麼會這樣?其實,無論她搞明白沒有,這一切畢竟發生了……
15年前,安德烈·佐拉斯基準備在法國拍攝影片《狂野的愛》,這位特別喜歡啟用大明星的大導演決定讓蘇菲.瑪索領銜主演。還沒共事,蘇菲已經聽到不少有關導演的議論,最可怕的是人們說他是個瘋子,是個虐待狂……去見安德烈·佐拉斯基之前,蘇菲.瑪索提心吊膽,生怕弄個下不來台。誰知,見面不到十分鍾,她已經被他的魅力所征服……
法國電影圈中,蘇菲瑪索是個有名的直腸子,說起話來從不拐彎抹角,哪個導演讓她受不了,她便無所顧忌地大加「討伐」。《警察》一片拍過之後,她指責導演莫里斯皮亞拉在拍片時折磨她;《侯爵夫人》創作完成,她表示不能原諒導演韋拉貝爾蒙待……可是,一提起安德烈·佐拉斯基,蘇菲好像變了一個人,她顯得相當寬容,很少使用過激之詞。「在我們家裡,吵架是家常便飯,這正好磨練了我們的忍耐力。」每次吵得不可開交,多是年輕的蘇菲.瑪爾索做出讓步。她在這時把他當成「老人」看待,而這位「老人」卻執拗得像個孩子。蘇菲瑪索曾經表示:嫁給摩納哥王子恐怕都比和安德烈·佐拉斯基生活在一起容易。其實,這份「不容易」是她自找的。她覺得和一個年長的男人生活在一起好處多多,「他對別人更感興趣,受到的約束更少,而且更有思想。」他們互相交流,彼此補充,愛情確實會使人變得更美好。
1991年,在拍過《藍色樂章》之後,安德烈·佐拉斯基停止了電影創作。一方面,他的祖國波蘭發生巨大的變化。作為他鄉遊子,終於可以自由回去了,他很想把更多的時間獻給波蘭,他兩次被推薦到文化部長的位置上,但都沒有應允上任,這位極有見地的電影家很想做一些實事。另一方面,他對法國失望了。他覺得法國人己失去鑒賞力,不再欣賞他的作品。而他們常說的「安德烈·佐拉斯基是個瘋子」那句話,終於傷害了他的自尊心。
安德烈·佐拉斯基一次又一次回波蘭,停留的時間越來越長。不拍片時,蘇菲瑪索跟在他的身邊,他們在華沙有一個家,那是坐落在郊外一片樹林間的一座小屋。
1995年7月24日,蘇菲瑪索生下了她的第一個孩子,一個名叫樊尚(Vincent)的男孩子。他們的兒子出生後,這個家顯得更溫馨了。 最近,有些記者還在講述著這對戀人的甜蜜故事,而另一些報刊則透露出他們之間的危機。佐拉斯基己公開抱怨和大明星生活在一起太難了,需要承擔和理解的東西太多太多。在他看來,蘇菲生活在一個非常實際的世界裡,而他自己卻常常邀游在某種精神境界之中。兩人間的溝通成了一種非常艱巨的工作!他感到很累……如果是這樣,蘇菲瑪索又何嘗覺得輕松?她少年得志,個性極強,難道就不想找回自我?
在拍攝《末日危機》期間,蘇菲瑪索需要在倫敦停留六個月,她把兒子帶到了那裡。過去,在蘇菲拍片時,茹瓦夫斯基總伴在她的身邊;沒有戲時,她就和他一起去波蘭。這一次,兩人各干各的,安德烈·佐拉斯基重新拿起了導筒,蘇菲瑪索離開了溫馨的家。
他們在找尋著自我,是不是也在嘗試放棄對方?天長地久,真的那麼難嗎?
人們期待著他們能夠重歸於好,同時也期待著蘇菲瑪索能在銀幕上再鑄輝煌!
蘇菲第二任男友美國製片人吉姆·朗里,已分手,但生有一女。
蘇菲的現任男友(第三任)好萊塢男星克里斯托弗·蘭伯特,兩人在出演逃之夭夭時相識相戀。
出演的電影:
1.1980年 《初吻》(laboum),又名《第一次接觸》,飾薇克Vic Beretton。
2.1982年 《初吻2》(laboum2),又名《再一次接觸》,飾薇克Vic Beretton。 處女作《初吻》中經典鏡頭
3.1984年 《薩卡納要塞》(fortsaganne),又名《沙崗堡》/《薩卡納要塞》,飾馬德萊娜Madeleine of Saint-Ilette。
4.1984年 《最後一次接觸》(joyeusespues),又名《初吻3》/《快樂的復活節》,飾朱麗Julie。
5.1985年 《狂野的愛》(lamourbraque),又名《野戀》/《狂野之愛》/《冒失的愛》/《虐戀》,飾瑪麗Mary。
6.1985年 《警察》(police)》,又名《末路刑警》,飾諾麗雅Noria。
7.1986年 《墮入地獄》(descenteauxenfers),又名《落入地獄》/《愛比死更冷》,飾蘿拉Lola。
8.1988年 《女學生》(ltudiante),又名《曲折的愛》/《女大學生》/《心動的感覺》/《含苞欲放》,飾瓦倫蒂娜電影《芳芳》Valentine。
9.1988年 《雪琳娘》(chouans!),飾塞利納Céline。
10.1989年 《我的夜晚比你的白天更美麗》(),飾布朗什Blanche。
11.1990年 《來自巴黎的女孩》(pacificpalisades),又名《太平洋的圍欄》,飾波娜戴特Bernardette。
12.1991年 《情書戰場》(poursacha),又名《為了薩莎》,飾勞拉Laura。
13.1991年 《藍色樂章》(lanotebleue),飾索朗日。�� 電影《勇敢的心》
14.1993年 《芳芳》(fanfan),又名《留住有情人》,飾芳芳Fanfan。
15.1994年 《豪情玫瑰》(lafillede d'artagnan),又名《達達尼昂的女兒》/《火槍手》/《火槍手達達里昂》,飾愛盧瓦茲Eloïse d'Artagnan。
16.1995年 《勇敢的心》(braveheart),《驚世未了情》/《驚世未了緣》,飾伊莎貝拉王妃Princess Isabelle。
17.1995年 《雲上的日子》(par-delàlesnuages),又名《在雲端上的情與欲》/《神秘野百合》,飾女孩。�
18.1995年 《對我來說,拍電影就是生活》(makingafilmformeistolive)。
19.1996年 《安娜·卡列尼娜》(annakarenina),又名《浮生一世情》/《愛比戀更冷》,飾安娜·卡列尼娜Anna 電影《安娜·卡列尼娜》Karenina。
20.1996年 《瑪奇絲》(marquise),又名《路易十四的情婦》/《路易十四的情人》,飾瑪奇絲Marquise。
21.1996年 《心火》(firelight),飾伊麗莎白Elisabeth•Laurier。��
