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的電影為什麼拿不到奧斯卡的獎項呢
中國的電影技術太差 沒深度
⑵ 電影喜喪為什麼不上映
魯南張庄,86歲老人林郭氏,身體硬朗,在農村老宅獨自生活。林郭氏突發腦血栓,身體狀況逐漸惡化。子女積極為老人操作敬老院入住事宜。敬老院床位緊張,只有等待敬老院有老人去世,按照老人的意願,開始了到子女家輪流居住的短暫旅程。這一過程中,林郭氏中風摔倒,腦神經損傷,得了笑病。 敬老院終於有老人亡故,空出床位。卻在去敬老院的前夕,林郭氏懷揣著全家福老照片溘然長逝。按照老風俗,兒孫們給她辦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喜喪。 生活重新開始,又是在重復昨天的故事……
電影中林郭氏的兒子,老二是一個老師,家中條件看似確實不太好。因為老人身體的狀況逐漸惡化,敬老院床位緊張,子女們焦急等待敬老院有老人去世,再讓林郭氏頂替空缺。林郭氏發病摔倒受傷得了笑病。她開始了到子女家輪流居住的短暫旅程。,他們開始是把讓老人分著住,規定每一家住多長時間,老人被老三用車接去自家住,住了沒幾天,因為兒媳婦的對待老人的行為確實太差,老人因不能忍受,又轉去女兒家住。
⑶ 金雞獎最失落的5位演員,個個演技炸裂,卻沒有拿到獎,實屬遺憾
昨晚,第34屆中國電影金雞獎頒獎典禮在福建廈門海峽大劇院舉行。
雖然目前還是處於防疫階段,但這場一年一度的「群英薈萃盛宴」依然是如期舉行,各位影視大咖也都很自覺地戴上了口罩,值得點贊。
這次大獎的主持人全是清一色的跨界演員, 黃曉明,鄧超,李冰冰和藍雨, 個個是多才多藝的好演員。
當晚的四人,男的紳士風度,女的漂亮柔美。
此次頒獎典禮匯集了演藝界4000人左右,可以說是星光燦爛。
昨晚的盛宴中,莫過於 范偉,朱媛媛,張藝謀,張小斐,張譯 最為耀眼,他們個個是當晚的大獎得主。
實至名歸,非他們莫屬。
有人得意,自然就會有人失意。
除了得獎的演員之外,這幾位在頒獎典禮前的獲獎呼聲也是很高,甚至有的還超過了真正的得獎金主。
這次沒有拿獎,實屬遺憾。
這次最佳男配角獎的得主是范偉,他憑借電影《一秒鍾》獲此殊榮。
范老哥能夠得到此獎也是實至名歸,畢竟他他的演技和閱歷在那放著,其他的幾位小弟和他競爭的確有點不容易。
而在頒獎前,這個獎呼聲最高的有兩位,甚至有一位的呼聲還高過了范老哥。
一個是朱亞文,一個是肖央。
這兩個哥們中,朱亞文的呼聲是最高的,他得獎的呼聲甚至超過了范老哥。
但最終,朱老哥還是遺憾落敗。
朱亞文1984年出生於江蘇,自出道以來,主演了《非親兄弟》《闖關東》《遠去的飛鷹》《紅高粱》《北上廣不相信眼淚》《正陽門下》《中國醫生》等一系列影視劇。
其中,《中國醫生》就是此次和范老哥競爭的影片。
朱亞文自出道以來,演的角色大多都是正劇,都是叔叔阿姨輩們喜歡看的那種。
這類影視劇製作精良,對白實在,劇情緊湊,情節也比較豐富。
比如《闖關東》《正陽門下》《紅高粱》等都屬於這種類型。
而且這些電視劇部部都是經典,收視率在當年都創下了不俗的收視率。
他在大學的時候,就參演了《闖關東》,和李幼斌,宋佳等實力派演員合作,可以說起點是很高了。
但這些年兜兜轉轉一大圈,能夠靠角色獲獎的作品卻不是很多。
也許,他還需要沉澱,還沒有經歷太多生活的洗禮。
