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工作細胞》:播放超兩千萬,這部高分動漫是給孩子理想的生物課堂!
前不久,蘭蘭媽被朋友安利了一部超級火爆的日本科普漫畫——《工作細胞》,聽說看了它之後,就能輕松補上那些年落下的生物課,而且連人民日報都實名表揚了這部動漫!
對很多人來說,上生物課時聽到下課的鈴聲可以用劫後餘生來形容,因為那些生物知識簡直比恐怖片還驚險刺激。
在大部分眼中所謂生物,所謂人體,大概就是各種影響食慾的東西……
蘭蘭媽聽朋友把這部動漫說得這么神奇,於是,我就抱著好學的心態,在休息日的時候,和我們家兩個孩子一起跟風去刷了一番。
本來只是好奇,想著這么枯燥無味的生物知識到底能用怎麼樣的動漫形式表現出來,結果看了兩集之後根本停不下來了!
那幾天,我們家兩個孩子每一有空就讓我給他們放《工作細胞》,可見他們倆已經徹底淪陷了。
這部動漫不僅把人體生物課講得輕松有趣,還把科普知識做的淺顯易懂,是一部非常適合孩子學習生物知識的科普片,今天蘭蘭媽就給大家介紹一下。(文末有《工作細胞》的動畫片資源哦!)
01
人物介紹
《工作細胞》是日本漫畫家清水茜創作的,他把細胞擬人化,將人體內的細胞世界描述成人類社會,講述了人體內我們都不知道的細胞故事。簡而言之就是科普生物知識。
這部動漫一上架就受到了廣大群眾的喜愛,即使已經完結,但它仍在B站熱門榜上排名NO.4。可想而知它是多麼受歡迎。
其實,大部分人對於人體生物的認知非常模糊,像是白細胞、紅細胞、血小板分別在人體中的主要作用是什麼,也有很多人都搞不清。
以前搜索血小板,我們搜到的答案肯定是這樣的:
對於生物課不熟的人來說,看到這張圖,可能完全一臉懵逼:這是什麼東西?現在搜索血小板,我們搜到的答案就變成了這樣:
有沒有很可愛!是的,這就是《工作細胞》中血小板的形象!
在《工作細胞》中人氣最高的就是我們的血小板。在劇中,它們不再是生物課中枯燥無趣的形象,而是化身成萌妹子,人手拿著「通行禁止」的旗子,主要工作內容就是負責止血,日常之餘,還要和病毒等敵人的戰斗。
血小板雖然身材小,但數量極為龐大,每當血管發生損傷時,她們就會第一時間帶著止血用品:血纖蛋白和凝血因子,來到現場去堵住傷口,以防止更多細菌進來。
而在《工作細胞》這部動畫片中,女主角是我們的紅細胞,又稱為紅細胞或血紅細胞,是血液中數量最多的一種血球,也是人體內通過血液運送氧氣的最主要的媒介。
正常在生物課中的紅細胞是紅色圓盤形的,看了之後是不是覺得很無趣?
在細胞世界裡,作者把紅細胞寫成是一個超級路痴的快遞小妹,主要工作是進行氧氣、二氧化碳和營養的運輸交換,然而卻因為粗心,經常會不小心把二氧化碳和氧氣送錯地方,這大概就是我們平時為什麼會突然頭暈缺氧的原因吧。
而她的形象也從現實中人體血液內圓盤形的紅細胞搖身一變,成了身穿紅色外套,頭戴紅帽的迷糊小姐姐。
有了女主角,當然還有男主角啦,而這里的男主角就是我們的白血球,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白細胞。
看了這部動畫之後,我才知道原來我身體里的白細胞竟然這么帥!劇中,白血球作為男主,平時是一副木訥帥哥的樣子,但看到有細菌侵入就會化身為戰士,開始戰斗,消滅細菌,非常酷炫。
白血球的主要工作就是時刻防禦並清除從外部入侵體內的細菌及病毒等異物,哪裡有細菌,哪裡有危險,哪裡就會有它!
