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找一本電影,是一個物理老師為了避免學校里的音樂課程關掉,去打拳擊賺錢
勇士 Warrior ?
喬爾·埃哲頓 主演
劇情簡介 · · · · · ·
這是一個破碎的家庭,酗酒的教練父親帕迪(尼克·諾特 Nick Nolte 飾)家暴妻子,次子湯米(湯姆·哈迪 Tom Hardy 飾)與不堪忍受的母親遠赴他鄉;長子布蘭登(喬爾·埃哲頓 Joel Edgerton 飾)為了愛情選擇留下,並認為從此可以得到父親的器重與栽培,然而最後父子還是分道揚鑣。時隔多年後,湯米帶著母親痛苦死去的悲傷記憶,以及在伊戰中的慘痛經歷找到父親,要求後者再度擔任自己的教練,以參加MMA的重獎大賽;幾乎與此同時,昔日的職業格鬥選手、如今的中學物理教師布蘭登為金錢所困擾,他不能忍受自己無法為妻女提供庇護,決定重返賽場。在MMA的賽場上,這對分離多年的兄弟將再度聚首,用血與汗的交融,化釋彼此的心結……
Ⅱ 高中音樂學分管理方案
《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標准》(實驗)將高中音樂課程劃分為一個必修模塊和五個選修模塊。這種以模塊形式出現的課程,在高中尚屬首次。
一、課程結構:
高中音樂課由音樂鑒賞、歌唱、演奏、創作、音樂與舞蹈、音樂與戲劇表演6個教學模塊組成。不同模塊的學分值為:音樂鑒賞2學分,其餘模塊各1學分。每位高中學生需在音樂課中獲得的必修學分為3學分。學生可通過兩種方式選課:音樂鑒賞加其餘任一個模塊,獲3學分;或在另外5個模塊中任選3個不同模塊,獲3學分。鼓勵選修其他模塊獲得選修學分。
6個模塊的設置,表明高中音樂課是對九年義務教育音樂課4個教學領域(感受與鑒賞、表現、創造、音樂與相關文化)的延伸、拓展和深化,體現了高中新課程時代性、基礎性與選擇性的共性特點。
1. 6個模塊功能和價值的定位分別為:
《音樂鑒賞》是培養學生音樂感知和審美能力的重要途徑,是全體學生獲得基本音樂文化素養的主要渠道。
《歌唱》、《演奏》讓學生親身參與歌唱、演奏活動,直接體驗並享受音樂表現的樂趣,陶冶情操,提高音樂審美及表現能力。
《創作》是培養學生藝術想像力和創造力的園地,也是學生進一步獲得音樂基礎知識和學習音樂基本理論的教學模塊。
《音樂與舞蹈》、《音樂與戲劇表演》滿足學生的不同興趣愛好和發展需求,豐富多種形式的藝術體驗。拓展藝術視野,培養音樂與舞蹈、音樂與戲劇表演相結合的綜合藝術表現能力。
2.模塊特點:在高中音樂課程中,這六個模塊的設置試圖完整涵蓋音樂所有的領域。因此,每個模塊均有各自的側重。如果按照經典的課程類型來分,具有明顯「學科基礎中心」傾向的必修模塊是《音樂鑒賞》,其他均有明顯實踐性傾向模塊的《歌唱》、《演奏》、《音樂與舞蹈》、《創作》、《音樂與戲劇表演》被作為選修模塊。當然,這種分類,不是非此即彼,而是根據課程主題所表現出來的傾向性做出的一種劃分。那麼,更為細致地根據每個選修模塊的具體內容,可分為以下兩類:側重音樂理論知識應用(《創作》);側重實踐性發展(《歌唱》、《演奏》、《音樂與舞蹈》)。進行這種選修課模塊分類,目的在於理順其間的關系。對於學生來說,意義在於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傾向,選擇選修相應的模塊。如有音樂特長的學生,就可以選擇《演奏》、《歌唱》、《音樂與舞蹈》這類課程。這類課程降低了對音樂理論知識的要求,強調了應用性和實踐性。對教師來說,可根據各模塊不同的知識與能力要求,相應採取不同的教學方式。如開設《創作》模塊的教師,必定要具備寬廣豐富的音樂理論知識;開設《歌唱》、《演奏》的教師則要有精深的專業技術。因此,理清關系,有利於選修課程的開展與教學的有序進行。
二、實行學分管理:
高中的音樂課程,學生每完成18學時的學習任務,通過考試或考查評價,可獲1學分。每位高中學生需在音樂課中獲得的必修學分為3學分。根據不同模塊的教學容量和要求,不同模塊的學分值為:音樂鑒賞2學分,其餘5個模塊各1學分。學生可通過如下兩種選課方式之一,獲得音樂課的必修學分:音樂鑒賞加其餘任一個模塊,獲3(2+1)學分;音樂鑒賞之外的5個模塊中任選3個不同模塊,獲3(1+1+1)學分。對於具有較強音樂能力並願意在音樂方面繼續發展的學生,在獲得必修學分後,鼓勵選修其他模塊,或繼續深化歌唱、演奏、創作模塊的學習,可獲得選修學分。
為確保高中音樂課程的順利實施,便於學校和教師實際操作,《標准》對課程實施中幾個主要的環節,著重提出了如下建議:
三、不同模塊分步實施的原則:
從目前師資及教學設備等情況看,並不是所有地區和學校都具備同時開齊6個模塊的條件。各地、各校可根據實際情況,對不同模塊分步實施。總的原則是,優先開設有利於面向全體學生的基礎性模塊——「音樂鑒賞」,以保證學生獲得參與現代社會生活應具備的音樂文化素養。在此基礎上,大力開發課程資源,逐步開設其他模塊,積極為高中學生學習音樂提供更大的選擇空間。優先開設「音樂鑒賞」模塊,可使現行課程與新課程之間實現平穩過渡。
四、不同模塊的開設可採取靈活多樣的教學組織形式:
由於不同模塊教育功能、內容、形式及學生選課人數的差異,可根據實際情況組織教學:音樂鑒賞模塊在高中的任一學年開設(通常在高一年級),學生隨所在年級分班,其餘5個模塊,學生可在高二年級時選課。
五、加強對學生選課的指導:
選課前,應將音樂課程不同教學模塊的內容、性質和開課計劃(包括課時安排、上課地點、教材和任課教師等)及時向學生詳加介紹。選課時,音樂教師應和班主任共同對學生選課給予具體指導,以避免學生選課的盲目性。
