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求80年代抗戰題材的兒童電影
小刺蝟奏鳴曲(1983年) 導 演:琪琴高娃 編 劇:姚雲 主 演:車萊西 麥德 劉迪 金風 阿比芭·阿里特拉奧雷 上 映:1983年 地 區:中國大陸 顏 色:彩色 類 型:劇情片 小刺蝟奏鳴曲 (1983)故事梗概 在中國某地的一所療養院。非洲兒童魯蒙托和歐洲兒童婷卡來到中國,他們的父母是來中國學習中醫的,在結束學習前夕,他們決定讓孩子們不去幼兒園,盡情玩幾天,並要他們每天學說中國話。在療養院附近的農村裡,住著一個六歲的孩子,名叫豆豆。他從小和爺爺生活,特別喜歡喂養各種小動物。有一次,他捉到一隻小刺蝟,他細心地用糖和小果子喂養。可小刺蝟只愛吃爺爺種的西瓜,於是他常到西瓜地摘熟西瓜喂小刺蝟。這事被爺爺發現,抓住了小豆豆。爺兒倆拽來拽去不料小刺蝟趁機逃跑了,急得小豆豆到處找。結果小刺蝟跑到竹林里,被魯蒙托和婷卡發現帶回家中喂養。魯蒙托的媽媽和婷卡的爸爸告訴小夥伴,刺蝟是大自然的產物。婷卡在練吹風琴時,小刺蝟隨著音樂動起來,婷卡不知不覺地奏出一段"小刺蝟奏鳴曲"。魯蒙托和婷卡到瓜園為小刺蝟買瓜,和豆豆結成了好朋友。但豆豆發現他們喂養的刺蝟正是自己丟失的,於是與魯蒙托打起架來。
『貳』 經典抗戰老電影有哪些
一、《一江春水向東流》(1947年)
電影內容:上海某紗廠女工素芬,賢淑善良,在夜校讀書時結識教師張忠良,結為夫婦。婚後一年,抗戰爆發,孩子呱呱墜地,取名抗生。忠良參加救護隊,奉命隨軍轉移。
『叄』 適合中小學生看的兒童抗日戰爭電影
1、《小兵張嘎》。
一部很有特色的兒童題材影片,這部影片真實自然地塑造了一個性格鮮明的少年英雄形象。影片的構圖精緻、簡煉,盡量防止和隱蔽一些繁瑣的線條,力求人物和主要線條的突出。
2、《閃閃的紅星》。
於1974年10月1日上映。該片講述了在1930年至1939年艱難困苦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少年英雄潘冬子的故事。
3、《雞毛信》。
影片主要講述了龍門村的兒童團長海娃奉命給八路軍送雞毛信的路上所發生的故事。影片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第一部反映中國少年兒童在抗日戰爭時期的對敵斗爭的兒童影片。
4、《二小放牛郎》。
由北京電影製片廠與安徽電影製片廠共同出品的一部抗戰電影,張馳執導,丁儼、沈丹萍、李加西等主演。該電影講述了抗日戰爭時期放牛娃王二小與敵人鬥智斗勇並最終英勇犧牲的故事。
5、《狼牙山五壯士》。
該片講述了抗日戰爭期間,五位八路軍戰士為掩護老百姓和主力部隊轉移,與數十倍於己的日本侵略者激戰一天,最後全體縱身跳下懸崖的故事。
『肆』 求一部中國抗戰時期的電影,男主角是台灣人,叫海生,因為小時候救了一個日本小孩,和那個日本小孩一起長