這部漫畫有著超前的想像力和新穎的構思,有點偏向二次元,把細胞擬人化,在傳達知識的同時又不失故事的趣味性,讓我們見識了各色各樣的細胞,無論是迷糊的紅血球、冷麵殺手白血球、軟萌的血小板,每個角色都有他們獨特的個人性格,讓我們走進了一個神奇的人體世界。
如此豐富有趣的劇情完全不像當年枯燥的生物課本,並且能讓我們在觀賞身體內部的同時,還能了解到各種細胞的功能:
血小板是凝血的
紅細胞是運輸氧氣和二氧化碳的
白細胞是防衛細菌的侵入
......
那有了有趣的角色設定,劇情又是如何展開的呢?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細胞們日常是怎麼工作的吧!
02
劇情介紹
《工作細胞》的劇情主要採用單元劇的形式,每一集都會講述一個人體日常會得的一種病,由此展開劇情,講述細胞們如何去防禦應對,在這過程中,屏幕上還會有病毒的解釋以及細胞的介紹,我們就能從中學到生物知識。
首先,這部漫畫將人體的整個內部結構比喻成現代化大型工廠,裡面有約37兆2千億個細胞每天24小時,全年365天都不間斷的在辛勤工作著。
在第一集中,紅血球在運輸氧氣時碰到了細菌入侵,這時,帥氣的白血球出現了,瞬間秒殺了大多數細菌,但卻被一隻落網之魚跑了,他追蹤那隻細菌一直到肺部。
此時,小細菌已經進化成了有加膜的細菌了。於是,白血球開始引誘細菌到一個陷阱(支氣管),隨後,把細菌裝在一個名為「噴嚏」的火箭上,然後一觸即發,細菌跟隨著噴嚏被發射到外面去了,細胞社會又恢復了平靜。
這個故事結合科學的事實依據,把噴嚏形容成火箭跟我們講述了「人為什麼會打噴嚏」這個問題。
看完之後,我們家兩個孩子好像恍然大悟一樣說:原來我們每次打噴嚏就是一次火箭發射呀!自此之後,他們倆每次要打噴嚏就會說「我要發射火箭了!」玩的不亦樂乎。
在第二集《擦傷》中解釋擦傷後傷口如何癒合。
通過血小板把紅細胞們「綁起來」的劇情,告訴我們「二次血栓」的概念——在外壁細胞修復前,需要用紅細胞的身體「堵住」傷口。原來,我們的每一次小小的擦傷也是細胞們的一次重大戰爭!
第三集的《流行性感冒》里講述了人體的免疫細胞會如何幫助身體主人進行滅殺、排汗等等治療過程。
第五集主要講述的是如何面對杉樹花粉過敏事件,當人體因花粉導致過敏的時候,告訴我們抗過敏葯物類固醇的工作原理,並把類固醇比喻為殺人不眨眼的終極武器。
這部片簡直把腦洞開出了天際。看著這部動漫之後,你就覺得原來自己的身體竟包含著如此強大的力量!
細胞們為了我們的健康,在我們的身體里每天努力地工作著,不斷地與各種細菌病毒抗爭著。看到細胞們如此為了我們的健康戰斗,那我們又有什麼理由不努力呢?
03
影片資源
這是一個科普性極強的動漫,經過這么鮮活生動的形象演繹之後,可以讓孩子們清楚地了解那些不為人知的身體內部結構以及各種細胞存在的作用和意義。
當你們看完《工作細胞》之後,再去看看那些細胞原型,真的會感覺有意思多了。
另外,寒假快到了,作為孩子的最愛——電視、電影,孩子是一定會看,所以,為了方便大家,蘭蘭媽也特地去找了《工作細胞》的視頻資源分享給大家,這樣可以讓孩子們在放鬆玩樂的時候也能學到不少知識,相信大家在看完這部片子之後,會對生物課有重新的認知!