但相信有一天,他會站得更高,獲取更多的榮譽。
畢竟在 娛樂 圈,像他這樣既有演技又有顏值和人品的好男人不多了。
這次最佳女配角獎的得主是朱媛媛,她靠著一部《我的姐姐》斬獲此榮。
朱媛媛是一位成熟而又有演技的女人。
但這次她得此獎,純屬意外。
畢竟, 這姐姐自從和辛柏青結婚以後就很少出來演戲了,一心在家相夫教子,享受美好生活。
但這兩年,孩子大了,朱姐姐在家感覺到無聊,於是就出來又開始拍戲了。
真沒想到,一出來就來了個王炸,演技不但沒有退步,而且還大有長進。
不知道朱姐姐在家用的絕世武功,能夠保持得這么好。
而頒獎前這個獎項呼聲最高的是90後演員周也。
周也1998年5月20日出生於 重慶市 ,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
她是地地道道的重慶妹子,重慶出美女,歷來如此。
周也也不例外,標準的大美女。
這妹妹自2017年出演電影《難以置信》以來,一直處於養老的狀態,出道三年,愣是一部戲沒拍。
網友們都說她是「營銷咖」。
為此,她很不服氣。
於是到了2019年,她接連拍了 《 離奇大亨 》《 難以置信 》《 我們的西南聯大 》《 少年的你 》四部大劇。
如此辛苦地去拍戲,不僅是對自己演技的一種錘煉,也是對網友們質疑的一種反擊。
對於一個90後來說,這種精神實屬難得。
這次沒有獲獎,實屬遺憾。
但也沒有關系,畢竟還很年輕嘛,再說人也長得漂亮。
只要肯努力,獲獎的機會還是很多的。
在影視圈,最佳男女主角獎一直就是「王」的存在。
能夠得到此獎,對於演員來說,是何等的寶貴。
而此次獲得最佳男主角獎的是張譯,他憑借著張藝謀的《懸崖之上》得此殊榮。
張譯能夠得到這個大獎,也是經過了多年的積淀才得到的。
畢竟這哥哥的演藝生涯也是坎坎坷坷的,中間經歷過不少曲折和磨難。
和他競爭這個獎項的於和偉,易烊千璽,郭曉東,劉燁,個個演技精湛,不好對付。
其中,於和偉是他最大的對手。
頒獎前,於老哥的呼聲也是最高的。
有趣的是,兩人還都是因為老謀子的《懸崖之上》而提名。
只可惜,最終花落張譯,於老哥只能等來年再戰。
於和偉1971年出生於遼寧省撫順市東洲區,畢業於 上海戲劇學院 。
他雖然長相沒有東北爺們的彪悍,但也是地地道道的東北爺們。
自1999年出演首部電視劇《曹操》以來,他出演了很多經典的影視劇。
比如 《 歷史 的天空 》《 搭錯車 》《 三國 》《 下一站婚姻 》《 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 》《 懸崖之上 》《 覺醒年代 》《 大決戰 》等。
可以說,他的每部作品也是部部經典,很有看頭。
並且憑借著 《 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 》獲得 第24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 最佳男配角獎,憑借年代劇《 覺醒年代 》獲得 第27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 最佳男主角獎。
除此之外,他還拿到過金雞獎的最佳男配角獎。
於老哥在影視圈也算得上是一個老人了,這次沒能拿獎,從現場看他的表情,也很失落。
