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物類型 > 演員電影片酬

演員電影片酬

發布時間:2022-10-21 08:44:44

① 都知道娛樂圈裡的錢好掙,你知道一位普通演員一般片酬多少嗎

我有個朋友剛從中戲畢業,簽約了一個影視公司,是一個完全沒有一點名氣的普通演員一月是3000-6000吧 ,相比群眾演員收入還算稍微穩定一些。

首先去各大劇組投遞個人資料的時候要經過選角,然後再試戲,在北京的高碑店有很多劇組在籌拍新戲,據說鄧論的新戲就是他自己一個劇組一個劇組跑出來的。而且並不是所有的演員都會到達一二線。明星的片酬也是需要用來支付團隊的需求的,只要在市場合理范圍,大家也會理解,不至於抵制。

② 普通演員一集的片酬是多少

演員的片酬很難用一年賺多少來計算,主要看你有沒有資源,如果戲多一年收入就多,戲少收入就少,普通的演員咱們按照咖位的話四線以下的都是普通的,一二三線的是有一定知名度的。

一些大牌的明星一年也許就接一部戲,但是一部戲下來隨隨便便就能有個幾百萬的收入,普通演員可能接的戲不少,但是賺不了多少錢,一部戲能賺個幾萬塊就不錯了,一年有個幾部戲,收入在十幾萬、幾十萬這樣子。

群演的收入情況

在上海,一般的群眾演員干8小時/一天的報酬是150元左右,如果加班的話一天也就拿150元到200元不等。對很多人來說,雖然一天150元是很低的酬勞,但是許多群眾演員認為還是可以接受的。

因為他們熱愛「演戲」,即使這個「演戲」僅僅是在鏡頭前一晃而過,他們也是覺得很值。有的群眾演員若是剛開始接觸上演戲這行,只要能參與拍攝就很高興,不在乎這點錢。

按照規定,群眾演員一般每天工作8個小時,劇組負責群眾演員們一日三餐。但是,由於拍攝的需要,不少群眾演員需要加血包、哭喪、淋雨,劇組要發紅包10元至30元。



③ 2020年演員片酬一覽表是什麼

部分明星片酬收入排行:

1、成龍,電影片酬:8000萬。電視劇片酬:不接。

2、周潤發,電影片酬:8000萬。電視劇片酬:不接。

3、劉德華,電影片酬:3000萬。電視劇片酬:不接。

4、鄧超,電影片酬:3000萬。電視劇片酬:極少。

5、黃渤,電影片酬:3000萬。電視劇片酬:極少。

6、陳坤,電影片酬:3000萬。電視劇片酬:1億。

7、徐崢,電影片酬:3000萬。電視劇片酬:不接。

8、彭於晏,電影片酬:3000萬。電視劇片酬:不接。

9、甄子丹,電影片酬:3000萬。電視劇片酬:不接。

10、吳京,電影片酬:3000萬。電視劇片酬:不接。

④ 普通演員一般片酬多少

演員,這是很多人都是喜歡的一個職業,可以演繹很多的角色,體驗不同人的生活,不僅如此, 娛樂 圈的明星們似乎賺錢都很容易,往往一部戲的片酬,就抵得上普通人奮斗一輩子了,你羨慕嗎?

之前,就有央視新聞頻道的《新聞直播間》關注暑期檔主演片酬再創新高的現象,直接點名一批高片酬演員,批評了《如懿傳》男女主演拿走超過1.5億片酬,要知道這數字足以再拍一部電影。

說到收入,演員行業一定是最極端的行業了。

一方面,根據央視數據,單部劇明星演員片酬最低的2500萬元,最高的超過一億元,演員片酬呈爆炸式增長,三十年漲幅超過了5000倍。

另一方面,「流量咖」們一邊拿著天價片酬。那麼還不是明星的新人演員片酬有哪些?藝人片酬是自己拿還是抽成?

於正劇《延禧攻略》里女一號吳謹言。在這部劇裡面她要演70集,但片酬僅僅只有500萬,所以每一集摺合下來只有可憐的7萬多。

但再以於正劇《美人心計》比較,裡面女一號林心如的單集片酬卻是17萬。

新人演員比較便宜。有人稱「他們把錢財看得不重,只要喜歡,很低的價格也能去演。

小演員的片酬在400元左右,如果連續一個月都有戲份的話,那就有一萬元了。

趙今麥在某綜藝中自曝第一次拍戲的時候,拍了2個月時間,片酬只有2千塊,甚至連普通人都不如。

藝人片酬是自己拿還是抽成:

一般藝人的片酬都是稅後的價錢,其中還要包括明星攜帶一行人的吃住行。

而這個片酬所得並非藝人全額收入囊中,而是要和經紀人分成,具體分成要看藝人紅的程度,一般而言,簽約公司指派的經紀人收入分成幾部分,包括公司的工資工作量獎金、聯系演出外帶提成。內地經紀公司與藝人的利益分成一般是「三七開」,當紅明星約滿再續約,公司會主動降到「二八開」,甚至可能出現「一九開」。當然在簽約新人時,公司利益分成大多「五五開」,是呈階段性的。

明星的片酬也是需要用來支付團隊的需求的,只要在市場合理范圍,大家也會理解,不至於抵制。好了關於演員的片酬就介紹到這里了,大家還有什麼想了解的可以留言哦!

