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物類型 > 老電影戰爭片十天演員表

老電影戰爭片十天演員表

發布時間:2022-11-03 07:09:38

『壹』 求70年代的戰爭片

遙遠的橋 Bridge Too Far, A 其它譯名: 英雄冢 奪橋遺恨 類 型: 戰爭 / 劇情 / 動作 導 演: 理查德·阿滕伯勒 Richard Attenborough 編 劇: 威廉·戈德曼 William Goldman Cornelius Ryan 主要演員: 安東尼·霍普金斯 Anthony Hopkins 金·哈克曼 Gene Hackman 埃利奧特·古爾德 Elliott Gould 愛德華·福克斯 Edward Fox 肖恩·康納利 Sean Connery 邁克爾·凱恩 Michael Caine 詹姆斯·卡安 James Caan 德爾克·布加德 Dirk Bogarde 上映日期: 1977-6-15 國家地區: 英國 / 美國 對白語言:荷蘭語 / 英語 / 德語 發行公司: 聯美電影公司 片長:176 min 第31屆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男配角、最佳攝影、最佳音響、最佳音樂. 全片製作認真,攝影尤其出色,部分場面仍令人有大開眼界之感。
編輯本段獲獎紀錄
英國學院獎 1978 獲獎 BAFTA電影獎 最佳男配角 (Best Supporting Actor) 愛德華 福克斯 (Edward Fox)
最佳攝影 (Best Cinematography) 傑弗里 昂斯沃思 (Geoffrey Unsworth) 最佳音響 (Best Sound Track) Peter Horrocks (I),Gerry Humphreys (I),Simon Kaye Anthony Asquith電影音樂獎 約翰 艾迪生 (John Addison (I)) 提名 BAFTA電影獎 最佳電影 (Best Film) 最佳剪輯 (Best Editing) Antony Gibbs 最佳藝術指導 (Best Proction Design / Art Direction) Terence Marsh 最佳導演 (Best Direction) 理查德 阿滕伯勒 (Richard Attenborough) 美國影評人協會獎 1978 獲獎 美國影評人協會獎 最佳男配角 (Best Supporting Actor) 愛德華 福克斯 (Edward Fox)
編輯本段劇情簡介
本片為七十年代攝制規模最大的戰爭片,明星陣容空前盛大,由理查德·阿滕伯勒執導。《遙遠的橋》海報(1張)描述一九四四年,歐戰已近尾聲,各地盟軍將領認為只要一番猛攻,便可打開通路提早直搗柏林結束戰爭。於是採取大規模的空降行動降落荷蘭,不料遭遇德軍的頑強抵抗,以致行動遭到慘敗。 本片從演員陣容上來說可謂明星薈萃、大腕雲集!連老牌影帝勞倫斯.奧利弗在片中飾演了一位戲分不太重要的荷蘭老醫生。詹姆斯.凱恩演了一個101空降師的上士,羅伯特·雷德福出演82空降師的上尉,另外的幾個明星也分別擔任重要角色:肖恩·康納利扮演的英國第一空降師長,最後大敗而歸。麥克爾·凱恩演第30兵團裝甲團中校,吉恩·哈克曼演波蘭旅旅長,最初反對「市場花園」計劃第二批跳傘部下遭到德軍屠殺!安東尼.霍布金斯演第一空降師的指揮奪橋的中校,堅守待援失敗最後光榮被俘! 1944年6月6日,盟軍在諾曼底登陸,至7月25日,巴頓率領的第3集團軍率先沖出諾曼底地區,開始了法蘭西平原上對德軍的大追擊,盟軍上下逐漸彌漫樂觀的情緒。 作為進攻的兩支鐵拳——蒙哥馬利和巴頓都想成為最早進入柏林的人,而盟軍有限的補給能力無法保障兩支大軍同時發動進攻,進攻只能在一個方向進行。最後蒙哥馬利的的北線進軍方案被艾森豪威爾接受。 蒙哥馬利希望在聖誕節前結束戰爭,企圖繞過傳聞中德軍嚴密布防的「西部壁壘」,而在荷蘭方向展開一輪新的攻勢,代號為「市場--花園」。 計劃採用空降「蛙跳」戰術,以美軍第82、101空降師,英軍第1空降師及波蘭傘兵旅的共35000人,依次在63英里戰役縱深上的埃因霍溫、奈梅根和阿納姆三地空降,奪取萊茵河上的橋梁,像交「接力棒」一樣,護送地面推進兵團,直搗德國腹地——魯爾區。1944年9月17日13時30分,戰役開始,盟軍動用了5500餘架運輸機、2596架滑翔機、8000餘架戰斗及轟炸機,同時在三處地區空降。但是戰役進行得很不順利。在經過殘酷戰斗後,101師和82師傷亡了3542人,才與地面部隊會師。而遠在最前方的英國第1空降師久等援軍不到,在傷亡3716人後,一部投降,另一部突圍成功。盟軍付出了重大傷亡代價,但只「完成了90%的目標」(蒙哥馬利語)。戰後,一位戰地指揮官感嘆:「那座橋對我們來說太遙遠了!」 這是20世紀70年代攝制規模最大的戰爭片,在大導演理查德•阿頓伯勒的旗下聚集了諸如詹姆斯·卡恩、邁克爾·凱恩、肖恩·康納利、羅伯特·雷德福、安東尼·霍普金斯等一干明星。但也正因為戲份分配的關系,使情節進展有如片段的組合,缺乏一氣呵成的氣魄,而且也拍得太冗長。不過即便如此,憑借極其出色的攝影和明星們的傾力出演,部分場面仍令人有大開眼界之感。影片描述了歐戰尾聲的1944年,盟軍為了打開通往柏林的道路直搗納粹首都提前結束戰爭,於是採取大規模的空降行動降落荷蘭。為了奪取具有重要戰略地位的鐵路大橋,與佔有絕對優勢的德軍浴血奮戰的故事。讓人扼腕嘆息的是,雖然付出了傷亡慘重的代價,盟軍仍遭失敗。 幕後製作: 本片表現和謳歌了盟軍在二次大戰中的「奮勇的作戰精神」。戰斗場面激烈而壯烈,是任何一部戰爭片也不能與之相比的。本片是導演的第三部作品,但本片的影響之大,范圍之廣,製片費高達3000萬美元,在近幹家影劇院同時首映,充分反映出導演拍攝戰爭片的超人才幹。本片被譽為電影史上的超級戰爭巨片。本片匯合了數國的數十位明星,許多明星只在影片中扮演小配角,他們的演技和風采,令人心馳神往。本片的不足在於時間太長,有的情節描寫過細,因而顯得有些雜亂無章。