晚會結束後,張譯還調侃道: 我心目中的最佳男演員是和偉哥,很遺憾,真的很遺憾,我會請他吃飯的。
可見,這二人的關系也挺不錯。
雖然沒有拿獎,但不可否認的是於老哥的演技精湛。
張子楓今年沒有得獎,真是太遺憾了。
本想著會是劉敏濤拿獎,畢竟這姐姐的實力在那擺著。
結果,張小斐默默無聞地把獎拿走了。
當然了,張小斐也是眾望所歸,只是張子楓沒拿獎,實在是遺憾。
畢竟張子楓的路人緣實在是太好了,再加上她混跡 娛樂 圈這么多年來,不作妖不炒的。
這樣的演員實在是難得。
你沒有理由不喜歡這樣的小姑娘,更何況她的演技也是有目共睹的,標準的新生代實力派女演員。
你看看人家走紅毯穿的衣服,多麼得體,讓人一看就是有教養的孩子。
不得獎,天理難容啊。
後來,皮妹查了一下她的資料,還發現她是河南妹子。
張子楓2001年8月27日出生於河南省 三門峽市 ,就讀於 北京電影學院 。
除此之外,她5歲就開始接拍廣告,8歲的時候就參演了 災難 情感 片《 唐山大地震 》。
看到這,有哥們該說了,這小妹妹肯定有背景。
其實,是你想多了。
人家還真沒什麼背景。
她出生於三門峽一個普通的家庭,父親是三門峽供電公司的電力工人,母親在她出生後辭去工作,專門照顧她。
4歲半的時候,張子楓參加了超級寶貝比賽,表演了小品《小盲女找媽媽》。
比賽結束以後,評委找到了張子楓的媽媽,希望張子楓到北京發展 。
此後張子楓的媽媽便帶著張子楓從河南三門峽來到了北京發展。
然後,她靠拍廣告出圈,隨後考上了北京電影學院。
由此可見,這妹妹能走到今天這個地步,她媽媽功不可沒。
也許這次沒能拿到獎,是看她年齡太小,資歷尚淺。
畢竟,評獎這玩意也是看輩分的。
這妹子只要這樣好好的演戲,相信不久的未來,她會拿獎拿得手軟。
最佳導演獎是張藝謀,他憑借《懸崖之上》獲此殊榮。
老謀子一向牛逼,金雞獎已經拿到9次了。
這次獲獎,也是自己的實力所歸。
他帶出來的演員也是個個實力派,就好比這次吧。
走紅毯的時候,他帶著張譯,朱亞文,劉浩存,於和偉四位大獎一同出席。
而這四位當中,張譯和於和偉是最佳男主提名,朱亞文是最佳男配提名,劉浩存是最佳女配提名。
可見,這老哥是多麼的厲害吧。
他不但拍戲拍得好,看人的眼光也很獨到。
當年,他之所以沒有娶鞏俐為老婆,就是因為鞏俐太霸氣,娶進家肯定不願意死心塌地地給他生孩子。
而陳婷就不一樣了,甘願做他背後的小女人。
一口氣為他生了三個孩子,兒女雙全,多麼的幸福。
扯遠了。
回到正題,賈玲沒有拿到最佳導演處女座獎,實屬遺憾。
畢竟賈玲導演的《你好,李煥英》,票房不菲。
而整部電影也很好看,況且張小斐也因為此片得到了最佳女主角獎。
按理說,她不得獎,不應該呀。
現場來看,賈玲的表情也略表遺憾。
但皮妹想說,賈導也不要氣餒,畢竟咱導第一部電影就大賣,這大把的鈔票比獲獎更是來得實在。
如今,一年一度的金雞獎已經落下帷幕,這幾位沒有得獎也不要氣餒,新的一年,再接再厲。
收拾好心情,來年再戰就得了。
心若在,夢就在,一切不過是重頭再來罷了。
新的一年,要到來了,大家一起加油!
⑷ 這份年度華語電影名單,比內地院線片不知好出多少
每次有華語相關的電影獎出來就總是被人吐槽,畢竟,每年真正值得關注的華語片實在太少,而大多都是毫無廉恥的坑錢貨。我們總希望能幫大家一起淘金,發現一些值得關注、值得鼓勵的好電影,所以我們自己發起了一個電影獎,那就是:
迷影精神獎!
