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影視作品中,有哪些堪稱壞到骨子裡的角色
在《延禧攻略》中,蘇青飾演的「爾晴」是個十足的反派,劇中的她為了喜歡的人,用盡手段傷害別人,心腸歹毒簡直是壞到骨子裡了,飾演爾晴的女演員蘇青的演技非常的好,成功地將爾晴演成了一個人人喊打的角色。
在《延禧攻略》中,誰能想到一心為皇後著想,情同姐妹的人最終能變那麼的壞,不僅害死了皇後,甚至還做出了很多瘋狂的事情,蘇青本身是一個長相好看,身材很不錯的女明星,出演了這些角色之後,更是讓我們大家看到了蘇青精湛的演技。
2. 電影,裡面寫一個啞女與鋼琴、愛。她有個女兒。場景有大海。不是中國的。
格蘭,一座鬱郁蔥蔥的小庄園里,有一個叫艾達的嬌弱女子。她從六歲起就沒再開口說過話,誰也不知道為什麼。她的父親說:這是一種黑暗的技能,終有一天會毀了她!可艾達並不在意,她只喜歡彈琴——應該說她痴迷於彈琴,一刻也不能離開它。艾達有一個九歲的小女兒,叫弗洛拉,弗洛拉天真活潑,沒有一刻能安靜下來,可她卻是艾達與外界溝通的橋梁。這天,父親把艾達嫁給了一個住在紐西蘭、素未謀面的男人,那男人說,她不能講話對他沒有影響。他將自己比作神,說:「神愛啞的東西,為什麼我不能?」艾達認為這樣再好不過,反正在她看來,嫁給誰都無所謂。
不久,艾達帶著弗洛拉和她那架最心愛的鋼琴來到了紐西蘭的一個小島。抵達當天,由於天氣不好,她的未婚夫沒能來接她們,粗魯的水手卸下她們的行李後,就一走了之。只留下艾達和弗洛拉兩人孤零零地站在岸邊,茫然地面對著一片大海,心中充滿孤獨和恐懼。
第二天一早,艾達的未婚夫斯圖爾特帶著鄰居貝恩斯和一幫毛利人來接她們。斯圖爾特個子很高,體格魁梧,樣子彬彬有禮,看得出是個紳士。可不知道為什麼艾達很怕他,每當他一靠近,她便會不自覺地往後縮。斯圖爾特是個很實際的人,他不理解艾達為什麼要大老遠地帶架鋼琴,那有什麼用呢?他決定把它留在海岸。這令艾達非常生氣,她不顧一切地與他爭執,堅持要把鋼琴帶走,這惹來毛利人的一陣陣嘲笑。最後,斯圖爾特不耐煩地對艾達說:「鋼琴不能帶走,你還是准備好吧,以下的旅程很艱苦,樹會有刺,泥在某些地方會很深。」說完,他便不再理睬艾達,徑自帶著人踏上回家的路。艾達只得無奈地跟在後面,不時地回頭看看被孤零零地丟在沙灘上的鋼琴,眼神中滿是憂郁,彷彿失去了能代她表達情感的最親近的朋友。
斯圖爾特一家並不怎麼喜歡艾達,總是拿她來開玩笑,但她似乎並不在意。弗洛拉能言善辯,編造了一個奇特動人的故事。她說她的先父是個德國作曲家,他與媽媽相識的時候,媽媽是個歌劇演員,他們非常相愛,總喜歡在林中唱歌。可有一天,當他們正在林中醉心地歌唱時,突然颳起了巨風,一道閃電擊中了她爸爸,他就像火把般燃燒起來,同時媽媽也被轟啞了,再也沒說過話。大家被這奇特的故事感動了,開始同情艾達。
斯圖爾特和艾達在一場暴風雨中倉促地舉行了婚禮,婚禮一片忙亂,艾達淋得像個落湯雞,可她卻並不在意,一心掛念被丟在海灘上的鋼琴。婚後不久,斯圖爾特便留下艾達獨自去巡視農場。他剛走,艾達便迫不及待地帶著弗洛拉去找貝恩斯。
貝恩斯是他們的鄰居,一個人住在樹林深處的小木屋,人看起來很兇,鼻樑和額頭上紋有印地安式的圖案,那天就是他跟斯圖爾特一起去接艾達的,所以,艾達希望他能帶她們去沙灘,可貝恩斯似乎並不想這樣做。他擋在門口,並沒有讓她們進去的意思,艾達懇求他帶她們去一趟海灘,就去一趟,她只想去看看鋼琴,可他卻皺著眉頭說:「對不起,我沒時間。」隨後就砰地一聲把門關上了。雖然貝恩斯很不合作,可艾達並不想就此放棄,她和弗洛拉默默地站在木屋外,久久不肯離去。午後的樹林十分安靜,不時傳來小鳥的叫聲,細碎的陽光透過樹葉映到地上,好像在地上鋪了一地的鑽石,一切都是那麼寂靜。這樣過了許久,貝恩斯從木屋走了出來,一臉的冷漠,但卻出人意料地默默套好馬鞍,帶著艾達和弗洛拉去了海灘。
此時的海灘分外寧靜,海浪被落日染得一片金黃,一波接一波地湧向沙灘。能再次見到鋼琴,艾達欣喜若狂,她輕輕地愛撫著它,彷彿那是已失去了多年的瑰寶。她貪婪地觸動著琴鍵,久違的笑容又重現在她的臉上。弗洛拉看起來也非常高興,在母親的琴聲下,翩翩起舞,猶如一隻會飛的精靈。貝恩斯被這動人的一幕感動了,久久不願移開視線。
回到家後,艾達很久不能從那天的喜悅中回復過來,她在木桌上刻上琴鍵,把它當作鋼琴來彈。這令大家很不理解,尤其是剛剛回來的斯圖爾特,他被艾達的舉動弄糊塗了,以為她一定有什麼病。他想:或許就因為這,她才不說話的,他相信假以時日他定會治好她,到那時候他們之間會產生感情,這一天不會太遠的!
