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歌手蝴蝶
胡蝶振翅飛越迷霧
胡蝶是中國早期影壇最燦爛的明星,是家喻戶曉的「電影皇後」。胡蝶則有著長久的藝術生命,她展現給人的始終是深深的酒窩,含蓄的笑意。
要做自由飛翔的「蝴蝶」
1908年,胡蝶出生在上海提籃橋怡和碼頭附近的輔慶里。當年11月,光緒皇帝和慈禧先後「駕崩」,末代皇帝宣統即位。後來胡蝶的母親還常說:「這丫頭就是老佛爺和皇上駕崩那年生的。」
父親任京奉鐵路總稽查,胡蝶從小跟著父親「跑鐵路」。每到一地,為了能盡快找到小夥伴,她常常模仿當地人口音。幼年的胡蝶對語音極為敏感,這對她以後踏上戲劇之路帶來幫助。母親出生在大家庭,受教育不多,卻很懂得為人處事,胡蝶在《回憶錄》中提到,「她常教育我:『你要別人待你好,首先你要待人好。』她沒有能說出長篇的大道理,但是這句含有哲理、朴實無華的話使我一生受用。當我步入影壇,她又告誡我:『凡事不要爭先,要退後一步,勤勤懇懇地做好自己的本分工作。』」(《胡蝶回憶錄》,胡蝶口述,劉慧琴整理,文化藝術出版社1988年10月出版)
胡蝶16歲時,全家返回上海。這一年上海創辦了中國第一所電影演員訓練學校——中華電影學校,實際這只能算得上演員短訓班,對入學條件無嚴格限制,學時半年,學費低廉,不過教學嚴格,學生每周能在上海大戲院免費觀摩兩部西方電影。著名編劇和導演洪深負責教授表演課。報考中華電影學校時,胡蝶想給自己取個藝名。她原名胡瑞華,考慮改名「胡琴」,轉念一想,胡琴豈不是整天讓人拉來拉去嗎?也不知哪來的一下靈感,腦子里浮現出『蝴蝶』二字,「蝴」與「胡」諧音,當個「蝴蝶」可以自由自在地飛來飛去……
學習結業後,胡蝶在大中華影片公司的《戰功》一片中出演配角,接著在友聯公司的《秋扇怨》中升任主演,綻放著兩個甜甜的酒窩,胡蝶開始嶄露頭角。翌年,胡蝶和天一公司簽訂了兩年合同,拍攝了《白蛇傳》、《孟姜女》、《珍珠塔》、《兒女英雄傳》等十餘部影片。
最「乖」的明星
《白雲塔》是胡蝶進入明星公司演出的第一部影片,另一位女主演是阮玲玉。片中胡蝶曾反串翩翩公子,鼻樑上架一副圓邊眼鏡,阮玲玉演一個小鳥依人卻行為不端的小姐,這是二人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合作,遺憾拷貝今已散失!
攝影場的胡蝶以「聽話」著稱,她很聽導演的話,也很敬業,演戲嚴謹認真,深得明星公司三巨頭張石川、鄭正秋、周劍雲的賞識與喜愛。電影圈是個是非之地,胡蝶時時都很注意自己,力求給人以無懈可擊的印象。
不過麻煩有時會自己找上門來。1931年東北爆發「九·一八」事變,11月20日上海《時事新報》刊出廣西大學校長馬君武作的打油詩,「趙四風流朱五狂,翩翩蝴蝶最當行,溫柔鄉是英雄冢,那管東師入沈陽。」詩中影射張學良因和胡蝶跳舞而不顧抗日,一時流言紛至。此時胡蝶正隨明星公司在北平拍攝《自由之花》等片外景,氣憤的市民找到片場,聲討胡蝶「紅顏禍國」。胡蝶返回上海,在《申報》刊登啟事辟謠,張石川、洪深、龔稼農等明星公司演職員也在報上為胡蝶作證。梅蘭芳還出面表示,九月十八日晚張學良將軍來看他的戲,言下之意將軍與胡蝶跳舞乃無稽之談。後來有消息披露是日本通訊社造謠中傷張學良,馬君武激於義憤,未經查實將胡蝶也牽連進去。
電影皇後,風光無人比