相信大家還記得,「迷影精神獎」創立於2015年年底,我們一經公布就受到媒體和影迷朋友的大力支持。
嚴格說來,「迷影精神獎」與官方和電影工業中的電影評獎有很大區別,也與學院和媒體的電影評獎保持距離,這是一種來自民間的迷影人的聲音,一種對電影創新精神的鼓勵。「迷影精神獎」不舉行頒獎儀式,不走紅地毯,我們用影評人的力量,每年只獎勵一部電影,用1895元人民幣(電影的誕生年)作為象徵性獎勵,鼓勵這位導演展開獨立的創作和風格上的探索。
今年已經是迷影精神獎的第二屆,去年我們把大獎頒給了頗讓人驚喜的《路邊野餐》。而一年之後的如今,再回顧這部電影,已經成為很多人心中的年度佳片了。
沙丹、畢贛、李洋
去年迷影精神獎評語如下:
《路邊野餐》以極富創意且令人印象深刻的視覺呈現,創作出一部富有詩意的電影作品,導演運用穿梭在貴州山水之間的長鏡頭和精巧的場面調度,把記憶與現實在情感中細密地交織縫合,影像的流動把感傷的故事和人物的幻想融為一體,氣韻生動,營造出華語青年電影中罕見的詩意之美。
經過討論投票,我們最後把第一屆迷影精神獎頒發給畢贛的《路邊野餐》,我們不認為這部電影完美無瑕、無懈可擊,但我們鼓勵畢贛導演能憑借影片中閃現的天賦和靈韻,以及創作上的勇敢,在電影藝術的可能性上繼續探索,創作出具有獨特美學質感的作品。我們有一筆象徵性的獎金1895元,獎勵給導演,希望他繼續努力!
那麼,新的一年,又有哪些好的電影值得推薦呢。
第二屆迷影精神獎提名名單公布如下:
這些電影都是我們認為2016年富有創新精神的、值得鼓勵的中青年導演的電影作品,這些作品代表著華語電影非常重要的風格嘗試,或者令人贊賞的努力:
《清水裡的刀子》,王學博
推薦語:以肅穆的攝影,凝練出日常生活中的庄嚴;以簡潔的敘事,展現宗教、倫理、世俗各層面的沖突。靜水深流,大巧不工,是這部電影努力抵達的方向。
《日曜日式散步者》,黃亞歷
推薦語:黃亞歷別具一格的紀錄長片處女作,用詩作、信件、電影、繪畫、歷史文獻等素材與情景再現手法結合,重構了台灣文學史上幾乎被人遺忘的1930年代創立的「風車詩社」,不僅回應了文學現代主義在台灣的萌芽,還展現了復雜近代史下的個體創傷。
《八月》,張大磊
《中邪》,馬凱
推薦語:即便少不了各種業余與粗糙,滿是遺憾,卻不妨礙這是今年最驚喜、最有想像力的國產恐怖片。同時這也是極具迷影精神的作品,導演並未受過太多專業訓練,而是從大量優秀恐怖片中汲取養分,並將這些與身邊經驗結合。影片將西方偽紀錄恐怖片與農村封建迷信結合,讓作品更接地氣。無論怎樣,這都是一部有潛力的作品,一部真的會嚇到觀眾的國產恐怖片。
《塔洛》,萬瑪才旦
推薦語:影片用精緻的長鏡頭和肅穆的黑白攝影,繞開了人們對西藏的視覺獵奇和文化獵奇,講述一個普通藏民尋找身份和迷失身份的寓言。萬瑪才旦不強調宗教和政治的戲劇性,而在一個流暢、自然、完整的故事中,把西藏人所處的經濟處境、社會處境、宗教處境和文化處境在一系列二元對立中潤物無聲地表現出來。塔洛是近幾年來銀幕上最為真實、虔誠和可愛的西藏人形象,然而他的命運也最值得深思。
《不成問題的問題》,梅峰