中文名: 最長的一天
外文名: The Longest Day
其它譯名: 碧血長天
出品公司: 20世紀福克斯公司
製片地區: 美國
導演: Ken Annakin
編劇: Romain Gary
製片人: Elmo Williams
主演: 理查德·貝梅爾,約翰·韋恩
類型: 動作 / 劇情 / 戰爭 / 歷史
片長: 178 min
上映時間: 1962年9月25日
色彩: 黑白
拍攝日期: 1961年6月 - 1962年4月

基本信息
幅面
35毫米膠片變形寬銀幕 混音 4-Track Stereo 70 mm 6-Track 級別 Finland:K-16 Sweden:15 UK:PG Spain:T USA:G West Germany:12 Norway:16 South Korea:18 製作成本 ,000,000 (estimated) 版權所有 Copyright 1962 20th Century Fox Film Corporation 攝制格式 35 mm 洗印格式 70 mm (blow-up) 35 mm 膠片長度 4890 m (Sweden)
演職員表
職員表

導演 Ken Annakin .....(British exterior episodes) 安德魯·馬頓 Andrew Marton .....9 (American exterior episodes) Bernhard Wicki .....9 (German episodes) Darryl F. Zanuck .....3 (uncredited) 編劇 Romain Gary 詹姆斯·瓊斯 James Jones David Pursall Cornelius Ryan .....screenplay Jack Seddon 製作人 Elmo Williams .....associate procer Darryl F. Zanuck .....procer
演員表