今天提起胡蝶,都繞不過「電影皇後」的光環。從二十年代開始,新聞界及商家常發起明星票選,進入三十年代,這些民間選舉得票最高的幾乎總是胡蝶和阮玲玉,胡蝶多次當選電影皇後,被人成為老牌皇後。影響最大的一次是1933年上海《明星日報》發起的評選,候選女星有幾十人,最後胡蝶獲21334票榮膺「皇後」。「海上聞人」王曉籟等集聚「大滬舞廳」舉行慶典,名義很堂皇:「航空救國游藝茶舞大會」,這比「電影皇後加冕」自然更加光明正大。胡蝶到得很晚,獻唱歌曲《最後一聲》:「您對著這綠酒紅燈,也想到東北的怨鬼悲鳴?」歌詞聽來幾乎有諷刺意味。胡蝶在回憶錄中談及此事只是輕描淡寫:「幾十年來這個象游戲之舉的稱號一直跟著我,這是觀眾對我的愛護,我自己都不敢妄自尊大。」(《胡蝶回憶錄》)
胡蝶從天一公司轉到明星公司後,迎來了全盛期,她的幾部影片都創造票房記錄。《火燒紅蓮寺》是無聲片時代的武俠大片,由明星公司於1928年攝制,改編自平江不肖生的小說《江湖奇俠傳》。該片轟動全城,明星公司贏利頗豐,從1928年到1931年,一直拍到十八集方告收兵,自第三集開始,胡蝶加入劇組,扮演「紅姑」。自從明星公司「放了第一把火」,影壇一片「火燒」,各公司競拍神怪武俠片,片名紛紛冠之「火燒」二字。
1931年3月公映的《歌女紅牡丹》,是我國第一部臘盤發音的有聲片,胡蝶扮演京劇昆伶紅牡丹,由明星公司和百代公司合作錄音攝制。片中穿插京劇片斷,觀眾第一次在銀幕上「聽戲」。因為拍有聲片還處在摸索階段,《歌女紅牡丹》反復試驗,耗資甚巨,上映後盛況空前。
《姊妹花》是又一部票房冠軍之作,胡蝶一人分飾貧富懸殊、性格迥異的雙胞胎姐妹大寶、二寶,當兩個胡蝶同時出現在銀幕上,能想像當時的觀眾該是多麼新奇和驚訝。影片在1934年的上海連映六十多天,打破國產影片上座率最高紀錄。
1935年莫斯科舉行國際電影展覽會,蘇聯當局發給南京外交部的電報中特別指名邀請胡蝶參加,胡蝶隨中國電影代表團共七人一同前往,參展的八部中國影片中,《姊妹花》和《空谷蘭》兩部由胡蝶主演。此行胡蝶還赴英法德意等歐洲各國考察,暢游一路。出遠門前,她特意到阮玲玉家辭行,這竟是兩位影星的最後一次會面。就在胡蝶飽覽異國風情受東道主熱情款待的時候,突然得到晴天霹靂般的消息,阮玲玉一個月前在家中自殺。「倘若人們知道我和她的友誼是如何深厚,就不難想像我當時的悲痛。」(《胡蝶回憶錄》)
尷尬的韻事,為難的選擇
早在友聯公司拍攝《秋扇怨》時,胡蝶和片中男主演林雪懷相識戀愛,1927年3月22日兩人舉行隆重的訂婚儀式,眾多朋友前來道賀。此後胡蝶的電影事業不斷精進成為上海灘頭號女明星,林雪懷卻在影壇日趨沒落,胡蝶自籌一筆錢,給林雪懷在四川路上開設一家胡蝶百貨商店,林雪懷經營不善,差不多把資本耗盡,而且行事日益荒唐。這時,一個叫潘有聲的男人出現在胡蝶生活中,他在洋行做事,有事業心,為人持重,胡蝶的情感天平漸漸離開未婚夫傾向潘有聲。胡蝶與林雪懷從訂婚到解除婚約,可謂滿城風雨,還鬧上法庭。不久林雪懷與他人結婚,就在胡蝶游歐之際,林雪懷轉輾各地就醫無效,旋即病故。潘有聲原有結發之妻,還有女兒,為了胡蝶,他拋妻別女。經過馬拉松式的戀愛,1935年11月23日,胡蝶潘有聲熱熱鬧鬧辦了喜事。
故事卻不像童話中最常見的那一句——「王子和公主從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有一個人,可能是胡蝶最不願提起的。
1937年抗戰全面爆發,胡蝶與潘有聲及家人離開上海到香港避難。1941年底,香港淪陷,胡蝶舉家遷往大後方,在重慶時,傳出胡蝶被戴笠軟禁霸佔。關於這個敏感話題,知情者言之鑿鑿,而胡蝶在回憶錄中只一筆帶過曲意迴避。戴笠是國民黨軍統首腦,人稱特務頭子,權傾一時。被戴笠看上的胡蝶,委實十分為難。如斷然回絕,無異以卵擊石,戴笠很可能對丈夫潘有聲不利,甚至橫加殺害,對於習慣搞暗殺的戴笠,胡蝶不得不小心提防。可是如答應戴笠的求婚,和潘有聲正式離婚,這也是胡蝶所不願的,她不願委身屈從。1946年3月17日戴笠從青島乘專機赴滬轉渝,飛機失事,摔死在南京近郊。這一趟絕命之旅,據說戴笠是要去上海和胡蝶結婚的,他的意外死亡,卻解救了胡蝶。
