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有哪些電視劇或者電影是被一個演員拯救火起來的
楊冪當時憑借《宮》大火時,參演了一部小成本恐怖片《孤島驚魂》(據說製作成本只有500萬),卻在當年拿下了超過8500萬的票房成績,刷新了國產恐怖片的票房記錄。如果以十分來算的話,《孤島驚魂》的情節3分,場景3分,氣氛渲染3分,演員4分,豆瓣評分3.2,楊冪的身材10分。
八卦er記得《孤島驚魂》上映時,鋪天蓋地的不是電影海報,全是楊冪身穿比基尼的劇照,讓八卦er一度誤以為《孤島》不是一部恐怖片而是一部倫理片。然而這樣一部爛片卻能成為當年最大的票房黑馬,並且後來還緊跟著《孤島驚魂2》、《孤島驚魂3》、《孤島驚魂4》,只能說楊冪和楊冪的粉絲功不可沒。
楊冪靠身材拯救一部爛片,聽起來似乎不怎麼「高級」,張一山靠演技拯救一部爛劇,是不是就高級許多?
《柒個我》是韓劇《kill me heal me》的翻拍版。翻拍沒毛病,問題是一模一樣地照搬韓版。台詞照搬,造型照搬,一點兒創新都沒有。照搬也沒毛病,問題是女主角沒演技,配角全部讓人出戲。如果不是張一山,真不知道要怎麼看下去。
可暴力,可少女,張一山在《柒個我》中簡直就是為了炫耀演技而來。正是因為張一山的演技,《柒個我》拍成這樣居然還收獲了不錯的點擊量,沒有淪為收視炮灰。只是豆瓣評分4.2,刷新了張一山作品的最低分。
⑵ 這些捨不得快進的電影,劇情超級精彩,你看過哪一個
《殺死比爾》昆汀式暴力美學,電影充滿了各種形式與風格的雜糅,既有港式武打片的音效與動作,也有限制級動畫,既有日本武士片的決斗,也有黑白的調色。這可能是昆汀非學院派出身的一個優勢。影片最主要的打鬥戲昆汀搞了不少花樣,包括場景、色調以及不同程度的剪輯和鏡頭,讓人不至於審美疲勞。反而產生了極具另類的電影美學,而正是這樣跌宕起伏的節奏把控,才賦予了一個合集共兩部,長達四小時的復仇故事以至始至終的高潮。
⑶ 哪部爛電影能因為一個演員的表演而得救
作為一個社會,我們需要最終接受《星球大戰:西斯的復仇》是不可救葯的垃圾。不管喬治·盧卡斯在這部電腦合成的怪物電影中投入多少激光和軍刀,都無法彌補他不稱職的劇本和遲緩的導演。
這個方向可能比他的原著第三部前傳的劇本還要糟糕。他在《星球大戰》和《美國風情畫》中所展示的那種聰明的視覺隱喻已經消失了。
在歐比旺和阿納金可笑的打鬥戲上演的同時,有一場涉及帕爾帕廷的打鬥戲要有趣得多。在影片中,他向一個綠色的小傢伙扔椅子,而伊恩·麥克迪亞米德則咯咯地笑個不停。
我們也會得到這樣的行:我是說,拜託。就像周六早上的卡通片一樣。麥克迪米德知道這一點,所以他在說最後三個詞的時候,中間會有很長時間的停頓。為了突出其荒謬性。
⑷ 被演員演技「拯救」的爛片都有哪些
第一個就是《擺渡人》,這個在豆瓣評分只有6.2分。這個分數更多的是看在梁朝偉的份上給的吧?擺渡人這個影片講的內容都是那麼的奇特,這個還不要緊,在描述的景象里還有很多不為人知的地方,這些算不算是硬傷?要是梁朝偉在裡面的精彩演繹,還真的不願意看這樣一部說不清道不明的電影。看來,演員的演技還是有幫助的。
很多人認為一部電影,重點是導演和編劇,要是他們差了,那就是先天不足,後天的演員就算是演出花來,也無法彌補這一個缺點,例如《滿城盡帶黃金甲》,裡面有周潤發等大佬,結果還是4.2分。你覺得是不是這樣子呢?