一天,斯圖爾特正在院子里劈柴時,貝恩斯來了,他一見面就對斯圖爾特說:「小河那邊的八十畝地你看怎麼樣?」
斯圖爾特放下斧頭,不解地問貝恩斯:「你在想什麼?我沒有錢了。」
「我想用那塊地換你那架鋼琴,我很想學學琴,想讓艾達教教我。」
斯圖爾特更加不解:「就是海灘上那架鋼琴?你那不是塊沼澤地吧?」
「當然不是,那塊地很肥沃。」
斯圖爾特似乎想再次確認一下他所聽到的,繼續問:「怎麼從來沒聽說你喜歡彈琴呢?」
貝恩斯聳了聳肩,沒再說什麼,等待著斯圖爾特最後的回答。斯圖爾特思索了片刻,確信他不是在開玩笑,便欣然應允了。艾達得知這筆交易後非常惱火,她非常強硬地用手語向斯圖爾特表示:「鋼琴是她的,她絕不允許任何人碰它。再說貝恩斯是個粗人,他怎麼懂彈琴呢?」斯圖爾特向她解釋道:「正因為他不懂才要你去教嘛,教了不就會了嗎?」艾達聽說還要讓她教那個人,簡直快被氣瘋了,她不停地砸東西、撕衣服,以表示她的不滿。這也激怒了斯圖爾特,他一把掀翻桌子,沖著艾達粗暴地說:「你不能一直這樣,我們已經是一家人,有時要做點犧牲,你也不例外,你必須教他,我言出必行!」說完就狠狠地甩上門走了,艾達只能用怨恨的眼神死死盯著那扇門,恨死了斯圖爾特,但卻不得不順從這筆該死的交易。
貝恩斯僱人把鋼琴搬了回來,還請了調琴師把琴調好,一切都准備好了,他一心期盼艾達能早日到來。艾達極不情願地來到貝恩斯的小屋,她躲在後面,讓弗洛拉和貝恩斯說話:「媽媽說她不能用走音的琴來教,所以由我來彈幾個音階,你學著練練手指。」弗洛拉坐下彈了幾個音階,驚奇地發現琴已被調好了,門外的艾達也聽出琴被調好了,興奮地沖進小屋,彈了彈鋼琴,發現琴確已被調好了,她疑惑地看著貝恩斯,想聽聽他的解釋,而貝恩斯卻只沖她欣慰地笑了笑。
艾達終於決定由她親自來教貝恩斯,她讓弗洛拉問他想學些什麼,貝恩斯只是聳聳肩說:「我先不彈了,我寧可邊聽邊學。」
這令弗洛拉感到很不解:「要學琴是一定要練習的!」
他不在乎地說:「我只想聽。」雖仍不明白貝恩斯到底是什麼意思,但艾達實在無法抗拒鋼琴的誘惑,彈起了鋼琴。一串串美妙的音符回盪在木屋,大家專心地聽著、感受著。
晚上回到家,艾達和弗洛拉悠閑地躺在床上聊天,弗洛拉一再央求她再講講爸爸的事兒:「爸爸是個教師嗎?你們怎麼交談啊?」
艾達溫柔地用手語告訴她:「我不用和他交談,我可以將思緒傳給他。」
「你們怎麼沒結婚呢?」
「他後來也變得害怕了,我們變得不再能夠交流。」話還沒說完,斯圖爾特走了進來,嚇了艾達一跳。雖然他溫柔地對她說:要給她一個睡前吻,但艾達仍害怕地拒絕了他。結婚以來,她一直拒絕與他同床,始終跟弗洛拉睡在一起,斯圖爾特感到很無奈,沮喪地走出了房間。
艾達和弗洛拉開始每周去小木屋幾次,但她對貝恩斯始終很冷淡。這是一個陰雨天,她們來到小木屋,弗洛拉獨自一人留在屋外跟狗玩,艾達進入屋內為貝恩斯彈琴。完全把自己置身於音樂中的艾達,那麼美麗,那麼嫻靜!貝恩斯目不轉睛地看著她,一種不可遏制的沖動促使他俯下身,輕輕地吻了下艾達的脖頸。艾達被這突如其來的舉動嚇壞了,邊尖叫邊沖向門口。貝恩斯也搞得手足無措,忙喊住她:「等一等,不要害怕,我沒有惡意,剛才我只是一時沖動。我有個辦法可以讓你取回鋼琴,你不是一直想要回鋼琴嗎?」
看到艾達漸漸冷靜下來,他繼續道:「我想和你做個交易,在你彈琴時我想做點事兒。」
艾達聽到他的話氣壞了,拔腿就要走,貝恩斯趕緊攔住她,補充道:「只要你滿足我的要求,你就可以拿回鋼琴,你認為怎麼樣?每一次你可以取回一個鍵。」
能取回鋼琴的誘惑對艾達來說實在太大了,從6歲那年她就一直用鋼琴在表達她的感情,沒有了鋼琴也就沒有了生命,她陷入了深思,輕輕地撫摸了一下鋼琴,隨後很堅決地對貝恩斯表示:要每一次換一個黑鍵,貝恩斯答應了。
艾達開始頻繁出入小木屋,但對貝恩斯一直很冷淡。每次她都會把弗洛拉留在屋外自己玩,這令弗洛拉很不開心。木屋內,艾達總是忘情地彈奏鋼琴,貝恩斯在一旁靜靜地聆聽從她手指下傳出的陣陣美妙音樂,欣賞她優美的身姿,體驗著這份享受。每當艾達離開後,他都會脫下襯衣,赤身裸體地用襯衣一遍又一遍地擦拭鋼琴。夕陽越過窗子流進屋內,灑在他成熟厚實的身體上,他用赤裸的身體來感受屋內艾達無處不在的甜美氣息,用粗糙的雙手輕輕地撫摸那光滑的表面,彷彿那是艾達光潔白皙的皮膚。
