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抗日系列的影視作品良莠不齊,哪些作品適合兒童觀看
在我國近代的歷史當中,讓人我們印象最深刻的可能就是抗日戰爭的那一段時期,在那段時期我國受到了十分嚴重的破壞,人民的生活也是十分的艱難。所以在抗日戰爭結束之後,我們拍攝了許多的抗日系列的影視作品,為了讓我們緬懷歷史,記住曾經的恥辱,時刻保持奮發向上的心態來強大我們自身,以免重復以往的歷史。由於現在的電影市場有些商業化的導演並不在乎歷史的真實性,從而進行拍攝了一些抗日神劇,讓人們看起來十分的侮辱智商,並且會給年輕人們帶來錯誤的思想觀念,大家在進行觀看抗日影視作品的時候,一定要去進行選擇性的觀看,不要看這些垃圾影視作品以免誤導我們,那麼今天我來為大家推薦幾部適合兒童觀看的抗日系列影視作品。
一、亮劍亮劍這部抗日作品是十分優秀的,它在裡面表達的愛國情懷十分的正確,並且對歷史的還原度也是比較高的,深刻的體現出了我國抗日時期的艱難和人民生活的艱苦,所以這部抗日題材的電視劇十分值得孩子們去進行觀看,學習歷史,緬懷歷史。
⑵ 抗日題材的兒童片都有哪些
1、王朴
王朴,也叫作王璞。王朴生於1929年,犧牲於1943年,河北省完縣人。他住在太行山石嶺下的河北省完縣野場村,11歲被大家推選為兒童團團長,犧牲時只有13歲。
王朴誕生在村裡一戶貧苦農民的家庭里。在他開始懂事的時候,日本強盜發動了「七七」盧溝橋事變, 侵佔華北,戰爭的火焰燒到了他的家鄉太行山。日寇燒殺搶掠的兇殘行為,讓王朴幼小的心靈燃起民族仇恨的烈火。
2、海娃
12歲的龍門村兒童團團長海娃每天一面放羊,一面放哨,監視著前邊平川地里敵人的據點。一天,炮樓里的鬼子進山去搶糧食了,只剩下「貓眼司令」和幾個鬼子兵。
民兵中隊長老趙畫了一張攻打炮樓的路線圖,並寫了一封信准備把它交給八路軍張連長。老趙把送信的任務交給了兒子海娃。海娃一看信封上面插了雞毛,知道是十分重要的,他趕著一群羊作掩護送信去了。
沒想到,海娃在山溝里碰上了鬼子,他靈機一動,把雞毛信拴在了「老頭羊」的尾巴里,瞞過了鬼子小隊長。一路上海娃受盡了折磨。深夜海娃好不容易從睡得像死豬一樣的鬼子的腿縫里溜了出來。他趕到羊圈裡,小心地把雞毛信取了下來,一口氣跑了幾里路。
後面偽軍也追來了,海娃又被他們抓回去。他把鬼子帶到了一條山路上,鬼子的騾馬不能爬陡峭的山坡,海娃乘機拚命往山上爬,愈爬愈遠,鬼子開槍打中了海娃的手。海娃忍著疼拉開嗓子喊「八路軍叔叔……」就這樣,海娃經過千辛萬苦終於把雞毛信交給了張連長。
3、張嘎
在鬼子的一次突襲中,嘎子的奶奶為掩護八路軍被鬼子打死。八路軍偵察連連長鍾亮也被鬼子抓走了。嘎子悲痛欲絕,他決心報仇,毅然出發去尋找打鬼子的地區隊伍。
在路上,他誤把游擊隊排長羅金保當作漢奸,想繳他的槍而鬧出笑話。後來,人小鬼大的嘎子喬裝打扮成賣西瓜的小販,用木頭槍繳了胖墩翻譯的「真傢伙」。
為了不讓隊長把槍收回去,他竟動了「嘎」氣,將槍藏到了老鴰窩里,因而受到批評關了禁閉。經過區隊長的教育,嘎子認識了自己的錯誤。在一次戰斗中,他受了傷在老鄉家裡修養。游擊隊攻打敵人崗樓時,他偷偷從老鄉家裡跑回參戰,不幸在進城偵察時被捕。
在敵人面前,嘎子剛強不屈,並在戰斗中逃了出來,他配合游擊隊拔掉崗樓,救出了鍾亮。勝利了,區隊長代表部隊表揚了嘎子,獎勵給他一支真正的手槍。嘎子高興極了,最終成了一名出色的小偵察員。嘎子的家鄉也解放了。
4、雨來
秋天,鬼子又開始掃盪。爸爸媽媽留下雨來一個人在家,雨來趴在炕上念識字課本,忽然聽到街上咕咚咕咚有人跑,雨來把書塞在懷里就往外跑。他剛邁出門檻,就進來一個人。他抬頭一看,是交通員李大叔,隨後聽見鬼子嗚哩哇啦地叫。
李大叔忙把缸搬開,跑進洞里,小雨來趕緊把缸搬回原處。雨來剛到堂屋,鬼子就硬闖了進來。雨來為了掩護李大叔,他在敵人的引誘和嚴刑拷打下,堅強不屈,把敵人氣得暴跳如雷,嗷嗷地叫:「槍斃!槍斃!拉出去!」這時河邊響起幾聲槍響。
敵人走後,鄉親們來到河邊尋找雨來,雨來的朋友鐵頭等幾人都哭了,老人們含著淚,說:「有志不在年高。」鐵頭說:「我們沿著河沿往下找雨來的屍體吧!」