這期間,如何安撫丈夫潘有聲,如何應對戴笠,都非常之難。胡蝶需要的不僅是智慧,還有堅韌,和不得已的委曲求全。面臨難關,身陷飛短流長,胡蝶沒有像阮玲玉一樣選擇一條不歸路,可能因為有家庭的支撐,她不至於像阮玲玉那麼絕望無助。
抗戰勝利後第二年,胡蝶一家又遷居香港。拍電影之餘,胡蝶幫助丈夫潘有聲開了一家暖瓶廠,生產蝴蝶牌暖水瓶,後來,潘有聲身患癌症,臨去世前,所辦暖瓶廠和一家洋行已形同倒閉。1959年,胡蝶重回銀幕,主演的《街童》、《兩代女性》等影片使人們又看到了這位電影皇後的風采。1960年,她主演的影片《後門》還獲得日本第七屆亞洲影展最佳影片獎。1975年胡蝶移居加拿大,1989年4月23日,胡蝶因中風並發心臟病,在溫哥華謝世。
2. 蝴蝶組合是三個人還是四個人
4個 「蝴蝶組合」的四名成員JJ,朗朗,薇薇,紋紋是在成千上萬人的面試中脫穎而出的,經過公司」海選」淘汰剩下十數名候選,然後再集體集訓、考試、培訓之後,成為代表東方華採的第一組團體藝人。取名「蝴蝶組合」代表著一個成長過程並追求夢想的故事。在這之前,他們是一群努力的毛毛蟲,期待她們在經過冬天的試煉後,變成美麗且耀眼的蝴蝶,同時也能夠在流行歌壇產成一股「蝴蝶效應」。 從蝴蝶組合《飛雪》在各大門戶以及專業音樂等網站上線以來,備受網友關注和追捧,點擊率、評論量等人氣指數直線上升。褒貶雖不一,但對這首歌曲表示肯定,對蝴蝶組合表示接受和支持的網友還是占據絕對主力。一度甚至出現新歌人氣趕超經典老歌的情況,這似乎與《飛雪》這首歌曲本身的魅力有關,但也不可忽視蝴蝶組合在這之前靠動畫形象便積淀下來的人氣。 《飛雪》這首歌在網路正式上線之前,便曾以動畫的形式在網路上有過亮相,那時便得到了眾多網友的喜愛,各項人氣指數累計已過十多萬,而此時,蝴蝶組合不過是以四隻毛毛蟲的動畫形象出現在網路上,對網友而言,只聽到了她們的聲音,而並沒有看見她們真正的形象。也許正是這個為蝴蝶組合的正式亮相奠定了一定的人氣基礎。 朗朗資料介紹 生日:2月8日 星座:水瓶座 身高:166cm 體重:45kg 民族:漢族 籍貫:長沙 學歷:中央戲劇學院 專長:唱歌 表演 創作 作品: 電影: 《阿桃》 飾 阿桃 電視劇: 《 青春期檔案 》飾 朗朗 《愛就愛了》 飾 電影演員 《 輯毒英雄》 飾 白小羽 M V : 《 把你當成我的家 》 平面: A ONE 攝影機構專屬模特 中國移動平面 小溪流雜志封面 蝴蝶組合里的隊長 負責任同時具有統合與協調能力 水瓶座的平和與博愛 在她身上都可以清楚看到 喜愛創作與細膩心思 極具創作才華與潛力 蝴蝶組合 JJ資料介紹 生日:8月29日 星座:處女座 身高:160cm 體重:44kg 學歷:紐約曼哈頓學院 專長:唱歌 小提琴演奏 從小在美國長大的她 沒有太洋派作風卻溫柔婉約 處女座追求完美的個性 對自己很要求也很讓人放心 個性沉靜 堅毅獨立 喜歡思考生命與學習 小提琴拉的很好。 