22.1999年 《失去與得到》(lost&found),又名《愛情狗綁架案》/《斗氣俏冤家》,飾麗拉·杜布瓦Lila Dubois。
23.1999年 《仲夏夜之夢》(amidsummernight』sdream),飾希波麗妲Hippolyta。
24.1999年 《007之黑日危機》(the world is not enough),又名《末日危機》/《007之縱橫天下》,飾艾麗卡·金Elektra。
25.2000年 《忠貞》(lafidélité),又名《情慾寫真》,飾克萊麗Clélia。
26.2001年 《盧浮魅影》(belphégor,lefantmelouvre),又名《浮宮魅影》/《盧浮宮傳奇》,飾麗莎Lisa。
27.2002年 《對我說愛》(parlez-moid』amour),又名《當愛變成習慣》/《跟我說愛》/《請對我說愛我》/《跟我談談電影《007之黑日危機》愛》,自編自導。
28.2003年 《當阿歷克斯遇到艾瑪》(alex&emma),又名《書中自有顏如玉》《男書女愛》/《戀愛「書」成班》, 飾波麗娜Polina Delacroix。
29.2003年 《我決定留下來》(jereste),又名《我決定留下來》/《我留下》/《汽車鑰匙》/《愛情30拉警報》,飾瑪麗·多米尼克Marie-Dominique Delpire。
30.2004年 《護士娜麗》(acesoir),又名《晚上見》/《就在今晚》,飾娜麗Nelly。
31.2005年 《逃之夭夭》(anthonyzimmer),又名《色計》/《安東尼•齊莫》,飾吉雅拉Chiara Manzoni。
32.2007年 《魅影追擊》,分飾維多利亞和露絲。電影《床的另一邊》
33.2008年 《超級女特工》,《又名《超女特工》/《幕後女英雄》/《暗處的女人》,,飾路易絲•德斯方坦斯Louise Desfontaines。
客串:《夜未央》[又名《午夜旋律》/《午夜巴黎》/《午夜時分》](飾街邊女孩)[無台詞]
34.《不要回頭》(Don't Look Back),飾珍妮june
35.《床的另一邊》(De l'autre cote lit),飾阿麗亞娜
❸ 蘇菲瑪索的個人資料及出演的電影最經典的是哪一部呀
英文名:Sophie Marceau 原名:Sophie Mapuis 昵稱:Flatfoosie 生日:1966年11月17日(星期四) 出生地:巴黎,法國(Gentilly Paris, France) 星座:天蠍座 血型:A型 1.1980年 《初吻》(laboum),又名《第一次接觸》,飾薇克Vic Beretton。 2.1982年 《初吻2》(laboum2),又名《再一次接觸》,飾薇克Vic Beretton。 處女作《初吻》中經典鏡頭 3.1984年 《薩卡納要塞》(fortsaganne),又名《沙崗堡》/《薩卡納要塞》,飾馬德萊娜Madeleine of Saint-Ilette。 4.1984年 《最後一次接觸》(joyeusespues),又名《初吻3》/《快樂的復活節》,飾朱麗Julie。 5.1985年 《狂野的愛》(lamourbraque),又名《野戀》/《狂野之愛》/《冒失的愛》/《虐戀》,飾瑪麗Mary。 6.1985年 《警察》(police)》,又名《末路刑警》,飾諾麗雅Noria。 7.1986年 《墮入地獄》(descenteauxenfers),又名《落入地獄》/《愛比死更冷》,飾蘿拉Lola。 8.1988年 《女學生》(ltudiante),又名《曲折的愛》/《女大學生》/《心動的感覺》/《含苞欲放》,飾瓦倫蒂娜 電影《芳芳》 Valentine。 9.1988年 《雪琳娘》(chouans!),飾塞利納Céline。 10.1989年 《我的夜晚比你的白天更美麗》(),飾布朗什Blanche。 11.1990年 《來自巴黎的女孩》(pacificpalisades),又名《太平洋的圍欄》,飾波娜戴特Bernardette。 12.1991年 《情書戰場》(poursacha),又名《為了薩莎》,飾勞拉Laura。 13.1991年 《藍色樂章》(lanotebleue),飾索朗日。 電影《勇敢的心》 14.1993年 《芳芳》(fanfan),又名《留住有情人》,飾芳芳Fanfan。 15.1994年 《豪情玫瑰》(lafillede d'artagnan),又名《達達尼昂的女兒》/《火槍手》/《火槍手達達里昂》,飾愛盧瓦茲Eloïse d'Artagnan。 16.1995年 《勇敢的心》(braveheart),《驚世未了情》/《驚世未了緣》,飾伊莎貝拉王妃Princess Isabelle。 17.1995年 《雲上的日子》(par-delàlesnuages),又名《在雲端上的情與欲》/《神秘野百合》,飾女孩。 18.1995年 《對我來說,拍電影就是生活》(makingafilmformeistolive)。 19.1996年 《安娜·卡列尼娜》(annakarenina),又名《浮生一世情》/《愛比戀更冷》,飾安娜·卡列尼娜Anna 電影《安娜·卡列尼娜》 Karenina。 20.1996年 《瑪奇絲》(marquise),又名《路易十四的情婦》/《路易十四的情人》,飾瑪奇絲Marquise。 21.1996年 《心火》(firelight),飾伊麗莎白Elisabeth�6�1Laurier。 22.1999年 《失去與得到》(lost&found),又名《愛情狗綁架案》/《斗氣俏冤家》,飾麗拉·杜布瓦Lila Dubois。 23.1999年 《仲夏夜之夢》(amidsummernight』sdream),飾希波麗妲Hippolyta。 24.1999年 《007之黑日危機》(the world is not enough),又名《末日危機》/《007之縱橫天下》,飾艾麗卡·金Elektra。 25.2000年 《忠貞》(lafidélité),又名《情慾寫真》,飾克萊麗Clélia。 26.2001年 《盧浮魅影》(belphégor,lefantmelouvre),又名《浮宮魅影》/《盧浮宮傳奇》,飾麗莎Lisa。 