5、王二小
1942年10月25日,日本鬼子又來「掃盪」,走到山口時迷了路。敵人看見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帶路。王二小裝著聽話的樣子走在前面,為了保護轉移的鄉親,把敵人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
突然,四面八方響起了槍聲,敵人知道上了當,氣急敗壞之下,將王二小用刺刀刺死了。機智勇敢的小英雄王二小,就這樣被日本侵略者殘忍地殺害了,犧牲在淶源縣狼牙口村,年僅13歲。
⑶ 抗日戰爭電影兒童劇都有哪些
《太行山上》《夜襲》《趙一曼》、《狼牙山五壯士》、《小兵張嘎》、《雞毛信》、《地道戰》、《地雷戰》、《野火春風斗古城》、《苦菜花》、《鐵道游擊隊》、《回民支隊》、《平原游擊隊》、《平原槍聲》、《西安事變》、《破襲戰》、《烈火金鋼》、《血戰台兒庄》、《血性山谷》、《七七事變》、《關東大俠》、《步入輝煌》、《劍吼長城東》、《燃燒的港灣》、《飛虎隊》《二個小八路》 《抗戰狙擊手/狩獵者》《黃河絕戀》
⑷ 適合二年級看的紅色電影
1、《閃閃的紅星》
《閃閃的紅星》是由八一電影製片廠攝制的中國兒童紅色電影。該片由李昂、李俊執導,祝新運、趙汝平、劉繼忠主演。於1974年10月1日上映。
該片講述了在1930年至1939年艱難困苦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少年英雄潘冬子的故事。
該片根據陳耘同名話劇改編。該片主要講了5個少先隊員手連著手把被敵人炮火炸斷的電線接上了,電流通過他們的身體通到了指揮所,當三連的炮火又向金門島發射時,孩子們的臉上露出了興奮的微笑。
⑸ 十大紅色經典兒童電影大全
1、《雞毛信》
《雞毛信》是1954年由上海電影製片廠影片製作,石揮導演,蔡元元、蔡樂樂、舒服等人出演的一部抗日戰爭喜劇片。電影關鍵敘述了龍門村的少年兒童團團長海娃領命給八路軍送雞毛信的道路上所出現的小故事。電影是我國創立後第一部體現我國青少年兒童在抗日戰爭時期的對抗抗爭的兒童影片,也是中國第一部獲國際性巨獎的兒童影片。
10、《報童》
《報童》是由錢江改寫,錢江和趙元協同導演的影片,王鐵成及李若君等參與表演,1979年在我國公映。《報童》的故事情節敘述的是周總理副書記問訊率報刊社工作人員和賣報在街上釋放報刊,使皖南事變大白於天下。
⑹ 紅色革命電影有哪些兒童可以看
如下:
一、《雞毛信》
《雞毛信》是1954年由上海電影製片廠攝制,石揮執導,蔡元元、蔡安安、舒適等人主演的一部抗戰故事片。影片主要講述了龍門村的兒童團長海娃奉命給八路軍送雞毛信的路上所發生的故事。影片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第一部反映中國少年兒童在抗日戰爭時期的對敵斗爭的兒童影片,也是中國第一部獲國際大獎的兒童影片。
二、《小兵張嘎》
《小兵張嘎》是北京電影製片廠出品的劇情片,由崔嵬、歐陽紅櫻聯合執導,安吉斯、張瑩、葛存壯、於中義主演。該片於1963年在中國上映。該片改編自徐光耀的小說《小兵張嘎》,講述了小嘎子在老鍾叔、老羅叔、區隊長、奶奶的引導下,成為一名名副其實的八路戰士的故事。
三、《閃閃的紅星》
《閃閃的紅星》是由八一電影製片廠攝制的中國兒童紅色電影。該片由李昂、李俊執導,祝新運、趙汝平、劉繼忠主演主演。於1974年10月1日上映。該片講述了在1930年至1939年艱難困苦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少年英雄潘冬子的故事。
四、《紅孩子》
在新中國拍攝反映戰爭年代的兒童片中,電影《紅孩子》以其明朗、生動、朴實、自然的風格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片中小主人公蘇保、細妹也成為那個時代英雄少年的經典形象。本片於1979年獲全國第二次少年兒童文藝創作二等獎。插曲《共產兒童團歌》。