推薦語:影片以超乎尋常的沉穩與平靜,帶給華語電影一種嶄新的美學風格。故事圍繞抗日戰爭時期一個農庄的經營和管理,把中國社會在現代變革中遭遇的困境、窘迫和尷尬,剝繭抽絲地展現出來。梅峰借用老舍對中國社會的深刻觀察,運用三種不同的人以及他們的命運變化,譜寫了對現代中國的歷史命運的寓言,在繚繞的炊煙和秀美的鄉村山水之間,影片以客觀的距離和剋制的語言把中國人獨特的交往方式、中國社會特有的社會結構表現出來。影片以中遠景的長鏡頭,表達一種觀看態度。范偉的表演矜持有度,每個人物都在掌握很好的分寸,清冷的諷刺。
《幸運是我》,羅耀輝
推薦語:一部很容易被拍成煽情治癒勵志系的電影,年輕導演羅耀輝卻極為適宜的掌握好了情感生發、裂變、重組的分寸感。二位主角的相遇相識,誤解與重聚,在略顯散淡化的線性敘事中,羅耀輝始終在捕捉的是一種真摯可信的情感依託。另外必須特別指出的是,影片還顯示出了強烈的香港主體性,同時卻不為狂躁的政治姿態綁架。影片中動人的港人情感、港人人際關系之真實再現,明白無誤的道出作為微觀政治之表現的日常生活實踐,比宏大的政治運動更具有感召力,滲透力。
《喜喪》,張濤
推薦語:在萬般演繹的家庭倫常中,張濤不緩不急的展開了一幅中國農村家庭的全景畫。帶著一種隱約的人類學方法,描繪著農村家庭在傳統與封建的輾轉中遭遇現代性的拷問。在地的扮演者們,他們生動的言語和極具說服力的姿勢,在昏暗的居室內,用背影和不詳的面容,承擔起了具體與抽象之間的詩意與沉重。
《皮繩上的魂》,張楊
推薦語:《皮繩上的魂》和《岡仁波齊》如同一個雙星系統,截然不同的美學,在塵土與雲端的張力間,構成了彼此揭示的引力系統。這次的藏地創作意味著張楊導演的一次華麗轉身。《皮繩上的魂》以一種高貴的虔誠,抖落掉了量產的異域敘事神話的桎梏,以魔幻為名搭建起了另一套異質神話,在規則的存廢之間,開啟了另一個世界的可能。
《少年巴比倫》,相國強
推薦語:在今年的新片中堪稱驚艷。尤其,在中國現在這種商業片至上、每個人都像打了雞血一樣浮躁的氛圍里,《少年巴比倫》的出現,讓我們絕對有理由對青年一代的影像表現充滿信心和希望。影片關注大工廠時代中的愛情故事,同樣交織了激情和失落,但與大量致青春的老舊模式不同,作品竟然攜帶了中國電影中少有的一種魔幻主義色彩。《少年巴比倫》某種角度上,並沒有給人帶來一種切實的、針對現實的時空坐標,它是懸浮的、夢幻、充滿傷痕和回憶的造影。《少年巴比倫》在中國電影的版圖中是一種令人興奮的另類。如果非要一比,它更像是一部魔幻化的《陽光燦爛的日子》。它簡直就是為董子健量身定製的。
迷影精神獎的評審委員會由每年會第一時間看很多電影、對華語電影創作非常關注的影評人和策展人,他們同時也是最為挑剔的迷影人。如果我們還有一點能力,就是希望鼓勵那些需要鼓勵的中青年導演。
我們的宗旨就是立足於未來,獎勵那些在創作和風格上最值得鼓勵和支持的中青年導演作品。評選規則類似於法國的龔古爾文學獎或者路易·德呂克獎,不需要申報,由評審直接提名,每位評審只能提名一部作品。我們可能不像其他評獎那樣,格外在乎評審構成的全面性或評選機制的科學性,我們可能也不會在意其結果是否會被電影產業或電影觀眾認可,我們只是想發出一種聲音,鼓勵一種創作。法國龔古爾文學獎每年只是舉行一場評委的晚宴,現場公布名單,獎金只有10歐元,但這是法國小說每年最重要的榮譽,我們也希望把純粹的榮譽獻給那些值得鼓勵的電影。
迷影精神獎評審委員會
輪值主席:
桃桃林林 ,影評人,電影自媒體「桃桃淘電影」(ttfilm)運營者。
評委會委員:
Magasa ,影評人,《虹膜》電影雜志主編,「虹膜」微信公眾號(IrisMagazine)運營者,著有《木乃伊防腐指南》等。