很有氣質的女生 蝴蝶組合 紋紋資料介紹 生日:2月22日 星座:雙魚座 身高:166cm 體重:45kg 民族: 漢族 籍貫: 遼寧 學歷:北京電影學院 專長:唱歌 表演 主持 跳舞 彈琴 作品: 電視劇: 《墨攻》飾王妃 《 封神榜 》飾賈氏 《 我要長大 》飾婷婷 廣告: 怡達果醋 卡迪那 新浪 北京首創擔保公司企業宣傳片 佳士護眼燈 平面: 《 男人裝 》 《時尚》 獎項:首屆愛浪杯中國國際廣告模特大賽冠軍 第二屆愛浪杯中國國際廣告特大賽形象代言 她是個愛漂亮的小女生 在團隊里的年紀最小 有過多次的社會體驗 她有豐富的創造才能和想像力 浪漫而富於幻想的個性有著一股擋不住的魅力 教人不愛她都不可能 蝴蝶組合 薇薇資料介紹 生日:3月25日 星座:牧羊座 身高:168cm 體重:44kg 民族::漢族 籍貫: 南京 學歷:上海戲劇學院 專長:唱歌 表演 主持 作品: 平面: 雜志《 昕薇》06年4月刊 廣告: 瘦身廣告拍攝 音樂劇: 《 變身怪醫 》 飾女一號露西 獎項: 歌舞劇《 周璇 》劇組選角比賽第一名 2007亞洲小姐網路賽區」璀璨之星」 南京電視台美麗女主播選拔活動優秀獎 從小就是老師心目中的好學生 自愛且喜歡幫助身邊的人 擁有牧羊座的沖勁與熱情 還多了份堅持與沉穩 因為有過豐富的表演經驗 在台上頗有大將之風
3. 我是滿族人``請問滿族人什麼特徵
滿族 據一九九八年統計表明,新疆現有滿族1萬8千餘人,他們散居全疆各地。大部分是在清朝被調派到新疆駐防的八旗兵丁的後代,也有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由內地遷入的。他們的衣食住行、風俗習慣和漢族基本相同。大部分從事教育、衛生和機關工作。新疆滿族人通用漢語漢文,很少有人會說滿語滿族是中國主要少數民族之一,新疆的滿族主要集中於烏魯木齊、伊犁、昌吉、哈密、奇台等地,主要與漢族混居。
辛亥革命以前,滿族男子都剃去周圍長發,束辮垂於腦後,穿馬蹄袖袍褂,兩側開叉,腰中束帶;女子頭頂盤髻,佩帶耳環,足著高底花鞋,穿寬大的直筒式旗袍,喜歡用綢緞在袖邊、領邊、衣襟等處飾以各種花邊。現在男子均穿制服和西裝,女子旗袍已演變成為中國婦女的服裝。漢滿男女穿戴服飾趨於一致。
清朝政府從東北地區發往西域屯田戍邊的滿族八旗兵丁的後代,現在以從事農業生產為主。族本稱滿洲,屬東胡的一支,發祥於白山黑水之間,其族源可上溯至周代的肅慎,漢代為挹婁,南北朝時期為勿吉,一直到金、元時期的女真。明代女真分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等三大支。
滿族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的創立者,滿族來到開山南北是清朝西陲開拓事業勝利進展的產物。清代滿族只稱名,不露姓民國以後才將姓提出來,且多為漢姓。由於長期的交往融合,新疆滿族除了忌吃狗肉、忌戴狗皮帽、逢節日婦女穿旗袍之外,其餘生活風俗習慣、衣食住行和漢族已基本相同。
滿族人喜歡吃粘食,餑餑是滿族人祭祀中必備祭品。因為它便於攜帶並且經俄。八旗兵打仗,用它做軍糧。它至今仍是滿族人待客的最好主食。因季節不同做法有別,春做豆面餑餑,夏做蘇葉餑餑,秋冬做粘糕餑餑。豆面餑餑,是將大黃米或小黃米用水浸泡磨面蒸成。同時將黃豆炒熟磨面,餑餑蘸豆面,呈金黃色,又粘又香。蘇葉餑餑,是將粘高粱米用水浸泡磨面,將小豆煮爛成豆沙,包人蘇葉中蒸成。蘇葉為農家所種,味清香。粘糕餑餑,也是將大黃米、小黃米用水浸泡磨面蒸成,內可夾小豆泥,食用時蘸糖或油煎。
滿族人習慣養豬,每年春節殺的年豬,把一部分肥肉腌在壇子里,以備一年的吃用。其餘的用來改善生活,款待來客。最習慣吃的是白肉、血腸、豬肉、酸菜粉條。吃飯時,把做好的菜連鍋端上,將飯桌中間可自動開合的圓板拿下,鍋坐在桌上,桌下放一火盆,對准鍋底加熱。有的人家備有寬沿大火盆,將萊鍋坐在支起來的鐵架上。火苗徐徐升起,菜鍋嘟嘟作響,眾人盤膝圍坐,從鍋中直接夾菜,面前放一醬碟(放在火盆沿上)用來調味。