27.2002年 《對我說愛》(parlez-moid』amour),又名《當愛變成習慣》/《跟我說愛》/《請對我說愛我》/《跟我談談 電影《007之黑日危機》 愛》,自編自導。 28.2003年 《當阿歷克斯遇到艾瑪》(alex&emma),又名《書中自有顏如玉》《男書女愛》/《戀愛「書」成班》, 飾波麗娜Polina Delacroix。 29.2003年 《我決定留下來》(jereste),又名《我決定留下來》/《我留下》/《汽車鑰匙》/《愛情30拉警報》,飾瑪麗·多米尼克Marie-Dominique Delpire。 30.2004年 《護士娜麗》(acesoir),又名《晚上見》/《就在今晚》,飾娜麗Nelly。 31.2005年 《逃之夭夭》(anthonyzimmer),又名《色計》/《安東尼�6�1齊莫》,飾吉雅拉Chiara Manzoni。 32.2007年 《魅影追擊》,分飾維多利亞和露絲。 電影《床的另一邊》 33.2008年 《超級女特工》,《又名《超女特工》/《幕後女英雄》/《暗處的女人》,,飾路易絲�6�1德斯方坦斯Louise Desfontaines。 客串:《夜未央》[又名《午夜旋律》/《午夜巴黎》/《午夜時分》](飾街邊女孩)[無台詞] 34.《不要回頭》(Don't Look Back),飾珍妮june 35.《床的另一邊》(De l'autre cote lit),飾阿麗亞娜 最經典的還是選《初吻》吧,他的成名作
❹ 推薦電影
1.間諜片:
《慕尼黑》
1972年8月26日,第20屆奧運會在原聯邦德國的慕尼黑召開。在開幕前夕,人們多次從媒體上看到關於本屆大會的美麗憧憬:這將是一次「和平歡樂的盛會」。誠然,這是當時奧運史上規模最大、耗資最多的盛會,參加的運動員及其代表的國家,超過以往任何一屆。雖時值阿以戰爭,以色列還是派出了當年為止最大的代表團——盡管有些人身心尚留有當年德國納粹所施予的創痕。
但盛會的歡樂祥和卻難以化解根深蒂固的民族矛盾,9月5日凌晨,8名全副武裝的「黑九月」巴勒斯坦恐怖分子闖入以色列代表團駐地,劫持了9名以色列運動員和2名教練作為人質,要求以色列政府釋放被關押在以監獄的256名巴勒斯坦政治犯。談判未果,西德警方展開營救行動。槍戰中,恐怖分子雖被擊斃,但人質也全部遇難,造成了震驚世界的「慕尼黑慘案」。慘案發生後,奧運會被迫停辦一天,「慕尼黑慘案」成為了籠罩在以色列人心頭的一塊陰霾,也成為了奧運史上最黑暗的一刻。
隨著ABC電視新聞主播無奈的一句:「人質全死了!」,影片的序幕由此拉開,「現在需要忘掉和平,必須顯示我們的力量!」,以色列總理哥爾達*8226;梅厄夫人責令情報機關「摩薩德」實行血債血償,去執行國際法外的正義。「摩薩德」長官伊弗雷姆(傑弗里*8226;拉什 飾)授命特工新手艾伍納(艾瑞克 巴納 飾)組建暗殺小組,秘密追蹤並除掉他們業已認定的參與策劃慘案的11名巴勒斯坦「恐怖分子」。
從此,艾伍納就深埋了往日身份,依依惜別了身懷六甲的妻子,其領導的四名組員個個身懷絕技:擁有高超駕駛技術的南非藉硬漢斯蒂夫(丹尼爾*8226;克雷格 飾)、擅長偽造文件的德國猶太漢斯(漢斯*8226;齊施勒 飾)、比利時玩具工人出身的爆炸專家羅伯特(馬修*8226;卡索維茨 飾)、負責事後清理的冷靜沉穩的卡爾(西亞朗*8226;希德斯 飾)。日內瓦、法蘭克福、羅馬、巴黎、塞普勒斯、倫敦、貝魯特,艾伍納領導著暗殺小組一路追蹤,定點清除著名單上的每一個名字。隨著冷血暗殺的進一步展開,艾伍納與組員們的心中漸起波瀾,選定的暗殺目標到底是誰?執行的使命是否正義?以牙還牙就是處理恐怖問題的最佳辦法?他們也越來越清楚,身為獵手的他們早晚也會成為獵手的目標……
影片改編自加拿大國家郵報專欄記者喬治·喬納斯的紀實小說《復仇》,談到拍攝動機,斯皮爾伯格表明:將「慕尼黑慘案」搬上銀幕不是為了向世人進行某種說教,他也不認為任何一本書、一部電影或一件藝術作品就能打破今日中東地區的僵局,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人相互仇殺的過程中,必須有人站出來為和平吶喊,因為中東地區最大的敵人並非巴勒斯坦人或以色列人,而是該地區這種相互不妥協、不信任的氣氛,影片雖然講述的是仇殺報復的故事,但實際上卻是在為和平而祈禱。
與12年前發人深省的史詩巨作《辛德勒名單》一樣,《慕尼黑》也是猶太人題材,但不同的是,《慕尼黑》中的猶太人不光是值得同情的受害者,也是用恐怖對抗恐怖的復仇者,所以在題材的把握上就對創作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盡量以客觀公正的立場,最大限度地還原歷史真實。因為《世界大戰》拍攝的順利成行,斯皮爾伯格延遲了《慕尼黑》的拍攝,故事沒有從政治軍事的角度切入,劇本最初由《阿甘正傳》、《驚爆內幕》等片的編劇艾瑞克*8226;羅斯執筆,但初稿審核後,斯皮爾伯格認為艾瑞克的劇本驚險有餘、人性反思的力度不足,因此請來美國當代最重量、也最政治化的《天使在美國》的劇作家托尼*8226;庫什納負責把關修改,後者善於通過劇作去沉思、質疑各種壓迫政治體系下人性的本質或人們面對時代的道德責任。
《愛國者》
《愛國者》是難得一見的法式快節奏黑色動作片,1994年的黑色動作片《愛國者》(Les Patriotes)參加了當年戛納金棕櫚的競逐,
但敗給了《低俗小說》。
這是一部關於以色列間諜組織摩薩德(mossad)的電影,有興趣的人可以與最近的《慕尼黑(munich)》做個比較。
故事內容:18歲的阿里埃爾離家出走,告別巴黎到以色列落腳。他秘密加入了一個叫做穆撒德的機密組織。經過數年的訓練,他的首次任務是去巴黎偷取一位叫做雷米*8226;普里厄的原子彈科學家的秘密信息……
《真實的謊言》
影片講述專門處理棘手任務的FBI密探哈里,利用老婆的「出軌」,為她分派了一項「秘密任務」當「秘密任務」漸入佳境時,他們卻被突然闖進的歹徒給綁架了!恐怖分子設計陰謀,准備把他們連同導彈一起毀掉。被激怒的哈里惟有使盡渾身解數,拯救家人!