理查德·貝梅爾 Richard Beymer .....Schultz 約翰·韋恩 John Wayne .....Lt. Col. Benjamin Vandervoort 埃迪·艾伯特 Eddie Albert .....Col. Thompson 理查德·伯頓 Richard Burton .....Flight Officer David Campbell 波利娜·卡爾東 Pauline Carton .....Maid 肖恩·康納利 Sean Connery .....Pvt. Flanagan 亨利·方達 Henry Fonda .....Brig. Gen. Theodore Roosevelt Jr. 傑弗里·亨特 Jeffrey Hunter .....Sgt. (later Lt.) John H. Fuller (as Jeff Hunter) 尤爾根斯·庫爾特 Curd Jürgens .....Maj. Gen. Gunther Blumentritt (as Curt Jürgens) 亞歷山大·諾克斯 Alexander Knox .....Maj. Gen. Walter Bedell Smith 薩爾·米涅奧 Sal Mineo .....Pvt. Martini 羅伯特·米徹姆 Robert Mitchum .....Brig. Gen. Norman Cota 艾德蒙·奧布萊恩 Edmond O'Brien .....Gen. Raymond D. Barton 萊斯利·菲利普斯 Leslie Phillips .....Royal Air Force officer 羅伯特·瑞安 Robert Ryan .....Brig. Gen. James M. Gavin 喬治·席格 George Segal .....U.S. Army Ranger 羅德·斯泰格爾 Rod Steiger .....Destroyer commander
製作發行
製作公司 20世紀福克斯公司 20th Century Fox [美國] 發行公司 20世紀福克斯電影公司 Twentieth Century-Fox Film Corporation [美國] ..... (1962) (USA) (theatrical) 20世紀福克斯家庭娛樂公司 20th Century Fox Home Entertainment [巴西] ..... (2003) (Brazil) (DVD) 20世紀福克斯家庭娛樂公司 20th Century Fox Home Entertainment [美國] ..... (DVD) CBS/Fox [美國] ..... (USA) (laserdisc)
劇情簡介
影片描繪的是登陸諾曼底的第一天所發生的事件,所謂最長的一天是該片分別從盟軍和德軍雙方面的角度同時描述諾曼底登陸這一歷史戰役的來龍去脈,以及雙方在此期間的重要反應,手法平實,場面逼真,讓整個事件在觀眾眼前重現。並且粗中有細,無論是決策的將軍還是登陸的士兵都寫得栩栩如生:英軍戰機低空飛過攻擊;美國特種部隊遭德軍射擊;一群法國修女冒著槍林彈雨搶救聯軍傷兵……備戰實況規模之偉大,叫人印象深刻;過程中做出的種種錯誤決定及各項導致這場歷史上其中一場最浩大戰爭的大小事件,影響深遠。
相關評論
This is the day that changed the world... When history held its breath. 42 International Stars! 本片與《拯救大兵瑞恩》完全不同,每一個畫面都令人難忘。 ——《帝國》
幕後製作
《拯救大兵瑞恩》之前描寫盟軍登陸諾曼底的經典之作。雲集了眾多當時的超級男明星,陣容之強,在戰爭片中極為罕見。但明星們在此沒有什麼出風頭的機會,因為整部影片以敘事為主,從各個方面(包括美軍、英軍、德軍、法國抵抗力量等)全面反映當時的戰局,並由這些國家的影人負責拍攝有關部分。本片被認為是以傳統手法正面表現二戰的蓋棺之作。
幕後花絮
·在片中扮演約翰·霍華德少校的理查德·托德(Richard Todd)確實參加了諾曼底登陸,當時他是英軍第6空降師第5傘兵旅第7營的上尉,他的部隊參加了諾曼底登陸的增援行動,而且幸運的是,托德沒有登上最初指定的飛機,而是上了另一架飛機,結果原來的那架飛機被擊落,機上人員全部遇難。 ·作為第2突擊營的士兵,22歲時的Joseph Lowe曾經參加諾曼底登陸,在杜佛角攀岩而上,17年後,為了拍攝本片,他再次爬上100多英尺高的懸崖。 ·影片導演Darryl F. Zanuck在一次訪談中對有些演員組建自己的影片公司頗有微辭,並把約翰·韋恩於1960年製作的《邊城英烈傳》列舉為失敗典型。韋恩在與Zanuck接觸之前看到了訪談,後來拒絕出演本片,除非片酬達到25萬美元,當時片中其他名角的片酬才只有25000美元。最終,韋恩的條件得到了滿足。 ·在本片中扮演艾森豪威爾之前,亨利·格瑞斯(Henry Grace)從沒作過演員,他與艾森豪威爾的相似之處讓他得到了這個角色。 ·肖恩·康納利於1962年開始扮演詹姆斯·邦德,而同他一起出現在本片中的Gert Fr?be和尤爾根斯·庫爾特(Curd Jürgens)都成為他日後在007系列影片中的死對頭。 ·前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曾考慮在本片中扮演自己,而且他本人也十分願意,但化妝師無法讓他「返老還童」。 ·扮演約翰·斯蒂爾的雷德·巴頓斯(Red Buttons)在巴黎咖啡館中邂逅了本片導演,於是被導演選中。 ·由於與本片同時拍攝的《埃及艷後》耗資超出預算,導演Darryl F。 Zanuck不得不接受重新規劃預
算,在耗盡本片的計劃投入後,他開始自己掏錢繼續拍攝。當時福克斯公司幾乎決定放棄拍攝本片,Darryl F。 Zanuck立即飛往紐約力挽狂瀾,經過一番激情洋溢的辯駁後,他終於保全了本片的拍攝計劃,失控的《埃及艷後》也逐漸風平浪靜。 ·據隨行士兵稱,真正的德國炮兵少校布魯斯卡在盟軍登陸時並不在掩體里的指揮室中,而是在卡昂的妓院里。 ·在片中由歌手保羅·安卡演唱的主題歌後來成為加拿大空降部隊的軍歌。 ·片中扮演風笛手的演員來自於倫敦蘇格蘭風笛樂隊,當年的人物原型比爾·米林最近將見證壯舉的風笛捐贈給愛丁堡的國家戰爭紀念館。 ·在清理奧克角附近的海灘時,劇組挖出一輛隱藏在沙灘之下參加當年諾曼底登陸的坦克,經過清洗和維修之後,這輛坦克後來出現在片中的英國坦克部隊中。 ·在拍攝登陸畫面時,導演Darryl F. Zanuck面臨著棘手的難題,他苦於無法找到當時德軍的梅塞施密特式戰機和英軍的「噴火」式戰機,幾經尋找,他終於發現西班牙空軍有兩架梅塞施密特,比利時空軍的兩架「噴火」甚至還在服役,於是將這4架戰機租借下來。 ·據估計,美國、英國和法國為協助本片拍攝共動用了23000名軍人,當時法國雖然正在致力於阿爾及利亞戰爭,但還是派出了1000名突擊隊員。 ·片中的「噴火」式戰機在拍攝前都被更換了新發動機。 ·因為劇組尋找不到當年型號的滑翔機,於是復制了幾架。 ·片中的艦隊拍攝自美軍第六艦隊,取景於其中的22艘艦船,同時還要避開航母,因為諾曼底登陸時沒有航母參與。 ·影片在科西嘉島開拍前,一個聲稱擁有海灘的男子找到導演要求支付15000美元的使用費,否則不會協助拍攝,海灘上會出現60年代的新式汽車,導演同意支付。後來,劇組人員發現這是一場騙局,科西嘉根本沒有私人海灘,導演經過長達8年的訴訟終於贏得了賠償。 ·在離科西嘉海灘2英里的地方聚居著裸體主義者,劇組不得不張貼警示,以防他們出現在海灘打擾拍攝。 ·在拍攝聖母教堂區域的空降鏡頭時,當地交通被封鎖,商店關門,並且停止電力供應,因為怕危及不習慣夜晚空降在居民區的傘兵,即使如此,一些必要的照明和炮火還是帶來了不小麻煩,只有一兩個傘兵試圖在廣場著陸,受了些輕傷,有個傘兵竟然摔斷了雙腿。最終,實拍計劃被放棄,改從高層起重機上起跳。 ·在片中扮演湯普森上校的埃迪·艾伯特曾是二戰老兵。 ·本片中從未出現20世紀福克斯公司的標記。 ·本片的拍攝投入為1000萬美元,成為《辛德勒的名單》之前最昂貴的黑白片。 ·在拍攝登陸場景時,那些美國士兵因為水涼而不願跳下登陸艇,演員羅伯特·米徹姆對他們的猶豫嗤之以鼻,率先跳入水中,其他人只好照做。 ·由於《埃及艷後》的拍攝進度一再延誤,無所事事的羅迪·麥克道爾(Roddy McDowall)向本片導演Darryl F。 Zanuck要求在《最長的一日》中扮演角色,最終他扮演了一名美軍士兵。 ·曾有多方消息稱,克里斯托弗·李和傑弗里·貝爾頓(Geoffrey Bayldon)都曾加盟本片,但前者矢口否認,後者在最終版本中無處可尋。 ·第一部美國拍攝的使用不同語言對白的二戰電影,其中包括德語、法語和英語。 ·萊斯利·菲利普斯在片中只有一句台詞。 ·片中共使用了4架「噴火」式戰機,都由前皇家空軍第340飛行中隊的法國飛行員皮埃爾調校,這幾架飛機不但現在依然健在,而且其中的一架還被克里夫·羅伯遜(Cliff Robertson)買下。 ·克里斯托弗·李曾在回憶錄中提到,他當初被拒的原因是他長得不像軍人。 ·片中使用的梅塞施密特式戰機並非是Bf-109型,而是四座的Bf-108「台風」。