五、《地下少先隊》
1949年,上海某中學學生江大成被反動的朱校長借口出售《新少年報》開除。在黨的地下工作者楊明老師誘導下,走上了革命道路。呂小可、陳玉珍等在江大成影響下,把被查封的《新少年報》改為牆報在學校出版,並秘密散發傳單,喚起人們的鬥志,終於迎來了上海的解放。在雄壯的少先隊隊歌中,少年兒童們舉行了庄嚴的入隊儀式,江大成為新隊員繫上了紅領巾。
⑺ 適合中小學生看的兒童抗日戰爭電影
1、《小兵張嘎》。
一部很有特色的兒童題材影片,這部影片真實自然地塑造了一個性格鮮明的少年英雄形象。影片的構圖精緻、簡煉,盡量防止和隱蔽一些繁瑣的線條,力求人物和主要線條的突出。
2、《閃閃的紅星》。
於1974年10月1日上映。該片講述了在1930年至1939年艱難困苦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少年英雄潘冬子的故事。
3、《雞毛信》。
影片主要講述了龍門村的兒童團長海娃奉命給八路軍送雞毛信的路上所發生的故事。影片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第一部反映中國少年兒童在抗日戰爭時期的對敵斗爭的兒童影片。
4、《二小放牛郎》。
由北京電影製片廠與安徽電影製片廠共同出品的一部抗戰電影,張馳執導,丁儼、沈丹萍、李加西等主演。該電影講述了抗日戰爭時期放牛娃王二小與敵人鬥智斗勇並最終英勇犧牲的故事。
5、《狼牙山五壯士》。
該片講述了抗日戰爭期間,五位八路軍戰士為掩護老百姓和主力部隊轉移,與數十倍於己的日本侵略者激戰一天,最後全體縱身跳下懸崖的故事。
⑻ 十大兒童必看愛國電影
1、小兵張嘎
《革命家庭》是由北京電影製片廠出品的一部劇情片。由水華執導,孫道臨、於藍、張亮等人主演。影片主要講述了1927年大革命失敗後一個共產黨員家庭進行對敵地下斗爭的故事。兩歲便失去雙親、由後娘養大的周蓮,16歲便與長沙第一師范書的進步青年江梅婚結婚。
江梅清也是父母雙亡,由祖母養大,師范畢業後教書,1924年,他們已有兒子立群,小清和女兒小蓮,他為了真理,離家而走。1926年,國民革命軍北伐,很快佔領了長沙,直逼武漢,江梅清參加了革命軍,在長沙總工會緊而繁忙的工作,立群加入了兒童團,小清成了交通員。
⑼ 適合小學生看的紅色主題電影有哪些
1、《地道戰》
《劉胡蘭》是由馮白魯執導戰爭片,胡宗溫、陸小雅參與演出,講述的是劉胡蘭的心靈里從小就種下了仇恨的種子。紅軍來了,把地主呂善卿家的財物分給了窮人。劉胡蘭從紅軍戰士孫同志講的故事裡,懂得了革命的道理。
⑽ 有哪些關於兒童抗日戰爭的電影
一、張嘎
日戰爭時期,生活在冀中白洋淀的小男孩張嘎與奶奶相依為命。為了掩護在他家養傷的八路軍偵察連長鍾亮,奶奶英勇地犧牲在日軍的刺刀下,而鍾亮也被敵人抓走了。
為替奶奶報仇和救出老鍾叔,嘎子歷經艱辛,找到了八路軍,當上了一名小偵察員,電影《小兵張嘎》 張嘎講述了一個小八路戰鬥成長的過程。
五、馬秀英
馬秀英,1929年6月生。江蘇淮安縣石塘區南澗鄉近采橋鎮(今,淮安市朱橋鎮窪圩村)人,出身於窮苦農民家庭。1945年10月16歲加入中國共產黨。
1946年2月擔任石塘區黃盧(南)村婦女會長。 1946年12月,一天下午,石塘圩子的五六個還鄉團分子來抓馬秀英和婦女會成員。此時,秀英和幾個婦女會員正在黃盧村為聯防隊做軍鞋。秀英接到村民報告,即分頭轉移。
她扮成回娘家的小媳婦向東南方走,在窪圩北門遇上黃兆雲帶領的「還鄉團」。黃兆雲一眼認出秀英,一群還鄉團分子像瘋狗似的竄上來,一擁而上扭住她的胳膊,把她押到周庄圩子里。 在周庄圩子里,黃兆雲妄圖從她的口中得知我地方黨組織的秘密以及婦女會成員的名單.
對她軟硬兼施,逼問共產黨組織和婦女會員名單。秀英被肆意凌辱,嚴刑拷打:鞭子抽,杠子壓,灌辣椒水,坐老虎凳…… 面對酷刑,秀英斬釘截鐵地回答:「要人頭有一顆,要名單辦不到!」 最後,黃兆雲把她押到仇夏庄殘殺。馬秀英犧牲時年僅17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