片名:我是中國人 導演:劉觀偉 主演: 李乾銘 顏丹晨 黃一飛 張岩 類型:戰爭 / 愛情 / 劇情 / 冒險 地區:大陸 上映日期:2011年9月16日 劇情介紹 講述的是一個特別的抗戰故事。來自台灣的青年海生(李乾銘飾)深受二戰時期日本軍國主義思想的影響,滿腔熱忱的參加了日本特別縱隊奔赴大陸參戰。但是,當他親眼目擊了日軍殘殺中國平民的暴行後,他卻一心只劇照(11張)想逃回家鄉。在回鄉的路上,海生遇到寧毓(顏丹晨飾)等四個女孩。迫於無法,海生容許送她們去已被佔領的南京城。一路上,海生不只要維護著寧毓四人,還要規避特別縱隊隊長山本一郎的追殺,最後,四個女孩中只有著日本血緣的櫻子活了下來。當櫻子也看清了日本軍人的真實面目後,海生決議奮力掩護櫻子突出日軍的重圍……該片情節迂迴,扣人心弦,愛國與反戰主題交錯其中,可謂一場愛與火的戰歌。
『伍』 找一部抗戰兒童電影,是講一個孩子和一隻狼狗的,那個孩子被日軍吊了起來,是狗救他的
貌似叫<黑馬>
編劇:華永庄、黃旭初
導演:羅真、華永庄
主要演員:彭斌、王磊、張志德、陸石、梁程
故事梗概:
抗日戰爭時期,在皖南山區清河鎮,有一對孤兒天星和葫蘆,他們棲身山洞,以乞討為生。與之相伴的是一條愛犬,名叫黑馬。一天,天星討飯回來,黑馬在茅草叢中發現了一個滿身血污,昏迷不醒的人。天星叫黑馬喚來葫蘆,設法將其拖回了山洞。原來,這是一位新四軍戰士,名叫方剛。他們冒險到鎮上買葯,還到山上尋草葯為方剛治傷,並討飯給他吃。日子一天天過去了,方剛的傷勢逐漸好轉,當他得知還有其他同志被俘,歸隊的念頭越來越急切。天星和葫蘆商量瞞著方剛去找新四軍,當天星和黑馬帶領新四軍小分隊回來時,方剛已被"黃狗子"抓走了。帶隊的陳參謀決定,先抓一個舌頭,摸清情況再做下一步安排。葯店裡,保安團周連副仍在"守株待兔"。天星大搖大擺地走了進來,嚷嚷著要給哥哥買治傷的葯。周連副疑心大起,揪住天星要去看他"哥哥",天星順勢將他帶出小鎮。周連副萬沒想到自己成了新四軍的俘虜,根據他交待的情況,陳參謀帶小分隊連夜摸進了保安團部,天星、葫蘆和黑馬密切配合,順利救出了方剛和其他被俘的新四軍傷員。明媚的陽光下,天星、葫蘆和黑馬歡快地在沙灘上跑著、跳著,他們慶幸自己有了新的生活。
『陸』 紅色革命電影有哪些兒童可以看
一、《雞毛信》
《雞毛信》是1954年由上海電影製片廠攝制,石揮執導,蔡元元、蔡安安、舒適等人主演的一部抗戰故事片。影片主要講述了龍門村的兒童團長海娃奉命給八路軍送雞毛信的路上所發生的故事。影片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第一部反映中國少年兒童在抗日戰爭時期的對敵斗爭的兒童影片,也是中國第一部獲國際大獎的兒童影片。
五、《地下少先隊》
1949年,上海某中學學生江大成被反動的朱校長借口出售《新少年報》開除。在黨的地下工作者楊明老師誘導下,走上了革命道路。呂小可、陳玉珍等在江大成影響下,把被查封的《新少年報》改為牆報在學校出版,並秘密散發傳單,喚起人們的鬥志,終於迎來了上海的解放。在雄壯的少先隊隊歌中,少年兒童們舉行了庄嚴的入隊儀式,江大成為新隊員繫上了紅領巾。
『柒』 尋找一部國產兒童抗戰老電影的名字
戰爭子午線
100%正確,採納前請注意回答時間
著名導演馮小寧所執導的一部抗日題材作品,該片通過對孩子們直接投入戰斗的描繪,深刻表現了戰爭的殘酷性,烘托出悲壯而昂揚的民族精神,引發人們對「戰爭與和平」這一人類文化永恆主題的深層思索。該片通過領袖與兒童、母親與孩子的闡述,揭示了戰爭與人性的關系,並擺脫了以往兒童人物形象在戰爭片中「革命小英雄」的創作窠臼,令其更易為小觀眾所理解和接受。