本片加入了適當的懸念、巧妙的誤會和捧腹的幽默,為硬邦邦的間諜故事增添了不少娛樂性和趣味性。阿諾德史瓦辛格飾演密探哈里,突破他個人一貫呆板冷麵風格,帶入一絲鐵漢柔情和少許幽默感。
《間諜游戲》
一部不同於其他間諜電影的作品,間諜難,一是出生入死,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被對手或者自己人幹掉,二是沒有信任,為了國家利益,甚至戀人、朋友都可以出賣。電影里的皮特就是這樣的一個間諜,但幸運的是,他的上司是個很狡猾的老間諜,只有24小時皮特就沒命的情況下,一邊被上面調查,一邊調動力量,最終救出了皮特。什麼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看完了本片,你就知道了。
《諜海計中計》(又譯:《魔鬼訓練營》、《新兵》)
這是第一部揭露美國中情局內幕的影片。美國中央情報局是怎樣招募學員的、如何進行間諜訓練的、其中人員的待遇怎樣,他們工作的環境又如何卻一直未有電影詳細地描述過,而《諜海計中計》卻將中情局的大門第一次敞開,讓世人看到了間諜人員的親身經歷。包括訓練中慘無人道的考驗、為達目標不得不將感情和同志友情玩弄在股掌的教誨,為了保護自己的組織必須向自己親人撒謊的矛盾雙重生活、並不豐厚的薪水、為國家人民付出生命也無法留下姓名的辛酸……
這是一部由艾爾·帕西諾和科林·法瑞爾主演的超級驚險影片,影片情節扣人心弦,懸念重重。首先讓觀眾留下印象的是影片最後才揭曉的壞蛋——艾爾·帕西諾,《諜海計中計》情節曲折,時刻考驗著觀眾的心理承受能力,許多男觀眾都表示該片十分驚險,尤其是讓人出乎意料的結果,實在讓人在真相大白之前根本無法判定誰是好人,也無法預料下面將要發生什麼事情。雖然故事發生在中情局訓練營地,但艾爾·帕西諾的表演才是全片的核心所在
《諜中諜》
阿湯哥的代表作!間諜一定要不動聲色!即使你看出了所有破綻,即使你怒火中燒,也要保持極度冷靜!在依森的小組全部被殺之後,中情局派人來和依森談話,依森知道被人陷害,成了中情局要抓的叛徒,很冷靜的在酒館里講炸彈引爆脫身,那段戲,我印象最深了!阿湯哥也是憑借這部電影,奠定了他動作片的基礎!後來拍的兩部續集都沒有將間諜表現的更出色,只是動作上更加好看而已。
《諜影重重》(又譯:《伯恩的身份》The Bourne Identity )
馬特·達蒙的代表作!間諜可以忘記自己的名字,可以忘卻自己的身份,卻無法忘記他們的本領!積遜·伯恩執行任務失敗,患上了失意症,但是他會說各國語言,可以「背出門外六輛車的車牌號」,可以看出「外面卡車里有槍」,憑借這一身的本事,伯恩終於弄清楚了自己是誰,最後也將絆腳石粉碎,看來間諜真的是受過特殊訓練哦!這部電影和續集比較連貫,故事情節緊湊,動作場面火爆,馬特·達蒙將這個不知所措又感覺深陷危機中的間諜表現的很好,成功演繹了一位被各方追殺,為了自己,為了愛情奮起反擊的男人形象,他的表演達到了他的一個高峰!
《沉默的人》
1973年法國高蒙影業公司出品的電影《沉默的人》(Le Silencieux)改編自著名作家弗朗西斯·里克的小說《一個罕見的人》,是導演克勞德·皮諾托(Claude Pinoteau 1928—)的導演處女作,影片保持了七十年代間諜電影的高水準,結構嚴謹,情節曲折,細節縝密,影片並不靠華麗的動作和火爆的場面見長,而完全靠劇情的張力來吸引觀眾,《沉默的人》在上世紀七十年代中期作為內參片引進到我國。影片中沉默寡言、不動聲色的主人公蒂貝爾由著名演員凡杜拉飾演,他用深沉、內斂的演技將蒂貝爾面對命運的戲耍與折磨,絕不怨天尤人,而是滿含著對安寧、幸福生活的嚮往和面對困境堅毅、果敢與忍耐這些復雜的情緒演繹得十分准確傳神。很少的言語,甚至很少的情感變化,凡杜拉在塑造人物時的表演往往是非常吝嗇,但卻又總能將人物演繹得入木三分。
《西北偏北》
這部影片可以說是希區柯克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影片沒有把緊張懸念作為最主要的元素,而是加入大量幽默的對白,加強了人物性格的刻畫。片中沒有自始至終圍繞一個懸念發展情節,這本來是大師很多早期作品中常用的手法,而這部作品導演是採用一波剛平一波又起的手法,層次遞增而又花樣百出的段落懸念超越了總體懸念。
這部希區柯克後期的彩色影片在他的作品中屬於高投資的大製作,不過,大量多變的場景並不太適合希區柯克固有的風格,懸疑轉化成為驚險,雖然也很好看,但總覺得失去了某種味道。和大師的其他作品相比,這部最負盛名的作品反而因為過多的注意細節而顯得結構有欠嚴謹,甚至有些地方故事略顯牽強,是為美中不足。
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忠奸人》
電影《忠奸人》取材於真實事件,講述的是一個聯邦探員在黑手黨的卧底生涯。在《忠》片中,導演把大量的篇幅放到了對黑手黨的描繪中,除了片中主人公道尼,聯邦調查局在片中完全處於一種輔助的地位。