⑸ 有哪些演員硬生生的用演技「拯救」了一部劇
喜愛電影的人往往也會有一個誤解,會認為影響電影品質的核心人物是演員的演技,有些原本是爛片的電影卻因為演員演技的力挽狂瀾而成為了經典。這是一種錯誤的認識,沒有任何一部經典影片是被演員演技挽救的,因為影片的真正核心人物和導演和編劇。
梁朝偉有演技之神之稱,是中國演員中獲得金像獎影帝和金馬獎影帝最多的一位。可是大家發現沒有,梁朝偉獲得的絕大多數影帝都是依賴的王家衛的電影。他們兩位合作的電影全部是精品,可是大家常說「王家衛出品,必屬精品」 ,而不是說「梁朝偉出品,必屬精品」。可見導演才是電影的靈魂人物,演員的演技只是給影片增色添瓦。
所以最後還是要殘酷的告訴大家,沒有任何一部經典影片是被演員的演技拯救的,演員的演技作用不過是給影片增色而已。
⑹ 浪客劍心電影一共幾部
一共三部。分別是:
1、浪客劍心 /神劍闖江湖(台),2012-08-25(日本)
第一部以明治維新初期為背景,講述了殺人不眨眼的劍客緋村劍心,在明治維新之後,發誓不再殺人,與各色人物因緣際會,展現他獨特生活方式的故事。
2、浪客劍心:京都大火篇/神劍闖江湖2:京都大火篇(台),2014-08-01(日本)
該片是《浪客劍心》電影第二部,故事取材於漫畫家和月伸宏同名漫畫中的《京都編》,影片主要講述劍心等人與試圖顛覆日本的勁敵志志雄真實之間對戰的故事。
3、浪客劍心:傳說的完結篇/浪客劍心:傳說落幕篇(港),2014-09-13(日本)
浪客劍心:傳說的完結篇是《浪客劍心》系列的收官作,影片根據和月伸宏的漫畫《浪客劍心》改編,講述了浪客劍心與企圖征服日本的宿敵志志雄真實展開生死之戰的故事。
(6)日本演員拯救了整部電影擴展閱讀:
《浪客劍心》劇情簡介:
動盪的幕末世代,敵我雙方攻伐不斷,此消彼長,期間更有無數豪傑高手涌現,共同書寫著豪邁壯觀的明治維新史。在這些人中間,維新一派的傳奇劍客劊子手拔刀齋聲名顯赫,但是隨著新時代的到來,他的身姿也彷彿隱沒在歷史的長河之中。
明治11年,日本東京。一名稱為「劊子手拔刀齋」的男人出現在街頭,他毫無理由地斬殺路人,引得人心惶惶。從先父手中繼承了神穀道場的美麗女孩神谷薫(武井咲飾)不顧個人安危,魯莽地走上街頭尋找拔刀齋,危難關頭,幸虧一個路過的男人將其救下。
而這個男人,正是消失了已久的拔刀齋本人——緋村劍心(佐藤健飾)。自明治維新成功以來,他立下絕不再殺害一人的誓言,隱姓埋名,帶著一把逆刃刀獨自在各地流浪。而假冒拔刀齋之名作惡的,則是受雇於黑心實業家武田觀柳(香川照之飾)的保鏢鵜堂刃衛(吉川晃司飾)。
武田光鮮的外表下包藏著統治世界的野心,為此他操縱女醫師高荷惠(蒼井優飾)製作鴉片,並用販毒賺來的巨款四處購買武器。武田的罪惡勾當早已引起前幕府新選組成員齋藤一(江口洋介飾)、現任明治政府警官藤田五郎的注意,但是在武田有實際行動之前他無法直接插手。
⑺ 人間空間時間和人為什麼要用日本女演員
《人間空間時間和人》要用日本女演員是情節與影片主題基調的需要。
該片是由韓國「暴力美學大師」金基德執導的,分為人間 時間 空間 人類四個部分,金基德延續了他作品的風格——黃暴 殘忍,而在這部影片中這些元素不但沒有缺席,反而表達的更直接簡單粗暴。
⑻ 《花束般的戀愛》在國內上映,這部影片的演員陣容如何
這部影片的演員陣容很不錯,《花束般的戀愛》講述的是男女主角因為錯過末班車相遇相戀的故事,電影採用倒敘的方式呈現了兩人戀愛五年的過程和經歷,這部電影是由日本演員有村架純、菅田將暉共同主演的,在當地兩位演員的人氣和知名度還是很高的,不過在我們中國他們的名氣還不是很大,所以很多人對於這兩位主演並不是很熟悉,但是他們在電影中的表現還是值得認可,看起來也很有CP感。