斯圖爾特一直都很忙碌,既要照看農場,又要幫忙准備聖誕節的演出,這令他和艾達更加疏遠,他惟有默默地期待能有一天她會不再怕他,他們的關系終有一天會改善!這天,艾達像往常一樣來到小木屋,忘情地彈奏鋼琴。突然,貝恩斯對她說:「把裙子拉高一點。」艾達感到一種屈辱,可想想她的鋼琴,她還是不情願地提高了裙子。貝恩斯跪了下來,躺在鋼琴下面的地板上,輕輕地撫摸艾達只露出一小塊肌膚的小腿,能碰觸到真實的艾達令他很滿足。他極盡溫柔地撫摸她,但這卻令艾達感到渾身戰栗,身體發出了本能的反應,但她拚命控制住自己,使自己看起來好像沒有任何反應。
那次之後,每次艾達來到小木屋,貝恩斯都會溫柔地提出一些要求,這令艾達感到在被羞辱,但為了早日拿回心愛的鋼琴,她總會默默地忍受下來。這一次,貝恩斯提出要看她的手臂,艾達雖然很生氣,但一想到鋼琴,她還是照做了。看到艾達修長、白皙的手臂,貝恩斯情不自禁地低下了頭,充滿柔情地親吻了它。艾達對他的舉動很生氣,惡狠狠地瞪著他,他馬上提出用兩個鍵來交換,艾達默許了。得到應允後,貝恩斯開始忘情地親吻艾達,完全陶醉在這真實的感受中。身體里一陣陣巨大的戰栗使艾達陷入了一種眩暈的迷幻之中,她試圖用理智來抗拒這種誘惑,但無濟於事。她痛恨自己的這種反應,只有用激昂的琴聲來表達她屈辱卻無奈的情緒!
貝恩斯對艾達越來越迷戀,有一天在艾達彈琴時,他不自禁地抓起她脫下的衣服,用力嗅著她留下的味道。他這樣令艾達很生氣,惡狠狠地瞪著他,伸出手要他把衣服還給她。此時的艾達令貝恩斯更加迷醉,他不自覺地抓住了她,艾達拚命掙扎想要擺脫他,貝恩斯急忙說:「我只想和你穿著衣服躺一會兒,用三個鍵來交換,怎麼樣?」雖然他的要求一次比一次過分,但為了鋼琴,艾達考慮了一下,向他表示要用五個鍵來換,貝恩斯同意了。隨後,艾達毫無表情地趴在床上,貝恩斯溫柔地抱著她、撫摸她,而她自始至終一動不動、目光呆滯。
艾達越來越恨貝恩斯,覺得他總是在羞辱她,可為了早日取回鋼琴,她一而再地忍受了他的無理要求。貝恩斯對艾達卻更加迷戀,總會想到她,盼著她的到來。甚至有一次,當有人勸他娶個妻子時,他斷然拒絕,口口聲聲說自己已有一個美麗的妻子,根本就不需要再娶,那時他想到的就是艾達。
一轉眼,聖誕節快到了,人們聚集在禮拜堂,准備舉行一場演出來慶祝這盛大的節日。斯圖爾特和艾達早早來到了禮拜堂,找了個沒人的地方坐了下來。不一會兒,貝恩斯也來了,挑了個艾達附近的位子坐了下來。斯圖爾特看到他後,友善地邀請他挨著艾達坐,艾達卻馬上用手按住旁邊的空椅子,冷冰冰地瞪著他,明顯表示不歡迎他坐下來,無奈貝恩斯只得重新坐回原來的位子。演出開始了,台上,演員們用心地演繹著一個又一個《聖經》里的故事;台下,斯圖爾特自然地抓起了艾達的手,艾達卻溫柔地順從了。看到他們那麼親熱,貝恩斯不由得妒火中燒,憤然離座而去。看到貝恩斯生氣地走了,艾達臉上不經意地露出了笑容,心中有一種報復的快感。
演出過後不久,艾達照例和弗洛拉來到小木屋,弗洛拉一個人留在門外,艾達進入小木屋。屋內空無一人,艾達很納悶貝恩斯怎麼會不在,環視了一下四周,她輕輕地拉開了內屋的一扇布簾,卻驚奇地看到貝恩斯赤身裸體地站在那兒,緩慢地一步步向她走來。貝恩斯看起來還在因那天的事兒生氣,嚇得艾達連連後退,一直退到了鋼琴邊,她不自禁地摸了一下鋼琴。仍沒消氣的貝恩斯猛然按住她的手,說什麼也不松開,說:「十個鍵,我要不穿衣服地躺在一起,只是躺著。」艾達看了看她的鋼琴,又看了看貝恩斯,開始默默地解衣服,很快衣服全部落在了地上,露出了她雪白晶瑩的胴體,金色的陽光灑在那雪白的胴體上,使她看起來像個美麗的女神,只是女神的眼神始終冰冷,沒有感情!艾達毫無表情地躺在床上,貝恩斯走了過來,溫柔地親吻她、撫摸她,好像在膜拜聖潔的女神,充滿感情。艾達卻無動於衷,一動不動地躺在那兒,完全像在接受一項任務。艾達這樣令貝恩斯很難過,他推開了艾達,說:「你這樣令我感覺自己像個嫖客,你走吧,不必再來了!」艾達感到非常委屈,快速地穿上衣服,含著眼淚離開了。屋內發生的一切,都被好奇的弗洛拉看到了,但她並沒說什麼,只是在一次與斯圖爾特一起幹活時,不經意地提到:「你知道為什麼貝恩斯總學不會彈琴嗎?」斯圖爾特疑惑地看著她,「她根本就不讓他彈,只彈自己喜歡的,有時他們還什麼也不彈。」斯圖爾特被弗洛拉提醒了,開始注意艾達。
貝恩斯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已深深地傷害了艾達,他很自責,他內心原本是希望她快樂的,為了表示他的歉疚,他主動把鋼琴給她送了回去。艾達越來越搞不懂貝恩斯要做什麼了,先是逼她做一些她不願意做的事兒,現在又一聲不吭地把鋼琴送了回來,他到底想要做什麼?她發現她根本就不了解他。