影片資源
獲取影片的方式:
1、關注「未來教育學堂」公眾號。
2、後台回復「工作細胞」即可獲取影片資源。
2. 時隔14年央視再播日本動畫《工作細胞》,這部動畫為何能受到央視追捧
因為這部動畫片很有教育意義。它的商業價值很高,所以會受到央視的追捧。
3. 《工作細胞》中配陣容官宣,這部動漫都有怎樣的教育意義
《工作細胞》是一部科普動畫,改編自日本漫畫家清水正孝的同名漫畫。整個動畫將人體內的每一個細胞和病原體,如白細胞、紅細胞、血小板、巨噬細胞等一一具體化。最近央視歷經14年終於陸續重新引進動畫作品《工作細胞》,其中主要講述的是人類身體里發生了什麼,一些細胞以人物化的形式呈現給大家,而且很有教育意義,因為一些壞習慣,比如熬夜,比如抽煙和酗酒,所以在身體里滋生了很多邪惡的細胞,而這些細胞被人類破壞了,而我們也有防禦性的細胞,不斷地保護我們的身體,用生命捍衛我們的健康。
整個動畫風格極其可愛,以簡單易懂的方式向觀眾介紹了人體中的單個細胞。關於細胞,我們一般只通過課本了解這方面的知識,“工作細胞”富有想像力,通過動畫的方式向各個年齡段的人普及人類細胞的知識,已經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趨勢。一些媽媽說,看完這部動畫片後,他們的孩子知道了為什麼要照顧好自己的身體。即使生病了,他們也會主動去醫院,這為他們節省了很多擔心。
4. 如何評價動畫電影《工作細胞:細胞大作戰》
《細胞大作戰》首先是一部科普電影。如果對於人體的腸道知識有一定了解,可能看起來會更加入戲。影片涉及到人體腸道的菌群平衡和有害菌、無害菌、中性菌等,看完後會增加不少知識。《細胞大作戰》同時也是一部劇情電影。創作者把人體的腸道當作了一個「人類世界」,把細胞、細菌等微生物當作了「人類社會」,影片中涉及的是一場危及「人類社會」生死存亡的危機,於是片中出現了正邪對立的兩大陣營:乳酸菌、人體細胞、白細胞、中性粒細胞、自然殺傷T細胞、記憶T細胞就是正義的一方;而幽門螺旋桿菌、癌細胞、病原性大腸桿菌、產氣莢膜桿菌等就成為了邪惡的一方,它們的使命就是讓人體生病,最終毀滅人體。此外,影片還將調節性T細胞設計成一個「中性人」,她有保護免疫細胞的功能,但癌細胞通過「偽裝」讓自己成為免疫細胞的同類,從而當免疫細胞集體攻擊癌細胞時,首先就面臨著來自調節性T細胞的對抗,這一特性,讓調節性T細胞成為了一個被假象蒙蔽了雙眼的女殺手,她最後的「幡然醒悟」,是這部影片最高潮的地方。
片中最精彩的要算白細胞、記憶T細胞和自然殺傷T細胞聯合起來跟癌細胞和調節性T細胞對決的場面,充滿了日漫電影中常見的精彩打鬥和想像力。癌細胞和白細胞之間的對話,也非常擬人化。兩者都是殺手,前者的目的是消滅人體,後者的目的是保護人體。片中癌細胞對白細胞說,你的工作就是殺戮,你一生註定在矛盾的命運里掙扎,而我的目的是為了創造一個新的世界(讓人體死亡),讓所有的秩序恢復。這觀點,像極了好萊塢電影中常見的想毀滅世界的反派。
5. 孩子不講衛生「就愛跟病毒玩」,100次說教不如帶他看看這個
前段時間,閨蜜跑來找我大吐苦水,說她家5歲寶寶不僅叛逆不聽話,還不講衛生,出門不樂意戴口罩,走在路上,見到什麼都喜歡用手去摸,你跟他說有病毒,他偏說 我就愛跟病毒玩 。
天氣慢慢變熱,戶外蹦蹦跳跳出汗多,給他帶的滿壺水,他不僅不喝,還嫌水重把水悄悄倒了。
一樁樁、一件件,老母親含淚控訴,帶娃真是又累又氣!