一方面我們關於一般藝人的片酬是多少的關心來自於對本身的比照,我們很想知道自己腳踏實地的作業和光鮮亮麗的明星的間隔到底有多大,另一方面也是我們關於明星這個作業的獵奇,一般藝人的片酬是多少直接關乎到很多人的命運,我們是否挑選藝人這個作業。

一線演員的片酬可能會高一些,但是具體多少要根據演員們參加的電影或者電視後期的收入而定。

二線的話,就是出道很久了,在電影或者電視中不會演主角只演配角,或者剛出道不久的新人,就是那種沒有演過電影或者電視劇的也屬於配角,但演過的電視劇數量有很多的,比如一個演員,你覺得在某個電視劇中他很眼熟,但不知道他的名字叫什麼,這屬於三線演員了,片酬幾千到幾萬的屬於三線 ,幾萬到十幾萬的屬於2線,片酬十幾萬以上就是一線了,這里說的片酬都是按天或者小時來說的!

國內的二三線演員片酬,許多人都想當明星,因為他們不僅光鮮亮麗,更重要的是非常賺錢。比如范冰冰等一線明星身價都是上億的。大家都知道如果明星嫁給富豪就非常有錢了,其實明星本來就有錢,比嫁給富豪也一樣過得很好。二三線演員的片酬是雖然沒有一線明星的高,但是這兩年來演員的片酬一直在上漲,據說一部電視劇三分之二費用都被演員拿走了,一部電視劇如果用二三線演員的話,他們的片酬也得五百萬到一千萬了。

總結:一般演員的片酬是根據自己在電視中的戲份來說的,但是作為演員他們的片酬也不是太低。

娛樂 圈這種地方,片酬懸殊高過任何一個職業,先不說三四線明星,單就一線明星和二線明星而言,他們都有天壤之別!比較著名的一線明星有邁克爾傑克遜、貓王、鄧麗君、以及中國的李小龍等,因為他們都是傳世巨星,他們的作品影響幾代人,他們都屬於頂級明星,除了李小龍國內還有幾位明星演員,如成龍、范冰冰、李連傑、鞏俐、楊穎等,隨著流量的橫生一線明星身價幾乎都幾十億,他們的片酬更是高達幾千萬,其中分為演技派和人氣派。

二線明星指擔任過某部大火的影視劇中的男女主角,該劇播出後在國內收視名列前茅,男女演員名聲直線飆升被觀眾熟知,二線演員也劃分為演技派和人氣派,如迪麗熱巴、古力娜扎等,二線演員片酬一般處於500萬左右,三線演員基本是那些二線演員的後補者,他們是一二線明星光環下不可或缺的群體,如金晨、徐璐、穎兒等,他們的片酬處於100萬+。

⑤ 演員的片酬怎麼算

演員的片酬一般指的是總片酬,即整部。

演員「天價片酬」一直是公眾關心的熱點話題。拍戲只是流量明星工作中的一部分,代言、走紅毯、開演唱會等通常會占據他們更多的時間,但相比起來,拍電視劇反而能給他們帶來更高的回報。

一部五六十集的電視劇,這些演員通常在劇組的時間也不過兩三個月,更沒什麼時間好好研究劇本、揣摩劇中角色。本來最應該耗費時間和精力的事情,卻出現了「走流程」的現象。

(5)演員電影片酬擴展閱讀:

演員的片酬虛高的原因:

演員「天價片酬」一方面是因為影視娛樂業目前發展速度較快,大量資本湧入其中,形成了資本供給和人才供給短暫的不平衡。「另一方面,當前影視娛樂業的商業模式主要是粉絲經濟,這就使得投資方不斷尋求更多粉絲流量的明星,從而形成結構性的不平衡」。

在演員片酬的價格體系中,有「超一線」、「一線」的劃分。劃分標准主要是演員拍攝電影帶來的票房數以及拍攝電視劇帶來的流量。

⑥ 演員的片酬是拍攝前給還是演完戲才支付

其實說實話,除了演員自己以及經紀人之外,很難給到你真實的答案,畢竟國內關於演員片酬這一塊,一直是一件很隱晦的事情。所以在這里我只能從一些所謂的蛛絲馬跡里給你一些你想要的答案…
張藝謀曾經在節目里說過,國內的演員片酬和國外的有很大的區別
區別在哪裡?在國外的影視圈裡,拿歐美國家的演員來舉例吧,一般演員的片酬結算方式是有一個固定模式的,演員在出演之前,前期會收到一小部分的酬勞,之後演員拍完直到電影上映之後,演員根據「業績」,再拿到自己的那份分成。