鋼琴雖然回來了,可艾達卻並沒有想像中那般快樂,她陷入了另一個漩渦,終日鬱郁寡歡,不再像以前那樣迷戀鋼琴,有的時候竟只站在窗口發呆。斯圖爾特搞不明白她到底怎麼了。雖然他也試圖與她親近,溫柔地對待她,但好像都是白費,她似乎離他越來越遠。艾達也不明白自己是怎麼了,她也曾嘗試與斯圖爾特做愛,但她只願意自己撫摸斯圖爾特,卻忍受不了他碰她,他的撫摸似乎不如貝恩斯的能讓她心安,能激起她身體中的本能。
艾達越來越憂郁,也更不願與人接觸,自從那次後她也沒有再見到貝恩斯。一天下午,她偶然聽說貝恩斯病了,便不假思索地奔到了小木屋,但卻沒有注意到斯圖爾特隨後跟來了。看到艾達再次出現在小木屋,貝恩斯感到很意外,可禁不住賭氣地說:「鋼琴都還給你了,你還來做什麼?」艾達一言不發地兀立在那兒,目不轉睛地看著貝恩斯,在她的注視下,貝恩斯禁不住害羞地說出了隱藏了很久的話:「我愛你,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完完全全地得到你,感受一下你的關懷,但你卻總是那麼毫無感情地對待我,我很難過,你走吧,不要再來了!」聽到他這么說,艾達很吃驚,一時沒反應過來。貝恩斯見她無動於衷,便發狂般地打開門,大吼:「滾,不要再來了!」艾達強忍住淚水,給了貝恩斯一個耳光,隨後拚命地捶他,失聲痛哭。貝恩斯緊緊抱住了她,終於明白了原來她內心也是愛他的。貝恩斯難以抑制內心的喜悅,忘情地親吻艾達,兩顆壓抑許久的心終於走到了一起,他們在極度亢奮中達到了愛的高潮。然而,這一切都被悄悄跟來的斯圖爾特看在了眼裡。
回到家後,艾達仍陶醉在幸福之中,並沒有注意到斯圖爾特。斯圖爾特假裝若無其事地與艾達交流,試圖與她親熱,但艾達只是恐懼地逃離他。他被激怒了,像瘋子似地把艾達房間的所有窗戶用木板封死,把她關在房間里,不許她出來。但艾達並沒因此而屈服,仍像往常那樣拒絕斯圖爾特。
艾達的不屈服令斯圖爾特無可奈何,他明白封閉的木板只能留住她的人,卻留不住她的心。所以,他決定拆掉木板,給艾達自由,也再給彼此一個機會,他想艾達也許不會再去見貝恩斯了。他像往常一樣去地里幹活,艾達抑制不住對貝恩斯的思念,派弗洛拉把一個刻有「我愛你」字樣的琴鍵給貝恩斯送去。弗洛拉對此極不情願,走到半路卻跑去找她的繼父。嫉妒的火焰焚燒掉了斯圖爾特的理智,他將琴鍵狠狠扔到地上,舉著斧頭奔回了家。艾達正在刺綉,他發瘋似地將她拖出門外。這時,外面下起了滂沱大雨,他強迫艾達跪下,怒不可遏地質問她:「你愛他嗎?說,你到底愛不愛他?」艾達毫不畏懼,倔強地怒視著他。早已失去理智的斯圖爾特按住艾達的右手,舉起斧頭剁了下去。艾達失去了一隻手指,鮮血混著雨水從木樁上流下來,濺到了跑來的弗洛拉身上。弗洛拉嚇壞了,發出撕心裂肺的哭喊:「媽媽——」
艾達艱難地站起身,面無表情,在泥水中走了幾步,終於無力地再次倒了下去。斯圖爾特命令弗洛拉把剁下的手指交給貝恩斯,大吼:「告訴他,不許再來找她,否則我就殺了她!」弗洛拉被嚇壞了,在大雨中一邊狂奔一邊哭喊,來到貝恩斯的木屋。貝恩斯預感到艾達一定有什麼事發生,焦急地問道:「別哭,告訴我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弗洛拉邊哭邊把艾達的手指交給了他,哭叫著:「他叫你別再去找她了,不然他就殺了她!」貝恩斯驚呆了,他怎麼也沒想到事情居然會弄成這樣,看著心愛的人受到傷害,他心如刀絞,但卻又無計可施。絕望中他只能拚命地捶打大樹,發狂般地吼叫。
已恢復理智的斯圖爾特守著仍昏迷不醒的艾達,看著她一臉痛苦的表情,內心也是無比痛苦。他在她耳邊溫柔地說:「我的確做得太過分了,那是因為我太愛你了,我只是想剪斷你的翅膀,讓你不會再飛走!」艾達終於睜開了眼睛,目不轉睛地盯著他,好像在請求他放過她,又好像在告訴他:即使殺了她,她也絕不會改變。斯圖爾特這一次終於讀懂了她,他絕望了!夜深人靜,一身疲憊的斯圖爾特來到貝恩斯的家,嫉妒地盯了他一會兒,最後,無奈地開口說:「你帶她走吧,走得越遠越好,再也不要回來了!」