你跟寶寶講道理,他卻上演「十萬個為什麼」,一招「打破砂鍋問到底」,讓家長連連敗下陣來,因為在大人看來那些關於 健康 病毒的生活常識,自己都一知半解,還真不知道怎麼跟孩子解釋。
這時,我想起過年期間CCTV6播的一部動畫片 《工作細胞》 ,它把人體內的 各種細胞擬人化 ,通過細菌和病毒的入侵事件,來介紹細胞的不同功能。用動畫的形式科普 健康 知識,倒是給孩子解釋這些問題的好素材!
要知道,這可是 央視時隔十多年後,再次引進日本動畫片! 能被央視相中的片子,一般都不簡單。
動畫片《工作細胞》改編自漫畫家 清水茜 的同名漫畫作品,2018年播出第一季後廣受好評,原作漫畫賣到脫銷。獲得過上海電視節 白玉蘭獎最佳動畫劇本獎 ,甚至 登上過人民日報 。
但是它也一直存在爭議。
《工作細胞》里有不少細胞和病毒的戰斗場面,會有些「血腥」。
在介紹一些病菌時,畫面有些「暗黑」。
播出時也有不少人擔心,孩子看了可能會害怕。
所以,央視在播出時對部分劇情和畫面做了刪改,我把這部動畫片推薦給閨蜜時也提前給她打了預防針, 這部動畫片4歲以下的娃不推薦,4-7歲的娃需要在家長的陪伴講解下觀看。 給娃看之前,家長最好自己先過一遍。
今天之所以依然強烈安利這部《工作細胞》,是因為它是我目前看過的 既嚴謹又生動的醫學動漫 ,故事內容由淺入深,從人體的大環境、每個細胞的作用,講到細菌病毒的入侵,故事框架和細節都設計得特別好。
看完之後,一些特別專業的詞彙也能略知一二,像免疫系統、巨噬細胞、纖維蛋白、腸炎弧菌什麼的,孩子再問起來,起碼不會啞口無言。你不是要和病毒玩嗎?那先讓你看看病毒有多可怕!
人體裡面都有什麼?
動畫片的開頭是針對整個人體的描述,人類的身體就像一個 大工廠 ,裡面是一座座的樓房、寬敞的街道,還有數不清的細胞在這里生活。
每個細胞都有自己的職責,做著各種各樣的工作,這些細胞真是名副其實的 打工人 ,他們每天忙忙碌碌、勤勤懇懇地打工,不是為了賺錢,所有人只有一個目的:維持人體這個大工廠的正常運行。
這個穿著紅衣服,戴著紅帽子的姐姐叫做 「紅細胞小姐」 ,她的工作就是 快遞員,專門負責送貨 ,每天把氧氣和養分送到每個細胞手裡,然後收走「廢物」二氧化碳。
大大咧咧的紅細胞小姐,每天都元氣滿滿,還很 愛吃糖包 ,因為 紅細胞需要葡萄糖來合成能量 ,難怪連笑容都這么甜。
仔細觀察每個紅細胞的帽子,跟現實中血液里的紅細胞形狀是一樣的,細胞角色的擬人化形象與現實產生聯系,讓孩子更容易記住。
男主角 是這個冷酷的白衣少年,他的帽子寫明了他的身份 「白細胞」 ,事實上白細胞的種類很多,他只是白細胞中數量最多的 「中性粒細胞」 。
他的工作內容也很酷,是 身體的保衛軍 ,專門殺滅入侵到身體里的細菌、病毒。
保衛軍的隊伍很龐大,除了這個翩翩白衣少年,還有這個一臉兇狠、肌肉發達的壯漢 「殺傷性T細胞」 ,一看這個造型就知道力量強大。
而這位穿著公主裙、笑容溫柔,天天喝茶聊天的大姐姐,想不到竟然也是殺敵不眨眼的保衛軍一員 「巨噬細胞」 。
想想自己身體里,每天有這么一群武力值爆表、忠心耿耿的保鏢保護自己,簡直不要太安心!