而國內並不是這樣的,拿一線演員舉例吧,據說一般都是在參演之前先談後價格的,如果價錢合適,演員再開始開工,如果沒收到錢,那是絕對不會開工的。所以有時候會看到的爛片,裡面有一線流量明星,但是影片的製作卻很爛,為什麼爛?錢都給演員了,哪還有錢製作呢。
還有一種叫「帶資進組」以及「參與分成」
個人覺得這種情況就不太涉及到片酬的問題了,他們之所以「出錢又出力」,是因為他們期待的是最大的收獲。比如吳京的《流浪地球」,據說把房子都賣了,湊了6000萬來拍這個電影,當然結果肯定是大豐收了。

參與分成這塊就更好解釋了,就是演員參演「低成本」的電影,最後享受分成。如何在「低成本」的電影里獲得高回報呢,這部分就要跟運氣掛鉤了。運氣最好當數徐崢了,參演了好幾部「低成本」的大電影,這幾年可算是賺得盆滿缽滿。

不得不說,國內演員的片酬仍然屬於畸形狀態了,雖然限制了演員的最高片酬不得高於5000萬,但是你想想一部戲5000萬,對尋常人來說依然還是天文數字,更何況演員還不用承擔風險,反正收視好或者不好都是製作公司的事。所以啊演員片酬制度仍需要改革,至少要和製作公司共同承擔風險,比如影視作品賣不掉、收視不好,演員應該一起負責。

其實關於演員片酬的問題,在業內一直都是一個很隱晦的事情,我估計除了演員自己和經紀人之外,一般的旁人只怕都不是很清楚這個問題的真實答案。所以我在這里也只能是通過最基本的模式,來說明一下這個問題的一些固定套路,這完全就是一個僅供參考的答案,還請大家不喜勿噴。

第一點,國內和國外的結算區別。

大導演張藝謀曾經才某節目中親口說過,國內的演員片酬問題,與國外的情況有很大的區別。首先,在國外的電影圈裡,特別是像歐美地區,對於演員的片酬,都是選擇前期先支付一少部分的酬金,然後等到電影上映之後,根據票房成績,讓演員直接參與分成,票房越好你就拿的越多。這樣的好處,就是避免出現因為演員「高片酬」的問題,影響到電影的前期製作。

而在國內卻不是這樣的,一般情況下,無論是大小演員,都是先談好「價錢」,然後再開工幹活的。針對於小演員來說,可能會要求「嚴謹」一些。但是輪到大明星之後,基本上都是沒收到錢,是絕不可能開工幹活的。這也就是為什麼在很多國產電影中,會出現那麼爛片的原因。錢都給了大明星了,還哪兒來的錢製作電影嘛。

第二點,分期結算和分集結算。
雖然說針對於每個演員都會有一個「身價數字」,但是在結算片酬的時候,片方一般都不會選擇「一次性」支付的,當然這也是會出現一些「特殊情況」,比如「非你不可」或者「炙手可熱」的「搶人」情況,片方也是會「一口買斷」的。但是正常情況下,都是按照「分期付款」或者「分集付款」來的。

分期付款,前期先支付你的「進組費用」,然後到了製作中期會支付「進度費用」,到了製作完成之後會支付「尾款」,一般都是334的支付方式。而分集結算,一般都只針對比較有名氣的演員,因為他們本身的報價都是按照「一集一價」來出的,所以片方一般都是「三集一結」或者是「X集一結」,這個方式對於某些演員來說,那也是真的「來錢快」,猛地拍幾天戲,估計就是上百萬入賬,並且還是「稅後」的。

第三點,帶資進組和參與分成。

像演員「帶資進組」或者參與「分成」的方式,這已經基本上不算是「片酬」的問題了,因為他們之所以願意「出錢又出力」的來干這件事,就是對於所謂的「片酬」不那麼「在乎」了。他們「期待」的是最後的「收獲」。像比較出名的「帶資進組」,當屬今年年初的吳京零片酬「帶資6000萬」進組《流浪地球》,吳京這一「操作」,不僅「拯救」了《流浪地球》這部電影,也給自己帶來了豐厚的「資金回報」。

而說到「參與分成」這個問題,我感覺這招玩的最好,並且「運氣」最好的演員,應該是徐崢了。他參與的很多電影都是屬於那種「低成本」高回報的作品,所以在他有點名氣之後,就經常以「低片酬」+「參與分成」的方式,參演某些電影的製作,但是不得不說,他的運氣是真的好,近幾年的他賺的是「盆滿缽滿」,只要是他參與的「低成本」電影,票房基本上都是「一路飄紅」。

綜上所述,這些就是我「扒出來」的一些參考答案,還請大家將就點看。畢竟自從「限薪令」下來之後,關於演員「片酬」的這個問題實在是太「敏感」了,能收集到的資料著實不多。但是,我看了那麼多的資料,有一點東西我還是比價「肯定」的,那就是演員們的「片酬」,基本上都是「稅後」的,只是這個「稅」,都是由片方給納的。

第一娛記出品必屬精品!

