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問一部有關二戰中德國軍營中一群少年和老師的電影
——最先想到是《希望與榮耀》,但這是英國的,也不錯;
http://ke..com/view/643742.html?wtp=tt
——再就是《希特勒的男孩》,均是值得再看一遍的經典:
http://..com/question/54479114.html?si=1
後面的鏈接回答里,不知是否有是你要的?
2. 一部二戰德國訓練兒童兵的電影
《希特勒的男孩》
影片刻畫一個下層階級的男孩,因傑出的拳擊身手而獲得進入嚴格的國家精英訓練學校,然而在這個門坎甚高的校園里,卻讓他的信念逐步瓦解。該片透過歷史的視野去研究二戰中那些青年學生是如何被召募到那所學校,如何接受那些所謂的精英教育。影片表現了將青少年納入納粹體制後的震撼與覺醒,除了表現殘酷的一面外,對於弗萊德里希和阿爾伯特的友情也作了深入的刻畫。
3. 童年太短,不能錯過的10部德產兒童電影(上)
說起德式電影,即德國投資德國導演的影片,總給人留有嚴肅沉重之感,耳熟能詳的德式電影比如《羅拉快跑》《帝國的毀滅》《竊聽風暴》等,這些影片在全球擁有著眾多粉絲。很多年紀大一些的德國人對好萊塢巨制嗤之以鼻,他們覺得那些電影不過是嘩眾取寵的商業特技片罷了,毫無文化可言。德國人善於把淡淡的憂郁和交織的矛盾放進影片中讓觀眾反思社會、人性等問題。
但是,德式兒童影片卻是另一番天地,為兒童製作的動畫片、故事片、奇幻片、科普片等溫暖而有趣,同時也十分注重培養孩子的想像力。我和小妞一起選出了10部好看的德產兒童電影,她負責好看,我負責挖掘一些話題和她討論,而小妞提出的問題又迫使我不停地關注更多的影片以及影片中涉及到的某些細節和畫面。賞心悅目的影片老少皆宜,好看的兒童影片如同一顆種子,悄悄地在孩子心中種下美好的因,期待日後結出絢爛之果。
本篇介紹的TOP名單的其中五部影片均改編自著名兒童讀物:《三個強盜》、《小女巫》(中文譯作《淘氣小女巫》或《飛天小魔女》)、《小穆克的故事》、《小紐扣吉姆與火車司機盧卡斯》以及《希特勒偷走了粉紅兔》,五本讀物都有中文譯版。其中,《三個強盜》、《小女巫》和《小紐扣吉姆》有中文版影片。
這部2007年上映的動畫片雖然和現在的技術比起來畫質有些粗糙了,但仍不失為一部溫馨幽默的經典動畫片。我第一眼就被三個強盜的造型和憨憨的樣子萌到了,三個強盜劫持了小女孩蒂凡尼本想敲詐一筆,結果做了什麼呢?舒服的床留給她一人睡,跟蒂凡尼學寫字和閱讀,還把她從恐怖的孤兒院救出來,順便解救了所有的孩子們。
印象很深的一個畫面是三個強盜欲前往恐怖的孤兒院之前,強盜頭領猶豫不決地喃喃低語:「我不敢去,我害怕。」他的兩個兄弟立刻安慰他說:「我們一起就能辦到,這關乎到蒂凡尼啊。」於是,強盜頭領拿起斧頭,目光堅定起來。強盜也會害怕,但想到自己在乎的人,立馬變得勇敢起來。本性並不壞的強盜被純真的蒂凡尼徹底改變了,開始做起了有意義的事情。
影片中很多的小細節可圈可點,小動物、小孩子以及強盜的畫面全部走的純真又詼諧的路線,唯一的大反派-孤兒院院長被蒂凡尼用蛋糕教訓的場面十分滑稽,好吃的甜點成為孩子們和權威抗爭的利器。