等艾達的傷稍微好點,貝恩斯便帶上她和弗洛拉離開了紐西蘭,當然他們中也絕少不了那架鋼琴。水手們都不理解他為什麼一定要帶著那架笨重的鋼琴,很不方便,也很危險。但是,他堅持要這樣做,說那是艾達的生命。兩個相愛的人終於走到了一起,航行途中,他們溫柔地握住彼此的手,真真正正地感受著對方的存在。可鋼琴實在太重了,在它的壓迫下船不停地搖晃。艾達看了看她的鋼琴,雖不舍,但還是決定把它丟下海以減輕船的負擔。貝恩斯說什麼也不同意,但最終卻拗不過艾達,叫人把它丟下了海。艾達目不轉睛地盯著慢慢落入水中的鋼琴,依依不捨。在捆鋼琴的繩圈就要滑入水中時,她一不小心踏進了繩圈,一瞬間,繩圈套住了她的腳,艾達隨鋼琴一起跌入了大海。這毫無預警的一幕把船上所有的人驚呆了,艾達隨鋼琴越墜越深,那麼安詳,那麼美麗!此時,她想到了貝恩斯,想到了弗洛拉,出於一種本能的求生慾望,她開始拚命掙扎,最後,終於掙脫右腳上的繩索,浮出了水面。貝恩斯趕緊將她拉上船,緊緊摟在懷里,一輩子也不想再失去她!
貝恩斯和艾達來到了一個新的城市,開始了嶄新的生活。貝恩斯給她做了個銀手指,這樣,她便又可以彈琴了,她開始教城裡的孩子們彈琴,也慢慢地開口學習說話,一切都變得非常美好。在夜晚的時候,她常常會夢見她的鋼琴:它靜靜地沉睡在大海的墳墓里,有時候,她也會像魚和水草一樣在它上面游來游去,海底下是那麼的安寧,那才是真正的沉默,深深地埋藏在海底……
3. 女主特別嬌弱的電視劇或電影,求推薦
精武門
主演:李小龍苗可秀田俊衣依
導演:羅維
類型:動作劇情武俠經典
看點:熱血功夫民國香港伸張正義
時長:69分鍾
年代:1972
地區:香港
語言:英語 漢語普通話
別名:Fist of Fury
簡介
4. 娜塔莉·因布魯吉莉亞,演過哪些電影
《澳洲偶像 第三季》2011
冬歇期 (2009)
憨豆特工 (2003)
馴鹿總動員 (2002) 聲音演出
律法之地 (1993)
左鄰右舍 (1985)
秘密警察的球 (2006)
娜塔莉·安博莉亞(Natalie Imbruglia),1975年2月4日出生在澳大利亞的新南威爾士,她父親是義大利人,母親是澳大利亞人。Natalie Imbruglia是一個「演而優則唱」的成功案例。17歲時因參演紅極一時的肥皂劇《鄰居(Neighbours)》而成名,她在這電視劇里一直演到1994年。然而Natalie認為她自己的興趣是音樂而非電視劇,1996年毅然離開了家鄉到英國的倫敦發展。
事實證明她做了一個明智的選擇。到了英國之後,Natalie便與一家唱片公司簽約,1997年推出了她個人的首支單曲「Torn」。單曲由The Cure的貝司手Phil Thomalley操刀製作,一經推出就登上了排行榜的冠軍寶座,在寶塔尖上傲視群雄長達14周之久,在英、美、澳洲等地的銷量超過百萬。於是,一位名不見經傳的小歌手Natalie Imbruglia一夜之間紅遍全球。
1998年Natalie Imbruglia推出了她的首張專輯《Left Of The Middle》,全球銷量超過7百萬張,在The Cure樂隊的Phil Thornalley的幫助下,她發展出了自己的風格,令整個歐洲迷倒。 為了證明自己不是僅有漂亮的外貌,Natalie於2001年11月推出了她自己參與創作的第二張專輯《White Lilies Island》,其中的主打歌《That Day》,《Wrong Impression》等,都是英國電台的熱播曲。這張專輯里的歌是她當年在英國和美國之間來回巡演的期間寫作的。
2002年她演唱的一首由The Smashing Pumpkin樂隊的Billy Corgan寫作的歌,被收到電影《Stigmata》里。2002年12月,她參加了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的Rumba音樂節。同年她成為了歐萊雅的代言人,也演出了自己的第一部電影,《Johnny English》,在裡面她和「憨豆先生」對戲。
2005年她帶著第三張專輯Counting Down The Days又回到了排行榜。單曲《Shiver》是當年英國電台被播放最多次的單曲。
2007年推出新歌加精選專輯《Glorious:The Singles 97-07》,第一支單曲《Glorious》已經在世界各地發行。
大家對Natalie Imburglia的一般印象,就是那個在著名的肥皂劇《Neighbours》里的Beth。但是如果你聽過她的第一支單曲《Torn》的話,相信你會一改從前那些對肥劇演員轉行成歌手的惡劣印象,並驚訝於她天賦優美的歌喉。當然Natalie的外型不在話下,再加上她在首張個人專輯里展現過人的歌喉,保證會在各地造成一股新的旋風。這次,大家沒有機會嘲笑從Ramsay Street硬轉行成歌手的演員了。
