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適合厭學孩子看的電影有哪些
適合厭學孩子看的電影有《青春派》《全城高考》《墊底辣妹》《當幸福來敲門》《阿甘正傳》。
1、《青春派》是由劉傑執導,董子健、秦海璐、安悅溪等主演的校園青春喜劇片。影片講述了男主角居然因失戀導致高考失利,作為「高四生」回校園復讀,重新體會了高考、愛情、友情混雜的青春的故事。該片於2013年8月2日在中國上映。
『貳』 叛逆期孩子必看的電影有哪些
1、《阿甘正傳》
阿甘於二戰結束後不久出生在美國南方阿拉巴馬州一個閉塞的小鎮,他先天弱智,智商只有75,然而他的媽媽是一個性格堅強的女性,她常常鼓勵阿甘「傻人有傻福」,要他自強不息。
阿甘像普通孩子一樣上學,並且認識了一生的朋友和至愛珍妮,在珍妮和媽媽的愛護下,阿甘憑著上帝賜予的「飛毛腿」開始了一生不停的奔跑。
推薦理由:每個人都是獨特的,每個人都有機會成功,但是需要足夠的毅力和堅持!很適合缺乏自信、缺乏對英語學科興趣對自身潛能認識不足的青少年觀看。
適合年齡:初、高中學生
『叄』 孩子厭學怎樣辦
孩子出現厭學情緒時,首先切忌責罵或是抱著發泄的態度去亂扣帽子,說孩子「不上心」、「笨」等等,這樣很可能會激起孩子更大的逆反心理,乾脆破罐破摔,適得其反。
一般來說,孩子出現厭學情緒的原因主要有幾下幾點:
1、家長實行高壓政策,強迫孩子進行學習,並給孩子報了很多輔導班。孩子的學習負擔過重,久而久之會讓孩子覺得學習是一種負擔,從而產生厭學情緒。
2、家長溺愛孩子,總是替孩子解決學習上的問題,孩子缺乏學習能力的培養,做不到獨立自主學習,從而難以對學習產生興趣。
3、孩子取得成績後得不到及時的肯定和鼓勵,而一旦一次沒考好,就會得到批評、諷刺甚至惡語相向。孩子積極性受挫,因此意志消沉,喪失了學習的動力。
4、可能是學校當中出現了人際關系問題,比如老師對孩子有不公平的評價、和同學發生沖突等,這些人際關系問題很容易讓孩子將負面情緒轉移到學習上面。
作為父母,要想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首先要使孩子嘗到被肯定的滋味。在任何情況下,鼓勵所產生的效果都是積極的,因此,家長要經常鼓勵孩子,培養孩子對學習的信心,從而激發孩子對學習的積極性。
其次,適當減輕孩子的負擔,父母應該多關心孩子的生活和心理狀態,多與孩子溝通、交流,當孩子實在不想學習的時候,不妨「寓教於樂」,陪孩子放鬆一下。
而對於學習基礎確實較差的孩子,父母要幫孩子分析,改善學習方法,逐漸提升學習效率。
『肆』 初二學生厭學,貪玩,看什麼電影比較能激勵
古惑仔系列
看完告訴他,不好好學習,以後就跟他們一樣。
『伍』 適合厭學孩子看的電影
我覺得孩子不會無緣無故的厭學,比起孩子,更需要父母看的一個是三傻大鬧寶萊塢,一個是地球上的星星,去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吧
『陸』 推薦一下主題是關於青少年厭學的相關電影,謝謝~
明道
《怦然心動》美國的
喜劇的:姚晨:孫儷。
《娜娜的玫瑰戰爭》這個雖然拍的比較粗糙,不過很好看:
《戀愛通告》主演:彭於晏,大S
《近在咫尺的愛戀》主演適合青少年的愛情電影,劉燁
《初戀那件小事》泰國的
《屬於你的我的初戀》日本的
《那小子真帥》好老了。
『柒』 青少年厭學怎麼辦這本勵志佳作,幫助青少年走出厭學困境
一位單親媽媽獨自把兒子撫養長大,其中付出多少苦水和淚水,只有自己知道。此時正值青春期的兒子,近段時間以來,總是以頭疼、肚子疼為由,三天兩頭請假,最後竟然乾脆不去學校。對於媽媽來說,這是一件很抓狂的事情。於是媽媽天天找孩子「談話」,最後把孩子逼急了,離開媽媽,去了爺爺奶奶家,並說再也不理媽媽了。
媽媽找到一位咨詢師,說明情況。咨詢師幫媽媽理清事情的來龍去脈,說到: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你急迫的心情只能講事情變得更糟。」
原來這媽媽過多的把精力放在孩子身上,有點喪失自我意識傾向。這給孩子帶來很大的壓力,經專家指導,媽媽學會了去感受自己和身邊的人,而不再以焦慮的姿態對孩子進行精神上的綁架。逐漸地,這對母子的感情也慢慢步入正軌,孩子也答應了媽媽去上學。
根據一項調查報告顯示,其中家庭原因,造成孩子厭學占相當大的比利:比如家長對孩子要求過高,給孩子帶來相當大的壓力,佔比57.99%,家長過於看中成績的,占調查人數的64.84%,這一個個觸目驚心的數字,也不免為孩子帶來壓力,產生厭學的情緒。
那麼,怎麼讓青少年愛上學習呢,《100——青少年必讀100部經典》就是一本能讓青少年愛上讀書,愛上學習的書。
本書作者付惟龍,1977年出生於江西,畢業於中央財經大學,獲得金融學博士學位,從事財政金融工作。每年堅持閱讀六七十本好書,並認真撰寫讀書筆記。腹有詩書氣自華,他的才華為他贏得了人生加分,多次應邀為政府機關,金融企業及青年學生舉辦讀書專題講座,分享他的讀書心得。