沙丹 ,常用筆名「奇愛博士」,中國電影資料館節目策劃,北京國際電影節策展人,「文慧園路三號」微信公眾號(CFA1958)運營者,著有《幕味》。
吳覺人 ,常用筆名「本南丹蒂」,影評人,曾任台灣金馬獎評審,現為上海國際電影節華語片部負責人。
吳李冰 ,常用筆名LOOK,影評人,現為《虹膜》電影雜志編輯總監。
感恩而死 ,電影策展人,上海國際電影節選片顧問。
謀殺電視機 ,影評人,《電影公嗨課》聯合創始人,著有《木乃伊防腐指南》,現為毒舌電影合夥人。
虞曉毅 ,常用筆名howie,資深影評人,曾任《南方都市報》娛樂部主任,華語電影傳媒大獎秘書長,台灣金馬獎費比西獎評審,《華語電影》系列叢書統籌,現為毒舌電影合夥人。
大旗虎皮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教授,「迷影課」(talkino)微信公眾號運營者,「中文電影網路」創始人,著有《迷影文化史》《目光的倫理》等。
策劃總監:水怪
迷影精神獎組委會成員單位
北京安瑞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吉林省迷影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歡迎媒體合作
聯系郵箱:[email protected]
具體中獎者會是誰呢?敬請期待
⑸ 靠師父走紅後卻忘恩負義,如今過氣淪為路人,你知道他是誰嗎
靠師父走紅後卻忘恩負義,如今過氣淪為路人,他就是大兵,很多人還記得大兵在春晚舞台上的精彩表現,一口南方口音的普通話從他嘴裡說出來自帶喜感,大兵在春晚上貢獻的節目不多,但是每一個都給觀眾留下了極深的印象,也得到了很多觀眾的認可和喜歡。
大兵他的"消失",應當歸結為"禍從口出",想當年大兵除了說相聲之外,還是一個有名的主持人,他主持的脫口秀節目人氣也很高,相聲演員做主持,本是錦上添花,可沒想到大兵在這上面栽了個跟頭。
越是公眾人物,就越應該對自己的輿論負責,大兵口無遮攔的後果是顯而易見的,雖然當年看上去,只是黃家駒和大兵粉絲之間的戰爭,但是黃家駒在人們心中的影響力,比想像中更大,大兵這一次失言,一下子摧毀了自己積攢多年的觀眾緣,在人們心裡留下了一個壞印象。
不得不說他的出現和消失、爆紅和落寞,幾乎都是因為他那張嘴而造成的,原本觀眾已寥寥無幾的大兵,這下更是雪上加霜,算是自毀了前程,著實讓人唏噓。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大兵太膨脹了,他已經忘記了自己的初心,驕傲自負的他迷失在自己的膨脹里,也因此徹底糊了,都說禍從口出,如果當年的大兵考慮事情再全面一點,也許所有的事情都會不同。
⑹ 從火遍全國到銷聲匿跡,大兵的錯,不僅僅是因為調侃了黃家駒
現在的相聲行業里最出名的,恐怕只有德雲社一家獨大了。
大家提到相聲就想到郭德綱,於謙一行人,很少有人記得 大兵 這個名字。
其實,早在郭德綱還在相聲界打拚的時候,大兵就已憑借在春晚上的精彩演出火遍全國,成為相聲界的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
當時在相聲界有這樣一句話: 「北有牛群馮鞏,南有奇志大兵。」
1.