繼Minogue的妹妹,Jason Donovan及一堆的藝人之後,Natalie也從英國的肥皂劇演員一躍而成偶像歌手。但她認為自己並不適合」偶像歌手」這樣的形象。她說:「如果唱片公司硬要我唱些俗濫的流行歌曲的話,我是鐵定不會接受的。因為我的歌聲根本就不適合拿來唱流行歌曲。」而且在先天條件如此優秀的狀態下,純粹演些肥皂劇,對她來說,根本就是一種浪費。 從十六歲開始,Natalie就常態性的在《Neighbours》擔任一角。兩年之後,她戲里的角色Beth Brennan已成為最受歡迎的人物。現在她回頭看看,發現自己實在不應該在這出戲里待這么長的時間。在1997年11月Sky Magazine里的訪談中,她提到了一點戲里腳色的爭執,也提到在拍戲期間過度放縱的飲食造成略過豐腴的身材。但在她離開Neighbors之後,她減肥成功,外型大大改變。從一個體態豐滿的青少年蛻變成嬌弱的二十齣頭嫵媚的性感女性象徵。
但她對自己在離開Ramsay Street之後的外型並不十分滿意。所以她把慣有的中長度發型剪短。她說:「我離開Neighbors之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頭發剪短。因為在過去兩年他們都不準我改變發型。我不太喜歡一直維持營光幕上一樣的造型。我比較喜歡男性化的造型,我也喜歡看起來像男人的女人,我的打扮很男孩子氣。」
雖然打扮的像個男人,Natalie這個名字卻一直與David Schwimmer(大衛·修蒙)連在一起。她與David Schwimmer這位全美最紅的男明星之一的關系,頗受媒體的注意。但最近他們分手了。分手之後的Natalie更能將自己的全副精神放在她剛起步的歌唱事業。過去的一年,她與前Cure團員Phil Thornally及製作人Nige Godrich(曾與Radiohead合作),共同努力籌備這張男性搖滾風味濃厚的最新專輯。
作《Torn》這支新單曲的Thornally說:「Natalie想要做的是不同於一般pop/R&B/soul等等型態的東西。有太多藝人只想做簡單的流行音樂。所以她這樣向上的態度實屬難得。」這位義大利裔的歌手深受Rickie Lee Jones、Joni Mitchell和Shaun Colvin等藝人的影響。在她的音樂里也不難發現上述藝人的影子。
其實在剛離開Neighbors時,Natalie推掉了某家唱片公司的合約。因為她覺得事情來得太快了一點。在Neighbors里一慣的嘻笑怒罵似乎對她現在成熟的形象有些許不良的影響。但現在的她已經脫離過去,可以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了。在她的專輯里,我們可以感到她成熟的另一面,有如一個」昨日死,今日生」的全新藝人。自此,Natalie要脫胎換骨的重新出發,致力於她的音樂事業。
她所屬的唱片公司RCA,也是百分之百的支持她。她說:「RCA不會把我當成一個綁著線,可以任意操縱的木偶。他們百分之百的支持我追求心裡想要的音樂。我覺得非常高興。真的。」Godrich談到Natalie的音樂,他說:「這是種可以慰藉人們心靈的音樂,流行感十足,商業化十足。我想有很多東西會是Alanis Morissette所屬的唱片公司在市場上達不到的成就。」
《Torn》這首以原音吉他弦律為底,情感豐厚的聲音為主的單曲將在1997年11月3日在英國正式上市。原本預定在10月13日發行的新單曲,不知為何而有所延遲。1998年1月及才會上市的專輯,相信到時可以隨著單曲的強大威力而有不錯的成績。雖然出道自演員,但她過去的演藝生活不會影響她的歌唱生涯。在此我們希望她不會成為媒體的另一個犧牲者。我相信大家都感覺得到她想要擺脫過去的心。
5. 電影《英雄若蘭》即將上映,這部劇有著怎樣的演員陣容
這部劇的主演有劉筠燃和肖宗靈。
在國慶檔,多部以戰爭故事為題材的作品均得到了較好的社會回應和票房成績,其中以長津湖最為突出,它直接將觀眾們的家國情懷推向了高潮,也讓吳京再次獲得了巨大的成功,接收到了不少更好的資源。雖然這些作品夠感人,夠煽情,也足夠熱血,但始終缺少了女性的形象和戰場上的浪漫,而英雄若蘭恰好在這方面進行了補充,歌頌了戰場上女英雄為了家國利益甘願犧牲的無畏精神和在特殊時期下的偉大愛情。
執導本片的導演之前就有過多次執導戰爭題材的經驗,而女主演也是畢業於解放軍學院,多次參演諜戰劇,身上的軍人氣息還是非常濃厚的。
6. 如何評價《圍城》里汪太太這個人物
劇名:《圍城》
角色:汪太太
演員:於慧