這個問題我有發言權!我作為影視製片人,拍過不少作品,和演員也簽過不少合同,整個行業情況基本上是這樣的(絕大不部分,極少例外):

第一:演員片酬在拍攝完成時已經結完!
在劇組拍戲,基本上演員得罪不起,特別是男女一號。因為她或者他只要不拍了,或者刁難你,整個劇組就陷入困境,即使是導演都可以換掉,男女一號不好換,換了等於白拍了。所以,在簽約的時候,基本上演員處於強勢地位,合約一般會這么簽!

簽約之日起,三個或者五個工作日支付定金。開機前三五個工作日支付一大筆酬金,連同定金,此時大概已經支付了百分之六十左右,拍攝過半支付大約百分之三十。在殺青前三五天支付餘下的百分之十左右尾款!當然也有比例不一樣的,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演員殺青前,片酬已經結清!因為演員也怕你拍完了,你不給錢!

第二:影視公司大部分都是在給演員打工!

影視市場看著熱鬧,實際上賺錢的公司少之又少,因為演員的高額片酬,大部分公司都是在給演員打工,賺了個吆喝,做了個賠本買賣!

舉個例子說明,一部30-40集電視劇,請一線藝人和准一線藝人各一名,預算大概一億八千萬左右。兩位一線明星片酬大概在一億兩千萬到一億三千萬(一個八千萬,一個四五千萬),剩下的就是其他全部製作費用!當資方拿出這么多真金白銀,最後剩下一堆硬碟,所有的風險就在製作方這里!賣不賣得掉,能不能播出,演員錢早就賺走了。製片方獨自承擔風險,基本上,製片方就是在給演員打工!

第三:演員片酬制度急需改革!
基於演員片酬畸形的現狀,製作公司和 社會 各界一直在呼籲整頓,之前總局和影視製作業這會也聯合發出了限制演員片酬的通知,現在看起來,有一點效果,因為限制了演員最高片酬不能超過5000萬,最少不再像以前動不動八千萬,一個億的天價片酬。

但是這樣,依然沒有解決問題:第一,演員片酬依然過高,一部戲5000萬,你們自己掂量。幾個月時間,一個公司一年賺5000萬都了不起了。一個演員三四個月可以毫無風險的賺到!第二:演員沒有風險。不能把所有風險壓到製作公司手上,演員也必須共同承擔。賣不掉,收視率不好,演員必須一起負責!

我在影視行業工作了很多年。總的感受是,只有推到重來,重新設立制度,才有可能改變 娛樂 圈的重重黑幕,改變演員片酬過高的問題!

⑦ 演員吳越的片酬

吳越電影片酬是:電影片酬費是50-100萬/部(參考價),電視片酬費是50-100萬/集(參考價),微電影片酬是5-10萬/部(參考價)。

⑧ 藝人在影視劇里的客串和友情出演,片酬是怎麼算的

客串和友情出演的片酬區別

要知道客串和友情出演的片酬有多大區別,首先要知道這兩種出演方式的區別。

客串出演,最初是用在戲曲界,後來延伸到整個演藝界。主要是指非專業人員參與演出。比如說導演何平客串《大腕》,編劇史航客串《邪不壓正》。

通常客串出演的演員,都是和劇作的主創團隊(比如導演、製片等等)關系不錯,才會願意來。很多時候,客串的鏡頭非常少,台詞一兩句,對於作品的內容,沒有直接影響。

所以客串出演,大多數是人情往來,不會單獨談片酬。可能也就是給個車馬費,甚至還有關系特好的,自己貼錢來客串的。

演藝圈也是一個人情小 社會 ,彼此幫忙,日後好相見。所以一般對於這種邀約,大家都不會計較片酬,也都願意出演。

友情演出,這幾年慢慢和客串越來越接近了。最初它和客串是有明顯區別的。友情演員,一般也是專業演員,而不是非專業演員。

友情演出的角色,一般也會作為作品發展的線索人物,或者重要作用人物。所以,在字幕上,友情演出也是緊跟在領銜主演、主演之後的。

友情演出的片酬呢,有的和客串一樣,大家關繫到了,象徵性給一點就行。如果戲份多的話呢,那就稍微多給一點。但是肯定是低於市場行情的。

比如說一個演員,本來出演電影的片酬是500萬,那麼友情出演,可能就只收100萬。對外宣傳可能就是免費。

友情出演還有一種情況。那就是大演員出演小導演的小製作作品。比如劉德華,行業公認他片酬假如是1500萬。那麼他接電影角色的片酬,就不能低於這個行情。因為這個不是他一個人說了算,而且他整個團隊在運營。

此外,他的報價,也影響著行業里其他演員的報價。某個演員覺得和劉德華卡斯接近,那麼就報1200萬。劉德華如果隨便降片酬,那你讓1200萬片酬的演員怎麼辦?跟著降嗎?