師承李金斗,組合黃金搭檔。
1968年,大兵原名任軍,出生於湖南省一家婦幼醫院,小時候就被診斷患有小兒多動症。
從小,大兵就是別人家的孩子,學習成績優異,並且酷愛文藝。
在高中時,就在學校舉辦的元旦晚會上表演了一段相聲,並獲得一等獎。
1986年,考入湖南師大藝術系。
參加工作以後,任軍就改名為 大兵 ,當時單位里的領導還嘲笑他: 「這樣的名字,你肯定火不了。」
殊不知,大兵就是用這個名字在幾年後火遍大江南北。
1995年,大兵與奇志一同表演了一段相聲,獲得大眾好評。
從此,兩人便組成搭檔,經常一起說相聲,還出版了VCD《奇志碰大兵》。
二人一度被稱為「黃金搭檔」。
1998年,經人引薦,拜師於李金斗。
第二年,大兵與奇志就登上了春晚的舞台,二人表演了一出相聲《白吃》,榮獲當年春晚最受歡迎二等獎。
這次的表演,也打開了大兵在相聲界的知名度,從此,「南派」相聲開始風生水起。
接著,大兵與當年最火的節目《綜藝大觀》簽約,更是迎來事業高峰。
2000年,大兵再次攜手奇志表演了一段《喜喪》,並獲得中國首屆相聲大賽「牡丹獎」第一名。
2001年,表演相聲《治感冒》榮獲「大紅鷹杯」相聲比賽二等獎,並獲得最佳捧哏獎。
2.
組合新搭檔,成為春晚常客。
2003年,大兵與奇志分道揚鑣。
其實,要說起來,奇志算是大兵的老師,是他把大兵領進相聲的大門。
早在大兵還是個學生的時候,他在公園見到正在練習相聲的奇志,很是崇拜,這才開始接觸相聲。
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兩人組合的時間越長,矛盾就開始了。
兩人在相聲上產生了很大的分歧,加上種種原因,終於讓曾經的「黃金搭檔」分道揚鑣。
同年,趙衛國代替奇志,成為大兵的新搭檔。
兩人也曾為大家表演了很多膾炙人口的相聲作品。
2006年,大兵攜新搭檔趙衛國登上春晚的舞台,為大家表演了相聲《誰讓你是優秀》,獲得春晚曲藝類二等獎。
這也讓觀眾認識了他們這對新搭檔。
此時的大兵已經火遍全國,成為各類節目的常客。
他與趙衛國的經典相聲《雙簧》賺取了觀眾不少笑聲,也成為了經典。
2007年,大兵與趙衛國攜手恩師李金斗,在春晚的舞台上為大家表演了相聲《免費電話》,獲得當晚喜愛節目二等獎。
這場演出也成為了春晚上的經典。
隨著名氣的上漲,大兵著力於多方面發展,開始涉足於主持與影視圈。
3.
禍從口出,惹黃家駒粉絲不滿。
2009年,在大兵主持的一檔綜藝節目《天下笑友會》中,一位名叫「棒棒糖」的嘉賓在表演節目時,演唱的是香港歌手黃家駒的經典歌曲《誰伴我闖盪》。
原本非常好聽的一首歌曲,卻讓在台下的觀眾如坐針氈。
因為這位嘉賓在說開場白時,把黃家駒的「駒」,念成了「狗」。
這很明顯是在拋包袱,但這無疑是個十分糟糕的包袱,因為他侮辱了逝者。
可在聽到這句話時,身為主持人的大兵沒有及時更正嘉賓,而是跟著對其進行調侃。
接著在嘉賓表演完後,又來了一句:
當年「他」就是想你在台上這么蹦,摔死的。
大家都知道,黃家駒早在1993年,因為在日本參加節目時,不小心從高台上踩空,意外摔傷,永別人世。
在台上用逝者來開玩笑,未免有些過分。
此言一出,立馬引來黃家駒粉絲的極度不滿,覺得其不應該拿黃家駒來開玩笑,要求其立即道歉。
新聞一出,大兵被推上風口浪尖,各大媒體,粉絲要求他為自己的言行道歉。
大兵在看到後,只是輕描淡寫一句 ,「玩笑而已,何必當真。」 更是引來網友一頓怒罵。
遭到謾罵的大兵,沒有低頭,依舊是我行我素。
一次,大兵開車外出,在等紅燈的時候,被一輛小電車不小心給刮到了。
交警趕忙來處理,但是,卻遭到了大兵的無端的謾罵與怒吼:
「你算老幾?」
這件事情也成功的讓大兵的口碑急劇下降。
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兵也消失在了觀眾的視線里。
4.