《100——青少年必讀的100部經典》這本書分為小學篇、初中篇、高中篇、大學篇。
其中清華大學附屬中學校長王殿軍,為在本書序言中寫到: 讀書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閱讀是應該堅持一輩子的事,我們不僅要好讀書,而且要讀好書,只有這樣才能常有心靈的悸動,智慧的迸發與幸福的生活。
那麼今天,我們就一起來閱讀一下這本書,其中我在這100個故事中,選取了3個經典的故事,分享給大家。
1.教育,要遵循孩子的天性
翻開《100——青少年必讀的100部經典》這本書,一股淡淡的書香迎面撲來。
「小豆豆,你真是個好孩子!」小林校長不斷的對她說這句話。或許正是這句鼓勵的話,決定了小豆豆的一生。
這段話來自《窗邊的小豆豆》,它是日本歷史上銷量最大的一本書,日文版累計銷量938萬冊。《窗邊的小豆豆》是黑柳徹子的一本自傳體小說,她是日本著名的作家、主持人,身兼數職。黑柳徹子被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亞洲歷史上第一位親善大使。通過她的自身經歷,充分證實了,小林校長以因材施教的方式,培養出來的孩子,他們長大後在各自的領域都是出類拔萃的人才。
這是一本在全世界范圍內,都比較著名的兒童教育學書籍。她主要講述了,一個叫小豆豆的小女孩兒,她在普通學校,被視為一個有多動症的問題兒童,這不僅給小豆豆帶來心靈上的傷害,也使得小豆豆和老師、同學格格不入。後來,媽媽把小豆豆帶到了一所特殊的學校——巴學園,認識了小林宗作校長,從此,開啟了小豆豆愉快的學習之旅。
小林校長對待「特殊兒童」因材施教的教育方式,受到了孩子們的歡迎。在巴學園,孩子們不再壓抑,這是一所充滿魅力的學校,在輕松的氛圍中學習,如同坐在電車中旅行,可以自由選擇學習科目,在盡情玩耍中學習生物、歷史、理科等知識。他們的天性不再壓抑,得到了充分的釋放。
小林校長的教育理念,真可謂新穎、奇特。他秉承著以人為本,順應孩子的天性培養他們,並因材施教,使孩子們自由成長。這使孩子們在不知不覺中腦洞大開,自由發揮天性。
小林校長的教育成果是顯著的,小豆豆從一個問題兒童,到成為一個國家的棟梁之材。說明了教育方式,說明了教育方式,對一個兒童起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它奠定了兒童未來成長的底色,我們的老師、家長對兒童的成長,應當給予愛和關懷,並不斷地對孩子加以,為他們自信心。而不是一味地對孩子懲罰、打壓,給孩子造成身心的傷害。
每一個孩子都是可以雕琢的玉器,教育的本質是我們教育他們,與此同時,要時刻注意我們的自我教育。如同德國教育學家第斯多惠所說: 「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和鼓舞」。
2.曼德拉的人性的光輝
領導南非「彩虹之國」走向新生的「國父」——納爾遜·羅里赫拉赫拉·曼德拉。他曾是諾貝爾和平獎得主。
他光輝的一生可用四個階段來概括:第一階段:面對歧視,奮起抗爭;第二階:段深陷牢獄,堅持戰斗;第三階段:重獲自由,引領和平;第四階段:功成身退,譽滿全球。
曼德拉的一生是光輝的一生,他幼年喪父,一生歷盡苦難,用畢生的心血,換來了南非民族的崛起。
他為了爭取黑人與有色人種的自由,承受了28年的牢獄之災。從1964年到1982年,曼德拉被關押在羅本島,一個不足4平方米的牢房裡,他一待就是18年。漫長的監獄生活,打造了他忍耐、寬容、堅毅的個性。同時他也養成了非常規律的生活,他每天清晨4點30分,曼德拉就起床鍛煉:他原地踏步45分鍾,做100個俯卧撐,200個仰卧起坐,50個下蹲運動。
他不是為自己活著,而是為了整個南非而活。之後的幾年,曼德拉去到採石場工作,搬運和敲石頭,每天工作8個小時。動作稍慢就會遭到毒打,面對這非人性的生活,曼德拉突破重重困難,挺了過來。在此期間,曼德拉始終沒有忘記學習,他嗜書如命,這造就了他精神層面涅槃般的蛻變。
曼德拉把光輝的一生獻給了「膚色斗爭」,他一直希望建立一個民主和自由的社會,他告誡我們忘了過去,應該關心一下現在和未來。
如同電影《成事在人》中曼德拉的扮演者摩根·弗里曼說: 曼德拉能征服世界靠的是堅定的信仰和不屈的信念。
為青少年的孩子們,正處於身心快速成長的階段。同時由於青春期的到來,身心會產生一些變化,在生活中可能會遭遇一些煩惱、挫折,經受不住打擊,甚至精神上會崩潰。這時我們要讀一些曼德拉等名人的著作,學習他們百折不撓、高度自律的精神。這有助於我們青少年,建立堅定的自信心,以及品格的塑造。他們身上所體現出的美德、智慧、意志和毅力都是從小養成的。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富則國富!