例1:
音樂課程開設辦法
根據《普通高中課程方案》的要求,學生在高一年級可獲得2個學分,高二年級獲得1個學分,共獲得3個學分。
音樂科經初步研究,擬定高一年級開設音樂基礎模塊——「音樂鑒賞」,每周1課時,共18課時,學生獲得2學分。
高二年級則開設2個音樂的選修模塊:歌唱、舞蹈或戲劇。由2位老師同時授課,1-12班其中12個教學班的學生在高二上學期進行所選修的模塊,每周2學時,完成1個模塊的學習,獲得1個學分; 13-25班的學生在上學期進行另外一科選修,每周2學時,完成1個模塊的學習,獲得1個學分;至此,學生已完成音樂學科的3個必修學分。
音樂課程選擇指導
高中音樂課程的內容有6個選修模塊,根據學校師資以及教學設備的條件,開設「音樂鑒賞」、「歌唱」、「舞蹈或戲劇」3個模塊供學生選擇。
根據《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標准》的實施原則,優先開設有利於面向全體學生的基礎性模塊——「音樂鑒賞」,以保證學生獲得參與現代社會生活應具備的音樂文化素養;建議高一年級開設「音樂鑒賞」模塊,每周1課時,共18課時,學生獲得2學分。
高二則開設2個音樂的選修模塊:歌唱、戲劇或舞蹈。由2位老師同時授課,1-12班選擇選修的模塊,每周2學時,完成1個模塊的學習,獲得1個學分; 13—25班的學生則進行另外一科選修,每周2學時,完成1個模塊的學習,獲得1個學分;至此,學生已完成音樂學科的3個必修學分。(說明:戲劇或舞蹈模塊根據新老師的招收情況而定。)
Ⅲ 楊春林的論文著作
1.1995年11月在上海音像出版社正式出版的電視舞蹈教學片《師范舞蹈教學節目集錦》(—)民族民間舞專集中擔任舞蹈表演工作;
2. 1998年11月獨立編寫教師繼續教育教材《小學唱遊教學指導》一書,並已正式出版;
3.2005年1月論文《論音樂素質教育中以學生為主體的音樂學習過程》發表在《中國當代教育》2005年第1期,中華國際教育出版社出版。
4.2006年6月,論文《論民族地區高師音教專業開設民族器樂選修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發表在全國核心刊物《藝術教育》2006年第8期;
5.2006年12月,論文《〈音樂欣賞〉網路課程的開發與運用》發表在《科學時代》雜志2006年第12期;
6.2007年1月,論文《論高師音樂教育改革中加強基礎音樂教育的重要性》發表在《高教論壇》2007年第1期;
7.2007年2月,論文《高師少數民族器樂課程教學探索》發表在《歌海》2007年第3期;
8.2007年3月,論文《少數民族地區高師多聲部侗壯民歌合唱教學實踐》發表在《科技咨詢導報》2007年第8期;
9.2007年4月,論文《對學生進行綜合能力評價的五種方式》發表在《廣西教育》2007年第4期;
10. 2007年7月,論文《論民族地區高師音教專業開設民族器樂選修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發表在《中國教育教學創新成果集》(第一卷),2007年7月第1版,吉林音像出版社出版;
11.2008年12月,正式出版個人專著《<音樂欣賞>網路課程》,由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和桂林貝貝特電子音像出版社出版;
12. 2009年9月,論文《<音樂欣賞>網路課程的教學策略設計》發表在2008年全國核心期刊《中國成人教育》2009年第17期;
13. 2012年3月,論文《中國網路音樂發展探析》發表在《大眾文藝》2012年第3期;
14. 2012年4月,論文《民族音樂教學中人文精神培育的重要性》發表在《科教導刊》2012年第4期;
15.2012年4月,論文《構建生命化音樂課堂的實踐與思考》發表在《新課程》2012年4月,總第228期;
16. 2012年5月,論文《高校音樂教育研究性教學探索》發表在《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2年第5期。
17.2012年6月,論文《高師民族音樂教學的現狀與對策》發表在《南昌教育學院學報》第6期;
18.2012年7月,論文《<非洲的靈感>音樂風格與成就》發表在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作家》2012年7月下半月刊。
19.2012年7月,論文《民族唱法中聲腔運用的教學探索》發表在《湖北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12年第7期;
20.2012年7月,論文《淺談高校音樂鑒賞課程的教學》發表在《長春師范學院學報》2012年第7期;
21.2012年9月,論文《淺議高校聲樂教學的改進》發表在《赤峰學院學報》2012年第9期;
22.2012年11月,論文《淺析電影音樂對影片的影響及其藝術特徵》發表在全國中文核心期刊《電影文學》2012年第21期,總第570期;
23. 2012年11月,論文《論音樂對電影認知的影響》發表在全國中文核心期刊《電影文學》2012年第22期,總第571期;
24. 2012年11月,論文《高校音樂專業教學組織形式探析》發表在國家級期刊《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2年第11期,第二十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