這部電影最吸引我的是其中兩位演員的個人魅力:約翰尼.德普,艾爾.帕西諾。約翰尼.德普——在《忠》片中,飾演在黑手黨的卧底道尼,這個角色給了演員很大的發揮空間,一方面是工作,一方面又要面臨著妻子兒女的抱怨。回到家連女兒都懶得和他說話。與此同時,他又要冒著極大的風險,而調查局上司時常會給他更為危險的任務,面對著缺少支持的困境,道尼處在一種煎熬之中。在黑社會的圈子中,直接上司萊佛蒂對他極為器重信任,甚至把他當成自家人,而更高一層的老闆桑尼也看好他,把他時時留在身邊,對充滿了悲劇色彩的萊佛蒂,他始終抱著一種愧疚的心理,在影片的最後,他堅持要把私吞的百萬現金留給萊佛蒂,為他完成夢想,買一條船。縱觀整部電影,道尼處在三種主要矛盾之中,這三種矛盾的激烈碰撞,使他的精神上的壓力處在崩潰的邊緣。
艾爾.帕西諾——他飾演的萊佛蒂是一個黑手黨的小人物,這個角色充滿了一種悲劇色彩,為黑手黨工作了30年,卻一直沒有上位的機會,他喋喋不休,總會重復說著他的「功績」,他不夠狠辣,不夠絕情,這也決定了他會永遠是個小角色。在另一方面他欠組織的錢,是因為兒子吸毒被迫借債,對於黑手黨他早已經厭倦,留下的理由則是因為債務。對兒子他恨鐵不成鋼,那種又愛又恨的感覺在兩個鏡頭中被艾爾.帕西諾詮釋的淋漓盡致,一個是在聖誕夜,道尼來他家裡作客,這時他兒子要出去吸毒,他抬起頭看了兒子一眼,在看影片時,這個動作帶給了我極大的震撼。在現實生活中,這個動作出現在很多的父母看著不成器的兒子出去胡混時情景中,帕西諾的演繹簡直就是現實生活的一種展現。第二個鏡頭是在,萊佛蒂的兒子因為吸毒,被抬進手術室生死未卜,萊佛蒂在走廊的座椅中對著道尼失聲痛哭,當時有一句話,「他就在這個醫院中出生,而我現在卻要看著他進手術室,等著他生死的消息」帕西諾把那種對於子女的愛,自然而又真摯的表現了出來。萊佛蒂對於道尼,更像是種長輩的寄託,可以說他把道尼當成了自己的兒子,各方面維護他,同時他又把道尼當成了自己的希望,他在他身上看到了希望的但已經無法實現的東西,對於道尼的器重,集中體現了他對於理想的一種寄託,對於這樣一個人物,只能哀其不幸吧。萊佛蒂並不是阿爾.帕西諾最經典的作品,但他在片中表現得濃郁的悲劇情節,卻能讓人回味無窮
《美人計》
為了完成間諜任務,英格麗褒曼在《美人計》裡面,不得不犧牲個人的情色。因為阿萊茜婭切可曼(英格麗·褒曼)的首先任務是要為了取得敵人信任,而要違心地嫁給那個間諜商人埃利克·德伯斯汀。可是麻煩、危險的問題來了,阿萊茜婭切可曼的直接聯絡人加里格蘭特喜歡上了金發碧眼的她。與此同時,阿萊茜婭在危難中愛上了特工戴弗雷(加里·格蘭特)。正是在這樣的惺惺相愛的心景之下,片中的男女主人公必須還要執行一項間諜任務。阿萊茜婭需要投入間諜商人埃利克·德伯斯汀懷抱。與敵共眠花非花。對這一個投情送抱的艱辛,阿萊茜婭只好對心上的戴弗雷講:「你可真夠朋友」言語那麼得尬尷,那麼無奈,而且還那麼的耿耿於懷。不過美人的美人計一施,還真行。金發美女刺探到了將要與自己屢行約婚的間諜商人埃利克在南美的特務勾當。一般的看,美人計用在投入情感的人上面,還是管用的。阿萊茜婭的間諜工作如此。生活現實可能也是如此?當影片中阿萊茜婭切可曼間諜工作進行到被敵人求婚時候,女主人公在痛苦之中前來請示上級,渴問自己的計謀下一步應該怎麼辦?戴弗雷吱唔地問了阿萊茜婭一聲:「嗯,你,你愛他嗎?」這時候似阿萊茜婭眼巴巴地回答道:「他以為,我愛他。」然後阿萊茜婭靜靜哭了。
希區柯克執導這一部影片《美人計》當中,那些過多過密的黑白光影,條條道道,閑而迷亂,夢囈人遠。全片最後一鏡,阿萊茜婭的美人計使完,屋門一關遮入了飄搖的黑暗。連阿萊茜婭的那位上當受騙的夫婿也被吞食在驚悚畫面的黑白相間的疑影當中了。在希區柯克的鏡頭底下,這一出《美人計》顯然是悲情和哀憐的。
《007》系列
這應該是當之無愧的經典間諜電影了!在最困難、最致命的時候,邦德先生總能懲惡除奸,死裡逃生,最終獲得邦德女郎的愛。那出神入化的高科技武器,總能成為男孩子們鍾情的收藏品。
007詹姆斯·邦德完全檔案
姓名:James Bond
譯名:詹姆斯·邦德/占士邦/詹姆斯龐德
編號:007
身高:183厘米
體重:76公斤
身體特徵:右臉頰、左肩和右手背有疤痕,皮膚較黑
特長:射擊、飛刀、滑雪、搏擊的好手
語言:能操流利法語,德語,而且對其他語言也很有天份。
007電影大家都很熟悉了,所以不多做介紹。
2. 密碼片
《達芬奇密碼》
情節簡介
[編輯本段]
該書是關於主角,哈佛大學的宗教符號學教授羅伯·蘭登,解決巴黎盧浮宮聲望卓著的館長雅克·索尼埃被謀殺一案。索尼埃赤裸的屍體是以列奧納多·達·芬奇的名畫維特魯威人的姿態在盧浮宮被發現的,索尼埃死前在身邊寫下一段隱秘的信息並且用自己的血在肚子上畫下五芒星的符號。一些達芬奇的著名作品中隱含的信息,包括《蒙娜麗莎》和《最後的晚餐》等,都在解密的過程中真相大白。....
小說的主要沖突圍繞著兩個迷團而展開:
1. 索尼埃保護的,最終導致他被殺害的秘密是什麼?
2. 是誰在背後策劃了這一謀殺案?