這時候問題來了。假如劉德華非常喜歡某個小製作劇本,很想出演。但是可能那部電影製作費都不夠劉德華的片酬。怎麼辦?

這時候,就按照友情出演來。大演員友情出演,自降片酬。表示我這次是特殊情況,我本身片酬還是那個行情,不影響市場。

這就是客串和友情出演的主要區別了。

客串明星的片酬一般都是抽個零頭,而這些客串,分以下幾種情況,一種是關系很好,隨叫隨到,價格免費,就是給你面子,另一種是大製作,導演或者製片人邀請,這種片子能上就是賺到,而且出場方式都很特別,至於價格,那都好商量,還有一種就是絕對的客串,跑個場,這種就跟正常的差不多了。

關系好的這個,最典型的就是大鵬的煎餅俠了,大鵬的煎餅俠開創了小成本小製作大票房的先河,在喜劇電影上也有很強的意義,這部電影的客串太多太多了,以柳岩為例,柳岩和大鵬的關系很好,她通過這個電影得到的片酬基本可以不算到電影製作成本里。

還有很多電影,比如泰囧里的范冰冰,也是零片酬出演,周星馳的美人魚,文章也是友情出演,本來就沒幾個鏡頭,其實就是賣個導演和演員一個人情。

但是也有的時候,有很多大製作,製片方都是大腕兒,演員在人家面前根本就沒什麼話語權,他們讓你零片酬或者低片酬,你也沒辦法,比如建國大業。

第二個,在大製作里客串,像這種例子也不少,像張藝謀,馮小剛她們的電影里明星客串的也很多,像姜文、葛優這些大佬就經常客串一些大製作,當然了,對於他們這個級別的演員來講,片酬給個一點半點的也看不上,對演員來說主要是面子問題,但是對於導演和製作人來說,他們不好意思不給,有的按照片酬的百分比給,有的就是口頭約定。

第三,那就是專門的客串了,像這種一般都是按照正常的價格給,也會簽合同,相對來說就規矩多了,這種客串也分很多種,不熟的,不火的,過氣的,什麼樣的都有。價格也是要參考演員的市場價的,不過一般都是跟經紀人或者經紀公司簽約,有討價還價的餘地。

所以綜合以上,友情客串價格一般都不貴,而且製片方又不傻,哪怕你是大腕兒,既然是友情客串也不會把片酬花在你身上的, 娛樂 圈的人都很精明,更何況想要通過拍電影賺錢的製片方和導演呢?

作為電影里的一個關鍵彩蛋,有很多電影里都出現一個也許與電影本身並沒有太多關聯或許不太合適電影風格的超級明星精彩亮相,而這些明星僅僅算是客串,甚至也只有一兩個鏡頭,不過,這些客串的明星,有的是不收費,只為了給朋友幫個忙,有的則固然一兩個鏡頭卻片酬很高。像《泰囧》里的范冰冰,幾乎是零片酬在電影中出演了「本人」,也讓這一橋段成為電影的一個經典。

《唐探2》中元華客串的「莫友乾」一角,據元華本人透漏片酬僅有10萬元,而且他本人表示沒辦法,畢竟沒戲可拍,像元華如此的老演員過氣了就只能在電影里客串一下了……

賣情面,一般是出來露個臉,打個醬油,相似於客串,比方《歡樂頌2》裡面扮演魏渭的祖峰,周星馳《功夫》里馮小剛扮演的的黑幫老大,片酬會比特別出演少很多或許完全就不收費。畢竟情面貴,這點客串費是小錢嘛!

一些電影或電視劇的導演或主演邀請來的,平常關系比較好的朋友,來友情客串一把,能夠為電影添加一些名氣,有寫電影宣傳裡面也會用到,這些知名的演員的出場也會被當做電影里的彩蛋。

那些能夠在影視劇作品中被冠上「友情客串」頭銜的演員基本上都是手握大把流量、在圈內的知名度和口碑都很不錯。

大部分明星都不會收取費用,畢竟客串的鏡頭很少,佔用明星的時間也不會太多,片酬也不會很高,所以乾脆就不要片酬的,純屬幫朋友一個忙!