『貳』 經典老電影 南斯拉夫戰爭片 滿載著多少童年回憶

南斯拉夫的經典電影除了耳熟能詳的《瓦爾特包圍薩拉熱窩》、《橋》、《蘇捷什卡戰役》等影片外,其實還有不少好作品。多年前我看過的那斯拉夫戰爭影片還有:
1、《開往克拉列沃列車》,是《瓦》劇中的吉斯主演的,風趣機智還很風流,最後英勇犧牲。
2、《游擊飛行中隊》,有吉斯的精彩表演,把飛機打游擊演繹的非常出彩。
3、《67天》(又名烏日策共和國),背景是貝爾格萊德陷落以後烏日策民眾抗敵的故事。
4、《縮小包圍圈》,是《瓦》劇中的蘇里主演的,基調很沉悶,不像其他戰爭片那麼火爆。
5、《游擊隊員》,裡面有表現德國軍官人性與兇殘並存的情節,「瓦爾特」是主要演員。
6、《巴爾干特快》,電視劇《黑名單上的人》里「普爾萊」主演的,「瓦爾特」反派出演,是喜劇,反映戰爭中的平民生活。
7、《夜襲機場》,《瓦爾特》和《橋》的許多演員都出演了。
總體來說,南斯拉夫戰爭片都拍得不錯,主題鮮明、情節連貫、場面逼真、道具服裝准確,在塑造人物的時候兼具東、西方的藝術元素,這和那個時代其國家既親西方也與東方國家友好相處的國策有關系,能夠頻頻製造高潮、打動觀眾,最值得一說的是絕不往戲里硬塞女演員。但也有遺憾和穿幫的地方比如「撞臉」,感覺就那麼幾個演員承包了英雄人物,還有射擊時沒有合理的「炸點」效果等等。但是看了這么多片子,唯有《瓦爾特》和《橋》是永恆的記憶,其他的無法超越。

『叄』 有誰知道抗戰老電影《十天》

在廣西拍攝的
電影名:十天
導 演:白沉
編 劇:白沉 李英敏
主 演:祝新運 韓非 常戎 陳惠珍 馬吉告
上 映:1980年
地 區:中國大陸
顏 色:彩色
類 型:劇情片