這是一部德國瑞士合作影片,改編自德國作家奧特弗雷德·普魯士勒(Otfried Preußler)1957年創作的獲獎童書《小女巫》,而該電影在書首次出版的60年後才問世,這期間《小女巫》被翻譯成47種語言,不少國家的劇場還相繼推出各式的舞台版本。我記得我小時候第一次讀到《小女巫》中文版故事就被深深吸引,故事開頭說:"127歲的她只能算是一個小女巫。"
這次再和我的孩子重溫這部曾經的經典,我腦海里不斷湧出小時候讀過的那些情節和畫面。現代高科技手段讓烏鴉滿口調侃,魔法掃帚飛高飛低,木屋家什亦真亦幻,把我小時候所有的想像都一一實現。
孩子們都喜歡與魔法有關的事物,成人其實也不例外,我記得我看大衛·科波菲爾 (David Copperfield)讓自由女神瞬間消失,讓自己瞬間穿越長城城牆,實在覺得不可思議。雖然現實世界沒有魔法,小妞卻十分著迷假裝施法,說出魔法咒語時帶出的那份瀟灑和篤定的力量,然後我再稍加配合,她就能開心到爆棚,孩子的快樂就是那麼簡單!
為了成全她的魔法夢,爸爸給她讀《哈利波特》,父女倆已經講到了第7本,我們帶她去參觀魔法博物館,觀看魔術表演,嘗試做「魔法葯水」,當然,和媽媽一起看《小女巫》。
米切爾·恩德(Michael Ende)創作的《小紐扣吉姆和火車司機盧卡斯》是德語兒童讀物中最有名的書籍之一,也是我家小妞最愛聽的故事之一,愛看的舞台劇之一。
影片絕對算巨額製造之良心製作了,奇妙夢幻的畫面環環相扣,情節也環環相扣,吉姆和盧卡斯開著一個叫愛瑪的火車頭來到遙遠的奇幻世界,那裡就是西方人想像出來的遙遠中國 - 一個古老的東方世界。勇敢的孤兒吉姆在奇幻旅程中也解開了自己的身世之謎。雖然書籍和影片對這個異域國度的表達有一些片面之處,還有打惡龍救公主這個一成不變的童話公式,但這部電影忠實原作,不僅是冒險故事,還有朗朗上口的《一個島上兩座山》這首主題曲也在德國家喻戶曉,祖孫三代都能一起看的懷舊影片估計這部莫屬了。
該片取材於德國19世紀著名的文學大師威廉·豪夫(Wilhelm Hauff)的童話《小穆克的故事》,搬上熒屏的小穆克成為東德DEFA電影史上最成功的一部片子。
《小穆克》取材於《一千零一夜》,所以故事發生在極具異域風情的阿拉伯國家。影片開頭,老年小穆克古怪的裝扮和侏儒的外形讓他每天飽受其他孩子們的嘲笑和欺負,忍無可忍的他在一次走投無路時才講起自己童年那些驚心動魄的經歷。小穆克窩在櫃子頂層講起他的魔鞋和賣果子捉弄大臣的滑稽事兒,那些平日里欺負他的孩子們坐在地上,屋裡坐滿了人,一個個瞪大眼睛屏住呼吸聽小穆克講他過去的故事,那個鏡頭和泰坦尼克號上老奶奶給所有人講完當年沉船故事後出現的鏡頭有異曲同工之妙,因為驚異或是佩服,每個人都陷入了沉思,充溢著感動。
嘲笑別人往往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影片結尾,孩子們激動地為老年的小穆克歡呼雀躍,像迎接凱旋英雄回朝,小穆克從此備受尊重。那麼,小穆克到底經歷了什麼一舉獲得認可呢?我這里就不劇透了。孩子們自有理解,我家小妞說小穆克給人帶來快樂,雖然我覺得這部影片不單單想令小影迷愉悅,但孩子也的的確確感受到了一種積極樂觀的力量。