在鄧超的《分手大師》中,韓寒就有那麼幾個鏡頭,大家知道這幾個鏡頭值多少錢嗎?免費的,據說就是為了友情出演,根本就沒有要片酬!

周星馳的《功夫》中,你是否見到過馮小剛的身影?那個時候,馮小剛在劇中飾演一個黑幫的老大,鏡頭也就一會!但是,馮小剛沒有收片酬,也就是幫朋友一個忙。

在王寶強、徐崢的《泰囧》里,最後片段女神范冰冰真的出現了!范冰冰可是年薪高達2億多的大明星,在國際上都是非常有名的存在,這樣一個大明星客串這幾個鏡頭估計也不少錢。不過范冰冰沒收錢,純屬於友情客串。

所以來友情客串的演員基本上是零片酬出演,他們願意友情客串的幾個主要原因無非是因為朋友間的情誼、圈內資源的共享、以及出於對劇本本身的喜愛。你們看過哪個大明星會客串垃圾影視劇的嗎?

客串和友情出演一般是較有名氣的演員作為非主演的身份出演一部片子的幾個鏡頭。

大都是為了某位知名導演或者主演 免費出演 。

還有一種情況也不會收費,就是作為影片的投資者,為了提高片子的知名度,製造話題,比如說吳京出演的流浪地球就是這種情況。

很多時候明星都會為了一些原因去影片里客串,有的還能收獲 雙贏 的結果。比如說徐崢在導演泰囧的時候只是導演界的一名新手,並不被人看好,為了說服范冰冰客串居中范冰冰的角色,徐崢特意給范冰冰寫了很長的一封信,最終打動了范冰冰免費出演泰囧,成為影片最大的一抹亮色。後來范冰冰被罰款之後,據傳徐崢特借款一個億給其周轉,度過難關,雪中送炭的徐導也是極為仗義了。

還有很多導演也會給別人的片子客串。像馮小剛就在讓子彈飛中客串了一把師爺,還沒進入正片就掉進去了河裡,過了過戲癮。在姜文的這部片子里,客串的不但有馮小剛,還有苗圃、胡軍、白冰等。很多影片由明星導演坐鎮,劇本構思精巧吸人眼球,也會召喚很多明星主動加盟演出,不是為了賺多少錢,而是為了 拓寬戲路 ,提高自己的知名度,能夠換來更多的劇本找上門。

應該說各種演算法都有的,我認為最合理的是演員參與票房分配。這樣可以從整體上激發演員的激情,而不是固定薪酬,一次性買斷。

至於客串和友情演出,人家都說了是「友情」,那工資肯定不高。

舉個例子,一部描述北京老北京胡同生活的電視劇,客串出場4-5集的演員,應酬稅後大約5W人民幣。餐補住宿補,北京去基地的大交通,費用單獨算,由劇組承擔。

要知道客串和友情出演的片酬怎麼算,那首先要知道這兩種出演方式的區別。

簡單說,客串:和電影公司或幕後工作人員關系好來幫個忙(甚至不領取片酬)

友情演出:戲份極少的明星

總結:友情出演戲份 客串戲份,友情出演基本象徵性收片酬甚至零片酬,客串基本沒多少錢

另外,現在很多戲都喜歡找一些前輩來客串或者叫友情出演,主要是為了宣發時有好處。這些大咖前輩大多都和製片人交情不錯,而且也不會很計較片酬的問題,基本上就是完工後給個大紅包。

⑨ 演員的片酬是拍攝前給還是演完戲才支付

其實關於演員片酬的問題,在業內一直都是一個很隱晦的事情,我估計除了演員自己和經紀人之外,一般的旁人只怕都不是很清楚這個問題的真實答案。所以我在這里也只能是通過最基本的模式,來說明一下這個問題的一些固定套路,這完全就是一個僅供參考的答案,還請大家不喜勿噴。

大導演張藝謀曾經才某節目中親口說過,國內的演員片酬問題,與國外的情況有很大的區別。首先,在國外的電影圈裡,特別是像歐美地區,對於演員的片酬,都是選擇前期先支付一少部分的酬金,然後等到電影上映之後,根據票房成績,讓演員直接參與分成,票房越好你就拿的越多。這樣的好處,就是避免出現因為演員「高片酬」的問題,影響到電影的前期製作。

而在國內卻不是這樣的,一般情況下,無論是大小演員,都是先談好「價錢」,然後再開工幹活的。針對於小演員來說,可能會要求「嚴謹」一些。但是輪到大明星之後,基本上都是沒收到錢,是絕不可能開工幹活的。這也就是為什麼在很多國產電影中,會出現那麼爛片的原因。錢都給了大明星了,還哪兒來的錢製作電影嘛。