時隔10年,再次登上春晚。
隨著這幾年喜劇的熱度直線上升,越來越多關於喜劇的綜藝節目層出不窮。
節目組為了贏得高收視,更是花樣百出,請到了一個又一個老牌的喜劇大咖,主打懷舊模式。
這裡面就包括和觀眾許久未見的大兵。
大兵最後一次在春晚上表演是在2007年的《免費電話》。
原本以為,不會再有登上春晚的機會,可幸運來臨。
2018年,大兵時隔多年,再一次踏上春晚的舞台,與鄭凱等一眾明星,表演了小品《同喜同樂》。
也算是他事業的最後高峰了。
結語
在熒屏上再一次看到大兵,讓很多以前喜歡他的老粉絲很驚喜,對於他能重登春晚也很開心。
畢竟他曾經給觀眾帶來了太多的歡聲笑語。
但,互聯網是有記憶的,以前的新聞隨時會被翻出來。
要想成為一位德藝雙馨的老藝術家,就要從自己做起。
⑺ 「吳京和甄子丹巷戰」人盡皆知,為何沒拿獎
《殺破狼》這部電影在剛上映的時候,可謂是十分的火爆。這部電影聚集了許多的功夫演員,其中的名場面也是盡人皆知,每一幀的畫面都是十分的真實,牽動著觀眾的心。如此火爆的電影,裡面的吳京和甄子丹都沒有在電影節獲獎,這是為什麼呢?
在吳京的這部《殺破狼》的電影裡面,我們看到了許多優秀的演員,為我們呈現了一場視覺盛宴。在那些名場面的背後,都是演員努力的結果。每個人都有被看到的機會,而一次的沒拿獎並沒有否定演員的努力。只是一些因素讓他們錯失了一次的獎項。電影中的名場面盡人皆知就已經證明他們的能力,也是對他們來說最好的獎項。觀眾是最好的評委。相信在下一次他們都能獲得更好的獎項。
⑻ 電影有完沒完老范為什麼沒中獎
中獎了,但是沒兌獎,因為他將彩票送老頭了。
《有完沒完》講述了生於愚人節的老范,在他生日這天遭遇到一系列奇葩人物、經歷了一連串悲催事件,此後他的人生陷入「死循環」。身處日復一日的時間困境,千姿百態的花樣人生引人啼笑皆非的故事。
《有完沒完》網路網盤高清免費資源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LQoxaNKZnZ3lvmvEo7DKPg
⑼ 中國電影至今近乎沒有上過奧斯卡獎,為什麼
中國電影之所以沒有上過奧斯卡獎其實無疑有很多問題的,其實最主要的是因為,中國的電影大多數商業氣息比較濃重,導致電影本身的價值不是太高,所以很難晉級奧斯卡獎,另一方面,奧斯卡獎屬於國際獎項,所以影片的很多提名作品,往往更符合西方人的審美,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感,導致很多西方人很難領會到中國電影裡面表達的特殊情誼,所以正是因為如果也導致中國電影至今近乎沒有上過奧斯卡獎,總的來說,是因為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3,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性,導致很多西方人難以欣賞中國電影。
不得不說,中國人的情感表達和西方還是有著很大的區別的,正是因為如果,所以導致很多西方人其實很難真正讀懂中國電影,而且也很難理解裡面的獨特魅力,正是因為中西方的文化差異,導致很多西方人並不能真正地欣賞到中國電影的魅力所在。
總的來說,中國電影難出佳作,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因為中國電影商業氣息濃厚,導致質量存在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