這部電影的演員陣容很有實力
我覺得日本愛情電影都很有特色,而且他們確實很懂得如何詮釋愛情的這種浪漫,雖然在電影中都是一些很日常的舉動,但是卻讓人覺得很有感覺,有村架純和菅田將暉的演技也非常自然。
⑼ 電影《珍珠港》觀後感
影片《珍珠港》是試金石公司2001年出品的一部劇情電影。由邁克爾·貝執導,本·阿弗萊克、凱特·貝金賽爾和喬什·哈奈特等聯袂出演。以下是我整理的讀後感電影《珍珠港》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珍珠港》是部很老的片子,但也是非常經典的一部美國戰爭片。故事是圍繞著兩小男孩展開的。他們兩從學開飛機,是一對死黨,他們共同參了軍。一起長大的好朋友長大後又同時愛上了一個女孩。當二戰爆發後,同時也考驗著這三人的友情和愛情。電影體現了愛情是偉大的,友情更是偉大的,在災難面前友情還是排在第一位。
片子的場面非常之壯觀,現在有了3D效果,不知道會不會被拍成3D呢,如果變成3D更讓人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電影有喜有淚,是一部很值得一看的電影
第一次看這部電影,是初三那年夏天,語文老師是個挺年輕的文藝男青年,有一次上課的時候講到二戰時期,說到時候要放部好電影給我們看。
一天晚自習的時候,真的給我們放了,那時候課業繁重,每天重復的早自習晚自習,做不完的習題,能在教室里丟掉試卷光明正大的看電影是多麼難得的事情,整個教室都沸騰了。
電影一開場就全場安靜了,男主角雷夫登場時那個帥呀,恨不得自己趕快長大嫁給他,播到不可描述鏡頭時老師慢慢的鍍步出去了。看完後那絕對是男默女淚,那時候對戰爭還沒什麼感觸,只是覺得電影拍的氣勢磅礴,戰火中錯綜復雜的三角愛情感人至深,這首主題曲更是繞梁三尺。
上次去參加音響展,正好看到這個電影了,想起了初中時第一次看這個電影的情景,恍然已經過去這么多年了,我已經一小把年紀了,BenAffleck也已經開始老了。
第一次看珍珠港,是10年前初中學校公演,全校在大操場看,只記得當時覺得女主角好美好美。
這兩年用網易雲聽歌,收藏了一首純音樂,就是珍珠港的主題曲,有一種悲壯的力量。
昨天又翻看老電影,找出珍珠港,重新看有了很多不一樣的感受。
雷夫沒有那麼完美,就像女主的說的,自大驕傲。女主漂亮勇敢堅強冷靜。丹尼單純善良。
雷夫一開始就帶著英雄的光芒,是最好的飛行員,有著英雄夢的他自願去英國前線戰斗,結果飛機被擊落,人也杳無音信。心碎的伊芙琳慢慢接受丹尼,兩人在一起開始了新生活,結果雷夫重新歸來,三個人,兄弟,舊情人,新情人,關系一度尷尬,不過這是個正經戰爭片,兒女情長並不是全部戲碼。
但這終究是一場戰爭,戰爭就意味著流血犧牲和死亡。沒有人期待戰爭,戰爭只是滿足喪心病狂的政治家們慾望的工具。落後就要挨打。在這個全球化的國際舞台,誰槍桿子硬,誰就是老大,祝祖國越來越強大。
朋友推薦我看《珍珠港》,我當晚就看完了這部長達三小時的電影,然後百感交集。但是我看完電影的第一件事是去查了查史料,想知道當時到底發生了什麼事,然後我通過網路了解到了差不多之後,看懂了我想看的,就突然生出感嘆,有對於二戰殘酷的重新認識,有對於軍事力量和戰略部署的驚嘆,有對於和平來之不易的珍視,但是關於電影本身,我也有了一些全新見解。