小說以不同的人物同時展開幾條故事線,最終所有的故事線匯集在一起,並在書的結尾得到解決。
要弄清楚迷團需要解決一系列的智力難題,包括單詞中字母的排序和數字難題。謎題的真相最終指向聖杯可能出現的地點和兩個分別叫做郇山隱修會(Priory of Sion)和聖殿騎士團(Knights Templar)的秘密團體。羅馬天主教組織西班牙主業會(Opus Dei)也出現在情節中。
《牛津謀殺案》
牛津謀殺案
開放分類: 數學、序列、牛津迷案、牛津謀殺案
◎譯 名 牛津謀殺案
◎片 名 The Oxford Murders
◎年 代 2008
◎國 家 西班牙/法國
◎類 別 犯罪/驚悚
◎語 言 英語
◎IMDB評分 6.2/10 (780 votes)
◎IMDB鏈接 http://www.imdb.com/title/tt0488604
◎片 長 105 Mins
◎導 演 álex de la Iglesia
◎主 演 伊利亞·伍德 Elijah Wood .....Martin
約翰·赫特 John Hurt .....Arthur Seldom
蕾歐諾·瓦特林 Leonor Watling .....Lorna
朱麗·考克斯 Julie Cox .....Beth
伯恩·喬曼 Burn Gorman .....Podorov
吉姆·卡特 Jim Carter .....Inspector Petersen
多米尼克·皮諾 Dominique Pinon
阿力克斯·考克斯 Alex Cox .....Kalman
◎字 幕 FRM字幕小組出品中文字幕
◎簡 介 影片改編自吉列爾莫-馬丁內斯的小說,在片中,赫特飾演一名數學教授,他和一名研究生(伊利亞-伍德飾演)偶然發現了一系列與數字元號相關的謀殺事件。《牛津殺手》是最新的一部數學疑團影片,之前這類影片包括《決勝21點》,凱文-史派西在片中飾演一名數學教授;以及講述數學天才破案的電視劇《數字》,和涉及計算難題的《達芬奇密碼》
赫特在接受采訪時說:「我認為有些東西內含數學。我覺得可能是因為我們生活在一個紛雜的社會中,缺乏真理,想到我們還有一種也是唯一種真實的數字語言,我覺得數學已經變得相當『性感』。二加二等於四無需辯駁,套入那些終極而更復雜的區域內,你會解決一些真實的事情。」
赫特的父親就是一名數學家,同時還是一名工程師,但是,赫特承認,他在數學方面「沒有希望」。他開玩笑說:「兩位數的數學問題就會讓我懊惱不已。我從來不看有關數學的東西,我也講不出對數是什麼。」但是,他強調,這並不影響他的新片拍攝,他還不至於被影片中的各種等式、分數和時刻表嚇倒。他說:「我覺得沒有特別難理解的東西,但是,他(赫特角色)的數學應用卻是個問題。開始,他與伊利亞是師生關系,但是,他對這種關系不再感興趣了,因為他不想教書了。但是劇情發展讓伊利亞變得對他非常有用。」
❺ 急求電影《盧浮宮迷情》觀後感
據說,這部作品的前期准備歷時近十年。
導演Laurent de Bartillat,以專業研究者的視角,編撰(或推理)出了眼前的這個故事。
華鐸,17世紀洛可可畫風的代表人物,歐本諾,同時期一位籍籍無名的畫家。然而,在華鐸的遺作中,歐本諾的《瘋狂》,卻作為畫中畫出現。主人公露茜——藝術史研究生,對此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挺不容易地投身於指導教授杜薩的門下。
在執迷的探究之旅外,一位神秘的聾啞的街頭藝術家文生闖入了她的生活。他的孤獨的憂郁的非正常的眼神,像極了華鐸名作《小丑吉爾》中常被人忽略的那隻暗喻著畫家自己的驢子,看盡世間繁華滄桑,看盡人情冷暖悲歡。
她一步步地接近華鐸與歐本諾的謎底,卻茫然於對文生的似有若無的感情。
傑森家中的一幀舊照,給了露茜通向答案的新思路新線索。她借來演員母親的洋裝,當掉已逝去的登山家父親的懷表,傾盡所有,買下了歐本諾的《演員群像》,剝落表層後,呈現出的竟是未署名的華鐸的真跡。
原來,當年的華鐸,愛上了一位演員,以她為模特,作了許多畫,甚至不惜以偷窺者的視角。但是,這份思戀沒有得到回應,因愛成恨,他不想再見美人的笑靨,卻又不忍毀掉作品,於是,選擇了以歐本諾的名字「覆蓋」。
成功地證實了一切的露茜,似乎並不開心,文森,因腦出血故去了。而他最想見她的時候,她正堅定地走向自己「探寶」的終點。她有些厭倦了,她要回家去了。
其實,文森也是一個正在尋找的人。它叫畢耶河,曾經在巴黎流淌,如今卻不見蹤影。1875年後,因河水污染嚴重,加之巴黎地下水道整治,畢耶河被深埋於13區的腹地,曾經的入河口,就是今天的畢耶路。而他,是屬於畢耶河的。
我們活著,向前,向前,向前,用盡氣力尋找的,不過是自己的回程。
在MS官方的劇情介紹中,有這樣的段落——
「《丑角吉爾》一畫中,藏有可怕的愛情魔咒,如若有人探知,必將受其詛咒。杜薩就曾因投入對華鐸名畫的研究而痛失愛人,他深恐露茜會如同自己一般,踏上被詛咒的悲慘命運。然而,執著的露西並不相信這些神乎其神的傳說,她不顧杜薩的反對,繼續追尋著華鐸畫作背後的真相。
「一天,她在左岸的咖啡館意外邂逅了聾啞的青年藝術家文生。一見鍾情的二人,迅速地燃起了愛情火苗……真相抽絲剝繭般顯露出來,當露茜就快揭開這個隱藏在藝術殿堂里超過300年的世紀秘密時,傳說的『愛情詛咒』卻不會輕易放過她和文森……」
聽起來蠻驚悚的。真相如何,看完後,我才知曉。
所以,我的這些文字,亦不必看,你的答案,在你獨自觀影後的腦海深處。
喜歡另一個譯名——《我之所見》。
喜歡露茜的演員——在《玫瑰人生》中,她是Piaf的女友。忘了是在哪裡看到的說法:真正的巴黎女人,瘦小而堅硬,比如杜拉斯,比如Piaf。此刻,可以再加上,比如Sylvie Testud。
喜歡文生的演員——詹姆斯·瑟萊,查理·卓別林的外孫,32歲時,憑借滑稽劇《漢尼頓交響曲》,贏得了在法國最有聲望的「莫里萊斯」戲劇獎中的四項大獎。據說,整劇沒有一句台詞,就像他在本片中一樣。突然想起歌德說莫里哀的話:「他的喜劇接近悲劇,戲寫得那樣聰明,沒有人有膽量敢模仿他。」
❻ 一部電影,昨天剛剛在cctv6看的,叫《盧浮宮謎案·法國》為什麼...