逢節慶日,滿族人都吃餃子,陰歷除夕年飯必吃手扒肉。滿式糕點獨具風味。如「薩其瑪」就是至今仍受人們歡迎的糕點之一。
習俗
滿族人孝敬長輩,注重禮節,在路上遇見長輩,要側身微躬,垂手致敬,等長輩走過再行;不但晚輩見了長輩要施禮,在同輩人中年輕的見了年長的也要施禮問候。親友相見,除握手互敬問候外,有的還行抱腰接面禮。過春節時要拜兩次年,年三十晚上拜一次,為辭舊歲,年初一再拜一次,叫迎新春。
滿族傳統住房一般為西、中、東三間,大門朝南開,西間稱西上屋,中間稱堂屋,東間稱東下屋。西上屋設南、西、北三面炕,西炕為貴,北炕為大,南炕為小,來客住西炕,長輩多住北炕,晚輩住南炕。
忌諱:室內西炕不得隨意坐人和堆放雜物;忌打狗、殺狗和忌食狗肉;不戴狗皮帽、不鋪狗皮褥,忌 諱戴狗皮帽或狗皮套袖的客人。
婚俗
滿族婚禮既帶有本民族濃厚的特點,又融合了不少漢民族的風俗禮節,一般地講要經過以下程序: 訂婚:滿族青年男女訂婚有兩種形式。一是男女青年的家長是熟人或朋友,相互了解,有意做親,便托媒人給子女許訂終身,有的是男方向女方求婚,有的是女方向男方求婚。另一種是男女雙方互不認識,托媒人為子女訂婚,並由媒人轉交雙方的"門戶貼",開具雙方的旗佐、履歷、姓氏、三代。此外,還要互相檢驗生辰八字。
放定:即遞財禮。分放大定和放小定兩種。放小定是未來的媳婦拜見姑母兄嫂等男方家至親時,得到財物。放大定叫做「過大禮」,俗稱「下大菜」,就是選擇吉日,男方將聘禮送到女方家。結婚前一日,送親的要喝「迎風酒」。新娘則離家到男方借好的寓所住宿,俗稱「打下發」。次日清晨,女方家用彩車送親,由其哥哥護送。彩車到新郎家時,洞房門前的地上放有一火盆,讓喜轎車抬著新娘從火盆上經過,俗?quot;過火避邪"。為趕走或殺死隨轎而來的鬼怪,新郎要向轎門虛射三箭;也有實射的,但一般都是朝轎底射,以免傷著新娘。接著,新娘被人扶出轎來到天地前,同新郎一同向北三叩首,俗稱「拜北斗」。拜完北斗後舉世聞名行「撇盞」儀式。即頭戴紅蓋頭的新娘和新郎,面朝南跪在院中神桌前,桌上供豬肘一方、酒三盅、尖刀一把,薩滿單腿跪在桌前,一面用滿語念經,一面用尖刀把肉割成片拋向空中,同時端酒盅齊把酒潑到地上。主要目的是乞求上蒼保佑新婚夫婦,使他們子孫滿堂,白頭偕老。舉行完以上這些儀式後,新娘由全科人(即父母子女俱全的人)攙進洞房。新娘過門坎時,在門坎上放有一副馬鞍,新娘必須從上面跨過去。新房的床鋪必須全科人鋪設,洞房鋪好後要在房內奏樂,稱 「響房」。新娘入洞房時,一小女孩手拿兩面銅鏡,對新娘照一下,然後把銅鏡掛在新娘的前胸後背。接著,另一小女孩遞過兩只錫壺,裡面盛有米、錢等,新娘或抱在懷里,或夾在腋窩,俗稱「抱寶瓶」,又叫「抱保媒壺」。當新娘在床上坐穩後,新郎用秤桿把罩在新娘頭上的紅布揭去,叫做 「揭蓋頭」。接下來便是夫妻喝交杯酒,吃合喜面、長壽面或子孫餑餑等。
節慶
傳統節日主要有春節、元宵節、二月二、端午節和中秋節。節日期間一般都要舉行「珍珠球」、跳馬、跳駱駝和滑冰等傳統體育活動。
頒金節:是滿族「族慶」之日。1635年農歷10月13日,皇太極發布諭旨,正式改族名「女真」為 「滿洲」,這標志著一個新的民族共同體的形成。1989年10月,在丹東「首屆滿族文化學術研討會」 上,正式把每年的12月3日定為「頒金節」。
4. 如何評價民國第一美人蝴蝶
胡蝶(1908年3月23日—1989年4月23日),原名胡瑞華,出生於上海,中國內地女演員。
▪1995
中國電影世紀獎女演員獎[13](獲獎)
▪1986
第二十三屆
金馬獎
終身成就獎
(獲獎)
▪1960
第七屆
亞洲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獎