簡介:汪太太上過大學,也稱得上一個美人,終年嬌弱得很,「骨肉停勻,並不算瘦,就是臉上沒有血色,也沒擦胭脂,只傅了粉。嘴唇卻塗澤鮮紅,旗袍是淺紫色,顯得那臉殘酷地白。長睫毛,眼梢斜撇向上。」然而年輕貌美、年僅二十五歲的她卻嫁給了四十開外、頭發半禿、「原配的糟之妻,湊趣地死了」的汪處厚。
中文名:於慧
國 籍:中國
民 族:漢族
身 高:166cm
出生地:山東青島
出生日期:1965年12月1日
職 業:演員
畢業院校:上海戲劇學院
代表作品:大屋的丫環們、喜蓮等
主要成就:第03屆中國電影華表獎最佳女演員、第17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女演員
第19屆電影小百花獎優秀女主角獎、第08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女演員
備 註:1989年在黃蜀芹執導的電視劇《圍城》中飾汪太太。1994年出演古裝歷史劇《武則天》。1996年憑借主演電影《喜蓮》獲得第3屆中國電影華表獎最佳女演員和第17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女主角。2002年因電影《巧鳳》獲得第8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女演員獎。2011年憑借電視劇《金達萊》中出色表演獲第三屆新農村電視藝術節最佳女主角獎。
7. 《十年一品溫如言》正熱映,這部電影講述了什麼故事
《十年一品溫如言》這部電影講述的是女主角因為家庭的原因,從南方回到了女主角北方的家,然後遇到了男主角。兩個人之間互相喜歡,女主角比較嬌弱,男主角就處處保護女主角。但是兩個人還是分開了。在兩個人分開十年之後,兩個人又重新相逢,發現原來彼此都還喜歡著對方,於是兩個人又重新在一起了。這樣的情節在很多小說當中都非常的常見。但即便如此,女主和男主之間的愛情,還是讓不少的觀眾都感動落淚。不過《十年一品溫如言》小說當中的情節在現實生活中是很難發生的,畢竟不少人不可能在和自己的戀人分開十年之後,還一心一意的喜歡著對方。
8. 一個長得很柔弱的女演員
潘之琳(1989年9月5日-),出生於中國上海市長寧區,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中國內地女演員。[1]1997年,在《老房有喜》中飾演了精靈可愛的「小海燕」。2011年,潘之琳主演電視劇《一不小心愛上你》;同年在電視劇《風華正茂》中飾演陶斯詠。2012年,主演電視劇《箭在弦上》。2013年,主演電視劇《娘要嫁人》和《活法》;同年在電視劇版《失戀33天》中扮演李可。2014年,主演古裝青春喜劇電影《江湖論劍實錄》。2016年,主演電視劇《八月未央》[2]。2018年4月18日,參演的電視劇《真愛的謊言之破冰者》開播。2020年3月18日,主演的電視劇《綠水青山帶笑顏》在湖南衛視播出,在劇中飾演杜笑語。
9. 她可以靠顏吃飯卻耗費8年時間拍攝電影,她48歲成「凍齡美人」,她是誰
而俞飛鴻的年齡一直都是公開,「我覺得沒有什麼好介意的,每個人都是這么走過來的,由小到大,每個階段都有它特別美好的一面,我覺得每個年齡段都應該珍惜。」
人總會老去,與其違心的安撫自己,倒不如正視時間的流逝,把每一個屬於自己的當下過好,去珍惜指尖上的每一寸光陰歲月,在渾濁的塵世里守候著心間的一份真摯,如俞飛鴻那般,明朗清澈。
10. 尋找電影
1.《白金龍》導演:湯曉丹1933
香港第一部粵語有聲電影,邵氏的前身「天一」電影公司出品,由著名的粵劇二位「伶王」之一的薛覺先演出(另一位是馬師曾)。沒有《白金龍》,就沒有今天的邵氏電影公司。當年《白金龍》打破廣東、東南亞、歐美唐人街所有的票房記錄,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而初到星馬的邵仁枚、邵逸夫兄弟正是憑著《白金龍》,開創了邵氏在星馬的娛樂王國基業。也正是《白金龍》,開創了粵語片的潮流。上世紀50、60年代,香港製作了近3000部粵語片,形成了香港電影的第一個「黃金時期」。
2.《獨臂刀》導演:張徹1967