而最讓我們驚訝的,是這些幼兒園小朋友 「血小板」 ,他們個子小小、說話還帶著小朋友專屬的稚嫩小奶音,太萌了!
但是別小看他們,身體哪裡有破損出血,他們就趕到哪裡進行修補,搭橋、鋪路、填大窟窿的能力杠杠滴,這群小小建築師就是 幫身體修復傷口、止血的專家。
我們為什麼會生病?
上面介紹完這部動畫的主角,下面我們說說那些少不了的 「反派角色」——細菌、病毒們。
也正是因為它們的入侵,我們的身體才會生病,才會產生不適反應。
① 流行性感冒
首先登場的是最常見的 流感病毒,它是引起流行性感冒的罪魁禍首 ,在《工作細胞》中這種病毒初始狀態是一個外表長刺的紅色圓球,這時它是沒有殺傷力的。
但是一旦它感染了人體正常細胞,就會變成喪屍般有攻擊性的怪物,它們會肆意破壞身體裡面的建築,所以人體會感覺渾身酸痛,彷彿被打了一頓的感覺。
身體為了快點趕走這些病毒,會做出打噴嚏、發冷、體溫升高、出汗等一系列措施,也就是我們常見的感冒症狀。
② 食物中毒
接下來,登場的是這個看起來像玩具熊一樣的 腸炎弧菌 ,一般是吃了不幹凈或者未煮熟的食物,經過胃腸道入侵到身體里,從而導致身體出現食物中毒的反應。
別看它樣子長得可愛,與流感病毒喪屍般的形象相差甚遠,但是破壞力可不容小覷,它的大招就是引發龍卷風導致肚子痛。
還有這個長得像惡龍一樣的寄生蟲—— 異尖線蟲 ,它也是跟著未煮熟的食物進來的,它會啃咬胃壁或者腸壁,引起胃腸道疼痛、惡心、嘔吐等症狀。
③ 擦傷和中暑
除了細菌、病毒、寄生蟲的感染,還有其他類型的疾病是我們自己不小心導致的,就像皮膚擦傷。
在細胞們的世界裡,擦傷出現的小小傷口,就像是一個巨大的 「黑洞」 , 大量的細胞會被這個黑窟窿吸走。
這時,我們小小的建築師「血小板」就會聞訊趕來,他們會製造一張大網鋪在窟窿上面,用血塊堵住窟窿,避免了人員的損失。
還有夏天最容易出現的中暑,其實就是天氣炎熱時,人們 喝水少導致身體裡面的「大水池」乾枯。
人體的溫度越來越高,細胞們又熱又渴,漸漸失去了活力,無法正常工作,白細胞無法殺死細菌,紅細胞無法輸送氧氣和養分,身體就容易出現缺氧、細菌感染等嚴重情況。
看看這個被摧殘得面目全非的人體環境,還有為了保護身體 健康 而累到趴下的保鏢們,你們還忍心不好好愛護自己的身體嗎?