《珍珠港》是一部愛情片、戰爭片、劇情片,我們看到了三個人錯綜復雜的愛情,愛情是放在二戰的歷史背景中的,歷史是放在劇本之中的,所以對於普通觀眾來說,電影的好壞最根本的衡量標准就是劇本。
《珍珠港》這篇影片給我帶來,也就是普通人,首先是引起了我對背景的好奇,這樣的影片給我們展開了歷史的畫卷,特別當它是以電影的方式呈現出來,不僅僅是歷史的陳述,我們便會好奇是真是假,這樣的影片如《建國大業》《一九四二》這樣的.片子會給觀眾很深的印象。其次,故事的戲劇性帶著我們一次又一次的跌宕。最後,演員的演技讓我們不僅沉浸在娓娓道來的故事中,而且我們被他們的個人魅力所折服。
《珍珠港》對於我來說是一部好片,但是沒有對《肖申克的救贖》那樣的喜愛。《珍珠港》獲得了奧斯卡最佳音效剪輯,這個真的是難以理解,普通人能評出什麼子丑寅卯,還不是一句好聽就完事,所以我們國產的電影很少能走到奧斯卡最後的舞台,有導演的問題,有編劇的問題,必不可少的還有觀眾的問題,當然,我相信,歐美大眾的欣賞水平也高不到哪裡去。
好的影片在我看來是能夠笑中帶淚,引起共鳴。國產片讓我有這種感受的,我馬上就能想到的就是《驢得水》和《縫紉機樂隊》。但是韓國電影在這一方面特別突出,盡管不如好萊塢的電影吸引眼球,但是這樣的小成本電影卻很能抓住人心,比如《七號房的禮物》《開心家族》《奇怪的她》,當中國人將韓國的綜藝搬到中國來,又迅速的掀起了一波翻拍電影之風,《重返20歲》是《奇怪的她》的翻拍,《我是證人》翻拍了《盲症》,導演演員都換了個遍,但是仍然受到歡迎,歸根結底還是劇本的問題。
中國喜劇電影近幾年有點飛起來,要說電影多多少少都是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但是中國實在是出不了好劇本,喜劇的梗只能在脫離現實的基礎上釋放。前幾年大火的《夏洛特煩惱》其中大部分的橋段是放在夢里進行的,《情聖》有一部分也是夢境,就在剛才我獲知《情聖》翻拍了一部美國電影《紅衣女郎》,再說《祖宗十八代》和《超時空同居》就屬於正了八經的穿越了,《十萬個冷笑話》和《萬萬沒想到》本身就是奇幻電影,這也是尋找喜劇電影的一種新的突破口,但是在這樣的環境里,類似徐崢導演的《港囧》和《泰囧》以及大鵬的《縫紉機樂隊》就顯得特別突出。貼近生活,不光怪陸離,但又能發現生活中的苦樂瞬間,收獲生活的啟示,這樣的電影本身就比為了搞笑而搞笑的電影高出一個層次。
2018這半年沒怎麼看外語片,《頭號玩家》和《復仇者聯盟3》火得一塌糊塗我也沒有特別大的興趣,今年迪士尼和皮克斯都沒有出動畫片,日韓沒有特別出彩的,倒是國產影片五花八門,可能以後對藝術性的影片漸漸沒有感觸。我瞬間就理解中國的電影市場了,花同樣的錢觀眾寧願看一個覺得能看懂的片子,所以這樣的觀眾從一開始就只多不少。
在非專業的觀眾里,看到剪輯可能無感,看到光影構圖和色彩只會發出好看的贊美,而服裝道具布景的精美只得到一句非常用心,觀眾的判別就放在了對劇情的安排和演員的演技上,電影結束後,觀眾出來,一句「真好看」就是對於劇本的欣賞,承認這個故事講的很不錯,而一句「不好看」而多出現在故事本身就不怎樣,其他的任何一個電影要素都無法拯救這部爛片,連演員的演技在爛片中都顯得十分可笑。我一看到爛片就在想,為了這么一個電影,連自己的名聲都不要了,真的好嗎,但是我想明星拍了爛片,有名有錢又怎麼了,我的世界觀其實也在電影的影響下慢慢的有了些許改變。