3.有一種美德是,傳遞愛的教育
愛的教育,傳遞愛的精髓,母愛是偉大的,我們一定要用實際行動充分地尊重、關心、孝敬。母親的一言一行,在實質上會影響到孩子。而孩子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體現出自身的綜合素質和精神風貌。
一本《愛的教育》,來自一個義大利四年級的小學生之手,它是一本日記小說。是青少年道德素質,以及精神需求的最佳讀本。最後由他爸爸,在保持原故事主題思想,和孩子語言風格,進行修改完善。
我們的相互理解、相互幫助以及關心,都離不開一個最根本的情感——愛!
這本書大到國家、社會、民族之愛,小到父母、師長、朋友之間生活中的點滴之愛。這本書暢銷100多年,經久不衰,它字里行間充滿了濃濃的愛意,從多方面出發,向人們闡述了愛的意義。
有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個調皮搗蛋的學生弗蘭蒂,由於他被學校開除了,他的母親就帶著他跪在校長面前求情。問及原因,弗蘭蒂說到:是母親身上的一些行為讓他難以接受。他母親聽後斷言道:為了弗蘭蒂,自己可以做出改變,只要他可以上學。校長被弗蘭蒂母親的這一舉動,深深的打動,答應了他母親的請求,讓弗蘭蒂可以繼續來上學。最後,校長用顫抖的聲音對弗蘭蒂說:孩子,記住你的母親吧,母愛是最偉大的!
我們該如何何正確引導青少年的教育呢?國際注冊心理咨詢師、清華大學特邀客座教授一人老師指出: 要想孩子改變,做父母的首先要改變!只要你從心裡真正的愛孩子,真正的認可孩子,那麼什麼樣的教育方式都是對的。
用我們的實際行動來打動孩子,讓青少年們看到我們做出的改變。為了他們的身心得到健康的成長,相信我們的誠心誠意會感動到他們。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個會意的微笑,一個約定俗成的手勢,都會成為我們發自內心認可孩子們的表現,這都會成為增進青少年和家長之間感情的紐帶。
《100——青少年必讀100部經典》,有100個經典故事,由於篇幅有限,我只選取了三個經典故事。這本書中還收錄了如法國著名作家安托萬·德·聖埃克蘇佩里的《小王子》;美國著名作家亨利·戴維·梭羅的《瓦爾登湖》;振宇的《邏輯思維》等經典故事,在此我不再一一介紹。
由於青少年正處於一個身心快速發展的階段,我們家長老師從身心各方面對孩子進行關懷,其實在教育方式上,面對青春期的叛逆,我們對孩子要多一點耐心。幫助他們樹立堅定的信念,塑造堅韌不拔的品質。
《100——青少年必讀100部經典》,這本書不僅對青少年,起著良好的教育作用,對我們家長、老師也是有重要的教育意義,是一本極具參考價值的書籍。
『捌』 我女兒高一厭學適合看什麼勵志電影能啟發她
《風雨哈佛路》
『玖』 求推薦:非常勵志的電影或動漫(治厭學)
勵志電影
阿甘正傳!(真的勵志,最喜歡的電影!)
怦然心動(初戀神馬的)
『拾』 一個小男孩喜歡幻想但厭學的外國家庭電影
地球上的星星 外文名 Taare Zameen Par 其它譯名 心中的小星星(台) / 每一個孩子都是特別的 / Like Stars on Earth 出品時間 2007-12-21 製片地區 印度 導 演 阿米爾·汗 Aamir Khan 類 型 劇情/兒童 主 演 阿米爾·汗,達席爾·薩法瑞,塔奈·切赫達,Sachet Engineer ,Tisca Chopra,維品·沙爾馬,阿皮謝克·巴真 片 長 165分鍾 上映時間 2007年12月21日 對白語言 北印度語 / 英語 色 彩 彩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