正能量的醫學科普
把這部動畫片推薦給閨蜜後,閨蜜說孩子一下子就迷上了這部動畫,非常喜愛裡面生動的角色,特別是酷酷的白細胞哥哥。
大人苦口婆心說了100遍要注意衛生他都不在意,看了動畫片之後倒是略有成效,起碼出門會自動自覺戴上口罩,叮囑他吃飯前要洗手,嘮叨他喝水時也沒那麼抗拒了。
閨蜜說還有一個意外收獲,就是帶孩子去打疫苗時,雖然還是邊哭邊打,但哭完之後竟然說針還是要打的,因為可以保護身體,讓白細胞哥哥不要這么累,老母親看到此情此景,頗感欣慰。
《工作細胞》裡面有很多醫學術語,但是它巧妙地用形象的事物來表達,比如打噴嚏就是發射火箭,肚子痛就是龍卷風。
形象的比喻讓故事簡單易理解,一點都不復雜,孩子很容易就能看明白,而且還可以移情直觀感受。
在孩子的教育上,當孩子萌生自我意識時,單憑家長的說教、規則的灌輸,往往收效甚微。家長說100遍的道理,還不如別人說一句來得有效。雖然很無奈,但卻是事實。
所以,有時候我們也得轉變一下教育方式,可不能一套方法用到老,當孩子的注意力不在你身上時,不妨藉助一下外界的工具。
《工作細胞》就是這么一種可以快速地吸引孩子注意力的工具,不僅內容有趣,還能學習到有用的知識,何樂而不為。
這次的新冠疫情,讓所有人都更關注身體免疫和 健康 ,我想這也是時隔這么多年後,央視重新引進這部日本動畫片的用意,藉此機會給大眾普及 健康 知識。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5歲以上的孩子,以及大人,真心推薦這部《工作細胞》,希望大家牛年都可以身體倍棒,迎接更好的未來。
6. 日本動畫《工作細胞》大火,這部動漫好看嗎
科普向的動漫其實挺難把握一個度的有的太正以致有點無聊了,所以看起來比較尬,就比如《天地創造設計部》也有的為了劇情、效果、吸引人,會有些誇張化,所以看起來有點扯,比如《石紀元》不是說這兩部作品不行,事實上,它們的題材、製作都屬於很新穎有趣的並不是接受不了,而是確實存在一定問題在看《工作細胞》的時候,我也有感覺怪怪的但這並不妨礙對它的感官很不錯作為動漫,《工作細胞》的劇情偏於子供向,但成年人也可以看得津津有味
人設也討喜,紅細胞傻fufu、白細胞靠譜帥氣護妻、血小板萌一臉血……在動漫里出現的細胞幾乎都給人留下了比較深刻的印象作為科普的文化產品,科普內容的植入也並不很尷尬,是作為旁白來介紹的總之就是非常不錯
7. 《工作細胞》大電影引進國內,這部日漫為何會大獲推廣
《工作細胞》除了動畫劇集引進國內之外,竟然還有一部大電影要上映。《工作細胞》動畫和電影兩開花,在近幾年的日漫裡面很是少見,因為國內影院和電視台,已經很少主動推廣日漫了。為什麼《工作細胞》會在國內大獲推廣呢?其實和疫情也有關系。下面小編就為大家詳細分析下,如下:
《工作細胞》大電影的票房不會很高,畢竟在宣發就是王道的今天,《工作細胞》大電影壓根沒怎麼宣發,而且它改編的是第二季後幾集的劇情,觀眾們早就在b站看過了。不過引進《工作細胞》是國家的一個信號,它提醒我們要注意保重身體和保持衛生,在新冠疫情未得到根治的今天,每個老百姓都是國家的細胞,都要保護好自己。以上是小編的個人觀點,不喜勿噴,若有不同看法的朋友,也可以在下方留言評論,說說你的看法,大家一起探討探討,謝謝。
8. 2018年超驚喜的子供向動畫片,大人小孩都愛看
2018年出了很多新的動畫片,但是真的適合帶著娃一起看的,並不算多。
接下來熊媽就結合陪熊娃一起看的經驗,給大家推薦10部2018年最適合帶娃一起看動畫片,排名不分先後!
首推一定是《希爾達》,熊媽之前用一篇文章詳細的介紹了為什麼會如此強烈安利。
在這里呢,熊媽就簡要介紹一下,動畫屬於輕魔幻題材,講述了勇敢的藍發女孩希爾達的冒險經歷。她和媽媽生活在精靈和巨人出沒的荒野,她的寵物是一隻小鹿狐,叫枝枝。
可是作為荒野上唯二的人類,她們還是打擾到了神奇生物的寧靜生活,只好搬到大城市裡去。在那裡希爾達會遇見新的朋友,展開新的冒險,還會碰到超乎想像的神秘生物,這一切都比她想像的更難….