電影作為一種藝術形式,和美術音樂相比發展時間差之千里,但是我們如今再看早期的電影作品,仍是大浪淘沙的遺珠,千禧年時候拍的爛片及時時間這么近,我想也會逐漸銷聲匿跡,像《富春山居圖》和《小時代》這樣的片子最終也會淹沒,從上映算起,我覺得也就20年,就能永久淘汰一部影片,當然如果很出格的電影可能會被當成電影的反面教材向後人諄諄教導。
但是有一個值得欣慰的事情是,電影這樣的大投資,因為互聯網的普及使得更多人參與進來,眾籌電影剛剛開始發展,但是普通人寫的網路小說,能夠走向銀屏,為大眾提供了更多了選擇,中國的劇本將會越來越多,電影的質量便會水漲船高。
希望中國電影有朝一日能走到每個人的心裡去。
偶然看到珍珠港,讓我震撼!一部能夠深刻打動我的片子。有純粹的愛情、堅實的友情、還有以真實歷史為背景的戰爭場面。幾度讓我眼睛發酸淚流不止。有的場景我甚至感同身受繼而痛徹心扉。
電影開始是兩個酷愛飛行的小孩子,他們就是從小一起長大的雷夫與丹尼,一個膽大,一個懦弱,雷夫永遠保護著丹尼,而丹尼永遠是那個被保護的角色。接著就是二人都成為飛行員,在體檢時雷夫遇到美麗聰慧的護士伊芙琳,雷夫因為不識字差點體檢不合格,而一句不要折斷我的翅膀打動了伊芙琳讓他無法拒絕雷夫的請求,在他的體檢表上蓋上了合格,他們一見鍾情墜入愛河。成為飛行員開戰斗機是雷夫的夢想,他自願去英國參戰,結果飛機在戰斗中墜海,生還的希望幾乎為零。
在臨走時他答應伊芙琳會活著回來並把伊芙琳交給丹尼照顧,一個是最好的兄弟,一個是心愛的女人,在接到他犧牲的消息時都痛不欲生,因為他們都愛雷夫,兩人一起懷念他,在相互慰藉中產生了愛情,並決定放下痛苦,開始新的生活。而雷夫並沒有死,幾個月後他出現在伊芙琳面前的那一刻伊芙琳心情復雜,因為她懷孕了。就在三個人沉浸在尷尬中時,日本偷襲了美國的珍珠港,在沒有任何防備的情況下美國受到重創,近兩千人被困在軍艦里沉入海底,美國陷入了困境,失去了信心。雷夫和丹尼駕駛戰機予以還擊,兩個人在空中像神鷹一樣,配合的天衣無縫,別人問丹尼是誰教你的絕技,他指了指雷夫,兩個人冰釋前嫌,還是最好的兄弟。
戰地醫院遭到襲擊的畫面震撼人心,讓人心痛不已,沒有葯品和設備,醫生下令讓伊芙琳把傷員分兩組,只能讓還有活著希望的人進來,這意味著其他人只能痛苦的等待死亡,她一眼望去,傷員痛苦的表情和哀嚎聲刺痛了她,伊芙琳忍著悲痛工作,只能用口紅做記號解救傷員。
另一方面,戰爭似乎驚醒了沉睡中的巨人。美國政府決定向日本進行報復,雷夫和丹尼都被選中去執行任務,而雷夫希望丹尼不要去,為了兄弟情義,為了最愛的女人,為了還未出世的孩子。
戰斗機在航母上即將起飛,副駕禱告,長官問你什麼時候信教了?副駕回答在您選中我執行任務的那一刻。戰爭讓不可能變為可能。即使勝利了也不能說明什麼,但它的意義在於讓整個美國重拾了信心。
執行任務時雷夫依然指導丹尼,兩人配合默契,但力量對比懸殊,他們自己也遭到重創,長官的最後一句話是你們只能靠自己了,在與後方失去聯系後他們尋找可以降落的地方,但燃油不足,戰機被毀等現實讓他們更深刻的體會到這是一次自殺式的任務。即使他們都不怕死,在最後關頭雷夫看到陸地,准備降落,依然囑咐丹尼小心,雷夫先降落,之後遇到日本兵,丹尼為了救雷夫,飛機墜毀似的降落,丹尼受了重傷,被日本兵包圍,丹尼又為雷夫擋了子彈,在丹尼的最後時刻,雷夫告訴丹尼,你不能死,你要當爸爸了,丹尼流著淚說,不,你才是。
任務結束,雷夫帶著丹尼的遺體回來,伊芙琳明白了一切,投到雷夫懷里傷心的哭泣。之後是他們授勛,榮譽不只屬於他們同時屬於那些犧牲了的英雄。伊芙琳的旁白讓我覺得很有力量——我們受到的挫折,使我們變得堅強。