後門
(獲獎)
▪1933
第一屆
電影皇後
(獲獎)
胡蝶為人落落大方,一洗女兒之態,性格深沉,機警爽利。十之五六若寶釵,十之二三若襲
民國第一美女胡蝶
人,十之一二若晴雯 。(中國章回小說家,鴛鴦蝴蝶派代表作家張恨水 評)
胡蝶一生飾演過娘姨、慈母、教師、演員、娼妓、闊小姐、勞動婦女等多種角色,她的氣質富麗華貴、雅緻脫俗,表演溫良敦厚、嬌媚風雅,多次被觀眾評為「電影皇後」。她橫跨默片和有聲片兩個時代,成為20世紀三四十年代中國最優秀的演員。真實的胡蝶已經遠去了,但銀海中的那隻胡蝶卻依然在翩翩起舞。她上下翻飛,輕靈動人。(《齊魯晚報》 評)
胡蝶是以演技和美貌深得人心的電影演員,留在世間的影像讓她流芳百世。胡蝶性格溫婉,柔情若水。她優柔,包容,對命運順從。她愛美,愛物質,愛虛榮。老天賞賜給她的美貌讓她的虛榮心輕易地得到收成,同樣,她的美貌也給她帶去樣貌平凡的女人不能觸及的苦難。胡蝶同時又是達觀的,這達觀讓她有接納之心。所以,她像一枝柔韌的蘆葦一樣活了下來,風雨中輕盈挺立。她有獨到的倔強在她的命裡面 。(搜狐青島 評)
5. 影後胡蝶怎麼死的 電影演員胡蝶的死因是什麼
她從小即對表演感興趣,十六歲那年成為中華電影學校的學生,畢業後與影星林雪懷相愛,終至訂婚。後胡蝶成為家喻戶曉的明星而林雪懷的生意卻困頓不堪終至放縱墮落,胡蝶無奈,走上法庭,解除了婚約。後胡蝶去北平折外景,被日本特務陰謀誣陷,說她在「九·一八」之夜和張學良跳舞而被報紙中傷為「紅顏禍水」,此時洋行職員潘有聲深愛著胡蝶,在胡蝶榮登影後之後,兩人終成眷屬。抗戰爆發,胡蝶一家避居香港,香港滄陷,胡蝶全家又輾轉逃到重慶。後偶遇戴笠,戴笠一見鍾情,竟使胡蝶潘有聲咫尺天涯,胡蝶被幽禁,被迫和戴笠同居。戴笠一心想和胡蝶結婚,卻沒想到抗戰勝利後卻因飛機失事死於非命。胡蝶重新和潘有聲相聚,後來全家移居香港。幾年後,潘有聲病逝,胡蝶移居拿大。1989年4月23日胡蝶在加拿大溫哥華安然長逝。她留下的最後一句話是:「蝴蝶要飛走了。」
6. 電影明星蝴蝶!!!
胡蝶(1908-1989)原名胡瑞華,1908年生於上海,原籍廣東。1924年考入上海電影學校第一期演員訓練班。胡蝶從影近半個世紀,主演了百餘部影片。她在影片中的出色表演為她贏得了三十年代初「電影皇後」的美稱。她是中國早期的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
16歲考入中華電影學校,從此步入影壇。由於她聰明靈巧、勤奮好學,很快就在中國影壇走紅。1928年進入明星影片司,主演了轟動一時的武俠影片《火燒紅蓮寺》及《啼笑姻緣》、《空谷蘭》等名片。1931年她主演了中國第一部蠟盤配音片《歌女紅牡丹》(1931),成為當時紅極一時的電影明星。
胡蝶的表演生涯一直從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末延續到六十年代,然而她最輝煌的時期是在三、四十年代。三十年代初,她主演了中國第一部有聲片《歌女紅牡丹》,她把一個忍受丈夫虐待與壓榨而毫無反抗、心地善良又有幾分愚昧的女性刻畫得相當成功。在第一部左翼電影《狂流》中,她塑造的秀娟不但富有反抗精神,而且內心世界十分豐富,受到好評。她主演的《姐妹花》是她表演藝術的高峰。在影片中,她一人飾演有著不同生活道路的雙胞胎姐妹大寶、二寶,把兩個身份懸殊、性格各異的女性刻畫得非常成功。這部影片三十年代在國內打破國產影片有史以來上座率的最高紀錄,後來到東南亞、日本、西歐諸國演出,也大獲好評。