《希爾達》無論是其所蘊含的教育意義,還是整體的故事性,在熊媽心中都是當之無愧的第一,也是熊娃心中的第一!
這部動畫片熊媽已經期待很久了,從它發布預告時就納入了必看清單,出來後一口氣看完更覺得沒有辜負等了這么久!
首先我要說的是這部動畫不建議給低齡孩子看,更適合6歲及以上的孩子,因為這部動畫其實「很成人」,它是借了個兔子童話的框,隱喻著人類社會的更迭。
《兔子共和國》,該劇改編自英國著名作家理查德·亞當斯同名奇幻小說。
兔子兄弟榛子和小多子出生在桑德福德領地,小多子天賦異稟,能預知將來,它預感到一場來自人類的毀滅性災難已迫在眉睫。
榛子和小多子建議兔子首領山梨帶領兔群搬遷,然而,他們不但遭到了拒絕,還被指控煽動叛亂。於是榛子兄弟只好帶領其他幾只公兔子匆匆逃離領地,踏上艱辛的冒險旅程…
更值得一提的是強大的配音團隊,全是國外知名演員!就沖著這卡司陣容,都值得一看!
知道《夏令營島》獲得最多的評價是什麼嗎?是太可愛!太有愛!太萌!太奶!看得老母親每分每秒心都在融化。
故事背景是在一個擬人化的動物和人類的世界,夏令營島有兩個最好的朋友奧斯卡,一頭大象,和刺蝟都在一個神奇的夏令營。
營地有許多奇怪的事件,如:夏令營輔導員是受歡迎的女巫婆,馬變成了獨角獸,會說話的鯊魚,張貼便條讓其他怪物住在床下。奧斯卡和刺蝟必須對抗這些不適當的事件,讓他們在營地更有價值。
一看就知道很新穎的,每個細節更是可愛到不行,兩個主角非常的「積極向上」,一定不要喪。裡面涉及到的友情更是直擊人心,真誠又互相鼓勵。
而在夏令營島,這里的時間流逝遠比外界的慢,孩子們無須著急長大,一點點地探索世界。童心未泯的人,應該會超愛。
首先要表揚的是,這是一部國產動畫片!並且挑剔的豆瓣網友居然能打到9.2分之高,非常難得!
故事的主角是一顆希望被吃掉的紅小豆,來自一家總是將吃剩食物回收利用的甜品店。
為什麼呢?因為他總是在各種甜品里出現,沒有被吃掉的話又會出現在下一個甜品里(想想有點小惡心哦)。
每集3分鍾,非常短也沒有太多的劇情,但腦洞開得非常有意思。
雖然紅小豆每天的工作就是擦乾凈屁股在各種各樣的甜品里工作,但你永遠不知道你碗里的紅豆此時此刻在干什麼,可能在紅豆冰上堆雪人,可能在紅豆糖水裡面泡澡,可能……
看完之後熊娃留下了個後遺症,他短期之內是不願吃跟紅豆有關的東西了。
人上了年紀,就愛看些治癒系,打著陪熊娃一起看的名頭,雖然是部兒童動畫,但確實被暖到了。
打開這部劇的第一個畫面就喜歡上了,非常濃郁的色彩,水彩的畫風。每一幀都美如插畫,好像童話故事裡幻想出來的妖精森林。
白明與御子地是住在綠意盎然的森林中的,兩位小小的女孩子。在樹洞里建造家、把樹葉當做傘、坐在昆蟲或鳥的背上……
御子地性格細膩,熱愛烹飪,也勇於嘗試各種新奇的烹飪手法,還試著做很多手工。白明性格直率,但是也很務實地工作,並熱情地邀請師傅一起吃飯。
白明和御子地的生活應該是典型的日式生活,悠閑自得,平淡溫馨。
經過歲月的洗禮,很多人已經忘卻了童話的美好。但這兩個「小不點」卻提醒著我們,無論年齡如何,童話都是我們無可替代的心靈港灣...