雖然說針對於每個演員都會有一個「身價數字」,但是在結算片酬的時候,片方一般都不會選擇「一次性」支付的,當然這也是會出現一些「特殊情況」,比如「非你不可」或者「炙手可熱」的「搶人」情況,片方也是會「一口買斷」的。但是正常情況下,都是按照「分期付款」或者「分集付款」來的。

分期付款,前期先支付你的「進組費用」,然後到了製作中期會支付「進度費用」,到了製作完成之後會支付「尾款」,一般都是334的支付方式。而分集結算,一般都只針對比較有名氣的演員,因為他們本身的報價都是按照「一集一價」來出的,所以片方一般都是「三集一結」或者是「X集一結」,這個方式對於某些演員來說,那也是真的「來錢快」,猛地拍幾天戲,估計就是上百萬入賬,並且還是「稅後」的。

像演員「帶資進組」或者參與「分成」的方式,這已經基本上不算是「片酬」的問題了,因為他們之所以願意「出錢又出力」的來干這件事,就是對於所謂的「片酬」不那麼「在乎」了。他們「期待」的是最後的「收獲」。像比較出名的「帶資進組」,當屬今年年初的吳京零片酬「帶資6000萬」進組《流浪地球》,吳京這一「操作」,不僅「拯救」了《流浪地球》這部電影,也給自己帶來了豐厚的「資金回報」。

而說到「參與分成」這個問題,我感覺這招玩的最好,並且「運氣」最好的演員,應該是徐崢了。他參與的很多電影都是屬於那種「低成本」高回報的作品,所以在他有點名氣之後,就經常以「低片酬」+「參與分成」的方式,參演某些電影的製作,但是不得不說,他的運氣是真的好,近幾年的他賺的是「盆滿缽滿」,只要是他參與的「低成本」電影,票房基本上都是「一路飄紅」。

綜上所述,這些就是我「扒出來」的一些參考答案,還請大家將就點看。畢竟自從「限薪令」下來之後,關於演員「片酬」的這個問題實在是太「敏感」了,能收集到的資料著實不多。但是,我看了那麼多的資料,有一點東西我還是比價「肯定」的,那就是演員們的「片酬」,基本上都是「稅後」的,只是這個「稅」,都是由片方給納的。

第一娛記出品必屬精品!

這個問題我有發言權!我作為影視製片人,拍過不少作品,和演員也簽過不少合同,整個行業情況基本上是這樣的(絕大不部分,極少例外):

在劇組拍戲,基本上演員得罪不起,特別是男女一號。因為她或者他只要不拍了,或者刁難你,整個劇組就陷入困境,即使是導演都可以換掉,男女一號不好換,換了等於白拍了。所以,在簽約的時候,基本上演員處於強勢地位,合約一般會這么簽!

簽約之日起,三個或者五個工作日支付定金。開機前三五個工作日支付一大筆酬金,連同定金,此時大概已經支付了百分之六十左右,拍攝過半支付大約百分之三十。在殺青前三五天支付餘下的百分之十左右尾款!當然也有比例不一樣的,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演員殺青前,片酬已經結清!因為演員也怕你拍完了,你不給錢!

影視市場看著熱鬧,實際上賺錢的公司少之又少,因為演員的高額片酬,大部分公司都是在給演員打工,賺了個吆喝,做了個賠本買賣!

舉個例子說明,一部30-40集電視劇,請一線藝人和准一線藝人各一名,預算大概一億八千萬左右。兩位一線明星片酬大概在一億兩千萬到一億三千萬(一個八千萬,一個四五千萬),剩下的就是其他全部製作費用!當資方拿出這么多真金白銀,最後剩下一堆硬碟,所有的風險就在製作方這里!賣不賣得掉,能不能播出,演員錢早就賺走了。製片方獨自承擔風險,基本上,製片方就是在給演員打工!

基於演員片酬畸形的現狀,製作公司和 社會 各界一直在呼籲整頓,之前總局和影視製作業這會也聯合發出了限制演員片酬的通知,現在看起來,有一點效果,因為限制了演員最高片酬不能超過5000萬,最少不再像以前動不動八千萬,一個億的天價片酬。

但是這樣,依然沒有解決問題:第一,演員片酬依然過高,一部戲5000萬,你們自己掂量。幾個月時間,一個公司一年賺5000萬都了不起了。一個演員三四個月可以毫無風險的賺到!第二:演員沒有風險。不能把所有風險壓到製作公司手上,演員也必須共同承擔。賣不掉,收視率不好,演員必須一起負責!

我在影視行業工作了很多年。總的感受是,只有推到重來,重新設立制度,才有可能改變 娛樂 圈的重重黑幕,改變演員片酬過高的問題!