這部電影改編自同名小說,作者朱迪斯·克爾(Judith Kerr)寫過很多孩子及家長熟知的故事,比如《老虎來喝下午茶》。朱迪斯·克爾被媒體稱為英國兒童文學作家,其實她是猶太人,出生於柏林,她的母語是德語,1933年她和家人逃亡以前曾是柏林綠林小學的學生(小妞現在的學校)。朱迪斯·克爾的父親阿爾弗雷德·克爾(Alfred Kerr)是魏瑪共和國時期鼎鼎有名的文學批評家。阿爾弗雷德·克爾用文學利器抨擊了當時的納粹政府,幸得一位警察好友告密,當納粹四處逮捕克爾一家時,他們早已躲在了瑞士的一個小鄉村裡。在當時那個時期,這位警察算得上英雄了,沒有他,朱迪斯·克爾的兒童文學恐怕也不會讀到了。
FSK(德國電影業自檢機構)給這部電影評為0歲以上兒童可觀看,但其實它更適合8歲以上的孩子看,尤其適合青少年,至少在看這部電影前要知道德國歷史上的第三帝國,即納粹德國和猶太逃亡的一些事。觀看前我給7歲小妞稍稍普及了一下故事的發生背景,小妞說片子太真實,她不太敢看,她會因為那位猶太小女孩的遭遇感到傷心,會哭。小妞一說哭,我不禁想起西方劇構的鼻祖-希臘戲劇的一大劇構要素:凈化心靈,即觀眾在觀演時其心靈得以洗滌,精神世界得以升華。而小妞的心靈還沒被洗滌,臉先差點被恐懼的淚水刷一遍。其實這部電影既不是戰爭片也不沒有史詩般的悲劇,甚至有些畫面讓我以為在看風光或文旅片,只不過美麗的瑞士鄉村和巴黎的法國風對比逃亡之路更讓人對納粹鐵蹄產生錐心的厭惡。影片中,家人的愛與小女孩的勇氣貫穿始終。影片的最後一個鏡頭:渡輪上,小女孩遙望即將抵達的英國港口,自信地對自己說:「我又要進入一個陌生的學校,學一門新的語言,但我一點也不擔心,因為我知道我很快就會融入並學會它。」
1971年當《希特勒偷了粉紅兔》的英文書「When Hitler Stole Pink Rabbit」首次出版時,朱迪斯·克爾已48歲,她用英文創作了這部自傳體小說。也許這個題目就已經暴露了朱迪斯·克爾一生最大的遺憾,那就是她鍾愛的那隻粉紅色小兔再也沒有出現在她的生命里,那隻小兔屬於她曾經無憂無慮的童年。同樣的,無數的孩子們也在戰爭中永遠失去了那些她們視如珍寶的玩具。有了情感的紐帶,哪怕是一隻筆,一本書,一個毛絨兔子都是童年不可替代並且伴隨一生的印記。
4. 推薦二戰的戰火下以兒童為視角的電影(歐美的)
《希望與榮耀》(1987)英國
《太陽帝國》(1987)美國
《烽火孤兒》(2005)俄羅斯
《炎628》(1985)蘇聯
《穿條紋衣服的男孩》(2008)英國
《螢火蟲之墓》(2008)日本
《二十四隻眼睛》(1956)日本
《原子彈爆炸下的兒童》(1952)日本
《戰時冬天》(2008)荷蘭
《戰場上的小人球》(2005)芬蘭
《戰火遺孤》(2001) 波蘭
《希特勒的男孩》(2004)德國
《再見孩子們》(1987)德國
《軍官與男孩》(1992)荷蘭
《戰地餘生》(2000)英國
《有人要來/鐵蹄下的村莊》(2009)義大利
《生命之泉》(2000)捷克
《危情密碼》(2003)英國
《安妮日記》(1959)美國
《狼與生存》(2007)法國