『捌』 抗日題材的兒童片都有哪些
1、王朴
王朴,也叫作王璞。王朴生於1929年,犧牲於1943年,河北省完縣人。他住在太行山石嶺下的河北省完縣野場村,11歲被大家推選為兒童團團長,犧牲時只有13歲。
王朴誕生在村裡一戶貧苦農民的家庭里。在他開始懂事的時候,日本強盜發動了「七七」盧溝橋事變, 侵佔華北,戰爭的火焰燒到了他的家鄉太行山。日寇燒殺搶掠的兇殘行為,讓王朴幼小的心靈燃起民族仇恨的烈火。
2、海娃
12歲的龍門村兒童團團長海娃每天一面放羊,一面放哨,監視著前邊平川地里敵人的據點。一天,炮樓里的鬼子進山去搶糧食了,只剩下「貓眼司令」和幾個鬼子兵。
民兵中隊長老趙畫了一張攻打炮樓的路線圖,並寫了一封信准備把它交給八路軍張連長。老趙把送信的任務交給了兒子海娃。海娃一看信封上面插了雞毛,知道是十分重要的,他趕著一群羊作掩護送信去了。
沒想到,海娃在山溝里碰上了鬼子,他靈機一動,把雞毛信拴在了「老頭羊」的尾巴里,瞞過了鬼子小隊長。一路上海娃受盡了折磨。深夜海娃好不容易從睡得像死豬一樣的鬼子的腿縫里溜了出來。他趕到羊圈裡,小心地把雞毛信取了下來,一口氣跑了幾里路。
後面偽軍也追來了,海娃又被他們抓回去。他把鬼子帶到了一條山路上,鬼子的騾馬不能爬陡峭的山坡,海娃乘機拚命往山上爬,愈爬愈遠,鬼子開槍打中了海娃的手。海娃忍著疼拉開嗓子喊「八路軍叔叔……」就這樣,海娃經過千辛萬苦終於把雞毛信交給了張連長。
3、張嘎
在鬼子的一次突襲中,嘎子的奶奶為掩護八路軍被鬼子打死。八路軍偵察連連長鍾亮也被鬼子抓走了。嘎子悲痛欲絕,他決心報仇,毅然出發去尋找打鬼子的地區隊伍。
在路上,他誤把游擊隊排長羅金保當作漢奸,想繳他的槍而鬧出笑話。後來,人小鬼大的嘎子喬裝打扮成賣西瓜的小販,用木頭槍繳了胖墩翻譯的「真傢伙」。
為了不讓隊長把槍收回去,他竟動了「嘎」氣,將槍藏到了老鴰窩里,因而受到批評關了禁閉。經過區隊長的教育,嘎子認識了自己的錯誤。在一次戰斗中,他受了傷在老鄉家裡修養。游擊隊攻打敵人崗樓時,他偷偷從老鄉家裡跑回參戰,不幸在進城偵察時被捕。
在敵人面前,嘎子剛強不屈,並在戰斗中逃了出來,他配合游擊隊拔掉崗樓,救出了鍾亮。勝利了,區隊長代表部隊表揚了嘎子,獎勵給他一支真正的手槍。嘎子高興極了,最終成了一名出色的小偵察員。嘎子的家鄉也解放了。
4、雨來
秋天,鬼子又開始掃盪。爸爸媽媽留下雨來一個人在家,雨來趴在炕上念識字課本,忽然聽到街上咕咚咕咚有人跑,雨來把書塞在懷里就往外跑。他剛邁出門檻,就進來一個人。他抬頭一看,是交通員李大叔,隨後聽見鬼子嗚哩哇啦地叫。
李大叔忙把缸搬開,跑進洞里,小雨來趕緊把缸搬回原處。雨來剛到堂屋,鬼子就硬闖了進來。雨來為了掩護李大叔,他在敵人的引誘和嚴刑拷打下,堅強不屈,把敵人氣得暴跳如雷,嗷嗷地叫:「槍斃!槍斃!拉出去!」這時河邊響起幾聲槍響。
敵人走後,鄉親們來到河邊尋找雨來,雨來的朋友鐵頭等幾人都哭了,老人們含著淚,說:「有志不在年高。」鐵頭說:「我們沿著河沿往下找雨來的屍體吧!」
5、王二小