一提到片酬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2018年炒的沸沸揚揚的 「天價片酬」 一事,少則千萬多則過億的片酬背後,其實並不只是數字這么簡單,而對於明星片酬的結算方式也是不盡相同,片酬的支付大致分為三種類型;

顧名思義,這種形式就是在影視劇拍攝之前就把片酬談好,最終按約定的時間、約定的金額支付給藝人片酬,但這種支付形更多的用於群演和在劇中只有幾個鏡頭的小角色,還有一些大牌明星的特約出演也會選擇這種形式,而至於是拍攝前支付片酬還是拍攝後支付片酬還是要看演員方和影視劇方的協商而定,但拍攝後給片酬的情況比較多,大鵬曾拍攝的《屌絲男士》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因為參與拍攝的演員過多,大部分也都是拍攝後再支付片酬的;

這種方式只適合出演電影演員的片酬結算,也不僅僅是演員演完戲才支付片酬,而是等到電影下映後才開始按照票房比例對演員進行結算支付;可這種結算方式也是各有利弊,因為在不確定票房高低的情況下,演員的片酬也很容易出現兩個極端,所以選擇這種片酬方式的演員還是非常少見的;

這種方式是前兩種的 「升級版本」 ,也是大牌明星的首選,在拍攝前按照協商先支付固定片酬,影片下映後在按照協商支付票房分成部分的餘下片酬,而這種方式也是所有方式中片酬最高的,完全符合明星的 「利益最大化」 准則;

當然,隨著近年來網劇的發展,片酬方式也或多或少的發生了變化,比如把影片票房變成了 「點擊率」 進行結算,或者電視劇的分集結算,前者也很好理解,隨著劇的熱播,在一定周期內計算點擊率,之後結算在這期間的明星片酬,後者顧名思義,每拍一集都要結算一集的片酬;

所以,對於明星片酬到底是先結還是後結並沒有一個固定的方式,只能說更多的都是以先拍後結算的形式進行的。

不管是電視劇還是電影都差不多,支付百分比會有浮動,不過基本都是三次付清。

以上說的拍攝完成,並不是影視劇拍攝造成,而是這個演員的戲份拍攝完成,就要支付掉所有的稿酬。

不過有的知名演員或者檔期比較緊湊的、拍攝時間很短的,會全款支付,也就是開拍前一次性付清稿酬。

電影是按照戲份和所需時間來計算稿酬的,比如一個演員三天的戲份,那麼這三天的時間全部拍攝這個演員的戲。

電視劇是按照集數來算稿酬的,這也就是電視劇的集數越來越多的原因。

在影視劇拍攝前片方會和演員簽訂合同,演員的所有稿酬基本上都是稅後,所有稅都是由片方出。如果是開拍中非演員因素造成影片無法正常拍攝,演員的稿酬是不退的。當然,如果因演員原因造成影片無法正常拍攝,演員要賠償的(這條也就對一般演員有作用)。

以上所有情況只針對普通演員,明星或者名演不在此列。他們都有自己的一套方式,他們主導權比重很大,普通演員聽導演的,導演聽他們的。

關於片酬我覺得拍攝前可以付一點,之後的片酬可以通過票房來分股。這樣的話,就不會容易導致天價片酬的出現。而且這樣一來,演員的片酬很大一部分就取決於觀眾了。從這一點出發,演員內心就會尊重觀眾,而不是扣圖之類的隨便應付下觀眾。為什麼之前一直在說天價片酬的問題,就是因為演員不好好拍戲,純粹為了錢,對於他們而言,錢到了自己手上就行,至於電影的好壞我估計對他們來說毫無意義。所以我覺得應該讓觀眾決定高片酬,觀眾認可這部電影那麼演員即使拿再多的錢,我相信觀眾也不會說什麼,畢竟那是演員們憑實力爭取來的,是靠心血汗水換來的。所以我想可能我們會嫉妒,但絕對不會反對。謝謝

閱讀全文

與演員電影片酬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愛奇藝里好看的電影 瀏覽:950
電影天賜良緣粵語小調 瀏覽:632
今日奧斯卡電影 瀏覽:290
蠟筆小新最搞笑的電影 瀏覽:321
8個字的日本電影有哪些 瀏覽:342
哪些是最恐怖的電影 瀏覽:270
中國真人版動畫電影有哪些 瀏覽:427
怎麼樣在抖音上知道電影名字 瀏覽:688
演員李明電影 瀏覽:251
拍在電影院看電影場景 瀏覽:566
哪裡可以看電影流金歲月 瀏覽:358
香港瀝青電影合集 瀏覽:63
白雪公主動漫電影中文字幕 瀏覽:26
3d豪情國語電影 瀏覽:116
誰給介紹幾個好看的電影網站 瀏覽:168
電影剪輯壁紙高清 瀏覽:787
電影台詞alwaysbe 瀏覽:828
經典電影細節講解 瀏覽:649
日本倫理動漫電影迅雷下載 瀏覽:319
維華電影院今日電影院 瀏覽: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