電影最後,一個小男孩兒,雷夫,伊芙琳出現在夕陽西下的唯美畫面里,雷夫問:「小丹尼,你要飛嗎?」小丹尼小手指著天空,之後他們翱翔在廣闊的天空里。溫暖的顏色融化了戰爭的殘酷。
《珍珠港》絕對是邁克爾貝的野心之作,他大膽嘗試把愛情放入弘大的戰爭背景中,譜寫了一曲血水交融的戰爭史詩之作,這是邁克爾貝新世紀的大手筆,試圖把戰爭動作片引入一個新的歷史台階。
不過《珍珠港》這部片子在影評家的眼裡並不如後年上映的黑鷹墜落,許多人把他看成是掛著羊頭賣狗肉的愛情片,邁克爾貝這個向來之作爆破性大場面的動作片導演怎麼會想到拍一部愛情片,在這充滿緊張氣氛的三個多小時里,邁克爾貝最令人期待的仍然是中間的半個小時,日本偷襲珍珠港的橋段,真乃令人拍案叫絕,也就是邁克爾貝能拍出這樣的場面,也就是他才成為人們對這部影片的期待。
珍珠港作為美國人最為恥辱過去而載入史冊,連同21世紀的911事件深深觸動美國人的神經,這是美國歷史上最為痛心的兩次襲擊。影片選擇在2001年911事件後上映,確實有著非同尋凡的意義,讓人們銘記自己不幸的經歷,才能展望更好的未來。
影片《珍珠港》開頭伴隨著漢斯季默那震撼心靈的音樂,一抹夕陽下的黃昏景象,一架飛機在空中的一角飛翔,這個鏡頭已經把整部影片基調和元素站出來,戰爭、回憶。串聯成整部影片的兩部重要的線索。主人公雷夫和丹尼是死黨,從小憧憬能駕駛飛機在一望無際的藍天中飛翔,成為優秀的飛行員。隨後兩人在訓練中的優秀表現得到了上司的認定,這個時候雷夫邂逅了美麗的戰地護士伊芙琳,兩人迅速墜入了愛河。故事發展到這里也預示了一場新的世界大戰即將響徹整個珍珠港。雷夫丹尼和伊芙琳的愛恨交織也在這戰爭中慢慢體現人性的生死離別和命運的捉弄。
看完《珍珠港》這部電影,我並不為這兩男追一女的情節感到瞠目結舌,這樣的故事題材在世界電影都有身影,不必糾結,但是我會想,美國人對於愛情的奉獻和施捨如此的深明大義,不顧道德和心靈上的譴責。戰爭改變了人們的看法和認知,這不得不說明美國電影有著一個更高層次對人性背叛的思索。如果這樣的故事發生在我們周圍,該如何的坦然面對。在歐洲戰場死裡逃生的雷夫從新回到伊芙琳的身邊,得知伊芙琳和丹尼的所作所為,他也會像所有人一樣憤慨,甚至無法相信,他從小的摯友和他的愛人居然雙雙背叛了他的人格,可是換一個角度而言,戰爭改變了人類的一切看法,畢竟活著的人還要追求美好的生活。不能永遠活在死人的憂傷的哀悼中,戰爭令兩人摒棄前嫌共同完成自己作為軍人的使命與責任感。
《珍珠港》影片的最後,雷夫和丹尼執行任務的團隊失敗,在最後危險的時刻,丹尼用生命完成了自己對朋友的諾言,悲痛的雷夫運送丹尼的遺體返回本土。雷夫和伊芙琳又重新生活在一起,共同撫養丹尼的兒子。背景和音樂再次響起,在這一片神奇的土地上,一個令人感動的愛情故事落下了帷幕。
邁克爾貝的精明之處用在戰爭的場景彌補了整部電影關於愛情刻畫的缺陷,這三個小時的觀影過程中並沒有給我無聊與狗血的感情戲,相反並沒有影響愛情對整個戰爭戲份的格格不入。大概西方國家這種價值觀和世界觀過於偉大,我還是有些不理解和不適應總之電影就是電影沒有必要去糾結和現實世紀有多少出路,只要能帶給我們感動就是最好。
⑽ 有哪部電影完全是靠演員的演技拯救的
瘋狂的外星人這部電影是完全靠演技拯救的,因為演員本身就是特別有趣的,再加上他的襯托,讓氣氛特別不錯,但是這部電影的內容並不是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