十天 (1980)故事梗概
廣西解放前夕,國民黨某師管區司令龍耀祖把剛開完的軍事會議的密件私自帶回了鄉下老家。第二天,這份密件不翼而飛。敵人驚恐萬狀。敵軍莫司令處決了龍耀祖,並限令龍耀祖的兒子、情報處長龍家昌十天之內"逮捕逃犯,追回密件"。偷出密件的是三個少年:阿峰、虎仔和蘭妹。地下黨支書農伯叮囑他們一定要在十天之內把密件送到游擊區,並將阿峰親生父母長征途中留下的一面紅旗交給他們。為了掩護孩子們脫險,農伯不幸中彈犧牲。敵軍處處設防,方圓200里之內到處都張貼著捉拿三個少年的通緝令;各要道、哨卡、鄉鎮都被嚴密封鎖。三個少年來到一條山區公路旁,發現有三輛敵軍卡車停在那裡。阿峰等三人扒車混過了哨卡。下車時,虎仔被敵軍王參謀發現。虎仔打昏了王參謀,自己也負了傷。在老農陳阿伯的幫助下,他們找到善良的丁濟平醫生夫婦為虎仔做手術。手術剛作完,王參謀就來了,威逼丁醫生把人交出來。丁醫生夫婦和阿峰一齊上手,打死了王參謀。三個少年終於來到了接頭地點翠竹寨。組織上派楊亞伯的女兒阿擔把三個少年送到青沙縣交通站。詭計多端的敵軍吳副官在河邊設下了埋伏。阿妲察覺後,為了掩護蘭妹,與敵人同歸於盡。敵人抓住了蘭妹,決定把她押送到青沙縣。阿峰和虎仔爬上押送蘭妹的敵軍船,在輪機手的幫助下,打死了龍家昌。原來,輪機手是黨派來營救蘭妹的,他就是孩子們要找的交通員黃剛。阿峰把裝情報的竹筒交給了黃剛。敵人的汽艇追來了,黃剛決定點著軍火拖船,把敵艇炸掉。阿峰爬上拖船,點燃了導火線,剛要離開,不幸被敵人的機槍打中了。他毅然砍斷了拖船上的繩,和敵人同歸於盡……黨交給的任務勝利完成了。虎仔和蘭妹升起了那面用烈士鮮血染紅的紅旗

『肆』 誰知道所有國產戰爭片老電影的名字

1.上甘嶺 2.英雄兒女 3.鐵道衛士 4.三八線上 5.奇襲 6.飛虎 7.激戰無名川 8.打擊侵略者
9.碧海紅波 10.長空比翼 11.長空雄鷹 12.不該凋謝的玫瑰 13.鐵甲○○八一 14.高山下的花環
15.新兵馬強 16.自豪吧母親 17.蛇谷奇兵 18.閃電行動 19.陸軍見習官 20.南征北戰 21.地雷戰
22.紅色娘子軍 23.林海雪原 24.地道戰 25.狼牙山五壯士 26.鐵道游擊隊 27.兩個小八路
28.洪湖赤衛隊 29.平原游擊隊 30.冰山上的來客 31.董存瑞 32.飛虎隊 33.羊城暗哨
34.智取華山 35.野火春風斗古城 36.渡江偵察記 37.小兵張嘎 38.白毛女 39.閃閃的紅星
40.51號兵站 41.北斗 42.沖破黎明的黑暗 43.大刀記 44.大地重光 45.霓虹燈下的哨兵
46.撲不滅的火焰 47.沙漠追匪記 48.六號門 49.七七事變 50.八千里路雲和月 51.暴風中的雄鷹
52.碧海丹心 53.長虹號起義 54.翠崗紅旗 55.長恨天 56.黨的女兒 57.渡江探險 58.地下少先隊
59.烽火少年 60.沸騰的群山 61.鋼鐵戰士 62.黃橋決戰 63.海鷹 64.紅鷹展翅 65.巨瀾
66.雞毛信 67.昆侖鐵騎 68.地下航線 69.冰山雪蓮 70.紅色的種子 71.烈火真金 72.突破烏江
73.留下他打老蔣吧 74.衛國保家 75.湘西剿匪記 76.怒潮 77.八百壯士 78.沙家浜
79.紅色滿洲里 80.許世友出拳 81.革命到底 82.為了和平 83.白馬飛飛 84.紅日 85.苦菜花
86.英雄坦克手 87.紅珊瑚 88.甲午風雲 89.不夜城 90.內蒙人民的勝利 91.七天七夜
92.白衣戰士 93.梅花 94.大渡河 95.湖上的斗爭 96.較量 97.永不消逝的電波 98.地下尖兵
99.戰上海 100.歸心似箭
終於打完了 呵呵 湊個整數100!