《獨臂刀》是香港電影史上第一部票房過百萬的影片,張徹憑此片成為「百萬導演」,王羽開始成為香港電影史上最成功的一位功夫小生,而邵氏電影公司的「武俠世紀」也從此片正式開始。《獨臂刀》影響了香港電影的形態和歷史。之前,香港的電影仍舊停留在老上海電影的文化形態下,多拍攝以家庭婦女為觀眾的苦情劇,武俠片中的英雄也多半是女飛俠,男性則是需要保護的文弱書生。《獨臂刀》之後,男性開始成為影片的主角,電影公司中最耀眼的明星不再是嬌弱的女明星,而是健壯有力的男明星。
3.《俠女》導演:胡金銓1972
1975年,胡金銓的《俠女》在戛納電影節上奪得最高綜合技術獎,這是中國電影首次在5大電影節上獲獎。胡金銓是香港電影史上的第一個「作者」導演,也是香港電影界最接近大師的一位。他一生致力於拍攝「俠」文化的武俠電影,並以《俠女》登上了中國武俠電影的最高峰。胡金銓的英年早逝,使得中國電影最早的一次文化突破無疾而終。
4.《蝶變》導演:徐克1979
70年代末,邵氏大製片廠制度對香港電影界的影響逐漸開始弱化,電影的文化形態也開始以多元化的形態出現。在這段時期,香港電影界出現了一次驚人的藝術運動「香港電影新浪潮」,徐克的《蝶變》正是這一運動的最重要的作品之一。《蝶變》直接導致了香港電影以後的兩個發展方向:一是藝術電影的出現;二是特技的迅猛發展,80年代以後香港電影特技的發展幾乎都與徐克有關。
5.《最佳拍擋》導演:徐克 1982
自1982年開始,香港電影票房連續3年第一名的都是《最佳拍擋》及其續集,而黃百鳴、麥嘉、石天的「新藝城 」公司也統領了80年代整個時期的電影。《最佳拍擋》開創了香港電影大片(blockbuster)的先河。開拍之初,許冠傑的200萬片酬已經成為大眾討論的焦點,而該片的拍攝方式也是完全模仿好來塢,在片中大量出現多輛汽車連續碰撞、最新007式先進武器等噱頭,弱化故事情節、強化視覺場面。《最佳拍擋》對好萊塢電影製作方式的吸收,是香港本土電影國際化的最初嘗試。
6.《A計劃》導演:成龍 1984
香港近20年最偉大的電影演員是誰?成龍。這是香港各界都比較認可的一個答案。成龍以自己的功夫喜劇成為李小龍之後最具世界影響力的香港演員。早期京劇劇班的訓練,使成龍嫻熟地掌握了以模仿的方式塑造最具亮點的動作造型。這種表演方式成為了他的招牌,他的這種表演在世界影壇上也是獨此一家。《A計劃》正是早期成龍電影最具特色的一部,例如他從鍾樓上墜落的鏡頭,一鏡直落,不加任何剪輯手段。之後《A計劃》風格的電影每年必有一部,成龍電影也由此成為香港電影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7.《英雄本色》導演:吳宇森 1986
當冷兵器換成熱兵器,張徹電影就變成了吳宇森電影。吳宇森曾經是張徹的「文膽」,做過張徹的副導演,是典型的製片廠出身的工徒導演。他把張徹電影的特點傳承下來,把刀劍片改變成了槍戰片。《英雄本色》把槍戰的方式發揚光大,代表了香港電影槍戰片的最高成就,也是世界槍戰片的最高成就。
8.《阿飛正傳》導演:王家衛 1991
1991年香港文化界最轟動的電影莫過於王家衛的《阿飛正傳》了,雖然票房成績一般,但王家衛獨特的電影風格在本片中凸顯無疑,它宣告了香港第一位國際性電影大師的出現。
《阿飛正傳》是一部對香港身份進行反思的本土電影。《阿飛正傳》的影像、敘事方式都是原創的,堪稱香港電影藝術的奇葩。結尾中梁朝偉的一段「獨角戲」,至今被奉為經典。
9.《甜蜜蜜》導演:陳可辛 1996
1997回歸前的茫然,就像三叉路口的選擇,在這個歷史時刻來臨前的一年,陳可辛的《甜蜜蜜》橫空出世,在藝術和商業兩方面都取得了極大的成就。文藝片一直是香港電影的一種類型,早期就有李晨風、秦劍等著名前輩,而70年代後因為武俠功夫片的盛行,藝術電影始終難以成為主流。《甜蜜蜜》是對早期文藝片的回歸,它以細膩而真實的心理描寫,展現了歷史的進程。
10.《喜劇之王》導演:李力持 1999
自1993年香港電影業進入蕭條期以來,香港電影中能夠具有票房保證的演員越來越少,周星馳是其中的一個。香港的喜劇演員,早期有梁醒波、新馬仔、許冠文,而周星馳是近10年來最傑出的喜劇演員。《喜劇之王》中有著對香港早期電影的大量引用。尹天仇、杜鵑兒是60年代著名粵語武俠片《武林聖火令》中的人物,老少咸知;《演員基本修養》是早期長城、中聯等電影公司的訓練班手冊。這種引用掌故的喜劇電影成為周星馳電影發展的軌跡,新片《功夫》中再次對火雲邪神、九龍城寨引用,並取得了迄今為止合拍片的最高票房。
簡單才好 用迅雷下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