《紅櫻桃》 (1995) 中國
5. 有哪些描寫兒童的二戰電影好看
兒童二戰電影不少,下面為你推薦幾部
《新紐扣戰爭》
《橡樹男孩》
《鐵蹄下的村莊》
《圍捕》
《五月的四天》
《再見,孩子們》
《三毛流浪記》
《我的德國爸爸》
《安妮日記》
《伊萬的童年》
《穿條紋睡衣的男孩》
6. 德國二戰時小孩子主演的電影
是《美麗人生》嗎? 基本信息 《美麗人生》是一部由羅伯托·貝尼尼執導,羅伯托·貝尼尼、尼可萊塔·布拉斯基、喬治·坎塔里尼等人主演的劇情片。1997年12月20日,該片在義大利上映。 該片講述了一對猶太父子被送進了納粹集中營,父親利用自己的想像力扯謊說他們正身處一個游戲當中,最後父親讓兒子的童心沒有受到傷害,而自己卻慘死的故事。1999年,該片在第71屆奧斯卡獎獲得了最佳外語片、最佳男主角、最佳配樂三項獎項 。
7. 二戰老電影關於七個德國小孩守衛一座橋的故事
最後的橋 我也喜歡這部電影。德國人自己拍的。簡介如下: 1945年4月,戰爭已近尾聲,德國人疲於應戰,炸彈轟塌了小鎮附近的橋梁,前線步步逼近,德國士兵忙不迭撤離,以逃脫美軍的進攻,而七個十幾歲的少年卻被組織起來頂替他們來到前線作戰,在納粹流血即榮耀的思維鼓動下,他們竟然面對炮火連天的危險境地卻毫無畏懼.而其實,在上前線之前,戰爭對於這些男孩不過是充滿冒險的幻境,他們將如何抵抗這殘酷的現實呢?
8. 德國電影 最後的橋 是真實的故事嗎 我看的老版,那群坐在車上德國兵為什麼全部往回跑 二
二戰後期,德國曾經出現過一支震驚世界的陸軍少年師,其傷亡之慘重、結局之凄涼,在兒童士兵參與戰爭的歷史上絕無僅有。這就是黨衛軍第12裝甲師,正式名稱為「希特勒青年團「武裝黨衛軍第12裝甲師,別名為「嬰兒師」,於1944年4月正式投入戰場。在德軍系列中,他們服裝上的標志是一支奶瓶。 然而,當時的盟軍已強大起來,開始了大反攻。1944年4月30日,參戰僅10天,部隊傷亡已極為慘重,半數以上的連、排長陣亡,全師4 000人戰死,8 000人負傷和失蹤。前師長維特被炮彈炸死,由麥爾繼任師長。最終,在盟軍猛烈的復仇炮火下,1944年8月21日,組建僅一年、參戰剛剛3個月的少年師全軍覆沒,成為又一批納粹德國的陪葬品。
9. 十部不容錯過的二戰經典電影,充分展現戰爭的殘酷,人性的真善美
《最長的一日》影片以諾曼底登陸為故事線,講述了在諾曼底登陸剛開始所出現的事情,影片從同盟軍和德國軍隊的角度,講述諾曼底登雙方所發生的事情 。影片充分展現了人們在心理上對戰爭的恐懼,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鋼琴家》影片講述一個天才的波蘭鋼琴家在二戰期間,為躲避戰亂,藏在城市的廢棄的建築中,後被一名德軍軍官發現,由於鋼琴家的才華被德軍官欣賞,從而被德軍官冒死保護,鋼琴家也因此等到了戰爭結束,獲得了自由,在人們的幫助下,走出了戰爭對他心靈上的創傷,並重新從事他熱愛的事業。
《橋》影片講述在二戰快結束的時候,德軍面臨失敗不甘心,為了贏得一絲的喘息,德軍需從南斯拉夫撤退,從而回到本國,以便做最後的掙扎。但是反戰爭的人民不會答應,雙方圍繞一座橋梁而展開激戰,後經過這座橋的設計師親手炸掉自己設計的橋梁,斷送了德軍生還的最後的希望。