『伍』 戰爭片內地男演員名單

1、張豐毅

張豐毅,1956年9月1日出生於湖南省長沙市,老家在河南省唐河縣畢店鎮,1982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協會副會長、中國電影協會理事。

戰爭題材作品:《歷史的天空》、《長沙保衛戰》。

戰爭題材作品:《我的兄弟叫順溜》、《士兵突擊》、《為了新中國前進》。

『陸』 有誰知道抗戰老電影《十天》

《十天》是關於解放戰爭時期的故事,不是抗戰。

『柒』 老電影《閃閃的紅星》的主演們現在怎麼樣了

當年看這部電影的時候,對裡面的歌曲配樂印象十分深刻,紅星閃閃放光彩,紅星燦燦暖胸懷。那麼現在裡面的一眾主演又過得怎麼樣了呢?

當年《閃閃的紅星》播出的時候,潘冬子和椿伢子還是個只有十歲左右的孩子,連胡漢三也只是人到中年不算太老。然而現在幾十年過去了,當年的小孩子早已經成為了大叔,扮演胡漢三的演員也步入耄耋之年。

扮演潘冬子的是著名演員祝新運,他曾經出任過八一電影製片廠演員劇團團長,在業內地位頗高。當年他靠著這個角色一舉成名,成為了話劇團年齡最小的演員,年紀小小卻接連演了多個角色。一直到2009年,祝新運都還有參與影視作品的製作,還曾經做過導演拍攝過自己的電影作品,不過最為知名的,還是他的處女作《閃閃的紅星》。

扮演椿伢子的演員是劉繼忠。他在1987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和祝新運一樣,他當初也加入了八一電影製片廠,靠著椿伢子這個角色一戰成名。從《閃閃的紅星》開始,劉繼忠相繼出演了三十多部的影視劇,也曾做過副導演和譯製片的配音工作。這幾年劉繼忠漸漸淡出了熒屏,做得更多的是幕後的工作。

還有一位重要的人物,那就是扮演胡漢三的著名表演藝術家劉江。劉老師生於1925年,到今年已經94歲高齡了,當年他扮演的胡漢三真的讓人恨得咬牙切齒,因為他搜刮民脂民膏,欺負了很多平民百姓。在他老人家大半生的從藝生涯中,基本都是塑造的反派人物,包括《地道戰》、《西遊記》、《突破烏江》等等都有他的精彩演出,如今已經退休在家頤養天年了。

盡管這些人已經逐漸淡出了我們的視野,但是衷心感謝他們的用心演繹,帶給我們這么多經典,他們是真正的表演藝術家。

1974年,一部名叫《閃閃的紅星》的電影在全國上映,這部由祝新運、趙汝平、劉繼忠等人主演的電影,一上映就風靡了全國。

小英雄潘冬子的名字和他的故事走進了千家萬戶。

這部電影里的插曲《紅星照我去戰斗》、《映山紅》、《紅星歌》也成了家喻戶曉的歌曲,男女老少,人人會唱。

很多年過去了,影片中的各位主演現在怎樣了呢?

1.潘冬子的扮演者祝新運

聰明機靈、勇敢可愛的潘冬子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很多朋友可能不知道,扮演潘冬子的祝新運在拍攝這部影片時得到的片酬就是一本影集,寫著:「祝新運同志留念,八一電影製片廠,《閃閃的紅星》攝制組贈,1975年9月11日。」

祝新運是八一電影製片廠演員劇團團長,現在的祝新運已經滿頭白發,但眉宇中還是能看出潘冬子的風采。

祝新運參演了《薩里瑪珂》、《贛水蒼茫》、《十天》、《明天不是夢》、《鐵鷹行動》、《愛在戰火紛飛時》、《山間鈴響馬幫來》、《八路軍》等影視劇。

祝新運在生活低谷時,和妻子張玲亞相識相戀,張玲亞比祝新運大幾歲,經歷過一段婚姻,兩人不顧世俗的偏見,1990年結婚,如今已幸福走過二十多個春秋。

張玲亞是著名化妝師,在祝新運的事業和生活上都給他很大的幫助,在祝新運事業的低谷期耐心地陪伴他、激勵他。

現在的祝新運生活美滿,家庭幸福,女兒已經長大成人,一家人生活得開心快樂。

2.椿伢子的扮演者劉繼忠

劉繼忠是八一電影製片廠演員,參演了《天界》、《殘酷的慾望》、《無敵鴛鴦腿》、《預備警官》、《布穀催春》、《天山行》、《最後一個軍禮》、《解放石家莊》、《今夜星光燦爛》、《黃河少年》等影片。

劉繼忠和祝新運一起參加活動

劉繼忠和祝新運演唱《紅星照我去戰斗》

3.胡漢三的扮演者劉江

「我胡漢三又回來了」曾經是一句家喻戶曉的台詞,扮演胡漢三的就是著名演員劉江。

劉江是一位以反派角色著稱的演員,他主演的影片《地道戰》、《突破烏江》、《屠城血證》、《海鷹》、《回民支隊》、《赤峰號》、《鄂爾多斯風暴》、《苦菜花》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