1942年10月25日,日本鬼子又來「掃盪」,走到山口時迷了路。敵人看見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帶路。王二小裝著聽話的樣子走在前面,為了保護轉移的鄉親,把敵人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
突然,四面八方響起了槍聲,敵人知道上了當,氣急敗壞之下,將王二小用刺刀刺死了。機智勇敢的小英雄王二小,就這樣被日本侵略者殘忍地殺害了,犧牲在淶源縣狼牙口村,年僅13歲。
『玖』 一部抗戰電影,一個護士的回憶,十幾歲的大兵帶著一群孩子
戰爭子午線
『拾』 有一部以抗戰為題材,講述了一位母親犧牲自己救自己孩子的故事,好象是趙雅芝演的,是哪部電影啊急
一樓的《五月八月》,這部片子葉童提名金像獎最佳女配角。
導演:
杜國威 Raymond To
主演:
葉童 Cecilia Yip
林泉 Lam Chuen
徐忻辰 May Xu
類型:劇情
更多外文片名:
May & August
Wu yue ba yue
片長:Hong Kong:88 min
國家/地區:香港
對白語言:粵語
上映日期:2002年11月21日 香港
官方網站:
劇情梗概:五月和八月是一對姐妹倆,她們本來生活在一個幸福的家庭,爸爸在中學教書,媽媽美麗聰慧,家裡還有奶奶。
時局轉劣,人心惶惶。鄰居麗麗一家要外出避難。孩子們有些依依不捨,這讓媽媽很是擔心,於是開始做一些避難准備——讓兩個孩子練習快跑……可是,日本軍隊進城後不僅封鎖全城,而且大肆屠殺。逃亡的鄰居不是被槍殺,就是受重傷。媽媽更是憂心忡忡。
家裡斷糧了,爸爸不得不冒險上街闖一闖,打算用衣物換取糧食,小狗阿寶尾隨其後。全家人焦急地等待著爸爸的歸來,最終等到的是阿寶叼著爸爸的一隻手臂。媽媽傷心欲絕,可是面對著一家老小,她更要堅強起來。於是,她把閣樓的梯子劈掉,改為密室。然後將阿寶放逐河流,以免引起日本兵的注意。
夜裡,日本兵逐門逐戶地殺掠,五月家也未倖免。奶奶被打死,媽媽慘遭蹂躪,躲在閣樓里的姐妹倆逃過一劫。這時候,八月卻發燒了。媽媽只好冒險出外求葯,不想再失去媽媽的五月緊跟其後。不幸在回來的路上,母女倆遭到一小隊日軍的追捕。為了兩個女兒的,媽媽引開了日軍的注意。五月親眼看著媽媽被十數只日軍的魔爪拉去……
從此,五月開始了照顧妹妹的責任。被教會難民營里的修女收留了一段日子後,姐妹倆終於見到了舅舅,來到了鎮江。一天,五月、八月、天寶表哥跟婆婆前去拜佛。在蘆葦岸邊,五月認識了喜愛畫畫的男孩方毅。在他的素描里,展示的都是駭人的屍體、殘骸斷臂、血紅河水……原來方毅也是南京城逃亡出來的的孤兒。從此兩個人成了好朋友。
日軍終於打到了鎮江,舅舅被炸死,舅母、婆婆帶著天寶離開鎮江,無奈留下了姐妹倆。五月、八月、方毅三個孩子,堅強地生活在一起。
方毅告訴她們,父母們已經被燒化成灰塵,形成了煙雲,然後又變成了雨水,落在長江里。於是,他們來到長江岸邊,和爸爸媽媽說再見。五月把這些話告訴給南下的孤兒們,孩子們對著滔滔江水大叫:「媽媽——我愛你!」五月終於放聲大哭,把心中的抑鬱盡泄於風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