《拯救大兵瑞恩》電影講述了,一個美國家庭的4個兒子在二戰期間陸續死亡了3個兒子,最小的兒子也下落不明,為了不讓這個家庭在市區最後的一個兒子,軍隊上層決定派一支特別小分隊,將這個家庭僅剩的小兒子找到他並安全地救出來送回家。
《敦刻爾克》影片以敦刻爾克大撤退為線,講述二戰早期,英法同盟軍被德軍包圍在敦刻爾克的海灘上,在德軍不停地逼迫下,當時的英國和法國的政府以及當時的海軍派遣大批的船隻,動員全國人民營救同盟軍隊。
《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影片講述了游擊隊長瓦爾特帶領多名勇敢的游擊隊員,憑借出色的謀略和游擊隊員的大無畏不怕犧牲的精神下,找出了潛伏在隊伍內部的間諜,後經過一系列的戰斗,從而成功的阻止了敵人的陰謀。
《現代啟示錄》影片講述了在越戰後期,一位美軍官在越南脫離軍隊,建立自己的勢力范圍,美軍高層得知後,派遣軍隊進行調查,後被叛軍捉拿,在此期間親眼目睹了戰爭給人民帶來的痛苦與毀滅和人性墮落後的貪婪殘酷。
《巴頓將軍》影片講述二戰期間,美軍在北非的失利,巴頓臨危受命,扭轉敗局,後轉戰多地,成為二戰期間著名的戰將,後因訓練士兵時過激而遭到譴責,出來道歉。但巴頓在二戰期間的軍事才能,使他成為美國軍史上和世界軍史上有名的將軍。
《西線無戰事》影片講的是馬恩河戰役中,有一幫德國兒童兵在戰爭中看到的,聽到的,思想上從開始的緊張熱血興奮,到後來的麻木乃至厭煩上的轉變,影片極度細膩的描述和展現戰爭期間不管是侵略國還是被侵略國的人民對戰爭在思想上的轉變,對和平的渴望。
《桂河大橋》影片講的是,二戰期間日軍侵佔泰國後,利用戰俘營中的戰俘修橋,雙反圍繞橋,一方要修,一方要炸的故事,期間影片展現了日軍對戰俘的殘暴,描繪了侵略者的不人道和丑惡的嘴臉。
10. 一部電影講的二戰時期訓練一群七八歲的孩子參軍打仗,有一個鏡頭有兩個小孩抬著火箭筒
你好,片名叫:《喬喬的異想世界》。
對應的鏡頭在下面。
是由美國福斯探照燈公司出品的喜劇戰爭片,由塔伊加·維迪提執導,羅曼·格里芬·戴維斯、斯嘉麗·約翰遜、塔伊加·維迪提、托馬辛·麥肯齊聯合主演。該片於2019年10月18日在美國上映。2020年7月31日在中國內地全國藝術電影放映聯盟專線上映[1]。
該片故事設定在二戰時期,講述了男孩喬喬和母親生活在納粹德國統治下,而母親卻秘密幫助無辜的猶太女孩,因此,也改變了喬喬觀念的故事。
中文名
喬喬的異想世界
外文名
Jojo Rabbit
其他譯名
兔嘲男孩(台灣)、喬喬兔、少年喬喬的異想世界、陽光兔仔兵(香港)
類型
劇情、喜劇、戰爭
製片地區
德國、美國
導演
塔伊加·維迪提
編劇
塔伊加·維迪提
製片人
Carthew Neal
主演
羅曼·格里芬·戴維斯、斯嘉麗·約翰遜、塔伊加·維迪提、托馬辛·麥肯齊
片長
108 分鍾
上映時間
2019年10月18日(美國)
對白語言
英語
色彩
彩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