看到他,觀眾就會想起胡漢三、湯司令等經典的反面角色,也會想起「我胡漢三又回來了」、「高,真是高」等經典台詞。

在電視劇《西遊記》中,劉江飾演了閻羅王這個角色

93的劉江神采奕奕,精神矍鑠,參加了喜劇電影《二師兄來了》的拍攝,圖為劉江與該片的演員合影

4.母親的扮演者李雪紅

李雪紅是總政話劇團著名演員,參演了《巨瀾》、《太陽的女兒》、《金色的晚秋》、《他在特區》、《黑臉女婿》、《出生入死》、《周恩來》、《沖破黎明前的黑暗》、《五更寒》電影。

李雪紅與祝新運、趙汝平(潘行義的扮演者)在一起

李雪紅與劉江、祝新運、鄧玉華(《閃閃的紅星》插曲映山紅的演唱者)在一起

這是一部紅色兒童教育片,六十年代成長起來的人,對此片印象很深,影響也很大,該片講述的是在革命戰爭年代,少年英雄潘冬子成長的經歷。

故事發生時間在1931年——1938年。地點在江西某山區的柳溪小山村。年僅8歲的潘冬子和小夥伴椿芽子,一起盼望著當了紅軍的父親,帶領紅軍打到柳溪,除掉惡霸胡漢三,當胡漢三聞知紅軍要來時,他派人將潘冬子母親捆綁在村口榕樹下准備殺害,不想,紅軍及時趕到,救下了母子,捉住了胡漢三,父子團聚,正當要審判胡漢三時,胡漢三乘機逃跑,途中被潘冬子和小夥伴發現,他們勇敢也同胡漢三搏鬥,但終被其跑掉。

後來潘冬子家鄉建立了革命根椐地,全村男女老少全力支持紅軍的作戰,潘冬子帶領小夥伴給敵人設下「斗笠陣」,幫助紅軍圍殲了一股敵人。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他父親隨大部隊北上長征,胡漢三率還鄉團又回來了,潘冬子和母親上山參加了游擊隊的對敵斗爭,他母親為掩護群眾撤退,壯烈犧牲,冬子為給游擊隊送鹽,想出了化鹽為水的方法,躲過敵人檢查,最終親手砍死了胡漢三。1938年,游擊隊奉命開赴抗日前線,潘冬子和父親重逢,戴上紅五星,成為了一名真正的革命軍人。

潘冬子的扮演者祝新運,生於1962年,1980年考入解放軍藝術學院,妻子是八一電影製片廠的化妝師張玲亞,祝新運曾當過某劇團的團長,很少接片,亨受正師待遇。

潘冬子的媽媽扮演者李雪紅,1931年出生於吉林,是一位老演員,丈夫叫李維新,是 娛樂 圈演員,如今李雪紅已88歲高齡。

謝謝閱讀

1、《閃閃的紅星》是我國唯一的軍隊電影製作機構八一電影製片廠於1974年拍攝的兒童+戰爭題材的電影,四十多年來一直受到全國觀眾的喜愛,成為經典電影

2、我們不能記著主演,就忘記這部電影最重要的幕後班底。《閃閃的紅星》的導演是李俊和李昴,李俊導演可是《大決戰》系列的總導演,於2013年去世,享年91歲

李昴導演只拍過四部電影,《閃閃的紅星》是他最後一部,他於1985年去世,去世的時候只有55歲

3 來說主演吧

潘冬子的扮演者祝新運,拍這部電影的時候只有11歲,他也成為中國銀幕上最為經典的童星之一

祝新運老師現在也已經56歲了,他現在長這樣,但這張臉真的沒變,大家都能認出來

影片拍完了,祝新運就入伍成為八一廠的演員了,才12歲就相當於工作了呢。他16歲的時候拍了講述馬背小學故事的裕固族題材電影《薩里瑪珂》,和宋曉英老師合作

快要成年的祝新運拍了八一廠的《贛水蒼茫》,演一個小兵

拍驚險戰爭片《十天》的時候他已經成年

1980年,剛剛成年的祝新運考上了解放軍藝術學院戲劇系,有點像現在部隊里的戰士考上了軍校,學了四年系統的表演後,他繼續回到八一廠。但等他演第一個真正成人角色的時候,已經是他畢業兩年之後的1986年了,那年他24歲,拍了《顫動的金翅膀》

之後,祝新運一直在演戲,作品不算多,不過還是一直在出來。他後來成為八一廠演員劇團的團長。他最近還在出全新作品,上個月(2018年10月),他執導的公益電影《我是老兵》上映,《延禧》的太後宋春麗主演

潘冬子祝新運現在還活躍在各大電影活動上,這是他在第五屆絲綢之路電影節

4 大家還記得潘冬子的好朋友,機智勇敢的椿伢子吧,他的扮演者叫劉繼忠,他比祝新運大兩歲,拍戲的時候13歲,他也是和祝新運一起,還是學生的時候,就進入了八一電影製片廠