因為國內沒正式引進,具體的演員,海報和劇情簡介在豆瓣詞條里的IMDB可以看到。
電影法語名Mystère au Louvre,是懸疑係列劇Mystère à Paris的第四集。講述的是1885年巴黎,Alice Taglioni飾演的女竊賊盜取在Louvre展出的稀世珍寶的故事。由Thalie Images和TV5 Monde出品,France 2 (FR2)發行。多說一點關於這部影片的內容,影片上映時間2017-12-27(法國),時長88分鍾,曾在法國電視二台播出,編劇是Elsa Marpeau和Florent Meyer。很棒的一部影片!
內容介紹(摘錄並翻譯自imdb):
巴黎上流社會欽佩或擔心的著名強盜美居事實上是-一個女人。她的真名康斯坦斯·德·庫蘭格斯(Constance de Coulanges)在羅浮宮博物館即將展出的當晚,她計劃偷走屬於尤金妮皇後的一套珠寶,以發動一場絕招。為此,她聘請了弗雷德里克(Frédéric)一位英俊的繩索藝術家。當首席偵探塞納德(Thénard)把盧浮宮置於嚴格的安全保護之下時,他們的嘗試變得更加危險。
❼ 盧浮宮謎案結局是什麼意思
案件到最後不了了之,瓦爾菲爾諾的故事沒有佐證,他在對記者講完這最後一席話後便再沒出現過,粉刷匠大盜佩魯賈最後也死在了法國。關於失竊案的細節也消失了,現今,這個故事只能成為文物迷與偵探迷最大的談資,流傳世間。
《達·芬奇密碼》是由朗·霍華德執導。湯姆·漢克斯、奧黛麗·塔圖、伊恩·麥克萊恩主演。影片主要講述了盧浮宮博物館館長被人殺害在盧浮宮內,臨死前他費力的留下駭人的符號,從而驚動了符號專家羅伯特·蘭登(湯姆·漢克斯)。
在破案過程中,蘭登結識了死者的孫女,索菲(奧黛麗·塔圖),倆人幾次遇險,九死一生,逐漸產生愛慕之情。隨著案情的深入,他們漸漸發現這起謀殺案後隱藏著天大的秘密,甚至牽連到隱匿多年的神秘組織——峋山隱修會。
蘭登按圖索驥,發現所有的解密的密碼都藏在達芬奇的作品中,而最讓人震驚的是,索菲的身世一時間隨之復雜起來,她究竟是誰?峋山隱修會再現江湖想要達到什麼目的。
角色介紹
羅伯特·蘭登,哈佛大學宗教符號學教授。作為學識淵博的考古學家,羅伯特·蘭登可以一眼看出洞穴牆壁上的三個標記代表什麼,當時代表什麼以及千百年間的演變過程。他在巴黎講學期間意外捲入到謀殺案中,被警方認為是殺人兇手,從而揭開一個埋藏2000多年的歷史真相。
❽ 電影(達芬奇密碼)中,演館長雅克索尼埃的演員是誰
讓-皮埃爾·馬里埃爾 法國著名電影明星
資料:
中 文 名:讓-皮埃爾·馬里埃爾
英 文 名:Jean-Pierre Marielle
性 別:男
星 座:牧羊座
主要職業:演員
出生日期:
出生地點:美國
作品:
男人與狗 Un homme et son chien (2009)
男人和他的狗
盡情游戲 Micmacs à tire-larigot (2009)
你會想念我 Je vais te manquer (2009)
你會想我的
他們和我 Elles et moi (2008) .....Emile de Montellier
我之所見 Ce que mes yeux ont vu (2007) .....Jean Dussart
盧浮宮迷情 / 羅浮宮謎情 / 眼睛裡的秘密 / 我雙眼所看到的
Fortune, La
The Vanishing Point
Faut que ça danse! (2007) .....Salomon
Ami de Fred Astaire, L'
達芬奇密碼 The Da Vinci Code (2006) .....Jacques Saunière
達文西密碼 / 達·芬奇密碼
The DaVinci Code
Código Da Vinci, El
大摩爾納 Grand Meaulnes, Le (2006) .....M. de Galais
故夢 / 美麗的約定
灰色的靈魂 Âmes grises, Les (2005) .....Pierre-Ange Destinat
陰沉的靈魂
明天我們搬家 Demain on déménage (2004) .....Popernick
同阿媽搬大屋
Tomorrow We Move
詹姆斯戰役 Atomik Circus - Le retour de James Bataille (2004) .....Bosco
Retour de James Bataille, Le
The Return of James Battle
獅路歷程 Pride (2004) .....James (French version) (voice)
小莉莉 La petite Lili (2003) .....Simon Marceaux
莉莉的誘惑 / 遇見莉莉
Petite Lili, La
Little Lili
汽車鑰匙 Clefs de bagnole, Les (2003) .....Un comédien qui refuse de tourner avec Laurent (DVD bonus material) (uncredited)
我決定留下 / 我心依舊
Clés de bagnole, Les
The Car Keys
Claude Sautet ou La magie invisible (2003) .....Himself
Claude Sautet oder Die unsichtbare Magie
Claude Sautet or the Invisible Magic
男演員 Les Acteurs (2000) .....Jean-Pierre Marielle
Acteurs, Les
Actors
女人只有一種 Une pour toutes (1999) .....Comissaire Bayard
One 4 All
貝爾蒙多的偉大之處 Belmondo, le magnifique (1996) .....Himself
Grands cs, Les (1996) .....Georges Cox
The Grand Dukes
自由列車 Les Milles (1995) .....Cmndnt. Perrochon
Les Milles: Le train de la liberté
Les milles - Gefangen im Lager
伊鳳的香水 Parfum d'Yvonne, Le (1994) .....Dr. Rene Meinthe
伊馮娜的香水
The Scent of Yvonne
Yvonne's Perfume
一,二,三,太陽 1, 2, 3, Sun (1993) .....L'homme seul
1,2,3太陽
Un, deux, trois, soleil
Max & Jeremie (1992) .....Almeida
Max & Jeremie - tappaja kintereillä
Max and Jeremy
世界的每一個早晨 Tous les matins monde (1991) .....Monsieur de Sainte Colombe
日出前讓悲傷終結 / 世上所有的早晨 / 日出時讓悲傷終結
All the Mornings of the World
Every Morning of the World
天王星 Uranus (1990) .....Archambaud
與我相伴的幾天 Quelques Jours Avec Moi (1988)
A Few Days with Me
晚禮服 Tenue de soiree (1986) .....The Rich and Depressed Man