1935年胡蝶隨中國電影代表團參加莫斯科國際電影展,成為我國第一位出國訪問的女明星;胡蝶從國外歸來後寫了一本游記《歐游札記》,立即成為風行一時的暢銷書。
1959年,她又因主演了香港邵氏公司的《後門》一片而獲第七屆亞洲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獎。同年此片獲得日本文部大臣的特別最佳影片獎。
1975年移居加拿大,1989年病逝,終年81歲。胡蝶飾演過娘姨、慈母、女教師、女演員、娼妓、舞女、闊小姐、勞動婦女、工廠女工等多種角色,她的氣質富麗華貴、雅緻脫俗,表演上溫良敦厚、嬌美風雅,一度被觀眾評為「電影皇後」。胡蝶橫跨默片和有聲片兩個時代,成為三、四十年代中國最優秀的演員之一。
獲獎情況及代表作:
《狂流》《鹽潮》《姊妹花》《空谷蘭》《夜來香》《苦兒流浪記》《後門》1960年《後門》一片獲第七屆亞洲電影節最佳影片金樂獎,胡蝶獲最佳女主角獎,同年此片獲得日本文部大臣的特別最佳影片獎。
1995年在紀念世界電影誕生100周年,中國電影90年中獲中國電影世紀獎:女演員獎
7. 吳京,汪蘇瀧,佟大為是漢族人嗎
您好,吳京、汪蘇瀧、佟大為的民族都是滿族的。
相關資料:
1、吳京,1974年4月3日出生於北京,畢業於北京體育大學。中國內地影視男演員、電影導演,中國電影家協會副主席。
佟大為
8. 為什麼說胡蝶是民國第一美女
說到民國的美女們,我們或許會想到林徽因、陸小曼、阮玲玉等人,殊不知真正名副其實的民國第一美人是她——胡蝶。
胡蝶1908年生人,畢業於中華電影學校,是橫跨中國默片時代和有聲片時代的電影皇後,中國第一部有聲電影“歌女紅牡丹”就是由她主演。在民國時期,她一開始的演技並不算上是最好的,名聲也算不上好,她能這么成功,全仰仗於她自己的事業心。
所以我比較傾向於當時的胡蝶與戴笠在一起是她半被迫半自願的,戴笠的凶名在外手裡也有權,又是自己的骨灰級粉絲,如不從,自己一家會遭受生命也不得而知。
而如果和戴笠在一起,戴笠許諾,可以給自己的丈夫特開一條經商通道,讓自己家可以過的更好一些,戴笠的確說到做到,胡蝶的丈夫也因此賺了不少錢。直到戴笠飛機失事,胡蝶才和她丈夫再次團聚。胡蝶到死也沒有說過她和戴笠到底是一種怎麼樣的關系,世人也就無從知曉了。
胡蝶的晚年
胡蝶的晚年在台灣度過,她一直沒有放棄她的演藝事業,年紀大了的她,也非常准確的找到了自己的定位,也再次憑借《後門》大火。在一次媒體采訪中她也澄清了當時與少將張學良的緋聞,說道:“我要澄清事實,以免將來的歷史,永遠錯誤下去。”對於別人提出的與當時同在台灣的張學良見上一面,她說:“專程拜訪就不必了,既未相識就不必相識了。”這種從容,優雅,坦然,不得多見。
胡蝶要飛走了
胡蝶最終活到了81歲,相對於另一個電影明星阮玲玉,只活到了26歲,她絕對算得上那個年代的長壽。她一生經歷過太多的,有榮耀,有詆毀,甚至於有謾罵,可她始終坦然,因為她知道這是她的事業所必須承受的。離開這個世界時她也不多做辯駁,只說:“胡蝶要飛走了。”
9. 江青和蝴蝶是同一時期的電影演員嗎
不是,江青不過是文工團的:演員,蝴蝶比江青早她才是著名的電影演員呢。
10. 中華民國選美大賽相貌美麗的阮玲玉為何落後胡蝶