劉繼忠在《閃閃的紅星》第二年拍了《黃河少年》,是男主角

黑白片《漁島怒潮》

劉繼忠在八一廠的產量相當高,雖然大都是配角

《布穀催春》

長大後的他成了英俊小生,很帥,這部是《預備役警官》

之後劉繼忠還當過多部影視劇的副導演和配音,這是他最近參與藝術家下基層和潘冬子祝新運同框,兩人一起演了電影,還當了一輩子同事,也是很有緣分的事情

5 大家當年看《閃閃的紅星》,冬子媽媽犧牲那段,一定哭死了吧

扮演冬子媽的李雪紅老師,是總政話劇團的演員,出演過多部著名的話劇和電影

她在1980年代的時候還拍過《太陽的女兒》等片

李雪紅老師出生於1930年,其實在1990年代初期就應該是退休了,之後也沒有見到她的作品,應該是在頤養天年吧

演冬子爸爸的是趙汝平老師,當時是八一廠的演員劇團團長,也是他把祝新運他們招進了八一廠

趙汝平還演過《南海長城》《少年犯》等知名電影

已經87歲的趙汝平現在書法造詣非常深,可以說已經成為一位書法家了,他有時還會出來參加一些活動

演胡漢三的劉江老師,可以說是中國電影反派最經典的人物了,也是我們的「童年陰影」之一,「我胡漢三又回來了」,真是經典台詞

劉江老師演了非常多的反派人物啊,《地道戰》的湯司令也很有名

劉江老師晚年還一直被邀請演戲,他今年已經93歲了,今年還有一部他主演的電影上映過,叫《二師兄來了》。祝劉老 健康 長壽

宋大爹也是《閃閃的紅星》的著名人物

他是由八一廠的著名演員高保成扮演的

高保成之前就演過《上甘嶺》《狼牙山五壯士》等名片,後來拍的電影部部都很有名

轟動全國的《人生》,演德順爺爺,當時高保成已經快60歲,肌肉竟比著名的肌肉男周里京都要好

同樣轟動全國的《紅衣少女》,高保成就演了一個賣瓜的路人甲。大導演謝晉最後的作品《老人與狗》,他也是主演之一

高保成最後的作品是姜文的《陽光燦爛的日子》,依然是演賣瓜的老頭。2005年,為紀念中國電影誕生100周年而拍攝的一百位影人的肖像,高保成是其中之一,可惜他已在2004年去世,這張照片拍攝於2003年

閃閃紅星是我們上學時代很`崇拜的一部戰爭片子,演員祝新運,當時很小,現在己56歲,這部片子很棒難忘。張陝峽,

「媽媽是黨的人,我就是黨的孩子!」難忘的經典台詞,眼睛一眨,幾十年過去了,當年女兒抱有懷中,揮著小手:紅星閃閃發光彩……如今,女兒人到中年,而我們當年二十幾歲已步入人生的暮年……回憶固然美好,而不饒人的歲月令人有些傷感啊!

演員祝新運一直在八一電影製品廠工作,演過不少電影,隨著八一電影製片廠被撤銷,現在可能下崗了。

偆伢子在美國加州開傢俱店,前兩去美國,導游對我說的。

紅星照他去戰斗!

『捌』 抗戰經典老電影戰爭片大全有哪些

一、《一江春水向東流》(1947年)

電影內容:上海某紗廠女工素芬,賢淑善良,在夜校讀書時結識教師張忠良,結為夫婦。婚後一年,抗戰爆發,孩子呱呱墜地,取名抗生。忠良參加救護隊,奉命隨軍轉移。

『玖』 中國老電影戰爭片

是《戰爭子午線》。
觀看地址http://video..com/v?ct=301989888&rn=20&qn=0&db=0&s=8&word=%D5%BD%D5%F9%D7%D3%CE%E7%CF%DF&fr=ala0

『拾』 戰爭片老演員都有誰

戰爭片老演員李幼斌、段奕宏、張譯、唐國強、劉之冰等

1、李幼斌

劉之冰,1963年3月30日出生於黑龍江省鶴崗市蘿北縣鳳翔鎮,國家一級演員。1979年畢業於黑龍江省藝校1977年,14歲的劉之冰接拍首部電影《傲蕾·一蘭》。

閱讀全文

與老電影戰爭片十天演員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三級小說經典倫理電影圖片大全 瀏覽:863
美國校園電影勵志電影 瀏覽:912
男人和女人結婚電影下載 瀏覽:119
入殮師電影為什麼被禁 瀏覽:115
拼多多上賣的電影如何使用 瀏覽:658
日本動漫青春電影宮崎駿 瀏覽:799
孟加拉國的年輕女孩電影 瀏覽:585
戰爭電影一個一盆水女孩 瀏覽:384
電影絕地逃亡高清 瀏覽:609
電影字幕文字大小代碼 瀏覽:162
中國戰爭電影百度 瀏覽:724
迪士尼電影中的經典語錄 瀏覽:244
電影小人物結局 瀏覽:172
邱淑貞電影搞笑片段 瀏覽:784
韓國女倫理電影迅雷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193
港產電影和國產電影區別 瀏覽:754
老電影音箱喇叭怎麼樣 瀏覽:554
賽羅和火焰戰士是哪個電影 瀏覽:605
搞笑按摩電影視頻在線觀看 瀏覽:595
黃沙戰神高清電影國語 瀏覽:953