Tenue de soirée
Evening Dress
鐵膽奇兵 Hold-Up (1985) .....Simon Labrosse
好好愛我 Amour en douce, L' (1985) .....Antoine Garnier
溫柔的愛 / 甜蜜愛情
Filou, Der
Love on the Quiet
Asphalte (1981) .....Albert Pourrat
Asphalt
正打歪著 Coup de torchon (1981) .....Le Peron and his brother
政變 / 歪打正著
Clean Slate
Clean Up
Cause toujours... tu m'intéresses! (1979) .....François Perrin
致命的女性 Calmos (1976) .....Paul Dufour
Cool, Calm and Collected
Femmes fatales
底線 On aura tout vu (1976) .....Morlock
Infedelmente tua
Jak zrobic pierwszy film
Que la fête commence... (1975) .....Le marquis de Pontcallec
Let Joy Reign Supreme
杜邦先生 Dupont-Lajoie (1975) .....Léo Tartaffione
無辜的強暴
Rape of Innocence
The Common Man
行李 Valise, La (1973) .....Major Bloch
Man in the Trunk
The Girl in the Trunk
小拇指 Petit poucet, Le (1972) .....L'ogre
Tom Thumb
Petit poucet, Le
愛是快樂,愛是傷悲 Amour c'est gai, l'amour c'est triste, L' (1971) .....Maxime
Amore è allegro, l'amore è triste, L'
Hara kai lypi o erotas
四小塊灰色碎片 4 mosche di velluto grigio (1971) .....Gianni Arrosio
Four Patches of Grey Velvet
Four Flies on Grey Velvet
北回歸線 Sans mobile apparent (1971) .....Perry Rupert-Foote
Senza movente
Without Apparent Motive
謀殺犯 Mariés de l'an II, Les (1971) .....Récitant/Narrator (voice) (uncredited)
The Scarlet Buccaneer
The Swashbuckler
Caprices de Marie, Les (1970) .....Léopold Panneton
給她月亮
Figurants nouveau monde, Les
Give Her the Moon
潑婦 Femmes, Les (1969) .....L'éditeur
Femmes, Les
Mujeres, Las
引狼入室喜臨門 Diable par la queue, Le (1969) .....Jean-Jacques Leroy-Martin, le "play-boy"
Non tirate il diavolo per la coda
The Devil by the Tail
Tendre voyou (1966) .....Bob
Avventuriere a Tahiti, Un
Tender Scoundrel
Trappola per l'assassino (1966) .....Lucien de Noirville
Roger la Honte
Trap for the Assassin
一百塊磚和一些瓦 Cent briques et des tuiles (1965) .....Justin
Colpo grosso a Parigi
Håll masken, tomtegubbar
碧血長天 Week-end à Zuydcoote (1964) .....Pierson
Weekend at Dunkirk
逆火 Échappement libre (1964) .....Van Houde
A escape libre
Backfire
直搗黃龍府 Faites sauter la banque! (1963) .....André Durand-Mareuil
Rob the Bank
無人離開 Que personne ne sorte (1962) .....Jo Adams
Laatste onderzoek, Het
風土氣候 Climats (1962)
Climates of Love
希望能幫助到你
❾ 《盧浮宮謎案》電影講了什麼
《盧浮宮謎案》電影講了:默丘里是巴黎上流社會欽佩或敬畏的著名強盜,實際上是個女人,當晚在盧浮宮博物館展出的那晚,他們偷走了屬於尤金妮皇後的珠寶,就算是精打細算。巴黎上流社會敬仰或畏懼的著名劫匪墨丘利,其實是一個女人,在盧浮宮博物館展出當晚,她就要偷一套屬於尤涅女皇的珠寶,一舉成名。
電影法語名Mystère au Louvre,是懸疑係列劇Mystère à Paris的第四集。講述的是1885年巴黎,Alice Taglioni飾演的女竊賊盜取Louvre鎮館之寶的故事。由Thalie Images和TV5 Monde出品,France 2 (FR2)發行。
(9)盧浮宮謎案電影主要演員擴展閱讀
影評:
1、《盧浮宮謎案》為冒險電影,法國人的幽默總是藏在看似緊張卻又讓你感動的清麗畫面中。
2、《盧浮宮謎案》劇情略簡單,唯愛復古風。女主雖然不是美的驚心動魄的那種,但是長在了審美點上。
3、《盧浮宮謎案》,盜賊里有善良人,警察里有惡毒人,男主兩次逃脫都巧妙一次用鞋子換性別,妙在警察主動找到小姑娘才被換了子彈,妙在洽洽因警察的惡毒開槍才讓女主勝利逃脫了。
❿ 達芬奇密碼電影的內容!詳細一點!
達芬奇密碼的內容是:
哈佛大學的符號學專家羅伯特·蘭登在法國巴黎出差期間的一個午夜接到一個緊急電話,得知盧浮宮博物館年邁的館長被人殺害在盧浮宮的博物館里,人們在他的屍體旁邊發現了一個難以捉摸的密碼。
蘭登與法國一位頗有天分的密碼破譯專家索菲·奈芙,在對一大堆怪異的密碼進行整理的過程當中,發現一連串的線索就隱藏在達芬奇的藝術作品當中,深感震驚。這些線索,大家都清楚可見,然而卻被畫家巧妙地隱藏起來 。
(10)盧浮宮謎案電影主要演員擴展閱讀:
幕後花絮
盧浮宮的鎮館之寶《蒙娜麗莎》是一個極其重要的道具,但因拍電影的燈光會對這幅名畫造成損害,因此,出於安全和保護的因素,劇組只得退而求其次地使用了一個比例精確的復製品。
為更好扮演白化殺手塞拉斯,保羅·貝塔尼不滿足於化妝時才有的白化病人獨有的慘白皮膚,還不惜將一頭金發染成白色,將深藍的眼睛改為血紅。
劇組從17間房中辟出6間專供演員使用,但老湯哥放棄了享受貴族待遇的機會,選擇和妻子孩子住在演員唐納德·薩瑟蘭巴黎的家中,盡享平民之樂。
伊恩·麥克萊恩信仰基督教,當劇組在英格蘭的林肯郡拍攝遭遇英國宗教人士的屢屢抗議示威時,麥克萊恩數次出頭,號召人們的態度不可太過偏激,而應以全新的角度審視一貫堅持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