這應該是鹿精靈系列的第二季,但第一季沒看也不影響,只需知道在前作中,少年迪爾獲得金、木、水、火、土五行能量與夥伴們救出父母,保衛了家園。
《尋找兵馬俑》故事伊始,五州大陸安寧平和,此時已成為靈木州新任國王的迪爾正在與大家為慶祝和平的新紀元,籌備植樹慶典,不料代表希望和未來的小樹苗竟變成了一個木頭怪物。
而狡詐的黑暗武士和達女王正在醞釀創造最強大的生物機械恐龍戰團!樹怪只是陰謀的開始,為了探究樹怪的來歷,迪爾和他的小夥伴們踏上了新的冒險之旅……
不僅畫面美輪美奐,最重要的是對於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弘揚。
這幾年國產動漫用東方元素講故事的能力越來越純熟,五千年的歷史值得被好好發掘,好好傳承。而這樣一部寓教於樂的片子值得當下匆忙的我們一看,無論是孩子還是大人。
《空靈之境》總體來說還是更合適幼兒,因為劇情什麼的非常簡單,包括人物的塑造上,都很平面,但是對於練聽力來說,非常合適!
故事講的三個小孩兒Adam、Kai和Mira在一座地堡里醒來,對於自己的經歷毫無印象。他們共同穿越迷宮般的古怪城鎮、神奇的時空傳送門,面對危險的野獸和詭異的人物。這三個陌生人被迫團結起來尋找回家的路。
整個故事的走向有點《頭號玩家》的意思,劇情緊湊節湊明快,但又不復雜,很適合幫助娃練習英語。
《咱們裸熊》第四季終於回歸啦!從15年開始,每一年一季的穩定輸出,每年都有盼頭。
本作主人公是三隻擬人化的熊,分別是熱血灰熊Grizzly,宅男熊貓Panda,全能北極熊Ice Bear。三個熊兄弟一同住在森林的一個山洞裡,常常碰到出其不意的事情。
它們既有人類朋友Chloe,也有大腳怪朋友查理。三個熊兄弟按照周圍人類的行為准則,竭盡所能成為人類社會的一員。
改編自Daniel Chong創作的網路漫畫《The Three Bare Bears》,動畫以每集一個10分鍾獨立小故事的形式,講述了三隻熊的爆笑日常故事。
從這個畫風都能感受到濃濃的賣萌風和逗趣感,真羨慕從沒有看過的家長們,可以一口氣看四季,我就只能等著第5季上映。
全程喵來喵去,再愛貓的老母親都是有點頭疼的,但是熊娃很喜歡,就跟《小豬佩奇》的「哼哼」一樣,魔性。
如果僅僅是賣萌,熊媽肯定不會推薦啦,這可是一部正經的歷史科普動畫。
《如果歷史是一群喵》是一部以華夏歷史為主線,依據二十四史等文獻資料編繪的歷史漫畫,旨在向小朋友普及中華歷史知識。
通過風趣幽默的語言對歷史事件進行重新解讀,小孩也更容易記憶和接受。用現代漫畫的手法塑造了12隻體態豐盈、造型可愛的貓咪,用它們把歷史事件演繹成了精彩的歷史故事。
有點貓版《國家寶藏》的意思~
壓軸的《工作細胞》來了!說在前面,仍建議年齡稍微大一點的孩子看,因為裡面有些場景還是稍稍血腥的,而且字幕也是個大問題。但是確實很值得推薦。
這是一個關於你自身的故事,發生在你的身體內。
人的細胞數量,約為37兆2千億個,細胞們在名為身體的世界中,今天也精神滿滿、無休無眠地在工作著。
運送著氧氣的紅細胞,與細菌戰斗的白細胞……這里,有著細胞們不為人知的故事。
將細胞擬人化,清晰展示他們在身體內工作的流程,作為科普動畫的話,非常寓教於樂,也不得不佩服日本動畫人的想像力。
以上就是經過熊媽認證的2018年10部最適合陪娃一起看的動畫片,每一部都值得一看,B站和騰訊、愛奇藝基本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