民國時期第一次選美活動是由陳蝶衣發起,定名為「電影皇後的選舉大會」。最後胡蝶以21334票評為第一名,而阮玲玉只得第三名。說到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眾參與的選美活動,不得不提到陳蝶衣。陳蝶衣是流行歌曲之王,比較有名的歌曲《南屏晚鍾》、《鳳凰於飛》、《我的眼裡只有你沒有他》均出自他手。可就是這樣一個寫流行歌曲的男子,早期卻是個辦報人。民國時期的小報也競爭激烈,陳蝶衣15歲就在《新聞報》做實習生,20歲在編輯部作校對,後來在辦報上摸索出一點經驗。隨著中國電影的發展,陳蝶衣就想能不能辦一份與娛樂有關的報紙。《明星日報》誕生後,並沒有預期的銷售量,雖賣大洋一分也還是賣不動。為這事,陳蝶衣還很郁悶。有一次,陳蝶衣下班回家,路途侯車,聽得幾個人議論胡蝶與阮玲玉誰更美,爭執不下,竟吵了起來。這給了陳蝶衣一個啟發。既然是明星日報,為何不搞個選美活動,這樣不是能與大眾共鳴互動嗎?有了這個想法,陳蝶衣馬上行動,這個選美活動定為「電影皇後的選舉大會」。這個選舉活動一直持續兩個月,為了刺激讀者參與進來,陳蝶衣還想到一個妙招,就是把投票讀者的名字與明星的票選同時刊在每天的報紙上,這樣,讀者在看報時,會更關心選舉的進程。 在這期間,明星公司的胡蝶、聯華公司的阮玲玉及天一公司的陳玉梅選票遙遙領先其他演員。最後,胡蝶以21334票評為第一名,而阮玲玉只得第三名。此後,在1934年的十大影星選舉中,胡蝶當選的是最美麗的女明星,而阮玲玉則被選為演技最佳的女明星。半個世紀之後,胡蝶在回憶錄中對自己當選影後之事曾經做過簡要的記敘:蝴蝶 阮玲玉 「1933年另一件有趣的事是選舉電影皇後,這是因美國電影女明星瑪麗·皮克福特得了第二屆奧斯卡最佳女演員金像獎後,就有'電影皇後'之譽。瑪麗·皮克福特來滬訪問後,《明星日報》也在每日報端附印選舉票,把收到的選票放入特製的選舉箱,並且鄭重其事,當眾開票,由於我的票數最多,就得了這個稱號。幾十年來這個像游戲之舉的稱號一直跟著我,這是觀眾對我的愛護,我卻不敢妄自尊大。」看看老照片,不難發現,胡蝶的姿色並不在阮玲玉之上,阮玲玉本人比照片還要美麗,在過去的一些電影片花中,阮玲玉秀氣中有一種嫵媚,內里的妖嬈與悲哀的性情並存,是很讓男人迷惑的。胡蝶臉盤大,雖是端莊,卻不耐看,甚至稍嫌粗笨。胡蝶並未以天下第一的姿色,卻獨得第一美女的稱號,原因何在?說起來,胡蝶還是比阮玲玉更會做人吧。她們也是共事過的。在影片《白雲塔》中,導演張石川要胡蝶演一個正派的小姐,要阮玲玉演一個品質比較壞的小姐。原因是導演喜歡胡蝶,因為胡蝶聽話,是有名的乖少女,讓她咋演就咋演。阮玲玉卻總喜歡按自己的體會演繹角色,這難免會與導演發生爭執。導演一煩,就不願給她好角色演,甚至後來都不願重用她。阮玲玉失意之中,只好換到聯華公司。聯華公司雖也重用阮,但這個公司的新派人物比較多,更加關注的是演員的表演,而不是選美這類帶有娛樂性質的事情。所以,也不會去為阮玲去買選票。而胡蝶在的明星公司,則極力吹捧胡蝶。他們捧胡蝶,還因為胡蝶性格好。在各種派別紛爭中,胡蝶總是保持沉默,不參與意見。與人相處總是周到友好。阮玲玉更情緒化一些。不管怎樣的渠道,胡蝶在當選為最美麗的女明星之後,得到的實惠是數不盡的。當時的一些雜志報紙關注胡蝶的一舉一動,把胡蝶的打扮從頭到腳分析給讀者看,以她作為最美麗的範本。而胡蝶的酒渦成為美的標質,她的影像紛紛出現在廣告畫中,甚至這種美一直延續到她去香港之後,還以胡蝶牌暖水瓶為丈夫做生意用之。究竟什麼樣的女人才算第一美女?是姿色、名氣還是好的人際關系?就說當今的美麗級天後張曼玉、鞏俐以及章子怡,誰又是真正的第一美女呢?就連西施、貂嬋、楊貴妃也不過是一個時代的產物罷了,如果放在今天,她們的姿色未必傾國傾城,就如胡蝶,民國的第一美女在隔了70年的歲月之後,很多人連她是誰都不再知曉。可在上個世紀的三十年代,處處可見胡蝶的芳姿靚影,如此招搖,而阮玲玉只是她身邊那朵最沉默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